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果树生产与柑橘黄龙病防控经验考察报告5篇

时间:2019-05-13 16:1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果树生产与柑橘黄龙病防控经验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果树生产与柑橘黄龙病防控经验考察报告》。

第一篇:福建省果树生产与柑橘黄龙病防控经验考察报告

一、福建省的果树生产与品种结构调整趋势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跨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两气候带,境内山峦叠障,气候多样,主栽有柑橘、龙眼、荔枝、香蕉等果树,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产区之一。2002年全省水果面积55.4万公顷,总产量424.9万吨,总产值80.8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20%。其中柑橘栽培面积16.1万公顷、产量191.1万吨。果园面积居全国第6位、总产量据第7位。其中柑橘总产、人均占有量、鲜果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福建也是我国柑橘鲜果出口大省,2000年出口东南亚柑橘鲜果达8万多吨,95%为椪柑,柑橘出口量占全国柑橘出口总量的36.7%。其中永春县达到4万多吨,水果生产已经成为福建省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997年后随着我国南方主要果品的结构性过剩与滞销,以及受1999年冻害的影响,福建果树栽培面积总体上开始止增回跌。为此,1998年福建省农业厅制定了《福建果业品种结构调整优化指导意见》,今年,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局又根据福建省果类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链发展及不均衡、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滞后等问题,在分析了优势果类的市场前景、竞争力的基础上,又编制了《福建省优势果类发展规划(2004—2010年)》,提出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将“闽南—闽东沿海亚热带常绿果树带”、“闽西—闽北低海拔河谷盆地柑桔带”、“闽北—闽西中低海拔落叶果树带”确定为福建优势果类发展的优势区域。通过5年努力实现优势区域内的优势果类产量占全省产量的比重由目前65%提高到80%以上,无公害优质果率提高10%,平均单产较目前提高10%,柑橘鲜果出口量增长100%,达15万吨;晚熟龙眼、荔枝、枇杷以及早熟梨鲜果出口达5万吨。同时,将重点加强优势果类无公害生产、良种繁育体系、采后商品化处理与加工以及相关支撑体系的建设。

同样,柑橘生产也朝着优质化、早、晚熟化方向发展,并逐步向最适宜栽培区集中。福建坐山临海,气候多样,具有发展早、晚熟柑橘品种的优势,闽西龙岩盆地露地栽培的特早熟温州蜜柑在8月底~9月初成熟,早熟温州蜜柑在9月底成熟,相同品种成熟期比浙江提早15~20天。闽东沿海地区受海洋、纬度双重影响,越冬条件好,晚熟柑橘可挂树越冬,晚熟椪柑、夏橙可分别延迟至2~3月、4~5月采收。因此,闽西北的柑橘正逐渐向热量条件较好的低海拔河谷区集中。

二、福建柑橘黄龙病的发生情况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是一种通过木虱、嫁接在韧皮部传染的柑橘检疫性病害,是引起柑橘低产,橘园衰败的主要原因。福建与广东一样,都是柑橘黄龙病的老病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木虱存活区北扩,越冬成虫在-1℃~-10℃条件下可以存活8个月,其中人类的活动也大大加速了该病的发生与传播,黄龙病在福建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省的所有橘区。柑橘黄龙病表现出南重北轻、低海拔重高海拔轻、老区重新区轻;就品种而言,芦柑、蕉柑发病重,雪柑、福橘次之,温州蜜柑、柚类发病较轻,脐橙发病很少,但没有不感病的品种,并表现出树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的现象。但初结果树和幼龄树最为敏感,在度尾蜜柚的苗圃中也曾发现过黄龙病。1997年由于橘贱失管,引起柑橘黄龙病大暴发。据2001~2003年对各地送检的样品检测,最高的芦柑株发病率达50%~70%,其次为温州蜜柑30%。柑橘黄龙病具有隐症带毒现象,并与缺素症、因水害引起的黄化相混淆。尤其以秋季气温在25℃以下时为黄龙病的显症期,表现为叶小、花多、果小。

三、福建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基本经验

(1)确定应对策略。由于柑橘木虱在福建全境普遍发生以及柑橘栽植的广泛性,通过对木虱生态规律的研究考察,认为在现有条件下,从根本上消灭柑橘木虱是不可能的,柑橘黄龙病在福建柑橘产区已与柑橘产业形成长期的共生共存局面,因此在防治策略的制定上也以此为出发点。

(2)实行健康栽培。植株树势的强健培育是控制柑橘黄龙病发生程度和扩散速度的有效

措施。以永春县为例,该县在9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培养独立树、培育自然开心型树冠、自然生草栽培、疏花疏果、营养诊断、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整套配套技术,特别重视在防治螨类、粉蚧类、蚜虫、疮痂病、炭疽病、黑点病等病害时兼治木虱的工作。由于实行健康栽培,使柑橘的栽培面积与产量连年上升,2002年柑橘栽培面积14.9万亩、产量20.9万吨,出口4.15万吨,创汇1410万美元。目前柑橘黄龙病株的发生率为1%~2%。

(3)应用营养诊断。柑橘黄龙病的症状与某些微量元素缺乏症近似,因元素缺乏症引起的树势衰弱也会诱使染病植株的发病。因此柑橘黄龙病的检测与防治,可以与柑橘园的土壤营养诊断普查相结合,永春的芦柑园曾连续几年进行过土壤、叶片的分析测试,通过加强栽培管理,使黄龙病的株发病率降到了1%以下。对pH值较低的红黄壤,容易缺素,容易发病,每亩施用30公斤石灰进行矫治。

(4)补植新桔树。黄龙病病株挖除后,在当年或次年再植。但补植时,定植穴应用石灰消毒,添加客土,施足基肥,大苗移植。

(5)强化科研、监测。目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省农产品检测中心分别建有柑橘黄龙病的PCR快速检测体系,前者还是我国柑橘黄龙病的重要研究单位之一。每年对省内的重点监控区域进行取样检测,及时掌握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动态。近年来,还与台湾合作,进行PCR检测及无病毒苗木的试验研究工作。

四、结论与建议

(1)提高对柑橘黄龙病的认识。上一世纪80年代,我省飞云江以南的平阳县龙港镇等局部区域发生了柑橘黄龙病,通过采取挖除病株扑灭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但同时该地的柑橘栽培也基本毁灭,这与我们防治该病的初衷是相悖的。本次我省温州、台州、丽水等柑橘主产区更大范围发生的柑橘黄龙病疫情,提醒我们,要扑灭黄龙病,全面、彻底、干净清除菌源,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而是一项长期而又艰难的任务。福建省柑橘业的发展正是在与黄龙病的长期对屿治理中蓬勃兴起的,这一点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坚定了我省在积极防控柑橘黄龙病的同时稳定发展柑橘产业的坚定信念。

(2)视发生情况区别对待,对确诊为柑橘黄龙病侵染的发病单株,要坚决挖除,迟挖不如早挖,以减少污染源;对发病率较低的柑橘园,挖除病株后,可以在当年或次年补植。但补植时,定植穴应用石灰消毒,添加客土,施足基肥,大苗移植。对发病严重或株发病率在20%以上,以及因失管造成桔园严重早衰、黄化,且木虱虫口密度高的桔园必须弃园重种。

(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防患意识。目前,在柑橘生产第一线的橘农、农技推广人员对柑橘黄龙病还缺乏必要的认识,技术推广部门应当加强柑橘黄龙病的识别及防治技术的宣传、培训。

(4)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在提供财政支持挖除发病株的同时,更要鼓励在集中优势产区积极发展新桔园,要尽快改变因发现黄龙病病株而不能再新植的片面做法。要加强对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工作的支持,加快柑橘黄龙病快速检测体系的建设。

(5)强化区域化栽培。省农业厅出台了包括柑橘在内的《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应当加快实施,以提高我省柑橘产业优势,并将柑橘黄龙病可能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别是划入柑橘优势区域的县(市、区),要全面推行柑橘健康栽培技术,切实做好木虱防治,控制黄龙病的蔓延。

此外,我们在考察中还了解到福建已经有柑橘小实蝇(Strumeta dorsalis Hendel)的发生,由台湾经广东传入,1997年发现,1999年爆发,为国内检疫对象,危害柑橘类、桃、李、枇杷等250多种果实,以幼虫取食果瓤,引起腐烂,造成大量落果。鉴于闽北宁德地区的发生已比较普遍,传入我省温州、台州的可能性明显增大。柑橘小实蝇被认为是危害性尤甚于黄龙病的柑橘病虫害,严重影响果实的调运、出口。对此,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篇:题目:柑橘黄龙病防控

《园林植物病害》论文

题目:柑橘黄龙病防控

柑橘黄龙病防控

摘要:桐屿街道从19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种植柑橘,到20世纪初,柑橘面积发展到3 000多亩,是当地的主要水果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辖区内发现了柑橘黄龙病传媒木虱,到2002年发现了柑橘黄龙病,该病发生使柑橘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该街道积极采取防木虱挖病株等防控措施,缓解了柑橘黄龙病的发展蔓延速度。但在防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由于柑橘的价格下降,收益比例少,加上在防控人力、资金不足等问题,造成该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前后提出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广泛宣传、组织培训一支较强的专业队伍等措施,将柑橘黄龙病逐然控制,确保柑橘生产安全。

关键词:柑橘;生产;病害;防控

一、基本情况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地处路桥西路,南临螺洋街道,西接黄岩区,北靠台州绿心地块,东边路桥城区,总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7 710亩,下辖29个村(居),人口3.3万,现有水田面积14 607亩,现有水果面积枇杷4 700亩,柑橘3 300亩,杨梅3 200亩,还有葡萄、青梅、李、桃等水果,柑橘是该街道水果面积较大的一种水果,排列第二。1 柑橘生产和发展情况。20世纪70年代柑橘只在民主、坝头、桐杨等村居小量种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特别联产到户责任制的落实,农户开始在田边地角、河岸、沟渠旁种植,逐渐发展到山田种植,柑橘果开始由黄岩罐头厂收。到1980年中期随罐头行业兴起(1982年当时共和、民主2个乡镇有近十家罐头厂)罐头销路很好,年加工各类水果枇杷、杨梅、柑橘2 000吨以上。收购的价格也比较高,当时鲜销价格也很高。这样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柑橘就大发展,加上政府的支持,改变原来单一抓粮食的常况,提出发展多种经营,低产田成片改种柑橘。如白墙村几百亩棍桔基地,高峰村的无核桔、矮密早丰产基地。随着政府政策进一步放宽,在抓好粮食基础大搞经济作物,接着小稠、凉溪、民主等村在大田开始大面积种植柑橘,大家都认真的管理很快就开始投产,柑橘的收入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是农户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当时面积发展到4 861.5亩,产量达到488,8吨。主要以梗橘为主面积有2 857.2亩,产量3 167.1吨;其次是无核桔1 626.1亩,产量达到1 264.5吨。再者,本地早、桠柑等品种少量种植。柑橘黄龙病发生情况。该病2002年普查中先在后洋金、白墙两个发现,涉及后洋金谢仙妹户,白墙解台才、解台元两户发现。2003年又在高峰、立新、勤丰、桐杨、山羊5个村发现,两年普查中共发现了7个村发病。7个村中有17户农户种植柑橘面积17.7亩,2 066株,其中发病有305株。2004年10月份时全街道又进行一次普查,又在白墙、后洋金、高峰、下岭4个村发病。新增1个下岭村,发病株数1 630株。在2005年3月初全部挖除,2005年又在白墙、后岭、后洋金等村又查到44.3亩发病田块,发病有1 796株。今年又分别在后洋金、高峰、杜岙、白墙等村普查到发病面积20.38亩,发病株数为1490株。从发病情况看发病中心比较明显,如这一片发病,不管管理好坏,多要发病,如白墙村这一片涉及几十户、几十亩橘园管理好,农户认真治虫防病。在发病中心发病率为100%,外围逐渐减轻。从品种来看,不管什么品种多会发病,如无核橘、根橘、本地早、甜橙类等,但发病比较严重还是无核橘。木虱发生情况。该街道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普查木虱,当时温岭的温西发现后。原黄岩植物检疫站多次组织区、镇检疫员和兼职检疫员到现场学习,回来开展普查,但一直没有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省植检站同志带领下市植检站、路桥区植检站和桐屿街道兼职检疫员一起先在小稠村的梗橘上普查到木虱,后来在全区开展普查,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查到木虱。但当时没有发现黄龙病,在防治上也不是很认真,只在普查作要求,每年都进行普查,但开始几年分布村(居)不多,后来分布越来越广,基本上涉及到每个村(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品种上不管是梗橘还是无核橘及其他品种也都能危害。在这时候开始就要求在防治柑橘的其他病虫害都带上防治木虱的农药,开始使用农药为扑虱灵,以防治红蜘蛛、蚧类为主,兼治木虱。到2000年开始要将防治木虱以提到主要虫害,特别是到2002年发现黄龙病后,就将防治柑橘木虱作为柑橘主要病虫害来防治,在春、夏、秋梢三次作为重点防治。使用的农药都是按农技药的要求统一使用吡虫灵一类农药进行防治,从防治效果来看比较好的。柑橘栽培管理情况。该街道柑橘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是生产最旺时期,橘树属青壮年树,当时柑橘销售价格较高,2元~4元/公斤,也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当时二三产不发达),管理也比较认真,果品质量也比较好。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罐头行业走下坡路,柑橘以鲜销为主,鲜销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加上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路桥商贸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农户已从农民变成商人,到路桥市场及更大的城

市去搞经商、办厂,就是不能经商的农民也去做粗工,拉手拉车等成为二产、三产从业者,搞二产、三产的收入远比种柑橘的收入高,农民种柑橘占总收入比例逐渐下降。种苗管理情况。该街道种植柑橘以无核橘、梗橘为主,有少量的桠橘、本地早橘等品种。苗木多数以自繁为主,但也有从外地购入苗木。枳壳子种子全部向山东省购入,接穗大都来自椒江三甲农场、浙江省柑橘所、临海杜桥及温岭解放唐农场。该街道是苗木之乡,大量的苗木还是销售到全国各地。检疫工作当然在做,要求到外地引进种子必须经过县检植物检疫开出检疫要求:进来要有检疫证书。在1985年该街道原共和乡、杜岙等村有一批占木进来未经检疫,发现后逐家逐户收去查找,找回来后,再由市植检站、黄岩检疫站来人,在老路桥区农技站人员及有关乡镇兼职检疫员参加在共和乡政府召开现场会议进行集中烧毁。

二、防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柑橘黄龙病该街道在2002年普查中首次在后洋金、白墙2个村发生,后又在高峰、立新、勤丰、山羊等村发现,到2006年止已有10个村居,160户,193.88亩,6 982株。到目前止,已发现的村居,通过努力已全部挖除。领导重视,组织机构。从2002年开始该街道建立以街道主任为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农业的主任为副组长防控领导机构;建立了以农业主任为组长,农办主任为副组长的防控实施小组;建立了了以农办主任、乡镇兼职检疫员及农办分管水果等专业人员为普查小组;建立了以农业综合服务站为主各村(居)专业人员的防治服务队,和有挖除经验的专业挖除专业队。宣传发动,组织培训。2002年该街道兼职检疫员与区站负责植物技术干部参加省里放温岭召开的浙江省植物植疫现场考察培训会议,会议期间由省站孟动青等专家讲课,并到温岭横峰熟识黄龙病传播媒体柑橘木虱,回来后又由区农技总站组织到温州的乐清现场参观柑橘黄龙病的植株发病症状及柑橘果子的发病症状,特别是认识柑橘果子的发病症状——红鼻果后,大大的增加直观感觉,后又由市政府召开的柑橘黄龙病防控及标准化建设及市农业局组织的黄龙病防控技术培训。回来后该街道先组织村居负责农业主任、村文书(会计)及技术服务站(配药站)等进行培训,以他们为技术骨干,对全街道柑橘品种、品种及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还印发有关黄龙病发生情况及如何开展普查及用药预防等方面的宣传。开展全普查,彻底挖除。2002年在调查统计基础上,对全街道所有的柑橘进行分村填,逐株进行全面核实普查,做到不留死角,普查率达到100%。普查结果2002年在后洋金、白墙2个村发现2户柑橘黄龙病。他们通过做农户的工作,由于当时宣传到位,农户接受较快,于2003年初农户自觉的将病株全部挖除。2003年在普查中又分别在高峰、立新、勤丰、桐杨、山羊5个村发现黄龙病株,2003年一共有7个村17户有不同程度存在着柑橘黄龙病株,这7个村17户农户种植柑橘面积2 066株,发现病株305株,于2004年2月底前全部挖除结束。2004年10月份,区农技总站召开做好黄龙病和一枝黄花的普查会议。会议后该街道组织街道农办及村干部对全街道的黄龙病又进行了一次普查,普查后对在自墙、后洋金、高峰、下岭等4个村发病,新增1个村,共有发病面积1 630株,到2005年3月IO日之前全部挖除。2005年对全街道29个村居的柑橘又进行全面普查,又在白墙、后洋金、下岭、小稠等村查到发病株,发病面积44,3亩,发病株树1 796株,次年3月份全部挖除。2006年11月份全面开展普查,又在白墙、后洋金、高峰、杜岙等村发病,发病面积20.38亩,病株1 490株,次年3月份全部挖除。喷药防控。该街道于2002年发现2个村发病后,一方面对发病户做好全部挖除

工作;另一方面在全街道开展预防挖宣传,要求在全街道所有的柑橘农户对本户的所有柑橘在春、夏、秋三个抽梢季节,全面用药防控,对白墙、后洋金两个发病村居及新龙岙、共和两个周边村居由街道统一组织专业队对所有的柑橘进行喷药防控。这样通过点面结合,对控制黄龙病起到了较好作用,确保本街道黄龙病彻底扑灭效果。

三、存在问题

一是由征地农户青苗赔偿价格较高,高的达200多元,株,而黄龙病赔偿价格较低;二是由黄龙病发病前期橘树还会结果,认为砍了可惜;三是防控较难,集体全面防治经费和防效都难保证,叫农户自己防治,又不愿防治,也不能按时防治,防效差。柑橘不是主要收入,不愿管理,不愿砍伐,发病不发病无所谓,损失不严重,发病后不会马上死亡,到死还有一定过程(3~7年),不愿砍,病树还会结果,不管品质好坏摘点吃吃没关系,去砍还要花工夫。

四、下阶段的防控对策

(1)如何领导重视,加强黄龙病防控工作领导。(2)进一步广泛宣传使发病情况及)危害程度和防控措施家喻户晓。通过电视、图片、横幅及发入宣传资料到每家每户,还要通过现场会等途径提高农民对黄龙病危害程度的认识。(3)组织普查队伍,组建村(居)一支有技术水平、有组织能力的黄龙病防控队伍,对所有柑橘认真仔细的普查,不留死角,发现病株及时挖除。(4)各级领导要加大财政的投入,使黄龙病的防治、普查、挖除、宣传等有经费保障。(5)加强柑橘管理,提高品质,打开销路,增加价格。

参考文献

[1] 宋建英.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 费显伟.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李孟楼.资源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第三篇: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宣传标语

附件9:

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宣传标语

1、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的第一大病害!

2、柑橘木虱是柑橘的第一大害虫!

3、砍除烧毁柑橘黄龙病病树,刻不容缓!

4、杀灭柑橘木虱,控制柑橘黄龙病蔓延!

5、一棵柑橘黄龙病病树,害死一村果树。

6、一棵柑橘黄龙病病可连累四邻果园失收。

7、扑灭柑橘木虱,挖除柑橘病树,是可控柑橘黄龙病重要措施!

8、积极行动砍除烧毁黄龙病树,确保柑橘产业健康发展!

9、消灭柑橘木虱,铲除柑橘黄龙病病树,保护柑橘产业!

10、出售病苗,祸害无穷!

11、清理柑橘黄龙病病树利人利己。

12、严禁带病柑橘苗木上市交易。

13、行动起来,消灭柑橘黄龙病,保护柑橘产业!

14、防控柑橘黄龙病,保护我县柑橘产业。

15、柑橘黄龙病---柑橘的毁灭性病害。

16、坚决铲除柑橘黄龙病。

17、除净柑橘黄龙病确保柑橘丰收。

18、柑橘要有好收成,必须根除柑橘黄龙病!

19、综合防控柑橘黄龙病,拒绝购买和种植带病苗木。

20、做好果树冬季清园,减少病虫害。

第四篇:浅析龙岩市新罗区柑桔黄龙病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

浅析龙岩市新罗区柑桔黄龙病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

新罗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林育健

柑桔黄龙病是当前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柑桔生产上发病波及面最广、流行速度最快、危害程度最重、防治最艰难的病害。据调查,新罗区柑桔主要栽培乡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柑桔黄龙病,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确保新罗区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近二年新罗区柑桔黄龙病防控示范区的实践经验,笔者提出今后的防控对策。

一、柑桔黄龙病发生现状

(一)为害程度

截止2007年12月底,新罗区柑桔栽培面积3053hm,总产3.09万t,是新罗区最主要的栽培水果。根据2005-2007年福建省农业厅组织的柑桔黄龙病田间发病率调查,全区主栽乡(镇)的柑桔园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黄龙病,个别失管柑桔园已近毁灭,黄龙病已成为新罗区柑桔生产中危害面积最广、危害程度最重的病害,严重威胁到新罗区柑桔产业的发展

(二)、发生趋势及潜存威胁

柑桔黄龙病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柑桔木虱、田间病株、带毒苗木和带毒接穗。近距离传播靠带毒木虱,远距离传播主要靠带毒苗木和接穗,其病害的传播速度和扩散流行主要取决于柑桔木虱发生数量和带毒率,在病原和柑桔木虱并存的情况下,病害将会很快流行。一般桔园发病后3~5年内发病率高达70~100%。从新罗区近年柑桔黄龙病发病势头看:一是毒源面广。目前新罗 1 2

区各乡(镇)都有确诊病株的柑桔园;二是全区各地都有柑桔木虱分布;三是柑桔黄龙病病源从侵入到显症表现出来时间较长,疑似病株难确诊,造成田间病株漏查率高;四是柑桔木虱发生代次多(全年6-7代)、带毒率高、传病毒能力强;五是各柑桔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六是一部份果农对柑桔黄龙病的危害严重性认识不足。因此,新罗区柑桔产业正面临着黄龙病的严重威胁,潜在发病流行趋势极为严峻,若不高度重视,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将导致新罗区柑桔产业的毁灭。

二、防控对策

(一)、技术措施

1、铲除病株

首先,要做好疫情普查工作,全区各乡(镇)按照“五不漏”(镇不漏村、村不漏片、片不漏园、园不漏块、块不漏株)的要求实行全面普查,进一步摸清疫情及其分布情况,为黄龙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其次,要因地、因园制宜,对株发病率20%以下的结果柑桔园和株发病率10%以下幼年柑桔园,要彻底铲除病树,补种新树;对严重发病的柑桔园,要全部铲除柑桔树,进行全部更新,改种非柑桔类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第三,要宣传发动群众互相监督、互相督促铲除病株,要做到发现一株铲除一株,彻底铲除病株,全力控制病毒源。

2、无病苗木生产和检疫

在摸清疫情的基础上,全区各乡(镇)划定重点保护区域。严格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供应农民,禁止从省内外疫情发生地调入柑桔类苗木接穗,禁止果农擅自调入苗木。同时,健

全柑桔类苗木、接穗检验检疫登记制度,做好苗木产地检疫,加强柑桔苗木市场的检疫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调运行为。

3、防除柑桔木虱

抓好柑桔木虱防治是阻断黄龙病传播的有效措施。首先,要以重点保护区和保护片为中心,全面发动,开展柑桔木虱的联防联治和统防统治,抓住春梢、夏梢、秋梢“三梢”新梢萌发传毒关键期以及病树铲除前的防治适期,全面做好柑桔木虱的持续防治工作。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5%金好年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几种药剂交替使用。采取发动果农自治与组织专业队防治相结合,对失管柑柑桔园组织专业队防治,绝不留死角。对发生柑桔黄龙病的果园,因需喷药防治木虱,不宜采用“以螨治螨”的生物防治措施。

4、实行健身栽培

要谨慎高接换种,确实需要进行的必须选择100%无病接穗。凡在新区发展种植柑桔或高接换种的,在确定种苗、接穗从无病区采入的同时,务必做好种苗、接穗的消毒处理工作,可采用1000mg/L盐酸四环素药液浸种2~5小时进行消毒防病。果园管理上要实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搭配氮、磷、钾,钙、镁等各种营养,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防病能力。春季疏除过密春梢,夏季全部摘除零星新梢,秋季放秋梢前抹梢1~2次,促使抽梢整齐,减少养分消耗和阻断柑桔木虱的食物链,提高药剂防治效果。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柑桔黄龙病对新罗区柑桔产业构成严重威胁,严重影响到果农收入、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要加强领导,把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统一认识,齐心协力抓好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区政府应建立柑桔黄龙病专项防控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小组要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担任,成员由区农业局领导、植保站、经作站站长组成,统一协调、指挥全区柑桔黄龙病疫情防控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由区植保站、经作站等相关单位的农业技术人员组成,指导、检查全区柑桔黄龙病疫情普查与扑疫、监测与防控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领导小组要由分管副镇长任组长,成员由各乡(镇)农技站站长、有关行政村负责人组成,统一协调、指挥柑桔黄龙病疫情防控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由各乡(镇)农技站站长任组长,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村级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组成,全面负责本辖区的柑桔黄龙病疫情普查与扑疫、监测与防控工作,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2、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结合当地实际,全区各乡(镇)要制定适合本地的防控措施,明确防控目标和任务,建立与落实柑桔黄龙病防控责任制,加强责任制管理,确保全区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将防控工作目标和任务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3、依法宣传,强化培训

柑桔黄龙病防控涉及面广、任务重、压力大,全区各乡(镇)

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大力宣传柑桔黄龙病的危害严重性及防控技术,营造依法扑疫防病氛围,努力提高广大果农的自觉主动防控意识和防控水平,务必使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家喻户晓。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及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对确认黄龙病的病树,一律无条件予以铲除。

4、增加投入,保障经费

区政府及各乡(镇)要从人、财、物等方面保障防控工作的需要,认真落实柑桔黄龙病的预防、控制、防治经费和物资储备,保障资金的足额到位和使用,确保柑桔黄龙病防控质量和防控效果。

5、加强合作,协同防控。

柑桔黄龙病防控是促进农业生产和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又是一项涉及面广、范围大、防控措施复杂的系统工作,全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全面搞好柑桔黄龙病疫情普查、监测与防控工作。

第五篇:852 2020年卫健慢病防控经验做法工作总结情况汇报

852 2020年卫健慢病防控经验做法工作总结情况汇报

x省x市x区是首批“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为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xx.x万份,建档率达xx.x%;全区高血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建档数分别达x.x万、x.x万。

一、形成工作合力

该区在x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分中心,分中心人员由区公共卫生单位(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和区妇幼保健所)分别派驻。同时,该区还在街道和社区组建卫生监督检查员、公共卫生信息员等队伍,并将其纳入分中心实行统一管理。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分中心的建立,充分整合了卫生系统内外有关医和防的力量,有效将资源重心下沉到网底、关口前移到社区,形成慢性病防控的工作合力。

二、建立技术保障

区卫生局不断加强对公共卫生单位的规范化管理,以区公共卫生单位为技术核心,成立全区慢性病综合防控技术指导组,负责对x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培训、指导和评价等工作,形成慢性病防控的技术保障。

三、创新服务模式

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均等化、全覆盖的前提下,突出以个人为单位,为重点人群提供约定式服务、规范化指导、个性化随访;重视家庭医生服务质量的提升,杜绝鼠标干预、空中建档、笔头随访等现象发生。根据个性化服务需求,深入大型驻区企业,针对职工开展高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区域为单元,统一公示尾号为“xxxx”的家庭医生服务电话,做到“你呼我应,你难我帮”,努力实现“哪里有社区居民,哪里就有家庭医生”的目标。

在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智慧医疗”健康小屋,并装配健康信息采集系统、健康监测分析系统、健康风险评估系统等管理系统。同时,为全科医生配备社区随访电子包,实现随访“最后一公里”的信息化。

四、稳定人员队伍

该区重新核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按常住人口每万人配备xx名编制的标准,核定编制总量为xxx个,通过招录工作顺利解决xxx人进编问题。该区积极争取,还将分批次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工住房补贴问题,进一步稳定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队伍。

下载福建省果树生产与柑橘黄龙病防控经验考察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果树生产与柑橘黄龙病防控经验考察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