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时间:2019-05-12 23:5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第一篇: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工作实践,对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以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特点进行了阐释,对案例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作了实践探索,旨在提高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语文;案例教学;职业能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5-0052-03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中心,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地位。中职生对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已是“至今已觉不新鲜”,而这又与中职生好动、喜操作的学习心理相违背,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倦怠感,极大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将打破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的局面,给学生以教学上的新鲜感,同时通过案例这种媒介,安排学生可操作可探究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是对社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的呼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腾飞发展,市场急需大量的实用型人才,这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发展的机遇。然而,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导致技术型人才急缺,却又因为市场的要求或是中职生的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就业难、招工难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基于这一现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009年1月)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学必须改变以适应新时期的社会需求――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型实用人才。案例教学法兼顾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特点,成了语文教学界的新宠。

(二)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呼唤更优秀的教学方式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但是,由于部分中职学校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侧重“一技之长”,加上学生对语文的错误认识,许多学生忽视语文甚至不愿学习语文,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因而寻求更优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就业有所帮助,这成为语文老师的教学努力方向。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动态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实践当中,通过操作获取知识与能力,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

(三)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外,书面表达能力以及面向社会的实用口语能力也是必须的。语文能力是职业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职业能力形成的必备条件。教师可通过案例,赋予学生真实或近似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互助协作完成工作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培养职业能力。

二、概念界定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又称为范例教学法。它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它真正作为一种成熟和系统的教学方法,却是187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对于案例教学法的界定,学者们各有侧重,但他们都共通地肯定案例是教学的媒介,通过这种媒介,学生对之进行讨论、总结,以获得知识和技能。为此,我们把案例教学定义为: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把实际教育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二)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结。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称:“能力是一个人知识、技能与智力三位一体的合金。”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力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人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应用能力是个体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职业能力

职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称为职业能力。它一般分为三大部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入21世纪后,技术与工艺的变化导致了工作组织的变化,仅仅培养学生具体岗位(群)的技能的职业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要想使学生将来能适应并胜任新的工作、新的任务和新的环境,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让学生获得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与人的综合素质有关的能力――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否具备是劳动者能否胜任岗位的重要因素。

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三、中职语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

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与操作实验。而由于办学规模或是建设资金等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场所是不足的,他们的学生以理论学习为主。即便学校会安排学习见习或进行短期的实习,让他们亲身接触职业生活,但是实际的学习经验仍然相当缺乏。因此,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能力稍稍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优质的案例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它对于学生完成职业任务是具有重要启发作用的。

传统的语文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效果全看接受知识的多与少。尽管在实践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语文教师使用案例、例子进行教学的情况常见,但一般是以案例分析或案例鉴赏居多,而这并非都是案例教学法。例子教学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笔者提出的案例教学模式则是另一种性质的教学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前面导,学生跟着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体验为主,有效地将课堂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及运用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真正做到从做中学。

四、中职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特点

(一)中职语文案例教学的模式构建

“模式”一词来源于英文model,一般是指被研究对象在理论上的逻辑框架,是经验与理论之间一种可操作性的知识系统,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结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语文案例教学模式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提供案例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程序主要有以下环节:

构建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阶段说明:

1.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遵循以优带差的原则,协调学生分组,以5~7人为一小组,务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有能力参与学习活动。然后布置具体任务,并根据学习需要梳理相关知识,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活动指导纲要、教学设计的原则及要求等。

2.案例呈现

(1)案例的呈现是教育者通过语言、视频或音频等形式将案例内容告知受教育者的行为。在表述中要注意以下问题:①把握好案例引入的时机。案例服务于说理,应当根据说理的需要适时引入案例。②案例导入。上课伊始,巧设案例,提出问题,能大大刺激学生的求知欲。③案例例证。在讲授理论中,引入案例。④案例总结。理论讲授结束,引入案例,总结所授知识。

(2)案例表述时要做好“中立者”的角色。案例表述是对案例事实的再现,应当忠于事实,运用记叙和说明方式表述案例,教师不可在案例表述阶段添加议论性评述,否则要么误导学生,要么使得案例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疑问,起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3.案例讨论与总结

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分析案例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将案例与教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既要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又要注意控制时间。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思考并积极参加讨论,对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的意见。

4.反思与评价

这是对案例学习的概括与提升的重要环节。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此后学生对活动本身与小组成果的体验过程进行反思。

(1)各小组成员针对自身及组员的表现进行自评与互评,教师可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在内容上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以及小组活动时的观察给予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2)各小组根据自身的体验与评价内容进行反思,书写学习反思。

5.拓展与延伸

教师对活动的相关知识再次强调,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由案例教学的具体教学程序,我们看到案例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案例进行探究的过程:教师设计或选择案例投放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平衡中,因为探究而产生不平衡,最后走向平衡。

(二)中职语文案例教学模式构建的特点

1.切合中职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中职生的语文基础薄弱,语文学习的挫折感较强,但是他们的好胜心强烈,动手能力也较强。中职语文案例教学模式就基于此而建立,案例教学具有开放与动态这两个特点,能赋予学生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场面,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好胜心去解决问题。同时由于案例学习的合作性与语文教学的中职特色,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工进行操作,发展智能并根据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升专业技能。

2.立足于学生就业与成长的需要

因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引领和中职语文教师的使命,语文作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与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就业与成长的需要。语文案例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运用案例,寻找语文教学和专业元素的交叉点,架设语文课与专业课的桥梁,甚至带领学生尝试走出教室,在模拟或是真实的职业场景中进行职业活动,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五、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举例

(一)模式构建的目的

《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对中职生提出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和“阅读中提高搜集相关职业信息的能力,从阅读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的要求。而对于中职生来说,与他们切身相关并关注的信息是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信息。以案例教学法培养中职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呈现的案例,了解到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并在教师设计的职业行为引领下,收集与本次职业活动相关的专业知识,做好有关的专业知识、能力的积累,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捕获职业活动所需的有效信息,以达到同时提高语文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目的。

(二)模式构建的形式与应用实例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输出、接收、运用语文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语文信息传递、转换和创造的过程。利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重在指导学生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全方面的分析,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结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以以下形式存在的:

笔者在进行人教版《语文》上册的口语交际活动“介绍”的教学时,为了培养与提高机电专业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与口语表达能力,我们把课堂从教室移到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资料,叙述当今社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发展情况,要求学生根据资料,完成一份经小组讨论提炼后,有创新主题的手抄报并口语介绍主要内容。这样能让学生了解到相关专业知识,学会合作与分析处理相关信息,提升综合职业能力能力。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所示:

第一步:案例呈现,视频播放。

启发提问:当今机电一体化工业的发展情况如何?案例告诉我们机电一体化工业设备的发展趋势如何?

第二步:说一说你所熟知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后教师说明课堂要求)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小组合作的主题。

第四步: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完成一份手抄报或演示文稿。

第五步:各小组派代表介绍设备概况及特点。

第六步:评价与总结。

(三)模式构建的教学反思

(1)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场所,以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给予学生新鲜感,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语文教师缺少专业知识背景,职业情境设计的难度较大,且需对专业知识与语文知识的接轨进行巧妙的设计。

(3)学生自制力的要求。中职学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对电脑的操作能力较差,但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心甚强。加上部分学生是沉迷于网络的“问题学生”,因而,使用网络教室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自制力的强调与引导。

总之,利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重在指导学生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全方面的分析,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结论。

参考文献:

[1]于忠海.案例教学应用于新课程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2]李忠如.试论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J].教育理论实践与研究,2001(4).[3]黄晶晶.“案例教学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坛广角,2005(1).[4]郑金洲.案例教学法: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5]周新华.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2(3).责任编辑陈春阳

第二篇:浅析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

浅析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企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企业更注重劳动者较强的专业技能。企业要求招聘的人员一上岗就能操作,甚至能够在岗位上独当一面。因此,加强对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职业能力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构成。专业能力指从业者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强调应用性和针对性。方法能力指从业者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水平,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和创新性。社会能力指从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时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水平、程度,强调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也许一个人最初并不具备某种职业能力,但只要在学习和实践中找对方法、认真学习、加强锻炼,职业能力就能够得到提高,甚至还能挖掘出更大的潜能。因此,中职学校应加大力度,从多方面、多渠道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积极心态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认识自我,使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人都有闪光点。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做出符合自己实际的人生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经常用格言和名人事迹激励自己;树立“试一试”的自我意识;遇到困难,决不轻易放弃;相信自己有无限潜力;主动与人交流,克服自我封闭;等等。恰当运用这些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自觉地塑造、健全自己的人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能为他们培养职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技能大赛,培养职业兴趣

学校应在职业教育强调能力本位的基础上,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与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技能大赛,借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兴趣。技能大赛不仅是促进中职生自觉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而且还是强化中职生“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观念的重要渠道。我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每年4月都会举行形式多样的技能比赛,例如,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茶艺、插花比赛,财经专业的点钞、传票练兵,计算机专业的动漫制作展示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技能比赛,同学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这些技能大赛的开展,不仅为中职生搭建了技能水平展示的平台,更引领了职业技能培养的新动向,有效激发了中职生学习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积极性。

三、加强实习实训,强化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整个教学过程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仿真实验实习场所,和各种技能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了解职业要求,提高职业能力。首先,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阶段组织学生参观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让学生先初步认识企业、了解与本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从而让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其次,要利用寒暑假多让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认识性、体验性的见习或实习,让学生逐渐掌握企业的相关运作程序和管理要求,并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为学习增添动力。最后,多利用毕业实习或招聘会的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走进企业,逐渐适应各岗位的管理要求,实现学中做、做中学,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树立创新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职教界正全面推行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积极倡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中职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激发创新动力,加强创新培养。加强中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的形势,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缺少创新能力。根据市场需求来看,劳动就业的“双向选择”机制,使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专业领域充分施展个性、发挥才能。这就要求学校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打造一个适宜而宽松的环境,以便学生适应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成为能够自主学习并有创新能力的人。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企业招聘从重学历变为才智和能力并重,更看重学生是否具有创造良好效益的特长。因此,加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责编 李亚婷)

第三篇:1浅析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浅析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黄永青(陕西榆林林业学校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

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决定其生存之道,因此培养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培养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就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当其冲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 持续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讲话,使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举国上下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也面临很大压力。从各种渠道得到的反馈信息,虽然中职学校学生的推荐就业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普遍较差,错失优质单位和岗位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中职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就值得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深思。

人的职业活动能力可以划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如果在具备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又能掌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对促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及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称为“综合职业能力”。它不只是指与学生所从事的某一特定职业有密切关系的综合能力,还包括适合各类职业的综合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包含了独立思考、分析判断与决策、获取与利用信息、创新和独立制定计划的能力等。社会能力则包含了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语言与书面表达、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意识等。“综合职业能力”能使学生积极应对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不断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对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虽然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总体保持在较好水平,但根据近几年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方面的评价较低,认为现在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这就制约了学生在职业道路上的持续发展。以上现状的形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2.1学生方面的原因

目前进入中等职校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学习基础薄弱,本身并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标准,他们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现状是学生中学习态度不端正、懒思进取的人占相当比例。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反感情绪,消极抵触、每天敷衍应付,甚至有

人破罐破摔,自己不学还扰乱课堂秩序,导致部分想学想进步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非常容易灰心、迷失自我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面对这样的学生,让教师们都有些束手无策,而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更是谈何容易。

2.2学校方面的原因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也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自身的活力。但仍有相当部分的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还停留在原有教学模式上,习惯于传统的学科教学,不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变通。致使出现了学生不愿听,教师无法上课的被动局面。加之学校缺乏专业师资和专业训练的设施设备,有些课程只限于一种纸上谈兵,学生更加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制约了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1以满足市场需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起点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生源基础普遍较差,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特点,头脑灵活,好奇心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就业时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对此,学校应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企业实习并行,以岗位所需的工作能力为本,重视实践教学;同时应邀请企业参与学校培养学生的全过程,实行广泛的校企合作,使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交替进行。这样,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为出发点,并围绕职业活动组织教学、开发课程、实施考核,使学生不仅掌握职业技能,而且促使他们其他各项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3.2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在实训教学上,应尽可能结合岗位工作的过程与要求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努力为学生创设职业情境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基础文化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等)的培养,又要加强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要注意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危机感、责任感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要注意从理论向实践倾斜,加强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的讲授应为“够用”为度,同时要适当拓宽专业适应范围,让学生有更大的职业选择余地。

3.3开展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力保证

社会实践应以培养学生社会综合素质为目标。学校除了应尽可能地提供各类仿真实验实习场所外,还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与工作环境实际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

悟职业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学生入学之初,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让学生初步认识企业、了解专业;其次,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性、实务性的见习或实习,让学生逐步熟悉企业的管理要求,并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再次,学校可采用招聘会等形式,通过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接触,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差距,为学习增添动力;最后,利用毕业实习机会,让学生全面接触企业,在适应单位管理要求的同时,锻炼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在校园里也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通过这些方式,既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又能使学生认识岗位环境、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在学校里无法接触的东西,从而锻炼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等综合能力。

总之,中职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是中职生就业的关键所在。因此,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孙忱谦.改革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若干措施[J].成才与就业杂志社,2008,9.[2]刘宏.职业能力与职教课程改革[J].成才与就业杂志社,2008,10.

第四篇:中职语文教学与会计专业整合教学模式探索

中职语文教学与会计专业整合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增强语文教学的契合性,对中职语文教学与会计专业整合教学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定位,并提出明确价值取向、建立信息平台、完成教学创新整合路径等。

【关键词】中职 会计专业 语文教学 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B-0101-02

如何促使中职语文教学融入中职教育大环境中,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任务。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增强语文教学的契合性,这成为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的突破口。然而,现阶段所存在的学科之间的分界,仍无法建立语文课程与会计课程之间的沟通与融合。为此,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与会计专业的整合教学模式应先对两者进行可行性分析,从学科之间信息互动的模式定位和主次逻辑下语文课程体系定位两方面对整合模式进行思考,并提出构建专业整合的路径。

一、整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中职语文教学与会计专业的整合,可以从能力板块契合和教学实践融合两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1.能力板块契合方面。就能力板块契合而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能力训练能支撑他们完成会计报表分析的写作任务,阅读能力训练能满足学生在岗位上对复杂经济实践轮廓的把握。因此,建立中职语文教学与会计专业的整合存在可行性,语文所特有的写作和阅读能力训练能成为学生拓展会计专业学习的重要支点,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

2.教学实践融合方面。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但这并不影响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在语文与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融合中,教师在筛选阅读材料和写作训练内容时,应强调学生反复练习,做到熟能生巧,从而提升学生的会计业务能力。

二、分析基础上的整合教学模式定位

目前所实施的语文课程与会计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当前,中职学校教学改革重点往往是以专业课程为主。语文课程与会计专业的整合教学模式定位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学科之间信息互动的模式定位。语文教学作为辅助会计专业教学的环节,应适应会计专业教学的需要,可建立学科之间人员互动下的磋商机制。该机制要遵循“市场需求―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语文课程教学辅助”的内在逻辑。因此,整合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应在于接收会计专业的岗位信息。

2.主次逻辑下语文课程体系定位。语文课程是以辅助地位而存在着,要遵循主次逻辑的整合模式就应重构语文课程体系。从工作重点来看,应着力放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环节和教学资料的选择上。而语文课程体系定位的关键应考虑语文教学课时分配和学校教学资源的储备因素。

三、整合路径

在学科之间信息互动的模式定位和主次逻辑下语文课程体系定位的驱动下,提出构建语文教学与会计专业的整合路径,主要包括明确价值取向、建立信息平台和完成教学创新等三个方面。

1.明确价值取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了中职语文教学结合专业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中职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文化基础课应该是充实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素质,为专业教学支撑和服务,培养学生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内涵。文化基础课中的语文课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质量考核等方面都要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服务,把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之中。因此,促使中职语文教学融入中职教育大环境中是整合的重要环节。全体教师应明确语文与专业整合的意义及整合的路径指向;学校管理层也应对整合工作给予重视,并充分考虑教学改革资源的配置。此外,中职语文教研组要呈交较成熟的方案给学校管理层,并充分阐述语文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现辅助功能的价值。

2.建立信息平台。建立整合的信息平台是实现学科间的信息互动,应建构语文教研组与会计专业教研团队的磋商机制,通过磋商切实弄清阅读的具体材料和写作的具体范畴。对此,应由会计专业方面给予回答。此外,还应组织语文教研组与会计专业教研团队共同开发出与现实趋近的经济事件案例,并根据会计教学的需要针对案例设计出需要回答的问题,这也考查了学生梳理经济事件轮廓的能力。

以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的经验为例,我们进行了为时两年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专业整合的研究,探究校本教研新思路、编辑专业语文教材,向学生介绍和分享具有专业特点的选文,如《会计之“友”――“笔”的巡礼》(下转第103页)(上接第101页)《不计成本》《双刃的谦逊》《我家的“零开支”实验》等,积极引导学生在专业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学习中主动参与生活、感悟生活,感受中华灿烂语言文学的魅力,为学生开辟了一片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让学生毕业后能较快融入社会。

3.完成教学创新。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创新应侧重于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写作范畴的划定。而整合的教学创新应重点选择反映企业经济事件产供销的阅读材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企业方案撰写规范下,组织学生完成特定经济调研事件的写作任务。另外,在语文教学与会计专业整合的实践中,还要创造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拓展式”教学,这要求语文课堂教学结合会计专业教学的内容,从语文的角度加以扩展,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中职语文教学不能单纯地为教语文而教语文,应把语文教学引导到专业学习上去。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语文知识与专业训练相结合。例如,指导学生写好书面的实习计划、总结,或要求会计专业学生把实训过程中的某一环节用口头方式表达出来等。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与专业结合的丰富多彩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能使课堂气氛热烈,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设计,形式新颖别致,有别于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既结合了有关专业,又无脱离语文文本之虞;既能落实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此看来,整合的设计思路要立足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采用丰富多彩的创新型教学模式,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和会计课都能趣味盎然。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与会计专业整合路径主要包括明确价值取向、建立信息平台、完成教学创新,这是在职教理念下发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常规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职能,也是符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周菁.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29)

[2]罗嘉平.浅议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J].大观周刊,2013(6)

[3]李盐滨.中职语文教学融合专业技能策略探析[J].教师,2013(32)

【作者简介】梁 军(1977-),女,汉族,广西贵港人,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中专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

(责编 江月阳)

第五篇: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摘 要】中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从“实用性”和“训练性”出发,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的作用,使学生走出校门时能向企业的零距离过渡,成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职业活动中能够享受报酬、体现职业的幸福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语文教学 职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4.029

中职语文教师面对的是即将踏入社会工作的学生,他们将在不久之后直接面临社会的选择。现代企业用人不仅要求学历、职业资格证书等硬件,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软件,许多企业认为个人综合能力和工作态度比学历更重要,企业需要有良好职业能力的员工。中职教育注重对学生终身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定的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中职语文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基础性。其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明显优势。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素养、思想素养、审美素养等多维功用,从“实用性”和“训练性”出发,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其胜任未来职业作好准备。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也包括社会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强弱,决定个人对社会、对职业的适应程度,也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以更好地适应高度竞争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社会。

二、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做法

中职学生入学门槛较低,文化基础、行为素质、职业能力欠缺。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要过高要求学生,脚踏实地的从学生的心理、知识、能力等客观实际出发,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重视语用能力训练

对于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而言,在其一生的职业生涯中,语文的作用依然表现为日常的阅读与口语表达,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训练。可采取以下训练方法,鼓励学生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增强信心。

1.课前5分钟即兴演讲,要求脱稿、流利、声音洪亮、举止端庄大方。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学期训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要求内容积极健康,记入平时成绩。

2.课上语用能力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课文,结合课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鼓励学生上台发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3.穿插专项语用能力训练,内容有自我介绍、招呼、复述、朗诵、演讲、采访、即席发言、求职面试等。

4.进行语用能力综合考核,可要求学生按规定(可自由组合)进行即兴演讲、朗诵等专项考试。并选出主持人、评委。学生可选择朗诵、演讲、相声、小品、配音等形式上台考试,充分展现自己的语用能力。

(二)重视应用文写作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通知、条据、申请书、求职信、应聘信、调查报告、总结、计划等常用应用文是在学习工作中必需掌握的,应用文写作训练应也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三)优化课文组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应根据不同专业对学生有不同要求,制定各专业的教学和授课计划,对课文进行优化组合。如广告设计与装潢、计算机平面设计、动漫制作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文字演绎力有着较高要求。可充分挖掘教材潜力,构建审美教学体系、想象阅读教学法,进行文案式授课法。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重组教材篇目。运用想象式教学法挖掘美的因素。如学习了《望岳》、《我的空中楼阁》等课文,可让每个学生把自己认为能代表课文意境的景物画下来;学习话剧《雷雨》后,指导学生写Flash 短剧;学了《美腿与丑腿》等课文后,指导学生将当堂完成的短文佳作制作成丰富多彩的手抄报等。

(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是个人良好素质的综合体现,中职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发课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走上职场做准备。如学习了《一碗清汤荞麦面》,可引导学生学习母子三人乐观坚强、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精神,学习北海亭面馆老板夫妇热情大方、善良细心等品质和真诚待客等经营之道;学习《信客》可感受年轻信客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善良厚道、宽容大度、恪尽职守等优秀职业道德。

(五)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

教师可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求职面试自我介绍时,可利用课件将“求职面试自我介绍比赛”中同一选手在训练和比赛环节的视频放给学生看,使之深刻感受到成功的自我介绍需要精心琢磨、反复训练;再将学生的训练拍成录像、制成课件,播放后教师再进行点评。这样的教学形象直观,学生感兴趣,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帮助作用。

(六)课余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选修课、活动课对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有一定的裨益。中职语文教师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如《演讲与口才训练》《硬笔书法》《形象设计》等,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不同需求。

总之,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中职语文教师应该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角度,努力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从而使语文课程“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服务和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真正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叶上英.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励志教育研究[D].广州大学 2012.[2]晏庆丰.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价值定位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下载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宜宾市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唐德贵【摘要】:培养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本文浅析了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优......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 罗乃侃 [摘要]培养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社会的需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

    中职生心理特点与语文教学

    中职生心理特点与语文教学 王建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都非常强调和重视职业教育,但是受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制约,职业教育对缓解教育危机和降低失业的功能还......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研究生高水平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和技术基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水平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研究生创......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幼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一、幼师职业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幼师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突......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初探(教学论文) 内容提要:随着时代的要求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中职语文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161”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能力探索与提高

    课题:职业能力探索与提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含义以及能力的个体差异性。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认识到能力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能力目标。 3.运用目标:能......

    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关键词]语文 教学模式时代在变,教材在变,教学理念与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师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新课标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