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散文类文本阅读作用题专题复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活动单
散文类文本阅读结构作用题专题复习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强化散文结构作用题的审题意识。
2.掌握散文结构作用题的答题思路。
【学习过程】
【活动一】再现原题熟悉题型
考题1:《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2013南通一模)
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题2:《雪中六盘》(2013南通三模)
文章第4段叙写“我”在岷山道上与背炭农民相遇之事,从全文结构看有何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题3:《南山雨》(2012南京调研)
(1)请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谈谈本文以“南山雨”为题的用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规范答案归纳总结
考题1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题2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考题3(1)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题3(2)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1)答题角度:
(2)结构作用
①首段作用:
②中间段落作用:
③尾段作用:
④标题作用
【活动三】迁移巩固拓展提升
严冬,荒野,松柏
(台湾)郭枫
①在黄淮大平原上,冬天,是风和雪撒野的世界。风,从塞外卷着严寒而来,猛烈地袭击我们荒凉的小山村。除非在落雪的时候,天地才会静寂下来,至于无风无雪而又有暄和的太阳温暖着咱们的日子,这是不多见的。
②北方冬天的风,是贼,是无孔不入的恶贼。可恶的风,对于贫苦人家,从来不会停止无情的摧残。走在风中,单薄而破敝的冬衣,怎么裹紧也包不住全身的抖,凛冽的寒气,一直就吹透到骨子里去!到了夜晚,寒风摇撼着茅屋,门窗吱吱作响,屋子颤抖着仿佛要被寒风席卷而去。在凄厉的夜风呼啸中,屋外,不时传来树枝折断的声音。冬夜,谁知道有多么漫长?
③落雪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雪花的美丽呢?真让我们傻里傻气的庄稼人无法明 白。不错,庄稼人也喜欢冬天下几场大雪,那是为了期待,期待明春的麦苗可以长得茁壮,真正在大雪天,还是冷得使人没处躲。尤其在化雪的天气,多少人都冻裂了皮肤,冻坏了身子,谁还会赞颂雪花呢?在那种年头,谁能拥有围炉赏雪的雅趣?
④不用说,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只有松柏,才能挺立在严寒中擎起一树蓊郁的墨绿。可是,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户祖茔的墓地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的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黑黝黝里面藏着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读书之后,书中有数不尽的松柏赞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树。我喜欢柳的娇柔、榆的粗犷、白杨的潇洒。我喜欢槐、椿以及各种常见的树木。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总觉得松柏不是我们的。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万水,看遍了人世的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傲的树!
⑤松柏,挺立在山峦的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树立出一种生命的风范来。它站在高处,超脱于红尘之外,让群树仰望,仰望而无法企及。松柏,虽然享有无数的赞颂,却也承担着千古的寂寞啊!在红尘之中,那些不甘寂寞的人,却想借..
着松柏的风采,让自己伟大起来,崇高起来,这是何等的自私与愚昧啊!因此,一想到老家的原野上的那些松柏,被种在坟地里,我就为它们感到屈辱与难堪。可是,我也更懂得:为何在大风雪的旷野中,松柏要傲然挺立,擎着一树墨绿抗拒严冬的淫威了。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
⑥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那些树木,当然,我更想念老家的人。想起那劳苦而沉默的人们,许多熟悉的面孔,就浮现在我眼前!那些与我血肉相连的亲人,你们可好?三十多年的岁月,可曾把你们摧折?知道吗?今天,对你们,我是如何地想念!
⑦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树木,想念老家的人。老家的人是憨厚的,可是不要以为憨厚得什么都不懂了!那些面孔,在笨拙的憨厚中,也含蕴着细腻的清韵。那些心灵,在敦厚和善中,自有一份刚烈在!凡是以暴力加给我们的,我们会坚强地反击出去,这是永不屈服的族类。
⑧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树木,想念老家的人。
⑨要是没有那些茁壮的树木,那莽莽荡荡的大平原,该会多么寂寞!
⑩要是没有那些劳苦而沉默的人呢?没有那广大的善良的人群,谁来撑起中国的天空!
1.文章①~③段写了什么内容?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笔下的松柏有什么特点?第④段反复说“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我还是不喜欢松
柏”,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到第⑧段,似乎就可以收束全篇,作者又写下了第⑨⑩两段,这是否多余?请坦言
你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全文,①若将本文的题目“严冬,荒野,松柏”改为“松柏礼赞”,好不好?请结
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答题注意要点:
【活动四】课后巩固
完成《步步高》P283 考点针对练
(一)散文结构题。
第二篇:散文类
散文
1.《远古的呼唤》
你淡淡的微笑,让我张开幸福的尊严,追随你的气息忘记努力的辛酸。你不露身色裹着无法猜透的神秘,戏弄我赤裸裸地期盼。当那份真诚从心底写在田野,我的影子已经写下不朽的誓言。伴随你的筝韵唱望情的歌。歌声响起,灵魂飞翔,去感动自己无悔的期待。
春寒即将迎来一场瑞雪覆盖,你把筝韵的声色调和,有意放缓,韵律抚慰,像深邃的老翁告知,那是冷香怜玉,瑞象赠语。多情善感的我又一次把紧锁的眉间舒展,相信你传说里的吉祥。一切来的那样突然,去的那样伤感,我不存在一点怨言,只因为你的呼唤有点遥远,让我期待的双眼在光里追寻在夜里思念。如果不经意染上寂寞的忧症,还会重新背上堕落的誓言。
2.《我期待走进你的心里》
今宵怀春,或许一抹绿盈是一座温暖的大棚,是活力和生命的象征。我爱戴春天的美景,希望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消耗在这个季节。可是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奉献不留遗憾。你在所有生命里都隐藏着神秘感。绿影缠天,让枯色与腐朽一夜之间长出青春的笑脸,换一身春装行走在大江南北,任娇阳追捧和煦拂面,你把最亮丽的一面带给人间。我们都感动你的美丽,都追随你的脚步潇洒自己的舞姿。我知道,春姑娘已经频频来访,是希望把一切梦境赶跑,让自己的心感动在绿色的田野。或许生生不息的力量能把我怀春的梦实现。
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了望过后都会走进实践的田园。梦从这里飞出,又悄悄地在这里降落。一年四季欣赏着我的变化,我用汗水和热泪抚摸着一点点变换的颜色。风柔进了我的理想,雨浇灭了我的冷漠,我的生命蓬勃旺盛,心中有无限的向往想对你讲。
3《妈妈的一封信》——三毛
我的女儿,在逝去的岁月中,虽有太多的坎坷,但我们已用尽爱的金线,一针一针经纬地织补起来,希望父母的巧手神工能织得像当初上帝赐给你的一样,天衣无缝,重度你快乐健康的人生。孩子,请接受父母的祝福和祈祷,愿主赐恩。
你车祸的消息,一直等你出院后,你姐姐才告诉我们(瞒得好紧)。当时我脑中一片茫然,整个世界仿佛都在旋转,泪含满眶,默默无语,心碎片片,千水万山,无法亲临照顾。孩子,你怕我们伤心难受,教姐姐慢慢再讲,这是你的孝心,但你可想到,我们知道了一样地神伤,担忧焦急,一直到收到你的录音带与照片后,仍未能释然。看到你消瘦无力的样子,更耿耿于怀;每次午夜梦回,你可曾听到母亲依依的呼唤?天涯海角,不论离我们有多么遥远,我们的心灵总是彼此相通。
4.《黄昏的故事》——三毛
我喜欢漫游,也喜欢黄昏和黑夜交接的那一段时光。
我们现在的家,座落在一个斜斜山坡的顶上。前面的大玻璃窗看出去,星罗棋布的小白房在一脉青山上迤逦著筑到海边。
厨房的后窗根本是一幅画框,微凤吹拂著美丽的山谷,落日在海水上缓缓转红,远方低低的天边,第一颗星总像是大海里升上来的,更奇怪的是,墙下的金银花,一定要开始黄昏了,才发出淡淡的沁香来。这时候,一天的家务差不多都做完了,咖啡热著,蛋糕烘烤得恰到好处。荷西已经下工回来,电视机也开始唱广告歌。
我换上舒服的凉鞋,把荷西的茶点小心的用托盘搬出来,这才摸摸他的头,对他说∶“我走了。”
这时候的荷西,也许在看报,也可能盯著电视,也可能开始吃东西,他照例含糊的说一句∶“旅途愉快!”便将我打发去了。
5.《荷塘月色》——朱自清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6.《歌声》——朱自清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①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7.《四月,在古战场》——余光中
熄了引擎,旋下左侧的玻璃窗,早春的空气遂漫进窗来。岑寂中,前面的橡树林传来低沉而嘶哑的鸟声,在这一带的山里,荡起幽幽的回声。是老鸦呢,他想。他将头向后靠去,闭起眼睛,仔细听了一会,直到他感到自己已经属于这片荒废。然后他推开车门,跨出驾驶座,投入四月的料峭之中。
水仙花的四月啊,残酷的四月。已经是四月了,怎么还是这样冷峻,他想,同时翻起大衣的领子。湿甸甸阴凄凄的天气,风向飘忽不定,但风自东南吹来时,潮潮的,嗅得到黛青翻白的海水气味。他果然站定,嗅了一阵,像一头临风昂首的海豹,直到他幻想,海藻的腥气翻动了他的胃。
8.《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9.《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余光中
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路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总爱对着外国地图,向往去远方游历,而且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在那一排长窗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那平行的双轨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
乡居的少年那么神往于火车,大概是因为它雄伟而修长,轩昂的车头一声高啸,一节节的车厢铿铿跟进,那气派真是慑人,继续单调而催眠,也另有一番情韵。过桥是俯瞰深谷,真若下临无地,蹑虚而行,一颗心,也忐忐忑忑呆灾半空。
10.《自剖》——徐志摩
我是个好动的人;每回我身体行动的时候,我的思想也仿佛就跟着跳荡。我做的诗,不论它们是怎样的“无聊”,有不少是在行旅期中想起的。我爱动,爱看动的事物,爱活泼的人,爱水,爱空中的飞鸟,爱车窗外掣过的日野山水。星光的闪动,草叶上露珠的颤动,花须在微风车的摇动,雷雨时云空的变动,大海中波涛的汹涌,都是茬在触动我感兴的情景。
是动,不论是什么性质,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灵感。是动就会催快我的呼吸,加添我的生命。
近来却大大的变样了。第一我自身的肢体,已不如原先灵活;我的心也同样的感受了不知是年岁还是什么的拘絷。
11.《印度洋上的秋思》——徐志摩
月光有一种神秘的引力,她能使海波咆哮,她能使悲绪生潮。月下的喟息可以结聚成山,月下的情泪可以培¥百亩的畹兰,千茎的紫琳耿。我疑悲哀是人类先天的遗传,否则,何以我们儿年不知悲感的时期,有时对着一泻的清辉,也往往凄心滴泪呢?
但我今夜却不曾流泪。不是无泪可滴,也不是文明教育将我最纯洁的本能锄净,却为是感觉了神圣的悲哀,将我理解的好奇心激动,想学契古特白登来解剖这神秘的“眸冷骨累”。冷的智永远是热的情的死敌仇。他们不能相容的。
12.《想飞》——徐志摩
啊!你能不能把一种急震的乐音想象成一阵光明的细雨,从蓝天里冲着这平铺着青绿的地面不住的下?不,那雨点都是跳舞的小脚,安琪儿的。云雀们也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上帝给它们的工作,替上帝做的工作。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活动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大。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活动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见了,影子都没了!但这光明的细雨还是不住的下着„„
13.《延安街市记》——贾平凹
街市开得很早,天亮的时候,赶市的就陆陆续续来了。才下过一场雨,山川河谷有了灵气,草木绿的深,有了黑青,生出一种呈蓝的气霭。东川里河畔,原是作机场用的,如今机场迁移了,还留下条道路来,人们喜欢的是那水泥道两边的小路,草萋萋的,一尺来高,夹出的路面平而干净无尘,蚂蚱常常从脚下溅起,逗人情性,走十里八里,脚腿不会打硬了。山峁上,路瘦而白,有人下来,蹑手蹑脚地走那河边的一片泥沼地,泥起了盖儿,恰好负起脚,稀而并不沾鞋底。一头小毛驴,快活地跑着。突然一个腾跃,身子扭得象一张弓。
14.《月下》——沈从文
你的眼睛还没掉转来望我,只起了一个势,我早惊乱得同一只听到弹弓弦子响中的小雀了。我是这样怕与你灵魂接触,因为你太美丽了的缘故。
但这只小雀它愿意常常在弓弦响声下惊惊烽惶乱窜,从惊乱中它已找到更多的舒适快活了。
在青玉色的天里,那些闪闪烁烁底星群,有你底眼睛存在:因你底眼睛也正是这样闪烁不定,且不要风吹。
在山谷中的溪涧里,那些清莹透明底出山泉,也有你底眼睛存在:你眼睛我记着比这水还清莹透明,流动不止。
15.《新年抒怀》——季羡林
小的时候,总希望时光快快流逝,盼过节,盼过年,盼迅速长大成人。然而,时光却偏偏好像停滞不前,小小的心灵里溢满了忿忿不平之气。
但是,一过中年,人生之车好像是从高坡上滑下,时光流逝得像电光一般。它不饶人,不了解人的心情,愣是狂奔不已。一转眼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滑过了花甲,滑过了古稀,少数幸运者或者什么者,滑到了耄耋之年。人到了这个境界,对时光的流逝更加敏感。年轻的时候考虑问题是以年计,以月计。到了此时,是以日计,以小时计了。
16.《新年抒怀》——季羡林
现在正是严冬。室内春意融融,窗外万里冰封。正对着窗子的那一棵玉兰花,现在枝干光秃秃的一点生气都没有。但是枯枝上长出的骨朵儿却象征着生命,蕴含着希望。花朵正蜷缩在骨朵儿内心里,春天一到,东风一吹,会立即能绽开白玉似的花。池塘里,眼前只有残留的枯叶在寒风中在层冰上摇曳。但是,我也知道,只等春天一到,坚冰立即化为粼粼的春水。现在蜷缩在黑泥中的叶子和花朵,在春天和夏天里都会蹿出水面。在春天里,“莲叶何田田”。到了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将是何等光华烂漫的景色啊。“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17.《听雨》——季羡林
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18.《二月兰》——季羡林
我在迷离恍惚中,忽然发现二月兰爬上了树,有的已经爬上了树顶,有的正在努力攀登,连喘气的声音似乎都能听到。我这一惊可真不小:莫非二月兰真成了精了吗?再定睛一看,原来是二月兰丛中的一些藤萝,也正在开着花,花的颜色同二月兰一模一样,所差的就仅仅只缺少那一团白雾。我实在觉得我这个幻觉非常有趣。带着清醒的意识,我仔细观察起来:除了花形之外,颜色真是一般无二。反正我知道了这是两种植物,心里有了底,然而再一转眼,我仍然看到二月兰往枝头爬。这是真的呢?还是幻觉?一由它去吧。
19.《清塘荷韵》——季羡林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20.《清塘荷韵》——季羡林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1.《你是怎样一个女子》
你是怎样一个女子,就如紫色烟云里的一只青鸟,孤单的翱翔。临风而泣那两行香雨,是茫茫云海里陨落的冰帝,宁静的思绪,正是你娇柔地梨花带雨!轻轻地来啊,梦般的女子,扬起红袖,撒落心怡,就如竹林月下晚唱般悠扬,不经意的回首间,面似桃花啊,嘴角挂起甜甜心语!那定是你最真的痕迹吧!
你是怎样一个女子?是追风的奇迹吗?是弦间舞袂的音符吗?就如溪边潺潺溅起清凉的水滴,润进心田,与你同舞吧,微笑的脸却渐渐远去!似影无别离,与你同醉吧,双举杯盏,却闻香伏案,醒与梦间,是你淡淡的留恋吗!
22.《阳光漫过梦境》
每当抬头遥望星空,深深凝望那高远飘渺的北斗星,想象这北方星空下人们的一颦一笑,仿佛就在眼前,又似乎很远很远。
就在我想伸手触及北方那沧桑的脸颊时,却在一刹那支离破碎,我突然惶恐,不知道北方是不是我灵魂的归宿,抑或只是短暂的停留。
昨夜,一个人读书晚归,行走在那树影婆娑的幽径,路灯透过树叶洒下斑驳昏黄的灯光,仰望空灵浩瀚的夜空,唯有一弯残月隐于苍穹,浸出淡淡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来。
23.《忘秋》
早晨七八点过后,群群的村人陆陆续续的来了。他们铺开麻袋毯,抬上脱谷机往中间一压,就成了他们的谷场。有的割稻子,有的抱稻穗,有的脱谷;有的装谷子,割穗的拿着镰刀割的吱吱直响;抱穗的也是冲冲的往来往去;脱穗的更是把那抬脱谷机踩的咯咯直响。不一会儿,好大的一片稻田消失了,脱谷机后面就堆起了一小丘像山一样的稻杆。抱穗的小孩他的速度没有大人快,出于争强好胜,他们抱的更大把,跑的更飞快,丢的满田埂都是稻穗;跑来跑去一踩空,身子一斜,连人带穗一起往下丘倒,弄的一身泥水不说,还把未割的稻棵践踏的一个大窟窿。惹的大人们又是哭又是笑的。
24.《菊花黄》
各色的蝴蝶,煽动着翅膀,在满目凄凉中翩翩飞舞,它们感觉到秋风的凉意,但未曾体味到秋风的萧杀,看到满天飘舞的落叶,在秋日灿烂的阳光下无声地飘落在地上,它们有些不解,便扇起翅膀和枯叶一起飘舞。像一片花瓣,像一片落叶,像秋日阳光下一缕坠落的羽毛,没有风,随意飘落。它有些乏力了,停在有些枯萎的花上,久久不动。在花儿的冷香里体味昔日的浪漫。
25.《菊花黄》
菊花自然是秋天的骄子,它们尽情地开着,丝丝缕缕的瓣,迎着金色的阳光伸展开来,热情拥抱明朗的秋天。身边的花草们在秋风里凋零飘落了,有的在秋风中瑟缩着,含着惜别的泪,为自己年华已失而叹惋。菊花簇起一团嫩黄的希望,在满目凋零中蓬勃着生命,在渐凉渐萧的秋天里,弄风惹雨,衔霜饮露,硕大的花朵丝毫看不出风霜的痕迹,披一身霞光,展开金灿灿的笑靥,秋风冷雨中,留一个靓丽的身影给明净蔚蓝的天。
第三篇:散文类
一、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试卷
①十年前的一天,也不知是什么触动了我,让我将镜头对准了生我养我的家乡──三江平原。在这里,我欣赏到了湿地的美丽,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十年来,与湿地的零距离接触,也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迷恋上了这片神奇诱人的黑土地。湿地的美恬静而淡泊、空旷而幽远,不身临其境,是很难领略到它那摄人心魄的魅力的。蓝天和白云涂抹它永恒的底色,野花和芳草带给它盎然的生机,湖泊和溪流又赋予它飘动的灵性„„所有这一切景象,都构成了湿地绿色之洲的生命主题。这里四季分明,风景迥异,每一个季节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春天,那一碧如洗的澄澈天空,悠闪飘逸的朵朵白云,迂回环绕的潺潺溪水,宛如一幅宁静的山水图画;夏日,那荒原里怒放夺目的簇簇野花,芦丛中鸣叫欢快的水禽珍鸟,展示了大自然生命的勃勃生机;秋季,那满眼金黄的落叶,渐行渐远的雁阵,昭示了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隆冬,那银妆素裹的塔头,凝霜挂雪的垂柳,述说着一个冬天童话的秘密。
②小船沿江逆流而上,沿岸青山秀水,连绵不断。当小船驶进荒岛时,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里简直就是鸟的天堂!鸳鸯成对,水鸟成双。不时有许多水鸭子频频飞起,冲向蓝天;一只只江鸥浮在水面,待船儿靠近,便群起追逐浪花,声声欢叫,令人惊叹不已。此时,一只披着洁白羽毛的东方白鹳闪进了我的视野,它悠闲地踱着步,觅寻食物。为了少打扰这宁静的家园,我迅速按动着快门,拍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③在湿地里生活的鸟类和兽类还有紫貂、白尾海雕、大天鹅、苍鹰、柳雷鸟、东北虎、梅花鹿、棕熊等。它们在这自由的王国里无忧无虑,不需有戒备之心,却常有栖居之意,只是冬去春来,南飞北往,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④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又是一个巨大的天然鱼库,盛产野鲤、白鱼、草鱼等,尤以鳇鱼最出名,历史上它曾是专门给皇帝进贡的鱼。这里还有一种大马哈鱼,每年秋天白露前后,满山树叶红遍的时候,大马哈鱼便从鄂霍茨克海游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逆江而上,一跃数尺,勇往直前,等到产卵后耗尽体力死去,它一生的使命也即告终。
⑤这就是三江湿地。我无数次找寻它的踪影,想见它的容颜,投入它的怀抱,感受它的温暖。在碧水蓝天之间,我的心灵变得恬淡,它那回归本色的从容,又总让我泪流满面。
14.从文体的角度看,该短文属于哪一类文体?(2分)
答:散文
15.请用两个恰当的成语描述自己对三江湿地的印象或感受。(不能用原文中..的成语)(2分)答: 美不胜收、美轮美奂、心驰神往
16.选择填空。(2分)
备选答案:山清水秀 自然美景 珍禽走兽 盎然生机 冬天童话 天然鱼库 短文主要写了三江湿地的 自然美景 和 盎然生机 这两方面的内容。..
17.依照段①中划线句句式,结合自己的感悟,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2分)
贵州大山的美 高远而深邃、绵长而秀丽,不身临其境,是很难领略到它那摄人心魄的魅力的。
18.短文在语言的运用方面有哪些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请任选一点谈谈自己的感受。(3分)
答:略
二、2008年适应性考试
①我怀念那条河流。
②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③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鸥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④我在河湾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 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⑤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的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⑥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我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⑦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⑧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⑨二十年后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10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漩涡激起我最诗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11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
流。
○12这时候,我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13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14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15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啊? ○14.文中“我”二十年后回家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 愕然 感伤 明白
珍惜 忧虑 期盼的过程。(3分)
15.段③划线的部分表现了我的什么心情?(2分)
答:对自己当初不懂珍惜的懊悔之情。16.请在文中找出告诫自己的最具有哲理性的一个句子。(2分).....17.第(14)段中,划线的句子“我们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3分)
答:人类正在破坏自己生存的环境,长此以往,我们最终将自食其果,遭到惩罚而成为一条条没有爱、没有纯洁心灵、没有幸福的“干鱼”。
18.从③④自然段中可以看出,那条河在作者的少年时代,曾给他留下哪些美好的回忆?(3分)
答:那条河有美丽的风景、有美妙的音乐、有生活中无穷的乐趣,还有作者当时惬意的心情和漂浮的梦想,它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和滋润了作者少年的人生。
19.全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对比。希望人类要好好地保护自然环境,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三、2009年适应性考试
让心灵去旅行
①一条湍急的河流怒吼着,向远方奔流,形成一条蜿蜒的巨龙,盘在古老的土地上,发出熊咆虎啸的声音,让人颤栗惊悸;一片湛蓝的海洋呼号着,卷起雪白的浪花,冲出汹涌的波涛,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刷洗白色的沙滩,令人折腰叹服;一座高峻的雪山沉睡着,托起娉婷的雪莲,吹出迷幻的烟雾,洒下宛若鹅绒的雪花,营造出 银装素裹的天地,使人惬意满足。世界之美,美在它的瑰丽雄奇,多彩多姿变化万千。若是能够游历四海,浪迹天涯,赏寒山瘦水,览飞瀑流泉,观苍山镜湖,游密 林深涧,实在是让人心旷神怡,快然自足。然而每个人为了生计而奔波劳顿,可以遍访名山的人毕竟不多。而尘世中的琐碎与喧嚣早已让我们身心疲惫,那么我们既 然无法离开自己现有的工作与生活去旅行,何不让心灵去旅行呢?
②让心灵去旅行,你可以读一本书,或吟几首诗,仿佛置身于书中的苍原林
海,又或是徜徉在诗中的古镇老街,你可以是站在高高的山巅凝视风雨中的闪电,也可以是坐在轻快的乌篷船上欣赏五彩斑斓的彩虹,还可以是骑在舒适的马背上张望四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你可以想像自是个诗人,隐居在山林或田野,也可以把 自己想像成一只鹰,拥抱白云和蓝天,你甚至可以是一眼泉,喷涌着低吟和呜咽。
③让心灵去旅行,你可以赏一幅画,你可以看到牧场和村庄,农舍和梯田,你也可以看到大漠的孤烟,江南的小雨,和海边的红树林,你还可以看到钙化的滩 流,巍巍的山峰,初升的红日,你甚至可以感受到沙鸥的鸣叫长风的呼啸,猿猴的悲鸣,你能感受到纤夫肩上的绳索勒住你的肩膀,感受到飞红入泥后残留下来的一 丝馨香,感受到阴霾之下那穿透乌云射下来的几缕阳光„„
④心灵去旅行,你可以回想一段历史或畅想一个未曾到过的国度,你可以想像易水之湄的壮士渐行渐远的背影,乌江岸边英雄悲壮的自刎,赤壁之战的熊熊烈 火,你还可以想像自己是站在巴黎圣母院的钟楼上,比萨斜塔上,或是布拉格壮美的佩特林山上,心灵的旅行可以不受地域与时空的限制,让你领略别样的景致。
⑤心灵的旅行,是意识中的自我逍遥地神游,不论时间和地点,让自己放松下来。烟霞的幻灭,燕子的呢喃,融化的雪花,破土的种子,甚至蛋壳中一个即将 出生的生命的跳动,你都可以感知。也许有人会说那不过是空想家无聊时的白日梦,的确,我们的幻想终究是幻想,不能成真。但虚幻的天堂胜于实在的地狱,让心 灵去旅行不是沉湎于臆想无法自拔,更不是丧失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和信心,相反,它是一种灵魂的荡涤,是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的法宝,失去它,忙碌的生活压 的人喘不过气,拥有它,在面对挑战与压力时,则多了一分宁静,淡泊与从容。
11.请在段①中根据文意填入合适的内容。(2分)
答:竹海涛声、密林深涧
12.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什么是“心灵的旅行”?(3分)
答:人的精神和意识自我逍遥地神游 13.段①主要说了哪三层意思?(3分)
答:第一层:铺陈渲染了天下瑰丽雄奇、多姿多彩,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景。
第二层:叙述了由于工作和生活所限,大多数人不能“游历四海,浪迹天涯”的现实。
第三层:鼓励人们去尝试心灵的旅行。
14.就表达方式而言,段②——段④中运用最多的是哪两种?(2分)
答:描写 抒情
15.从语言欣赏的角度来看,本文的句式有哪些特点?(3分)
答:多以描写抒情为主,讲究骈散句结合,长短句结合,大量并列,偏正短语,动宾短语的精妙组合。在表现上还融入了排比,反复,想象的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显灵动、畅达,意境开阔,文采纷呈,让人既美不胜收、又感到
余味无穷。
四、2010年适应性考试
光阴 赵丽宏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灿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世人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绝不会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化成永恒,这是因为他把你的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变成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11.请任意写出“光阴”的三个近义词。(3分)
答: 时光 岁月 时间
12.划线句写出来光阴的什么特点?(2分)
答:悄无声息 一往无前 永不停步
13.语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2分).. 答: 议论 抒情 14.全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2分)..
答: 拟人化
15.“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这个句子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3分)
答:人们要加倍珍惜时间,充分利用好时间,这样才有可能攀上成功的顶峰。
夜晚 韩少功 ①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②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死鱼眼睛一只,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③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历,即记录太阳之历;乡下人不得不使用阴历,即记录月亮之历。哪怕是最新潮的农村青年,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脱口而出还是冬月初一腊月十五之类的记时之法,同他们抓泥捧土的父辈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别的什么———他们即使全部生活都现代化了,只要他们还身在乡村,月光就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 ① C 的月光,溪流上② D 的月光,树林剪影里随着你前行而同步③ A 的月光,还有月光④ B 下的虫鸣和蛙鸣,无时不在他们心头烙下时间感觉。
④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没有月光的人,因此几乎没有真正的夜晚,已经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无眠白天与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觉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长白天之后来到了一个真正的夜晚,看月亮从树荫里筛下的满地光斑,明灭闪烁,聚散相续;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我熬过了漫长而严重的缺月症,因此把家里的凉台设计得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盘,把一片片月光贪婪地收揽和积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没一下地扑打着蒲扇,躺在竹床上随着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书里说过的,我伸出双手,看见每一道静脉里月光的流动。
⑤盛夏之夜,只要太阳一落山,山里的暑气就消退,辽阔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来的一阵阵阴凉,有时能逼得人们添衣加袜,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在这时候出现了,妈妈或奶奶讲述的牛郎星织女星也在这时候出现了,银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雾,无限深广的宇宙和无穷天体的奥秘哗啦啦垮塌下来,把我黑咕隆咚地一口完全吞下。我是躺在凉台上吗?也许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腾?也许我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婴儿在荒漠里孤单地迷路?也许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见和盘问?„„我突然明白了,所谓城市,无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没有上帝召见和盘问的地方。
⑥山谷里有一声长叫,大概是一只鸟被月光惊飞了。„„ 16.段⑥能够使我们联想到王维《鸟鸣涧》中的哪两句诗?(2分)
答: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7.请选择恰当词语填在段③的横线上。(3分)
C D A B
备选答案:
A 轻移 B 牵动 C 飘摇 D 跳动 18.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对月光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依恋 跳动 赞美
19.下面摘录的这一段写景的句子,美在哪里?请结合联想,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3分)
答: 月光是活的,是有生命和动感的,月光是有声音和灵性的;它能够带给人美的遐思,使人享受到生命的和谐与安宁。(意思相近即可)
看月亮透过树荫筛下的满地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20.请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以“月夜”为题,写一段120字左右的景物描写。(4分)
五、2011年适应性考试 回望青春的感怀
① 时光之河悠长而又荒凉,一生的年华竟也溅不起一丝波纹荡漾。
②曾记得,执守于分离的那个渡口,谁也不许回头,就这样一直向前走,直到落日楼头,残雁孤鸣,蓦然回首,唯余孤守。岁月抹去了童稚,冲散了聚侯,此刻,你我只好做别,或近在咫尺,或天各一方。素衣胜雪,白了那些年的纯真;残红遍野,美了曾经的年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烟霭渺渺,朦胧了双眸,是谁,用青春谱写一曲华丽的孤奏,合欢未已,而离愁相继。
③独自凭栏,清风羁绊思绪,时间分开叨扰。一个人的路却忘了怎么继续,春去秋来,岁月几载,也许该停驻些许,也许该沉沦几分,可是我知道 岁不我与,青春的列车已鸣笛,没有人会停歇脚步等你,奔波劳累,风尘仆仆,不考虑那里是终点,那里是路口。合起心绪,昂首向前哪怕风雨兼程,哪怕尘满客袍,我有一双翅膀,等待飞翔,所以不计较匆匆洪流中翩跹的落花,不计较遗失的童梦,我们都是飘絮身在其中,也身不由己。于茫茫人海中期盼未来,憧憬精彩,却不知道,未来,不来。我们虔诚甚至畏惧的面对未知,但也依然不能停下前行的脚步,为此甘愿赌上青春,最终,或满载而归,或潦倒一生,但毕竟是潇洒走了一回,路上我已努力过,拼搏过,而结局却不是我所能预料的,且从某种角度上说,结局是留给外人看的,我们在意的只是过程。悲也罢,乐也罢,喜也罢,苦也罢,我已有过,便不再后悔。也许贫瘠的土地上一时难以开出希望的花,但是时间的魔力会让一切虚实清楚,只要心中依然有花的种子,总有一天,身后便是繁花似海。
④此刻月影人双,思绪万千,朦胧间,我似乎看见青春绚丽的身影渐渐模糊,随之而来的是成年的稳重与成熟,自己竟隐隐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不得不承认自己活得太轻率,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段忘不掉的岁月,因为她太美丽,因此
人们总是在驻足观赏或措手不及中慢慢失去,这是何等的悲哀!
⑤繁芜落尽人散场,我在那一角徜徉,望你眉宇盛气如霜,难思量。青春的舞台,没有谢幕,自古至今,一幕幕剧,从不歇场。也许对你来说是倾其所有的付出,但在溅落历史画卷里却是漫不经心随手勾勒一笔,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时间不会给你停下来欣赏任何一个片场,换句话说,我们都是时间的奴隶,在实践的追赶里老了一生。马不停蹄的你,是否已经心力交瘁?舟车劳顿的你是否在浅吟胡不归去?生命是我们的,但我们却常常把生命的所有权交给了别人,任由外物支配自己,红尘一世,几人谈笑风生几人失意败北,重新审视,只不过南柯一梦,到头来,空惹一身尘埃。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但即使这样,仍然没有几个人敢停滞不前,因为没有人知道,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对是错,当你老了,会不会后悔。所以可以说,人生其实 是一把极大的赌注,赌资就是一生 的年华,我们,输不起。
11.段④表现了作者
感叹 和 自责 的思想感情。(2分)1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2分)
答: 议论 抒情
13.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赏析感受。(2分)
答:隽永优美,富有哲理,文学色彩浓,让人警醒,给人启迪。尤其是能将宋国的一些精美词句巧妙而自然地融入其中。
14.仿写:请请参照例句,任选内容,完成下面的句子。(4分)例句:也许贫瘠的土地上一时难以开出怒放的花,但是我们的努力总会让奇迹出现。只要心中依然有花的种子,总有一天,身后便会是繁华似海。也许,但是。只要。15.读完短文后,请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写一段青春的感悟。(3分)
答:(只要能扣住“珍惜青春的年华,演绎人生的精彩”、“青春没有彩排,失去了就不会重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来谈,观点先鲜明,内容具体,语言畅达即可。)
六、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半亩方塘
①有田的地方,就会有塘。像一面掉在田野里的镜子,照映着四季的时光。鸟从田野的上空飞过,它就照出鸟的影子。牛在塘堤上啃草,它就照出牛的模样。鸟从空中望见了自己俊巧的身影,斜斜地飞下来,掠过水面,用飞翔的微风轻轻地扇出几道涟漪,算是一番谢意;而那走上堤来的牛,并没有领会塘的美意,只是低了头一味地啃食着草,不停地甩转着尾,驱赶身上的蚊蝇。塘知道,还有更多的田等着吃了草的牛去耕耘。鸟从上空飞走了,水中仍是一方蓝天白云;牛从堤坝走过去了,一片落叶飘舞而下,像一只蝴蝶扑浮在水面上,那是告诉她春夏的逝去,秋冬的来临。
②下雨的时候,鸟也会躲进堤上的稻草垛里,对着潇潇幕雨怨声叽叽。但是塘却开放自己,拥抱每一颗雨滴。那带泥的雨水流下堤来,污染了塘,清亮的
一塘水一时浑浊不堪。但是塘知道,要获得就会有牺牲。不过不要紧,几天的风吹草动,波澜微惊,那一塘的水又会澄明如镜。她将污泥埋进心底,而将明净奉献田野。如果秋天的雨水还不能让她蓄满,还有悄悄溶进的洁净雪水。
③春天到了,她就让人们抽取一年的积蓄。清亮的塘水就会一路歌声顺着沟渠流进田野,一块块水田就如一方方明镜,照映着人们一年之计的春耘。在干旱的日子里,天空中无一丝雨,禾苗枯焦,农人的心一如那枯卷的草帽,塘也不惜流从干裂的塘底里流着的最后一脉水,就像她的血。
④ 她不知道灌溉了多少庄稼,也不知养活了多少人,她只记得那挑了一担谷的人在塘边洗过几次脸,耕田的人来洗过几次脚,如果人们在冬天为她挖一次淤泥,她更会感激不尽,春天那淤泥会催青一堤的青草,夏天塘里会长出美味的菱角,冬天也会奉献出玉臂似的藕。
⑤ 只有这半亩方塘,有着日的光亮,月的清阴。在那如梦的星辰里,晚风送来的蛙声是它为疲惫的人们准备的夜眠曲似的唱吟。
⑥只要有田野,就会有塘,长着几朵青青的荷叶,映着一片明净的光影。如果有人路过,不可随意举一块泥土丢进方塘,因为那是田野的一颗明亮的心。、段② 写了塘的哪些特点?(3 分)
答:宽广的胸怀、忍辱负重和包容的性格、积极乐观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
20.简答。(4 分).(l)段① 写了塘的哪种美?段②——段(4)又写了塘的哪种美?
答:景美(自然美)神美(精神美、人格美、心灵美)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将方塘写得栩栩如生、灵性四溢?
答:拟人化
21.段⑥ 作者深情的劝诫,表明了他对这半亩方塘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表明了作者对方塘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七、2009年中考
①七月,盛夏,银杏还是青翠的绿色,而我的心痛已经渐渐弥散开去。..②最后一堂课,是和老师告别;考完最后一场试,是和学业告别;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是和学生生涯告别。然后,知道一个个朋友离去的日期,开始一场场告别。告别朋友,告别同窗,告别四年已经习惯的大学生活。
③已经习惯了晚饭后在校园竹林中漫步,习惯了晚上的卧谈会,习惯了下雨时有人把衣服一起收回,吃饭前尝两口别人的饭莱,几个室友像一家人似的相濡以沫。离别的日子将近,学校周围的饭馆总是挤得满满的。所有的朋友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今天的惜别与感伤。
④还记得入学第一天我们的自我介绍么?
⑤还记得我们的“新生杯”篮球赛么? ⑥还记得“小刚”的梦话,“鲁汉”的鼾声么?
⑦还记得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辩论,一起赋诗,一起唱歌么?
⑧那些有趣的、飞扬的,色彩鲜明、动人心弦、无比快乐的时光将要一去不复返了。我会永远记住那些和善可爱的面庞,记住你们每个人青春的风采,记住那星光下曾经相伴的蛙吟虫鸣,记住朋友们在夏夜里那轻柔如风的人生畅想„„每一个画面,每一种声音,每一个瞬间都会因那里有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而被永恒地怀念。
⑨再见了,我的老师、我的慈母、我的恩人!你们那渊博的学识、崇高的人格,真让我由衷敬佩;你们那、,真让我。在这临别之际,我披着月光,独上西楼,凭栏眺望着你们住处的灯光,依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耳畔又响起了你们深情的寄语。面对着浩瀚的夜空,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除了频频回味外,更多的却是感恩和祝福。
⑩再见了,我们呆过的这间寝室,四年来,你如同一个好兄弟,默默地为我们透风挡雨,无私地为我们全心付出。对着空无一人的寝室依依道了一声:“兄弟,我走了!”然后轻轻掩上门„„
11.再见了,我的恩师; ○12.再见了,我的朋友; ○13.再见了,我的青春; ○14.永别了,我的学生时代!○15.青春散场,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丽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感情。
16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我们将会在前面的旅途上,迎着灿烂的阳光,乘○着青春的翅膀,勇敢地飞向梦想的天堂。
15.段①中的“心痛”具体是指“我”什么样的心情?(2分)答:指毕业将至,离别在即,“我”心中自然地滋生出一种难以言表的依恋、惆怅、忧愁和感伤等复杂而苦痛的心情。
16.文段主要抒发了作者的哪三种思想感情?(3分)
答:怀念(依恋、惜别)感恩(赞美)励志(憧憬理想)
17.请在段⑨中的横线处根据划线句的文意和结构形式续写出恰当的内容。(3分)答:谆谆的教诲、无尽的关爱,难以忘怀;深情的话语、鼓励的眼神,万分感动;动情的叙述、精彩的分析,心潮澎湃;(所写内容只要文意贴切,结构句式与划线句相符即可)
18.请为文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答:毕业抒怀 青春感怀 毕业之歌 惜别 怀念*感恩*憧憬 谢幕与开幕(标题只要能高度概括文段的思路内容,语言精练即可)
19.读完文段,相信你一定会心有所感,情有所动:请为自己初中的某位老师写一段临别留言。(要求:感情真挚,语言优美,不能出现校名和人名。60字左右。)(4分)答:略(“留言”在内容上要表现出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恩、赞美或祝福;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八、九上期末测试题
飞扬的青春
①独自坐在窗前,我望着天上静静的月亮,记忆的花瓣随着凉爽的风飘落在我的心湖之上。在这宁静的夜晚,学习了一天的我本应安然入睡了,可此时却心神荡漾——我总是这样忍不住细细品尝我的初中生活。
②怎么能忘记,带着依然稚气的笑脸,我们相识在整洁的教室中。“你是哪个小学毕业的?”“你叫什么名字?”“试卷中的最后一道数学题做出来了吗?”„„就这样,中学的乐章开始了。
③在晨风中我们步入校园,幽香扑面,书声朗朗。傍晚我们离开学校也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个同学的身上都飞扬着青春的活力!初中的各种知识让我们学得津津有味,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了我们的能力,外人看来是“小大人”的我们已经开始以“小诸葛”自居。时间的车轮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痕迹。知道这便是我们青春的开始。不知不觉时光飞逝,我们长大了。
④初中的生活紧张而充实,即使课余时间同学们也常常围坐一团,攻克难关。当困扰已久的难题被解开时,大家都绽开了笑脸,仿佛清风吹走了乌云。有位同学的《江城子》填得好:“少年自有少年狂,渺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这样的豪言壮语,也令我心潮澎湃,信心倍增。
⑤我们也曾流泪。当听到老师用沙哑的声音为我们答疑,当看到老师拖着疲惫的身躯为我们加油,当望着老师恨铁不成钢而又充满希望的眼神时,我们不能自已,涩涩的泪水流过双颊。这泪凝聚了万千感动,老师,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教导与期望,我们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您,回报母校。
⑥漫步在熟悉的校园,眼中多了一份凝重,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心中多了一份不舍。菁菁校园,留下我们多少美好的记忆,这里有课堂上的笔砚相亲,这里有晨昏相伴的同学,这里有赛场上飞扬的欢呼和呐喊,这里有伏案工作的辛勤园丁,这里有紧张的学业,更有青春放歌的朝气。写下它,写下这充满活力的青春,写下这难以忘怀的初中生活吧!生命因青春而精彩,让我们的青春从此刻飞扬!15.本文的文体是什么?它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 答:散文
16.本文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7.段④中那位同学用《江城子》填词,你认为是模仿谁的豪放之情?你最喜欢这位同学所填词的哪一句?为什么?
18.请写出文中“我”欲将感恩的语句。
第四篇:散文类文本阅读
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写人记事的散文,亦称为记叙文。此类散文是记叙文中的两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写真景和真物的记叙文。
写人记事的散文有写人和叙事之分,即一类侧重于写人,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并以此突现主题。另一类是侧重于记事,并从中发掘所叙之事的实质,这就是主题。写人记事的散文,应该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不是脱离生活,虚构的人和事。
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掌握逐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即写作特点,又要将每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加以总结,进而归结出其共性特征,这就是文体的共同规律。可以这样说,只有准确地把握写人记事散文的规律,方可居高临下地指导每篇此类文章的阅读。当然也可以反向地操作,即从每一个个别的篇章中,将其共同的特点加以归纳、总结,从中发现其规律。
一、写人记事散文的特点
写人记事散文是学生常读常写的一种记叙文,关键是如何对他们予以理论性的指导,使他们对这种文体有所了解。当然,这种理论性的指导并非抽象、笼统地讲授,而应该结合课文阅读并结合学生的作文,这样有针对性地理论联系实际地指导。
1、写人记事散文的真情实感
所谓真情实感,这指的是作者真实的情感及真实的感受。就写人记事散文而言,是对所写之人及所叙之事的真情实感。(1)真情
情,指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是针对所写之人的感人的品格的抒情,此情因人而发。其中关键的是,从这个人物的行为中所显露出的品格、思想、精神都必须生动感人,令人心中为之一震。由于作者所写的人物的行为颇为动人,所以旁观者的情感会油然而生,如果对此无动于衷,反而不正常。试想,此刻作者的抒情会多么的真实。以上是写人散文中的情,记事散文中也会存在着作者情感的表达,这是在叙事过程中或者叙事之后,作者针对所叙之事的情感流露。这种情感的产生是因事而发,即所叙之事本来就能触发人们的情感,这时作者流露出的情感必然会很真实。无论是写人的散文中的抒情,还是记事散文中的抒情,它们都是对所写的人和事的感情升华,即通过抒情来强化人和事的实质,进而强化主题。抒情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以其特有的方式使读者产生感情的共鸣,即以情动人,以此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写人的散文中有这样一段记叙和抒情: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其中“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听到的”。从这句淡淡的抒情之中,不难看出作者对先生的称赞,这是由前文的记叙内容而引发出的情感。《纪念刘和珍君》这篇记事散文中的一段抒情: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时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作者得知刘和珍被害的消息后的情感自然的流露,是对反动当局的极度的愤怒。《小狗包弟》一文中的结尾当中的抒情: 我杯念包弟,我向它表示歉意。
这是作者对讨人喜爱的包弟的深切怀念,同时又是对在十年**中无法保护它的生命的自责。
写人记事散文固然重在记叙,但抒情必不可少,作者在表现人物的特征和品质的同时,还要表达作者对人物、对社会的情感判断,作者的个性气质、情感态度都在文章中充分显现出来。记事的散文亦如此,它是作者对所记之事的情感表达,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判断及其态度。以上这些课文篇篇都有作者的真“我”,我们能从中看到出离愤怒的鲁迅,伤心悔恨的巴金和诙谐幽默的梁实秋。
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散文抒发真情的一条规律:为写作的需要,作家往往将生活情感提升为艺术化、散文化、审美化的情感,这种情感会绽放出熠熠光彩。不懂情感之重要的人写成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文,没有把生活情感凝练成文学化艺术化审美化的情感的作品不是高水平的散文。我们应该把这些道理告诉学生,指导学生正确地读散文和尝试写小散文。(2)实感
这是指作者从所写的人和事中得到的感受,从中领悟出某些真谛。这种感悟应该是真实、自然、可信的。
真实的感受应该从人和事中引发而出,不是脱离所写的人和事而节外生枝的胡思乱想。实感,既是出之于人和事,又是对其人和事的评价,往往用议论来表达。但是这种议论必须简要,点到为止,不应该像议论文那样大段地分析议论,它是由人和事直接引发出来的,无需详尽的判断、推理,乃至分析、说理。感悟往往是以议论方式表达,其作用是用来点明主题。如果说写人记事散文中的抒情是对人和事的感情升华,那么实感,即议论则是对所写的人和事的理性升华。所谓理性,是通过简要的议论,也就是对人和事的评价来点明其实质,以此强化主题。这是由所写的人和事之现象,转化为其蕴含的实质的过程。
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结尾中的议论: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这是作者听到梁先生的一次演讲之后对他的评价,也是作者的感受。再如《纪念刘和珍君》临结尾中的议论: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这段议论,是作者对惨案及刘和珍等被射杀时的壮烈情景的评价。
2、选材广泛多样
写人记事的散文,其人其事来自于现实生活,其可选择之处十分广泛。生活如万花筒,其中的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至轰轰烈烈的大事件,小至我们身边的不起眼的小事情。至于写人也是如此,可以写英雄模范人物,也可以写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这些都可以纳入写人记事散文的选材范围,只要从中发掘出其典型意义,即具有现实社会意义的主题。如《纪念刘和珍君》,这篇记事散文,取材于当时震惊世人的枪杀革命学生的重大事件,从这个事件中揭露反动当局血腥罪行及反人民的伎俩。
《小狗包弟》取材于作者家里曾经饲养过的一条小狗,通过几件记事表现它的真诚、可爱,以及它未能幸免于那场**。作者从这些小事中取材,又从小狗与主人真诚相处,主人却无力保护它而终于被扼杀这些叙事中,表现出社会需要真诚,需要友爱这个深邃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这篇记叙文具有以小示大的特点,即从小事写起,反映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的主题。这个取材角度及表现角度很新颖,很独特。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中,其选材集中,集中写他在课堂上有别于其他人的一些奇特的表现。文中写得绘声绘色,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作者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凡人小事中,发现梁先生的风趣、有学问、有文采、严以至学、热心肠等性格特征,从中表现出热爱并忠诚于教育事业这个具有广泛意义的主题。时隔几十年,但是这篇散文仍然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3、语言清新优美
写人记事散文也应该像抒情散文那样追求语言的美,语言美,就是语言的清新优美。清新优美的语言,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语言的清新优美,这是散文语言的显著特点,这种语言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写人记事散文之清新优美的语言,这是其获得成功的一种重要的条件,因为仅有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及与此相应的引发真情实感的内容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语言,尤其是清新优美的语言来表达。
这种清新优美的散文语言,其体现为语言的简洁而潇洒美,自然而朴素美。(1)语言的简洁而潇洒美
简洁,指语言的精练,高度的概括性。行文中,应一句扣一句,一节跟一节,句中无赘语,篇中无余言。这样的语言才称得上简洁的语言,而简洁的语言既能够准确的表达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思,又能够令人读起来感到流畅。
潇洒,指语言的变幻多姿,不拘一格。也就是行文自如,句式错落有致,句子间相互协调。潇洒的语言,其行文如流水,无阻无挡,十分流畅、洒脱,这是构成散文语言美的重要因素。如《纪念刘和珍君》: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兼职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这段记叙语言十分简洁、凝练,而且句句相扣,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两名女生被杀的事实及反动派的惨暴和卑劣的行径。这段行文中多用短句,其间又间或地使用长句,使语言的节奏变化有致。这段记叙中,先概述学生们被枪杀,接着用两个转折词转入揭露反动派的伎俩。这种语言的搭配,使句子之间相互协调,不脱节。句子之间的跳跃性,这是这段记叙中语言表述的特点,这种如诗歌般的跳跃性的语言不仅简洁,而且显得洒脱,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
(2)语言的自然而朴素美
写人记事散文的自然而朴素美,这是指语言的华而不俗,朴而不拙。“华”,即语言的华美,用词的讲究,从中体现出作者文笔之酣畅,但是语言的这种华美,并非是语言的华而不实。至于“俗”,这是指语言的平俗,即过分地纷饰语言,表现为滥用词藻,其言中无物,显得俗不堪言。所以散文的语言应该是既华美,又不平俗,这样的语言才会自然。
朴而不拙,指语言朴实却不拙劣。朴实,指质朴、素雅,不浮夸,不张扬,这是一种平实、素净的风格美。拙劣,即语言的平庸贫乏,用语晦涩,词不达意。这样的语言缺乏表达力,读起来令人费解,使人生厌。语言的朴素美,就是语言既朴实,又不拙劣,给人以实实在在的感觉,让人感觉到言中有物。这种朴实的语言接近大众的口味,像唠家常喀那样,喃喃而语,使人感到亲切、易懂。语言的潇洒美与语言的朴素美,这是语言的两种不同的风格,而每位作者的语言风格都不尽相同,这需要我们结合文章内容的表述来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下面结合教材来领会写人记事散文语言的朴素美,如《小狗包弟》:
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这段叙事其语言朴实无华,作者用大众化的语言与读者侃侃而谈,使读者身临其境地进入到作者所叙事情之中。这段叙事中,虽然没用描写,只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但是叙述的内容却很具体,做到言中有物。可见用朴实的语言,照样能够起到表达的作用,如果其语言驾驭得好,将会得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二、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1、要把握散文的基本要素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一般都要包含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篇这类文章,对这六个要素都务必写明,在有的文章中,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就不必非写出来。也就是说:有些要素虽然没有写明,文章中也已经具备了。阅读这类文章,把握记叙的基本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把文章所写的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才能由材料出发准确把握文章的宗旨。(1)把握时间和地点要素。
①连续的时间和地点要注意整体过程,找出这些时间和地点的内在联系。如在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人民解放军百万横渡长江》中,时间和地点的连续,使得读者能够准确掌握我军在什么时间,到达什么地点,战斗情况怎么样。连续的时间和地点在文章起到的作用很明显,加强了通讯的节奏感,突出它及时性的特征。
②注意背景知识,把时间、地点要素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老王》,作品写到“文化大革命”,那是荒唐的**的年代。学术权威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但是,文章主人公老王没有被任何邪风歪气影响,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从而上演了作者笔下感人的场景。(2)把握人物要素。
一般的散文,内容比较单一,人物要素容易把握。但在复杂的散文中,作者着墨较多的往往不止一个。分析人物要素就显得比较困难。其方法是:①弄清各个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②弄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芦花荡》中,出现的人物比较多,其中塑造的主人公是“老头子”,他是引导文章的中心人物。(3)把握事件要素。
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阅读散文的基础。但是,仅仅了解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并不能说是把握住了事件这个基本要素。真正地把握还包括挖掘事件的意义,理解它们与主题的密切关系。具体方法是:分析文章的选材与材料的详略安排情况,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倾向。也就是,看看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个事来写,为什么对此详写对彼略写,这件事表现了什么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并非写了一件事,而是写了多件事。对于这类文章可采用:光概括每一件事的内容及倾向,然后事事相连,看看总体上写了那些内容,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总之,散文的各个要素在文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彼此间又有着密切联系。阅读时,一定要注意这种联系,防止片面、孤立地分析某个要素而忽视其它。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记叙要素应当同对主题的理解结合起来。
2、要理清文章脉络
(1)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为了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对记叙的材料必然有一条写作线索,同时要对文章的谋篇布局上要有主次、先后、详略的安排。记叙人的活动和事件的过程,可以按照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过程采用顺序的写法;也可以打破事物本来的发展顺序,把最后结局或发展过程中某一突出事件提到前面先写,然后再回过头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采用倒叙;也可是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插入另一段与中心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运用插叙。阅读写人记事类的散文,把握住文章记叙的写作线索和顺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能获得较好的阅读效果:①分析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仔细读课文,看看其中有无时间上的先后错落现象,或者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果有,那么这些地方就出现了记叙顺序的变动,可能运用了倒叙或插叙方式。②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文章选择哪种记叙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和写作意图。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思考:这种叙述方式对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什么好处?就是说,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种思考的途径在于联系文中各部分材料之间的关系,比较其它记叙的方式,看看文中选取的叙述方式的特点,并始终与文章主题的表现相联系。如,《背影》开篇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就采用了倒叙,点明了主题,表明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中有着极深刻的印象,同时思父之情溢于言表。(2)要明确写作线索。
散文在组织材料时,无论运用哪一种记叙方式,都必须将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优秀的散文都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或者以时间或事件的发展(《信客》以信客的一生为线索)、空间的转移(《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思想感情的变化(《阿长渔<山海经>》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为线索,或以具体的事物(《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阅读时抓住了统领全文的线索,就能对文章的结构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要准确地把握记叙的线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揣测这些材料是凭借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弄清了材料的有机的联系,也就是找到了文章的线索。实际上,线索就其性质来讲就是联结材料的或明或暗的纽带,其作用就是使材料统一,结构严谨,便于文章内容的表达。阅读散文,必须揣测作者的思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线索。以《背影》为例,作者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开篇设疑——点出背影;回忆往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惜别寻父——难忘背影;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3、要对佳句进行欣赏品析
散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这些语句的出现,使得散文不再单调,而使得文章文情并茂,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事件细致生动,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阅读散文,要注意作者怎样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描写、议论和抒情。(1)描写:是对事物作具体的刻画和描绘。刻画讲求的是逼真,我们常说“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描绘讲求的是生动,我们常说“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描写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不管是那种描写,其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形象鲜明的印象。一篇散文如果不加区别地处处都开展描写,读者的印象反而模糊了,所以,描写是有侧重点的。文章描写的重点,总是那些最能表现作品思想感情的地方,起着烘托中心思想的作用。我们在阅读时,不能只着意于作者的用词和技巧,还必须通过这些描写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感情。如在《阿长渔<山海经>》中作者写阿长“切切察察”的样子,一写说话的声音,一写说话是的一种习惯性动作,是绘声绘色。可见描写不在笔墨的多少,抓住最富有特征的一两点来写,就能入木三分,活灵活现。鲁迅是以小时候的眼光去看待,好像个这窗子单看人物的身影,鲜明异常,像这样的描写文中还有很多。
(2)议论和抒情。议论:针对事例或现象发表见解,常用以点明主旨。常见的有摆事实、讲道理等。抒情:表达内心感受、情感。常见的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和抒情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散文中,作者往往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周密的论述,而针对大量的生动、典型的记叙材料,发表精辟简赅的评论。又是议论在叙述前面,这种议论起到提示文章内容和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散文中的抒情,可以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寄情于景等,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有时作者直接抒发感情,引起读者在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所有这些,在阅读中要时时留意,把握两点:①议论和抒情是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中提炼出来的,是对记叙的材料意蕴的概括和情感的升华,是水到渠成之笔而不是空穴之风;②议论和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倾向,透露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阅读时认真领会作者的议论、抒情部分,是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一条途径。(3)赏析佳句的同时还需品味语言。由于文章题材、作者个性气质及语言习惯不同等因素就决定了作品不同的语言风格。例如,作为学者的余秋雨,散文风格比较典雅,警辟而又畅达。在《信客》中写信客,就源于题材的特点,对于信客这种质朴的人物就要用质朴的语言来描述。“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一句就兼有质朴与典雅的特点。“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有些句子容量很大,一气呵成,又有排比成分,气势十分畅达。我们的词汇积累,多数还是日常用语。有点文采,是需要的。赏析佳句,品味语言,就可以揣摩这些句子是怎么表达一个意思,怎样的措辞,怎样的造句,怎样的修辞,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美感。这样既可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又可以悟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总而言之,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阅读分析时力求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同时,明确描写、议论和抒情在文章中的从属地位,这些手法与记叙紧密结合,深切感悟语言之美,才能更好地为表现文章内容服务。
4、要分析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写人记事类文章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文章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塑造出来的,所以更能集中、更深刻、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人物的性格又是通过故事情节展示出来的,小说中的人物不能孤立存在,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离开了环境,人物就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所以,我们阅读写人记事类文章时,要注意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这样才能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欣赏作品。探究人物形象,应该在通读的过程中,根据故事情节,一一列出人物思想性格的要点,然后整体思考,加以整理,看什么才是性格的核心。还要考虑环境,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考察他的性格特点。例如《台阶》一文的学习,可以提出三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阶的新屋?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这三个问题来把握全文。全文中有个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抓住这个文眼,就抓住了理解整个故事的关键,就容易理解父亲的思想性格。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这样的农民在我国农村何止千万。我们不妨联系现实,看看自己的父亲,看看同学的父亲,看看周围的父亲,加深对小说主人公的感受和理解。a
第五篇:一些文章,散文类的。
关雎读后感
掀开《诗经》
关雎读后感
沿着这条流淌2000多年的河,我们领略到的是一种原始的浪漫和激情,河水中倒映着的还是那个男子蹲在河边、拨动着那些紫红色的荇菜身影,眼里除了女子妩媚再无其他„„如今,我听着筝弦清音,却在想着那粗糙的双手弹奏出来的琴瑟之音,一定宛若天籁吧?要不又怎能打动女子的芳心,共结秦晋之好呢?
古老的河流依然汩汩地流淌,可那个纯情的年代却远远地逝去了,它就像一个古老而久远的梦,缥缈又尊贵。行走在钢筋水泥堆砌的都市,满眼的灯红酒绿,满心的纷扰尘世,那湾碧水也不会再有漂浮的荇菜,也听不见雎鸠的关关鸣唱,而关于君子淑女的那份美好的情愫、那个一见钟情的爱情传说,更是早早地被浪花浸湿,沉淀在岁月的泥土里。
再放眼这座繁华的都市,再看一眼穿过都市的那一条绵延的河,在这片被钢筋水泥撑起的天空下,我似乎又听见了钟鼓奏起的欢乐声,它们是在歌颂爱情吗?或是在告诉我有一群人,依然淌着《诗经》的河流,在坚持着、寻觅着„„
其实,对于这首诗,我还是比较熟悉的。打我还是个孩童时,我便读过这首诗。那时候,我并不明白诗里写的是什么。只知道古人很是莫名其妙,尽用一些奇奇怪怪的字。
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个故事究竟发生在什么地方,也不了解周南。然而,我还是一厢情愿地美美地设想着,那一定
关雎读后感
是一个美丽的黄昏,而且,一定是在一个有山有水地方,那里定然有溪水——翡翠般清澈的那种。有一个青年才俊爱上了一位美丽而娴静的女子。我喜欢这样的安静,喜欢这样的恬美。
我想象中的周南的淑女当是十分美丽,虽然她还说不上有着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容颜,但一定是惊艳无比,美得让人不舍得轻易移开目光。虽然她不一定是什么大家闺秀,也或许没有受过什么高贵的教育,但是一定超凡脱俗,即便是不施任何粉黛,也足以摄人心魄。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当是她美丽的倩影。你看她,婀娜着迷人的姿态,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在溪水边采摘着荇菜。
于是,君子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淑女。然而,他也许并不怎么幸运,也或是淑女故意考验他,总之,关雎读后感
呢?当我体会到他此时的砰然心动,体验到遭到拒绝后,他的默默地守候与等待,不就足够了吗?要知道,他可是家有琴瑟钟鼓的豪门贵族的君子,他竟然如此痴心地期盼着心中的爱情,这行动本身就表明了这个爱情故事是不同一般的。
后来,大概是君子的真心感动了淑女,也或是淑女舍不得君子如此辛苦地等待,总之,她答应了君子。于是,我便同君子一道沉浸在求婚成功后的悠扬的琴瑟之音和激越的钟鼓之声中。美美地感受着,体验着,这来自数千年前古老
周南的爱情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