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粮油检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粮油检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张艳敏 崔忠艾 林洁 李桂霞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摘要:粮油检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强化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开设创新型和研究型实验以及加大工学结合力度等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培养适合粮油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粮油检验职业能力任务驱动教学工学结合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odel in cereal and oil quality control
based 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ZHANG Yan-minCUI Zhong-aiLIN jieLI Gui-xiao
(Shandong Business Institute1 ,Yantai, Shandong, 264670)
ABSTRACT: By focusing on professional abilities, muti-teaching ways(e.g.training, task-driven, innovativ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work-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 etc.)was adopted i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l of Cereal and Oil Quality Control.This teaching mode helps improve skilled manufacture students with innovative minds and the ability to innovate.It’s very important to train high quality person with technical ability for grain and oil industry.Key words:Cereal and Oil Quality Control;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s;work-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TS文献标识码:
粮油及其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粮油质量与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安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粮油食品行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粮油检验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准确运用科学方法对粮油购销、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进行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而且具有较强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对“粮油检验”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粮油检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以前的粮油检验教学模式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学生技能训练安排不合理,要求不严格,使部分学生操作基本功不规范、不熟练,没有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扎实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过程与真实工作过程脱节,理论与实验教学“二元化”。即理论教
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先由主讲教师在教室讲解实验原理、仪器、步骤和注意事项,再由实验教师准备仪器、样品、试剂,然后学生到实验室“照葫芦画瓢”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没有参与完整的实验过程,因而没有系统掌握操作技能,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缺乏创新性和研究性。原有的教学安排基本是按照现有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学生容易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崇拜权威,不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四)工学结合效果不明显。教学过程主要在学校进行,没有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资源及发挥校外兼职教师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高素质粮油检验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改革,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粮油检验教学模式,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1]
二、粮油检验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一)强化操作技能训练
以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能、良好实验习惯和严谨工作作风的合格粮油质量检验员为教学目的,我们采取了如下改革措施:
1.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我们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二元化”的教学模式,直接把学生带到实验室,通过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加深其对学习方法和重要性等的认知。同时要求学生将小组的操作过程完整的录下来,课后上传到QQ群上,并在下次课上总结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评出优秀小组。学生亲身参与其中,表现的都很积极,对不规范操作有了直观的认识,也有了努力改进的方向。教师将实验基本操作规范编成顺口溜,贴在实验室墙上,随时提醒大家,学生慢慢就自觉养成了规范操作的好习惯。
2.强化操作技能训练。操作技能训练包括专项操作技能训练与综合操作技能训练。专项操作技能训练包括样品称量、移液管的使用等,它是综合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在专项操作技能训练熟练的基础上,我们再进一步进行包括小麦收购验质定等等综合操作技能训练。
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的操作技能要达到“正”、“规”、“快”。“正”就是操作步骤要正确,“规”就是操作动作要规范,“快” 就是操作速度要快捷。训练的安排采用课堂集中训练与课余分散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在某一时段必须完成某一个项目的训练。实训室全天候开放,教师轮流指导。除了校内教师指导外,还邀请校外兼职教师及国家、山东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不定期到校进行技术讲座和技术指导。
训练的考核形式灵活多样,既可现场考核,也可要求学生把操作过程以视频的形式上交,考核结果计入平日成绩。我们还定期举办技能大赛,由企业兼职教
师担任评委。同学们训练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班级形成了“比、练、赶、帮、超”的良好局面,提高了训练的效果,为参加技能鉴定考试和以后从事粮油检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注重新仪器使用训练。在强化传统仪器设备熟练使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会使用部分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在进行粗蛋白含量测定时,采用传统的半微量凯氏定氮法与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同时测定,学生既掌握了传统的测定方法,又掌握了先进仪器的使用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检测水平。
(二)“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2]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2010年起我们在《粮油检验》课程开始全面实施“任
务驱动”教学:
1.深入企业调研,设计工作任务。教师深入粮油企业进行调研,将检验岗位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又细分为很多小的工作任务。
2.创设情境,引出任务。以油脂过氧化值测定为例,教师创设情境——某油厂生产一批压榨一级花生油,要求检测中心提供该批油脂的相关质量指标。引出任务——检测过氧化值是否达标。
3.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收集信息,设计出实验方案。每小组选出代表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小组之间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教师对学生制定的方案进行把关、师生共同制定最佳方案。
4.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各小组根据最佳设计方案,合理分工进行实验。包括准备实验仪器、配制试剂、实验操作。教师现场指导并解疑答惑,纠正不规范操作,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实验完毕各小组向教师提供实验数据和结果。对于关系本实验关键点如称取试样的质量、滴定终点滴定管的读数,每个实验小组必须提供照片,以杜绝编造数据,抄写实验报告的现象发生。最后学生按要求规范撰写实验报告,完成工作任务。
5.总结反馈,教师点评。任务完成后,各小组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对实验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进行讲解,同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总结归纳不同工作任务的异同点,避免对相似知识点产生混淆,使学生切实掌握各项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进行整个检验项目的全部操作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进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开设创新型和研究型实验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不可能满足学生终生职业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培养学生不仅能够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
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利用我系各种先进检测仪器设备,由教师根据粮油检验当前的发展趋势,选择一些研究课题,如:电子型面筋仪与粉质拉伸仪在面团流变学特性测定中的比较研究、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在小麦品质分析中的应用性研究等提供给学生。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愿结合组成研究小组,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样品、自行研究,教师可提供技术指导,每个小组至少研究一个课题,在学期末提交研究报告。创新型和研究型实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
(四)加大工学结合力度
为了真正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我们在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进行教学的同时,还积极为企业提供社会服务,实现了与企业的合作双赢,也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实践锻炼的空间。
1.课程学习之前的认识实习。在开课之前的假期,安排学生到就近的粮油企业进行为期二周的认识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粮油检验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学习时更具针对性和主动性。
2.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工作实习。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每一阶段学习任务结束后,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跟班操作和实践锻炼。
3.课程结束后的综合实训。在课程内容基本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一周的综合实训。实训的内容由企业指导教师根据企业实际工作需要确定,学生顶岗操作,带队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最后由企业指导教师选择一~二个检验项目进行现场考核。
我们还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在企业生产和业务繁忙的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协助工作,既锻炼了学生,又解决了企业的困难,实现了合作双赢。
工学结合,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进行了验证,同时亲身感受了真实的工作气氛,学习到了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改革后的成效
通过构建新的《粮油检验》课程体系,以基于职业情境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为方式,以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把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三个转变:变学生被动听讲为学生主动学习;变理论指导实践为实践上升为理论;变传统课堂教学为营造工作氛围,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粮油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等实际工作岗位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
参考文献:
[1] 陈怀侠,蔡火操,黄建林,李跃英.研究型设计性分析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J].实验
室研究与探索,2007,26(8)
[2]徐坛飞.运用 “任务驱动” 教学法改革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7.32
[3] 周惟公;李杰;王杰.开放式创新型实验物理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2009.1
[4]邓开野,刘长海.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0.7作者:张艳敏,1965.03,女,山东烟台,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粮油检验
张艳敏:电话***邮箱zhangyanm111@126.com
邮政编码:264670
通讯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金海路1001号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
第二篇: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科学总结
成果申报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word版本[下载]
成果完成人:郭绍青 王卫军 张筱兰 袁庆飞 常咏梅
成果简介:
本项目是在2005-2007年启动实施的,项目在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要求的基础上,把握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和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等为依据,以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核心,进行了全方位、综合性的改革研究。构建了以“教师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化教学”两门课程为核心,以“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等系列选修课为补充的课程体系;研发了以文字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核心的“知能并举”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形成了以基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式学习、基于多媒体光盘的个别化学习、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等为核心的混合教学模式;形成了以课堂教学评价为基础、以个人作品为参照的过程性多元评价体系;探索出以合作备课、集体研讨、动态跟踪为依托的教学质量保证和教师专业能力协同发展机制。
项目研究经历了两年的理论系统研究,从2007年进入了全面教学改革实践阶段,在各级各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中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中的系列问题:改变了单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结构,构建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教材形式,编写了高水平的立体化教材;改变了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形成了适合信息化教学人才培养的混合教学模式;改变了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实现了以促进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改变了单一的教师分散教研方式,探索了教师专业能力协同发展的教研机制。
项目成果注重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创新课程体系;系统设计开发立体化系列教材,创新教材建设;探索实践网络支持的多种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倡导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创新评价体系;激发协同教研活力,创新教研机制。改革后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已在学校2006级、2007级的1714名师范生中全面应用,并在城关区、临泽县、青海城西区教师培训中广泛应用,在教育技术学科教育硕士培养中推广应用,产生了很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推广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一、改革实施的背景
1、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其竞争的焦点是以人才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这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因此,许多国家将教师教育置于一个关乎国家与民族未来乃至全人类的前景中考虑,教师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教师教育的改革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世界各国开展了大量教师教育改革研究,为信息化社会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持。如美国针对未来教师的PT3项目、英国教师的ICT培训、新加坡的MP项目、韩国教师的ICT素养培养、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等。一些国际组织或国家也都相继公布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相关标准,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信息和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美国先后两次修订了《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英国政府也公布了《ICT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师能力标准》,我国于2004年12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等。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各国研究者都认识到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在教师教育中发挥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是影响在职教师培训效果与质量的核心因素,形成了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国际共识。世界各国都迅速展开了职前教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
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教学实践研究。
2、国内教育教学改革需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等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教育人才的摇篮,在职前教师培养,在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改革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和示范性的地位。为了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育教学人才,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教育人才培养的“母机”,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另外,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教育信息化项目或工程,如“校校通”工程、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联合国儿基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姊妹学校项目、“百亿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在项目发展后期发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影
响工程效益与质量的关键。
3、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现状
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信息时代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其培养水平对整个师范教育的质量,乃至教师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事关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大局。为了提高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我国很多高校面向师范生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但经过研究发现,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设存在许多问题:(1)课程体系不完备,学生能力发展缺乏系统性;(2)教学内容存在偏颇,学生能力发展缺乏全面性;(3)教学资源极度匮乏,学生学习方式缺乏多样性;(4)教学方法模式陈旧单一,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5)教学评价局限滞后,学生学习缺乏积极自主性;(6)教学工作机械重复,教师发展缺乏持续性等。
纵观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为适应国内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切实解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职前教师培养质量,为教师职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改革实施的基础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是在总结丰富项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科学的前期调研,在强有力的支持保障下,以大量高水平的前期研究成果为支撑,依托一批富有实践经验和改革创新精神的改革团队开展的,这为改革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1、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
(1)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2002-2004年,组织参与了天祝、静宁、武山等项目县的450名技术人员、24名电教馆人员的培训,完成了天祝县、张掖市、静宁县250所学校的500多名校长与技术人员再培训,编写出版了《卫星IP广播系统的安装与接收》、《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等培训教材。
(2)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2004-2005年,对41个项目县686个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校长、骨干教师、技术人员以及10个项目市的项目管理人员开展了累计为期460天、36期次、2614人次的培训。从2004-2006年,针对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设立的686个教师学习资源中心(TLRC)的部分学校,开展了“信息技术送教下乡”工作,对甘肃省中东部41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8所学校进行了现场指导工作,累计出动358人次,共计培训项目学校教师2800多人,编写出版了由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办公室印发的《卫星接收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及资源应用》、《计算机常见故障及排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
践》等培训教材。
(3)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2005-2006年,受中央电教馆委托,由郭绍青教授带队,开展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国家级巡回辅导,先后赴陕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广西省、海南省、江西省等,开展了短期巡回指导与教师培训,培训教师7600人次,组织开发了光盘资源和资源库,包括远程教育卫星资源接收系统、校园网构建与管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法资源库、多媒体计算机资源在模式一环境中应用的技术
解决方案等。
(4)联合国儿基远程教育合作项目。2006-2007年,在联合国儿基会的资助下,项目组对甘肃、陕西两省的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
(5)青海省城西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2007-2008年,与青海省城西区合作开展了“青海省城西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对城西区18所学校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研,建成了网络培训平台,开发了相应的网络课程资源。集中培训教师5期,为
期15天,出动人员30余人次。
(6)甘肃省教育厅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项目。2008年初至今,项目组分别在临泽县和兰州市城关区进行了三期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共计6期次。每次集中培训两到三天时间,共计16天。参加培训教师累计29人次,培训教师达190余人次,并开发了“三人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支持平台”(http://www.xiexiebang.com。
(3)探索实践网络支持的多种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出以基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式学习、基于光盘教材的个别化学习和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为特色,以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个别化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课堂讨论与网络探究相结合为主要方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4)倡导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创新评价体系。形成了以过程性评价为基础、以个人作品为主要参照,教师、同伴、学习者本人多主体联合实施的、能力导向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5)激发协同教研活力,创新教研机制。探索出以专家引领、教师联合备课、集体教学研讨、动态跟踪教学效果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机制。形成了有效的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促
进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良性协同发展。
五、改革的效果
改革后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很好地与信息化社会国际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接轨,更符合信息化社会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教学改革成果已在各级各类教师能力培养中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很好效果,项目团队成员科研能力明显提升,推广示范效应逐步显
现。
(1)在学校2006级、2007级的1714名师范生中应用。改革成果在学校2006级、2007级8个学科专业的35个教学班级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中广泛应用,教学实践效果明显。在学生课程学习中,实施了在线全员调查。
① 学习态度的变化。95.02%的学生表示对课程感兴趣,不喜欢课程的仅为4.98%,学生普遍认为教学内容实用、教学形式新颖,可以自主学习,自由发挥空间大。
② 学习行为的变化。在课后学习中,有17.02%的学生在宿舍利用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学习,有76.37%的学生在其他网络环境中学习,其中21.16%的学生在校外网吧去学习,并且有76.07%的学生平均每周能够去校外网吧学习1-3次,甚至有6.64%的学生达到了3-5次。
③ 教学方式的认同。教学改革实践采用了多元化混合学习方式,有74.17%的学生表示很喜欢,67.52%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对学习效率提高有很大作用,65.88%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较大程度地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④ 立体化教材的认同。教学采用的立体化教材方式,67.30%的学生表示满意,其中有12.09%的学生很满意。对教学提供的数字资源,有68.86%的同学表示满意。
⑤ 课程评价方式的认同。教学采用的过程性评价和学习作品等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59.48%的学生表示满意,不满意的学生仅占5.92%。
⑥ 专业能力的变化。学生普遍认为,通过学习,自己的计算机和网络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解决教学问题能力、资源检索下载能力、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等有了很大提高。有75.36%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对其今后从事教学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
⑦ 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44.80%的学生认为,可以将这门课程学到的技能应用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甚至有28.51%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教学方式新颖,可以调节枯燥的专业课学习,有22.02%的学生建议,可以将该课程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其他课
程学习中。
(2)在城关区、临泽县、青海城西区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改革后的培养体系方案,已在城关区、临泽县、青海城西区的在职教师培训中广泛应用。2007-2008年,依托与青海城西区合作开展的“青海省城西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对城西区18所学校的教师集中培训了5期,为期15天,出动人员30余人次。2008年初至今,依托甘肃省教育厅“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项目,改革团队分别在临泽县和兰州市城关区进行了6期(次)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培训时间累计16天,培训教师达190余人次。
(3)在教育技术学科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应用。在职教育技术学科教育硕士,以系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技术、方法为培养目标,且具备一定研究能力。改革调整后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从2007年开始,在教育技术学科教育硕士培养中开设公共必修课,已开设了2届,作为信息化社会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已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多个专业方向培养了80余人,采取了脱产集中学习、利用光盘教材自学、利用
网络课程远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4)教学团队成员科研能力明显提升。在教学改革实践阶段,教学团队成员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已出版相关教材4部,获省级奖项5项,新申请科研项目7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团队队伍也不断壮大,先后吸纳了4名教育技术学博士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部分团队成员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如现代教育技术公共教学中心主任王卫军博士,在参与了项目的改革与实施后,不仅凝练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且还在他所从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领域,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青年骨干培育项目、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等系列重要科研项目,现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进展,为项目进一步
改革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研究支撑。
教学团队成员在教学改革实践阶段获得的部分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2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教师职业导向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研究”(2009)、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9)、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学习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9)、兰州市教育局项目“兰州市农远示范校教师应用能力培训与网络课程开发建设”(2009)、学校“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青年骨干培育项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培养策略研究”(2009)、学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体系及实施策略研究”(2008)等。
(5)推广示范效应初步显现。教学改革受到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西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极大关注。《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套教材已被高等教育出版社列入出版计划。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平台也受到极大关注,在百度中以“教育技术公共课”为关键词检索,得到的第一条记录便是西北师范大
学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平台。
第三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幼师职业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幼师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突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师范特色,我们学校创新了幼儿师范教育的“合格+特长+证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永州市培养了大量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等优点的幼儿园教师。
1、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弘扬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质量为先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弘扬个性是现代学生观和学生成才观的重要内容,全面发展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追求目标。我们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弘扬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幼师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幼师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相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提高学生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相统一,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坚持“学生成才,家长满意,政府放心,管理科学”的管理理念
学生成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家长满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民意基础,政府放心是学校办学的重大责任,技术先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手段,管理科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我们坚持“学生成才,家长满意,政府放心,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要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条件与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载体,也是落实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幼师专业的课程体系往往被分割为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
技能课和实践活动课等,这种分法会造成教学过程条块状现象,而职业能力培养也往往重视在某些技能课之中。我们认为,职业能力培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但要重视专业技能课而且也要重视基础文化课,不但要重视专业理论课,更要重视实践环节,因此,要全面、系统地培养幼师生的职业能力必须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1)合理组合和优化课程
设计幼师专业课程既要考虑幼儿园的活动课程的需要,又要根据职业能力要求确立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还要注重幼师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职业选择需要。因此,我们可以把原来的课程结构设计为“专项知识和技能、通用知识和技能、基本知识和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和选修课程”等模块,把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等各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体现实用、够用和会用的原则,将原有繁杂的课程整合为几门课程,并确立为艺术与技能、社会与适应、科学与能力、心理与健康、语言与交往、教育与科研、生涯与潜能开发等课程,从而突出职业能力教育要求。
(2)课程内容与教师资格证书结合幼师生就业的主要目标是在幼儿园从教,这就要求幼师生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
因此课程设计要把教师职业标准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入相关课程之中,同时要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并将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技能等级考试内容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总体教学计划中,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考试推动职业技能的培养。
(3)增加实践模块的课时量和课程类型
学生的职业能力只能通过不断实践锻炼才能提高。如弹、唱、跳等基本技能基础差,不增加这些技能训练时间是很难学到技能的。在这方面可开展一些课外兴趣小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实践课程的类型上,可开展各类见习、实习活动,还可针对家庭、社区开展各种社会调查、学前教育社会咨询、临时寄托办、亲子活动等实践,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判断幼师专业建设是否符合职业教育宗旨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并可以
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幼师专业应根据这一理念在开展普通话、弹琴等操作技能的等级考试外来构建得到幼儿园和业内人士认可的幼师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3、建立以职场训练为主体的教育实习体系
教育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师范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操作技能,而职场训练的主要目的则不仅在于帮助师范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技能,而且在于帮助师范生全面把握职场中的教师职业。因此,幼师生的教育实习必须在开放的职场中得到实际训练。
(1)完善幼师生实习实训制度基地与建设
要积极开展与幼儿园的合作交流。近年来我校已与十多所幼儿园建成了合作关系稳定的幼师生实习基地。一方面,合作幼儿园可以为我校培养幼儿教师提供教育实践经验的指导,促进我校进行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改进本专业的教学和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
(2)推行观察性实习实训
如开设学前健康教育、心理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教育期间,可每周安排一定时间的见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幼儿园,了解儿童的身心特点,深化认识能力的提高。职场训练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幼师生做好入职准备,所以在职场训练中,幼师生要对幼儿教育进行研究。学校应安排假期社会调查、教育咨询、办临时寄托班等活动,还可以提高幼教科研方法、撰写教学心得、邀请幼儿园资深教师来我校讲学并提供实习指导。
(3)安排幼师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进行角色扮演
为了将职业能力培训活动贯穿整个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进行角色扮演,以加强学生的师范技能训练;可组织学生深入幼儿教学课堂进行教育观摩和见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幼儿教学现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幼师生在毕业前进行实习,是一种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实习的成败和职业能力的达成度,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实习的管理与指导工作。
三、结束语
幼师专业是我校的重要专业,也是省级骨干示范专业,近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四段”渐进培养模式,即学习成型段、技能过级段、工学结合段、顶岗实习段。
我们培养幼师生的职业能力,要实实在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要重视培养和造就一支有志于此的有能力、有热情、有方法并热爱幼儿教育、能深入幼儿园并与幼儿园保持联系的教师队伍。参考文献
1、李玉《由“幼师生职业能力培养”讨论课引发的思考》.教育探索,2008年第2期。
2、刘民欢《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幼师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月。
3、贺达《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学生职业能力调查报告》.网络财富,2009年第12期。
4、张新军《幼师生职业能力比较研究》.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年第10期。
第四篇:景观设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景观设计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王冀豫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7)
摘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切入点,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景观设计专业发展的自身特色,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高职景观设计教学探索,以建立以“市场导向”、“就业引领”的专业特色。
关键词:景观设计,市场导向,就业引领,专业特色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景观设计水平要日渐成熟,并趋于完善。因此,景观设计行业对更加专业化的人才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设计实践对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当前的景观设计学科教育,有限的学制和课程设置之间的矛盾随之加剧,我们有必要对现有专业进行重新整合,在强调“宽基础厚积累”的教学观念基础上,强化专业方向内的深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逐渐加剧的行业竞争。
一、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特色专业是学校的品牌,它就像磁石,对吸引生源和用人单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学校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具有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培育特色专业决定着学校的发展。高职学院应面向市场培育特色专业,创建品牌。在当前景观设计专业激烈竞争的形势下,高校应明确自身专业的定位,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景观设计行业高技术应用职业能力为主线,努力办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特色,以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环境建设的需要。高校只有精心构建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和培养方案,不断调整拓宽专业方向,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彰显自身特色。
二、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办学定位
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只有将“市场跟从”变为“市场导向”、“就业引领”,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找准位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化教育特色,才能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建立一定的地位,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景观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解为:
第一,景观规划设计能力以及设计管理能力:能够在一定规模的景观、绿化工程中承担规划与设计工作或相关管理工作,形成系列设计图纸、管理文件。
第二,景观工程管理能力:能够在景观工程中从事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工程造价等工作。
第三,工程实践和沟通技能:能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用于设计、施工、生产、管理过程之中,并依据基本理论将设计方案与用户进行沟通。
第四,有较好的生理、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
三、优化专业结构
进入“十二五”,高职教育的就业情况和消费情况有两个转变:一是就业已经实现了由供方市场向需方市场转变;二是教育消费市场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我们应把握这种变化趋势,优化专业结构。具体而言,加强专业群的培养,以龙头专业为依托,将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相结合,宽口径结合多个专业方向,积极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从国内高职景观设计教育现状来看,存在把景观设计专业方向提升为专业教学,结果造成专业划分过细、专业知识面狭窄、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较差。根据我国城乡环境建设需要,以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将景观设计专业分为景观设计、景观绿化、景观工程监理、景观建筑等专业方向,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景观设计专业各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整合成文化素质模块、专业基本技能模块、专业方向模块。文化素质模块由数学、应用文写作、外语等课程项目组成;专业基本技能模块由
风景写生、方案快速表现(效果图)、景观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景观植物识别、景观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景观规划设计等课程项目组成;各专业方向特有职业能力培养内容划入专业方向模块。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方向技能的前提下,有一个较为扎实、宽广的景观设计专业基础,节省了教学资源,有利于专业特色定位。
4.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不断培养出行业企业欢迎的高技能学生,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所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教育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定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围绕适应市场需求的核心技能,对应相应的核心课程,结合相应的教学方式,将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需求作为专业发展源动力,把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教学建设的重点。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中继续深化,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机会,树立接触社会、了解行业、认知职业、择机创业的意识。在教学环境中营造职业教育氛围,将专业教育与就业培训相结合,及时调整就业岗位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体系结构。
4.1围绕就业岗位制订专业教学计划
根据宽口径、多方向的要求,确立基本技能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和方案。
根据行业市场调查的需要,围绕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由文化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方向技能三大模块组成的景观设计专业的技能训练项目体系,其中文化素质和专业基本技能为景观设计专业的必修技能,专业方向技能则根据各专业方向的需要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有相应的专业方向技能,“文化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方向技能”构成了景观设计专业职业岗位方向的专业实践技能体系。
4.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培养行业生产需要的一线技术应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应该坚持动手实践和认知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与理论相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必须牢固树立的观点。坚持“学生的学”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全面开展技能型教学,用项目式的任务驱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内容要求的前提下,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时间有机地穿插,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
5.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产学研结合的纽带是科研,科研活动的开展和成果转化是联系学校和企业的桥梁,它可以帮助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帮助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尤其是实践理论水平,帮助学校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没有科技的支撑,产学研结合将是一句空话。从某种含义上说,高职院校今后的生存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科研水平所决定的。因而,应把科研发展规划、开展赋予重要的地位。
6.展望
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工程一线的,结合工程实践,景观设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加强对学生景观设计相关知识、素养的积累与培养,让学生明白专业的相关内容以及本专业需要的相关背景知识。同时,积极跟踪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景观设计专业发展,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案例化,教学过程实践化。其次,积极开展景观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工程专家来校交流,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景观设计发展趋势有很好的把握。积极推行“订单型”人才培养模式,紧密依托企业,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朱小平.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岗位(群)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6,(7).
[2] 赵精兵,同勤学,王景红.就业为导向,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3] 黄尧.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4] 陈玉玲,李玉贵.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J].职教论坛,2007,(1).
作者简介:王冀豫(1982-),男,河南郑州人,武汉大学工程硕士,助教,河南省中级建筑装饰设计师,河南省建筑装饰协会会员。
单位: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方式: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马寨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路中段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教师王冀豫收 邮编450064 电话***
收稿日期:2011-03-10
第五篇: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王建民,范通让,赵永斌
(石家庄铁道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分院 石家庄 050043)
[摘要]:本文结合本校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情况,分析了毕业设计中存在的矛盾,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 网络工程专业 本科毕业设计 教学模式 [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网络技术得以普及和飞速发展,网络工程作为本科新专业也应运而生,2003年正式出现在国家教育部本科建设目录上。我校2003年申报网络工程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
由于国内没有现成的体系和经验可以照搬,各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其建设内容相距甚远,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毕业设计环节等大都借鉴计算机类专业已有的内容和模式。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急待完善和改革之处。特别是毕业设计对于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直接作用。因此,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后[1]
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无法满足网络工程这个新兴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为了解决教与学的供需矛盾,我们做了大量的社会调研,进而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为今后毕业设计的深入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2]
目前绝大多数专业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有三类:
1、就业时间与毕业设计时间相矛盾。就业难是目前毕业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很多同学为了避免毕业即失业的现状,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毕业生们忙着到处找工作、面试、进公司实习,而毕业设计时间一般也安排在这个时间段,两者相互冲突。很多毕业生根本没有精力与时间来做毕业设计,没有了时间保障和稳定的心态,毕业设计质量无 一个必要环节,其重要性日益突出。
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开始是沿用计算机类专业传统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通过近3年来对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王建民(197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工程;范通让(1965—)女,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工程、计算机应用、教育技术;赵永斌(197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安全、密码学 从谈起。
2、就业方向与毕业设计题目的矛盾。很多同学在寻找工作时,发现今后就业工作方向与毕业设计题目没有丝毫关系,不能学以致用,因此对于毕业设计抱有一种应付交差,敷衍了事的心态,尤其在一些已经确定工作单位或考上研究生的前途无忧的同学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3、教与学的矛盾。由于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但是由于近年高校不断扩招,造成学生数量增加,质量下降。一方面,学生主动学习研究热情不高,畏难情绪严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往往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同时指导多名学生,难免投入精力有限。长此以往,毕业设计质量下滑不可避免。
网络工程专业[3]的毕业设计除了存在上述的矛盾之外,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其特有的矛盾。首先,网络工程专业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以网络技术为背景的工程性。这主要指网络工程专业本科就业涉猎的主要领域。如,网络的需求分析与规划设计、网络的组建(设备选型、布线、调试等)、测试与运营维护和管理,以及对建成网络的性能评估与优化、网络增值与附加服务的应用开发、网络安全防护及网络中信息安全保障等。由于专业涉及面广,需要设备众多,实践环境复杂多变,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工程场景,理论知识很难转化为实践能力。
其次,网络技术作为近十年发展最快的交叉学科领域,内容和知识更新快,共涉及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相关领域。毕业设计题目往往容易只涉及到某一个领域,无法体现学科交叉性,最终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并无两样,无法突出专业特色。
二、教学观念改革指导毕业设计实践[4]
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首先要改革毕业设计教学观念,将毕业设计不仅看成是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更要当做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课。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社会所需为培养方向,强调实践,突出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指导方针,把改革创新作为教学发展的唯一出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本科教学后半段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是指由专门的指导教师直接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等进行辅导、引导和指导,以使本科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全面提高素质。本科生导师制把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生教育作为重点,要求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原则上都要担任本科生导师;导师配备的重点放在三、四年级学生,每个学生班导师组不少于3人,平均每位导师指导5名左右的学生。对学生管理实行动态准入制度,制定阶段目标,严格考核制度,若学生达不到要求,则实行劝退,再补充其他满足要求的学生加入其中,实现人才良性循环,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人选择,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提倡学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机制,以学生兴趣为先导,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导师,导师根据科研方向设置相应的题目对学生进行筛选。进入导师制的同学将参与教师从事的科研课题,训练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科研实际问题基本能力。这同时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实际研发课题或本身参与到实际研发课题中,并且能够提炼、简化、细分一些内容,将其下发给本科生,指导其完成。当然,也可由学生自主提交一些感兴趣的题目,请教师协助指导。
通过实行本科导师制,首先可以使学生提前得到科研能力锻炼,并与毕业设计环节直接接轨,相对地延长了毕业设计时间,加强了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从而直接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其次,对那些没有进入导师制的学生形成一种触动,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采用动态准入制度,实现人员的良性循环。最后,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这些经过导师制训练的学生成为教师的小助手,可以初步解决其他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缓解了教与学的矛盾。这些小助手还可以成为其他学生追赶的榜样,以点带面,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综合能力培养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点具体措施。
首先明确专业培养方向和就业领域。具体到我们网络工程专业,通过对网络工程专业就业方向的深入调查,发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的设计与实现、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术六个方面,结合我校专业特点与历届毕业生走向,我们确定在毕业设计中突出网络工程和网络应用两个专业方向。
其次,结合专业方向,在毕业设计中突出强调专业实践性,将毕业设计目标定位于完成学生角色的转换,实现由学生到工程实践技术人员的转变。毕业设计的任务应定位在具体实用上,弱化专业理论研究,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技能,了解专业理论知识框架,实行实践与理论结合,重点突出专业实践能力[5]。
最后,在毕业设计中应准确定位教师角色。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引导者,而不是置之不理或一手包办。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解决和所采取解决方案的抉择上,教师应采取启迪、帮助分析的态度,鼓励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通过定期召开组内研讨会的形式,不断交换意见,并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予以直接决断,但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
自身的能力。
四、教学管理改革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加强毕业设计环节中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调整教学安排,保证毕业设计时间。目前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就业找工作时间重叠,学生无法安心做设计。通过课程调整,我们将毕业设计时间延长,由原来的半年制调整为一年制,鼓励学生提前答辩,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用于工作实习。
强化教学管理,实现坚持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毕业设计强化过程管理,明确长短目标。采用分阶段对毕业设计的进度进行控制,实行目标管理。在设计之前应制定一个较为详细的计划表,要求学生按计划、分阶段给出毕业设计成果。我们将整个毕业设计分为开题报告答辩、三次中期检查、毕业设计答辩五个阶段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以防止一些学生“突击作战”,实行“拿来主义”。
改革毕业设计题目的出题机制,增强题目的导向性,解决就业方向与毕业设计方向的矛盾。由于我校信息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大三时按照学生意愿划分专业。根据每年网络工程专业在信息类的招生比例,来判断学生专业意愿,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需求,以此作为专业调整的基础。结合学生中的男女比例,来调整毕业设计题目的导向性。一般来说,男生倾向于工程类,女生更适合与开发类和理论研究类。从2008年第一届毕业生开始,每年通过上述形式的调研,不断更新每年毕业设计题目的导向性。从最初的以工程类题目为主,逐步过渡到技术性题目,强调网络开发与应用。正是将毕业设计题目与市场需求变化相结合,增强毕业设计的实效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就业与毕业设计的无缝对接。
改革毕业设计的答辩模式。我们在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中突出了毕业答辩的环节,改变以往毕业设计答辩教师预设问题提问,学生被动回答的固有模式。将毕业答辩作为学生展现毕业设计成果的舞台,使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阐述问题能力,真正使学生“想的清楚、做的出来、说的明白”,从而满足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在每一次的课程设计过程中都会安排设计答辩环节,锻炼学生的“想、做、说”综合能力。因此在毕业设计答辩环节,学生可以以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来与老师进行交流,达到合作学习,共同收获的效果[6]。
五、结束语
如何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连接,满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需求,这就是毕业设计的应用目标。通过深入改革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提前加深对本科理论课程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能力有相当深度的正面的认可,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清楚自身定位,更好地规划自身的人生之路。
关于毕业设计选题的实际应用性、解决毕业设计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以及如何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问题,今后仍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
[1] 杨帆.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7):74—77.
[2] 王建民,范通让,沙金.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与研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3(3):96-98. [3] 李道全,薛炜华,姜梅,张俊虎.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6):141-144. [4] 吴宝贵.教育实践创新初探.经济师2003(3):99,101.
[5] 杜彦良,王满增,钟振平.通过教学创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中国高等教育.2003(11):34-35. [6] 韩丽萍.毕业设计的变革与创新.教育与职业.2003(11):52-53.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for the Graduation Project of
Network Engineering
Wang Jianmin, Fan Tongrang, Zhao yongbin(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43,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raduation project of network engineering major, serval specific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resolve contradictions problems among the graduation project, and good effect in teaching practice has been obtained.[Key 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Bachelor Graduate Design Teaching Mode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王建民 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邮编:050043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wangjm@sjzr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