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想国
《理想国》读后感
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它提出一个命题,它给出一个假设,这些根本的有关最古老悠久的意识形态的疑问,使得后来的思想家有了发挥的空间,也为后世提供了无数社会体制的可能性。不管它是一位绝对权威,还是一个极端恶魔,对它的肯定抑或反对构成了我们在思想上赖以前进的基石。
柏拉图不朽的著作《理想国》既是一本这样的经典。在形式上,这位伟人运用他最擅长的对话体,以苏格拉底为世人称道的精神助产术,为我们层层剖析正义、政府、教育、伦理、知识论、形而上学等等的本质;在内容上,它主要涉及柏拉图的政治理念与治国理想,同时还涉及到理念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学说。
在我的眼里,柏拉图的所有理论,其基石就在于“真理”的存在。他相信真理的存在,相信能够看到并指引民众认识理念世界,并且认为这种掌握绝对真理的优势是哲人王的权力基础。我认为,柏拉图的这种意识形态就由如一位遭受海难的不幸者,他紧紧地抓住船的遗骸,自以为获得了安定,而忽视了大海的汹涌波涛。以残骸为坐标系,自己确实正处在一个不变的空间位置,但如果比较大海,那么毫无疑问,落难者正在不断地上下起伏、漂泊不定。这船骸便是印欧古文明遗留下的处于潜意识形态的观念群,正是这种观念群对民族意识的持久影响使得某些东西看起来确实处于一种绝对的状态。
一、正义不是„„
在《理想国》的开篇,我们就读到了一些很熟悉的论断。
苏格拉底和人们正在讨论什么是正义。
;
克法洛斯认为:“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相信读过《查士丁尼法典》的都会很熟悉这一句话,因为这种说法与其第一条极为相似。)或者说,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 对于这种正义观,苏格拉底认为,拿了人家的东西归还,这不是正义。因为,我们不能把东西还给疯子,而且“把整个真情实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
特拉徐马霍斯认为:“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他们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特拉徐马霍斯的这个定义类似于奥斯丁的论断“法律就是主权者的命令”。显然在这里,正义被理解为一种对强者的屈服,为他们的利益服务成了其它人的义务。无论称为“强者”或者是“统治者”,我认为这个词的本意应当指那些在力量上存在优势的人群。他们形成权力是依赖于强力。苏格拉底发现了其中的漏洞。因为四肢发达的人未必一定聪明,他们“有时
候也会犯错误,结果反倒违背了自己的利益。”接着,苏格拉底提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他认为“正义是一种智慧,而不正义是一种愚昧”。对于国家来说,不正义将“使他们不能一致行动,互相敌对”,而对于个人来说,就将使人“自我矛盾,自相冲突,拿不出主见,不能行动。”同时“正义是心灵的德性,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因而过正义的生活一定胜于不正义的生活。
我们可以知道诸如“正义是给每个人的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正义是对利和害的一种功利计算”,这些观点都是后世形成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的法理学命题,都曾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可见,柏拉图的否定并未彻底地驳倒这些观点,尽管书中苏格拉底的一个个对手理屈辞穷。但柏拉图自信论说圆满的前提是以上这些正义观都缺失智慧和德性的要素,而正义应当包含这两者。这种“真理”的认识,显然是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后世对这些被否定了的命题的再认识,也是一种观念群变化了的结果。
二、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
苏格拉底与阿里斯同的对话似乎就是一座城邦形成的过程。对粮食、住房、衣物的需要,决定了城邦离不开农夫、瓦匠、纺织工。随着市场的产生,城邦又加入了商人、佣工。吃饱喝足后,为了不成为猪的城邦,还需要奢侈品与艺术品的提供者、医生、法官等等。将这段对话简单化,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是想这么说:为了生活,我们需要各种产品,所以生产者是不可少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于人们不可能同时掌握多种技艺,因此一种人最好固定地干一种事。当然,战争也是一种技艺,为了精于此艺,苏格拉底又说“护卫者的工作是最重大的,她就需要有比被众人更多的空闲,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和最多的训练。”战争技艺的特殊性要求护卫者拥有天赋、勇气、温和和对智慧的热爱。除了这些先天的因素,护卫者还需要接受后天教育。他们应当用体育训练身体、用音乐训练精神、用故事培养情操。教育应当“要使未来的城邦护卫者在人性许可的范围内,成为敬畏神明的人”,因此要对教育的内容进行审定。这种审定有非常复杂的标准,因而柏拉图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关于统治者,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哲人王”思想:“除非,在他们的城邦里,哲学家们被授予王权,或者我们现在称为国王和寡头的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哲学家;除非政治权力和哲学二者合而为一,除非这样的事发生,我亲爱的格劳孔,否则的话,将永无宁日„„”
这种种安排,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允许“模仿一切”的人出现,柏拉图明白的说法律不欢迎“扮什么,像什么”的人进入城邦。因为这样,一种人只从事一种生产的状态就会被扰乱。而且,从事生产的人不能从事护卫者的工作,这不但是由于成为护卫者需要接受精心教育,更因为“铜铁当道,国破家亡”。
在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金银铜铁论”。他说“人们虽然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老天在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它及工商上加入了铁和铜。”含有金银铜铁不同金属的人应当处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半点错乱不得。这样才能使“他们倾向于爱护他们的国家和他们互相爱护。”
如果,我们将这些见解(不管它的成立是否有充足的理由)简单化,那就是“存在三种阶层,一个人应属于其中某个阶层,并且这种划分取决于先天的因素。”柏拉图以为,如果每个人各行其事,即当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在城邦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当城邦里的这三种自然的人各做各的事时,城邦被认为是正义的,并且,城邦也由于这三种人的其他某些情感和性格而被认为是有节制的、勇敢的和智慧的。”
论述完城邦的正义后,柏拉图开始通过分析法探讨个人的正义。他认为人的灵魂里存在三种品质,即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分别是人们在学习、愤怒和满足自然欲望时动用的身体的一部分。理智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欲望是“人们用以感觉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可以称之为心灵的无理性或欲望部分,亦即那种满足和快乐的伙伴”。激情是“我们藉以发怒的那个东西”。
就如国家的正义——三个阶层各司其职那样,如果每一个人的三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那么这个人就是正义的。这三个品质彼此内在的和谐,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受理智领导,这样的人就具有节制的美德。柏拉图强调,正义的真正内涵不是“外在”的各部分和谐一致,而是“内在”的和谐。一个正义的人应该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
三、杜梅兹勒的“三功能学说”与柏拉图的“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的划分方法
法国著名学者杜梅兹勒的最引人注目的贡献在于他成功地发现了印欧神话系统的“三功能结构”。杜梅兹勒总结出,印欧民族具有一种普遍、共同的思维结构,这是因为这些文化都起源于远古的印欧文明。这种思维形态的整一性是基于三种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补充的因素而得以形成的:王权、精力与生产力。这三种因素本身又产生出社会组织的三种功能:神职人员、战士、农业人员(包括手工劳动者)。这种三维功能的表现形式又是与“宇宙三界”有关的:天空、空气、大地;它们一起又构成人类社会和神的社会的模型,在这个模型里,根据已定的规范,人和印欧万神殿里的诸神都是各司其职的,比如说,罗马宗教中就实行这种三分法:朱庇特(主神)、玛斯(战神)、吉里留斯(农神)。
如果比较古印度种姓制度,我们也可以发现柏拉图“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的三分法与之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古印度中,首头陀与吠舍是低级的生产者,刹帝利是军队的领袖,实际上处于国王的地位,而最高等的婆罗门,他们是最权威的祭司和知识的垄断者。种姓制度中同样包含着“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的三功能结构。另外,这种划分方式同样是先验的,就如同柏拉图的“金银铜铁”论一样,印度神话虚构了一个神,并且认为婆罗门是其最上的头颅,刹帝利是肩膀,而首头陀与吠舍则是脚和腿。不同的是,种姓制度是一套现实的社会制度,严格地区分了社会的不同阶级,绝不允许混同。而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是一种乌托邦,他还允许不同阶层有所对流。我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其思想应源于“三功能结构”,他坚持智慧的垄断才是一个稳定的权力基础,因为智慧带来德性,带来正义,而正义的生活永远比不正义的生活要好得多。
四、哲学家是什么?
柏拉图认为,具备两种品质的哲学家应当成为统治者。这两种品质分别是他们“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以及“他们永远不愿苟同一个‘假’字,他们爱真。”当大多数无法转头的囚徒看到洞穴壁上木偶的阴影(即意见)时,他们认为那是真物的本身。而哲学家,许多囚徒中的一人,(由于两种品质)被
解除了枷锁,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头环视,抬头看望火光,虽然痛苦,但所见却真实得多。看阴影是最容易的,为了去看阳光,哲学家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但当他看到太阳(这是善的理念,是最美的,也是其他理念的原因),来到光明世界的时候,他会觉得这一变迁是非常值得的。这一从看见阴影、看见火光到看见太阳的过程,既是一个人经历了猜测世界、信仰世界、和形式世界、理念世界的过程。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是分离的,就好像一条线的两个部分。怎么造就这种人才,让他们跨越两个世界的隔阂,如“从冥土升到天上一样”?这就需要一种学问,这种学问“能把灵魂引导到真理”,“它超过任何学问”。护卫者需要用它统帅军队,而哲人王者需要用它脱离可变世界,掌握真理。这种学问不限于几何学或者是天文学,它应当是“辩证法”,“辩证法是唯一的这种研究方法,能够不用假设而一直上升到第一原理本身,以便在那里找到可靠根据。当灵魂的眼睛真的险入了物质的泥沼时,辩证法能轻轻地把它拉出来,引导它向上。”我以为,这种“辩证法”即是一种哲学。
在柏拉图的“国家”中,哲学家应当是这样的:“他的天性决定了他要探究存在,他不会停留于那些人们只知道它们存在的单独的个体,他要寻根究底,在认识万物之自然(本质)之前绝不轻言放弃„„当他走近真实的存在者,和它紧紧联系在一起,创造出理智和真理,他就达到了真知。于是他生活在真实里,生长着,摆脱了他的痛若。”
一个超验的理念世界存在着,哲学家是真知的掌握者,而这种真知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我们不用去理会什么理念、意见,也不去局限在狭小的洞窟中,我们用最简单的话语总结这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我认为,它的核心是:有一个超验的存在,只有统治者才能理解和看到它,而这种知识是一个理想国家赖以存在的根本,反过来,正是这种知识的垄断,统治者才成其为统治者。
五、理想国的回归和我的感想
“三皇五帝神圣事,一篇读罢头飞雪。”《理想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但遣词造句之中,作者也将本义深深地掩藏起来,就好像灭了洞窟中的灯光,让人难见五指。粗粗一遍读罢,我对《理想国》的一个总的感觉就是:这是柏拉图的一种回归,他在用非常精巧的哲学与政治学理论重铸“三功能结构”的合法性,试图缔造一个在今天看来相当专制的理想国家。不去评论其优劣,但我个人是无法忍受这种专制的。试想,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干一种事,诗人都将被赶出这个国家,知识的获得都需要完全地依赖那些可能有些故弄玄虚的哲人王,一切音乐、故事、诗歌等等都要接受严格的审查,“去其精华,弃其糟粕”。恐怕,这是满足了“理想”,而虐待了“思想”吧。可叹的是,随着观念群的变化,如今我们是大讲“思想自由”,让知识能掌握在每个普通人的手里,在这个国家,人人都可以成为它的“王”,而不再仅仅是“哲人”。或许,有些人会觉得某类“民主与自由”是一种绝对的真理,他们可能会嘲笑柏拉图仅仅拽着一根木头湿淋淋地浸在动荡的海里还自以为安定,其实,他们也不过是抓着另外一根木头,靠着一种“意识形态”维持着真理的骗局罢了。
第二篇: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本书以苏格拉底为主角采用对话体形式,主要涉及哲学范畴,包括了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而其中以政治哲学尤为突出,因此《理想国》这本书有“哲学大全”之称。细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还包含了很多的学科领域,涉及到伦理道德、教育和文学艺术等方面。总的来说,在《理想国》这本书里,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提出建立一个系统的理想国的方案。
看完《理想国》这本书,我被里面苏格拉底的睿智所折服,他的辩论强而有力,让对方哑口无言,他的见解独特,思维灵敏。苏格拉底的对话作为这本书的主线,柏拉图借此很自然的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通过对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辩论,一步步建立出他的“理想国”的蓝图。
在我看来,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上就是封建贵族统治的奴隶制国家。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人被分为三等:贵族统治者的哲学家、武士阶层和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而这些哲学家应当是具有保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还应当关心国家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城邦的正义。而武士阶层则应当维护城邦的安全,广大平民则要服从统治者的任何决定。同时,他认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睦的关系,被统治者要绝对服从统治者。读到这里,我心想:这不就是古时中国的封建统治吗?君主对国家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的行为、军事的君主独裁„„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的蓝图,不就是为了维护封建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需要吗?所以,我认为柏拉图的一些观点是无法让人接受的。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神在造人的时候,在一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此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也就是武士的身上就加上了白银,而在农民的身上就加上了铁和铜”。为了维护贵族统治,用假话来愚弄人民,假借神意来表明人的贵贱之分。这些都体现了柏拉图理想国的实质,封建贵族统治的国家:特权横行、平民受压迫严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我认为,柏拉图生长在古希腊的大环境下,他是很有智慧,有改革思想的出色的思想家。但是,由于时代加上阶级的局限性,柏拉图代表着封建贵族的利益,这也就决定了他的观点主张都是为封建贵族阶级服务的。因此他的思想是不客观,也不公正的,有很多观点都不见得是对的,难免有失公允,因此也没有真正做到正义。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十分重视教育问题,他为理想国设定的礼仪、道德都没有制定成法律,而是希望通过小时候的教育来教化一个小孩。柏拉图所说的小时的教育,主要是音乐和体育教育。他认为音乐教育能净化一个人的心灵,而体育教育能从小培养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柏拉图希望监督诗人,在诗歌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又监督其他的艺术工作者,禁止描绘低俗、邪恶的形象。他希望能借此让城邦人远离罪恶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让小孩培养良好的性格。柏拉图的这种教育理念,是值得学习与肯定的,可以说是很有远见的。他的这些教育理念,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类追求的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在《理想国》里,“正义”的话题是柏拉图围绕的核心问题,柏拉图对正义的向往一直贯穿在整本书中,虽然这种正义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正义,只能算是柏拉图思想上所指的正义,但他的不断追求正义的观点是正确的,这就像是书中结尾的一句话:“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那正义与智慧。”
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我很喜欢以对话形式展开整本书的内容,柏拉图的很多观点可能不见得正确,但是我认为他的智慧以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很多思想的创新都是很值得我去敬佩与学习的。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在近代的中国哲学里我们真正的几乎全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而历史上世界上真正伟大的哲学家大都是唯心主义的,如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康德等,也许敢于和自己心灵对话的人,能和一些虚无的只靠感知存在的东西达到心灵交汇这样的人总是特别敏感与聪慧的吧。读《理想国》常常感觉之间隔了很多东西,无法理解柏拉图的一些想法,也许除了自己的浅陋知识之外也许我们真的很难在心底里和一个唯心主义者想法一致,能理解其心底的独特感悟,对生命对生活的一点涟漪泛起的独特波痕。
我认为,哲学就是教你“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是最重要的一门学问。而对于正确的理解我们似乎与许多的东西一样与世界相隔了太多东西,缺乏共同的理解,我们中国人太不擅长弄清什么是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事?所以才会出现近年来中国哲学的衰落,学哲学似乎也成为别人的笑柄而不是聪慧的象征。在刚看到的最新的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好感度排名中,中国位于倒数第八仅仅先于俄罗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在9月28日,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的日子里,我们这个自称为儒家发源地的国家,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天皆为孔子诞辰日。我是一个思维能跑很远的人,凭着自己一时的文字欲,写了这些东西,也许这些东西太偏离了《理想国》,但仔细一想却也紧紧相关。
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哲学家可以从可见的世界上升到可知的世界里去的,智者可以透过影像发现实在的“自在之美”。柏拉图写到他“懂得区分美的自身与美的事物,既不把分享者当作美自身,也不会把美自身当作美的事物。”哲学家拥有智慧来界定正义、美善才能把城邦治理好的,一般的百姓、士兵等只拥有勇敢、节制等,并不具备发现真实的理念世界的能力。因此哲学家就拥有了自己的道义与责任,需要关心与维护其他公民的主张也是公正的。就如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是一个美好的寓言,正如理想国的名称一样,脱离了许多东西,过滤了众多现实的羁绊,实现起来充满了理想的味道还是多些。正如在书中柏拉图不时的体现出对幸福、快乐的理解,及其理性主义世界观和幸福论一样有时候想起来总是那么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带有一些脱离了实际的虚无气息。
我认为全书最抽象、最难理解、也最有“哲学味”的部分,就是关于洞穴理论的部分。苏格拉底把洞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并把人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世界看见东西的过程和灵魂从可见世界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系起来,得出下述结论:善的理念,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的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
第三篇:理想国
《理想国》读书报告
学号:2013502171 班级:政治1班 姓名:王彬臣
一、作者介绍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原名阿里斯托克勒(Aristocles)。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初年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之家,母亲是名门望族之后,据说其母的家族谱系可上溯到雅典历史上的两位执政官,其中一位是著名立法家梭伦的兄弟,继父是伯利克里的密友,他的家庭与三十僭主统治时期的许多重要人物都有关系。幼年时熟读古希腊的文学作品,20岁时拜苏格拉底为师,青年时代曾参加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了战争带来的人性堕落、社会分裂动荡和政治危机,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导致民主政治以及整个城邦政治走向败坏,并认为雅典战败的原因是由于民主制。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影响了几乎他之后所有的哲学家。他不但注重自己哲学素质的提升及推广,并且注重教育,其创办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存在了900年,是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世纪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他在学园中讲学达41年之久。他一生著述颇丰,最重要的有《泰阿泰德篇》、《智者篇》、《巴门尼得斯篇》、《蒂迈欧篇》和《理想国》等,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
柏拉图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哲、希腊三贤。怀特海对他高度评价:欧洲哲学传统最可信赖的一般特征是,它是由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所构成的。
二、创作背景
理想国大约在公元前389——前369年间所著。苏格拉底死后,雅典的现实使柏拉图感到失望,三次西西里之行试图把他的政治理想付诸现实亦以失败告终,在理想和现实的深刻矛盾中他不得不退而著作,探讨治理国家的学问,建立理想的政治蓝图。他以传说中的海洋王国亚特兰蒂斯(Atlantis)——在地中海里消失的神秘大岛为楷模,写出《理想国》(Republica)
三、内容概要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理想国》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卷一到卷五末尾,着重讨论理想国的组织系统;第二部分包括卷六和卷起,着重讨论统治者应具备的条件,即统治者要成为哲学家,亦即他所谓的“哲学王”;其余为第三部分,着重讨论存在的各种体制的优点和缺点。柏拉图理想国的轮廓大致如下:共和国有严格的组织体系,其公民分为三个阶层即劳动者、武士和统治者,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禀赋从事一项职业。
《理想国》的核心是正义,本书开篇就提出了“什么是正义?”的问题。正义是“将他人的东西归还给他吗?”,正义是“将善给予朋友,把恶给予敌人吗?”。苏格拉底一诘问别人提出的关于正义的定义。更是详细地批驳和讨论了特拉叙马库提出的观点,即“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他认为,统治者有时也会犯错误的。只有当统治者具有了使他免于犯错误的知识时,他才能统治自己和他人,正义的人所关心的不只是他个人。统治是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
为了证明正义的生活是有价值的,苏格拉底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认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是一致的。在他看来,每个城邦都有管理者、守卫者和劳动者。这三个阶层都各有其责,各有其美德。当这三个阶层的人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时,这个城邦就是具有了“正义”美德的城邦。同城邦一样,每个人的灵魂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情感三种因素,与此相应,也有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美德。当这三种因素在理性的支配下协调一致时,就成为一个正义的人。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作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在第六、第七两卷中,柏拉图用三个著名的比喻解释了他的理念,他认为每一类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如美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美”,红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红”等。这些共同的特性是事物的“共相”或“理念”,理念是完美的,是感性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根据。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其美的理念,善的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其善的理念。
教育是理想国中最重要的事情。柏拉图主张教育对象不分男女,因为他们的本性是一样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在一定年龄之前,每个青年人都不许看到丑恶和罪恶,只有到了适当的年龄,才能让他们去见识世间的种种“诱惑”。
柏拉图在此书中提到了为实现城邦的目的——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必须实行共产。他认为朋友们的一切东西都是共同的,包括妻子和孩子因此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他自己也认为实行起来有点困难,但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公民的生活以简朴为主不存在贫富之分。
四、写作特色 本书全篇都以对话的形式来阐述作者的理论,而且都以苏格拉底为发言或发问中心,柏拉图自己则从不在书中出现。他们之间的对话还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还要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
对话过程中还有点辩论的味道,如:“作为整体的心灵如果遵照爱智部分的引导,内部不起争执,那么,每个部分都会是正义的,在其它各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之时,享受着他自己特有的快乐,享受着最善的和自己范围内最真的快乐。”或以举例子或讲故事的方式来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这与那些在宴席上那模棱两可的话来与人为难的把戏很像,或与小孩子玩的那个猜含义不清的谜语一样——关于太监用什么东西打一只蝙蝠,蝙蝠停在什么东西上的那个谜语。这些事物都过于不确定,以至无法明确,到底是它还是非它,既是它又非它,或者,既不是它也不是非它。
五、个人感想
政治学文献选读的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到这本书的有关内容,让我对这本书很好奇。当我在图书馆中找到它的时候有好多个版本,我被它对话的书写方式感到好奇可惜的是我找到的那版是繁体字而且是从右往左看的,我好多字都不认识。最后我找到了杨恺翻译的这本《理想国》,虽然对话看似简单但是很难懂,需要自己认真的思考揣摩。语言逻辑缜密,想象丰富,打的比喻也非常形象耐人寻味。
柏拉图在著作中对于教育地位的极度强调在现今社会中任然具有现实意义。他提出的教育方针令人难以置信的几乎包括社会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全部细节,包括教育内容,审查教材和作者,创作主题,体裁、风格,甚至词语、音乐和乐器等均祥加以规范。除此之外,理想国对人的生活方式的设计也极为精细,在财产共有,包括“妇女儿童一律共有”的大原则下,从孩童时期的游戏、训练、起居、饮食的作息制度、食物内容到年轻人的举止、发式、袍服、鞋履,无一能逃逸于柏拉图三四五规定之外。可见他考虑问题很全面,这正是我们欠缺的,还有辨证的思维方式更值得我们学习。
六、参考文献
《理想国》 柏拉图著 杨恺译 京华出版社 2000.10
第四篇:理想国
理想国读后感
柏拉图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却一直没能拜读他的作品,对其本人其实也知之甚少。近日有幸寻得《理想国》一卷,粗粗读了些,欲探乌托邦之究竟,寻哲理之真谛。然本人愚钝,不得其详,似懂非懂,只得借助他人的智慧,才窥得一个大概。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传世名作,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柏拉图借助老师苏格拉底的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说,《理想国》是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两个哲人思想的结晶。
《理想国》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探讨什么是“正义”而展开,书中把正义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然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可以说《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也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该书自始至终贯穿着“正义”这条主线,正义论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那么,“什么是正义?”,《理想国》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全书围绕正义展开,从探讨个人的正义,到对城邦的正义的探讨。再到后来的,对“不正义”进行批判,从而引出了“哲学王治世”的观点。
苏格拉底通过与他人辩论探讨“什么是正义”。玻勒马霍斯提出“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被苏格拉底一一驳斥;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是“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也被他反驳;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等人关于正义的观点则引出了苏格拉底“什么是城邦的正义”的讨论。
苏格拉底等人开始探讨城邦的正义。一个正义的城邦,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级的,统治者是金,护卫者是银,生产者是铜。按照苏格拉底的设想,城邦需要各种技艺的生产者以提供日常所需,护卫者则负责保卫城邦不受他国侵犯,由哲人王担任统治者因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需要智慧。苏格拉底认为理想的城邦应当具备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国家的正义就在于三个阶级在各自的能力与天分范围内,从事自己的工作,和谐一致。当其城邦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时候,这个城邦才具备了“正义”的美德。
然后,苏格拉底从城邦的正义类比地推出个人的正义。个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组成,而这三部分各有其职,各尽其能,使得个人有和谐的灵魂和性格。个人的正义就是“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与城邦中各阶级各司其职一样,个人的灵魂的三部分各尽其能,这个人就是个正义的人。
此后,苏格拉底和其他人又讨论了理想城邦中家庭问题,教育问题等细节,最终描绘了一个乌托邦。这样的一个理想的国度,通过层层辩论得出的产物真的能实现吗?它真的是“理想”的国家吗?在我看来,这其中还是有些问题的。
阶级,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不论是集权国家,还是民主国家,一直存在与国家中。人们被分成不同的阶级,就有高低之分,就会有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这是不公平的。按照理想国的规定,也就是“法”,人们做自己适合的事,分为领导者,保卫者,劳动者三个阶级,城邦的政治权力为统治者和护卫者所垄断。这和现代民主政治中主权在民,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一定政治权利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那么,人与人的平等就被破坏了,况且,区分“适合”的标准又是什么?如果由人来判断,就难免不公正。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这是理想的国家吗?不是。“适合”的标准是很难定的,人固然天赋有差,但许多人通过后天努力,都能达到“适合”。柏拉图表达“人是生来不平等的,而且也不应该平等”,就如《理想国》中提到高贵的谎言,即让城邦的人们相信这样的传说,统治者身上天生搀有黄金,护卫者是白银,而农民工匠是铜铁。这与古代天子之说相似,只是一种愚民政策。试想,如果真的创造了有此法制的国家,人们从事被赋予的职业,必然会有人不满。因为判定“适合”的人,必定会有失公正。这样还是理想的国家吗?
在柏拉图的正义论中,他把城邦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它比喻为人的身体,比如农民工匠的能力相当于食欲或者营养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腹部;护卫者的能力是长于行政或者富于勇气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胸腔;统治者的能力则是理解和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存于头脑之中。柏拉图还将城邦和人的灵魂做比较,统治者相当于灵魂中的理性部分,护卫者相当于激情部分,而农民工匠则相当于欲望部分,理性统治着激情和欲望,并且激情还起到帮助理性统治的作用,灵魂的三部分各司其职,这样的灵魂才是和谐而正义的。同样,在一个理想的城邦中,统治者代表着智慧,护卫者代表着勇敢,统治者和护卫者这些优秀的人物统治着的其它下等人则代表着节制。这样的城邦中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起各的作用,这样的城邦可谓正义。由此,这个城邦就具有了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品质,因此也就是一个善的城邦。
后世学者常常严厉抨击柏拉图正义论中整体主义观点,认为其正义论会制造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对人性的压抑,这将会直接导致国家机器干涉、损害到个人的权利。集体中多数人只有听从,服从掌握了“社会发展规律”的领袖周围,个人的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柏拉图说:“部分为了整体而存在,但整体并不是为了部分而存在——你是因整体而被创造,而整体的被创造并非为了你。”这是一种强势的政治逻辑,它们在历史上屡屡以一种假定的、绝对正确的正义,对抗真正的、宪政的、法律限度内的正义。正如波普儿所说:“整体主义的或乌托邦的社会工程与渐进的社会工程相反,它绝不带有‘私人的’性质,而总是具有‘公众’的性质。它的目的在于按照一个确定的计划或蓝图来改造‘整个社会’它的目的在于‘夺取关键地位’扩大‘国家权力„„直到国家变成几乎与社会一样’,它的目的还在于从这关键地位上控制那些影响着社会未来发展的历史力量,或者阻碍社会发展,或者预见其过程并使社会与之相适应。”
《理想国》作为遥远古代的智者之作,难免有之不严密之处,也有人们理解不同得出的不同的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也会慢慢产生各种新问题。但它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杰作,是古希腊智者智慧的结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研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相信下次读《理想国》,我能够有不同的理解,能够对柏拉图有新的认识。
第五篇:理想国
《理想国》洞喻读后感
在《理想国》的第七章中,柏拉图用了一个洞穴的情形比作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接着引出相关教育问题,进行了严谨的论述。为了能较好的理解这一论述,我整理出了以下的一个思路。章节开始描述了一个人从洞穴桎梏中解放出来,从阴影转向投射阴影的影像,再转向火光然后从洞穴里上升到阳光下,再逐渐看见上面世界的东西的过程。如果我们把地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再把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看见东西的上升过程联想起来,就可以知道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乃是善的理念。可以推测那些已达到这一高度的人是不愿意再回去做那些琐碎俗事的,他们的心灵永远渴望逗留在高处的真实之境。
继而提出了教育不像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样,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但由洞穴之喻的论证说明,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这是心灵从朦胧的黎明转到真正的大白天,上升到我们称之为真正哲学的实在。而作为这个国家的建立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说是最高的知识,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再让他们不致各行其是,把他们团结成为一个不可分的城邦公民集体。如何造就这种人才,如何把他们带到上面的光明世界呢?
探讨这个问题,辩证法是唯一的这种研究方法,能够不用假设而一直上升到第一原理本身,以便在那里寻找到可靠根据。像法律的正文之前有序文一样,学习辩证法要学习一些预备性科目。这包括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等科学。这些科学的学习研究过程能引导灵魂的最善部分上升到看见实在的最善部分,正如在比喻中的人身上最明亮的东西被转向而看见可见物质世界中最明亮的东西那样。当灵魂的眼睛真的陷入了无知的泥沼时,辩证法能轻轻地把它拉出来,引导它向上,而我们所学的那些科目则能帮助完成这个转变过程。这个问题暂时得以解决,那么,剩下来的事就是选定谁去研习这些功课,如何选法。
于是提出了要挑选出最坚定、最勇敢、在可能范围内也最有风度的人。此外还指出这些人还得具有适合这类教育的天赋,即首先必须热爱学习,还要学起来不感到困难。因为灵魂对学习中的艰苦比对体力活动中的艰苦是更为害怕得多的,这种劳苦更接近灵魂,是灵魂所专受的,而不是和肉体共受的。另外还要求这些人强于记忆、百折不饶、喜爱一切意义上的劳苦。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忍受一切劳苦并完成如此巨大的学习和训练课程。虽然这些学习辩证法的一切准备必须在学习者年轻时就交给他们,但却不能采用强迫的方式。
由此提出了“一个自由人是不应该被迫地进行任何学习的”。可用作游戏的方法教孩子,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每一个人的天性。接着制定出不同的阶段来完成相应的训练,并进行审查考核,选出他们,接受最后的考验。即要求他们把灵魂的目光转向上方,注视着照亮一切的光源。在这样地看见了善的本身的时候,他们得用它作为原型,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们自己。值得一提的是,这中间还提到了这些人也包括妇女在内,只要她们具备必要的天赋。在剩下的岁月里,这些人得用大部分时间来研究哲学,但是在轮到值班时,他们每个人都要不辞辛苦管理繁冗的政治事务,为了城邦而走上统治者的岗位,不是为了光荣而是考虑到必要。当他们已经培养出了象他们那样的继承人,可以取代他们充任卫国者的时候,他们便可以辞去职务,进入乐土,在那里定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