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3年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现状及营销策略分析
2003年中國果汁飲料市場現狀及營銷策略分析 2003年是飲料行業的果汁年。在碳酸飲料、瓶裝飲用水、茶飲料三大品類幾年來相繼掀起市場熱潮以後,果汁飲料以健康時尚的形象成為飲品市場的新寵。去年以來,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各大飲料巨頭紛紛挺進果汁市場
一、概念及行業特徵分析
(一)果汁飲料的概念和分類
果汁飲料是指以水果的汁液為主要原料勾兌而成的一系列飲品。由於其符合人體對各類營養元素的需求,且獨特的水果味口感,所蘊涵的天然、健康的概念,已得到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同。目前市場上一般以單一口味、非純果汁的最為常見,如橙汁、蘋果汁、桃汁、葡萄汁等,且主要競爭停留在單一的橙汁口味。2003年農夫果園作為一個後進的品牌,首先引進了“混合果汁”概念,並且一鳴驚人。
(二)果汁飲料的產品市場特徵
從行業總體發展狀況來看,果飲行業進入壁壘還較低。但從2002年軟飲料“數位財富”報告資料顯示,2002年果飲生產企業數量244家,橫向比較於2001年的239家,2000年的219家,行業整體市場份額的快速膨脹並沒有給果飲業內外潛在進入者以過分的市場熱情。這有其內在的原因。從果飲行業結構性的顯性障礙來看,由於果飲產品口味複雜,風格多樣,需求區分度較為明顯,再則由於果品保鮮度等的時效、地域限制,果飲庫存積壓的風險性成本較高,這決定了果飲規模經濟受制重重,難以在短期突破成本、產量障礙;果飲行業的關鍵性競爭資源如研發生產技術、品牌、渠道等由於大眾色彩濃重,專有性不強,難以對後續競爭者構成阻隔,競爭者通過購並或外部嫁接等方式可輕易獲得,並且在市場集成度較低的情況下,先進入者所獲得的品牌、渠道等優勢對後續實力競爭者並不形成實質性威脅。這種行業資源的分佈格局似乎對潛在進入者頗為有利,但仔細分析行業隱性的行為性障礙就會發現,果汁飲品所具有的需求彈性較大,消費者對價格、促銷等讓利活動一般較為敏感,新進入者的侵入極有可能招致線上競爭者限制進入定價的挑戰。
二、我國果汁飲料市場的現狀
(一)市場規模
據有關資料顯示,在1999年至2002年的飲料市場的黃金成長期間,老牌瓶裝水和碳酸水飲料增勢日疲,已連續兩個年度負增長;新銳功能飲料和茶飲料近兩年增幅趨穩,穩中有升;增勢最為明顯的還要數果汁飲料,近三個年度分別以33.0%、24.6%和70.5%的速度遞增,雖總體盤面較碳酸飲料相去甚遠,但業已超過瓶裝水躍居飲料消費總量次席。另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人
均果汁消費量僅為1公升左右,而歐美地區的人均年消費量已達70公斤,世界人均消費量人均水平在10公升左右,這說明儘管近幾年果飲產量逐年遞增,但市場空間仍然十分廣闊,行業輪廓尚在形成之中。
(二)市場特徵
據C PANEL消費者固定樣組10城市資料顯示,1999—2002年果飲市場集中程度(前四位企業相加所占市場份額)分別為49.85%、49.79%、51.27%,遠遠低於其他各類競爭態飲料的市場集成度。以此資料初步分析,果飲市場尚處於分散型的初現行業階段,其市場結構應從屬於壟斷競爭。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說明該行業的市場份額集中在多家企業手中,同時排在前位的企業地位也不很穩固,很可能會被別的壟斷企業或有實力的新興企業所取代。從目前的市場競爭格局來看,果飲市場主要活躍著四大主力。專業洋品牌:日本三得利、澳大利亞金環、丹麥
SANQUICK、香港果汁先生等;傳統品牌:彙源、露露、都樂、茹夢、大湖、椰樹、新奇士等;新銳主力:鮮橙多、酷兒、每日C、娃哈哈、農夫果園、健力寶等;中小品牌:數量眾多,戰略上以跟隨競爭為主,是果飲市場的側翼旁眾。因而未來幾年引動果飲市場變局的將主要集中在洋品牌、新銳品牌、傳統品牌三大主導力量上。
(三)果汁飲料市場需求特徵與消費者分析消費者構成特徵由於果飲市場的發展尚處在初始階段,行業的主力目標市場尚未成型,市場正處於發育成熟時期。一項對36個大中城市12萬多名消費者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果飲消費者的構成中,女性占
54.1%,撐起了果飲市場消費的半壁江山;同時,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年輕化特徵,其中20歲至40歲的消費者佔據了61.3%的市場份額;此外,中專以上學歷者對果飲市場的消費熱情上升,並且學歷越高,消費人群比率越大;從職業結構看,白領人士對果汁飲料較歡迎,其中金融、保險人員等高知群體為果飲重度消費人群,滲透率達48.5%;從收入看,1500元月收入家庭是果飲消費的支撐點,月收入在1000元至2500元的家庭占消費總人數的61.7%,這說明工薪階層、年輕人群是果飲消費的主力軍。消費心理及行為分析
“天然、健康、回歸自然”已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費潮流。而果汁飲料之所以突然“火”起來正是因為其滿足了消費者的這種需求, 果汁飲料的消費方式符合了現代生活方式的要求。
果汁飲料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三低”:低熱量、低脂肪、低糖,具有天然、健康、解渴的特性,比碳酸飲料更爽口、解渴,比瓶裝水更怡人有味、富含營養成分。
果汁飲料開始得以暢銷的原因之一在於以20多歲~30多歲的人士為中心收入水平獲得提高。隨著年輕一代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多數消費者認為PET瓶飲料雖然稍微貴一點但是覺得更“瀟灑”,更“時尚”。具有喜歡流行、時尚、新奇的特徵的人群更多的會選擇果汁飲料消費。另外一個原因在於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過去可樂等碳酸飲料在清涼飲料市場中佔有絕對的優勢,瓶裝水也以其方便、解渴等特點深受受歡迎。但隨著消費者觀念的改變,人們認為既然掏錢購買,營養成份越高越划算。無疑果汁飲料正是滿足了當代消費者的功能和心理需求,在很短的時間裏發展如此迅速。
從目標市場購買行為偏好來看,消費者購買時看重品牌因素但品牌忠誠度卻較低。在央視市場研究機構的一次對飲料重度消費人群的調查中顯示,被訪者在一段時間內只喝一種類型品牌的飲料的概率幾乎為零,他們往往主動或被動的飲用多種類型品牌飲料,這充分表明消費者在飲料消費上忠誠度較低,易發生動搖和轉移。同時在支撐品牌訴求點的產品各項評價變數中,消費者對果飲所具有的口味較營養、健康更為偏執,這可從2002年末的一項行業調查資料中初見端倪。在2002年消費者最受歡迎品牌中,排名前六的依次為新奇士、果汁先生、椰樹、統
一、露露和酷兒。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果飲均為非純果汁品牌,雖然消費者青睞純果汁的健康元素,但對純果汁的口味卻不可接受,其顯示了消費者對於果汁飲料的口味十分看重。但就2003年市場最新走勢來看,市場上果飲解渴功能呼聲也漸行高漲,這可從一批新的果汽飲料如健立寶“爆果汽”的火爆上市即可看出。
三 營銷策略分析
(一)新品開發
由於果飲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較低,消費者習慣于在幾個品牌間周旋,飲料廠商為了盡可能放大產品被隨機選定的概率,常採用一品多牌的策略,為了讓各個品牌間形成明顯的區隔,廠家會在口味、包裝、價格等方面進行不同的組合。如在口味上,就有橙汁、蘋果汁、相思果汁、檸檬汁等多種選擇,這是就口味的原料品種而言,而隨著市場對果飲口味要求的日益挑剔,在今年的果飲市場上,果飲有明顯的口味加濃趨勢,如養生堂的新品農夫果園,其首度出手的就是濃度為30%的混合果汁飲料和100%的純果汁,遠遠高於市場10%的果汁含量;在包裝上一般區分PET瓶、聽裝、玻璃瓶、環保利樂裝等多種材質,同時根據渠道定位的需要,在產品包裝規格上進行靈活設計,如在商超渠道用255ML玻璃瓶或1LPET瓶、在批發市場和旅遊場所選擇330ML的利樂包、在餐飲渠道走600ML玻璃瓶、而用2L、2.5L的PET瓶來專供家庭日常消費;在價格上一般可根據產品定位、渠道特徵來設置,以市場通行價格為例,1L產品終端價為9.90元—19.80元,1L高質量果汁產品終端價位在商超為13左右,銷量較大,但2L—2.5L裝果汁,因帶有一定局限性,銷售量並不理想。
(二)渠道開拓
果飲市場的在大眾消費屬性決定了渠道的大眾性。大眾渠道的顯著特點就是容易獲取但獲取進入的成本高,並且後期的維持運作的成本都相當高昂,且這種獲取的利益關係還並不穩固。因為現今的大眾渠道主體如商超、餐飲、娛樂場所等大都有不菲的進場費、上架費、推介費等進入成本,即使產品忍痛強行進入,一旦渠道中出現利潤差價更有吸引力的競品,彼此利益關係便開始鬆動。這種狀況於一些品牌實力稍顯強勁的產品可能要好一點,因為品牌產品雖利潤微薄,但卻能帶來較大銷量,客觀上也提升了賣場人氣。鑒於這種渠道狀況,不少廠家採用了終端引動的方式,將銷售資源集中於渠道終端,以此來牽動整個網路。渠道終端的市場運作關鍵是注意場景營銷,瞭解終端消費在既定時間的行為是什麼樣的,在不同時間、場合、對產品需求有何不同;同時,在具體的消費者場合,消費者為什麼去喝,怎麼喝,喝多少都要有所關注;另外,還有購買場景,看是誰在哪些渠道裏進行了購買。將這些雜亂的因素進行系統的排列,以此來設計靈活的解決方案,用個性化的產品組合、陳列方式來滿足特定消費者的需求。
(三)促銷拼爭
果飲目標群體消費的品牌轉移儘管受諸多不可測的隨機因素干擾,但總體而言,產品促銷是促成其品牌轉移的最有效的途徑。現有市場上促銷手段主要包括:特價、加量不加價、買一贈
一、開瓶有獎、集瓶蓋換禮品、開蓋中大獎、再來一瓶等。消費者因人群的不同對各種促銷手段往往有著不同的偏好。如特價、加量不加價、再來一瓶,因其具有效用即現特徵,為消費者普遍歡迎;集蓋兌獎,對年齡小的消費者(如學生)比較有誘惑力;買一贈一則取決於贈品價值,如果贈品是消費者喜歡和需要的,那麼這種促銷手段的吸引力就很大,反之則不具吸引力或很小;而曾經風靡一時的開蓋中大獎,也由於中獎概率小,過程煩瑣而漸顯冷清,就市場反映來看,反響最好的還要數康師傅2002年推出的“再來一瓶”促銷活動,因為這次促銷不僅優惠幅度大,中獎率高,獎品實惠而且即開即得,容易使消費者產生“中獎的喜悅,成功的感覺”。當然,這種應激性的銷售促進只是一部分,其他如公關贊助、終端售點廣告聯動等手段更是層出不窮。
不過,進入到2003年後,果飲市場除了常規策略競爭外,一些非常規競爭也開始走上臺面。非常規競爭往往注重於從改變整個行業結構的基本經濟因素入手,謀求行業結構向有利於自己的資源配置轉化,以建立新遊戲規則下的競爭優勢。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形成行業原料產業化
儘管新近的一次果汁原料價格上漲對各大廠家影響不大,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果汁原料產業化之亟需。果飲市場之爭很大程度上是口味之爭。這從果飲三代從濃縮果汁到果味果汁再到加汽果汁的演變軌跡中可明顯看出,但三代果汁口味從過程上看都有人工調製的痕跡,這種調製技術在行業內的擴散使得各大廠家在同類產品口味上大都大同小異,難以在口味上給消費者以特別的刺激,同時人工調製也難以保證果汁的原味性能,不符合現代消費者“綠色天然,健康漂亮”的消費潮流。因而新的果飲競爭開始有效仿葡萄酒業的競爭規則,通過天然植株的特色培育來構建果飲
品質,口味差異的傾向。這種傾向的實現途徑主要通過原料產業化來進行,它不僅可以在短期內平抑市場原料價格波動對生產的衝擊,而且通過特色培育,易在先天上與同類產品形成明顯區隔,競爭者無法效仿,在短期內也無法跟入,無疑區隔的市場空間就為企業所獨享了。
(二)築高行業技術平臺
2003年轟動業內的最大新聞無疑非彙源莫屬,彙源引進了國際最先進的PET無菌冷罐裝技術和多條生產線,這項投資極有可能催動行業的一場全新洗牌。因為與傳統的熱罐裝相比,無菌冷罐產品均有絕對優勢;消費更安全,絕對不含防腐劑和任何添加劑;口味更好,更新鮮,色彩更豔麗,最大限度的還原果汁的天然美味、美色;產品維生素損失很少,營養更豐富;更好的保鮮度,更長的保質期;瓶型選擇更自由,飲用更方便,這些優勢無疑將給傳統技術產品以毀滅性打擊。並且由於無菌冷罐裝工藝過程複雜,灌裝輔助設備較多,全部設備需進口,一次性投資較大,同時也需要企業完備精密的管理系統支撐,這將讓市場絕大多數中小廠商望洋興嘆,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
有市場就有競爭,有競爭才有創新,才有發展。果汁飲料市場是否會一路走好,我們拭目以待。
第二篇:果汁饮料市场SWOT分析
劣势:
1、企业战略管理与发展的矛盾。一方面是企业决策层只重视当前技术和策略,忽视长远战略,湮没在日常经营性事物中,不能统观大局;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企业运作战略策划人才。
2、现在的新品种果汁饮料在市场上还不够成熟,不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3、在越来越多的订货单上,很多生产者就开始不讲质量只讲完成任务,让产品的质量受到怀疑。
机会;
1、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中国果汁饮料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现在的人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非常在意自己的身体素质,觉得饮食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2、随着社会的需求,果汁饮料行业法律法规不断的在健全完善,果汁将进入新的管理阶段,为果汁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而且也会把经营权交给企业,有利于企业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
3、果汁饮料市场潜力巨大。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消费层次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果汁饮料的多层次和多样化,而现在是一个科学的时代,科技非常的迅速。
威胁:
1、我国的果汁饮料市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变化,各大果汁品牌加快了市场扩张的步伐,“哇哈哈”企业、“统一”企业均在果汁饮料方面投下了巨资,提出做中国果汁饮料领导性品牌并志在必得。作为一种新的果汁饮料产品,想在竞争激烈的地方站稳脚跟是很不容易的。
2、由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提高,购买能力也就增强了,对供应商的供应能力构成挑战,而且很多替代饮料的出现对原本就激烈的果汁饮料市场构成威胁。
3、财务压力。果汁饮料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从原材料的基地建设、运输和加工环节、营销推广、物流供应链的建设、销售终端的管理等等,无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果汁的生产成本也逐渐增加。
解决方法:
1、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大力发展企业优势。鲜果乐具有品牌优势加工果汁市场的形式走好,我们可以大力发展果汁市场,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企业可以扩大低浓度果汁的产品种类,开发加果肉的小容量果汁饮料。利用品牌的优势创新产品线,优化产品组合方式,持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由于鲜果乐的原材料优势和生产工艺优势,企业建立鲜果乐高品质的产品诉求,迎合消费者对于健康饮料的偏好,在消费者头脑中建立鲜果乐果汁与高品质的联系。
2、我们应该加强对生产者的管理,让他们在保证数量的同时对质量也有一定的完善,这样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3、我们可以采取主分品牌策略,针对细分市场开发的新产品。以细分品牌为主,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的需求,使各个品牌都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以延长我们品牌的寿命。
4、在新产品上市之前,我们可以先制作一部分新产品,让消费者免费品尝,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建议进行改正,然后再打出相应的广告,最后在上市。特别是新产品的特点,应该着重突出。
5、企业应该建设内外一致的企业文化,加强文化建设。有一点很重要: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如果企业和企业文化不互相协调,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只有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形成一种有效的企业文化来,才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补课估量的作用。我们还可以借鉴别的企业的成功,然后做出相应的更改。
第三篇:全球果汁及果汁饮料市场消费分析
全球果汁及果汁饮料市场消费分析根据目前全球饮品的趋势,饮料类产品的特质分为“乐趣”、“养身”、“方便”和“健康”四大类,而果汁属于“健康”-类"。由调查结果可知,消费者购买果汁的主要动力是希望获得其中有益健康的成分,而口味也是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价格因素和便捷因素的影响并不很大。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产品并未标注维生素的具体含量,消费者对商家广告和包装上添
加营养素的宣称信任度不高,大部分消费者对纯果汁的营养价值更为信任。其中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女性和中老年人更看重纯果汁的健康特性。由于这些人消费能力较强,消费理念成熟而难以改变,对于果汁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然而,考虑到部分消费者青睐果汁饮料的原因是便捷因素,特别是高收入、高学历人群对此要求较高,如果能提高果汁饮用的方便程度,则可能进一步开拓市场。营养宣称对果汁及果汁饮料消费的影响
以产品中含有或添加维生素C为例的营养宣称为例,对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的影响的调查分析表明,从总体上讲,含有某种营养素这一优点对于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力还不够大。维生素C已经是消费者最为熟悉的营养素,其他营养成分更不为大众所知,其存在对消费的影响当更为微弱。
以上问题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消费者的食品知识和营养知识匮乏,使得营养素含量高这一卖点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第二,营养强化产品健康属性缺乏规范,消费者不知道具体的含量和益处大小,无从对各种产品进行比较;第三,大部分消费者看不懂营养成分标签,生产者难以告知消费者其产品的实际营养价值,使消费者的需求和产品营养品质难以契合;第四,厂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益度有待提高,而信益度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产品宣传的效果。
虽然如此,在目前产品品种纷繁的市场情况下,产品的营养宣称如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很可能促进消费者确定消费选择,对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仍有不可低估的助益。不同人群对果汁消费的认识有所差异
由于果汁是以营养价值作为主要卖点的产品,不同人群对于这种营养强化方式反应的差异性,也是厂商在开发、营销产品时需要重视的问题。,总体而言,女性较男性更加重视食品的营养特性,特别是对纯果汁及果汁饮料的美容健康特性更为关注;青年人和低收入者对产品的口味特性最为关注:而随着年龄增长和教育水平的升高,对营养健康特性的关注度也不断升高。考虑到女性的购物机会更多,成家立业之后的人群消费能力更强,如何能够使这些消费者有效地了解相关产品的健康特性及其品质差异,对于培育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促进纯果汁消费的相关建议数据分析表明,消费者的相关营养知识水平较低,而营养健康知识极大地促进了对果汁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因此,广泛的消费者教育是促进相关产品市场发展的最重要、最长远措施。目前我国的营养健康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政府投入甚少,需要企业、专家和媒体的共同努力。
电视或其他媒体的相关广告是消费者了解果汁类饮料营养价值最主要的途径,报刊杂志上的科普文章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也很大。相比之下,产品包装上的说明虽是消费者获得营养信息的主要途径,但告知效率不佳。因此,如何通过多种途径向消费者说明产品的健康价值,并将其确切化、数量化,是整个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调查表明,女性消费者在营养知识得分、对于果汁及果汁饮料营养性的关注程度、对于厂商的营养宣称的信任程度均高于男性消费者,对维生素C强化的接受度和行动力也较高。因此,应当将女性消费者作为教育和宣传的主要对象,开发最能吸引女性注意力的产品。
儿童没有消费理性,但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与乳品市场相比,儿童少年中纯果汁产品的消费频次还比较低,一些家长纵容孩子的口味,优先给孩子购买各种碳酸饮料产品。然而,消费习惯需要长期培养,儿童期的食物选择,往往会影响其一生的口味。应教育家长选择原果汁含量更高的产品,生产者也应开发面向儿童的产品,引导培养儿童渐渐适应纯果汁的口味。
老年人较为重视健康,相对于其他保健食品,果汁在价格上容易被接受。然而果汁含糖量较高,也使部分老年人产生疑虑。可以考虑开发面向老年人的中低糖、低能、高纤维类果汁产品。
高收入、高学历人群均对于产品的便捷性要求很高,产品不仅需要在口味、品质开发上做文章,也不能忽视产品包装形式对于产品销售的影响。
目前我国没有出台强制营养标签制度,80%以上宣称含有维生素的果汁和果汁饮料产品并未标示其营养素含量:纯果汁和果汁饮料的营养价值差异,也无法直观地向消费者展示出来:一些产品的原果汁含量并不确切,甚至故意混淆果汁和果汁
饮料的差别。如此,消费者虽然比较重视纯果汁和果汁饮料的健康特性,却很难在产品之间进行选择,全靠广告宣称和口味品尝。特别是产品的营养宣称未经规范,很容易引起滥用和误导,也会造成消费者的不信任感。
及早建立产品的营养标签制度,有利于相关企业规范自身的市场行为,提高在消费者中的信益度,并开发营养价值更高的产品。作为行业标准等各种规则的制定者,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都应有所作为。
第四篇:果汁饮料市场调查报告
健康之路需要水质标准来保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加强,由于全球对于环保特别是对水污染的日益重视,更使得人们对于饮用水的质量格外关心。调查显示,在向被访者提问“您购买瓶装水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时”,有超过1/3的被访者将瓶装水的饮用安全性作为其购买瓶装水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而且仅次于品牌和价格,是第三大因素。然而近年来,瓶装水的质量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瓶装水生产厂家鱼目混珠,现在市面上出现的瓶装水生产厂家,既有投资几千万元的正规大厂,也有大量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厂家,甚至还发现有些杂牌、无牌厂家,没有基本的水处理设施,只在水龙头上装上丝袜作“过滤设施”进行灌装,饮水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卫生、技监部门对纯净水、矿泉水的历次抽检,合格率都偏低,这也是近几年瓶装水消费热退潮的原因之一。专家呼吁加快制定饮用水的科学标准,提高瓶装水行业进入的门槛,从建立科学的水质标准的角度来发展瓶装水的健康之路。消费者――最爱喝超市的水
从消费者购买瓶装水的地点来看,超市是消费者购买瓶装水的最常去的地点,图6显示,有2.5%的消费者购买瓶装水是随时随地,27.9%的人经常在个体小商店购买,5.5%的人经常在批发市场购买,17.3%的人经常在大中型市场购买,而59.0%的人是在超级市场,这说明消费者最爱喝超市的水。随着我国零售业的转变,超级市场以其方便、价格适合和购物环境好等特点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工薪阶层的青睐,近年来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已经超过以百货商场为代表传统零售形式,逐渐成为新形式下我国零售业的主导形式。
功能水――瓶装水市场的新希望
根据马斯洛层次,人们的需求总是从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由生理需求向心理需求发展。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社会在较长时期内都将水作为人们生存的需求物来看待。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人们已不再将水简单地定位于解渴的功能。虽然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开发瓶装天然矿泉水以来,我国饮用水市场几经波折,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水,如太空水、富氧水、冰川水、离子水等,但由于其中概念多于本质而被消费者所抛弃,但近年来,随着众商家纷纷开始进行务实的市场营销,使得我国饮用水市场真正地走上了“健康”的发展之路。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从古代的河边、溪边取水到如今饮用水要经过现代化工厂处理,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饮水方式上看出其文明程度与发展水平。我国饮料业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行业,也是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且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多年来,瓶装水一直是我国饮料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2000年全国瓶装水产量达554万吨,占饮料总产量的37%,居各品种之首。
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异军突起的茶饮料,逐渐成长的液态奶及不可小觑的果汁饮料等饮料行业上的“新军”正在对瓶装水的主流地位形成越来越大的挑战。
水的成分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水)。水(化学式: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都把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水是中国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说中也有水。
水的功能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约占人的体重的三分之二,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加起来总和才占30%。
水是人体构造的主要成分。我们身体的任何一部分都充满着水,水是保持每个细胞外型及构成每一种体液所必须的物质。体内含水量与年龄和性别有关。成年男子含水量约为体重的60%,女子为50-55%,新生儿可达80%左右。水在体内主要分布于细胞内和细胞外。细胞内水含量为水体总量的2/3,细胞外约为1/3。各组织器官的含水量相差很大,以血液中最多,脂肪组织中较少,甚至连骨骼都有22%是水。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都要在水的参与下才能完成和实现。
(1)水作为营养物质的载体,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摄入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必须通过水运送到机体各部进行代谢,发挥作用。人体每日消化系统分泌许多液体,水在消化系统循环,在小肠以上分泌出来,再经过大肠吸收回去,使食物得以消化吸收。如果缺少了水,消化功能便无法完成。(2)水作为代谢产物的溶剂,直接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及代谢产物的排泄,促进各种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体内的一切生化反应都是在液体中进行的,没有足够量的水,代谢将发生紊乱或停止,肾脏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器官,体内的代谢产物经血液带入肾脏,经肾小球而滤入肾小管内,肾小管再将大量水分和非代谢产物回收到血液中,代谢产物与少量水分以尿排出体外。(3)润滑关节:人体的关节如果没有润滑液,骨与骨之间发生摩擦就会活动不灵活,水就是关节润滑液的来源.(4)平衡体温:水与体温的关系非常密切,天冷时,血管收缩,血液流到皮肤的量减少,水分也不容易排出,体温才能保持平衡。夏天,血管膨胀,血液流到皮肤的量增加了,这时,水也就借着血液流到皮肤,再由汗腺排出皮肤表面。因为汗液蒸发,皮肤表面的热就减少,体温就可以保持平衡了。(5)维持细胞新陈代谢:人体是由无数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成份大部份是水,只有水才能维持皮肤的新陈代谢。(6)运送养份血液循环:人体各部分的活动和每一个器官的新陈代谢,都需要水来维持
各种饮料的成分及作用。
现在市场中的饮料总类越来越多,但是各种饮料所含的成分和营养个不相同,下面针对市场中常见的集中饮料进行一下成分分析,以便您在购买时对饮料有一定的了解。
碳酸饮料:是在经过纯化的饮用水中压入二氧化碳,并添加甜味剂和香料的饮料。其中又分:果汁型,即指原果汁含量不低于2.5%的碳酸饮料(如桔汁汽水、菠萝汽水等);果味型,以食用香精为赋香剂,原果汁含量低于2.5%的碳酸饮料(如桔子汽水、柠檬汽水等);可乐型,含有可乐、柠檬、月桂、香精,并以焦糖色或其他类似辛香的果香混合香气的碳酸饮料(如可口可乐汽水);其他型,除上述三种类型以外的碳酸饮料(如苏打水、盐汽水等)。上述饮料除糖原外其他营养成分很少或并无其他营养成分。因含二氧化碳,可助消化,并能促进体内热气排出,产生清凉爽快感觉,并有一定杀菌功能,也可补充水分。
果汁饮料:是用成熟适度的新鲜或冷藏果实为原料,经机械加工所得的果汁或混合果汁类制品,或加入糖液、酸味剂等配料所得的制品。其成品可直接饮用或稀释后饮用。这类饮料还分为原果汁、鲜果汁、浓缩果汁和果汁糖浆等。果汁饮料是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理想饮料,且由于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可刺激胃肠分泌,助消化,还可使小肠上部呈酸性有助钙、磷的吸收。但也因果汁含有一定水分,不稳定,易发酵、生霉,因此要特别注意此类饮料的保质期和保存条件等,符合卫生质量者方可饮用。
蔬菜汁饮料: 一种或多种新鲜蔬菜汁(或冷藏蔬菜汁)、发酵蔬菜汁加入食盐或糖等配料,经脱气、均质及杀菌后所得的各种蔬菜汁制品,具有一定的营养。
含乳饮料:包括①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糖、果汁(或水、可可、咖啡)、食用香精及着色剂等配料得到的乳饮料;②鲜乳或乳制品用乳酸菌或酵母发酵,加入糖、食用香精等配料而制得的糊状或液状制品,并以此为原料加水稀释的饮料。
植物蛋白饮料:大豆经纯化、研磨、去残渣,加入(或不加入)风味剂(糖类、乳、咖啡、可可、果蔬汁液、着色剂和食用香精等),经杀菌、脱臭、均质等后制得的饮料。因含有植物蛋白等营养,具有豆乳制品的特有风味。
天然矿泉水:符合有关要求和卫生质量标准者,饮用时风味佳美,有独特的适口感。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
量元素如铁、铜、锌、碘、锰、氟等。矿泉水中含有的某些有害元素则需经处理后除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才准予上市销售。日前市场上的纯净水和蒸馏水则是与天然矿泉水:卫生标准有区别的水饮料。
运动饮料:这是针对体育运动而研制的一种饮料,可补充人体因激烈运动流汗所失掉的钠、钾、镁和碳水化合物,缓和因疲劳和体温上升所造成的消耗。这种饮料也适用于劳动强度大的工种,以及炎热夏天操劳流汗较多的人员。
固体饮料:以糖(或不加糖)、果汁(或不加果汁)、植物抽提物及其他配料为原料,加工制成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的经冲溶后饮用的制品。如速溶咖啡、麦乳精、菊花品、夏桑菊冲服液及凉茶类固体饮料。此类饮品携带方便,适用于保存,冲服简便,别具风味。含醇饮料:较多见的有啤酒及汽酒(含3—5度酒精度)等。啤酒分为鲜啤和熟啤酒。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大米、小米等为辅料,加入啤酒花,经酵母发酵而成的饮料。因麦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经过醣化变成氨基酸,可直接被吸收;糖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有助于消化和帮助机体散发热量;啤酒花有抑菌、利尿及镇静作用。
其他饮料:如保健饮料(主要强化营养素等物质)、茶饮料(包括各类冷茶类饮品)、凉茶饮料(如夏桑菊、王老吉类饮料)以及各类冷饮品饮料等等。饮料发展日新月异,品种繁多,本文只作简单介绍,不再累述。
第五篇:果汁饮料市场调查报告
果汁饮料市场调查报告
果汁饮料是指用成熟适度的新鲜或冷藏果实为原料,经机械加工所得的果汁或混合果汁类制品。果汁饮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在品种方面,我国果汁饮料主要由浓缩果汁、100%的纯果汁和3%-9%不同果汁含量的果汁饮料组成。目前,我国果汁饮料市场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桔子型的格局,形成数十种批量生产的果汁饮料品类,其中包括苹果汁、柑桔汁、鲜橙汁、椰子汁、鲜桃汁、葡萄计、杏汁、猕猴桃汁、刺梨汁、西番莲汁、沙棘汁、黑加仑汁、山楂汁、山枣汁、越桔计、杏仁
露、花生露等饮料。
近年来中国果汁饮料行业呈高速发展态势,2009年中国共计生产果汁饮料产品达1447.6万吨,同比增长22.42%;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04-2009年,我国果汁饮料零售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5%以上,2009年中国果汁饮料零售量达到118.57亿升,市场零售规模近800亿元。
中国果汁饮料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上逐渐分化出三股竞争势力:以汇源、娃哈哈为代表的国内知名企业,以统一和康师傅为代表的台湾企业(以包装的创新和口味取胜)、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跨国企业。由于大品牌的激烈竞争,使得外来品牌很难进入果汁饮料市场,同时果汁饮料的价格日益透明化,厂家和经销商的利润在不断变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而适合市场需要的差异化经营则是企业在竞争激烈的果汁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的关键。
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费软饮料不到10kg,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是西欧发达国家的1/24,其中果汁及果汁饮料人均年消费量更低,与国外市场差距巨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改变,饮料产品将成为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料市场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人均饮料消费量长期保持快速上升的势头。消费者对天然、低糖、健康型饮料的需求,促进了果汁饮料的崛起。中商情报网预计到2011年我国果汁饮料市场零售额接近1000亿元,预计到2015年,果汁饮料市场零售额接近1600亿元。
中商情报网发布的这份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果汁饮料的定义、分类、市场特征等,接着分析了国外果汁饮料行业发展总体概况,然后分析了国内果汁饮料行业发展环境、市场现状,并对我国果汁饮料行业运行数据进行详实分析,随后,报告对中国果汁饮料生产格局,市场竞争格局,消费者市场调研情况,相关竞争产品研究,国内重点企业的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2010-2015年果汁饮料市场发展前景机会。报告对果汁饮料市场多方面深度剖析,全面展示果汁饮料市场现状,揭示果汁饮料的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品牌和口味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因素
(1)首先我们通过对于共计150家商超、432家餐饮场所的调查
发现,一般消费者对于果汁饮料的口味偏好主要集中在:橙汁、杏汁、桃汁、苹果汁、草莓汁、山楂汁、猕猴桃汁几个口味上,而且不同口味的消费场所与品牌选择各异。
商超:橙汁(大湖、汇源)、猕猴桃(华邦)、苹果(大湖)、其它(茹梦、汇源)
餐饮:橙汁(汇源、茹梦)、苹果(汇源、茹梦)、其它(茹梦)
(2)同时果汁市场涌现出多家以100%果汁为主的年轻品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金潮”,虽然金潮是个年轻的品牌,但由于其良好的品牌形象、适当的口味以及终端紧锣密鼓的铺市,现以初见成效,可以说是后生可畏呀!它也将成为我们市场开拓中的一支劲敌。但从中我们也隐隐约约感受到了果汁市场的不稳定方面。一方面老牌果汁品牌终端轰炸、你死我活,而另一方面新兴品牌的介入竟与前辈一起争夺市场,而且进入十分迅速,这也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果汁市场并未成为一家或几家的天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并未真正形成。这对我们来讲是一件好事。
5、广泛有利的宣传是良好销售的保障
(1)常规媒体的运用:汇源(电视、车体)、牵手(电视、车体、地铁)
(2)第三媒体的运用:茹梦(SOHU网络宣传)
而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体形式呢?现今的媒体运用已不再局限在传统渠道中了,多的是运用整合的营销策略,分阶段、分现状的整体运做,CI的力量终于在年轻的企业中真正发光发热。
总而言之:完整的公司理念+完善的销售管理+新颖有效的宣传方式+过关的产品+雄厚的资金支持 = 成功。
信管0902班
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