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课堂绽放校本教研炫丽的光彩[大全]
让课堂绽放校本教研炫丽的光彩
石桥镇第二中心小学
2013年1月
本学期为落实教导处总体工作规划,我校校本教研工作以推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和“30+10”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要内容,认真贯彻《连云港市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引领方案》的要求,务实推进“六模块”、“30+10”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打造高效活力课堂,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了“求真务实”的校本教研特色。现总结如下: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路。
我们提出了“以校本教研”为平台,以课题研究为支撑,以校本培训为中心,以生本教育为突破口,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进行目标规划,个体打造,分层次推进的基本思路。
二、加强培训,改变教师观念,夯实教学模式应用的理论前提。
为了加快教师理念与知识更新步伐,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我校将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有机结合;将教材培训和课改培训有机结合。每月组织教师学习体现新理念、新思想的优秀文章。教研组组织开展继续教育校本研修培训工作。为了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展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交流有效做法,从理念到行动上更好地探索“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科学实施之路,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自学,初步认识“30+10”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采用问题式培训方法,这种方法效果极好。具体做法:从改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出发,从现实问题解决入手,请教师共同查找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各教研组每周组织一次组内研讨活动,结合学科具体情况进行“内化”,进一步排查新问题,寻求新应对。
三、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务实推进“30+10”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校本教研。“'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升华,基本理念和核心“要素”不变。在改变教师观念的前提下,规范教学行为;在规范教学行为的基础上,试验新模式;在新模式实施过程中,推进课改。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提高课堂实效性的课堂达标活动。
每人一课是一项面向全体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负责。本学期每位教师在组内上2次教学达标课,每节课都要经历集体会课、互相观课,评课交流的过程。每听一节课,教师都认真撰写评课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写下反思。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对课题做出新的思考,取得许多生动的研究成果。
四、开展“案例、反思”撰写与交流活动。
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案例、反思”撰写与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1、教学模式的使用思路不清晰。教师“放”得不够开;学生“动”得不自主;课堂“活”得不自然。
2、在学案的编制仍存在重练轻学,导学不具体、练习量过大的现象,学案变成了练习案,不重视导学,导思,质量不高。
3、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衔接不恰当。一是没有处理好学和练的关系,将原来课后练变成课前又要学又要练。二是虽然做到了先学后教,但没有认真利用好学生的质疑,课堂生成度不够。
反思本学期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还有一些不足:校本教研的实效不高。但我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将以后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更加扎实有效。
石桥镇第二中心小学
2013年1月28日
第二篇:让生命绽放光彩
让生命绽放光彩
打开相约生命的书,体会生命的美好与意义。当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和生命挂上钩,生命是公平的,它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它是神圣可贵、来之不易的,那么,我们该怎样好好地去爱护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具光彩呢?
生命教育概论是一门帮助我们认识、珍惜、尊重、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智慧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的课程。所以,要想使自己的生命更具光彩,就必须首先学会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独一无
二、来之不易,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生命的质量。
通过本学期教学过程中思考过的内容和切身体会,具体的谈谈我对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具光彩的看法吧!第一,我们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三餐要记得准时吃,晚上不要经常熬夜,不要吃太多垃圾食品,多喝水,少喝有色素的饮料;当然,还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有轻生的念头,我们没有权利这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第二,在珍惜生命的基础上,当然就要提高到更高层次了,记得又一次上课老师跟我们讲了关于烦恼的问题,其实长大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学习上的烦恼、感情上的烦恼、交际方面的烦恼……关键是要懂得怎样去消除烦恼,有的人会自己一个人去散散心,有的人会听听音乐,有的人会找朋友倾诉,但不管怎样,只要能消除烦恼的就是好办法。当然,要想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还得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因为有了目标我们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在到达理想的道路上会荆棘遍地,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我们的,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想海伦凯特、霍金那样的坚强,但至少我们能坚定的用户自己的理想,不要给挫折打败,在哪跌倒就在那站起来。多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看书有很多好处,看书能提升我们精神境界,能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多看书就变得更有意义了。要有接受批评的勇气,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事十全十美的,所以,当别人批评你的时候不要将别人拒之门外,也许正因为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不断的超越自我,我们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我们要争取今天做的比昨天好,明天做的比今天好,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生命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物性生命即人首先作为自然生理性的为个体生命而存在的;二精神性生命即人有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三是价值性生命即人对于生命意义会有发自内心的追问是人对价值生命的一种诉求。要使自己的生命更具光彩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后努力地实现人生价值,那么怎么实现人生价值呢?我们都知道,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就是人对社会的贡献,自我价值就是社会对自我的满足程度。那么,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要尽可能的对社会做出贡献以满足自我需求。这样我们的生命就能绽放光彩。
第三篇:让青春绽放光彩
让青春绽放光彩
当星星还在夜幕中玩耍时,黎明已悄然而至;当乌云还在飘飘然时,阳光已经洒下黄金;当我们还在无止境地嬉笑玩闹时,年龄已悄然增长。就这样还没来得及和童年说再见,我们已经踏上了青春的列车。我们一群“不知愁滋味”的懵懵懂懂的少年,开始了我们的青春。不知倦怠地属于我们自己的密码在时空中写下故事,在乐谱中留下音符。
青春,我们多梦。
青春的我们,小小志高。梦想着踏上异国的土地,领略迥异的风俗人情;盼望着成为文坛上的托尔斯泰、雨果,科学上的牛顿、居里夫人,音乐上的贝多芬、莫扎特。青春的我们有着无数的梦想,当一个幻灭时,另一个又冉冉升起,永远生生不息。
青春,我们浪漫。
青春的我们,会独自登上峰顶,体会“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会一步步踏上台阶,认识“人往高处走”的人生哲理;青春的我们,会对着悠悠长夜轻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青春的我们,会找一条僻静的小河,细细体会垂钓人生。青春的我们,浪漫如丝,如雾,如雨,如风,悠柔地绽放浪漫。
青春,我们迷惘。
青春的我们,有时烦躁不安,心情恶劣,只会仰天长啸,最后疑心自己是否提前到达“更年期”;青春的我们,有时会躺在草地上,望着无尽的天空思索,生活是什么?我们在干什么?有太多的“什么”于“为什么”;青春的我们在生活不解时,会在马路上无尽地徘徊游荡,似乎是寻找失落的自我。青春的我们„„一半清醒一半梦。
青春,我们奋进。
青春,我们年轻,我们精力充沛。我们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探索,追寻,我们不要老后悔,不要“老大徒伤悲”。因此,我们抓紧分分秒秒,为了目标而奋进。青春,我以夸父的毅力,追寻我们的梦,一朝有一朝,无怨无悔。
青春,多姿!
青春,多彩!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中学初一:***
第四篇:EEPO有效教育让课堂绽放光彩
EEPO有效教育让课堂绽放光彩
2013年5月,八步区先后引进了EEPO有效教育和生本教育,掀起了一阵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我也有幸地成为一名 “EEPO有效教育”的实验老师。从初识孟照彬的EEPO有效教育到现在,已经有一年的时间,通过参加EEPO有效教育的学习培训后,我对这种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上的宏观调控,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注重学生个性张扬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从理论学习到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不断地用EEPO有效教育的理论指导我的教学工作,改变了教师过去死板地教,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采用EEPO有效教育的教学模式,我发现自己的课堂绽放了新的光彩,以下是我学习探索实践“EEPO有效教育”的几点感触:
一、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文本式备课,注重的是教学内容结构,顺序的罗列,往往一篇课文的教案多达十几页,因为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写详案,所以即使自己熟记于心也要落实到书面上,教师很多的时间都浪费在写教案上了。EEPO图文备课方式改变把EEPO有效教育和生本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我班语文课堂教学有更大帮助,学生学习更轻松自如,真正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达到教育目的。采用生本教育和“MS--EEPO”的课型方式上课,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上教师绝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是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参与应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方式上应是多层面的、多角度的;参与自觉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参与合作学习,培养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参与探究学习,培养科学严谨治学态度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实践活动,培养活用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使昔日“听话”的课堂变成了“对话”的课堂,“众星捧月”的课堂变成了“群星灿烂”的课堂。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点拨形成的立体思维网络,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课堂的确“活”起来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关注学生,力求课堂实现有效教学。了以往备课只备内容,不备学生的困惑,淡化教学内容的罗列,只需要将教学内容的要点简要列出,大大减轻了教师的书写负担。而且 EEPO 课堂要求教师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 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夯实, 更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训练、潜能的开发、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从课堂教学来看, EEPO 课堂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学的实效。而没有了繁重的教案书写任务,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方面,从而更高效的实施教学。
二、EEPO有效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它有自己的课型方式,比如“要素组合方式”、“平台互动方式”和“二元方式”等。在第一期的EEPO有效教育培训中我们主要学习了“要素组合方式” 它呈现的基本理念就是“ 看、听、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轮换着用”, 主体要互动,即根据人的生理特点, 适时组织学生的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 避免疲劳, 可迅速扭转课堂教学和活动中呆板僵化的状况,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保证,同时给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提供了方向标。通过采用EEPO有效教育和生本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发现自己的课堂真的变了,学生也跟着变了。我改变了平时课堂上老师说得多的不足,运用了七要素:看、听、讲、想、做和动静转换来调控课堂,使学生乐学、愿学、会学,课堂学习氛围浓厚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互帮互学,个性展示、发言精彩,充分展现了生本课堂“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理念,让学生体验了“我的课堂我作主”的魅力。课堂上,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与学生的约定形成了默契,课堂少了啰嗦地批评教育,使得课堂氛围更加的和谐,教学环节的实施更顺利,教学的容量也更多了。
三、课堂的氛围明显活跃于传统课堂。EEPO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是教学课堂上真正的主体。在上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交出主动权,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单元组合作、团队合作的训练,约定、规则的制定, 表达呈现方式的运用, 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都是EEPO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在这些要素的支撑下,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那么这就不同于传统教学只是或者是大多数只是展示教师的才能,而学生的个性却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正是因为学生掌握了课堂上的主动权,所以才更加积极参到于课堂中,学生学习更轻松自如,真正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达到教育目的。采用生本教育和“MS--EEPO”的课型方式上课,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上教师绝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是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参与应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方式上应是多层面的、多角度的;参与自觉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参与合作学习,培养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参与探究学习,培养科学严谨治学态度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实践活动,培养活用知识、自主创新的能力。使昔日“听话”的课堂变成了“对话”的课堂,“众星捧月”的课堂变成了“群星灿烂”的课堂。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点拨形成的立体思维网络,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课堂的确“活”起来了。
四、EEPO有效教育不同于传统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沟通、口才与演讲的训练,并对学生进行能动性的激励。EEPO有效教育培养学生如何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发言注意面向、重心及声控。要面向大多数,根据需要移动重心,在沟通中学会何时大声讲话、学会何时小声讲话,并学会充分利用时间、空间、距离、光线等资源充分展现自己。在别人发言时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并及时通过复述、笔记等形式来检测学生倾听的效果。而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能动性的激励无疑是给学生添了一对翅膀。孟照彬教授说:“每个人都有成为英才的潜在素质和实现它的优势特征,父母和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现和激励他,并使之进入能动状况。”激励是使学生向前的不可估量的动力。
总之,EEPO有效教育确实让我们教师对教学工作目标更加的明确,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展现了它与众不同的一面,也确实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开启了一扇明亮之窗,透过这扇窗还需要我们努力的探索才能更好的通向成功之峰。
第五篇: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生命绽放光彩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生命绽放光彩
-------“自主先学养习惯,合作交流练能力,反馈矫正保质量”三段式语文教学初探
松滋市城关第一小学 邱燕
课堂是个硕大无比的空间,让孩子们占有后,他们就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个性就能得到张扬,潜能就能得到发挥,创造力就能愈加旺盛,生命力就会呈现出雨后彩虹般色彩。那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堂交还给孩子呢?
新课程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需要教”。让学生真正在阳光下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让课堂教学更加充实、生动、节时、高效。为了教学生会学,以期达到“教都是为了不需要教”之目的,我把预习引进课堂,学生自学,完成预习作业,学生的自主先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授课时,同学们合作讨论、质疑问难,教师点拨引导,课堂的矫正反馈,这就形成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自主先学养习惯,合作交流练能力,反馈矫正保质量”三段式语文教学。
一、自主先学养习惯
自主先学是“三段式”阅读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叶老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预习一项,规定为必须使学生实做的工作。”“预习的事项一一做完,然后上课。”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和强调预习,正是因为预习既有利于让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开发学生的智力,又是从开发智力入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而且,学生通过预习,熟悉了课文内容,扫除了阅读障碍,进行过探索研究,在课堂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合作交流时,学生的“辩解式”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师的“启发式”就不会局限在枝节的问题上,对那些贯穿全文的线索,涉及整篇文章的要旨,尽可随时点拨。在进行教法的改革,如“中间切入”、如“抓两头带中间”、如“逆推”、如“跳跃”等形式变序讲读时,就能实施得更为顺利。再者,学生通过课堂预习,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经历过自我探索,打好了注意力定向的基础;人人获得了练习机会,自学能力普遍提高。同时,教师通过对预习的检查还可以发现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确切了解课文的难易之处,提炼精讲的内容,避免盲目性,从而教得更活,也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自主先学包含四个内容,即通读、感知、练、问。我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分四个层次安排预习:
第一层:单元通读,组织学生自主学习,通读全单元的课文(从单元“导读”读到“积累·运用”),引导学生从单元整体入手,初步了解“学什么”即: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其中《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是精读课文,《山雨》《索溪谷的“野“》是略读课文,四篇课文的内容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风姿。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一篇《读写例话》;一个《积累•运用》。“怎么学”即: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的表达方法。并体会这样的叙述顺序对表达思想内容有什么好处。教学序列为:单元通读,感知内容;小组合作、填写学习卡;汇报交流,质疑问难。通过单元通读,使学生感知学习内容,明确学习重点,对整个单元有了整体感知,学有目的,学为用服务。
第二层: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能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学习生字新词等。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第三层:再读理解。弄清文章结构层次,作者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
第四层:细读探究。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用圈、划、勾点、加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和精读评析。以《索溪峪的“野”》为例,自主先学养习惯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自学齐分享(初步探究)
1、画出自己的新字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易错的写在“互助角”上。
2、画出文中的多音字,并找出2对近义词、反义词。
3、文章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4、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5、文章的结构和以前学过的哪篇文章的结构相似?
6、作者为什么写篇这文章?(找中心句)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欣赏索溪峪的野性美,感受大自然美的熏陶。
2、体会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的方法。
(三)助你一臂之力(学法指导)
1、边读边画出描写事物“野”的特点的词语 和句子。
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3、举例体会作者怎样把这特点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体会表达方法)在自学的各个层次启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为培养自学习惯,预习时,我提倡三问,即问自己、问字典、问别人(或“议”);提倡边读边想,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批注;提倡写预习笔记;提倡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预习本就是作业,要求学生用心思考,书写工整;教师认真辅导,经常检查。实践证明,通过严要求、重辅导、勤检查,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逐渐养成,预习的质量不断提高。
二、合作交流练能力
这个阶段是在自学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课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用“合作讨论式”,是一种活跃思维比较有效的形式,有助于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摆脱思维的僵化或呆滞。它代替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在讲解分析课文时,正如叶老所说:“让学生是在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教师是在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由于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在自学中产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又是个个学生在自学中做好准备的,因而合作讨论时,学生思维活跃、争先发言、各抒己见、据理力争,甚至对教师的结论也敢加以补充、否定。对文本内容、语言标题、文章顺序,有时也表示了不同看法。学生思维的发展,积极探索的主动学习精神的发挥,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理解课文的深透,课堂气氛之活跃„„都是“教师烦琐问,学生匆匆答”“木偶戏式”的传统教法所少见的,教学效果更是传统教法所望尘莫及的。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呢?、讨论各层是怎样具体叙述的,加深理解具体内容。、讨论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着重领会中心思想。这是一个从内容到思想,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深化过程。、讨论文章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摸清文章思路。在学生掌握了中心思想后,必须引导学生再深入进一步探索作者精心构思,谋篇布局的规律,研究文章内在的逻辑联系,摸清文章思路。
讨论释疑的过程也是合作交流的过程,“教都是为了不需要教”,我把力气花在下面几种能力的培养上:⑴理解题目的能力;⑵理解词语的能力;⑶理解句子的能力;⑷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⑸掌握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⑹划出文章重点词、句、段的能力;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⑻鉴赏文章词语和写作的能力;⑼写自学笔记的能力。例如《索溪峪的野》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我引导他们合作齐分享(小组选择内容,读书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1、索溪峪的水怎样“野”?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2、索溪峪的动物“野”表现在什么地方?
3、游人的“野”表现在什么地方?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认真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确切了解课文的难易之处,提炼出典型的议题,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议论纠正错误,补充缺漏,讲解学生议而难决的内容,归纳讨论结果和学习经验,表扬有创见的学生。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迅速地进行判断、调控、做出反应;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内部潜在力,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优扶差。
三、反馈矫正保质量
“反馈矫正保质量”,即实践吸收。它是对前面两个阶段的检验。它包含修改预习本,完成硬性和弹性作业两大环节(硬性作业指课后作业题和基础训练题。补充练习和《练习册》为弹性作业)。学生通过自己的改,既加深了认识,又提高了修改能力;通过完成硬性和弹性作业,反复运用新知,巩固新知,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将知识逐渐转化为技能。这样,“改”与“练”既是“预习自读”和“议论释疑”这两个阶段的消化和深化,又起到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作用。如上完《索溪峪的“野”》,我在堂上进行了快乐练笔。
1、为索溪峪写一句宣传语,注意体现环保意识,使用语言的魅力打动人心。
2、用抓住事物的特点,先概述后具体的方法,写一个你喜欢的景点。除了教师布置少量的必作题、选作题或深化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兴趣作业外,课后作业大部分已作了预习作业,让学生做过预习本就是作业。由于预习作业是个个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听的,因而学生在进行独立修改时,大多数同学都能改好。这样,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把教师从作业堆里解放出来,加强备课,改变以往教师忙于批改,松于备课的现象,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个阶段中,教师除了提出修改作业和完成硬性、弹性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外,更要注意巡视辅导差生,摄取反馈信息,借于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偏离和失误,实现教学最优化。
“自主先学养习惯,合作交流练能力,反馈矫正保质量”的三段式阅读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它有助于知识、智力、能力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有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优扶差,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新时期的语文课堂应该属于学生,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熔指导自学方法,检查自学成果,训练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于一炉。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为了不教!”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孩子们的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