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民学校工作指南
栗雨街道市民学校工作指南
一、学校定位
市民学校是为社区居民做好事,同时动员社区居民为社会做好事的桥梁和纽带,是社区居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以社区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阵地和平台。
二、办校宗旨
提升市民素质、促进城市文明;引导社区居民互爱互助,倡导“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社会风尚;以社区和谐促进社会整体和谐。
三、办学力量
社区为办校主体力量。市民学校发展专兼职教师,作为日常运行的工作力量。专职教师指专门从事办事处市民学校工作的人员,兼职指非专职,但全面参与社区市民学校的建设,每周在市民学校工作时间不少于8小时的人员。兼职教师可由学校教师、社区志愿者以及社区居委会干部、离退休老同志、辖区机关企业志愿者等构成。
鼓励市民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可由顾问、校长、副校长、委员等构成,校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和日常工作。校务委员会成员可由结对共建单位有关同志、社区居委会干部、驻校志愿者、兴趣性自组织与志愿者组织负责人、社区楼栋长、社区志愿者等组成。
四、办校场所
社区居委会或小区物业管理办公室、会议室以及社区广场、社区单位等现有阵地。
依托社区居委会建校简单称为“社区市民学校”,依托小区物管建校简单称为“小区市民学校”。
五、办校内容
围绕社区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娱乐性、互助性等基本功能和居民实际需求,一是建构各类兴趣性自组织、志愿者组织;二是发展社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开展各类少儿艺术培训;四是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五是开展各类文体艺术活动。
六、建立校务委员会运行机制
校务委员会建议每月或两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听取校务委员会办公室上月工作总结,安排部署下月或下一阶段工作。校务委员会可以以通讯会议召开,但通讯会议不应超过工作例会次数的1/3。校务委员会同时建立紧急、重大事宜请示制度,方便校务委员会办公室处理紧急、重大事项。校务委员会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1.建立校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2.协调、规划、指导学校发展;
3.协调办校软、硬件资源;
4.审议讨论学校运行管理制度,推动建立志愿者保障激励机制;
5.讨论、落实办公场地、活动场地建设,推进学校有形化建设;
6.听取校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汇报,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7.讨论决定开展重大项目与活动。
第二篇:市民学校
巷子口镇2013市民学校工作计划
2013年,巷子口镇在总结2012年市民学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在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的高度重视下,在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始终把发展社区教育、完善村居教育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工作的新思路。为切实保障全年社区市民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学习《新市民系列读本》为重点,以提供社区村民整体素质和文明为目标,为了吸引居民群众参与文明教育,市民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的原则,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市民学校的课程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保健知识讲座等。同时,在教育对象上做到区分层次,因类施教,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与授课形式。
二、工作重点
今年的市民学校要突出新形势下的新特点,以提高重点加强爱党爱国和建设文明生态和谐家园的宣传教育,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妇女教育以及青少年教育,积极发掘社区现有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贴近群众生活,主打实用牌,保健养生牌,把居民群众吸引到市民学校的课堂上,让市民教育更加“接地气”更有人情味与实用性。
三、工作任务及目标
今年社区市民学校教育把重点放在贯彻落实好《新市民系列读本》学习和爱党爱国教育上,做好动员安排布置工作。采取理论时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市民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的讲课、阅读,而需要采取形式多样、富有创新内容的教学讲课方式,真正把市民学校教育落实到实处。
继续强化重心下移意识,贴近形势意识,迎合需求意识,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同时继续大力推进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百花齐放的教学手段,才能使市民学校真正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发挥市民文明素质教育阵地的作用。
巷子口镇将集思广益,积极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把市民学校办的符合民意、符合政策、符合潮流,把文明教育工作做的群众喜闻乐见,把宣传教育做的深入人心,贴近人心。
巷子口镇2013年市民学校工作总结
2013年,巷子口镇市民学校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十八大会议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塑造高素质的市民群体,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的,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文明社区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基层市民学校阵地作用,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努力提高市民思想道德观念和文化素质。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村党总支、村委会高度重视市民学校建设,把市民学校建设摆上了重要位置。加大领导力度,由村主任、副主任分别担任市民学校校长、副校长,由村干部、党员骨干、居民骨干、退休老干部为主要成员,共同商议工作事项,制定教学计划、规章制度、学员守则等。同时聘请兼职教师定期来校上课,保证学校的师资力量充分,从而使村市民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教学有据可依,为市民学校工作开展打下了扎实的组织基础。
二、广泛宣传,增强村民参与意识
市民学校参与对象是社区村民,只有发动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取得实效。我们充分利用村宣传栏、横幅等阵地,大力宣传思想整治、道德文明、科学文化、民主法制、生态环保等知识,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利用辖区内各单位的优势资源举办了各类知识讲座,提高了村民和青少年的社会知识。把村教育活动作为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地,把市民学校作为村民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三、全面教育,切实提高村民素质
围绕办出特色、办出成效的目标,社区市民学校充分发挥阵地优势,抓住有利时机,围绕不同主题,开展了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代精神、街道社区等教育,使广大市民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村党员、村民集中收看“十八大新党章解读”等,关心街道和村里发展。
二是开展道德文明教育。重点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文明礼仪等教育,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全社区形成知荣辱、明道德、讲礼仪、重诚信的良好风尚。
三是开展科学文化教育。积极开展科学思想教育和科普知识,、医疗保健知识、安全知识等教育,在社区形成讲科学、求创新、追求进步的氛围。开展健康教育以及科普教育,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四是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努力是村民学会正确的行使民主权利,形成守法、有序、安定、和谐的局面。让村民及时掌握新的法律条例,能够正确地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我村市民学校所做的一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要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还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努力,扩大市民学习的普及程度,开展更多的活动,能够把村民吸引到学习中来,让市民学校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达到全民素质普遍提高的目的。
第三篇:市民学校
关于开展市民学校活动草案
社区是养成教育的一个基地,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是学生体验社会主要阵地。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准,充分发挥文明市民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促进中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居民综合素质。为推动社区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市民学校” 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学生带进社会大课堂中,对于发展教育,促进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的参与也为社区提供了鲜活的力量。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社区、服务居民”的原则,依托文明市民学校,以市情和形势任务为重点,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出发,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全面系统地对社区的居民进行政策、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科学知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教育引导街道、社区干部职工和广大居民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调动全民参与建设街道、社区的热情,推动街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二、活动主题
“市民学校——构建健康文明社区”
三、主要目标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区为重点,通过市民学校的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居民素质,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推动街道精神、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更好地为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活动内容
市民学校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对居民进行形式多样全方面的培训。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针对广大居民的需求,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八荣八耻”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教育,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科普知识教育和计算机培训等。重点围绕以下内容有选择地进行:助老帮困、环境整治、节能宣传、生活保健、“两会”民生宣传、义务家教等社区服务。
五、活动方式
市民学校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研讨会、计算机网络、观看录像、知识竞赛、文娱活动等形式,由居民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开课。根据实际举办一系列培训班,开展一系列活动,真正在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方面有新的收获和提高。
六、工作要求:
1、社区市民居民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区远程教育作用,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学习市情、文明礼仪以及传统文化、艺术欣赏、国际形势、现代新知识,定期举办培训班,力争服务辐射全部社区居民,有效提高居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并着力做好典型选树、推广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
2、社区文明市民学校制定具体的教学安排,精心组织,确保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的落实。并根据形势、任务和创建要求及时调整内容安排,并按照要求建立文明市民学校学习笔记。
3、社区居民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符合本社区居民特点、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按照居民学校建设标准开设好相关课程,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学习科学知识的结合,又要重视宣传教育与道德实践的结合,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社区居民学校实施方案务于3月底前报送机关政秘科。
4、发挥社区自身优势,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社区资源,实现场地、师资的共建、共享。充分利用我社区居民学校的优势,组织居民参加听课,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5、居民学校教学涉及面广,教学内容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线齐抓共管、扎实推进,各社区负责人要将办班情况及时记载,统一归档。
七、任务分工
具体等于社区居委会商讨后再做决定。(暂定茶山竹海居委会)
八、活动一般流程
1、提前与社区负责人进行沟通与联系,进一步确定落实活动的服务地点。
2、组织我院同学广泛参与到本次服务活动中。
3、进一步对青年服务志愿者的工作进行划分与安排。主要分为慰问孤寡老人小组、健康知识宣传小组、文艺小组、义务家教小组。(再商讨)
4、及时上交活动总结。
九、注意事项:
1、在各志愿者进行有效而广泛地宣传活动,以便让更多同学参与到服务活动中去
2、活动前做好人员的安排,具体落实到人员的基本任务,做到活动有序。
3、做好宣传资料的打印与复印工作。
4、相关同学准备各项所需工具。
注:具体活动方案等与社区居委会商讨后再做决定
第四篇: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
三和实验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指南
学校是人群较为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结核病的暴发流行。为科学有序地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蔓延,保障学生、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工作指南。
一、机构职责
(一)学校
(1)学校成立卫生防病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立校长、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班级卫生员组成的传染病防控体系,负责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2)设立卫生室。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保健老师;
(3)负责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的发现、信息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和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结核病疫情和因病缺勤等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4)建立新生入学体检和在校师生每年一次的常规性健康体检制度,将结核病筛查列入健康体检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康档案,对学校师生中的肺结核病人做好早发现,早登记和早报告。
(5)协助疾病预防控制结构开展本单位发生结核病疫情的现场调查和应对处置工作,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结核病突发事件处置情况的督促、检查。
(6)负责组织开展对学校师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者讲座。
(7)负责日常发现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及推荐工作
二、学校结核病的预防
(一)健康教育
1、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卫生课的重要内容。要利用健康教 育课、主题班会、宣传展板、黑板报、宣传窗,或开展讲座、播放影像制品等多种形式,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地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他们对结核病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倡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近距离对周围的人咳嗽、打喷嚏或随地吐痰;培养师生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3、加强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及环境消毒工作。并在校园内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预防结核病等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流行。
(二)常规体检
将结核病筛查作为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和每年师生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对于学龄前儿童检察卡痕,做PPD检查;小学和初中生也要检察卡痕,有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的需做PPD检查,>15mm强阳性者拍摄胸部X光片;老师拍摄胸部X光片。体检应有学校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经认可的医疗或预防保健机构来承担,并建立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做到及早发现学校中的结核病人。
(三)症状和因病缺勤监测
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要利用每天的晨检,对到校的每名学生询问是否具有发热、咳嗽、盗汗等可疑症状,对发现具有可疑症状的学生,要及时告知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确保做到对肺结核患者的早发现、早报告。
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三、患者发现、报告和治疗管理
(一)患者发现和报告
1、患者发现
(1)主动发现:利用每年新生入学、学校师生每年一次的常规性 体检以及毕业体检开展结核病筛查。对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查看BCG卡痕,必要时开展PPD检查。对PPD检查强阳性者或胸部检查发现异常者要将其转诊至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诊。
(2)因症推荐就诊:对学校症状监测发现的咳嗽,咳痰或咯血≥2周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由学校及时地将其推荐至属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诊断。
(3)因症主动就诊:医疗机构或结防机构对出现咳嗽,咳痰或咯血≥2周主动就诊的学生,要及时开展胸部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进一步确诊。
(4)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
对学校师生中确诊的涂阳肺结核患者,要调查与其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同班级或同宿舍的同学、教师等是否有咳嗽、咳痰≥2周、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检查。
2、登记报告
(1)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机构诊断的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患者,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网络直报和网络专报。
(2)学校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应在其健康档案中进行登记,同时向属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报告。
(二)患者的治疗管理
1、患者治疗
对于学生和教职员工中确诊发现的肺结核患者,要到属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免费的抗结核病治疗。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参照“主管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执行。
2、患者管理
患者管理要根据学校师生是否休学与复学进行分类管理。学校师生的休复学原则应由专业机构出示病情证明,学校校医根据本学校的 具体要求决定师生是否休学与复学。
(1)休学对象
①菌阳病人(包括涂阳或培阳患者)。②病灶范围广泛或伴有空洞的菌阴患者。(2)复学条件
①菌阳病人至少经过2个月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病灶明显吸收、连续2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事件至少满1个月)。
②菌阴病人经规则治疗病灶有较明显吸收,空洞缩小,连续2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事件至少满1个月)。
3.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管理要求(1)休学患者
对于休学的户籍患者纳入居住地的结防体系进行治疗管理;对于返回原籍的患者,学生所在地的结防间隔将患者治疗信息转入到当地的结防间隔,按照跨区域管理方案的要求执行。
(2)未休学或已复课的患者
由校医或室友监督服药,社区医生定期访视,并将访视记录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结防专业机构。
四、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
为保证学校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落实,将督导检查结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落实措施不力,导致结核病在学校传播流行、危害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或瞒报、迟报疫情的,要依法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和实验学校 2017年8月
第五篇:学校(幼儿园)评估工作指南
学校(幼儿园)评估工作程序服务指南
一、评估的程序
1、学校自评。申报等级的学校(幼儿园)应建立由校长(园长)负责的学校等级评估自评领导小组。(下面简称园)
一、要向全体教职工做好宣传、动员,学习等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要求和做法。
二、须按评估方案要求,查漏补缺,认真整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同时,收集整理有关的各种档案资料表册。
三、要按指标逐项进行评议打分,汇总自评结果,写出自评报告。
四、须由校长(园长)作自评报告,提请校教代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充分征求意见后按有关规定向上级教育督导部门申报。
学校(园)自评报告内容应包括:
(1)学校(园)概况;
(2)学校(园)自查整改工作情况简介和自评结果;
(3)改善办学条件和幼儿园管理的主要成绩、经验和特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和今后努力方向、措施等。
学校(幼儿园)自评过程中,督促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督导部门指派人员,负责对学校自评工作进行指导帮助,协助幼儿园做好自评工作和各项准备工作。
2、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估组对学校进行评估。评估的一般步骤是: ① 听取学校自评报告和办学单位意见;
②评估组分成若干指标小组,采取各种方式对学校(园)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获取各种有关信息;
③ 评估组对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汇总整理,评议打分并拟出督导评估意见;
④评估组与学校(园)和办学单位交换意见,肯定成绩,提出改进学校(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但不宣布评分和等级;
⑤ 评估组按等级评审权限将督导评估意见报相应评定单位审定。
3、评估的方法
①评估专家组成员进校(园)评估前集中培训学习,熟悉评估方案各项指标内涵及评估标准,审阅学校(园)自评材料,制订评估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分工。
②听取学校(园)自评报告和主管部门意见,察看校(园)容校(园)貌和教育学设备设施等办学条件及育人环境。
③查阅各种档案资料;召开各类座谈会;专访学校(园)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教师、学生等。
④随机抽样对教职工和学生(家长)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⑤随机安排听课,观看学生(幼儿)课外活动,审阅学生(幼儿)学习成果,并考察学生(幼儿)的综合能力素质状况。
⑥评估专家组成员在了解全面情况后,独立思考,综合判断打分,撰写分工项目的综合评述材料,交组长汇总。
⑦专家组汇总评估情况,认真讨论评估意见及结论,向学校(园)反馈评估意见的内容,特别对关系全局的项目达到情况及存在问题与建议,须经全组成员认真讨论,充分听取意见。
⑧与受评学校(园)及主管部门领导反馈意见,肯定成绩,提出改进学校
(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但不宣布评分和结论。
⑨修改、整理评估意见,按要求填写评估意见表并签名,评估结束后将其上报相应教育行政部门督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