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附件3
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团中央、农业部《关于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的通知》(中青联发〔2011〕1号)要求,现就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任务。2011年到2020年,主要依托转基因重大专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和培养300名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给予科研经费等支持。其中,“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分别选拔培养150名。
2.分领域目标任务。农业各领域选拔参考比例为: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占15%、农业育种领域占15%、土肥栽培和养殖领域占30%、农业机械领域占15%、资源环境和能源生态领域占15%、加工领域占5%、农业经济领域占5%。
二、组织实施
(一)成立工作小组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有关处室联合成立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工作小组,协调指导各级农业部门、团组织以及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和涉农高校等共同-1-
组织实施具体工作。2011年5月底前完成。
(二)选拔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分别从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及其团队成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及其团队成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中遴选150名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各级团组织可通过农业部门择优推荐符合条件的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分别于2011年8月底前和2016年8月底前完成。
1.选拔条件。思路开阔,学风正派,作风扎实,诚信廉洁;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产学研协作方面业绩突出;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选拔程序
6月15前:通知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推荐候选人。
6月30日前:汇总、梳理推荐候选人名单。
7月15日前:征求意见。
7月31日前: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审核。
3.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对确定的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
优先支持其主持或参与转基因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项目,优先引导重点实验室在科研任务安排、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每位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都能得到较好的经费支持。在每年度的7月底前完成。
(三)推进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依托转基因重大专项产业化和条件能力建设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及其辐射带动的示范县,各级团组织和农业部门发挥各自工作优势,结合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专业特长和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共同组织科研杰出人才一对一帮扶对口县,每年到对口县开展2-4周的科技服务,了解生产需求,发现科技问题。2011年8月底前完成对口县的确认,每年12月底前完成科技服务等组织工作。
(四)建立机制制度
1.动态管理制度。制定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动态管理办法,对杰出人才及其团队的培养、过程跟踪、科技服务等作出具体规定,推动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持续发展。2011年9月底前完成。
2.绩效考核制度。制定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科研与科技服务工作的年度报告制度和5年期满以工作实绩为主的综合考评制度。2011年11月底前完成。
(五)加强宣传引导
积极组织有关媒体,宣传报道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的成才事迹、对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贡献,展示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引导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努力营造有助于青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成长和培养工作的良好氛围。2011年5月份启动。
三、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责任处室:高新技术处、产业技术处、技术引进与条件建设处
责 任 人:张文张国良杨礼胜
联 络 员:窦茂海张振华魏锴
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责任处室:农村发展处
责 任 人:赵宝东
联 络 员:张淑霞吴魁秋
第二篇:青年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方案
青年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方案
【篇一】
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政府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福建省公务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科技局、财务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已经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议通过并报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6号),培养造就大批优秀青年英才,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任务分工方案》(中组发[2010]10号)安排和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着眼于人才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提升我国未来人才竞争力,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学科领域,重点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按照严入口、小规模、重特色、高水平的原则,选拔一批拔尖大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培养造就未来国家所需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人才,从应届高中、大学毕业生中筛选若干优秀人才送到国外一流大学深造,进行定向跟踪培养。该计划分为三个子计划,一是“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二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三是“未来管理英才培养计划”。
二、实施原则
1、公平公正原则。在制定标准、选拔程序、确定人选等环节始终体现公平公正,做到标准科学合理,程序公开透明,人选优中选优,反对和杜绝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为青年拔尖人才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竞争择优原则。健全青年拔尖人才选拔的能力和业绩评价机制,健全人才遴选和淘汰机制,完善社会化、竞争性人才选拔机制,充分依靠同行专家和社会力量,及时发现和推荐优秀青年拔尖人才,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循序渐进原则。根据该工程实施创新性较强的特点,采取先试点、后展开的方式推进。针对各子计划的不同要求,分别选取不同单位开展试点,培养对象选拔由少到多,先行积累经验,逐步完善扩大。
4、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各项子计划作为完整项目独立实施的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完善各子计划实施的评估监测办法,定期对整体计划进行评估、监测,加强社会监督,确保工程实施质量。
三、内容和措施
(一)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每年遴选200名左右35岁以下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的青年拔尖人才,给予自然科学领域每人120一24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每人30一60万元扶持经费,支持他们开展自由选题研究、举办国际国内展演活动或参加国际合作交流和培训。
到2020年共培养扶持2000名左右拔尖人才。此项目由中组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探索多种模式培养拔尖人才,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为每位学生提供40万元,作为聘请导师、参与课题研究、参加国际交流培训的经费。首批拟在全国10余所高校和若干科研院所选拔120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进入该计划,到2020年共培养12000名左右。此项目由教育部牵头,会同科技部、中科院等部门组织实施。
(三)未来管理英才培养计划
每年从应届高中、大学毕业生中筛选200名优秀人才,到2020年,计划选拔200名左右,列入未来管理英才库,为每位入选者提供65万元经费支持,设计培养方案,建立培养档案,进行跟踪培养,使他们既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又了解我国国情,既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又经历过艰苦复杂环境的磨练,为我国公务员队伍储备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此项目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
四、实施步骤
(一)试点阶段。2011年到2013年。
任务:各子计划根据各自实施办法制定试点方案开展试点,探索计划推进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根据试点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到2020年。
任务:各子计划按照实施方案确立的总体目标逐年落实青年英才培养任务。2015年,对各子计划进行中期评估;2020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总体评估。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成立由中组部牵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参与的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部际协调小组,负责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实施计划。自2011年开始,每年由子计划牵头单位总结实施情况,各单位共同参加进行评估,并将有关情况报中央人才壬作协调小组。
(二)经费保障
该计划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建立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三)政策保障
由各子计划牵头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计划实施所需政策,细化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和经费管理等有关规定,保障计划顺利实施。
【篇二】
高端会计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和重庆市财政局印发的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为加大重庆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力度,破解高端会计人才紧缺难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培养重庆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为引领,以培养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为重点,以培养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为基础,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次递进衔接的会计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市会计人才队伍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提供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到2020年分类培养:精通会计业务、精于财务管理、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很强的重庆会计领军人才350人(其中:力争入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50人,具有国际资格的注册会计师50人);会计业务娴熟,善于财务管理,职业判断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重庆青年英才600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级会计人才及总会计师2000人;加大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培养,届时占会计人员的比例西部领先。
三、遴选条件和程序
(一)会计领军人才。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含通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或者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执业5年以上,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含会计学博士毕业工作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财务部(科)负责人或后备骨干。本人申报、单位审查推荐;由市财政局组织对财会、英语和综合知识进行考试;再面试、综合审查评选;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确定培养人选。
(二)会计青年英才。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讲师等专业技术资格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获得全国会计师考试金银榜的考生,条件可适当放宽。人选确定方法同会计领军人才。
(三)国内领先高级会计人才。选择企事业财务部(科)长以上、高级会计师,年龄55岁以内,由本人报名、单位推荐,根据每年培养计划,综合平衡确定培养人选。
(四)总会计师。按照国务院《总会计师条例》,设置和任命的总会计师,年龄55岁以内,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由本人申报、单位推荐,综合平衡确定培养人选。
(五)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符合财政部规定报考条件的会计人员。
四、培养措施
(一)报考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和国际资格注册会计师,原则上在重庆会计领军人才中筛选,并适当开展考前培训。对获得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的,除享受重庆会计领军人才政策支持外,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表彰。
(二)会计领军人才培养3年,会计青年英才培养2年。实施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培养,并与会计专业硕士项目(MPAcc)有效对接。培养期间实行量化考试和淘汰机制。培养期满经考试合格后,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和培养院校颁发证书。取得重庆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的,优先向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推荐使用;入选人员纳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优先向有关部门推荐作专家;优先安排会计财务科研课题并适当给予资金支持;可提前两年参加高(正高)级会计师考评。
(三)完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方法、内容,适时增加正高级会计师评审数量,提升正高级会计师质量。
(四)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按照国内领先水平设置培训内容,强化管理、理论、综合能力培养。对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优秀人才纳入市委组织、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向有关部门推荐使用。
(五)按照国务院《总会计师条例》,逐步实行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完善全市大中型企事业总会计师设置,开展总会计师职能、专业、综合知识强化培养。
(六)结合会计师年龄、学历、职务和从事财会工作年限等,修订完善报考评审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开展高级会计师专业知识考前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全国高级会计师专业考试;总结完善高级会计师评审办法,强化专业技能、综合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等全面考察,增加高级会计师数量,提高质量;强化高级会计师综合能力再提升,结合高级会计师继续教育,完善培训方式和内容,明确学习任务目标,增强学习自觉性。
(七)实行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市财政局指导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考前学习培训、考试合格激励、选送注册会计师到市内外培养提高和引进注册会计师的激励政策规定。
(八)鼓励我市符合条件的广大会计人员参加高校、网校专业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全国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选择优秀院校、网校供会计人员选择学习;对参加全国会计师考试获得金银榜的会计人员给予表彰。
(九)由会计主管部门(市财政局)、用人单位、培养对象个人共同承担培养经费。培养经费主要用于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高级会计人才、总会计师的选拔、集中培训、讲座、科研、管理等项开支。单位承担的经费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十)各区县(自治县)、行业主管部门和人才使用单位,要主动如实推荐优秀会计人才,积极支持其参加学习、培训、讲座和调研活动,从学习时间、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可据此规定原则精神,具体制定鼓励本行业和单位会计人才培养、激励和使用政策措施。
五、组织实施
(一)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重庆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策,指导重庆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制定重庆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重庆市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择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三)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责培养内容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重庆市高端会计人才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培养情况报告等工作。
(四)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篇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篇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青年人才是党的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青年中的优秀代表,是推动首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为大力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促进青年全面成长成才,为首都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共青团北京市委决定面向全市实施北京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促进各行各业青年英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认识 1.充分认识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xx大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的工作部署。当前,首都正处在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和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决定着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景,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青年人才队伍,是为党的事业提供坚强人才保障的迫切需要,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动首都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在新时期加强青年群众工作、服务青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党管人才的原则,遵循青年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不断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领导机制,积极创新青年人才工作的工作体系、大力营造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的环境,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全面、作风过硬,且与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青年人才队伍,努力开创青年人才工作的新局面。2.明确北京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的工作目标 通过大力实施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发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发挥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的青年骨干人才。以此为带动,形成广大青年快速成长、各类青年人才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全面带动和深化全市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强对全市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 3.加强市级层面的统一领导 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健全由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团市委协调推动的市级青年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形成统筹规划、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局面。建立全市青年人才工作联席会制度,定期研究、决定全市青年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政策性问题,确定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事项,统筹推进落实北京青年英才培养计划。4.各区县、各部门要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全市各区县、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和议事机制,将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纳入本区县、本单位的人才工作总体规划中,加强对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研究、推进和支持。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工作优势,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做好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合力。5.共青团组织要承担起推进、落实北京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责任 各级团组织要按照党建带团建的要求,充分发挥共青团的育人职能,在党政的指导支持下,切实承担起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各级团组织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和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并积极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
三、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大力实施北京青年英才培养计划 6.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对外交流等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国情及形势政策的了解,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不断加强大学生骨干培养,构建市、校两级培养工作体系,巩固和深化百千万大学生骨干培养格局。团市委、市学联、市团校加大对首都大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每年培养100至200名高校主要学生干部,利用周末、节假日、暑假等课余时间,以集中教学、实践教学、导师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每年至少完成360学时的培训课程,培养出政治坚定、勇担重任、作风过硬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丰富首都大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培养模式,开展好各类大学生骨干中短期培训班,以理论学习、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社会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轮训共1000名左右大学生骨干,涵盖校、系、班三级学生干部、社团干部和一大批活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及网络中的骨干。加强高校业余党校、团校和英才分校等大学生骨干重要培训基地,每校每年培训不少于500人次,以理论学习、实践交流等教学方式,培养4万余人的大学生骨干。继续做好大学生骨干导师教学工作,在原有英才学校导师团和大学生成才导师团的基础上,力争邀请更多的党政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知名学者作为大学生骨干导师,积极推荐骨干至导师单位挂职锻炼,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实践能力。更进一步探索大学生骨干培养模式,力争与中央党校、市委党校联合建立教学基地,将大学生骨干培养更直接快速地向党的合格接班人靠拢。进一步为大学生国际交流与港澳台交流创造条件,以学术文化交流等形式不断开拓大学生视野。进一步做好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活动,加大对大学生优秀典型的选拔、表彰、宣传和推介力度。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和引导大学生骨干利用假期深入农村、西部、社区 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抓住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历史契机,以首都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社区志愿服务等为重要载体,实现大学生骨干每人每年至少参加100小时志愿服务,促进首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实现志愿服务日常化,构建长期育人平台。组织大学生骨干参加挂职锻炼,力争3年内在全市相关党政部门、村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一线建立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基地500个以上。要进一步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实施机制和领导机制,落实好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为首都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办实事的要求,加大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投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等部门要共同建立优秀大学生骨干的就业绿色通道。每年专门选拔千名优秀大学生骨干,推荐到北京市的相关党政部门、基层一线、重点领域工作,并进行跟踪培养。7.团干部队伍培养计划 把共青团作为培养青年干部的重要渠道,为党政储备更多的后备力量。要加强团干部的教育培养,把团干部培训纳入党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市团校建设,理顺市团校工作体制,拓展市团校办学空间,依托市团校定期开展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办好团市委委员中央党校研修班、区县局级单位团委书记培训班、优秀青年骨干系列调训班等培训活动。积极开展培养选拔优秀青年党员担任团干部、培养选拔优秀团干部充实到党的后备干部队伍中的双培工作,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选举、聘任制等多种选配方式选拔优秀党团员担任团干部,各级团的正、副书记应享受同级党委(行政)职能部门或下一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待遇。推动团干部上下交流、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切实做好团干部的转岗输送工作,相当于行政科级及科级以下团干部的在职最高年龄一般应不超过33周岁,相当于行政处级团干部的在职最高年龄一般应不超过38周岁。要将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纳入到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调配管理工作中,定期研究,统筹安排,形成机制。对综合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团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后,可破格提拔使用。加强输送优秀团干部的工作,由团市委每年向市委组织部推荐一批优秀团干部,作为党政后备干部人选。8.青年社会工作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要支持、鼓励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社区矫正等社会工作,组织青年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水平评价,使之成为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加大对青年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主题活动,提供实践锻炼舞台,使青年成为社会工作的有生力量和主力军。要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重视对各级团校、青少年宫、团属新闻出版单位和各级青少年活动阵地的教职员工和编辑记者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要以城市社区为重点,结合推进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争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努
力加强基层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实现规范岗位设置、建立准入制度、完善评价体系,并建立一支高、中、初级梯次完备、数量充足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要通过积极整合社会服务资源,疏通渠道,健全组织,鼓励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各类人员以志愿者身份参加社会服务,形成来源广泛的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契机,组建一支熟悉热心志愿服务、富有奉献精神的数以百万计的志愿者队伍。在此基础上,努力打造一批具备志愿服务意识、掌握专业服务技能、能够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约10万人的骨干志愿者队伍。重点培养数以万计的精通志愿者工作原理、熟知奥运会运行规则、志愿服务实践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工作管理人才。做好奥运后成果转化工作,使之成为参与社会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9.青年企业经营管理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要坚持项目化、阵地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加强青年企业家协会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协会制度,建立健全副会长轮值制度,加强会员管理、规范入会程序、扩大入会领域。要按照有利于联系广大青年企业家、有利于增强内在活力、有利于整合工作资源的原则,做好团体会员发展和青年企业家协会分会的指导工作,推进青年企业家协会的覆盖水平。要加强青年企业家协会的专业委员会和信息化建设,有效发挥凝聚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作用。要努力搭建有效交流的平台,服务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成才。要深化北京市优秀青年企业家评选活动,每年选树优秀青年企业家和青年企业家突出贡献奖,努力培养一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奋发向上的优秀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要举办企业家区县行、企业家西部行、东北行等经贸考察活动,动员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根据各自优势整合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通过举办北京青年财智论坛、市长对话会、局长讲坛等活动,大力实施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才计划,畅通政府和企业间的信息渠道,并组织优秀青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围绕首都经济领域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首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献计献策。10.青年技术、技能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要扎实推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突击队和创新创新效等品牌活动,评选表彰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青年突击队和优秀青年工程指挥,努力推进青工振兴计划的深入开展。要强化青年技能培训,全面提升青年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技能竞赛活动,继续发挥好技能大赛的辐射效应。要充分发挥技能鉴定的驱动效应,加大面向青年技能人才的技能鉴定工作。要发挥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在重大建设项目中的积极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在高技术青年人才申请科研项目、申报课题、参与交流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要引导高技术青年人才在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建设工程、重大科研项目中锻炼服务,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要根据首都经济布局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企业,建设一批高技术青年人才后备队伍培养基地。要加强高技术青年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在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为高技术青年人才提供便利。要加强高技术和高技能青年人才事业发展平台建设。充分尊重高技术和高技能青年人才的特点,根据其特长和专业方向,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建立高技术和高技能青年人才信息管理制度,完善青年人才市场,定期发布首都高技术和高技能青年人才供求信息,引导高技术和高技能青年人才工作岗位准确对接,形成高技术和高技能青年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11.农村实用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要深化京郊青年现代化素质培训工程,推进新农村大讲堂活动。要结合各区县实际进行职业技能、农业实用技术、综合素质等定向培训,深化农村青年现代化素质培训工程。要依托大学生村官计划,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的教育资源,在青年中心、业余党团校、村委会中广泛开展新农村大讲堂活动,服务农村青年成长成才。要发挥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动农村青年致富成才。要结合北京农业和农村实际,继续培养包括青年科技兴农带头人、青年经纪人、青年农业产业化带头人和青年工商创业带头人在内的各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组建青年科技致富报告团,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介绍成功经验,传播科学技术,带动农村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创新创业理念。要促进农村青年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为农村青年成长成才服务。要以北京青年创业者协会为平台,团结、凝聚各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围绕北京青年的创业就业及郊区青年的增收成才开展工作。要促进各级农村青年经济合作组织建设,通过培育更多的青年合作组织,给予各类合作组织资金和政策支持,为研发新技术、发展新项目提供有效服务,切实为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提供有效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对北京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和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保障 12.广泛开展青年人才培养主题实践活动 在全市团员青年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倡树岗位成才、人人成才的成才观念。加强对青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年把个人成才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鼓励他们在艰苦复杂的环境和丰富的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着力提高青年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依托团属院校、各类青年培训阵地,加强对企业青年、农村青年、社区青年、青年教师、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进京创业青年、大中专学生等各类青年群体的职业培训、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业务培训。通过开展全市性的青年成才学习活动、实践活动、评比活动,举办人才论坛、报告会等活动,在广大青年中掀起立足岗位争成才的热潮。要以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为龙头,在各层面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13.加强青年人才工作平台建设 推动全市青年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按照分类管理、注重实效、逐步实施的原则,加大北京市青年人才数据库建设力度,完善北京青年人才信息采编系统,广泛汇集各类青年人才信息,将青年人才的选拔、评估、推荐等工作环节有机结合。建设网上服务平台,为青年人才开发 篇二:青年人才培养方案 关于加强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为加快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进程,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结合我公司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通过分析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专长、职责需要、考评情况等,公司决定对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多种培养方式,有效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一、培养对象
1、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谦虚好学、工作勤奋的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2、年龄在40周岁以下。
二、培养目标: 通过加强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改善队伍结构,使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加快适应、早日成才,为公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贡献。具体目标有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培养目标(公司级):系统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技术工作,解决一些关键和重大技术难题,并逐步成为技术带头人。
2、第二层次培养目标: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能综合分析和解决一些专业技术难题,具备一定的科技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
3、第三层次培养目标:熟悉岗位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专业技术工作。
三、培养方式:
1、入职培训: 公司对每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实行入职培训,入职培训包括三级安全教育、厂情厂史厂规教育、优秀知识分子座谈、拓展训练以及师徒培训等,通过安全教育,学习中国石化“安全生产十大禁令”,使刚踏入石化企业的大学生了解该行业铁的安全纪律;通过系统的学习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等知识,使受培人尽快了解企业的过去、现状和愿景;通过新、老知识分子座谈,为他们树立榜样、认清方向、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拓展训练,发挥个人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入职培训为培养对象转变角色、加快适应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各单位要及时将大学生抽调出来进行集中培训。单位要热情接待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为他们提供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帮助,单位领导要与之谈话,介绍本单位情况并对他们讲标准、提要求,为他们配备操作技能水平高、自身要求严格的操作人员担任师傅,并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双方的职责范围、培训时间以及培训标准。
2、轮岗培训:(1)轮岗培训分为单位级和公司级两种层次,单位级轮岗培训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公司级轮岗培训由人力资源处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单位之间进行。申报公司级轮岗培训的人员必须先通过单位级的轮岗培训。(2)对分配在管理、技术等岗位的大学生,见习期内必须到生产装置轮岗培训3个月以上。对分配在生产车间的大学生,车间应给他们提供在关键岗位轮岗培训的机会,促进其学习生产技术知识,培养工作能力。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对表现优秀的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跨单位的轮岗培训。(3)轮岗培训期间,人力资源处和基层单位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通过跟踪考察、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确认,培训达到岗位要求,则确定培训结束,并作好培训记录,培训结果将作为岗位竞争上岗的一种资格,公司将逐步将其配置到发挥自己优势的岗位上,促其早日成才。培训没有达到岗位要求的,将继续进行培训。
3、“导师制”培养: 根据总部《中国石化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导师制”管理暂行规定》精神,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试行“导师制”(以下简称“导师制”),通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专业技术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优秀管理和技术专家、高级技师,采取一带一、一带多或多带一形式,培养一批专业基础知识和学术技术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到较高水准,为炼油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升级项目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导师制”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我公司发展需要,按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等,对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分第一、第二、第三培养层次实施“导师制”。(1)导师选聘条件: a.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所从事专业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学术造诣高、技术全面的管理和技术专家。
b.在科研开发、技术进步、技能操作等方面成绩显著,作为主要成员承担过重要研究课题重要工程项目中主要部分的研究、技术工作,或解决过其中关键技术问题或复杂的生产问题,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地市级及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的鉴定或验收,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c.所从事专业为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热能动力、仪表电气、信息工程、安全环保、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主体专业。d.具备指导培养对象学习和开展专业技术工作的条件和能力。e.操作水平高、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强、能创新地攻克专业技术难题、组织技术攻关的高级技能人才。(2)导师职责: a.认真遵守相关规定,履行相关职责,按要求完成培养任务。b.根据培养对象的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指导培养对象选定培养课题,制定 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目标。c.全程监督、指导培养对象开展课题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认真传授专业技 术工作的思路、方法和经验,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d.定期检查培养对象的工作、学习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对培养对象进行考核 评价。(3)培养对象职责: a.认真遵守相关规定,履行相关职责,按要求完成被培养任务。b.加强理论学习,钻研业务知识,尊敬导师,虚心求教,定期向导师汇报工 作、学习和思想情况。c.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培养专业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等工作。d.结合培养课题和工作实际,撰写专业技术论文。(4)签订培养协议 a.建立导师人才库,对符合导师选聘条件、具有带徒意愿的管理和技术专家、高技能人才,纳入导师专家库管理。建立动态管理和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专家库成员进行补充、调整。纳入“导师制”管理的培养对象应与单位、导师签订三方培养协议。b.培养协议内容: 培养协议期限:培养协议期限为1-3年。
签订培养协议须约定培训期满服务期限,其中第一层次培养对象约定期限为5年,第二、三层次约定期限为4年。
4、开展专业技术论文撰写: 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技术水平,督促他们及时进行技术总结,决定要求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必须撰写一篇以上的论文。(1)论文要求: 论文主题为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和本职工作实际,着重围绕解决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技术分析、理论探讨、技术总结、经验总结交流等。(2)表彰和奖励: 公司将对优秀论文的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在送外培训、技术交流、晋职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优秀论文印刷装订成册出版在公司内部发行,特别优秀的论文推荐到有关刊物发表。
四、工作程序:
1、确立培养对象:由符合培养条件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申请,基层单位按需推荐,完成了入职培训和轮岗培训的培养对象才有资格申报“导师制”培养,公司审定第一层次“导师制”培训人员,人力资源处与各单位共同确定第二层次人员,各单位确定第三层次培养人员。
4、师徒遴选及结对:按专业对口的原则,遴选导师和培养对象推荐人选并师徒结对,确定培养课题,制定培养计划等。每名导师原则上可以指导1-3名培养对象。
5、组织审核:审核培养对象和导师人选、师徒结对及培养计划和目标等情况。
6、提交专业论文:培养协议期满,培养对象提交一篇专业技术论文。
五、考核与评价:
1、考核评价: 主要考核评价导师及培养对象培养协议履行情况、培养对象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实施进度及任务完成、取得的成绩等方面。原则上应每年对培养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价,培养协议期满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2、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
(1)考核评价结果应作为选拔使用、评优评先、奖惩兑现的主要依据。(2)考核评价中,对考核“优”的给予表彰;考核“不合格”的,对导师和培养对象分别进行谈话,分析原因,对下阶段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或调整培养计划等。(3)培养协议期满综合考核评价中,对考核“优”的导师和培养对象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导师可直接列为下次“导师制”人选。考核“不合格”的,应延长培养期,延长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延长期满考核仍不合格的,培养协议自动失效,导师不再纳入导师专家库管理。
3、有关待遇:(1)师徒培训: a.指导师傅有权在岗位职责范围内给受培者分配工作和学习任务,有权向班组、单位提出奖罚建议; b.指导师傅如能认真履行师徒合同,每月奖励50元培训指导费; c.受培者在规定时间内未达标,对师傅的奖励要视情况扣罚; d.指导师傅或徒弟一方不认真履行师徒合同,另一方有权向单位申请终止师 徒合同,经单位裁定终止本合同,并对有关责任者进行处罚; e.受培者发生违章违纪及责任事故,如系指导师傅未履行合同所致,指导师 傅应承担责任并接受处罚。(2)“导师制”: 培养期间,对在带徒过程工作认真负责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导师实行奖励政策,奖励标准分别为一类3000元/年.人、二类2000元/年.人、三类1000元/年.人。(3)轮岗培训的待遇按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几点要求:
1、各单位要加强对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考核,要加强组织领导,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要确定品行端正、责任心强、技能水平高的操作人员担任师傅,言传身教,要签订师徒合同,对双方要有要求并纳入单位的绩效管理体系。
2、对有事业心和责任心、虚心好学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要有意识地给任务、压担子,积极组织轮岗培训并确定相应的导师,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篇三:公司青年人才培养方案
XXXX公司青年人才培养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构建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意义.....................1
一、公司人员结构现状....................................1
二、构建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意义......................1 第二章 公司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2
三、基本制度与体系......................................2
(一)管理组织.......................................2
(二)青
年
人
才的标准.................................2
(三)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2
(四)公司的岗位能力管理体系.........................3
四、人才
识
别
与
筛选......................................3
五、人才培养与培训......................................3
(一)各阶段青年人才培养重点.........................3
(二)青年人才培养导师制.............................3
(三)青年人才培养的形式.............................4
六、考核与激励措施......................................6(一)
考
核
机制.......................................6
(二)激励机制.......................................6 第一章 构建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公司人员结构现状 当前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可以概括为:“两多、两少”。初级人才较多,中级人才断层,高级人才缺乏,人才结构难以满足公司“十二五”期间战略发展目标,因此“十二五”期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应由人员招聘转变为人员培养。“十一五”期间,公司人员招聘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公司青年员工具有较高的基本素质,但是从毕业生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新毕业人员分布在初级岗位。毕业生是未来支持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保证他们的快速成长是公司实现“十二五”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人才保证。
二、构建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意义 健全完善青年人才发现、培养、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更加有利于青年成长、满足公司事业需要、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育具有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青年人才队伍。公司的青年人才比例大,素质基础优秀,他们的快速成长可以为公司“十二五”发展提供核心人才竞争力,重点关注青年成才,是优化公司人才结构的最优路径。建立适合公司现状的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是促进公司计划实现的关键。通过该体系的建立,公司将进一步明确不同序列青年人才的发展路径,并以职业发展路径为基础制定公司岗位能力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合理使用的人才识别体系,并给予不同层次的人员相应的培养机会,通过科学适用的体系流程及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内部聚集的资源,解决公司核心人才的差距问题,为公司“十二五”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支持。
第二章 公司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三、基本制度与体系
(一)管理组织 青年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管理组织包含一个决策机构,和一个实施机构。青年人才培养决策机构是人事委员会,由公司领导、人力资源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构成。青年人才培养实施机构是人力资源部培训站,负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实施。
(二)青年人才的标准 1.青年管理人才 从事党政、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上、中级职称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青年管理能手、或优秀管理成果奖、或具有获得推广实施的科学管理方法实践,或连续两年绩效考核优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创新和实践能力、有培养和发展潜力的员工。2.青年技术人才 从事科技研究、技术服务、产品生产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职称;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3.青年技能人才 从事技能操作工作,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高级工资格证书或被评为总公司高技能人才;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
(三)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 1.青年管理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见习→科员→主办→主管→岗位经理→部门经理→更高 2.青年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见习→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资深工程师→更高 3.青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更高
(四)公司的岗位能力管理体系 在确定了公司的职业发展路径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岗位能力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通用素质、专有能力、岗位技能。通用素质和专有能力,主要是体现战略目标及业务发展对员工核心素质能力的整体要求;岗位技能则是要体现专业特点及职责分配对员工履行日常工作的具体要求。(注:由于公司尚未建立自己的岗位能力模型,此部分具体内容可参照东深圳人力岗位能力模型)
四、人才识别与筛选 识别于筛选青年人才,首先要建立公司关键岗位继任计划,以其名单作为青年人才识别的基础,然后运用岗位能力管理体系对名单内的员工进行潜力评价,接着按照岗位序列的不同,结合能力评价与业绩评价两个维度建立九宫格,筛选出本序列的业绩与能力均表现优秀的青年人才作为培养的重点对象。
五、人才培养与培训
(一)各阶段青年人才培养重点 2004年-2006年入职青年员工为精英型培养,这些青年员工进入公司已经5年以上,对公司及行业均一定的认知,对于这个层次人员的培养,应注重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通过培训使他们早日成为青年管理人才、青年技术人才以及青年技能人才。2007年-2010年入职青年员工为大众化培养,这些青年员工进入公司基本不满3年,由于石化行业的工艺流程复杂的特性,因此对于2007-2010年入职的青年员工的培养,应该以掌握基本的岗位知识的培训为主,使他们在日常授课及多种形式的培训中尽快掌握管理的基本流程及特点、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要素、生产的基本操作及要点。
(二)青年人才培养导师制 1.导师制的原则 “导师制”是指企业中富有经验的、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与新员工或经验不足但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建立的支持性关系。2.导师库 在确定了内部导师后,将导师按照级别划分,并建立相应的导师库。
3.指导内容 导师为学员制定培养计划是导师制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不同级别的导师、不同层次的学员在制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侧重点所不同。
(三)青年人才培养的形式 在建立导师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青年人才的培养。1.青年管理人才的培养形式: 日常培训:按照建立的岗位能力体系评估结果进行日常的课程培训。岗位轮换:按照公司《岗位轮换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部安排轮岗,拓展其专业广度。后备管理干部的岗位轮换所涉及的岗位应尽可能多的包含整个管理流程的工作环节,通过这些岗位的轮换可以使后备管理干部充分掌握整个工作流程的运转模式,更好的管理全局。列席高层会议:列席必要的公司高层会议,提高其对公司运营的全面认识。高校MBA课程:公司资助参加与高校联办的MBA课程,提高理论知识高度。2.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形式:
第四篇:[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国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国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国家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一):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医院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医务人员,通过重点资助扶持,促进青年学术骨干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在本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优秀青年人才,并为国家、省等各类人才计划储备力量。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科建设为平台,加速培养一批医德高尚、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杰出的学术能力、临床、教学和科研业绩显著的优秀青年人才,从而加快提升我院学科建设水平和医疗质量,增强医务人员队伍科研整体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坚持德才兼备的方针和人才选拔的高标准、重业绩的原则,既考虑过去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又注重未来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坚持近期需要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选拔时既注重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又兼顾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和基础相对薄弱学科的发展需要,与我院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相协调。坚持突出重点和分层次培养原则,把培养学科带头人、市级、区级、院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作为重点,同时注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等其他层次人才的培养。坚持择优选拔的原则,把竞争机制引入人才的遴选、培养、管理等环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培养的公平竞争、科学考评、动态管理等运行机制。注重人才潜能的发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至2020年,培养一支10名左右由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组成的、能够跟踪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在国家、省医药卫生领域中起骨干作用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其中1-2人成为省青年学科带头人或进入省“121人才工程”序列,1-2人成为院重点学科带头人,2-3人成为院学科建设中重点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3-5人成为院重点学科带头人。
(二)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目标:使其成为我院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医德高尚、业务精湛、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造诣、能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的学术攻坚人才,对学科团队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在我院今后的临床、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部分优秀者能够入选省 “121人才工程”序列。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目标:使其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对本学科的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取得较丰富研究成果,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带动所在学科临床、教学与科研的发展。
三、选拔条件选拔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热爱医药卫生事业,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高尚品格及学术发展潜质,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此外,各培养层次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学科带头人
1、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务人员。
2、治学严谨,学术思想活跃。在本学科领域具有扎实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掌握本研究方向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近年来一直在某一研究方向上从事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
3、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sci、ei、istp等收录论文1篇以上,或公开出版本专业专著、正式出版的高等医院教材。
4、主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或作为主要成员(排名前三
第五篇: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现代护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需求,护理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为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部从2013年起分层次全方位对护理人员进行培养。
一是注重5年内护士规范化培训;二是注重重点专科人才的培养;三是注重护理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护理部根据医院五年护理发展规划,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出2013—2017年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具体方案如下:
一、加强新护士培训
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岗前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等内容;岗位规范化培训包括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护理规范和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等。
三、加强重点专科人才培养
为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选拔ICU、助产、新生儿、手术室、急诊科、血透室、肿瘤科等特殊科室 的护士为专科护士培训对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具有卫生和教育 行政部门认定的护理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重症医学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具有3年以上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手术室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5年以上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急诊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2年以上的急诊科护理工作经验。肿瘤科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要求有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利用远程教学的平台,与全国知名的专科医院或标杆医院对接和帮扶,互通信息,通过远程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到对方医院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以提高我院重点专科整体护理水平,并逐步建立起护士的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和护理管理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也可采取院内进修、轮转等方式培养各层次的专业护理人员。
四、加强护理管理型人才的培养 护士长作为护理队伍的骨干力量,其职能发挥强弱,对护理质量管理、护士素质的提高及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护士长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相当水平的综合管理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才能满足护理管理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扩大,二级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护理管理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通过加强在职护士长的继续深造、新上任护士长的管理知识培训及设立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通过公开竞聘,重点选拔,定向培养,形成护理管理人才的梯队培养,为今后走上护士长管理岗位打好坚实基础。具体方法如下:
(一)对以前参加过进修和清华班管理知识培训学习的护士长,在掌握了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积累了一定护理管理经验的前提下,年龄在40岁以下者,可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根据需求可分批派往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继续深造。
(二)对于新上任的、年轻的护士长,可以通过自学、院内管理知识的培训或通过参加清华班管理知识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院内管理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现代管理理论在记录管理中的应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等以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管理素质。
(三)设立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选拔德才兼备,有一定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群众基础好,年龄35岁以下,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大本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士。通过自愿报名与科室推荐相结合,重点选拔,选择到医院护理管理后备人才库,进行定向培养。培养方式如下:
1、可在院内重点科室轮转,每个科室1—2个月以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2、安排有经验的护士长专门带教,跟班学习;
3、安排到护理部轮转2——3个月;
4、参加院内管理知识培训;
5、通过重点选拔,定向培养,考核合格后可选送参加清华班的培训。每个科室都必须建立起护士长、副护士长及后备人才三个层次的人才梯队。对于人才断层的科室,由医院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每年人才招聘(大本生的补充)或通过全院调整来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