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想国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
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一步步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而代表勇敢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安全,并维护统治者的任何决定。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统治者要服从统治者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柏拉图描绘的这一理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后来的空想主义者所向往。
而读到这部分,我却觉得很多说法都似曾相识,早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就有用系统的礼制来约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隶服从统治,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劳动所有,但有义务向君主定期朝贡、纳税,君王号召时要集合军队保护君主。而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与柏拉图的许多主张有着相似之处。君主对全国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行为、武力全部收归中央掌权者所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思考,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育灌输、道德约束、假借神意,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所以,通过书中的政治辩论,我发现了很多我并不认同的柏拉图的观点。例如:为维护统治,掌权者可以用假话欺骗民众,甚至编造所谓的“腓尼基人的传说”,假借神意来证明人生来就有贵贱之分,“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这些都体现了柏拉图所倡导的“理想国”的实质——封建贵族专职的奴隶制国家,特权横行、等级森严,压迫沉重,人与人之间严重不平等。我认为,柏拉图生在那样一个时代,他已经是具有创新意识、目光深远、有改革思考的智者。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以及阶级的局限性,柏拉图代表的是封建贵族的利益,这决定了他的政策主张都是为封建贵族服务的,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很多的主张都不见得是正确的,他的主张也不见得是真正正义的。
《理想国》展现了作者超凡的教育理念。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问题,他为理想国设定的很多规矩、礼仪、道德,都没制定成法律,而是寄希望于通过从小时候开始的教育来引导人的行为和方向。正如书中所说:“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
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教育应从人小时候开始,包括质朴的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他希望监督诗人、强迫他们在诗篇里培植良好的形象,同时监督其他的艺人,禁止描绘邪恶、卑鄙的精神。他希望通过这样,让城邦的护卫者远离罪恶的形象,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这些从小抓教育的理念,无疑是有远见的,并抓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从一个人的童年开始施加影响,将服从统治的信念根植于心中,必然是最彻底、最有效、最稳定的统治方法。这些教育理念,对后世的教育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与前面一样,读到这里,我又有了一些和柏拉图相左的见解。柏拉图觉得:为加强思想统治,应该不惜控制所有艺人,阻止他们不论在绘画或雕刻作品里,还是建筑或任何艺术作品里描绘邪恶、放荡、卑鄙、龌龊的坏精神,“哪个艺人不肯服从,就不让他在城邦中存在下去”。但是,我认为:世界上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都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因为有恶,人们才可以感受到善;因为有丑,人们才能体会到美;因为邪恶的存在,人们才追求正义。摒弃一切反面的食物只保留正面是不可能做到的,追求极端只会适得其反。无论是艺术还是思想,都只有丰富、全面、博大精深时才是最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所以,或许不应该过分去追求社会思想的统一和单调,人的思想是不可能长期永远的被压制的。
《理想国》诠释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柏拉图认为理念社会和现实社会构成我们生存的世界,理念的社会真实存在而且处于永恒不变的状态之中,但人类所感受到的世界只是理念社会的影子,微弱而不真实。人们感受到的世界由现象组成,时刻在时间、空间的作用下不断变化。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柏拉图提出了与众不同的一种认识论,囊括理念论和认识论,以此来指导他的哲学教程。柏拉图作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书写并流传了丰富的哲学著作,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后世哲学影响尤甚。《理想国》几乎是一部“哲学大全”,大部分由对话体写成,文体之优美,思维缜密。柏拉图认为我们我们生活的世界分为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只有有知识的人才能将具体事物与理念事物准确区分开,因为他们能真正认识到美。柏拉图觉得善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唯物的,一切都互相联系的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人能主观能动的认识世界上的事物,但人的认识会受立场、知识、世界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虽然我和柏拉图的世界观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对于善、对于美,我们都是心怀感恩并敏锐感受着的,对于它们的歌颂我们有一颗同样的心。
看这本书,不仅能了解古希腊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风俗人文等,还能跟着苏格拉底的辩论培养一些哲学思维,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对待生命的态度,同时也能学到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不小的启迪。读这本书,我收获良多。
二,《理想国》读书心得(2010-12-17 23:36:52)转载标签: 杂谈
《理想国》是柏拉图在思想成熟的中年所写的,也是因为慕着《理想国》响当当的名号,我才认真了解了柏拉图: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出生于雅典的一个名门望族的奴隶主家庭,死于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
是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公元前399)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曾三次去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活动,企图实现理想的奴隶主贵族政治,但以失败告终。而后由于恢复了民主制度,导致了他的老师和朋友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这样的一个学说可以从属于伦理学、政治学和神学。柏拉图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使自然规律服从于神圣原理的权威。柏拉图还认为,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他也认为宇宙开头是一片混沌,但他又认为是一个超自然的神通过一个理性方案,来实现对混沌的开辟,而使宇宙变得井然有序。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观。他认为,数学并不是研究自然界的工具,而是使灵魂从暂存过渡到永恒的捷径,是人进入“理念世界”的“跳板”。在数学的刺激下,人的知识可以远离“虚幻的”感性世界,走向真理的理性世界。他继承和发展了毕达哥拉斯的宇宙和谐的思想,为地心说打下了基础。柏拉图认为,在所有动物中,人最先出现。因为头是灵魂的器官,而且非常接近球形。别的动物都是人退化而成的,是人的灵魂投入低等身体的形状。四足动物是对哲学一窍不通的人变的。柏拉图假定有一个恶的世界精神,这个魔鬼代表的就是他的最大敌手原子论者的见解。柏拉图的教育观点是,教育应当由国家来组织,其目的主要是培养统治者。柏拉图非常重视数学,他自己阐明了负数的概念,可以称为一个数学家。在柏拉图学园的门口上就有“不懂数学者免进”的警句。
都说要了解一部作品的内容和核心思想,必须了解它的作者的生平及他的思想观念。同样的,在通过对柏拉图的了解和阅读《理想国》后,我再一次深深感叹这句话的正确性----《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
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种柏拉图式的理想国。
柏拉图“理想国”的宗旨就是要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如同人的灵魂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一样,最理想的国家也应由相应的三个等级组成。柏拉图把分工看作国家的构成原则,他在《理想国》中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用于欺骗城邦中的所有人,那就是神创造三种人的说法:第一个等级是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这些人是神用金子做成的,具有智慧的品德,通晓“善”的理念及治国的哲学,是国家当然的统治者;二是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他们是神用银子做成的,具有勇敢的品德,是国家的保卫者;三是有节制之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这些人是神用铜铁做成的,具有节制的品德。前两个等级拥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产,第三等级有私产但不可有权力。孩子们通常都属于他们父母的那一级别,有天赋的才能。即通常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会打洞。”虽然他也认为有时孩子不属于父母的级别可升降级别,但这显然是一种伪装矫饰过的唯心主义的天赋论。这三个等级具有不同的德行,在国家中执行不同的职责。至于奴隶,在柏拉图看来,根本就不算人,在《理想国》中毫无地位可言。他认为这三个等级就如同人体中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致而无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义,就犹如在一首完美的乐曲中达到了高度和谐,只有这样,整个国家才算是取得“和谐一致”,实现了正义的原则,否则就违反了“正义”的原则,国家就要灭亡。
处于大规模怀旧时期之中的伯拉图,企图描述出重新连接起分裂城邦的思想纽带,他选择物体的哲学本质为切入点——寻找所有同类物体中本质的唯一性,这唯一性就是物体的本质——是概念而非形象:比如说我们所看见的苹果只是苹果这个概念中一个实体呈现。他追求的是所有物体的理性归纳,纯粹的理性,天呐,这跟康德如此相似:发现物体中唯一的本质,意味着找到了所有物体的一致性,并将这种一致性应用到政治之中,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但是我个人认为,要实现这个应用,无疑是一件巨大得可怕的工程:要消除人们头脑中对于日常生活中物体的所有感性感受,告诉他们;所看到的联想的感受的,都是唯一概念——本质下的表象;告诉他们所有的差别都是表象,告诉他们在北京被砍一刀,和在纽约被砍一刀,都感受到同样的疼痛,无差别的。使人们完全生活于理性之中,生活于哲学的极致追求中,然后人类就统一而毫无差别了,就仁慈和善了,大同世界。而这个过程永远无法完成。
这就是《理想国》,令人难以忍受的拒绝生活的常态,拒绝物体呈现的多样性,把人性丑恶的一面视为人类这个概念的表象,所以宽容这黑暗的一面,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理想国”的基础建立于哲学空想上,并且由此推理出了疯狂的城邦制度——哲学家统治的世界,哲学家的公民,哲学家的一切。
另外,读《理想国》,我还产生了几个感慨,既然是写读后感,今天就把它们也说出来:
第一,苏格拉底真是好辩才。他的那套主导式的提问辩论法,加上他神速的反
应与通俗的比喻,让所有的对手都无意间落入了他的圈套,稀里糊涂地就被他打败了。用他的一个对手阿德曼托斯的话说就是:“由于你巧用了以你为主导问与答的技巧,他们在辩论中刚接触到关键问题时就被你引进歧途,这些歧途尽管都是小的,但积少成多,直到最后辩论结束时,他们才发现自己原来的观点在不知不觉中被颠倒了。”不过话说回来,当苏格拉底不再饶弯子,真正去下定义时,那可是言简意赅、明白易懂、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人十分信服。哪怕是他批判和鄙视艺术家时,也是有依有据,理直气壮。若不是读过尼采反驳的言语,真要偏信于他了。
第二,柏拉图真是好尊师。始终以苏格拉底与其他人的对话录的形式著文,让我读到最后都有些分不清楚到底是柏拉图还是苏格拉底构建了这本理想国了。柏拉图把自己的荣耀都归功于老师,而他的高徒亚里士多德却没有学习这种把金子贴到老师脸上的优良传统,柏拉图估计也怪郁闷的。那我也只能感叹每个人的思想行事总是有所差异的!
第三,理想国真是好超前。从最基本的国家构建开始,提出了大量“前卫”的理念,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两点:一是妇女和儿童共有化,在国家的调控下最优化生育与教育,比如说,允许勇敢的卫国者可以多找几个妻子,好多为国家留一些优秀的后代,连近代最先进的共产主义理论都做不到如此无私;二是按照男女各自的特性来分配合适的工作,给女性受教育和训练的机会,使她们有能力为国效力,甚至参军,近代以来妇女争取解放了那么多个世纪,才践行了2300多年前理想国里提出的男女教育与就业机会的相对平等。
《理想国》的语言可以说再好懂不过了。但其思维方式却是精妙的不可言说。而且,由于它所属的古希腊哲学是所谓西方思想和文明的源头,正如《老子》、孔孟哲学对中国文化的意义一样,都是精髓中的精髓,因此,能够好好读一读,收获不可谓不大。
以上的这些种种,就是我个人首次阅读《理想国》以后的感想。各人关注和研究的点不同,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我以为,以后再定时重读《理想国》,随着年月的过去,人生经历的丰富,必定会另有一番感想。
第二篇:《理想国》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一)——《理想国》中的幸福玄想
二千多年前的希腊人用自己的思维揭开了不一样的世界面纱,当然这个所谓的不一样是相对于东方文明而言,比如中国。理性推演的世界总是给人一丝不苟,步步为营的谨严之感,或许相对于经验而又随性的诗三百,现代人可能觉得柏拉图更为可信。一. 关于爱情
作为一个推崇灵魂至上的爱情专家,显然柏老师并不看好当下人们对于爱情婚姻的定位。房子车子是重要的,样貌出身也要相当,但是有了这些对等之后就是爱情吗,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婚姻家庭就是稳固的吗,这种婚姻就是人们所追求的幸福吗。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很实际,却又很有价值。老先生说真正的爱情是爱情的双方在精神世界是统一的,在灵魂的内部是共同追求真理的,在这种旨趣引导下的爱情远离了人们对于肉体欲望的冲动,远离了非理性的低级层次与消极趣味。爱情固然像是穿越麦田回来是两手空空,婚姻可能是麦地归来后手里并不丰硕水灵的麦穗,看起来总是充满了遗憾和悲壮,但是若真能如柏老师所言,倒也没有那么多苦痛与彷徨了,这就好像中国古人所信仰的“高山流水觅知音”,在一个正确的时空维度里,遇见一个“知音”,爱情就被成全了,婚姻自然也就是幸福的了。二. 关于国家
也许作为一个管理机器,冰冷的运行构件并不足以使我们有什么人情温暖的联想,因为国家这个概念内在就包含了某种崇高,像史诗一样,多的是一种厚重,一种压抑。在柏拉图搭建的“理想国”中,自然也少不了这种“黄钟大吕”。然而他又不希望平民自怨自艾,永远无法找到机构下的生活乐趣。所以,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治愈系”的良药——学习。想站在一个更接近权力中心的位置,必须要接近真理,探究世界的内部运动,拨开层层的迷雾森林,直抵阳光普照的大地,抬头仰望天空的瞬间,幸福的眼泪才会显得如此的澄明清澈。在当代人的世界观里,权利本位——固有的就是一种恶心,而这种恶心并不能使人们敬而远之,相反的,它披着欲望的花衣服迷惑着、刺激着人们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所以,感谢柏拉图老师,因为在他的世界,权力中心围绕的是一颗颗圣洁的灵魂,这些灵魂充满的是酒神的魅力。这种理性光辉的映照下,社会契约的缔结换来的权利与自由或许真的可以给人满满的幸福,好似中世纪的葡萄酒窖藏在地下上百年,开启后的醇香让人醉倒了再也不愿醒来。三. 关于未来
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上帝或许可以行使这个权利。午夜的睡梦中,在意识的最深处,有时我们是开心的,春暖花开,莺歌燕舞,仙女舞动着水袖,虫鸣嬉戏,月光浮动。怎奈,当我们睁开双眼,无情的“可见世界”只会让我们感觉自己被自己狠狠地戏谑和愚弄。纷乱、躁动、不安……像一串串撒旦的叹息从潘多拉的魔盒中诡异的释放出来,氤氲在头顶,漂浮在心间,换来的是更大的叹息与失落。所以,未来在哪里,在柏拉图“灵魂转世”的天堂,还是堕落灵魂的冥界,或许都不在,在柏老师看来,未来深藏在过去,深埋在一个人类前世未知的某处,它悬浮在那里,安静,祥和。它是一道光,永恒的存在,刺穿着重重混沌,超脱了时空的羁绊,点醒着人们的记忆,复苏的记忆一步一步徐徐展开,像一幅人间巨画,未来亦是朝着卷轴的方向慢慢清晰起来,丰富起来,灵动起来。追寻人性至善回忆的未来,幸福,真的在那,也未可知。
心得
(一)后记:作为西方文艺美学的先哲,柏拉图用他一生的精力,学习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将知识内部共同的真理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践行的伟大的个体,显然已经超越了时代,深刻影响的范围也突破了空间地域。他的跨学科意识,知识融合能力,知行合一的学人态度,每一点都是楷模,是现下的后辈们所亟需的情怀与觉悟。他使我明白一个人真的可以成为如他自己所说的——“不朽”。而这一个个个人的“不朽”,构成了宏伟壮阔的人类文明的“不朽”。2015年10月12日于五合
第三篇:《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西方哲学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他与其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该书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构造了一个理想的国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它无疑也是教育理论的瑰宝。
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从“正义”入手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想王国。“正义”究竟是什么呢?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城邦的产生过程,我们也就能看到正义和不正义在那里产生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创建一个城邦首先需要粮食,其次是住房,再次是衣服以及其他。这同我国伟大的思想家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人民富足,才能保障教育的实施。
柏拉图认为,城邦主要是由三类人构成的: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对于一个城邦来说,所谓的正义就是:城邦中的人能够“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各尽其能”每个人都应该做他最适合的、最能够发挥其天赋所长的工作,只有这样,城邦才能够稳固。这与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理念不谋而合,也与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谋面合。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的性情是基本相近的,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与影响,导致了每个人的习惯,特长有所不同。所以,孔子给予的办法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他承认学生在智力、性格,才能等方面的差异。由此可见,承认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因此,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而教师则从知识的传投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真正把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教学活动形式。
(2)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础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包括在智力差异、性格差异、心理差异、学习能力差异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关注每个学生,掌握不同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的。
城邦中有了人,就有了教育。
在我国,终身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际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习近平主席也强调需要建设学习型社会,特别是人口基数庞大、教育高度普及的今天,想要过上曾经我们认为的平凡的生活都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源源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所谓的“工匠精神”也是说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创造出令人侧目的作品。
我是一名新教师,也是一名青年教师,尚未拥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但是今天我想表达的是作为一个新手,我所拥有的正是像理想国中那样,对于教育事业丰富且富有生命力的畅想和观点。我认为我需要在工作中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投入更多的属于年轻人的热情。多向前辈请教学习,在体育教育中,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挖掘学生体育特长,最后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
——柏拉图式爱情之我见
09思政4班 周思捷 2009644406 毕淑敏曾说: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我想成为毕淑敏所描述的女人,在书海里汲取知识的养分。而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事实如此,读不同的书籍,可以塑造不同的气质。而在浩瀚的书海中,我比较喜欢哲学类的书籍。而最近我读了一本柏拉图的《理想国》,读罢心里感想挺多,下面我来详细说说。
总所周知,柏拉图的传世之作《理想国》历来被人们成为“正义之说》。事实确实如此,《理想国》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书中把正义的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通过归谬法,层层讨论,由正义的不确切定义到抽象的真正含义。我认真看了一下这部巨-作,印象最深的却不是柏拉图的“正义”,而是他的爱情观——柏拉图式爱情。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柏拉图式的爱情,但是还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情观。长大了,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精神的恋爱。到现在读了《理想国》,对柏拉图式的爱情,还是认识的比较肤浅。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恋
爱。
柏拉图式爱情在什么背景条件下提出来的?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种爱情观?它有什么意义?我心里一直对这种爱情抱有诸多疑问。仔细研读《理想国》,我慢慢发现其中的奥秘。书中指出,为了培养高质量地护卫者,他创造了柏拉图式的爱情,即不是出于异性相吸和为了两情相悦,而仅仅是为了使国家获得优秀后代而生殖。柏拉图认为,为了培养城邦的“护卫者”,就要把“城邦里最出类拔萃的男人和女人”挑选出来,让他们互相共有,“这些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公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P190)“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反之,最坏的与最坏的要尽少结合在一起。最好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成长,最坏者的下一代不予养育,如果品种要保持最高质量的话。”(P193)国家是最高目的,人以及人的感情和生育只是国家的工具,女人和男人为国家而出生而养育。理想国中没有爱情。另外,在理想国中,纯种高品质的孩子的以生存。而畸形的孩子、低劣父母的孩子、父母未在生育期所生的孩子则被“放到一个人所不知的神秘地方去,像是他们所应该的那样。”人的生存的权利被理想国残暴的制度所抹杀。孩子在这个没有家庭的社会,一出生接触到的不是父母的慈爱,而是国家委派的教师所进行的冷冰冰的教育。
在浩瀚的历史中也曾出现过以理想国为原形的大小乌托邦,出现过各种人种纯洁论以及配套的制度和实践,如德国纳粹在二战期间对所划分为低劣种族的犹太人进行的屠杀,一些社会主义的极权国家
进行的再造共产主义新人实验,但是违背人性的制度只会是过眼烟云,没有长久存在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在现在的社会,依然具有伟大的意义。
第一个意义最常被使用,即理想式的爱情观(比喻极为浪漫或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但其实是一个误解。不过既然大家都这样用, 也就算是另一个意义了。该书探讨如何建构一个理想的国度, 因其或许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 故有人以此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 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而上学, 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哪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而且, 在观念世界的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 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你。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爱情观。这种爱情观具有积极意义,我也非常认同。因为倡导爱情的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相爱的双方是自愿、绝不勉强的,即无怨无悔地爱你所喜爱的人。在观念世界里,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正等待寻找着你。“雨中站岗”、“每日一花”那是种浪费奢侈。要知道爱情在培育发展过程中,男女双方都是平等的。
其实,我也渴望柏拉图式的爱情,但是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这种精神上的爱情是不现实的。
第五篇:《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笔记
这本书在大学的时候读过,读完之后这么久,能够记得的无非就是各司其职和哲人王这些东西了,不过据说这本书当中有许多微言大义,所以想来,还是翻出来好好精读一下,开个帖子,记录一下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吧。这本书还是大学的时候买的,1986年版的,1996年第四次印刷。
译者引言
读《译者引言》。这篇文章我怀疑是两个人写得,主要是文风不同,在前半部分,主要使用现在通行的语言,阅读起来,就像是时人言论。可是后面一部分,却很喜欢使用一些半白话半古文的写法了,比如说“见仁见智,存乎其人。毁之誉之,各求所安。”又比如说:“柏拉图承先启后,学究天人,根深叶茂,山高水长,其人其学,成欤败欤?”多是这种文字。风格很不统一,不知道是不是两位译者的共同作品。还有就是第四页将公元前339年苏格拉底被法庭判以死刑。查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卒于公元前399年,所谓339应该是399之误。商务印书馆也会犯这种错误啊。通篇大义,在于介绍柏拉图一生学术发展的简单理路。基本上就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壮志雄心的幻灭时期”,这个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之死。在这个阶段他对民主政体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想想现在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奉之若神明,真是莫大滑稽。第二个阶段是雅典学园阶段,在这个阶段,柏拉图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信念,并且写出《理想国》这样的巨著。第三个阶段是晚年,“不得已舍正义而思刑赏,弃德化而谈法治”,越是晚年,越求实际,写出了《法律篇》。
第一卷
第一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的对话。探讨的主题是克法洛斯介绍作为一位长者对于衰老和死亡的看法。克法洛斯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并非源自于年龄,也并非源自于贫困,而更重要的是源自于人的性格,有点像现在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了。金钱对于人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人更加从容地去思考生活,平心静气地面对生活。“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 而这一段世俗智慧其实只是苏格拉底或者是柏拉图需要的楔子罢了。苏格拉底话锋一转,从债务问题转向“欠债还债是不是就是正义”的讨论了。这时候,克法洛斯告退,他的儿子玻勒马霍斯接过了这个话题。
以上读到第6页。
第二段对话是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的对话。探讨的主题是正义。玻勒马霍斯的观点一开始是“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经过苏格拉底的修正和概括之后,这个观点被明确成为了“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里其实涉及到伦理学的一个黄金法则:道德回报的对等性。《论语》当中有一段很著名的对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老夫子对于以德报怨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应该用怨来报答怨,用德来报答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个观点同玻勒马霍斯的所引用的观点非常类似。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纰漏,比如说如何确定报的对象,这些都在后面被苏格拉底抓住了。
苏格拉底是如何驳斥“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个观点的呢? 苏格拉底首先通过一系列例子说明在生活实际中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而不是宽泛的“正义”——“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这样会推出一个悖论,也就是说正义是无用的东西,技术才是有用的东西。苏格拉底这番“助产术”的最主要用意我理解是在于说明“正义”是一种专门适用于国家管理的政治才能,而不是一种技术。接着苏格拉底谈论到如果一个人既能够把善给予他人,又能够把恶给予他人,那么这个人本身也很难说是一个正义的人。这一点在后面还有一些具体展开。
第三个部分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敌人,也就是确定道德回报的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假使朋友真是好人,当待之以善,假如敌人真是坏人,当待之以恶,这才算是正义。”也就是说,对正义进行进一步的限定。第四个部分苏格拉底从这个点出发,讨论说正义是人的一种德性,那么人不能用一种不正义的行为使他人正义,也不能用一种正义的行为是他人不正义。说得有点绕,不过意思还是明白的。这里其实可以和《孟子》的一段话相互参证:“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扭曲自己,是不可能让别人正直的——用不正义的手段,是不可能实现正义的目的的。用现在的时事来说就是打着高尚目的的旗号,比如说世界和平啊,民主人权啊,人道主义啊,然后用暴力恐怖手段来推进,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正义。就像当年小日本宣称他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其实是为了“大东亚共荣”,为了“把亚洲国家从殖民主义解救出来”这样的论调。被苏格拉底绕了四次之后,玻勒马霍斯彻底晕了,倒向了苏格拉底这边,反对“正义就是助友害敌”这个提法。以上读到第15页。
第三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色拉叙马霍斯的对话。这段对话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正义是否是“强者的利益”,另一个是“不正义的人和正义的人,哪个更加快乐?”。色拉叙马霍斯在对于苏格拉底的装B作出了批评之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 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有点像现在的所谓“强权即是公理”这样的提法。苏格拉底先对这个观点的确切含义进行界定。接着苏格拉底找到这种提法中隐含的悖论,统治者有可能制定出对自己利益有损的法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种情况下,正义就不能说是“强者的利益”,相反,却有可能成为“强者的损害”了。
但是色拉叙马霍斯马上就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所谓的“统治者”是指那种最符合“统治者”标准的“统治者”,也就是最理想的,没有错误的“统治者”。这里其实就有一个“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就好比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圆”总不是最理想的“圆”,最符合“圆”的标准的“圆”只能是存在于人们对“圆”的理性思考中。苏格拉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这个理论的辩驳。“任何技艺都不是为它本身的,而只是为它的对象服务的。”从医生和舵手的例子,同理可以推出,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这样一来,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就被倒了过来,正义变成了“弱者的利益”,而不是“强者的利益”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大谈了一通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更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如鱼得水,“所以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在这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的主要观点其实就是庄子曾经说过的:“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胠箧》)不正义的人掠夺人们的钱财、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给别人带来恐惧。所以,正义不如不正义来得更加快乐。
苏格拉底的任务就成为了驳斥色拉叙马霍斯“不正义比正义有益”的观点了。
他主要分为几个步骤来论证。首先,每一种技艺都有它特殊的功能,这些功能本身并不能对自身产生利益,所以需要使一个统治者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服务他人和社会,要么要给统治者名利,要么要给统治者惩罚,也就是说或者给糖、或者给鞭子,才会有人愿意辛苦操劳的去管理城邦。最大的惩罚莫过于如果贤人不出山的话,有可能会被暴君统治。第二步,就是讨论“极端的不正义是否比极端的正义有利”这个观点了。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的人很单纯,往往受到欺骗;不正义的人很精明,总是能够得利。可是天真的好好先生不会压制正义,却只会抵制不正义;相反,精明的不正义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会既压制正义者,也和不正义的人勾心斗角。然后苏格拉底偷换了一下概念,用类比的方法,先举了音乐家和医生的例子,认为技艺好的人总是扬善抑恶,技艺差的人却总是嫉妒强者,欺负弱者。由此证明,正义也是如此,正义者总是又聪明又好,而不正义者却是又笨又坏。这里其实有
个问题,就是用专业知识来说,音乐也好,医术也好,当然可以有个技艺的比较,可是政治的现实却往往并非如此。苏格拉底惯用的是类比的方式,并且用这个方式让对手的观点不攻自破。第三步,苏格拉底要论证“不正义比正义强有力”的观点也是错的。这种事情似乎比比皆是了,野蛮国家往往能够更加高效,更加不讲信义,也更容易在征服战争中取得胜利。金国利用野蛮的力量征服了礼仪之邦宋国,金国吸收宋国的文明,等到金国的贵族也能够写出艺术造诣很高的诗词时,他们又被更加野蛮的蒙古灭亡。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也正在于此。苏格拉底的驳论是这样的:即使是不正义的人群内部,也需要有正义,否则就不能实现他们不正义的目的。这种观点在《庄子》当中也有体现:“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庄子·胠箧》)就是在说盗亦有道的观点了。所以即使是不正义的人,“也还有点正义”。因为“绝对不正义的真正坏人,也就绝对做不出任何事情来。”
等到了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苏格拉底要彻底推翻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不正义者比正义者生活得更好,更快乐。” 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独特的功能,独特的德性;功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德性,功能不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缺陷。耳朵和眼睛是这样的,人的心灵就更是这样的了。人的生命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发挥心灵的功能。而正义恰恰是心灵的德性,邪恶是心灵的缺陷。所以正义的人快乐、幸福,而快乐、幸福又是人最大的利益,总结到最后,“不正义绝对不会比正义更有利了。”
在第一卷的最后一页,苏格拉底总结说,正义到底是什么,还是没有搞清楚。以上读到43页,读完第一卷。
第二卷
第二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格劳孔和他的弟弟阿德曼托斯接过色拉叙马霍斯的话题,论述种种不正义比正义更加优越的现象;第二个部分是苏格拉底和他们试图从源头来构建一个城邦,主要谈了教育问题。
格劳孔和他的弟弟阿德曼托斯并非真正认为不正义比正义更好,但是他们始终心存疑惑,为什么在现世社会中,正义的人寸步难行,不正义的人却荣华富贵。
对于这个疑惑,他们的表述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格劳孔的观点,他认为“善”有三种,第一种是本身是好的,不去考虑结果;第二种是过程和结果都是好的,第三种则是过程不好,但是结果是好的。
这就好比说我们看书,第一种就是看那种看的时候挺高兴的,看过也就过了的那种小说吧;第二种好比是经典名著,既有艺术高度,又能够实实在在引发人的思考,提升人的智慧的那种书;第三种书可能就是属于洗衣机说明书这样的东西吧,你不能从阅读中找到任何快乐,可是它却是有用的。苏格拉底认为的正义是第二种,不但过程好,结果也好。可是一般人却把正义归为第三种,他们图正义带来的名利,可是讨厌正义本身。
格劳孔从三个方面说明一般人对于正义的否定态度。首先是从正义的本质和起源来看。格劳孔的观点是人性有天生的利己性,因为“人人为恶”会导致社会无法存在下去。所以人们形成社会契约,把“守法践约”成为正义。所以从正义的起源和本质来看,并不是所有人天生有正义的根基,倒是因为一种生存策略,才出现了法律和正义。这种观点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扩展。其次是“正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人的行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人都会选择去作恶而不会去行善,这一点的理论基础和上一点一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最后一个观点是“不正义的人日子要比正义的人的日子好过多了”。不正义的人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正义的人,鞠
躬殉道,死而后已,大多最后不得好死。这段话看起来很像北岛那句著名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格劳孔的观点最后归结为一句话,不正义的人的日子过得比正义的人滋润多了。
到了第二个步骤,格劳孔的弟弟阿德曼托斯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他认为,人们赞颂正义,并不是因为正义本身好,而是因为正义带来的名和利;人们谴责不正义者,却用一些因果报应之类的虚妄的东西。正义的人过着艰苦的生活,不正义的人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如果他们想要摆脱神所给的报应,也只需要花点钱,贿赂一下诸神就可以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几乎所有人都会倒向不正义的那一边,除了少数无力为恶的人,他们反对恶,是因为他们只能承担恶,不能施与恶。所以阿德曼托斯请苏格拉底要澄清正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自身就存在的优点和德性。否则世人就会更加认可不正义这种更加实际的生活策略了。以上读到56页。
在第二部分中,苏格拉底将视野放大,他认为要想弄明白人的正义到底是什么,不妨先弄明白城邦的正义到底是什么,由大见小。一个城邦的出现和发展,需要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分工。需要农夫、瓦匠、纺织工人、鞋匠、商人、猎人、艺术家、诗人等等等等。城邦的扩大,带来资源需求的扩大,而资源又是有限的,这样战争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战争的出现需要有城邦的保卫者,城邦保卫者的品格尤为重要,需要“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而且还要热爱智慧。要想使城邦保卫者有这样的品性,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进行有益于这些品性养成的教育。
转入到论述应该如何展开教育这个话题了。古希腊的教育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用体操训练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这里所说的音乐,其实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更广泛的文化教育的意思,有点像现在的德育课。从苏格拉底的标准来看,现今的这些德育素材,也就是那些用来教育年轻人的史诗大都不合格。苏格拉底主张对这些史诗进行审查。原来进行舆论控制这套东西,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萌芽,看来人类在几千年当中,也没有进步到什么地方嘛。不过话说回来,苏格拉底本身就是反对民主制的典型。他的这本《理想国》翻译成英文是《THE REPUBULIC》,是强调一种共和政体。难怪要进行舆论控制了。苏格拉底主张要谴责那些把伟大的神说得丑恶不堪的史诗,禁止诗人宣称痛苦是由神造成的;而且神已经是尽善尽美的了,不应该将神描写成为能够变化多端,用荒唐的谎言来渎神。最后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大家认可了两个关于史诗的标准,一是禁止宣扬神的秽迹,二是禁止将神说成是变化不定的幻像。总之,神代表正义,任何亵渎神的文字都不应该成为对城邦守护者的教育素材。
苏格拉底关于城邦正义更加恢宏的图景还没有完全展开,这些要留到后面的几卷了。以上读到81页,读完第二卷。
第三卷
第三卷最主要是关于城邦守卫者的教育问题。首先,承接第二卷的观点,继续对史诗中不适合作为教材的部分进行指摘。
不应该渲染对地狱的恐惧,因为这样会使战士们的勇气动摇;不应该渲染英雄的悲哀,因为使战士们懦弱;应该使教育素材中英雄们有节制的美德。自我克制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这样说的:“对于一般人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服从统治者;对于统治者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控制饮食等肉体上快乐的欲望。”所以史诗之中,关于纵欲的描写都应该被删除。苏格拉底对于欲望的说法,最主要是指酒、色、财这三者。
接下来,苏格拉底讨论的话题是讲故事(教育)的风格问题。应该教导人们尽可能地
少去模仿他人,尽量使用叙述语言来进行教育。在这里苏格拉底存在着很严重的歧视女性和歧视奴隶的思想,他认为女性“与丈夫争吵,不敬鬼神,得意忘形;一旦遭遇不幸,便悲伤憔悴,终日哭泣。”至于奴隶,他也表示了极度的蔑视。所以苏格拉底眼中的文体有两种,一种是叙述,一种是模仿,一种适合君子,一种适合小人。尽管后者在普通民众之中很有市场,但是它与一个理想城邦的建立不相一致,要极力剔除出去。读《理想国》到这里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后世集权主义的思想大都可以从柏拉图的这部名著中找到根源。也许红色高棉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讨论完了故事的风格问题,苏格拉底讨论诗歌和曲调的形式问题。没有看过这本书,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艺术形式的探讨。其实不是,其实只是在寻找那种艺术形式更有利于现实政治。曲调不能过于悲哀,也不能过于萎靡,所以好的曲调不外乎就是多利亚调或者佛里其亚调——两者一刚一柔,相得益彰。乐器也应该只留下七弦琴和短笛。
总而言之,苏格拉底要“净化”这个城邦。看到净化这个词,真有一些毛骨悚然的感觉。苏格拉底的做法很有一些始皇帝的遗风啊。节奏也只能留下“好的节奏”或者被认为是“好的节奏”。“哪个艺人不肯服从,就不让他在我们中间存在下去。”只有进过“清洗”产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经过这样的教育,人们才会有节制的美德。
后面苏格拉底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关于爱。苏格拉底接着节制这个话题说下去,认为所谓的正确的爱指的就是“对于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一种有节制的和谐的爱。”超出节制的越轨行为,就是无节制的爱,是低级趣味,这不禁让人想起“柏拉图”式的恋爱。当然我还很邪恶的想起饭岛爱也曾经以此为名出过一部电影。
在心灵的教育方面,苏格拉底讲了很多,终于说完了,在身体的锻炼方面,苏格拉底的观点倒是十分简洁:“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 人不应该守着病躯苟延残喘,“对于体质不合一般标准的病人,不值得去医治他,因为这种人对自己对国家都没有什么用处。” 这就是苏格拉底对于健康的看法,这也是苏格拉底对于优生学的看法,十分残忍,很有纳粹的风格。
“一个好的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为什么呢?因为好人从小就不能接触到社会的黑暗,所以年轻的好人容易上当受骗,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只有年纪大的好人,才会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来区分正义和邪恶,所以说“一个好的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可是即使是柏拉图也承认,世界上“坏人比好人多得多”。假如城邦真如苏格拉底那样用“善”来教育,为什么坏人在世界上还是比好人多得多呢?柏拉图的想法,真的只是一种理想国啊。
在心灵和身体的教育方面,也还要注意爱智和激情这两者的和谐和平衡。只重心灵的教育,会使人过度软弱,只重身体的教育,又会使人过度粗暴。
只有两者的和谐平衡,才能够更好地为城邦服务。城邦的守卫者需要有首脑人物,也就是城邦的统治者。所谓城邦的统治者必须始终关心国家利益,任何时候都决不放弃为国尽力的信念。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说,也就是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且还要反复考验,只有最终通过考察的人,才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当然统治者也需要有他的助手。这里苏格拉底谈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家庭出身理论。统治者身上有黄金,辅助者(军人)身上有白银,农民和其他技工身上加的是铁铜。而其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有时又不免银父生金子。要把每一种人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这就是标准的社会等级理论了,在现代看来,是极其荒谬的。可是柏拉图在书里也说了“这些人是永远不会相信这个故事的,不过我看他们的下一代会相信的,后代的后代的子子孙孙迟早总会相信的。”颇有末日预示的意味。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寸步难行,不过这种观念在现在也还在发挥着他固执的力量。
最后一个部分,苏格拉底谈到的是对统治者的要求——不能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他们要是在任何时候获得一些土地、房屋或金钱,他们就要去搞农业、做买卖,就不能再搞政治做护卫者了。”他们会和人民反目为仇,最后同归于尽。以上读到131页,读完第三卷。
第四卷
在第三卷中,苏格拉底对城邦护卫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进入第四卷,阿德曼托斯质疑这样会使他们成为完全没有任何幸福的人,因为没有丝毫的个人利益。苏格拉底搁置这样的疑问,他认为先要确定一个幸福国家的模型,而不仅仅是一个少数人幸福的国家模型,个体的利益不能代表整体的幸福。苏格拉底接着探讨对护卫者产生不好的影响的第二个因素——“贫和富”。过多或者过少的财富都会损害护卫者的品质,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样,过于富足的国家往往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像当年贫穷的蒙古人征服赋予的波斯那样。——当然在这里,苏格拉底并不认为其它的“国家”是真正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内耗严重,没有统一意志。所以在苏格拉底看来国家的规模不宜太大,因为规模大了以后,意志难以统一。(第137页的倒数第七和第八行都出现了错别字)要实现这个目标,要坚定地贯彻各适其职的原则而不能实行世袭制。
在整个理想城邦的缔造中,教育和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教育中尤其要注意防止“和平演变”,要防微杜渐。苏格拉底重视教化的力量,而不应该形成逐一的法律条文。因为法律总是有不完善的地方。苏格拉底还嘲笑了一番孜孜不倦地试图以法治国的人,当然,苏格拉底认为关于祭祀之类的事情还是需要发挥律令的作用的。以上读到143页。
苏格拉底的“善”的城邦建立起来了,它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因此它也是正义的。城邦的智慧掌握在少数统治者之中,而其他具体知识不能称之为智慧。城邦的勇敢,在苏格拉底的理解,是一种保持,就是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怕事物——即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害怕——的信念。也就是有所畏惧,有所不惧。勇敢往往掌握在城邦的战士之中。城邦的节制,表现在城邦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沦为自己的奴隶。(在151页的第二段,柏拉图又再次祭出不平等的思想以及对妇女的歧视)城邦的节制当然也存在于城邦的统治者之中。
绕了一大圈,卖了许多关子,苏格拉底终于谈到正义了——苏格拉底对于正义的理解就是“每个人在国家内做他自己份内的事。” 原来曾经说过,苏格拉底建立起一个理想城邦的模型的目的是为了由大见小,从城邦的正义,发现个人的正义。那么个人的灵魂是否有城邦中的智慧、勇敢和节制呢? 城邦由个人组成,城邦的品质来自于个人的品质。所以苏格拉底展开详细的关于公民个人品质的论述。苏格拉底认为个人灵魂中存在着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同一事物以自己的同一部分在同一事情上不能同时有相反的行动。”。苏格拉底这一段很像宋明理学当中的关于“天理人欲”“饮食者,天理也;求美味,人欲也。”之类的论述。
正是因为这些品质能够按照一定的职能各司其职,所以,才有了正义。苏格拉底的所谓正义,不论从国家还是从个人的角度论证,都是要让城邦或者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安守本分,惟其如此,方有正义。关于正义的研究暂时告一段落。以上读到173页。
在第四卷的最后部分,苏格拉底讨论不正义。正义可以被认为是心灵的健康状态,而不正义就相反,是心灵的不健康状态。
有意思的是苏格拉底所认为的健康是“合自然的”,而不健康是“自然的”。
也就是苏格拉底强调的需要进行后天教化,使人趋向于客观存在的“至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柏拉图真是开创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先河。在正义和不正义的界定清晰之后,关于原来讨论的正义者更能获利还是不正义者更能获利的讨论就显得十分可笑了,因为财富和权力不能代替身体本质的败坏。苏格拉底在对正义和不正义进行了四卷的讨论之后,将话题引向了不同的政体的讨论。这些主要要在第五卷之后展开了。以上读到176页,读完第四卷
第五卷
原本以为第五卷就可以开始苏格拉底五种不同政体的讨论,没有想到,谈话的一开始,话题就被带回到第四卷424篇中的一个关于教育,尤其是“朋友之间一切共有”是否可以应用到妇女儿童身上。妇女是不是可以在城邦中承担和男人一样的责任? 苏格拉底先从教育讲起,如果要求妇女也向男人一样的工作,那么妇女也应该接受像男人一样的训练,比如在健身房中赤身裸体地锻炼,当然这似乎在当时很难被接受。男人和女人在天然上有很大的差别,可是却要求他们有共同的职业,似乎这也是不可取的。但是苏格拉底纠正了这个误区,苏格拉底认为所谓很大的差别,其实只是生理上的一些不同,并不影响妇女和男性一样从事各种职业,她们适合从事哪种职业,最主要还是看个人的禀赋不同。当然在这里,苏格拉底也仍然坚持她一贯的观点——妇女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弱于男子的。
接着苏格拉底又抛出了一个更加惊世骇俗的观点:女人归男人公有,儿童也是,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共产共妻”之类的东西,对于这个观点,不论是从可行性还是从合理性这两个角度都应该要进行辩论。苏格拉底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证明这个观点。主张良种生育,主张计划生育,而且这个过程还应该是利用一些规则(阴谋)来进行。这和纳粹的思想是何其相似啊。苏格拉底主张女子最佳的生育期是20到40岁,男子则是从跑步速度最快的年龄到55岁。然后再这段时间内,似乎主张一种群居的状态,苏格拉底的思想看起来是何其怪异啊。如果妻子子女都可以共同拥有的话,社会会更加一致,而不存在私有观念,从而增益国家的管理效能。
在这样一个共妻共子女的国家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部分彼此,在这样一个城邦历,没有纷争,没有诉讼,没有私有观念。这就是对正义者的最大回报。苏格拉底主张妇女甚至儿童都应该参加战斗,在战争中惩罚逃兵,抛弃那些被俘虏的同袍,战争中军功多的人可以与更多的异性交配——似乎这和太平天国的婚姻制度有点相似。(207页E部分的分段印刷出现问题)苏格拉底主张希腊各城邦应该和睦相处,因为他们之间的冲突不是“战争”而是“内讧”,“内讧”不应该对其他城邦烧杀抢掠,而最多只能取走对方一年的庄稼以示将来还可以言归于好,这有点像当年郑武公对周朝王室所做的那样。以上读到211页。
这时格劳孔不耐烦了,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理想国如何如何好,问题是怎样实现这个理想国。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总是做到的比说到的要少。”这与柏拉图一贯的“理念论”是一只的。因此,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可能使之符合正义,而不要奢望与正义的理念别无二致。有什么办法能够使现有的城邦变成理想的城邦呢?——苏格拉底终于抛出了它著名的“哲人王”理论——“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 苏格拉底是这样证明他的这个著名观点的。一个人爱好一件东西,是爱他的全部而不是部分,哲学家爱好的是智慧的全部而非部分。当然,是真正的哲学家。真正的哲学家关注的是事物的理性本质,而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拥有的是知识而不是意见。所以他们最适合当统治者。在第五卷的最
后一个部分中,柏拉图详细阐释了真理和意见的区别。世界上有三种东西,“无”、表面现象的“有”和实质意义上的“有”。它们分别对应着“无知”、“意见”和“知识”。对这三者的爱好,将人分为愚蠢的人、普通的人和哲学家。这个部分可以看做是柏拉图对他的“理念论”的再次贩卖。
以上读到227页,读完第五卷。
第六卷
承接第五卷,苏格拉底继续讨论哲学家的思想品质。哲学家应该“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里面把温文尔雅印成了温文而雅)阿德曼托斯在这时向苏格拉底又提出了现实与理性相悖的困惑——学哲学入迷的人最后不是成为了怪人,就是成为了对城邦无用的人。对于这种现象,就连苏格拉底也承认确实存在。对此苏格拉底用了一个譬喻来说明:将国家比作是一艘船,作为统治者的船长应该是精通航海术的人,可是他们却往往被窃据高位的篡权水手称为怪人或者无用的人。这段话有点像老子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因为他的特立独行,往往会被视为异端。哲学家不会汲汲于名利,他之所以能处于高位,应该是有城邦公民去求贤,而不应该是他本人去邀名求利。真正的哲学家不满足于现象和意见,终生追求本质和真理,可是哲学家也非常容易堕落。哲学家天赋败坏的原因不是别的,恰恰就是因为那些勇敢、节制、美观、富裕、身体强壮、家世等等这些看上去耀眼的因素。这里的原因套用一句中国的古话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外部环境的喧扰,当权阶层的野心,国家机器的强制——会使一个人成为“社会”需要他成为的人,而不是他应该成为的人。在这里,苏格拉底还顺便为“智者”这个职业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辩论,认为他们并没有把青年教坏那么大的能耐。当然苏格拉底认为“智者”也还是距离真理很遥远。他们并没有城邦所宣称的那么大的破坏力,但是他们却不能区分“必然的”和“善的”之间的差别。这些人不了解事物的实质,不了解“真实存在的只有美本身而不是众多美的事物。”“有的只是任何事物本身而不是许多个别特殊的东西”。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核心观点就是认为“共相”是真实的,“殊相”是虚幻的。要获得这些真理性的知识,必须经过“奴隶般的艰苦磨炼”,太多内因、外因会导致具有哲学家天赋的青年人背离初衷。于是哲学被小人利用,不产生“真知”,只产生“诡辩”。真正的哲学家少之又少,需要机缘巧合,一般来说,在浊世之中,他们只能独善其身,难以兼济天下。以上读到248页。
苏格拉底下一个讨论的话题是“一个受哲学家主宰的城邦怎样可以不腐败?” 苏格拉底认为终生研习哲学有益于现世甚至来生的幸福,苏格拉底对大众表示了适度的悲观:“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我们的话成为现世,他们看到过的是一种认为的、生硬的堆砌词语的哲学。”他们经常听到意见,但是很少接触真理,但是苏格拉底对“哲人王”“理想国”的出现却表达了强烈的信心。群众最终也会接受这些的。哲学家治理城邦的程序是先将城邦和人“擦干净”,然后“制定政治制度草图”,进而建立起美好的城邦。这种哲学家也许很难避免腐败,但是总会有成功的。所以说:“我们的计划如能实现,那是最善的;实现虽然有困难,但不是不可能的。”
苏格拉底的下一个讨论议题是:城邦的救星——哲学家,是如何通过学习和训练产生? 哲学家所要接受的教育,在要求上要高于城邦护卫者的水准,不仅仅只停留在正义、节制、勇敢和智慧,更要上升到善的理念。当然在这里,首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善,有些人认为善是快乐,有些人认为善是知识,关于善的定义,都显得十分混乱。所以要对哲学家进行教育和训练,一定要厘清善的定义。
苏格拉底卖了个关子,他先不说“善”是什么,他先说“善的儿子”是什么。
苏格拉底举了视觉的譬喻来说明。他认为人的视觉是人的能力,外在事物有能被看见的本性,在人的能力和外在事物的本性之间,还有一个媒介,也就是太阳的光。太阳还不仅仅充当了媒介的作用,正是太阳赋予了人的视觉能力(这里多少有些神学的观点),也正是太阳赋予了外在事物可以被视觉看见的本性。在这一层譬喻中,太阳好比善,人的理智好比视力,而外在事物则存在着可以被理性了解的本性。这个观点十分像朱熹的“月映万川”的理论。善的理念赋予人理智,人利用理智认识外在事物。善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在深刻程度上远远超过真理和知识。苏格拉底将人的整个理性认识分为四个层面,最低级的层面是想象,相对于我们平时从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来的结论;往上面的一层叫做信念,相当于从结论中形成的推理;再往上一层叫做理智,相当于自然学科的原理性知识;最顶上的一层,也就是最终极的理性认识,苏格拉底称之为“理性”。在这个部分,其实我们可以用被列宁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来参证。哲学,相当于最顶层的理性,研究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的原理称之为理智;具体科学的推论称之为信念;至于从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来的规律性的认识,那就是想象了。苏格拉底就这样构建了他精神世界中的“理想国”。以上读到271页,读完第六卷。
第七卷
在第七卷的第一部分中,苏格拉底作了一个著名的“洞穴”实验。让一个人从小困在洞穴中,不能动弹,只能面壁而坐,一旦外界的光照过一些实物,将影子投入洞壁时,洞穴里的人只能见到影子,并且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假如皆可这些囚徒身上的桎梏,让他们转过身来,也许一时他们会失明,可是他们终究会发现真实的事物以至于真实的光,这时他们的生活就不会停留在洞穴中的囚徒那个层次了。苏格拉底在这里用洞穴比喻可见世界,洞穴外的景象比喻可知世界。二者一切的来源则是“光”——“善的理念”。一旦有人可以到达可知世界,把握善的理念,那么,当他再回到可见世界,他就能够洞明世事,更能够将事务处理得得心应手。所以只有解开这些人灵魂上的束缚,让他们到达更高境界,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城邦服务。当然一旦到了上层,有些人会沉湎于更高的理性和知识,不愿意下来拯救下层世界的其他人。这类人也不能承担城邦统治者的重任,因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整体的幸福”,而不是“某个阶级特殊的幸福”。那些勇于负责的哲学家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而且必须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因为城邦对他们寄予重托,给了他们最好的教育。这种统治者,因为已经把握了真正的善的理念,所以摆脱了世俗名利的桎梏,并不热爱权力,又因为他们不热爱权力,恰恰使他们成为最理想的统治者——他们不会用权力谋私利。后面这一段的意思和《老子》第二章当中的那一段的意思有些类似,可以参照来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怀私欲,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以上读到281页。
苏格拉底接着讨论如何将这种人才带到洞穴上面的光明世界——其实也还是对统治者进行教育的问题。这种人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斗士,可是不能仅对他们进行音乐、体操和手艺的训练,因为这些都是不能引导人们进入可知世界的。所以苏格拉底可是寻找一些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首先是算术。有些事物的把握只需要感知就可以了,有些事物还需要再次基础上进行抽象、判断。算术正需要抽象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城邦统治者要好好学习算术。
学习算术的目的是“为了用于战争以及便于将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而且学习算术能够提高学习其他科目的能力。第二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平面几何学,论证的方
式也和算术一样。第三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立体几何学。第四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天文学,但是如果只研究具体的学科知识的话,天文学并不会因为这门学科经常需要仰视而就高贵,就能够使灵魂上升。(294页最后一行的“眼睛”被印成了“睛眼”)相反,它的高贵也只能在于对事物本质的理性把握。第五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和音学。当然这些学问都是一些“序言”,最后引出的正文是辩证法。
辩证法的原意和现在被广泛使用的意思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每次看到中学教材中说辩证法就是联系地、发展地以及矛盾地看问题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笑,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那位伟大的农民把哲学变成了一种怎样的东西啊? 苏格拉底作为的辩证法是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解开人的灵魂桎梏,从洞穴上升到阳光下的过程。辩证法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论证每一事物的真实存在。在柏拉图的体系中,辩证法是知识的顶端。那么又什么人去研习辩证法呢?或者说这类人的选择有什么标准呢? 这类人应该热爱学习、强于记忆,应该完整地爱智慧而不是只爱智慧的一部分,应该只关注真实而厌恶各种形式的虚假。
对于那些基础知识(前面列出的五类知识),应该乘这些人年轻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习,而且应该是让他们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迫地学习。在对候选人优中选优的淘汰中,逐渐使他们当中的精英接触辩证法。当然在学习辩证法当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在学习辩证法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困难,甚至对世界产生迷茫,进而颠覆他们原来正义的,善的信念,结果倒向了世俗习惯风尚的蛊惑。所以学习辩证法也不能太早,要到心智比较成熟的时候才适合学,否则会走火入魔。这个年龄一般在30岁左右,经过五年辩证法的学习,再经过十五年左右的实际生活经验磨炼,直到五十岁左右,才有完美的城邦统治者。之后城邦统治者过着一面研究哲学,追求真理;一面还要处理繁冗政治事务的生活,直到找到他的合格继承者。最后苏格拉底认为男人或者女人应该都有能力成为合格的统治者。至此,苏格拉底对于这个完美的城邦(理想国)以及这个与这个完美的城邦对应的人(哲学王),就都论证清楚了,这段讨论告一段落。以上读到311页,读完第七卷。
第八卷
进入第八卷,苏格拉底拾起了之前被岔开的话题。国家政制问题。在苏格拉底的心目中,国家政制一共有五类,贵族政制(理想国)、荣誉政制(斯巴达和克里特)、寡头政制、民主政制以及僭主政制。政治制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动是因为领导阶层的不统一造成的。为什么政治制度会一步步向下运动?苏格拉底用一种神秘几何数的关系来解释历史周期。神秘几何数会影响优生学。而统治者的继任者素质如果越来越低,城邦也会随着走下坡路。贵族政制的统治者由于内部素质的降低,出现不统一、不和谐,导致好大喜功、爱好战争的人占据统治者地位,贵族政制就向荣誉政制转变。爱好荣誉,在自制力越来越弱的城邦风气中,很容易就会接着转变为爱好财富,这样,这个城邦的政治体制就由荣誉政制进一步转向寡头政治了。寡头政制的特点或者说缺点就是城邦统治者的选举,有着一个财产最低准入机制。换句话说,只有拥有一定的财产,才有可能成为统治者。在这样的城邦中,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产生了城市无产者,于是出现了乞丐、小偷、盗贼等等人。在这样的城邦中,人们最显著的两个特征,一是崇拜金钱,二是节俭吝啬。以上读到328页。
贪得无厌地追求最大可能的财富,就会使寡头政制进一步滑向民主政制。(千万不要认为民主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褒义词)在贪欲的驱动下,统治者变得越来越无耻而怯懦,而贫民最终只有走向一条唯一的出路——暴力革命。暴力革命后,在建立起来的
民主政制中,每个公民被赋予充分的自由,从而导致每个人各行其是。这种体制表面看起来不错,可是,“民主制度以轻薄浮躁的态度践踏所有这些理想,完全不问一个人原来是干什么的,品行如何,只要他转向从政时声称自己对人民一片好心,就能得到尊敬和荣誉。”我们现在考察世界上许多国家,不也存在着这类无耻政客吗? 苏格拉底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建立在“人是不平等的”这一基石上,所以民主体制在他的理论中,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寡头制政体下的统治者过于节俭吝啬,导致他们的继任者矫枉过当,倒向彻底的纵欲。这些人的心灵空无所有,没有理想,没有学问,没有事业心,“他自以为他的生活方式是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并且要把它坚持到底。”
以上读到339页。
最后一种需要讨论的政制是僭主政制。“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到了最后,“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极端的自由,很快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极端的奴役。在这里,柏拉图的睿智展现无遗。穷人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产生了自己的领袖人物,这些领袖人物,慢慢发展成为僭主,走向独裁。读到僭主这一段,每每我想起的就是《动物农场》中的拿破仑。僭主通过挑起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并且不断扫除异己,清除身边的“老战友”,就像当年斯大林对待他的老战友那样。这时候的人民会发现当初他们本希望争取更多的自由,结果“却不意落入了最严酷最痛苦的奴役之中了。” 我似乎觉得从347页到351页之间,写得是对历史的预见,因为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的这些分析,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不断被重演,直至今日。“读史早知今日事”,看着柏拉图的“理想国”、“黄金时代”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沦落,走向腐朽,只能妄生兴亡之叹。追古思今,情又何以堪? 以上读到351页,读完第八卷。
第九卷
第九卷讨论僭主的产生以及相关问题。在苏格拉底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必要的快乐和欲望。这些欲望,在睡眠时(理性失去作用时),它们就得到强化。可怕的强烈的非法的欲望事实上在每个人的心中,甚至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心中都有。它往往是在睡梦中显现出来的。民主人物一般都还知道节制自己心中的欲望,但是他们的下一代则彻底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从而沦为僭主——铺张浪费、纵情酒色、放荡不羁。他们挥霍自己以及父母的财产,虐待亲人,进而杀人越货,亵渎神灵。当这些人在城邦中还只占少数的时候,他们还只是“窃钩者”;一旦他们成了城邦的多数,他们就成为“窃国者”。这些僭主会象虐待父母一样虐待自己的祖国,他们媚上欺下,永远体会不到自由和真正友谊的滋味。由此来看,这个最恶的人,也是最不幸的人。经过讨论,苏格拉底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有一个城邦比僭主统治的城邦是更不幸的,也没有一个城邦比王者统治的城邦是更幸福的。”又因为“城邦和个人性格之间都是相似的。”所以,哲学王最幸福,僭主最不幸,——他们终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以上读到366页。
苏格拉底接下来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来证明“僭主最不幸福,哲人王最幸福”这一理论。城邦分为三个等级,人的心灵也分为三个部分,“爱智”(或“爱学”)、“爱胜”(或“爱敬”)以及“爱利”(或“爱钱”)。相应的人分为三类:哲学家(爱智者)、爱胜者以及爱利者。这三种人中只有哲学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因为接触事物本质的快乐是最高层次的快乐,而且哲学家的手中掌握着判断、推理这些工具,这更有利于他们体验到真是的快乐。以这种方式,苏格拉底再次证明了,哲学家最快乐,爱胜者次之,爱利者离真正的快乐最远。以上读到371页。
苏格拉底用的第三种证明方法是从反面来证明的。快乐的反面是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对的,所以经常有人认为“脱离了痛苦就是真正的快乐,没有了快乐就是真正的痛苦。” 苏格拉底认为这样的看法没有接触到快乐的本质。在苏格拉底的理念论体系中,一个事物之所以是实在的,真实的,就在于此事物摆脱了相对性,成为独立存在的客体。这在佛教思想中也可以看得到,佛教讲“苦集灭道”。之所以这个大千世界充满痛苦,就是因为“集”,就是因为存在相对性,唯有涅槃,才能摆脱轮回,摆脱相对性,成为真实的存在。纯粹的快乐就是脱离了痛苦或者是脱离了相对性的。“没有经验过真实的人,他们对快乐、痛苦及这两者之中间状态的看法应该是不正确的。” 只有心灵以及关于心灵的知识,才有可能接触到永恒的真实和实质。欲望勾起的所谓快乐,不过只是幻影而已。所以王者的幸福远远超过了僭主的幸福,或者说,僭主毫无幸福可言,唯有一些幻影性质的假快乐。苏格拉底还有点无聊地(在如今这个时代看来)计算出了王者和僭主在真垮了方面的差距。3的平方的立方倍,也就是3的六次方,即729倍。这个数字在当时据说很神秘,据说是每年天数(364.5)的两倍。以上读到380页。
终于,讨论回到了原来的发端——“不正义对于一个行为完全不正义却有正义之名的人是有利的。” 人是一个不同性格混合在一起的生命体,关键要使各个部分和谐相处,从而达到正义。而一旦人性(或者神性)受制于天性中的兽性,那就是沦落和不幸。
从苏格拉底的这个理论出发,奴隶天生应该受到“能够自制的统治者”的管理,因为这样对他们更好,这个理论怎么看着有点像澳大利亚那被偷走的一代。
所以一开始的管理,一开始的不自由,是为了将来的自由,就像中山先生的宪政之前还要有很长一段的训政时期一样,可是这种思想却在历史上经常被独裁者利用。独裁者拿走公民的权力,冠之以公民还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权力的谎言。(384页第三段城邦印成了“诚邦”)所以不正义者如果做了坏事没有被出发,对他自己其实也是一种坏事——会让他变得更坏,离正义越远,离幸福越远。所以一个理智的人会处理好心灵和身体的关系,会正确对待金钱,会正确对待荣誉,这种人不会再现在那些僭主横行的城邦,他们只会出现在“理想国”之中,不管这个理想国是现在能实现还是将来才能实现,甚或是永远不能实现。以上读到386页,以上读完第九卷。
第十卷
在这一卷的开头,苏格拉底将话题转向了对诗人(例如荷马)的批判。诗人崇尚模仿,但是他们模仿的却并非事物的本质(理念),他们模仿的是理念外化的具体事物,所以,他们距离真理隔了两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诗人却因为他们的模仿似乎变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是这些诗人只是似乎懂得而不是真正懂得。他们不能象医生那样真正治愈病人,不能象立法者那样治理好国家,不能象将军那样指导战争取得胜利,也不能象智者那样给人关于真理的教育。以上读到397页
对于一个事物来说,真正的知识掌握在它的使用者手中,制造者则是遵从使用者的教导来获得正确的信念,至于模仿者(诗人、画家),他们不可能获得知识或者正确的意见。所以模仿只是一种游戏,是不能当真的。模仿只能得到“大概”,这是远离理性的要求的。人的心灵内部充满冲突,理性要求人克制,情绪则将人拖到另一个方向。模仿大多针对的是情绪,而很少涉及理性。所以苏格拉底主张将模仿者,包括诗人、画家,驱逐出城邦。因为他们会蛊惑城邦统治者,软化人的心灵,使人变得情绪化,从而远离理性。既然诗的特点如此,所以必须将诗驱逐出城邦。在这里,苏格拉底还谈到了诗和哲学的冲突。诗不能证明自己的真和善,我们必须抵制诗歌。以上读到409页。
最后一个苏格拉底要论证的话题是“至善所能赢得的最大报酬和奖励”是什么。苏格拉底抛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灵魂是不朽不灭的。”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有神论观点。苏格拉底的论证认为,事物之所以会被毁灭,是因为事物内部的恶,而绝不可能是事物外部其他因素的力量。“不正义、无节制、懦弱、无知”这些因素都会使心灵变恶,但是它们不能毁灭心灵。一事物是不会被他事物的恶所灭亡的。心灵或者灵魂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无论特有的恶还是外来的恶,都不能毁灭它,所以,灵魂必定是永恒存在的。既然是永恒存在的,就必定是不朽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灵魂的本质就在于爱知,正义本身就是最得益于灵魂自身的。所以得出的结论是正义者终将获得正义的报酬,不正义者终将得到不正义的惩罚,套句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到了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苏格拉底讲了一个类似《神曲》的故事,其实这种因果报应的故事,在中国的公案小说当中,也经常出现。无非就是生时造的孽,死后就会有报应。美德任人自取,你选择怎样的生活,就会有怎样的来世。没有想到的是,这么恢弘大气的一本书,最后难免沦为因果报应的说教。从这个角度看,《理想国》也只是一部两千多年前的书,对神的敬畏,对神秘力量的恐惧,自然难以避免,所以我们也只能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了。以上读到426页,读完《理想国》。
读后
这本书的读后感,在整个过程中,都已经很详细地记载了,就不罗嗦了。总的来看,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不可能实现的。里面有很多不现实的主张,比如共产共妻之类的;里面也有很多容易被独裁者利用的东西,比如思想钳制等等。当然这本书也有很多伟大之处。比如里面的理念论,直到今日,仍然是哲学中的一大流派;又比如说,关于辩证法在教育中的作用,直到现在也是命题论证的一种重要方法。柏拉图至少是一个有伟大理想抱负的人,从这一点来说,他值得钦佩。顺便也说说自己的读书吧,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逐字逐句读经典了,读了以后,常常很快就会忘记,写写读书笔记,以后翻一翻,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我用了10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下一个目标是《明夷待访录》,争取每一年都能读几部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