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汇报材料
东芦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东芦小学的,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下面我将从我校校本开发的内容;我们的做法;我们的成果;今后设想等四个方面为大家做一下汇报。
一、我校校本开发的内容
1、“写字”
(编写基本笔画、独体字、偏旁、结构、书写原则、篇章练习的特点及书写原理等内容。以“精讲要领、加强练习;激发兴趣、鼓励自学;故事引导、倡导勤学;结合语文、巩固识字;组织鉴赏、增进情感;组织竞赛、促进提高。”等方式,在1——6年级开展写字活动)。
2、“快乐大课间与体育活动”
(拓展学生的体育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开展快乐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比较。快乐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分为四个系列:
(1)体操:在广播操的基础上学校自编操。
(2)舞蹈:如集体舞、舞蹈动作组合等。
(3)身体素质练习:如跳绳、踢键、立定跳远等)。
3、日记进课堂:
(在4.5年级开展日记进课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科学小制作”
(在各年级中分别开展“三模”、纸工、泥工、手工艺、电器小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想象、创造的能力)
5、“数学乐园”
(在加强小学数学基本功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开展数学与生活的实践活动、趣味数学、解题技巧训练活动、数奥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6、“文学鉴赏”
(在4、5年级开展名著鉴赏活动,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使学生在鉴赏的同时感受艺术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奋进)
7、“综合实践活动”
(开发各年级以“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搞好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玩中、实践中、在信息资源中自我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1、完善组织架构
2、规范管理制度
3、管理机制落实到位。
4、用“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全员参与的合作意识”,来指导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效益。
5、是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6、以“创办特色学校;构建特色课程;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为开发目标开展“一帮一”校本教研,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7、以“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建立一个基础:(开放)”为开发原则,教、研、训立体结合,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8、以“依靠支撑点(课改政策与新课程理念);坚定立足点(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确定开发点(学科类课程);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步实施”为抓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提高课堂学的实效。
三、我们的成果
2010年2月我校被评为衡水市德育示范先进学校;2010年7月,我校被评为衡水市教师专业化学校。
2009年尹丛梅老师的《圆的面积》获县一等奖。2010年李建凤老师的《荷叶圆圆》获市二等奖,《浅水洼里的小鱼》获县一等奖。2012年宋璞玉老师的心理课《阳光总在风雨后》获市二等奖。2013年周学凤老师的《horses and rabbits》获省一等奖,宋璞玉老师的《化用材料 巧练作文》获省二等奖。
2011年我校刘玉双同学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2012田浩成同学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2013年蔡雨生同学被评为“县级三好学生”。
我们今后的设想。
1、认真落实教研室《校本研修管理规定》和创建“学习型学校”的要求,并将校本研修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教师全员培训的工作力度。抓住机会,利用录像片和网上资源,安排好教师的观课评课活动,并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3、逐步形成骨干教师成长的气氛,营造骨干教师生长的环境。
4、积极争取教师进修学校专家和其他优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坚持已往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做法,积极借鉴先进的他人经验,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争取实现“人人想学:让每位学生体验主动的学习;人人会学:让每位学生从事合适的学习;人人学好:让每位学生享受成功的学习的愿景。
结 束 语 校本研修工作,我们还处于探究摸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不过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校为本,扎实开展研修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教师的实践智慧必将得到激发,教师的专业素质必将得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必将在教师业务素质提升的过程中得到飞跃。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东芦小学 2013年11月
第二篇: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汇报材料(本站推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Xx小学的,很兴奋有机会和大家交换。下面我将从我校校本开发的内容;我们的做法;我们的成果;今后假想等四个方面为大家做一下汇报。?
一、我校校本开发的内容 ?
1、写字
?(编写基本笔划、独体字、偏旁、结构、书写原则、篇章练习的特点及书写原理等内容。以精讲要领、加强练习;激起爱好、鼓励自学;故事引导、提倡勤学;结合语文、巩固识字;组织鉴赏、增进情感;组织比赛、增进进步。等方式,在16年级展开写字活动)。?
2、快乐大课间与体育活动
?(拓展学生的体育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展开快乐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比较。快乐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分为四个系列: ?(1)体操:在广播操的基础上学校自编操。?(2)舞蹈:如集体舞、舞蹈动作组合等。
?(3)身体素质练习:如跳绳、踢键、立定跳远等)。?
3、日记进课堂:
(在4.5年级展开日记进课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对生活的感悟,增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科学小制作
?(在各年级中分别展开三模、纸工、泥工、手工艺、电器小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想象、创造的能力)?
5、数学乐园
?(在加强小学数学基本功综合练习的基础上,展开数学与生活的实践活动、趣味数学、解题技能练习活动、数奥比赛活动,培养学生思惟的创造性)
6、文学鉴赏
?(在4、5年级展开名著鉴赏活动,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使学生在鉴赏的同时感受艺术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鼓励学生奋进)
7、综合实践活动
?(开发各年级以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弄好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玩中、实践中、在信息资源中自我探究、发现题目、解决题目,进步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
1、完善组织架构 ?
2、规范管理制度
?
3、管理机制落实到位。?
4、用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全员参与的合作意识,来指导教研活动,进步教学效益。
?
5、是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6、以创办特点学校;构建特点课程;成绩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为开发目标展开一帮一校本教研,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
7、以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建立一个基础:(开放)为开发原则,教、研、训立体结合,增进教师全面发展
?
8、以依托支持点(课改政策与新课程理念);坚定立足点(增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确定开发点(学科类课程);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渐实施为抓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以点带面,进步课堂学的实效。
三、我们的成果 ? 2010年2月我校被评为衡水市德育示范先进学校;2010年7月,我校被评为衡水市教师专业化学校。
第三篇:校本研修工作汇报
创新教师研修模式,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场化
———许屯基地校校本研修工作汇报
2012.3月许屯中心小学被确立为十二五教师教育校本研修互助培训网基地校,对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校本研修互助培训网组织机构,许振凯校长任组长,副组长由辐射校万家岭小学校长张崇祥、及李官小学校长那宝江担任,本人任专干,全面负责研修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本校设置四个专用教室,室内配置多媒体设备,确保研修活动正常进行。并从基地校共同体选拔9名业务精良的骨干教师担任学科牵头人确保研修活动高质、高效。现将几年来校本研修工作做一下汇报:
一、前期有计划、有目的。
学期初,我们按照瓦房店市教育局关于校本研修互助网的工作要求,与基地校共同体学科牵头人练习,把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存在的难点和困惑当做研修主题,制定工作计划上报小教部和辐射校。
二、研修有秩序、素质有提升。
我们严格按照计划定期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按照研修活动流程:研修主题——学员签到——活动纪实——文本收集——归档。正常操作,研修活动中参训教师认真准备,围绕研修主题积极发言,立体交叉式互动,观点碰撞,使得研讨现场气氛热烈,目前,我们共听取了4节大连送教下乡课,基地校共同体18节讲台之星观摩课,年组教师全员参与,并结合我校制定的“尚美·课堂文化标准”认真研讨、反思,使每一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执教能力得到普遍提升。
我校的宋世丽老师在瓦市2013年讲台之星评比活动中被评为瓦市语文学科的讲台之星。另有两名教师的语文、数学课被评为大连市一等优秀课。
三、期末有评比、有考核。
每学期期末,我们将对参训教师一学期的签到、发言、撰写活动反思、经验论文等材料准备情况进行评比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个人、班级考核之中,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首选条件。
总之,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在市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支持和指导下取得了成绩,但是和其他基地校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得差距,但是,我们学校领导班子有信心一定能把十二五校本研修活动做好、做实,为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为许屯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校本研修工作汇报材料
校本研修工作汇报材料
校本研修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要切实开展在综合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校本研修,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地整合力量,创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态环境,让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我校一直十分注重这一工作,并且一以贯之地落实了校本研修方面的工作要求。
10月10号,我们参加了县局召开的关于校本研修工作会议,对这一工作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现将我校对这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文件,领会精神
县局会议后,10月12号晚,我们及时召开了三个会议;一是领导班子会,三是包括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在内的校中层领导会,三是全体教师会。在三个会议上,我们传达了局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了县局文件,并对校本研修的概念及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解释和宣传,做到了人人知情,个个重视,在全校上下形成了开展这一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组织,建章立制
为了使这一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学校成立了以校长赵宏仓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校其他领导和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我们对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明细分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作体制。
领导小组在学习他校成功经验和具体分析我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天度初中校本研修工作三年规划》和《天度初中2011-2012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使这一工作迈向了科学化、制度化实施轨道。
三、总结经验,理清思路
实施校本研修是我校上下一直以来的共识,在进入2011年以来,我校被命名为市级第一批高效课堂改革实验校,我们在校本研修方面,就把研修重点放在了构建高效课堂上,同时努力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就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做以下简单回顾:
1、请进来:
我们于今年五月份和十月份,先后两次邀请县教研室副主任李小平同志来我校进行有关高效课堂的理论、操作指导。
在高效课堂具体实施阶段,我们利用适当时机,数次请县教研室的各学科教研员来我校深入课堂,对高效课堂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帮助。
2、走出去:
先后三次组织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赴凤翔县横水一中进行听课观摩,回来后先模仿演练,再带着出现的问题再看再听再练,一步步使高效课堂由形似向神似转变。
进入2011年以来,我校教师先后有30余人参加了省市县组织的各级各类学习进修活动,包括职光师训、综合素质、职务培训等等,目前,我校还有30多名老师正在参加“国培计划”的网络学习。
3、校际交流:
在高效课堂实施取得阶段性进展以后,我们开始结合我校教情学情,对从外校学来的经验进行了吸收细化,初步形成了我校特色,并先后与前来观摩的杏林初中、召公初中、召首初中、太白初中、法门一中等学校老师开展了互动交流,在相互交流中,我校老师对高效课堂的把握和操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4、校内研修:
在高效课堂实验中,我们先后在不同层面的老师中开展了引领课、示范课、汇报课教学活动,组织各学科 老师进行听课、评课,并借此机会开展教师自评、学生评价、老师互评,在相互评价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在老师中开展读书活动,上学期,我们以《责任胜于能力》一书作为推荐读物,组织老师在认真阅读后撰写读书心得,共征集了心得体会文章近七十篇,本学期,我们又为老师配发了《不报怨的世界》一书作为主要阅读对象,培养老师乐观敬业的精神风貌。
每一月,我们都会在老师中征集一次“我的教学反思”和“本月学习心得”,这已成为我校一个惯例,有效在促进了老师自我专业成长。
我们每一学期还举办一届教师论坛,目前已历三届,为检测研修成果、也为老师展示自我建造了平台。
5、制度保证:
在校本研修方面,我们制定了四挂钩制度:一是与绩效考核挂钩;二是与职称评定挂钩;三是与评优树模挂钩;四是与竞争上岗挂钩,为落实校本研修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我校教师工作量化细则还规定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师每周按3、2、1的标准必须参加听课评课,在相互听、课当中实现共同提高。
四、工作设想,描绘蓝图
在县局关于校本研修工作推进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设想在以下方面再进行改进和提高:
1、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使这一工作更具科学性,避免盲目性。
2、不断拓宽老师视野,多为老师提供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多提供学习资料,多创造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使老师在强素质、练技能两个层面都得到发展,杜绝顾此失彼,一长一短。
3、多与上级领导、培训机构沟通,形成上下互动的研修格局,提高我校校本研修的水平,丰富其内涵,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在现在的研修模式基础上,强化有条有理组、备课组、班科组的功能,尽可能多地为老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4、我们将于年底在老师中开展征集读书笔记、开展读书竞赛、教师业务能力测评等活动,以活动促研修,以研修强素质。力争在一年之内提升我校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为学校的内涵发展注入活力。
五、几点思考,寻求帮助
1、在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方面,我们还缺乏成熟的经验,对如何解决老师专业成长的素养提升的矛盾等的研究还不到位。
2、在校本研修的技术操作层面,还需要多方面的引领和具体指导,使校本研修在各个层面上深入下去,丰富内涵,拓展外延。
3、我校教师队伍中骨干少,业务尖子不多,缺少校本研修方面的带头人,在培养策略上还要加强研究,尽快出台切实可靠的办法。
第五篇:校本研修工作汇报
建构多元校本研修 点亮幸福教育生活
——淮安市天津路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汇报
校本研修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教师教育的一种新形式。近年来,天津路小学从校情出发通过建构多元校本研修体系,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找到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同时也为促进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基于“问题”,对校本教研的“新思考”
天津路小学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校,年轻在我们的校龄还不到六年,年轻在我们的教师平均年龄只有28.9岁。因为年轻,我们似乎成长得很快:六年,我们从最初的40名教师12个班384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144名教师59个班近2700名学生;六年里,我们还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表彰和荣誉称号四十多项。然而也正是因为年轻,我们经历和深刻感受了成长带来的阵痛。青年教师数量呈阶梯式增长,教师发展参差不齐,各级领导对学校的殷切厚望,家长对学校办学期待日益提升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如何对学校特色教育品牌进行凝练和打造,在众多名校、老校的“包围圈”中实现异军突起?唯有“亮剑”!这把“剑”就是“校本研修”,让校本研修之光点亮我们的幸福教育生活。
几年来,学校在区教育教学研训中心统一部署下,紧抓区“特色校本教研”评比这一契机,坚持“幸福教育 和谐成长”办学理念,以建构“智慧课堂”为抓手,以“常态教研”为依托,以“多元研修”为动力,全方位、多维度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不断加强校本研修的实用性、实效性、创新性,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教师持续健康发展,切实推进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战略。
二、抓住“特色”,让课程改革焕发“新活力”。
我校坐落于淮安科教产业园区,北依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如何把学校的地理优势变为自身特色,是我们自建校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建校几年来,学校依托淮安名片——“运河之都”的现实背景,紧贴“背枕运河”的地理优势,遵循运河文化“融通和谐”的精神内涵,确立了“运河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主题构想。
学校积极开发“运河流过我家乡”系列校本课程,努力形成系列主题研究载体。无限拓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外延,让每一名儿童都会自主探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方式、思维自觉和课程诉求;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全科教学,呼唤教师自觉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善于沟通不同学科知识、驾驭不同学科领域并能将其统整于综合实践活动之中。
一是编写《运河流过我家乡》校本教材。学而不同,打造适合“每一个”儿童的特色课程,让学校教育更具张力,不局限于现有课程的束缚,摒弃“批量生产”的教育模式,让每一名儿童找到自己合适的、喜欢的课程,是我们坚守的教育目标。结合运河文化,整合各学科教育资源,我们先后编写了美德养成、学科融合、阳光体育、艺术熏陶、综合实践等五大类四十几套校本教材。今年我们又专门编写了《运河流过我家乡》一套6本系列丛书教材,不断优化学校课程结构。
二是开设“多彩运河娃”彩虹课程超市。课程分为校级课程和年级自选课程,共分四大版块:儒雅运河娃、活力运河娃、灵动运河娃、智慧运河娃,共计30多门课程。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自由报名、自愿选班、自主发展。并结合学校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文化节等四大节日开展儿童与阅读、儿童与科技、儿童与艺术、儿童与健康等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儿童实践品质、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三是开展“运河畔长大”综合实践活动。我校是淮安市唯一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基地,综合实践课程是我校基于运河文化开展的特色课程,主要采取三类学习方式:一是以研究为主的活动,包括制定方案、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统计、信息收集与分析处理等;二是以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为主的活动,包括参观、考察、服务、宣传、义务劳动、经济活动等;三是技术实践和劳动实践活动,具体有设计、制作、研制、种植、养殖,以及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等。为此,学校开辟了种植长廊,开展“和植物一起成长”综合实践活动。
三、落实“四化”,让教学研讨实现“新常态”
一是微型教研“家常化”。“微教研”是我校近两年来的特色校本教研项目,已成为我校学科教研的新常态。每天10分钟,重点梳理和解析当日或来日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最优化切入点,每日微教研,贴着地面行走的教研模式,追求的是短、平、快,让老师们,特别是年轻教师们的备课更具实效,更接地气。
二是备课活动“系列化”。每双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采取组内研讨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形式。每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要求站在单元的视角解读一周的教学内容,剖析一个单元知识的来龙去脉,研究学生近期的学习态势,寻找最佳教学策略。我们还创造性地将苏教版教材和人教版、北师大版教材进行对比,找到不同教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换一种视角解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是校级教研“主题化”。每学期一个大主题,每次一个小课题,研讨的内容就源自于老师们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比如上学期语文组重点研究“阅读课如何渗透识字写字教学”,数学组重点研究“计算教学的算理和算法”,英语组研究“单元视角下的文本教学”等等。在主题研讨中,既有像盛桂贤、郭锋、胡忠诚、潘晓红等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课,也有青年教师的研讨课和青蓝工程徒弟汇报课。不同层次的教师围绕同一个主题开展“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全体教师都会结合课例撰写评课稿,参与主题的交流和研讨,大家在立体式教研活动中共同进步。
四是校际教研“规模化”。办学几年来,我们坚持邀请市实小教育集团、发展共同体学校的学科专家、业务骨干来校参与和指导校本教研活动,同时我们也定期安排老师到上述学校学习观摩。此外,我们还积极与“共建学校”洪泽岔河九年制学校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我们的教学理念、做法和成果。
四、推进“四引”,让教育科研散发“新能量”
一是骨干引领,亮出名师教学主张。本学期,在积极参与区“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同时,我校又专门邀请了市实小集团刘永平、刘须锦两位特级教师来校成立“名师”工作室,助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目前,两个工作室已吸收首批成员30余人,并制定了具体的活动方案,各项工作正扎实、有序开展。同时,我校还拥有一批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后备、骨干教师,学校先后成立了语文、数学、体育、班主任6个骨干教师工作室,带领教师们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学研究,还建立骨干教师云交流平台,实现教育教学经验成果的共享。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我的教学主张”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为他们搭建舞台展示课堂教学,并在课后阐释自己的教学主张,做到“展示一课,触及一类;出场一人,提高一片”。学期末,学校还将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评析和教学主张进行整理汇编,成为可操作、效果优、示范强、接地气的学校“本土”名师课堂实录。
二是课题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学校牢固树立“教师是研究者、课堂是实验室、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成果”的教研新思路,全校各学科自觉形成了科科有课题,人人搞研究的良好态势,广大教师在行动中反思、在研究中提高、在课改中成长。办学几年来,我校先后申报了省市级课题19项,其中3项省级、7项市级课题已顺利结题,朱俊华老师的市级课题《运河文化引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被评为市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积极投身研究并迅速成长,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方式走上了向教科研型教师的转型之路。
三是分层引领,形成骨干教师梯队。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的品牌,更是学校发展的“增长极”,教师与学校是相互依托、相互成就的。努力创造条件和平台,让教师潜能得到释放与张扬,实现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双赢”,使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值、扩容、放大。学校在充分考察分析每位教师的专业现状后,专门制定了“教师分层培养计划”,并为每位老师建立了教师业务档案,还为他们量身定制了“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让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教师明确任务,自定目标,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并在每学期末,对照规划目标实行公开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职务晋级,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以此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升。经过几年的历练提升,一大批骨干名师脱颖而出:3人被确立为淮安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6人被评为淮安市学科带头人,9人被评为淮安市教坛新秀。
四是论文引领,凝炼教育教学智慧。教育智慧是长期实践凝炼的智慧。我校一直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反思和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每年都会邀请专家和名师来校作论文撰写专题讲座和专门辅导。老师们结合专家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反思与实践,提高论文写作的水平。建校五年多来,在省“三大杯”论文评比中有19位老师获“教海探航”奖,64位老师获“师陶杯”奖,86位老师获“蓝天杯”奖,近两年学校连续获得“师陶杯”、“蓝天杯”优秀组织奖。据不完全统计,自建校以来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科论文累计200余篇,其中不乏刊登在《教学与管理》《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数学教学》《江苏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级核心期刊上。
五、聚焦“微晓”,让德育教育凸显“新旨向”
一是“微”化创新,拓展德育教育渠道。成立以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王慧敏老师领衔的“优秀班主任工作室”,每周定期进行专题研讨,做到每月一个专项,每周一个主题,主要针对班主任工作和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立足细节促成长”德育微教育,并制作一系列德育微课,利用德育处微信公众号平台向师生、家长推送,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德育资源库。
二是“晓”处整合,亮化德育教育活动。我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做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融入学校常规德育活动中,并利用一些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富有个性特色的主题德育活动。以“理想”为主题的“两礼一课”,让孩子展望未来,心生向往;以“守礼”为主题的“两会一课”,让孩子明白事理,律己谨行;以“历练”为主题的“两节一课”,让孩子编织梦想,畅享童年。
六年办学历史,六年发展成长之路。我们在发展中收获,也在成长中反思和憧憬。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做实以“问题”为导向的校本研修工作,努力创建智慧校园,打造智慧课堂,培养智慧教师,让课程建设落地开花。以构建多元研修体系为抓手,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提升,点亮全校师生的幸福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