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业经济管理学课后习题整理
课后习题
绪言
1、什么是林业?林业的特点有哪些?
林业定义:有计划地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以实现森林多种效益持续利用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
林业的特点:
1、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
2、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
3、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
4、森林经营的社会性(公益性)
2、试分析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与特点。
研究林业再生产过程中,林业经济活动的合理组织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特点:①综合性②实践性
3、林业经济管理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①总体研究法②比较研究法③动态研究法④定性定量研究方法
第一章
3、什么是林业发展战略?
从林业生产的宏观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林业战略目标,总体地研究林业发展过程全局应该采取的方针政策。
4、什么是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内容有哪些?
可持续林业:能够提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生态保障和产品保障的林业。包括自然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
即: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实现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加强立法和政策制定,提高科技水平,实现林业政策和科技的可持续性。
5、试分析我国林业发展态势及世界林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林业发展:①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②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③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④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⑤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世界林业发展:①林业产业形态发生变化②林业功能将转换③林业政策性加强④林业国际化趋势增强⑤强调林业的国家行为⑥林业日益国际化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森林资源: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们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克拉克理论:土地的价值等于总产品的价值减去雇佣劳动的数量乘以时常给定的工资率。林地资源经济评价:对某一特定区域内林地资源在某种用途或特定利用方式下的性能进行质量评价。
林价:从广义讲,林价是森林价值的货币表现,包括:森林中的立木价值,森林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产品的价值,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从狭义讲,林价是森林活立木的货币表现,即立木价格。
外部性理论:某些经济活动能影响他人的福利,而这种影响不能通过市场来买卖。
2、森林资源有哪些特征?
森林资源构成独立的生态系统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森林资源分布广泛
森林资源具有稳定性森林资源生产能力较强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显著(经济、生态、社会)
3、如何理解森林资源生产经营的排他性?
排他性:林地资源有多种用途,但当选择一种用途后,则必须放弃其他用途。被放弃的其他方案中最优的方案可能产生的收益应作为被选方案及得到的收益的机会成本。
第三章
1、试析我国主要林业经营理论的差异及其与世界林业经营理论的异同。
中国:生态林业论现代林业论木材培育和林业分工论林业二元结构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世界:法正理论与森林永续利用理论森林多功能理论林业分工理论和木材培育理论近自然林业理论无性系林业理论新林业理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可持续林业理论
2、试从供求角度分析世界林业经营理论的演变。
第一阶段是毁林开荒、盲目破坏阶段,主要发展农牧业。第二阶段掠夺式的采伐原始森林,片面发展林木采伐业。第三阶段保护森林节约木材,重视森林更新。第四阶段从财力和物质基础上加强营林回复和扩大森林资源的林业综合经营阶段。
4、试总结我国林业产权的变化历程。
土地改革变封建森林所有制为农民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有林业经济;木材实行统一调配与管理;引导林农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制定林业方针为林业建设奠定基础。
第四章
1、概念
企业: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盈利为目的,依法自主经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并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经济实体。
个人业主制企业:业主个人单独出资兴办,由业主自己直接经营的企业。
合伙制企业:由两人以上共同投资和共同经营的企业。
公司制企业:依据公司法规定,有股东出资成立的盈利性经济组织。
林业企业:为适应市场需要,在林业资源再生产的基础上,以满足社会和人民对各种林产品的需求为目标,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从事培育、保护、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及其相关的多种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企业管理:在一定生产模式下,由企业经营者依照一定的规律、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企业所从事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来增加生产,满足社会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的一些列综合活动。
企业管理原理: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能级原理、弹性原理、动力原理、“人本”原理和效益原理
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制企业企业制度。
2、企业有哪些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特征:盈利性,自主性,风险性,市场性基本特征:产权关系清晰,法人制度齐全,政企职责分开,经营机制灵活,管理科学规范
3、企业管理的性质和职能是什么?
性质: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由协作劳动引起的,它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
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职能:既包括由劳动社会化产生的属于合理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职能,又包括由这一劳动过程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属于维护生产关系方面的职能,具体有七个方面,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激励、控制、创新。
4、林业企业全面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方面内容:一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全面计划管理;以发展品种、提高质量为目标的全面质量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国家与企业收益为目的的全面经济核算;以调动职工积极性、开发人才为目的的全面人事与劳动管理。
第五章
1、相关概念
人力资源: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里和行为动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激励:创设满足职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职工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过程。
财务管理:研究企业对资金的筹集、计划、使用和分配,以及相关企业财务关系,是组织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资金运动:
固定资产:使用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流动资金: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消耗用的资产。
无形资产:企业所拥有的没有物质实体的,有助于企业长期获得超额收益的资产。
2、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与目标是什么?
内容: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选拔,培训和开发,报酬方案,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目标(P107)
3、绩效考评的SMART原则。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绩效指标是与本职工作相关联的——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4、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经济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5、如何正确运用各种激励方式。
激励方法: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惩罚激励。参考激励员工十五法。
6、企业的筹资动机及相应的筹资方式选择。
动机:创建筹资动机,扩张筹资动机,偿债筹资动机。方式: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贷,商业信用,发行证券,融资租赁,企业内部积累。
7、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点。
固定资产:使用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特点:固定资产的用途相对稳定,数量比较稳定,其价值转移与实物形态变化相分离。
8、固定资产的计价。
原始价值,重置价值,折余价值。
9、流动资金的特点和内容。
特点:流动性大,占用形态不断变化;具有波动性,数量和需求量都不断变化;容易变现性。内容:货币资金,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存货,短期投资。
10、林木资产的特点。
资产增值性,形态复杂性,功能多样性,分布的地域性,林木资产的不可移动性,管理的艰巨性。
11、林地资产的特点。
林地资产的公有属性,林地资产的有限性和稀缺性,离地资产的永续利用性,林地资产地理位置的不可移动性,林地用途的多样性,林地报酬递减现象。
12、成本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成本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的总称。包括: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要求:严格执行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加强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健全各项基础工作。
13、无形资产的内容。
无形资产:企业所拥有的没有物质实体的,有助于企业长期获得超额收益的资产。特点:没有物质形态,变现能力差,获得的未来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专营权、场地使用权、商标权、商誉。
14、什么是林业技术,有哪些特点?
在林业生产活动中,劳动手段、劳动方式、技能、生物技术、工艺技术、管理技术、生产资源的组合和利用方式等的总称。特点:结构的复杂性,学科的综合性,环境的适应性,开发的长期性,应用的分散性。
15、林业企业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林业企业生产设备的管理(2)林业企业质量管理: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营林生产质量管理(3)林业企业技术改造
第六章
1、概念
市场:狭义上的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上的市场是整个商品供求或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
林产品市场:林产品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
林产品价格:林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林产品价值是由生产过程中以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三部分组成的。
市场调查: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地、有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市场营销信息和资料,分析市场情况,了解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市场预测和营销决策提供客观的、正确的资料。包括市场环境调查、市场状况调查、销售可能性调查,还可对消费者及消费需求、企业产品、产品价格、影响销售的社会和自然因素、销售渠道等开展调查。
市场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的资料,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预见或推断其未来发展变化的活动。
市场营销:以协调和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需求为核心;其次,强调满足用户需求必须满足以商品和服务流通的有效计划、管理为前提;第三,有效计划和管理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促进销售策略等为内容。
市场营销观念:企业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具体讲就是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用户之间,选择营销利益重点的指导思想。
2、林产品价值、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林产品价格是林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林产品价值是由生产过程中以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三部分组成的。与此相适应,林产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物质消耗支出、劳动报酬支出和盈利。其中前两部分支出构成产品成本。
3、简述林产品市场的特点。
供给约束;木材产品供给的地域性;木材价格对供求的影响速度和强度较低;需求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不易形成但以专业化市场
4、市场调查方法和内容是什么?
内容:环境调查;市场需要量调查;消费者或用户调查;产品调查;竞争对手调查;价格调查;促进销售调查;销售渠道调查方法:(1)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2)调查方法:文案调查法、观察调查法、试验调查法、访问调查法
5、市场预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连贯性原理;类推原理;相关原理
6、市场营销的观念有哪些类型.市场营销观念:企业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具体讲就是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用户之间,选择营销利益重点的指导思想。类型:(1)企业目的的导向观念,包括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2)消费者导向观念,即现代市场营销观念;(3)社会责任导向观念,包括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和大市场观念。
7、市场营销环境与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关系是什么?
(1)企业通过寻找、分析、评价市场机会,选定目标市场。目标市场处于中心,企业集中一切力量为他们服务,满足其要求。(2)为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企业设计和发展市场营销组合。(3)为了设计和发展市场营销组合,有效的进行市场营销工作,企业的各项活动,通常按照产品作出具体安排和规划,即市场营销计划。(4)企业通过市场营销调研、计划、实施和控制系统,密切监视市场营销环境,包括微环境和宏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并及时调整,使其经营管理与不断变化的市场营销环境相适应,以实现经营目标和市场营销目标。
8、电子商务在市场营销中有什么作用?
(1)节约库存资源(2)减少缺货损失(3)降低采购成本(4)提高广告效应
(5)降低市场调研费用(6)降低运输费用(7)提高服务质量
第七章
1、什么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内容有哪些?
经济效益就是对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程度,从数量方面进行经济评价,把劳动消耗、劳动占用同劳动成果和利益联系起来,考核他们之间的对比关系。内容:劳动消耗同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劳动占用同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劳动成果同社会需要的对比关系。
2、林业经济效益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林业经济效益就是反应人们在经营林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对产出,所费对所得的相互关系的比较,它表现在营林生产、森林采伐运输、木材加工和林产品化学等一些列的林业经济活动合乎目的的程度。按效益评价内容、标准不同,可分为绝对经济效益和相对经济效益。
3、试述建立林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原则。
科学性;实践指导性;纵横可比性;时序动态性;实用操作性
4、简述建立林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意义。
5、简述林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
林业经济效益衡量指标;林业经济效益分析指标:经济分析指标,技术经济分析指标,生态效益分析指标;林业经济效益目的指标。
6、现行林业工业经济效益指标有哪些?
(1)林地生产率指标:林地生产率,林地增加值率,林地净产值率,林地盈利率指标;(2)劳动生产率指标:劳动生产率,劳动盈利率;(3)资金产出率指标:资金生产率指标,资金净产率指标,资金盈利率指标,单位产品成本指标;(4)林业综合生产率指标(5)林业基本建设投资效益指标
7、林业经济效益评价的静态评价方法有哪些?
(1)比较分析法,将调查、统计或实验所收集到的有关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数据资料加以分组和整理,根据可比性原则,运用各种经济效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2)边际分析法,在生产活动中对投入连续增加的每单位因素的作用,及其产出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是物质生产部门研究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方法
(3)综合评分法,根据各项评价指标在考和中的重要程度,分别规定大小不等的最高评分标准并按各项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分别评定其分数,再将各项评分综合成经济效益总分数,借以进行比较分析
(4)因素分析法,测定每个因素对总经济现象影响程度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8、什么是综合评分法?如何进行林业系统工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
综合评分法,根据各项评价指标在考和中的重要程度,分别规定大小不等的最高评分标准并按各项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分别评定其分数,再将各项评分综合成经济效益总分数,借以进行比较分析。评价方法:(1)正确选择评价指标(2)确定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3)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4)编制综合评分分析表
9、什么是边际效益分析法?如何进行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法,在生产活动中对投入连续增加的每单位因素的作用,及其产出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是物质生产部门研究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理论基础是运用回归分析和微积分求导数的方法分析林业生产问题的最优化模型步棸:(1)确定最佳投入水平(2)资源利用的最佳配合比例(3)运用有限生产资源生产多种产品 产品最佳配合比例
10、试述因素分析法的特点和进行分析的步棸。
特点:(1)所分析的总经济现象手多个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因素之间有数量关系,其总经济现象的量的表述为若干因素之积(2)在测定某一因素对总经济现象的影响方向相和程度时,必须以其他因素不变为前提(3)在测定时,要逐个用报告期某因素数值代替基期的相应因素数值并固定其他因素不变,来分析这一因素的变动对总经济现象的影响和程度。
步骤:(1)按基本原则的要求分别将报告期、基期的总指标的组成因素并按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的排列顺序建立关系式(2)确定替代指标(3)在每次替代之后把计算结果和该指标体系中的这一因素被替代前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就可确定这一因素的变动对造林用公费的影响程度。
第二篇:林业经济管理学
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
1.(名词解释)林业是直接经营(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物质生产部门;林业不只是向林地索取森林资源及其他林产品并进行加工利用,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森林的生态功能,视其为社会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多选)林业的特点:
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和自然性、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林业经营成果成熟期和效用的多样性、森林经营的社会性(公益性)
3.(多选)林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涉及人类生产、生活多种自然产品的无知生产系统、农业物质产品部门的保障和支持系统、人类生活环境的保障系统、全球生态平衡的维持系统
4.(多选)林业的主要问题:
生态形势严峻、发展后劲不足、市场发育滞后、所有制结构单一
5.(多选)林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抓好重点工程,推动生态建设 优化林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 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加强政策扶持,保障林业长期稳定发展 强化科教兴林,坚持依法治林
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
6.(多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政治保障体系:
分类指导政策、完善利益分配制度、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有利的投资金融和税收制度、产业政策
7.(简答)我国林业的发展态势:
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
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向 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
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
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
8.(多选)世界林业发展特点:
林业产业形态发生变化、林业功能将转变、林业的经济政策性加强、林业国际化趋势加强、强调林业的国家行为、林业日益社会化
9.(名词解释)森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一切被人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内在的生物群落。
10.(名词解释、简答)森林资源的特征:
森林资源构成独立的生态系统、森林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森林资源分布广泛、森林资源具有稳定性、森林资源生产能力较强、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显著【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直接效益)、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间接效益)、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间接效益)】
11.(单选)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量不足,人均资源占有率低;林分质量低,并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资源分布不均;林龄结构趋于低龄化,可采资源萎缩;开发利用过度,后备资源危机加重
12.(多选)林地资源的经济属性:
林地资源的生产性、林地资源的有限性、地域性和不可替代性、开发利用的可选择性、生产经营的排他性、使用效益的多样性
13.(名词解释)立木经济评价的实质是确定力木价格——林价,森林资源价格(简称林价)是一个经济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讲,林价是森林价值的货币表现,它包括:森林中的立木价值,森林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产品的价值,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从狭义上讲,林价是森林活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即立木价格。
14.P41(多选)林价对营林生产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
林价真实的反映出林木价值、林价的确定、林价具有标尺作用、实施林价
15.(多选)森林资源状况评价指标:
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及其变化率、森林蓄积量及其变化率、森林灾害面积及其比重
16.森林环境资源补偿标准的构成要素:
营林直接投入、间接投入、灾害损失、利息、非商品林经营利益损失
17.(多选)产权的特点:
产权是依法占有财产的权利、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的行使具有限制性、产权不是一种而是一组权利、产权有助于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18.(名词解释)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其产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产权的运营过程中获得的经济效益。
19.(单选、简答)企业的特征:
盈利性、自主性、风险性、市场性
20.(名词解释)企业管理属于微观管理范畴,是指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方式下,由企业经营者依照一定的规律、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企业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通过充分开发利用企业所用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来增加生产,满足社会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的一系列综合活动。
20.(单选)人力资源的能动性:自我强化、选择职业、积极劳动
21.P118(论述)固定资产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固定资产的用途相对稳定、数量比较固定、其价值转移与实物形态变化相分离
22.(名词解释)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没有物质实体的,有助于企业长期获得超额收益的资产。
23.(单选)林地资产的特点:
林地资产的公有属性、林地资产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林地资产的永续利用性、林地资产地理位置的不可移动性、林地用途的多样性、林地报酬(收益)递减现象
23.(名词解释)成本就是生产中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资料价值和所支付的劳务价值的总和。
25.(多选)林业技术的特点:
结构的复杂性、学科的综合性、环境的适应性、开发的长期性、应用的分散性
26.(单选)市场的三个要素:人口、购买力(收入)、购买欲望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27.(简答)市场的功能:
经济运行自组织、自协调的功能;资源配置的功能;信息传导的反馈功能;经济利益分配功能
28.(论述)农产品市场的特点:
供给约束、木材产品供给的地域性、木材价格对供给的影响速度和强度较低、需求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不易形成单一专业化市场
29.(简答)影响林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林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影响、林产品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的变化影响、货币价值的变动影响
30.(单选)单选边际分析法在林业经济中的作用:
确定资源最佳投入水平、资源利用的最佳配合比例、运用有限生产资源生产多种产品
31.(简答)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机会研究阶段(鉴别投资机会、项目设想)、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选择)、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技术经济论证及项目开发方案拟定阶段)、决策阶段(项目评估)
32.(名词解释)森林结构:森林植物组成的空间、时间和生活型排列。
33.(单选)林业经济学的特点:
林业经济学理论的交叉性、林业经济学的实证性、林业经济学的复杂性
35.(单选)林地资产特点:固定性;易变性;差异性;依附性;有限性
36.(单选)林业项目可行性分析(静态分析法)
37.(单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38.(多选)森林资源包括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
森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一切被人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内在的生物群落。
40.(多选)森林资源的功能:
森林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 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 森林能够有效地遏制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 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治水土流失 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
森林能够有效地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
45.(论述)世界主要林业经营理论:
法正林理论与森林永续利用论、森林多功能理论、林业分工理论、林业分工理论和木材培育理论、近自然林业理论、无性系林业理论、新林业理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可持续林业理论
46.林木资产的类别及特点
类别: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特点:资产的增值性、形态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分布的地域性、林木资产的不可移动性、管理的艰巨性
47.林业项目投资构成: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用
34.(单选)林业的产业体系:
41.(简述)林业经济效益的构成:
42.(简答)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理论
43.(简述)无形资产获得的途径:
44.(论述)林地资源特点:
39.(多选)林业标准化的对象:
24.P129(多选)成本管理
第三篇:管理学课后习题案例分析
管理综合练习
案例分析:该组织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
问题1:根据上述描述,在中粮美特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内部环境因素是包装实业不是集团主业,其投入产出率比较低,被建议从金属包装业中退出。外部环境因素是产能过剩和竞争无序,导致行业衰退。竞争激烈,外资、国有企业退出,包装产业基本被民营企业垄断。2002年原材料价格连续暴涨4年,原材料成本很高。以及08年美国金融危机。
问题2:面对各种环境因素,企业分别采取了哪些应对行为?
答:面对竞争激烈的问题,企业采取了改变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变为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行为,聘请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协助加强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修订各项规范制度,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将为品牌企业的产品提供精美包装确定为主营业务,将具有知名品牌的成功企业和注重品牌、具备成功潜力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提出了成为中国最好的包装企业的目标。通过明确和统一企业价值理念,为减少内耗、提高管理效率和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提出了整体服务销售模式。还形成了方针目标管理模式,以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面对原材料成本上升问题,企业利用机会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对外收购兼并撑不下去的小企业,与供应商谈判,降低成本,与客户沟通,使承担部分费用。对内,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坚定信念,团结一心。
问题3:管理者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管理者先收集环境因素的信息,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对各种环境因素作出相应的反应。充分利用环境对组织有利的方面,并努力使其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例如面对上涨时,低成本收购兼并撑不下的小企业。对于环境中不利于组织发展的因素,管理者一方面可通过组织内部的改革使组织与环境相适应,如采取了改变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变为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行为,和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以适应原材料上涨的环境。
第四篇:林业经济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第三章 中国林业制度
制度、机制、体制的关系:(参考)从广义上讲,制度、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范畴,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制度,是在一个特定群体内部得以确立并实施的行为规则,这套行为规则抑制着个人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使人的行为变得可预见。制度按照性质和范围总体可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与具体规章制度三个基本层次。根本制度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如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具体组织机构,如外交、金融、税收、政党、军事、司法、教育、科技、保障制度等。具体规章制度是各种社会组织和具体工作部门规定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规则,如公务员考试制度、学位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制度等。
体制,通常指体制制度,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例如国家领导体制、经济体制、军事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制表现出来。例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可以采取计划经济体制的做法,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体制的做法。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基本制度、具体规章制度和体制可以互相转化。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机制运行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
总之,靠制度制约体制与机制,同时,体制与机制又对制度的巩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制度的构成:国家制定的正式规则、社会认为的非正式规则、实施机制 制度的作用
1. 制度能够促进合作和竞争
2. 制度是获取集体行动收益的手段
3. 制度提供激励和约束机制
制度变迁
林毅夫把制度变迁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制性制度变迁两种
诱制性制度变迁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
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实行。
林权: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依法对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在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受益权将在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按照法律或合同的规定进行分配。
广义的林权不仅包括森林、林木、林地的内容,还包括林地的内容,即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对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或者依法处分)的权利。
狭义的林权则不具有林地的内容,即森林、林木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对森林、林木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或者依法处分)的权利。
林权的主体: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
森林的所有权主体:国家或者集体;林木的所有权的主体:国家、集体、个人;林地所有权的主体:国家或集体
林权的客体:林权所指向的具体物,包括森林、林木、林地
林权客体的法律特征及主要内容(P74):
1、林木、林地属于生产资料;
2、森林、林木、林地是可分物;(可分物指分开以后并不影响也不改变其固有属性的物)
3、森林、林木、林地属于限制流转物;(限制流转物是指在其所有权转移时要受到特别的限制,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的物)
林权的特点及主要内容(P75):
1、林权客体的关联性;
2、林权的特殊约束性;
3、林权的外部性;
4、林权收益预期的不确定性;
5、林权计量的困难性(林木资产计量存在困难,林地资产的评估困难)
四荒:荒山、荒滩、荒沟、荒丘
第三节 林业产权制度变迁P7
5林业制度的改革是以林地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 先后进行了五次重大改革:
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实现了林地由封建地主所有制向农民私人所有制转变(强制性制度变迁)
第二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实行的是农民所有、初级社集体经营的林地制度;(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第三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末期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林地产权制度由农民所有、集体经营转变为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强制性制度变迁)
第四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集体山林划分为自留山、责任山、和统管山,自留山、责任山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由集体统一经营改变为农户家庭经营;(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第五次是林权的市场化运作阶段,森林、林木、林地流转迅速发展,集体所有的森林资源通过市场进行一次或者二次流转。(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第四节 林业产权实践和发展
集体林权改革的内容
1. 明晰产权
2. 勘界发证
3. 放活经营权
4. 落实处置权
5. 保障收益权
6. 落实责任
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
1. 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
2. 规范林地、林木流转
3. 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4. 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
5. 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
国有林产权制度发展
四权合一: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有森林资源的政府行政管理权、国有森林资源所有者管理权、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经营权及国有森林资源实体经营权四种权能统一掌握在政府手中。
两权分离:以放权让利、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国有林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1.政资不分
2.政企不分
3.企社不分
4.产权模糊,责任不清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产权目标
1. 国有森林资源所有权、经营权得到确认,承包经营职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林业产权主体
2. 实现国有森林产权主体责任、权利和利益的统一,构建国家得生态、职工得利益的长效共赢机制
3. 致力于国有森林资源产权主体的权益得到依法确认并予以严格保护,增强承包经营职工对林权归属的安全感、稳定感
4. 积极构建国有森林资源产权依法在产权市场上自由交易和流动的平台,为逐步形成开放、竞争的现代
林业市场体制提供保障。
第五篇:管理学习题
1.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是(C)A.人员配备B.组织C.计划D.指导与控制 2.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D)A精确性B 沿续性C随意性D实践性3 管理的核心是(C)A建立组织机构 B协调人力物力 C协调人际关系 D尽力减少支出 4.反映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C)A社会属性 B艺术性C自然属性 D科学性5 管理科学形成的标志是(A)A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B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C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管理 D梅奥的霍桑实验结论6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A)A.价值观B.文化水平C.物质财富D.文化素质小斯隆在通用汽车公司采用了一种新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后成为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典型的组织结构模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是(A)A事业部制 B工厂制C泰罗制D直线制8 美国出现的管理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A科学管理 B管理科学 C霍桑实验D行为科学9 泰罗由于对管理理论的卓绝贡献而被后人称为(C)A过程理论鼻祖 B组织理论之父 C科学管理之父D行为科学创始人10 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D)A作业标准化B计件工资制C职能工长制D提高劳动生产率11.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物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这是泰罗提倡的(B)A工作定额原理B例外原则C心理革命D职能工长制
12.非管理性事务的增多会使管理幅度(C)
A.增加B.不变C.减少D.扩大马克斯·韦伯认为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的权力是(A)A理性--合法权力B超凡的权力 C传统的权力D继承的权力14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的观点来源于(D)A现代管理理论 B管理过程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霍桑试验结论15 法约尔提出的原则有(D)。A.5项 B.6项 C.10项D.14项16.组织理论之父是(B)。A法约尔B 韦伯 C泰罗 D梅奥17.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A)。A经济人B自我实现人 C 复杂人 D社会人18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B)。A经济人B社会人C复杂人D 自我实现人19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职能或要素是(C)。“A计划、组织、决策、领导、控制B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D计划、组织、决策、指挥、控制
20.(C)提出了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A铁锹实验B金属切制实验C霍桑试验D搬运生铁试验21 无为而治”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流派的管理思想(B)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22.在一个企业中,哪类经营单位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高额利润(B)A、明星B、金牛C、幼童D、瘦狗
23.首先提出目标管理的是(B)A孔茨 B德鲁克C巴纳德D西蒙24 目标管理适合于管理(D)A工作 B工人 C组织 D管理者25.有句名言:没有糟糕的士兵,只有糟糕的将军。这句话说明了如下的哪个管理理论?(A)A企业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有优秀的领导B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只重视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员的培养C企.企业中普通员工的素质都已经很高了D这句话只适合战场,不适用于企业的管理26.在决策过程中,根据决策目标的要求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是()A.发现问题 B.设计方案C.选择方案 D.实施决策 27 我们把”确保事情按计划进行“的工作称之为(D)A领导工作 B组织工作 C协调工作 D”控制工作 28(B)面对未能可能呈现的多种状态,决策者虽无法事先确定究竟呈现何种状态,但可判断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A确定型决策法B风险型决策法C非确定型决策法 D追踪决策法 29 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被称为(D)A规划B决策C预测D预算30 管理宽度按算术级数增加时,主管人员和下属间的关系将以(C)
A.等比级数增加B.等比级数减少C.几何级数增加D.几何级数减少 31 下面原理中强调上级主管所发布的命令、指示不能相互矛盾或抵触,更不能“朝令夕改”的是(B)A统一领导原理 B命令一致原理 C直接管理原理 D直接控制原理32.招聘对管理人员的一般要求不包括(D)。A.管理的愿望B.良好的品德C.勇于创新的精神D.良好的出身 33.计划按照什么标准可以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B)A.综合性程度B.职能空间C.明确性D.程序化程度 34.当代管理机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B)A管理层次复杂化 B组织结构扁平化C管理幅度日益减少D锥型结构更受欢迎35.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什么?(A)A计划 B领导 C组织D控制36.斯隆模型指的是(D)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事业部制37.人们希望生活有保障,拥有医疗保险、退休保障、失业保险等,这类需要称为(B)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社交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
38.与基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相比,高层管理者更需要那种技能?(C)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领导技能39.以下关于管理者技能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个?(A)A基层管理者需要更多的是技术技能B中层管理者更多的需要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C高层管理者需要较强的人际技能D三者都需要全面的技术技能40.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对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C)A.权力B.社交C.成就D.安全 41.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越少,其管理幅度就会(A)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一定42.上级把权力或职权委任给中、下层管理人员的组织过程是(A)A授权B劳动分工C管理幅度 D分散43.泰罗曾经推行过一种职能制组织机构,即各职能部门都可以给生产车间下达指令,最后这种组织以失败而告终。它失败的原因是违背了:(B)
1A.责权一致原则 B.统一领导原则C.例外原则 D.机构精干原则
44.实行集中控制与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是(C)A直线制B矩阵制C事业部制D职能制45.在勒温的领导风格理论中,他认为效率最高的领导者作风是(B)A.专制式B.民主式C.放任式D.压榨式 46.管理运动发生在(C)。A.英国B.法国C.美国D.欧洲
47.在下述那种情况下管理幅度可以适当加大(C)A所处管理层次较高的主管人员 B工作环境不稳定C计划完善D不同下属工作岗位的分布比较分散 48.要先避免多头领导和多头指挥,就必须做好组织中的那项工作(B)A计划B组织C 领导 D控制49.从内部提升的优点是(C)A有较广泛的人才来源,有可能招聘到第一流的管理人才B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避免近亲繁殖 C有利于被聘者迅速的开展工作D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关系
50.对于规模小、任务较为单一且人员较少的组织,一般适宜于采用(B)A职能制的组织结构B直线制的组织结构C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D矩阵式的组织结构51 没有实行管理分工的组织结构是(C)A直线型 B矩阵型C职能型D事业部型52.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对这句话的如下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最恰当?(B)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己见的人,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对于需要高度集权管理的B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C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
53一般地说,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管理的幅度就越(A)A越小B越大C不确定D越小越好54 途径——目标理论指出的领导方式是(D)A独裁型、支持型、推销型和成就型B指导型、授权型、参与型和推销型C独裁型、授权型、参与型和推销型D指导型、支持型、参与型和成就型55.在勒温的领导风格理论中,他认为效率和员工满意度最高的领导者作风是(B)A专制式 B民主式C放任式D压榨式56.当某人力图他人交往,建立亲近和睦关系时,表现出的是(D)A对权力的需要B对成就的需要C安全需要D对社交的需要57.菲德勒所确定的对领导的有效性起影响因素的三个准度是:(A)A职位权力、任务结构、领导与下属的关系B职位权力、领导者性格、领导者素质 C职位权力、下属素质、领导者素质D下属素质、管理跨度、任务结构58 在激励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发现职工的(C)A安全需求B现实需求C主导需求D自我实现的需求59.在赫茨伯格的领导理论中,下列哪一个因素与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关?(B)A激励因素B保健因素C环境因素D人际因素60.在组织中,(A)构成组织沟通最基本的内容,是最基本的协调工作。A群体间沟通B个体间沟通C组织间沟通D单向沟通61 组织的特征是(D)A有明确的目标B由人员组成,形成系统化结构C相互分工与合作D.A+B+C62管理就是决策“是以下哪位管理学家对管理的定义(B)A孔茨B西蒙C法约尔 D史蒂芬63.提出公平理论的是(C)A马斯洛B弗鲁姆C亚当斯D法约尔64 某公司对员工的工作条件进行了改善,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工的(B)A安全需要B生理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社交需要65.管理人员存在”有限理性“和”满意准则“是以下哪一学派的主要观点(B)A系统管理学派 B决策管理学学派C管理科学学派D行为科学学派66.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是(C)A工作方法 B标准化C 劳动分工 D制度67 作为总经理,你如何处理公司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D)A在全公司大会上严厉批评,要求不得继续活动 B听之任之 C提供适宜的环境,鼓励其发展 D加以引导使之与公司目标相一致68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C)A提高管理水平B 提高人的积极性C 提高劳动生产率D 提高市场占有率69.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A)A泰罗 B庋约尔C 德鲁特D 西蒙 70根据管理方格图理论,比较理想的领导方式是(C)A 1.1 型 B5.5 型 C9.9 型D 1.9 型 71 决定管理社会属性的是(C)A生产方式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 D上层建筑 72 决策树决策法是(A)A期望值决策法的一种形式 B主观决策的一种方法C 线性规划法的一种形式D定性决策的一种方法 73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是(A)A 成反比B 成正比 C相关性D 不相关 74 “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组织结构”“属于(C)A直线型组织结构B 职能型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D 矩阵结构 75 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经济预测的专家预测法又称为(C)A经验判断法B 定性预测方法C德尔菲法D 管理人员评判法 76.通过霍桑试验,梅奥阐述了以下哪种学派的观点?(C)A行为科学学派 B社会技术系统学派C 人际关系学说D 系统管理学派 77.美国管理学家卡茨认为,一个主管人员至少应具有的三大基本技能是(A)A 技术技能、人事技能、概念技能B 技术技能、学习技能、人事技能 C人事技能、学习技能、概念技能 D概念技能、学习技能、技术技能 78 沟通网络中,解决简单问题时效率最高的是(D)A轮式和圆周式B 圆周式和链式C 链式和全通道式D 轮式和链式 79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经济预测的专家预测法又称为(C)A经验判断法 B定性预测方法C 德尔菲法D 管理人员评判法 80”在领导行为四分图中,对体制与体谅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C)A 低度体制,高度体谅B 高度体制,低度体谅 C高度体制,中度体谅 D低度体制,低度体谅 81 按照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的观点,组织作为一个社会的协作系统,其存在取决于(D)A 协作效果B 协作效率C 组织目标与环境相适应D A+B+C 82越是组织的上层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C)A 战略的、常规的、肯定的 B战术的、非常规的、风险的C战略的、非常规的、风险的 D战略的、非常规的、肯定的 83 没有实行管理分工的组织结构是(A)。A 直线型B 矩阵型C职能型D事业部制84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是构成企业以下哪种环境的要素之一?(C)A政治环境B法律环境C经济环境D具体环境85 企业的具体环境中最主要的是(A)A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和同盟者B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和中间商C顾客、中间商、竞争者和业务主管部门 D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和批发商
86考评主管人员的最好方法是(C)。A个人品质考评法B按主管人员的标准考评方法C 对主管人员的绩效考评方法D群众考评87 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对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C)A权力B社交C成就D安全88下列几种商品中,属于替代品的是(B)A长虹彩电与德声收音机B洗衣粉与肥皂C汽车与自行车D 录音机与磁带 89控制结果的控制是(B)。A直接控制B间接控制C前馈控制D现场控制 90需求层次理论是由(C)提出的 A梅奥B赫茨伯格C马斯洛D泰罗91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共同过程中,(B)的因素有重要意义。“A生理B心理C 社会D技术92管理运动发生在(C)A英国B法国C美国D欧洲 93 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设内部咖啡厅,其主要目的是(B)A形成非正式组织B促进信息沟通 C增强企业凝聚力D给员工一个放松场所 94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D)A韦伯B孔茨C巴纳德D西蒙95四分图理论把领导行为归纳为体制和(C)A对生产的关心B对工作的关系 体谅C人的素质96 确定达到组织目标所采取的程序、途径、手段和措施的决策是(A)A管理决策B战略决策C常规决策D非常规决策97 以下决策,受决策者个性影响最大的是(C)A确定型决策B战略决策C不确定型决策D程序化决策98 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假设是(C)A经济人B复杂人C社会人 D自我实现人 99 ”下列(B)方法和技术是对于时间进行控制的。“A预算B时间网络分析C综合控制D管理信息系统100 ”分权制的特点是(A)A授予下属适当的决策权B权力全部下放C加强对下属的管理D加强民主管理101 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问题的是(C)A管理过程学派B社会合作学派C经验主义学派D决策理论学派102 按决策变量之间的关系分,决策有肯定型决策、(C)决策和非肯定决策三种类型。A确定型B非确定型C风险型D战略决策型103 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柯卡曾经说过:“等到委员会讨论以后再射击,野鸡已经飞走了。”关于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D)A委员会决策往往目标不明确B委员会决策的正确性往往较差C群体决策往往不能把握市场的动向D群体决策往往不讲究实效性,只考虑做出合理的决策
104管理的核心是(B)。A决策B处理好人际关系C组织D控制105 控制的基本目的是(A)A维持现状B打破现状C促进销售D研究开发 106 下面哪种说法不能反映群体参与决策的情况(C)A一个好汉三个帮B众人划桨开打大船C三个和尚没水喝D十根筷子折不断 107 易于导致“"隧道视野”“的部门划分方法是按(C)来划分的。A地区B产品C职能D时间108最理想的标准是(D)A实物标准B费用标准C资金标准D可考核标准109目标管理适合于(C)A工作B组织C管理者D工人110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A)”A经济人B自我实现人C复杂人D社会人 1111924--1932年间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所做的霍桑试验,标志着(D)学说的产生。A科学管理B管理科学C决策理论D人际关系 112考评主管人员的最好方法是(D)A个人品质考评B按主管人员的标准考评C群众考评D按主管人员的绩效考评 113职能职权在使用过程中要适当限制,目的在于(B)A使之沟通联系 B维护主管人员的统一指挥 C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D有利于协调工作114 管理突破的本质是要(B)A改变现有水平B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C保持现有的水平D提高现有的水平、115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者主要是(A)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D 技术专家116.最普遍采取的划分部门的方法有(D)A按产品 B按地区 C按服务对象 D按职能117.主管工作的工作质量是通过(D)了解的。A选人B 用人 C育人 D评人 118.管理的艺术性指的是管理的(A)A实践性B 复杂性C 事后性D 可预测性119 在管理学中,组织工作这一概念应被理解为(D)A协作关系 B人员群体C组织结构 D管理职能之一120 不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的区别在于(B)A可供选择的方案是否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 B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否可知 C哪种自然状态最终是否发生 D决策是否经常反复进行
管理宽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有效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B)A工作情况 B人数 C年限 D档案122 控制工作的第一个步骤是(B)A 分析问题 B拟定标准 C纠正偏差 D总结经验123 在控制工作中,控制的基本标准是(A)A实物标准 B费用标准 C资金标准 D可考核标准124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B)A科学性和艺术性B 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C理论性和实践性 D历史性和现实性 125 目标管理的特点是(C)A强调监督 B强调过程控制 C参与式管理D权力集中 126现场控制是指某项活动(B)A在开始前实施的控制 B在进行中实施的控制C 发生变化后实施的控制 D产生成果后实施的控制127 预算是指用数字说明企业经济活动的(A)A 综合计划 B业务计划 C管理计划 D财务计划128 目标管理是(B)的必然结果。A集权制 B分权制C 民主集中制 D授权129 下列组织结构形式中分权程度最高的是(C)
A直线型B直线--参谋型 C事业部制 D直线--职能型130 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二是(D)。A有管理者 B组织成一定的机构 C有各种资源D有一致认可的目标
131计划制定中的滚动计划法是动态的、灵活的,它的主要特点是(D)A按前期计划执行情况和内外环境变化,定期修订已有计划 B不断逐其镶嵌向前推移,使短、中期考虑有机结合C按近细远粗的原则来制定,避免对不确定性远期计划过早过死的安排 D以上三方面都是
132有一种说法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实际上意味着(C): A对于管理者来说只要善于决策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B 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都是由于决策的复杂性而导致的。C决策能力对于管理的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D“管理首先需要的就是面对复杂的环境作出决策。
在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能够有效结合组织的纵向垂直管理和横向水平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是(D)A直线职能制 B部门直线制C 事业部制 D矩阵制134 菲德勒将领导风格区分为关系导向型和任务导向型。如果你是一位领导,该怎样确定你是关系导向型的领导风格?(A)A 你把最难共事的同事描述得比较积极 B你对最难共事的同事看法比较消极C 你主要感兴趣的是工作任务 D你对人际关系和工作任务都很重视
13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D)的重要性。A组织 B预测 C预防 D计划136判断一个组织分权程度的主要依据是(D)A按地区设置多个区域性部门 B设置多个中层的职能机构 C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增加 D命令权的下放程度137 直线制组织形式的特点是(B)A多头领导 B指挥统一、职责分明 C发挥专业人员作用 D结构简单、应用广泛138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低层需要是(A)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社交需要139一般说来,管理层次所拥有的能够确定集权或分权程度的权力是(B)A审批权 B决策权 C组织权D 计划权 140 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CA 自尊需要 B情感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D 以上都不是
管理幅度是指主管人员(B)A直接而有效地指挥和管理下级部门的数量B直接而有效地指挥和管理下属的数量 C指挥和管理的全部下属的数量D职责与权力范围142 一般来说,唱片公司所处的组织环境是: BA简单和稳定的B简单和动态的 C复杂和稳定的 D复杂和动态的143 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下面哪一种组织形式? CA 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最基本的,又是比较简单的结构形式是(A)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D矩阵型组织结构145某公司不同品牌产品由不同部门负责生产和销售,请问该公司是按什么方式划分组织部门的? CA企业职能 B顾客特点 C不同产品 D不同区域
146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A)A决策 B控制C 协调 D领导
147对一家大型企业来说,授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B)A有利于中层干部的培养 B使高层管理人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能专心处理重大的关系企业长远战略 的问题 C充分发挥下属的专长,弥补授权者自身的不足 D“提高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从而提高效率
最容易导致”隧道视野“的部门划分方法是(B)A按产品划分 B按职能划分 C按地区划分 D按时间划分149 根据领导的权变理论,领导方式的有效性主要是要与环境相适应。以下哪一个因素对领导方式的有效性没有影响? BA职位权力 B情景因素 C任务结构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150组织理论上把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结构称之为(B)A直式结构 B扁平结构 C直线结构D 矩形结构151现代大公司广为采用的是组织形式是(D)A直线制 B职能制C 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152 下列因素中,哪个不属于企业在确定企业目标时所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 B A 宏观经济景气 B国务院政策法规 C人口统计因素 D”国民消费水平153现代企业中设置“利润中心”、“成本中心”或者“预算中心”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以下的哪个目的? AA分权 B集中控制 C信息沟通 D统一指挥154.时间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是指(D)A占用时间最短,宽裕时间最少的活动序列B占用时间最长,宽裕时间最多的活动序列 C占用时间最短,宽裕时间最多的活动序列D占用时间最长,宽裕时间最少的活动序列 155.目标管理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C)A计划与执行相分离B过程管理和全面控制 C成果管理和自我控制D自我考评和全面控制 156 在管理方格图中,1.1型表示 AA 贫乏型 B任务型 C俱乐部型 D战斗集体型
157 职能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是实现了(B)A管理现代化 B管理专业化C 统一指挥 D统一领导158 在赫茨伯格的领导理论中,下列哪一个因素与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关? B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环境因素 D人际因素 159 在组织中,直线与参谋两类不同职权在确保企业有效运行上存在着以下哪些关系?C A领导与被领导 B一般协作同事 C负直接责任与协作服务 D命令与服从
160在激励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发现职工的(C)A安全需求B 现实需求 C主导需求 D自我实现的需求 161 LPC是指(D)A 管理模式 B激励的方法 C高素质的人员 D“最不受欢迎的合作者
16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基本的需要是(D)A归属需要B自尊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D生理需要E安全需要163 霍桑试验表明(D)A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害的B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C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164.有句名言:没有糟糕的士兵,只有糟糕的将军。这句话说明了如下的哪个管理理论?(A)A企业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有优秀的领导B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只重视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员的培养C企业中普通员工的素质都已经很高了D这句话只适合战场,不适用于企业的管理
165组织理论上把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结构称之为(A)A锥型结构B扁平结构C直线结构D矩形结构166.赫茨伯格认为,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激励因素的是(D)A工作本身B成就感C责任感D工资167.在决策过程中,根据决策目标的要求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是(B)A发现问题B设计方案C选择方案D实施决策168 为了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情绪,维护员工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要注意(A)A保健因素B维持因素C激励因素D薪酬169.薪金和工作条件属于(A)A保健因素B自我实现需要C激励因素D成长需要
170.在篮球比赛中,教练员根据场上的局势及时调整战术,并更换队员。从管理职能上讲,教练员行使的职能是(D)A计划职能B领导职能C组织职能D控制职能 171.“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这一说法强调了以下哪种控制方式(A)。A预先控制B实时控制C反馈控制D同期控制172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什么因素来划分部门?(C)A职能B产品C地区D矩阵结构 173 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A)A 计划职能B 组织职能C 领导职能D 控制职能174.在管理中,决策是(D)A高层管理人员所承当的任务B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所承当的任务C 高层主管和参谋人员所承当的任务 D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可能要从事的活动175有些人从某一职位退下来后,常抱怨人走茶凉,这反映了他们过去在单位中拥有的职权是一种(C)A专长权B 个人影响权C 法定职权D 信息权176于参谋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C)A 是指上级指挥下级工作的权利B 表现为上下级之间的命令权利关系C是协助和顾问的职权D对于达到组织目标具有直接的贡献、负有直接的责任 177.部门划分时最普遍采用的划分方法是(C)A按产品分B 按人数分C 按职能分D 按地区分178.相对于外部招聘,内部提升的优点是(C)A 来源广泛,选择余地大B 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C 更快地胜任工作D 以上所有选项179在组织中,直线与参谋两类不同职权在确保企业有效运行上存在着以下哪种关系?(C)A领导与被领导B 一般协作同事C 负直接责任与协作服务 D命令与服从
180.工作轮换一般用于提高(B)的技能A 工程技术人员B 管理人员C 学徒D普通职员181.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总经理,当你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是:(D)A "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们提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 B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C 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性,允许、乃至鼓励其存在,对其行为加以积极引导182.关于管理的定义,许多经济学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西蒙认为,(A)。A 管理就是决策B 管理就是制定并执行计划C 管理就是组织D 实现利润最大的方案 183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下面哪一种组织形式?(C)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事业部184.在领导工作中,沟通联络是指
A人与人之间的交流B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C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流
D上级人员与下级人员的交流
185.职能型组织结构的最大缺点是
A横向协调差B多头领导C不利于培养上层领导D适用性差
186.决策者的理性限制主要是由于决策者的A.知识有限B.预测能力有限C.设计能力有限D.以上三个都正确。
187.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中有重要意义的是
A.思想品德因素B.气质因素C.心理因素D.文化素质因素
188.有反馈的信息传递的沟通是 A.单向沟通B.双向沟通C.上行沟通D.非正式沟通
189.在路径——目标理论中,对于下属十分友善,表现出对下属的关怀的是(B)
A.指导型B.支持型C.参与型D.成就导向型
190.下列不属于领导者权力来源的是(D.)
A.法定权B.奖赏权C.模范权D.任免权
191.网络计划技术的要素包括(D.)
A.事项B工序.C.线路D.以上三个都是
192、领导和非领导的差异在于领导具有一些可被确认的基本特性。持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C.)
A、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B、管理方格理论 C、领导特性论 D、归因理论
193.下列理论观当中,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中现有的伦理规则的是(D.)。
A.功利观B.权力观C.公平伦理观D.综合社会理论观
194.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第(D.)
A.第一个阶段B.第二个阶段C.第三个阶段D.第四个阶段
195.11、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中,具有较高业务增长率和较低市场占有率的经营单位是(A)
A.金牛B.明星C.幼童D瘦狗
196..车间主任老王最近发现,质检员小林一有空就与机关的小柳、设计室老张和门卫老杨等一起谈足球,个个眉飞色舞,而参加工作例会却没精打采,对此,你认为老王最好采取什么措施?(C.)
A.批评小林,并对他提出要求,以后不许在厂里和别人谈论足球
B.严格执行车间工作制定,对擅自违反规定者严加惩罚
C.在强调必须遵守工作制定的同时,在车间搞一个球迷会,并亲自参加协会活动
D.对上述情况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
197.乡村俱乐部型的领导方式位于管理方格图的(A)
A.9.1B.1.9C.5.5D.9.9E.1.1198..从期望理论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D.)
A.目标效价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B.期望概率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C.存在着负效价,应引起领导者注意D.应把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进行优化组合199.非确定型决策问题依据最小后悔原则决策,其决策过程也叫:
A、大中取大B、小中取大C、大中取小D、小中取小
200.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当你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是(D.)
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
B.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们发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
C.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性,允许乃至鼓励小团体的存在,对其行为加以积极引导
201.“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是将人看成是:()
A.社会人B.经济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
202.在路径——目标理论中,对于下属十分友善,表现出对下属的关怀的是
A.指导型B.支持型C.参与型D.成就导向型
203.下列不属于领导者权力来源的是
A.法定权B.奖赏权C.模范权D.任免权
204.管理宽度按算术级数增加时,主管人员和下属间的关系将以
A.等比级数增加B.等比级数减少C.几何级数增加D.几何级数减少
205.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中,业务增长率和相对竞争地位都很高的业务活动属于:
A、明星B、金牛C、幼童D、瘦狗
206.矩阵制结构主要适用于(B)A业务产品多样化和从事多角化经营的巨型企业
B科研、设计、规划等创新性较强的工作C 组织任务较为复杂的社会管理组织
D规模较小、人员较少、任务单一的企业
207 以下哪种情况不是由于过分集权引起的? CA降低决策质量 B降低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 C增加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摩擦 D削弱了企业的应变能力208 一般而言,越接近组织的最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就: BA越大 B越小 C不能确定 D与管理层次无关
209.规章制度属于企业文化中的(B)A核心层文化B行为层文化C物质文化D深层文化210 规章制度属于企业文化中的(B)A上层文化B中层文化C表层文化D深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