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快递公司的物流标准化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时间:2019-05-13 16:2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我国快递公司的物流标准化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我国快递公司的物流标准化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第一篇:论我国快递公司的物流标准化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论文关键词] 快递 标准化管理 现状及策略

[论文摘要] 我国快递企业在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存在物流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淡薄现象;物流标准化管理思想和制度宣传贯彻不够;标准实施组织执行不力,过程中监督管理不够。针对国内快递企业在物流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优化策略:①转变观念,找准定位;②建立健全物流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③加强物流标准化监督工作。

物流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经过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不仅如此,发达国家为了提速快递运作效率,都积极致力于建立现代物流标准化管理系统。

我国快递业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快递业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更是相对落后于快递业,影响了我国快递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快递系统之间以及与国际快递系统之间的兼容。

一、我国快递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现状

1.什么是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流通业现代化的基础。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标准化可以加速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极大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管理效率及经济效益。标准化不仅是工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物流发展的基础,我国物流企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更要注重物流标准化的问题。物流标准化包括物流软件、硬件的标准化。硬件标准主要是指物流运作过程中相关机具、工具的标准及配套标准,从一个作业流程到另一个作业流程衔接的标准,物流仓库、堆场、货架的规格标准、建设标准,信息系统硬件配置的标准等;软件标准是指物流信息系统的代码、文件格式、接口标准,物流管理、操作规程等。

2.我国快递企业的物流标准化管理现状分析

根据物流标准化总体规范和快递业务的需要,快递的标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物流管理的标准化:在统一的品牌下设置组织机构,包括机构名称、岗位编制、职责的标准化,企业的标识、着装的统一等,还有规范的目标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制度。②物流业务的标准化:包括有关快递专业物流术语、业务种类、服务内容、计量单位、客户服务合同、物流单据、标签、业务流程、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标准化。③物流网络的标准化: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设立原则、选址、规模、设施布局、设备配置、标识的标准化,车辆尺寸、载重量、车厢标识、包装、运载容器、装卸搬运工具等的标准化。④物流信息的标准化:客户编码、货品编码、容器编码、储位编码、订单编码的标准化,物流信息系统文件格式、数据接口标准化等。

目前,我国快递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主要围绕和体现在在快递操作流程相关的方方面面。一般来说,快递各个站点及集散中心的流程操作按统一标准来进行,即SOP(标准化作业流程)。SOP,英文意思是“STANDARD ORPERRATIONPROCESS”,可以理解为标准操作程序,也可以称为标准化作业流程。我查了很多资料,只查到了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工作程序标准”下的定义。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工作程序标准”下的定义是“对生产和业务工作的先后顺序、内容和要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称为工作程序标准。工作程序标准是工作标准的一种,其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条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求得最佳工作秩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标准操作程序”这个概念强调的是标准的程序,而中国标准化协会对“工作程序标准”的定义更强调的是标准和规定。因此,我们可以把SOP定义为“达到了工作程序标准要求的程序或流程。”

我国一些快递企业通过了SOP,它的整个操作流程如调度、取件、站操作、集散操作、派送等各个环节的生产作业制定了标准规程,快递操作的工作人员如客服人员、调度、递送员等也都规定了统一的操作规范和作业要求,不仅如此,许多快递企业在邮政编码的正确书写、快递服务人员的着装、操作区域的安置、安全监视系统、派送车辆的标志、检修维护、取件派送的管理要求、递送员出车、取件、理货、交接、信息的发送及接收、分拣、装袋等涉及到快件流转的方方面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标准的制定,为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操作标准的制定,微观上使公司运作更加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货物、人员及车辆的安全性,使公司以统一形象、标识和服务规范面对客户,提高了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地位。宏观上起到了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开拓了市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规模效益等作用。

标准的制定不一定代表标准执行的到位。在标准执行过程中,企业中存在草草行事,走形式,不照章办事的现象,没有起到实质作用,经常发生不按标准操作的现象,致使快件丢失、延误经常发生,为公司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影响了企业的形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存在物流标准化意识、质量意识淡薄现象,有了标准也不认真执行,对企业标准的实施不能进行有效地监督,有“人治”而非“法治”现象。实际上,标准的知识应该当成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必修课,在思想上树立企业标准就是企业的法规,必须严格自觉遵守。企业管理者更应该是物流标准化管理的内行和支持者,只有增强全员物流标准化意识,才能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秩序,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物流标准化管理思想和制度宣传贯彻不够,致使部分管理人员和职工对标准化建设作用认识不够。管理人员对物流标准化作用和相关知识了解不够,甚至不知道物流标准化到底是干什么的,对物流标准化的认识上不去,甚至错误地认为物流标准化会约束企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企业管理水平、人员素质难以得到提高。相对来说,快递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而他们直接面对的就是顾客和操作的货物,如果他们对物流标准化作用缺乏认识和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直接影响的就是顾客满意水平和货物操作质量的降低。

(3)标准实施组织执行不力,过程中监督管理不够。标准化的建设并不是把相关的标准化制定好了就完事大吉了,标准化的组织执行和监督反馈更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否则一系列的条文和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丝毫起不到它应该有的作用。

二、我国快递企业标准化管理优化策略

1.转变观念,找准定位

所谓改变观念,就是提高大家对物流标准化管理的认识,不要以为标准化管理就是标准化管理部门的事,事实上就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标准的制订、修订要靠标准化专职人员和各专业部门共同完成,靠广大职工共同遵守。同时,强化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法制观念,把企业的标准化工作当成法律的要求,把企业标准化工作当做企业完成发展战略目标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从而使企业领导从支持转变为积极推动;同时,引导员工理解,学习和执行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使员工由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参与。

所谓找准定位,是指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不仅包括一定时期内标准体系应有的标准,还包括待定、修订的超前性发展的标准,是企业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话动。它不仅为开展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人员使用标准化提供了方便。可以说,一个不断完善的标准体系是一个企

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佐证。

2.建立健全物流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

加大物流标准化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企业物流标准化体系:建立企业合理的标准化组织结构,根据管理要求,制定适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系统全面审核标准的全局性和协调性,克服就事论事的现象;采取合适的策略保证标准的有效实施,突出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任何管理制度不管优劣,只有全面实施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才能实现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一个标准制定出来,如果仅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而落实不到行动上,都只能是一纸空文,是不会发生任何作用的。因此,只有通过贯彻实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的作用和效果才能显现出来。

3.加强物流标准化监督工作

物流标准化监督工作执行好坏,直接影响到操作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企业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只有及时配备了标准并严格执行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才能确保操作货物的流转质量。通过监督,一方面可以及时处罚违反标准的行为,另一方面可迅速反馈标准本身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如果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放任自流,不去监督检查,标准的贯彻就可能走样和流于形式,即使有较高的质量和较高水平的标准,也不会完全产生理想的效果。因此,只有对标准实施严格的监督,才能保证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所以,企业必须转变观念,以一系列制度加强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贯彻实施,并对标准实施进行严格的全过程的监督,才能保证企业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总之,我国的快递企业必须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快递从业务人员物流标准化意识,以有力措施保证标准化组织执行和过程监督,只有这样,我国快递企业物流标准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规范企业流程、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实现规模效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茹宜红:《物流学》铁道出版社2003.4

[2]湛克宇李少华: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及实施策略分析,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3.12

[3]李庆满:我国工业企业标准化管理创新探讨,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3.16

第二篇:中国邮政快递物流公司的营销策略研究

中国邮政快递物流公司的营销策略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2 研究理论基础

1.2.1 消费者行为理论

1.2.2 市场定位理论

1.2.3 市场竞争战略理论

第2章 快递物流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2.1 PEST环境分析

2.2 电子商务崛起对快递行业的影响

第3章 中国邮政快递物流公司竞争现状分析

3.1 中国邮政快递物流公司基本情况

3.2

第三篇: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物流管理优化探析

目 录

一 引言.............................................................................................................................................1 二 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的现状介绍.............................................................................................2 三 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在物流管理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3(一)人员素质偏低且流动性大.....................................................................................................3

(二)管理标准化不完善且制度落实不到位...............................................................................4

(三)承包区细分过多,网络车晚点影响时效...........................................................................4

(四)公司的主要程序都是人工操作,人工成本较高,比较落后...........................................5

(五)公司内缺乏大量的电子商务和快递的双项管理人才.......................................................5 四 针对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策略.............................................5

(一)加大培训力度,推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5

(二)完善标准化制度并监督落实...............................................................................................6

(三)优化线路,时效规范...........................................................................................................7

(四)引进信息化和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实现物流各个关节的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8

(五)加强电子商务和快递双项管理人才的培养.......................................................................9 五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致

词.....................................................................................................错误!未定义书签。独 撰 声 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物流管理优

化探析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购的数量不断增加,现在的快递行业仍然用以前简陋落后的设备和系统进行分拣、配送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货物的破损和遗失的情况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而对快件的安全、准备和快速的分拨和运输是快递企业的关键所在。现在已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状况和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提高公司在分拣、配送运输过程中的效率,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越来越高的速度需求。

关键词

快递

物流

管理

时效

Analysis on Logistics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of Yunda Delivery

Chengdu Transfer Station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number of online shopping increasing.Now the courier industry sorte, distribute and transport still use primitive backward equipment and systems, has appeared to be inadequate in a certain extent.Damage and loss of the goods appear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But express security and rapid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 are the key to express delivery companies.Now proposes some effective strategies on conditions and problems exist in this regard of Yunda Delivery Chengdu transfer stat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n the process of sorting, distribution, transport of company, maximum to meet customer’s higher and higher speed requirements.Key words: Express delivery

Logistics Management Timeliness

一 引言

在我国的快递服务主要是门到门、点到点的快递模式,这种送货上门的服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毕竟快递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基础设施设

备比较简陋、快递辐射范围较小,相关服务也比较笨拙和简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递业务量开始有了很大幅度提高,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快递成本问题、物流运输问题、服务范围问题等。现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时代,网上交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可是货物却仍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客户手中,这就对快递业的时效、可靠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何能够适应当今网络时代的环境和满足客户越来越高的要求,成为我国快递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 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的现状介绍

2009年7月,韵达快递正式启动了四川成都中转站,这标志着韵达快递迈出了西部投资的第一步。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成都韵达快递中转站已经占地面积达到二千多平方米,交通便利,配有现代化的办公设施、操作场地合理,生活的设施一应俱全。成都中转站的成立将有效地提高韵达四川省内快递中转能力,提升西部快件的中转时效,同时使得韵达西部网络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为更多的客户提供快递服务。

韵达快递中转站现在拥有员工三百多人,分为白班和夜班,工作的重点是在夜班,每天晚上都有很多车的货物需要分拣,配送,整个过程显得十分的忙碌。现在,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的工作组主要分为航空组和陆运组(外围组,小件租,市区组,并且辅助增加装车组和保价组),而陆运组主要是汽运为主。快件的操作以流水线为主线,人工分拣为主导,实现快件的安全、准备和及时的分拣到位。(如图1所示)

1、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操作流水线图

在国内和国外快递企业带来的压力下,现在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公司正在着手建设企业物流模式上的一些基础措施,加强企业的效率。但是每天面对来至各个片区接近50辆的网络班车的快递中转,单从数目上看,白班和夜班每天需要分拣、扫描和配送的快件至少有15万件,如果是在一些特定的节假日,由于网购的优惠,公司将会面临更多的快递数量,到时候由于公司分拣效率的低下,将不能再有效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必定会造成快递的堆积,这对于快递公司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威胁。在如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每天网购的数量不计其数,以公司现在的运行设备和物流模式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很难达到理想中的快递速率,从而影响成都中转站公司的快速发展,进而影响整个西南地区电子商务物流的快递推进。

三 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在物流管理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通过对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该公司在物流管理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人员素质偏低且流动性大

韵达公司成都中转站的员工是以农民工为主,其职业素质较为低下。据统计,近80℅操作工只有小学文凭,其余部分也基本上初中学历。对于大多数操作,都只是局限于简单的机械性操作,很难有创新性的劳作技术发展。并且对于大多数操作员工而言,快件的转运无异于只是进行快件的搬运、分拣和扫描等一眼可以看出的过程,而忽视了快件转运的真正意义是实现快件的安全、准确和及时的中转运输。

另外,现在韵达公司对快件操作员工只局限于对快件操作的培训,而缺少对员工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培养,因此,抛、扔、丢快件的现象屡禁不止。而中转快件操作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再加上快递行业的夜间快件操作特点,使得员工对于工作的满意度大大下降,从而也促进了员工的离职率增加,员工流动性增大。

(二)管理标准化不完善且制度落实不到位

对于韵达公司成都中转站来说,标准化和绩效考核等管理方法是正在推行的,但往往很难具体的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让许多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标准化操作规定都只是独立实施、无人监管的情况。致使许多的制度和考核无法有效进行,只能是空架子。

例如,韵达成都中转站曾经实施推行了一项关于扫描票数绩效考核的措施,即通过对中转站的扫描工作进行票数统计再对扫描员进行相应的扫描票数计算绩效工资,目的是为了提高操作效率,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与之相反,由于大厅操作的分工,很多人都没有安排到扫描工作。即使是扫描工作也因大小货物的分开扫描、收入和发出扫描的工作的不同难度和工作繁简度不同,再加上不同组别的货物总量不同等等。使得扫描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性,最终使得其半路夭折。这样,也就对这种模式的标准化实施并且固化下来没有任何意义了。

对于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基层管理者只是有了概念上的泛化理解,不能明白其含义再加上标准化的定性的特征很难让基层管理者有很明确的量的概念。再加上员工和基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职业素质偏低,使得推行管理标准化和绩效考核的落实就更加困难了。

(三)承包区细分过多,网络车晚点影响时效

对于韵达公司成都中转站来说,每天有近50个承包区来成都中转站交件,50余辆网络班车从成都中转站发出,同样数量的网络班车从全国各地来到成都中转站交件。面对这么庞大的一个数字,该中转站的周转速度和时效都受到影响。据统计,韵达公司成都中转站平均每天的网络班车发出准点率在 70%-80%。从而大大的影响了整个中转站的操作时效,同时也给整个中转操作的连续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对成都承包区的承包细分过多,导致在对发往成都地区的快件进行区域快件细分的时候都会造成许多的错分,从而导致快件的延误,有时甚至会导致快件的遗失。

(四)公司的主要程序都是人工操作,人工成本较高,比较落后

在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主要还是人工操作,在宅急送、包装、装卸、搬运等大部分物流环节都是手工作业,配送中心的设施相当落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先进的机械设备,更很少看到一些立体仓库。这对公司的配送时效上有着致命的影响,在如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快递行业,尽快引进一些自动机械设备,对公司以后的长期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五)公司内缺乏大量的电子商务和快递的双项管理人才

在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公司提高物流的配送效率是最重要的,但是,提高效率的同时人为的因素不容忽视。韵达快递公司不缺乏电子商务的人才,但在重要的操作间普遍的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都比较低,对流水线的操作无法经常提出一些创新的想法,固守常规的操作对以后业务量日益增加的时候不但无法有效地提高速率,对大量的业务也容易产生混乱。因此公司必须拥有一批兼电子商务和快递两行业于一身的双项人才,才能在提高公司效率的同时不断发现问题提出许多创新的想法将繁琐的程序变得更加简单化,明朗化。

四 针对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针对上文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的一些策略来解决,加快韵达成都中转站的发展。

(一)加大培训力度,推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提高中转站的中转效率和加强人员管理,在传统的传、帮、带的基础上,更应加大集中培训的力度,使每个韵达公司成都中转站的员工都能够做到系统的、全面的和细致的快件中转操作规范,并且通过绩效考核于应试制度共同来保障培训效果。

推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企业对员工发展的一种责任,更能够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因此,对韵达公司成都中转站的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使这些员工在操作员、操作班长、操作组长、操作主管和站长等不同阶段能够明确其职业晋升规划和工作目标。这可以进一步加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更能保证快件在中转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完善标准化制度并监督落实

韵达公司成都中转站应加大管理标准化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企业管理标准化的体系,和建立企业合理的标准化组织结构。根据管理要求,制定适度的管理制度标准,加强系统全面审核标准的全局性和协调性,克服就事论事的现象,采取合适的策略来保证标准化制度的有效实施。

建立企业管理标准化体系包括如下内容:

1.合理的管理体制

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离不开企业决策者的推动,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企业必须建立结构合理、配套健全的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从决策层、组织机构上保证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标准化工作机制

(1)标准化队伍管理机制

(2)标准化管理机制

企业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化管理标准或规章制度来保障工作有序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标准化职责分工管理

●标准编写、制(修)定工作程序

●标准化工作奖惩制度

●标准信息化管理制度

●标准动态管理制度

●标准化监督检查制度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工作信息沟通制度 ●开展大规模培训,积极营造标准化工作氛围

●确定适宜企业的标准体系要素,建立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 ●对标准体系实施动态管理

标准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企业要对标准体系不断进行评价、改进,不断补充和完善。

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可以使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事项达到规范,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并使组织内部管理体系和外部法律、法规要求相调、统一,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线路,时效规范

通过对进入成都中转站的汽运网络班车线路的合理化安排,在保证中转站快件的正常中转的情况下,实现网络班车分置、错开,保障在中转站的正常中转运作中车辆的进出对快件中转过程没有制约。

对于网点车辆到中转站交件的时效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规范,并结合绩效考核制度,实现网点交件的最大时效限度,同时建立应急预案,以保证中转站的快件操作的时效性。

韵达快递公司的经营成本中,运输费用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公司必须降低运输费用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运输路线决定运输费用。随着配送的复杂化,配送路线的优化一般要结合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求解的方法来制定合理的配送方案,目前确定优化配送方案的一个较成熟的方法是节约法,也叫节约里程法。1.配送路线目标的确定

目标的选择是根据配送的具体要求、配送中心的实力及客观条件来确定的。由于目标有多个,因此可以有多种选择方法:

(1)以效益最高为目标的选择,就是指计算时以利润的数值最大为目标值。(2)以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选择,实际上也是选择了以效益为目标。

(3)以路程最短为目标。

(4)以吨公里最小为目标的选择。

(5)以准确性最高为目标的选择,它是配送中心重要的服务指标。

其他还有以运力利用最合理、劳动消耗最低等最为目标。

2.配送路线约束条件的确定

一般配送的约束条件有:

(1)满足所有收货人对货物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

(2)满足收货人对货物发到时间范围的要求。

(3)在允许通行的时间内进行配送。

(4)各配送路线的货物量不超过车辆容积和载重量的限制。

(5)在配送中心现有运力允许的范围内。

3.配送路线的优化

随着配送的复杂化,配送路线的优化一般要结合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求解的方法来制定合理的配送方案,目前确定优化配送方案的一个较成熟的方法是节约法,也叫节约里程法。利用节约法确定配送路线的主要出发点是:根据配送中心的配送能力(包括车辆的多少和载重量)和配送中心到各个用户以及各个用户之间的距离来制定使总的车辆运输的吨公里数最小的配送方案。利用节约法制定出的配送方案除了使配送总吨公里最小外,还满足以下条件:

(1)方案能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

(2)不使任何一辆车超载

(3)每辆车每天的总运行时间或行驶里程不超过规定的上限

(4)能满足用户到货时间的要求。

实际上配送路线的优化就是采用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如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最后得出最优方案。

(四)引进信息化和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实现物流各个关节的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目前,在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中,货物的处理主要还是人工操作,各个环节的手工作业都比较多,配送中心的设备也比较落后;如果在此时公司能够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信息系统,例如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识别技术,自动跟踪技术等,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的机械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成本,大大的提高货物处理的效率,这将在国内众多的快递公司之中脱颖而出,提

高了公司的竞争力的同时,还保证了公司的业务量的升高,稳定自身在快递这个行业之中的领导地位。

购买先进的设备和系统虽然投资很大,但是一次性的投入,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回收,但是人工操作成本却是一定要支出的成本,而现在社会的趋势是劳动成本在不断地上涨,相比较加大自动设备的投入会更加经济,此外应该引进专业的物流人才工作效率会更高,有利于实现低成本领先战略。

(五)加强电子商务和快递双项管理人才的培养

由于公司的发展还比较落后,所以从事快递行业的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管理人才缺乏;具备电子商务和快递两个行业的知识分子更是少之甚少。这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不少的难题,公司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培养电子商务物流双项人才:第一、公司可以进行内部培训,比如开设这个方向的课程培训班,加强行业的知识交流,对员工进行各个方面的综合培训,提高自身的能力;公司还可以鼓励人才的创新,鼓励人才进行电子商务物流的深入研究工作等;第二、公司还可以进行对外招聘,公司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招聘会对外引进电子商务物流双项人才,然后再进行一些系统化培训,不断地深入探讨。通过对公司人才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和流水线上的工作速率,还可以在将来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结束语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行业不断的兴起,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作为西南地区的门户,在地理位置上起着绝对的重要性。本文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标准化制度、优化路线、培养双项管理人才和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着手对韵达快递成都中转站进行管理上的优化,提高中转站的运行效率,加快了西南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快递在更短的时间内到达消费者的手中,满足了他们越来越高的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汪志中.我国快递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市场周刊,2008-3 [2]卢卓,许彤.快递行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物流科技,2009-11 [3]徐勇.中国民营快递现状与发展趋势解析[J].南方经济,2006-3 [4]周扬.国内民营快递业发展状况调查[J].新物流,2007-4 [5]周用隆.提升中国快递业竞争力的对策[J].铁道货运,2006-9 [6]张宽海.电子商务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M],2008-2 [7]周盛世.现代物流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M],2005-5 [8]Frank Plastria,Emilio Carrizosa.Optimal location and design of a competitive.facility[J].Mathematical.Programming,2004,100(2):58-64 [9]Weixin Yao.Logistics Network Structure and Design for a Closed—loop SupplyChain in E.Commer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t,2005(4):370-380 [10]晏敬东,石银.中国科技信息,2008(18)

[11]李电生 ,贾金玲.我国民营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10)

[12]韦娟秀.浅析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快递物流业的发展之路.商场现代化,2012(4)

[13]陈德军.网络经济时代快递物流的发展.物流时代,2011(12)

[14]周宁武,曾益坤.建立快递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机制.中国国情国力,2011(3)

[15]覃伟霞.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共赢发展策略探讨.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16]邵钟林.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互为支撑.中国储运,2009年11期

[17]李谦,杨淑芬,晏敬东.我国快递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现代商业,2008(32)[18]翟玲.架析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中国科技纵横,2010(16)[19]史新峰.快递物流的时间管理.经营与管理,2008(1)[20]郑金花.试析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策略.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china/110819/09142266.html

第四篇: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研究---修改版(本站推荐)

【摘要】中小民营企业多年来一直面临着人力资源危机,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为诸多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难题。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是人力资源激烈竞争的时代。人力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竞争优势的源泉。如何获得人才、用好人才成为企业界的难题。其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就是企业如何作好人的激励,如何用好薪酬激励的手段,也就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薪酬管理。一个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激励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薪酬激励又是企业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激励手段,是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而薪酬管理体系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文章对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薪酬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 薪酬管理 优化 研究

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不含3130万个体工商户),按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测算,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9%。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快速成长中,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已经从采掘、一般加工制造、建筑、运输、传统商贸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到包括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在内的各行各业,从分散经营开始向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从早期的以国内市场为主发展为面向国内外市场。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广泛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薪酬的本意是补偿、平衡的意思,在这里反映了组织对员工所付出的知识、技能、努力和时间的补偿。关于薪酬的概念,各国的专家有不同的解释。美国薪酬管理专家乔奇(George Milkovich)认为:薪酬是指员工从企业得到金钱和各种形式服务和福利,它作为企业给员工的劳动回报的一部分是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1]随着管理的变革,对薪酬内涵的理解也不断加深了。薪酬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回报,而不仅仅局限在以货币、实物支付的报酬上。按照这种理解,广义的薪酬包括货币化的报酬和非货币化的报酬。货币化的薪酬即上面所讲的狭义上的薪酬,非货币化的薪酬主要指员工对工作本身或对工作在心理与物质环境上的满足感。根据狭义薪酬的理解,薪酬管理指企业工资的微观管理,是企业在国家的宏观控制的工资政策允许范围之内,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制定各种激励措施与规章制度,在职工中贯彻按劳分配薪酬差别,即制定公平、公开、公正的薪酬制度。[2]本文所讲的薪酬管理不仅局限在对“劳”的分配,也有如何通过强化内在薪酬提升员工的满意度。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薪酬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从而 1 起到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同时,薪酬在组织中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它与组织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

一、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现状

1.企业现行薪酬状况。某企业是一大型集团集团的分公司,在管理 方法 上完全依照集团公司的管理方法和模式,自主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较少,缺少自己的特点,薪酬管理就更是如此。集团公司对薪酬的管理,是建立在对各个企业薪酬总量及结构设计上的控制来进行的,各个直属部门、和分公司均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操作,每年年末制定下一的工资总额预算,报集团公司审批,下年初按集团公司统一制定的工资总额发放目标,确定各月的发放额度。

2.薪酬构成。企业 目前 薪酬主要由工资、规定的 社会 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及其他的福利项目构成。

(1)工资。工资是企业为员工支薪酬的主体,为薪酬的其它部分(如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及其他福利)提供 计算 基础,也是员工能够最直接了解的部分,分为基础工资、年功工资、效益贡献工资及补贴等,每部分各有其独立的确定办法,为满足不同的要求而设计。

(2)年终奖金。年终奖金该企业薪酬分配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根据集团公司的利润情况,该企业按比例提取奖金,对员工进行分配。

(3)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险和住房公积金组成。这是国家 法律 规定必须为职工办理的基本保险项目。

(4)其他福利。包括企业对员工的非工作时间报酬、津贴和服务。非工作时间报酬,包括假日、节日、带薪休假、事假,以及探亲假等;津贴,包括 交通 津贴、节日津贴或实物、住房津贴、购物补助,以及子女升学补助等;服务,包括班车、工作服、体育 锻炼设施、娱乐设施、集体 旅游、食堂与卫生设施及节日慰问等。

3.企业员工对现有薪酬满意度分析。通过对企业内部员工发放问卷获得原始数据(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92份,回收率为98.5%;其中有效问卷459份,有效率为91.8%,有效回收率为93.3%),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保数据的有效与可靠性。

第一,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感觉。只有4%的员工表示非常满意,而较不 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员工比例达到了53%。此外,从公平性、激励性、对人才吸引性三个纬度进行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各个纬度的满意度均较低。满意度调查说明现行薪酬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重新设计薪酬制度。

第二,对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员工对各类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不高,对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个人绩效、岗位价值、个人技能的不满意的为58%~63%,满意度较高的仅为8%~14%,反映出现行薪酬制度以职务、工龄等作为主要付薪因素,缺乏考核、奖金固化,以及忽略岗位价值和个人技能差异。

第三,其他方面。在对现行薪酬的结构态度、对现行福利政策的态度、岗位 分析 与评价和竞聘上岗的态度、对现行薪酬公平感的感受、竞争淘汰机制、对待薪酬改革的态度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满意度均在10%左右或者更低,多数员工要求对现有薪酬制度进行改革,重新设计 企业 的薪酬体系。

二、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定位成本化

中小民营企业普遍把薪酬简单地看成是企业所必须花费的可变成本,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要增加利润,企业主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降低可变成本。于是,压缩拖欠员工的薪酬、不依法给员工交纳相应的保险成为其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中小企业对薪酬认知水平欠缺导致的薪酬定位错误,必然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造成人才流失.制约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薪酬设计有不科学之处

中小民营企业几乎不做薪酬调查,即使做薪酬调查,调查范围也很有限,只是很粗放地简略观察市场总体薪酬行情,其收集的数据必然缺乏真实可靠性。使得薪酬水平的确定缺乏科学性。此外。中小民营企业的职位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管理者主观设定职级职位。然后运用简单的排序法排出员工等级,将同等级同类别的职位归类归档确定薪酬等级。

(三)薪酬分配内部缺乏公平性和支付缺乏公开透明性

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没有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员工的薪酬多半由老板凭经验及个人喜好在员工应聘时与之谈判后确定,随意性较大,从而造成企业内部员工 薪酬标准的混乱。根据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数目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相对报酬多少的影响。中小民营企业内部薪酬管理体系不规范,同工不同酬或同酬不同工现象严重,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从而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中国劳动力充裕,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主抱着“三条腿的青蛙难找.两条腿的人满大街跑”的心理,不肯纠正其薪酬管理理念,殊不知,这样没有制度保障、单纯以老板喜好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最终只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怠工、工作不负责等对抗心理,从而影响企业正常工作的开展。中小民营企业常采取“模糊薪酬制”,以年底、节日发“红包”的方式秘密支付员工薪酬。从而引起员工好奇并四处打探。导致员工之间的互相猜测。当打探得知工作能力不如自己的同事拿的“红包”多于他们时,难免滋生不满情绪,从而影响其工作热情。

(四)薪酬政策不合理。对外缺乏竞争力

受企业规模的限制,中小民营企业难以承受过高的薪酬成本,员工整体薪酬水平普遍低于市场水平。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薪酬政策不合理,薪酬分配不以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性及其工作贡献度为标准,而是简单的以员工所处级别及工作内容为参考确定薪酬,从而造成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对外竞争力不足局面加剧,企业陷入难以吸纳和有效运用优秀人才的窘境。

(五)薪酬管理与工作绩效挂钩不强。激励功能弱化和制度长期激励不足 中小民营企业形式上都实行绩效工资制,但员工的薪酬实际上无法同员工的工作绩效真正挂钩。特别是知识型员工.因为缺少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而使他们的工作贡献度无法得到准确的衡量。其薪酬自然没办法与他们的绩效相匹配。绩效评估的不准确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下降.薪酬激励功能弱化。一些中小民营企业老板难改一贯只注重物质资本、忽视人力资本的传统观念,认为员工付出的劳动由其所得薪酬补偿,只要支付及时性的高薪酬就能吸引并留住人才。并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本巨大的增值潜力。从而导致其薪酬制度缺乏长期激励机制来引导员工行为的长期化。

三、中小民营企业薪酬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的已经认识到,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当外在竞争环境越来越险恶时,加强企业的薪酬管理已成为 保持竞争力的一张王牌。但也有许多企业对薪酬管理不够重视,存在许多问题,以上是民营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为什么民营企业会存在这些问题呢?

(一)民营企业对薪酬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以上民营企业在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由民营企业的错误观念所导致的。我国许多民营企业的领导人的观念至今仍停留在过去物质资本时代,认为物质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力量,未认识到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增值的源泉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人才竞争是现代竞争的核心,如果我国的民营企业还不对人才问题加以重视,很快就会在加入WTO后更加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二)民营企业有更多的家族式管理

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民营企业一般由有血缘关系相连的家族作为大股东控制企业经营,单个业主绝对控制着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在创业初期,具有企业家人力资本权威的“家族首领”在非人力资本的影子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当企业发展壮大后,一来企业领袖退位,二来家族继承人不一定是胜任者,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必须从家族以外引进外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否则难以应付局面。但是,家族企业的天然封闭性的特殊本能反对这种人力资本的引进。即使老总力排众议一时引入,家族人员也会千方百计排挤之。[1]因此,外来者和企业员工很难排解“打工”心态和情结而与企业核心层凝聚在一起,这样就很难形成“命运共同体”,使企业在快速发展中不出闪失。

(三)现代薪酬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导入不足

在企业创业阶段,企业规模小、人员少、结构简单、薪酬单一。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们凭借自身的“家族权威”,在非人力资本的影子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作为企业家的业主可以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地监控企业运作,对于员工的薪酬发放也在“随意”中合情合理。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人员增多和与外界竞争的加剧,这批“老板”们自身素质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在现代薪酬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上的把握上更显匮乏,极需专业人员为其出谋划策。

(四)“对优秀员工的突出奖励,来树立典范”来自于“人们的积极性受金钱驱使”的理论

这些理论被大肆宣扬时,很多民企经营者便以为是真理。但是这种观点,忽视了人的基本需求,忽略了人的非物质需求,其执行结果适得其反。当然,在提高人的积极性方面,运用金钱来激励远比营造创造力的氛围、塑造积极上进的企业文化更为简单。一些民企经营者追求短期激励成效,运用这一方法似乎收效较快,也是这一方法实行的原因。

此外,复制思想和方法远比通过思考方式获得来得简单。当某个方法在某个企业应用成功时再拿到类似企业的不断使用,确实体现资源有效利用和规模化生产降低营运成本的思想,但是企业文化的不同和企业运作上的稍微差别都给再利用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思想和方法的大量复制助长了在某些企业取得成功而其他企业失败的认识成为“真理”。

当然,更重要的是企业老板的短期趋利行为。许多企业老板希望在短期内寻找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短期内能取得奇效,要求在短期内降低人工成本,使员工的懒散行为有所改善等,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好成效。但是这种方法并非真正根治病因的良药,而是耽搁和延误了疾病的治疗。

(五)将薪酬视为企业的纯支出

不少民营企业对厂房、设备方面投资热情颇高,对员工薪酬水平提高却心有不甘。一些老总不理解,现代薪酬管理基本理念之一,是员工薪酬水平提升与员工素质提高互动的良性循环,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这是因为,若员工薪酬水平较高,企业原有高素质员工的流失率将降低,节约员工培训费用,企业将吸纳更多高素质员工,这些均有助于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又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就可以形成员工素质提升与薪酬水平提高“互推”之势。此态势对企业与员工均是有益的,而企业最终获得的收益:即人力资本收益,将高于在员工方面的各项支出(即人力资本投资)。

此外,一些民企老总对人力资本与传统资本增长的互动关系认识不足。企业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在资本结果构中的相对地位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对于民营企业来讲,一方面人力资本存量所占的比重在逐渐上升,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截止突出而物质资本的重要性则相对下降。尽管员工现金计划薪酬在现代企业中仍然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它毕竟只能作为对员工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一种补偿,在人力资本激励方面力度显然不够。

四、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和薪酬制度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中小民营企业要想真正留住人才,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理念和体系至关重要。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关键是要了解员工的需求。企业内员工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员工把奖金看得很重,有的员工特别是知识分子和管理干部则更看重晋升职务、尊重人格、授予职称等。管理者要想取得很好的领导效果。使员工的激励水平最大化,就必须本着人本主义的理念,以员工为中心,了解他们多样化的需求并做出积极的反应,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人本管理理论的要求下,薪酬体系设计要注意以下三点: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要设法满足员工的要求;积极主动的提高改善员工利益;在创造中激发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因此,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制度,必须牢牢把握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总原则,以物质激励为核心,注意精神激励,实行有效激励。

(二)确立具有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的薪酬政策将程序公平视为公平原则的“上层建筑”

公平是保证企业薪酬管理制度达到激励目的的前提条件,而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是企业在市场上吸引人才的重要武器。对于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薪酬的员工来说,企业只有保证薪酬政策的公平性,才能使他们相信他们的付出与相应的薪酬是对等的。否则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公平并不等于平均,薪酬政策的公平性,指的是在同一企业中不同职务所获得的薪酬应正比于各自的工作贡献,只要比值一致,就是公平,它允许企业内部薪酬分配适当拉开差距。对外竞争性的薪酬政策,并不是指提高企业整体薪酬水平,而是指将现有的薪酬成本进行合理分配,重要程度不同的工作岗位、知识结构工作能力不同的人员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有差异的,可以赋予不同的薪酬分配权重。从而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效益。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等对企业贡献度大的员工的薪酬水平定位在市场薪酬水平之上.以保证其具有市场竞争力;而对于一般岗位的员工,因为市场上供过于求,替代成本较低。可以将其薪酬水平定位在等于或低于市场薪酬水平,以约束企业整体薪酬成本。

良好的薪酬制度必须具有公平性,即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外部公平是指同一行业或同一地区或同等规模的不同企业中类似职务的奖酬应当基本相同,因为对他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要求相似,他们的各自贡献便应相似。内部公平性则指同一企业中不同职务所获奖酬应正比于各自的贡献。为了保证企业奖酬制度的公平性,企业经理人应注意:奖酬制度要有明确一致的原则作指导,并有统一的、可以说明的规范和依据。[1]但是很多民企经营者只注重结果的公平,而忽视对薪酬界定程序公平的关注。同时也要有民主性和透明性。只有员工能够了解和监督奖酬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和管理,猜疑和误解便会消除,不公平感显著下降。企业也要为员工创造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条件,并引导员工把注意力从结果均等转到机会均等上来。

民营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着眼于结果性公平,着重强调分配结果而忽略了决定这些结果的方法。在薪酬的支付方面也常采用暗箱操作。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提出了程序性公平的要领认为报酬的结果和程序性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不公平感。薪酬程序公平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薪酬制度内容、员工公平感受、激励行为和企业绩效能否形成一个良性传递过程。因此,在民营企业的薪酬体系框架中,必须将程序公平视为公平原则的“上层建筑”,以此为整个薪酬体系框架的“灵魂”。同时,实行公开化的薪酬支付。薪酬管理强调的是薪酬制度公平,而员工对薪酬制度是有赖于管理人员将正确的薪酬讯息传达给员工。这样做可减少员工猜测,从而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至于公布的程度没有硬性规定,一般是公开薪级制度和可以晋升的职级,每一个薪级的起薪点及最高顶薪点和每个职位的薪点。而个别员工目前的数目,可以不公开。

(三)设置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和实行公开透明的薪酬支付制度 企业薪酬结构的设计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鼓励员工产生企业需要的行为。薪酬具有保健和激励两大功能,刚性薪酬制会强化薪酬的保健功能.弱化薪酬的激励功能,鼓励员工出勤不出力行为。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结构设计时应设置绩效工资,而且绩效工资的比例随着岗位级别、岗位所承担责任的增加而增加.真正做到使企业各个级别员工的薪酬收入均与其工作绩效挂钩,并通过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的量化考核来确定绩效工资的多少,从而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功能。保密的薪酬支付制度只会使员工之间互相猜测.引发员工 8 的不满。实行公开透明的薪酬支付制度,让员工了解这样的信息:薪酬高的人自有其高的道理,薪酬低的人也自有其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使企业员工体会到公平。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要求公平的薪酬制度,而公平的薪酬制度,其前提必须是企业高层能将薪酬分配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员工,使员工了解企业薪级制度和可以晋升的职级,每一薪级的起薪点,最高的顶薪点等,从而减少员工不必要的猜测,保证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可以让一定数量的员工代表参加;薪酬制度实施后,企业可以设立一个员工信箱,随时解答员工在薪酬方面的疑问.从而确保企业薪酬制度的透明化。

(四)企业薪酬制度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联系

民企发展要有自己的经营战略,薪酬策略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一个良好的并具有导向性的薪酬制度应当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并且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因为薪酬制度能有力地传达这样的信息,在组织中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薪酬制度越是支持公司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员工们就越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公司的战略。[1]薪酬制度与战略之间的统一程度通常决定了战略是否能够有效实施。与组织战略相一致的薪酬制度将和企业战略、核心技术、重组资源一样,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为企业创造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逼近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通过人力资源战略及其实践来获取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将来企业的竞争更加突出了对人才的竞争,而薪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薪酬战略作为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必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

薪酬战略是依据企业经营战略,并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企业不同的经营战略需由不同的薪酬战略支持,如图所示。

战略 事业响应 人力资源需求配置 薪酬体系

创新:增加生产复杂性和缩短生产生命周期 产品领先转向批量定制生产和创新周期性 采用敏捷性的、敢冒风险的、具创新力的人员 奖励生产和流程中的创新基本市场的薪酬灵活变通的一般工作描述

成本削减:聚焦于生产效率 卓越的运作寻求成本的有效化的解决方法 以最少的人力做最多的事 注重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增加浮动报酬强调生产效率重视系统控制和工作要求

客户至上:提高客户期望 与客户建立亲密关系传递、交流解决客户问题的方法加速进入市场 让客户高兴、满意超越客户期望 奖励让客户满意的行为和表现工作及能力由定单来评价

(引自顾琴轩《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薪酬战略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9卷)

同时,企业选择的薪酬战略还要与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相结合,在企业成长阶段,经营战略以投资促进企业成长。为了与这个经营战略保持一致,薪酬战略应该具有较强的激励性,着重将高额报酬与中高程度奖励相结合。当企业处于成熟阶段,经营战略基本上以保持利润和保护市场为目标,与此相应薪酬战略应以奖励市场开拓和新技术开发及管理持技巧为主。要做到这一点,须以平均水平的报酬与中等的奖励相结合。对于处于衷衰退阶段的企业,恰当的经营战略则应收获利润并转移目标,转向新的投资点,与此对应的薪酬战略是实行中等水平的基本工资标准的福利水平,同时采用适当的刺激与鼓励措施与成本控制相联系,避免提供过高薪酬。

(五)将内在薪酬作为薪酬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和薪酬设计科学化导入更为柔性的薪酬计量方法

将内在薪酬作为薪酬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是民营企业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操作有:民营企业管理者应及时认识到培训对于员工的重要性。积极防止人力资本贬值,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良好的民营企业文化。使民营企业真正变大变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情感关注,老板与员工之间有一个共同道德观、价值观。

首先明确薪调查对象,用科学方法收集并统计数据资料,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解决对外竞争力问题。其次,建立科学的职位评价系统,解决对内公平性问题。科学的职位评价需要考虑职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工作强度、工作责任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通过综合评价这些因素确定工资级别,而不是简单地与职务挂钩。同时,民营企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使其分享到 10 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要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职业攀升道路。除传统管理通道外,另设几条技术通道。

1、薪点制。企业可依下列因素确定每位员工的薪点:职务、职称、学历或学位、工作年限、特定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特出贡献、责任与强度等。

2、计时制和计件制。这两种计量方法,对某些生产型民营企业来讲颇为有效。

3、年薪制,这里的年薪制是以工作的年限作为主要依据的薪酬计量方法,也就是说员工的薪酬应随其在企业的服务年限或其某一工作岗服务年限的增加而自动加薪。

4、分红制,它可以分为以企业中的管理层或核心管理层为对象和以企业全体员工为对象的分红制两种。尽管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薪酬计量方法,但对民企来说,有时却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要为企业长远发展打基础,深入思考要引进的理论

不要指望短期内能解百病的良药,尤其是不要在短期内创造奇迹,不要太迷信现在许多的流行理念,每个理论都有其存在的基础,如果不熟悉它的理论背景和事实基础,只会对我们产生误导。在吸收和运用某种理论前,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方面的论证。在引进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时,要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

在许多学者提出的优化策略中,往往是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零散的,缺乏对薪酬管理的整体认识。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站在战略的角度,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案。要把企业工作文化与薪酬管理结合起来。企业的文化特征是薪酬制度设计的基础,每个公司的薪酬制度模式必须适合本企业自身的工作文化的价值导向,如果简单抄袭其它公司只能误入歧途。

结束语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薪酬制度还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虽然在市场经济建立以后,薪酬管理的内容、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改进,但受传统薪酬管理的影响,我国在薪酬管理上仍遇到大量问题。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对薪酬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要加大对薪酬管理理论的研究力度,引进西方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适合 我国企业发展的理论方法,为我国企业的薪酬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结合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一条适合我国民营企业薪酬改革的道路。综上所述,民营企业要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要以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管理制度。使薪酬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相一致,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青长兴”。【参考文献】

1.胡江涛,刘凯,陈慧敏.薪酬激励发展新趋势[J].法制与社会,2008,06:296 2.王志芹.民营中小型企业薪酬激励浅析[J].商情,2007,02:174-181.3.周丙洋.民营中小企业薪酬体系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经济纵横,2007,22:82-84.4.王成,王晨阳,李泰.企业薪酬激励问题的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7,249:178-179.5.张斌.浅谈以人为本管理与薪酬激励[J].职业圈,2007,74:55-56.6.裘会现.现代企业的薪酬激励[J].民营科技,2008,02:85.7.武超,王激.使用激励性薪酬提高员工执行力[J].人才资源开发,2008,04:30-33.8.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7.

第五篇: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谢伟华 张国权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2期

[摘 要]中小民营企业多年来一直面临着人力资源危机,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为诸多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难题。而薪酬管理体系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文章对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薪酬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民营企业;薪酬管理;薪酬制度

[中图分类号]P276.3

[文献标识码]A

下载论我国快递公司的物流标准化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我国快递公司的物流标准化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通物流公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推荐)

    摘要: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也日益迅速。传统物流公司作为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从长通物流公司的现状......

    浅议我国汽车4S店物流管理的现状及优化

    浅议我国汽车4S店物流管理的现状及优化 摘要: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对于优化资源配置......

    贵州省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成本优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贵州省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成本优化研究 作者:李莉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年第07期 [摘 要] 文章分析贵州省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兴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兴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摘要:商业银行是社会经济中枢,其高负债、高风险特点决定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是各大商业银行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和策略......

    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及改进策略

    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及改进策略 摘要:文章研究了当前我国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间接说明了当前我国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人力资源成熟度较低,......

    长春烟草物流公司配送管理研究

    目 录 引言 ...................................................... 6 一、物流配送与配送管理的概述 .............................. 2 (一)物流配送的概念及其配送现代化......

    上海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最终版)

    上海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强劲发展,快递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本论文通过研究邮政速递公司如何充分利......

    基于风险等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及改进研究

    基于风险等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及改进研究 摘 要:农产品物流金融是一种新型的物流业务和信贷业务,由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农业企业共同实施。由于国内物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