第一篇:粮油检验名词解释
粮油检验员测试名词解释
1、油料:油料是制取植物油、脂原料的统称。油料的共同特点是脂肪含量高,且又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所构成的甘油酸,油料可分为木本油料和草本油料。
2、油脂:油和脂和称为油脂,油脂也称油品。一般情况下,在常温状态下显液
态的称为油,显固态的称为脂。油和脂在一定温度下可以相互转换。根据来源不同油和脂可以分为两大类;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油脂是有一份甘油和三份脂肪酸构成的有机物,化学统称“甘油三羧酸脂“。
3、原粮:原粮亦称自然粮,一般指未经加工的粮食的统称。如:小麦、玉米等。
原粮一般具有完整的外壳或保护组织,所以在防虫、防霉、以及耐储性能方面都比成品强,我国主储存原粮。
4、标准:就是对重复性事物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
合成果做为基础,经有关部门协商一致,由规定的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5、标准化: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
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过程。
6、国际标准:国际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发布的其它公认的国际组织所制订的标准。
7、方法标准:是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
方法为对象制订的标准。
8、基础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的指导
意义。
9、产品质量认证:是由第三方公证机构,依据有关的标准,按规定有关条件和
程序,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及产品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查,并确认符合规定后,授予企业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准许该产品使用认证标志,这是国家以标准实施监督,维护用户和消费者利益的有效方式。也是国际上的通用作法。质量认证是依据有关产品的标准,对产品的质理进行认证。
10、标准的附录与标准是什么关系:附录是标准中的一部分,根据需要一个
标准可以有若干个创附录,附录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标准的附录:安是标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附录放在所有标准款的后面,并加括号说(注明)。
(2)提示的附录:它出附加信息并放在标准的技术要素之后,它们不应包含要求,也要放在附录编号的后号加括号(注明)。
11、什么是粮标准?有哪几种形式:粮油标准通常是粮油质量标准和检验方
法、名词数语、包装、标签等标准的统称。更广泛的粮油标准还包括粮油饲料标准和粮油工业、储运标方面的标准。它们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的基础,以有关部门共同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是粮油购、销、调、储、加工,进出口等环节共同遵守执行的标准。
粮油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
准共四个级别。其中国家标准按性质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粮油标准有两种形式:即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
12、早籼稻谷: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
质粒较少。
13、晚籼稻谷: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小或无
腹白,角质粒较多。
14、粳稻谷:粳性非糯性稻的果实,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米质粘性较大,胀
性较小。
15、籼糯稻谷:籼型糯性的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米粒
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6、粳糯稻谷:粳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椭圆形,米粒呈乳白色,不
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17、出糙率:净稻谷去壳后的糙米(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18、整精米:糙米碾磨成精度为国家标准一等大米时,米粒产生破碎,其中
长度仍达到完整精米粒平均长度的五分之四以上(含五分之四)的米粒。
19、整精米率:整精米占净稻谷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20、谷外糙米:稻谷由于机械损伤等原因形成的糙米粒。
21、垩白:米粒胚乳中的白色不透明部分,包括腹白、心白、和背白。
22、垩白粒率:有垩白的米粒占整个米样粒数的百分率。
23、垩白大小:垩白米粒平放,米粒中垩白面积占试样米粒面积总和的百分
率。
24、垩白度:垩白米的垩白面积总和占样米粒面积总和的百分率。
25、胶稠度:精米粉经糊化后的米胶冷却后的流动长度。是指稻米胚乳的4%
米胶的稠度(延展性)。胶稠度所表示的是淀粉糊化和冷却的回升趋势。它是一种简单快速面准确的测定米淀粉胶凝值的方法。
26、容重:粮食、油料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用g/L,表示。
27、粘度:是指液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流动时,液体分子内部之间所产生的内摩擦,称为粘度。
28、运动粘度:液体以每1cm/s的流速在每平方米液面上,需要切向力的大
小称为运动粘度。
29、面筋吸水量:是以每百克面筋含有水分的克数,表示(%)。
30、脂肪酸值:是粮食中游离脂肪酸值含量多少的一个标准值,即以中和一
百克粮食试样中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mg数,表示(KOHmg/100g)。
31、水分:是指粮油籽粒中含水分的量,一般用含水分的质量与粮食油料籽
粒的总重量的百分率表示。按水分在粮食籽粒中的分布可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32、纯粮率:是指却除杂的谷物、豆类籽粒质量,(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
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33、纯质率:是指去除杂质的油料籽粒质量,(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试
样质量的百分率。花生仁净仁质量或甘薯片纯质数量占试样质量百分率。
34、灰分:指粮食食品经高温灼烧后,有机物氧化燃烧变成气体逸出,剩下
不能氧化燃烧的无机物残渣的总量称为灰分。
35、面团稳定时间:是指粉质曲线到达峰值前,首次与500FU标线相交,以
后曲线下降第二次与500FU标线相交并离开此线,两个交点相应的时间差值称为稳定时间,单位用min表示,读数精确至0.5min。
36、陈化:粮食在储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虽没有发生霉变,但由于
霉的活性减弱,呼吸降低,物理化学性状改变,生活力减弱,种用和食用品质变劣,这种由亲到陈,由旺盛到衰老的现象称为粮食陈化。
37、扦样:所谓扦样,是用适当的扦样器具从一批受检的粮油中平均的采取
有代表性的原始样品的过程。
38、什么是粮油检验:粮油检验是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粮油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生物学性状进行评价、检测和分析的一门专业技术,它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技术工作,它贯穿于粮油的购、销、调、存,加工及进出口等业务环节,是整个粮食工作的组成部分。
39、兼项检验:是批一粒粮食或油料,按标准中规定的检验项目的规定,属
于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颗粒的检验。
40、杂质:杂质是指夹杂在粮食籽粒中间,无食用价值并且影响粮食品质的物质,以及标准有规定的籽粒和绝对筛层下的物质。
41、采样:是指从一批受检粮油中,平均采取原始样的过程叫做采样。
42、油脂酸价:油脂酸价是指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第二篇:粮油检验制度参考资料(精选)
粮油仓储管理办法
第三章 粮油出入库管理
第九条 粮油仓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粮油质量标准对入库粮油进行检验,建立粮油质量档案。成品粮油质量档案还应包括生产企业出具的质量检验报告、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等内容。
第十条 粮油仓储单位应当及时对入库粮油进行整理,使其达到储存安全的要求,并按照不同品种、性质、生产年份、等级、安全水分、食用和非食用等进行分类存放。粮油入库(仓)应当准确计量,并制作计量凭证。
第十一条 粮油仓储单位应当按货位及时制作“库存粮油货位卡”,准确记录粮油的品种、数量、产地、生产年份、粮权所有人、粮食商品属性、等级、水分、杂质等信息,并将卡片置于货位的明显位置。
第十二条 粮油仓储单位应当在粮油出库前按规定检验出库粮油质量。粮油出库应当准确计量,并制作计量凭证,做好出库记录。
第十三条 出库粮油包装物和运输工具不得对粮油造成污染。未经处理的严重虫粮、危险虫粮不得出库。可能存在发热危险的粮油不得长途运输。
第十四条 粮油仓储单位应当及时清除仓房、工作塔等仓储设施内的粉尘,按规定配置防粉尘设备,防止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禁止人员进入正在作业的烘干塔、立筒仓、浅圆仓等设施。
粮油质量安全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粮食经营者应当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明确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职工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技能的培训
行粮食收购入库质量安全检验制度。粮食经营者收购粮食,必须按照粮食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对相关粮食质量安全项目进行检验,并应遵循下列规定:
(一)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实行明码标价,应当在收购场所醒目位置公布收购价目表,标明收购粮食的品种、等级、计价单位和收购价格等有关内容;
(二)杂质超标、水分超过安全储存限量标准的粮食,应当及时整理达标;
(三)不同生产年份的粮食不得混存;
(四)鼓励对不同等级和品质的粮食单收、单存;
(五)粮食不得与可能对粮食产生污染的有害物质混存。实行粮食销售出库质量安全检验制度。
第十七条
(一)粮食经营者在粮食销售出库时,必须按照粮食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销售的粮食应当与检验报告相一致;检验报告随货同行;检验报告有效期为3个月,超过有效期的,应当重新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从事代收、代储业务的粮食经营者,同样承担粮食入库和出库检验把关责任。
(二)正常储存年限内的粮食销售出库,可由粮食经营者自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不能自行检验的,可委托专业粮食检验机构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三)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粮食销售出库,应当经过专业粮食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鉴定;检验机构在接受委托检验申请后,一般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扦样、检验和出具检验报告。在常规储存条件下,粮油正常储存年限按照《粮油仓储管理办法》执行。第十九条
粮食经营者采购粮食,应当索取、查验和保存销售方提供的检验报告,并对采购的粮食进行验收检验。验收检验结果与销售方检验结果的误差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的,应当认可销售方的检验报告。第二十条
批发市场竞价销售粮食,销售方必须提供标的粮食检验报告 第二十三条
实行粮食质量安全档案制度。粮食经营者经营粮食,应当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档案,如实记录以下信息:粮食品种、供货方、粮食产地、收获、收购或入库时间、货位及数量、质量等级、品质情况、施药情况、销售去向及出库时间,其他有关信息。粮食质量安全档案保存期限,以粮食销售出库之日起,不得少于5年。第二十四条
实行粮食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以库存粮食识别代码为载体,建立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实现粮食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数据库和质量安全分析模型,实现粮食质量安全风险预警预报等 第二十五条
实行粮食召回制度。粮食经营者发现其销售的粮食有害成分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召回已售粮食,并记录备查;同时将召回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未按规定召回、停止经营的,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第二十七条
粮食经营者收购验质检验以及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开展的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抽查检验,可采用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快速检验方法,快速检验结果可作为收购验质依据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抽检筛查的依据。采用快速检验方法进行监测和抽查检验,发现测定结果为国家标准临界值时,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复核检验。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需要对粮食质量安全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或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粮食检验机构进行扦样和检验,并支付相应费用。扦取的样品应当保留3个月。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第十八条 建立粮食销售出库质量检验制度。粮食储存企业对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陈粮,在出库前应当经过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鉴定,凡已陈化变质、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严禁流入口粮市场。陈化粮判定标准,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陈化粮销售、处理和监管的具体办法,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食、油料储藏期间的粮情与品质质量检测 7.1.3.1安全水分粮水分检测周期为 每季度最少一次
——平房仓检测点分上中下三层在距粮面、仓底、仓壁0.3米处均匀设点,并应按粮堆大小在粮堆中增设3个至10个检测点。靠近门、窗和通风道的部位应增设检测点。——各检测点,迁样量不少于100g 7.1.3.3 安全水分粮食、油料以层为单位,将每层各检测点的迁样量各取50g混合均匀作为1个检测样;(半安全另外处理处理方式不同)7.2.品质质量检测 7.2.1 储存品质检测 储存过夏的粮食、油料应在进仓后出仓和每年春、秋季各检测一次;不过夏的应在进仓后出仓前各检测一次
储存品质检测指标和方法:稻谷按GB/T20569执行,玉米按GB/T20570执行,小麦按GB/T20571执行。大豆、油料的储存品质检测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7.2.2 质量检测
7.2.2.1 按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质量检测应在进仓后出仓前和储藏期间进行。
广州市粮管中心 穗储粮管【2018】1号《广州市储备粮管理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本级储备粮油质量管理的通知》
(落实管理主体责任)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措施制定、检查监督等工作、二 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健全 入库质量检验、库存粮食质量安全自查、索票索证等制度,建立粮食质量安全档案,完备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三 入库质检工作
5日内整理完毕并委托抽样一个月出具报告
第三篇:第五页 粮油检验报告
第五页………………………………………粮油检验报告
第九页………………………………………今麦朗面粉检验报告
第十二页……………………………………天然米业检验报告
第十七页……………………………………食用玉米淀粉检验报告
第二十页……………………………………紫菜检验报告
第二十三页…………………………………盐渍菜检验报告
第二十七页…………………………………水塔陈醋检验报告
第三十页……………………………………紫阳面坊检验报告
第三十二页…………………………………速冻调制食品检验报告
第三十四页…………………………………陈醋检验报告
第三十六页…………………………………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第三十九页…………………………………奶茶检验报告
第四篇:动植物检验检疫 名词解释
检验检疫:一般是指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简称,包含了商品检验、动物检疫、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检疫性动物疫病(植物有害生物):是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动物疫病(植物有害生物)。动植物检疫:旨在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或)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目的①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及扩散②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③促进国际及国内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中国动植物检疫法规包括两个类别
(一)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中…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2;《中…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1997;与《动植物检疫法》相关的法规《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国境卫生检疫法、海关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相关名录《中…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二)中国国内动植物检疫主要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植物检疫条例》 检疫许可:是检疫机构根据货主或者是代理人的申请,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检疫物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输入的法定程序。包括:一般检疫物,禁止进境检疫物,过境检疫物。主要作用:(1)避免盲目进境,减少经济损失(2)提出检疫要求,加强预防传入(3)依据贸易合同,进行合理索赔检疫处理:是检疫机关根据检验、检测的结果以及相关规定,采用一定的方式对检疫物实施处理的法定程序。包括除害处理、销毁处理和退回等。除害处理:是检疫处理的方式之一。常用方法有消毒、熏蒸处理、辐照处理、冷热处理等。风险分析的作用1)预知外来风险,进一步保护农业生产安全2)遵守国际规则,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3)强调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检疫工作水平三要素:风险评估、管理、交流。PRA主要步骤:
(一)起始阶段:1.检疫性有害生物可能传入和扩散的传播途径开始分析2.从查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3.从审查或修改政策开始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结论:应已查明有害生物本身是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或者是与某个传播途径有关的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否则PRA应该停止
(二)有害生物风险评估:1.有害生物是否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中的地理和管理标准2.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定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则停止。3.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扩散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则停止。4.、有害生物的潜在经济重要性。如果没有,则停止。5.有害生物传入的潜能。如果没有,则停止。
(三)风险管理阶段:1.形成备选方案清单2.选择备选方案,须考虑的因素3.实施后监测和评价其有效性产地检疫: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内省(地)间或省(地)内进行调运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预检: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出入境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际间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共同点:都是针对动植物及其产品的重要检疫措施,用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从原产地向外传播和扩散。区别:主管部门不同;针对的原产地不同;针对的疫情不同产作用1)便于发现疫情,结果更为准确2)简化检疫手续,加快商品流通3)保护货主利益,避免更大损失。检疫监管:是检疫机关对进出境或过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等过程以及动物疫病,植物有害生物疫情实行监督管理的一种检疫措施。进出境一类动物疫病:是指具有非常快速的传播潜力,能引起严重社会经济或公共卫生后果,并对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的传染病;二类动物疫病是指对社会经济或公共卫生具有影响,并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具有明显影响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国内检疫性动物疫病《中…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一类动物疫病: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的疾病二类动物疫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疾病三类动物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疾病。口蹄疫、猪瘟、非洲猪瘟、猪水疱病、牛瘟、小反刍兽病、蓝舌病、痒病、牛海绵状脑病、非洲马瘟、禽流感、新城疫、鸭瘟、牛肺疫、牛结节症。非管制性有害生物:是指那些没有被官方采取检疫手段进行控制的植物有害生物。管制性有害生物:是指那些正在被官方采取检疫手段进行控制的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和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管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指的是危及种植用植物的预定用途并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国家或地区正在受到控制的非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
第五篇:动植物检验检疫(名词解释)
动植物检验检疫
检疫性有害生物“疫区”和“保护区”的划定 我国:划分疫区和保护区 疫区: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未广的情况下,对发生了这一有害生物的地区,为防止其向未发生地区传播扩散,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封锁,消灭措施的区域。保护区: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已经普遍的情况下,对尚无有此害生物的地区,为了防止其呗污染或被人为传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保护措施的地区。疫区的种子,苗木及其他,只限在疫区使用。
情况改变时,应及时撤销“疫区”或取消“保护区”称号。国际:划分非疫区 非疫区:指一个由科学证据证实没有发生某种有害生物,且这种情况由官方维持的地区。有害生物低度流行区:是指经主管当局认定,某种有害生物发生水平低,并已采取了有效的监督,控制或根除措施的地区。缓冲区:环绕或与疫区,有疫害生产地,非疫区,无疫害生产地,无疫害生产点邻近的地区,该地区内没有特定的有害生物发生或发生程度很低并由官方控制,同时实施植物检疫措施防止有害生物的扩散。植物检疫:为防止人为传播本国或本地区没有发生,或虽发生但分布未广(未达到生态极限)且在政府机构控制中的有害生物,保护本国或本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由法定的政府机构,依法应用科学技术等手段对可以传带这些有害生物的植物及其产品等,采取预防这些有害生物传播的各种措施的综合管理体系。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植物检疫的科学保障。有害生物:任何对植物,植物产品造成损害的植物,动物,病原物的小种,株系或生物型。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存在但分布未广,并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本国或地区虽有发生,但存在用于于种植的植物上,将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有害生物。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以生物或其他科学,经济学的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以及限值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降低有害生物传入风险的决策过程。
风险识别
风险估算
风险控制方法的选择(1.风险回避2.风险防止:预防,保护,减损措置)有害生物风险评估:IPPC对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义为:对受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的经济重要性(经济重要性标准),但尚未在本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地域标准)并进行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管理标准),先确定目标有害生物是否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然后再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其风险,最后得出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如果不能接受则才需措施是否可以降低风险的结论。超过了国家所确定的适当的保护水平不能接受则采取措施是否可以降低风险的结论。超过了国家所确定的适当的保护水平(ALOP)的风险是不可接受的风险,必须制定和采用风险管理措施。这一阶段分成互相关联的3个步骤:有害生物分类,评估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评估潜在的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