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村官考试:2014年热点之限购松绑的可能性
大学生村官考试:2014年热点之限购松绑的可能性 时事评论背景:
据报道,继温州传出上报松绑限购的方案后,又有多个城市也在酝酿和讨论松绑限购的可能性。
模拟题:如何看待“松绑限购的可能性”问题
自2010年4月国务院出台限购政策以来,“限购令”已在40多个城市得到不同程度的落实。这期间,曾有一些二三线城市因房价出现下降欲尝试松绑限购,但在中央从严调控的大背景下,这些地方的松绑限购尝试没有真正实施。时至今日,一些二三线城市再一次出现房价下跌的状况,要求限购松绑的呼声再一次响起。面对房地产市场成交低迷等多重压力,一些地方在“土地财政”压力之下,松绑限购的意愿非常强烈。
第一、应当看到,“限购令”旨在遏制投资和投机购房,实现住房市场去投资化,确保住房回归居住的本能。自限购政策出台,大量投资客被挤出了房地产市场,大量被压抑的刚性和改善性需求正在或准备入市。在此情况下,限购松绑很可能会吸引大量投资客重新回归,造成商品房供不应求的状况,引发新一轮房价快速上涨,带来准备购房群体的不满。
第二、限购松绑对购房者心理的影响不可小视。在国内投资渠道不畅、股市仍旧低迷的情况之下,投资房地产恐怕还是投资者一种无奈的选择。虽说眼下房市需求低迷,但一旦购房热情被激活,部分城市很可能会重现楼市抢购、房价疯狂上涨的场景。前段时间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出现的“日光盘”现象足以说明这一点。
第三、必须指出的是,一些城市之所以急不可待地要求松绑限购政策,其背后反映的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就对限购松绑,对这些地方走出“土地财政”依赖症是不利的。而且,一些城市本轮房价走低并不是政府调控政策收紧、加码的结果,而是市场机制发挥了作用。新一届中央政府一直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积极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同时,并没有对商品房市场进行过多干预。一些城市的房价畸高,已脱离了普通百姓的购买能力,偏离了市场实际。所以,此轮房地产市场低迷,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
最后,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百城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上涨0.38%,涨幅继续缩小;从涨跌城市个数看,63个城市环比上涨,37个城市环比下跌。房价涨幅收窄和房价下跌城市数量的增加,是楼市进入调整阶段的重要指标。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政策的定力,不要被少数几个城市房价出现的暂时性下跌所左右。毕竟,楼市调控刚有起色,居高不下的房价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下跌,现在松绑限购真的还不是时候。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个性化的开头)保障房作为政府惠民利民,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公平正义,提升民众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举措,即关乎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与政府形象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息息相关,(意义)我们唯有严守“公平分配”生命线,(总论点)通过全程公开、(分论点1)健全机制(分论点2)和严格执行落实(分论点3),确保保障房的分配公平,方能让困难群众的“安居梦”不再像看不见摸不着的“海市蜃楼”真正的落地生根(愿景)。
“个性化的开头->意义->文章分论点->文章总论点->愿景”这一结尾写作思路相对比较容易掌握和应用,同时可以总结全文并升华,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多多练习此思路,运用到平时的写作练习中,必能使文章熠熠生辉
第二篇:山东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年山东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热点
国家公务员考试
一、背景链接
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二、命题切入点
1.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2.我国大城市关于人口、交通、住房、垃圾处理等问题
三、标准表述
意义:
城镇化有助拉动内需。我国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是我国消费率低、投资和消费失衡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基础实施和公共服务的巨大的需求,必将大大扩展投资持续增长的新空间,为消费需求提供强大的动力。
城镇化缓解就业压力。推进城镇化将对服务业产生巨大需求,服务业又是创造就业的最大的行业。这将对缓解长期以来存在的就业压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城镇化助解三农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关于推进城镇化建设、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口户籍限制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将对三农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民市场化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户籍制度的放松对进城农民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也有极大的改善作用。
申论
对策:
推进城镇化必须转移好农民进城。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几亿人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把这几亿人的问题解决好,事关城镇化成败,事关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长期以来,进城农民工很少通过落户方式彻底转为市民。如果大批长期进城农民工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社会,其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并未完全城市化,这种含水分的城镇化既难以有效拉动内需增长,也很难促进社会结构成功转型,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因此,要统筹考虑人口聚集、土地集约、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推进城镇化必须发展好重点县镇。县城和重点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吸纳人口和就业方面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发展,不仅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还有利于农民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跨区域流动带来的种种问题。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既不存在大城市成本高、交通、住房以及能源、水资源等方面压力大的问题,又可以通过产业的集聚、基础设施的改善形成明显的优势。从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总体状况看,大城市过度膨胀的矛盾日渐显露,农民工在大城市定居生活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由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竞争中的劣势得到一定弥补,在土地、资源等方面优势凸现,这为县城和重点镇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要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推进城镇化必须坚决保护好耕地。城镇化必然要占用一定的土地,但我们的国情决定了城镇建设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所以,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都不能损害农民的土地权益。一个农民从开始进城打工到在城镇能够稳定工作和生活,需要一个过程;给进城农民提供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推进城镇化,不能急于收回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农民进退有路,才能更大胆地进城,城镇化也才能更健康稳定地推进。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都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必须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
考试热点:每个大学生村官都应是“一颗种子”
自2008年中组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开始,全国大学生村官数量已近30万名,其中有4名“村官”当选十八大代表,很多优秀的年轻大学生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舞台。十八大代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党支部书记邢镭,就是这群年轻人中的一员。
“创业兴民、创业富民”才是好村官
“大学生到基层做村官,其实是一个人才回流的过程,基层群众期盼有这样一批人去帮助他们,我们的‘回流’对解决农村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有很大帮助。”在谈到对大学生投身基层建设的认识时,邢镭如是说。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下乡”当村官被有些人误认为是部分学生为缓解就业压力、为晋身公务员队伍“镀金”的过程,而少数在农村“呆不住”的大学生也确实让一些人对大学生当村官的“动机”产生误解。面对外界的一些疑问,邢镭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在基层需要的是一种实干精神,应该踏踏实实干点事情。新农村建设需要有人引领,大学生村官一方面要帮助村民熟悉国家大政方针,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做到创业兴民、创业富民。“当村官是一种历练,也是一份责任。”
每个大学生村官都应是“一颗种子”
自2010年邢镭正式到三湾村当“村官”以来,三湾村先后荣获“中国幸福村”、“江西省生态文明村”等称号,他本人也被永新县委授予“2009至2010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面对这些荣誉和村民的认可,邢镭把大学生村官比喻成“农村基层组织的源头活水”。“虽说现在不少人外出打工,但农村也有很多可供干事、创业的平台,我们寻找创业项目,思考所在村子未来发展之路,既是带动农村建设的过程,也为自己找到了人生方向。”邢镭认为“每一个大学生村官都应该是一颗种子”,不管是在村子里长期发展,还是未来走上其他岗位,都应该在那个地方生根成长,帮助身边的人。
农家乐、红色旅游、开微博——致富也要做“精品”
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主的三湾村,在致富道路上有自己独到的创意——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打牌的农家乐项目,拉动养殖业等发展,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再通过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大力宣传“三湾品牌”。
“目前我们村正准备成立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把农家乐项目发展好。我们的农家乐旅游以契合三湾红色旅游开发需要为主,每年接待游客十多万人次,再以农家乐为核心带动村民发展致富产业,比如我们村里几个党员筹资组建了三湾村的养猪场。
另外,我一直在筹划为我们村开微博,作为欠发达的老区乡村,应该善于跟媒体打交道,把老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展示出来。三湾村的定位是‘建设中国红色之旅第一村’,今后我们村微博名字可能就是‘中国红色之旅第一村’。” 邢镭充满信心地介绍三湾村的“致富经”。
第三篇:北京大学生村官:201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热点之房产改革
北京大学生村官:201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热点之房产改革 北京大学生村官
201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其中最近的社会热点焦点往往是大学生村官考试的热点,为了方便考生更好地备考更新了:201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热点:房产改革,希望能给广大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廉租房 保障房 新国八条 房产税
【背景链接】
十二五规划开年之际,国务院部署一系列工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无论是既有措施的细化,还是新措施的出台,都传递出加大楼市调控力度、巩固扩大调控成果的信号。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上提出八项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同时指 出,自去年4月份《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印发后,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为巩固和扩大调控成 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继续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2011年1月1日,北京城市低保标准由家庭人均月收入430元上调为480元。市住建委昨天发布,按照廉租房相关政策规定,廉租家庭领取的租房补贴、承租廉租实物住房的家庭实缴月租金,也随城市低保标准联动调整。
北京大学生村官http://bj.offcn.com/html/cunguan/?wt.mc_id=bk12876
2011年1月27日,上海、重庆分别宣布自28日起正式启动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出台的一个重要意义是,我 国在完善地方税制方面又迈出实质性一步,有利于为地方政府确立主体税源。另外,房产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房地产市场调控产生作用,能够增加购房者的房屋 持有成本,有利于打击投资投机性需求,但具体效果与相关税制设计密切相关。
【标准表述】
[内涵]
在中国,“保障性住房”包含多个住房类别,它是提供给符合地方政府所制定标准的居民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
保障性住房大致可分为四类: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棚户区安置房。在四类主要保障性住房当中,廉租房建设面临的资金困境最严峻。除承诺在长时间内维持低水平的租金收益外,地方政府还须放弃卖地收益,且一般还须承担 建设成本。相比之下,经济适用房及限价房在建成后即可出售,还能依靠开发商注资及银行贷款获得大部分资金。选作重建的棚户区一般位于市区内,地价相对较 高,可按更高容积率进行重建。
[原因]
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
第一,扭曲的消费观念使房价高昂。
房价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与部分购房者畸形的住房消费观念是分不开的。一些购房者非理性消费,盲目攀比,贪大求洋,炫耀摆阔。认为“居者有其屋”,即人人都买房。过分强调房屋投资、增值的附加功能,因发展、增值、遗产等原因做出力所不能及的购买行为,这些不良的消费观念只会助长房价上涨而不是下跌。
第二,土地供应时紧时松,导致房屋土地成本增加
为促进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地方政府很多时候以地生财,对土地供应控制不严;但有时为保障粮食生产,又采取收紧的土地供应政策。这种时紧时松的土地供应政策,导致一些地产商囤积土地,通过炒地牟取暴利。
第三,低资本金与预售制度导致高空置、高房价。
高房价,不是市场直接推动的结果,而是由超出市场的行为造成的。我国出现高空置与高房价并存的怪现象,主要原因是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太低,开发商只投入20%的资本金,又拿占总投资50%以上的购房者订金、预付款作支撑。开发商开发一个商品房项目,能卖掉一半就已赢利。
第四,住房供应结构颠倒抬高了房价
一些城市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不应求,部分城市中低价位住宅所占比例不到10%,而高价房却占到40%以上。住房供给结构颠倒,出现住房危机,市 场上需要量很大的低价房老百姓难以买到,而不需要的高价房又卖不出,高价房比例大无疑抬高了商品房均价,给消费者传达的信息是房价普遍很高。
第五,开发商哄抬炒作炒高了房价
在市场竞争中,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往往对预先设计好的供给情况进行调整,在预先设计的供求大体平衡的基础上,减少供给。还有房产商散布 “地荒论”、“房荒论”,采用“坐地起价”、“捂盘惜售”的方式哄抬房价。国内“炒房团”和海外投资机构,都通过抢购、炒作商品房,在提价销售中获得高额 利润,人为炒高房价。
第六,商业贿赂严重,拉高了房价。
我国房地产开发领域存在一些腐败现象。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开发商分期开工、逐渐提价的行为,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审批过程中,名为公开招 标,暗地里却是一套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诸如此类的商业贿赂和腐败行为一方面拉高了房价,另一方面使房地产业不能健康发展。
第七,导致房价上涨的最重要原因是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
保障房建设不足主要原因是保障房建设需要政府减免税费,降低地价让利。而商品房建设可以让政府赚个盆满钵溢。不少地方政府过分依赖房地产财政,热衷商品房建设,冷落保障房需求
[措施]
房价居高不下,将直接影响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加重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负担。此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有效处理,一方面,违背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另一方面,危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构建。为了进一步稳定房价实施措施如下:
第一,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第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各地要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逐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加强保 障性住房管理,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把建制镇纳入住房保障工作范围。努力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第三,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调整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政策,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加强对土地 增值
税征管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加大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 征管工作的试点和推广力度,坚决堵塞税收漏洞。严格执行个人转让房地产所得税征收政策。各地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为依法征税提供基础。
第四,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可根 据当地人民政府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 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第五,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 70%的要求。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今年的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原则上不得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大力 推广以“限房价、竞地价”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加强对企业土地市场准入资格和资金来源的审查,参加土地竞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说明资金来源 并提供相应证明。对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的,坚决纠正,严肃查处。对已供房地产用地,超过两年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进行开工建设的,及时收回土地使用 权,并处以闲置一年以上罚款。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
第六,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原则上对已有 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 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
第七,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未如期确定并公布本地区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新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超过控制目标或没有 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向国务院作出报告,有关部门根据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对于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不到 位,房地产相关税收征管不力,以及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也纳入约谈问责范围。
第八,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对各地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从国情出发理性消费。对制造、散布虚假消息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西客站学习中心
第四篇:村官考试热点知识
喀什,中国西部边陲的一个城市,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5月,中央批准在喀什设立经济开发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如今,这座千年古城打破了沉寂,吸引着众多投资者蜂拥而至,带来无限商机和活力,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喀什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近年来我国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一个缩影。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所缓解。但发展不平衡问题还很突出,广大群众仍然十分关注。努力破解这一难题,走好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盘棋,是让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民都过上富裕幸福生活的迫切需要。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 弥平发展“鸿沟”非一日之功
2011年开春,我们看到这样一组令人鼓舞的数据。过去的一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9%,增速超过城镇居民;黑龙江、内蒙古和陕西三省区经济总量超万亿元,在全国“万亿俱乐部”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拥有全部17席中的9席。这些变化,反映了近年来我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
新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随着一个个重大战略的付诸实施,区域发展千帆竞发、你追我赶的态势正在形成。中央连续8年下发涉农“一号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
政策传真
新世纪以来8个涉农“中央一号文件”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让人担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流光溢彩的都市与偏僻落后的乡村同在,东部沿海的率先发展与西部一些地区的相对滞后并存。从城乡差距看,2010年我国城乡收入之比仍高达3.23∶1;从区域差距看,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19.31%,西部省区市中人均GDP最低与东部省区市中最高相差10倍多。为什么连出“重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
发展存量差距大。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发展差距的基数很大,并非短时间能够“消化”。虽然近年来部分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超过东部,农民收入增长也很快,但增长的绝对量仍然赶不上东部地区和城市,发展绝对差距仍然在拉大。
客观条件制约多。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状况、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另外,中西部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也需要长期的努力。
体制政策不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发展差距。特别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源定价体制、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等,虽然在不断改革,但至今没有完全打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资本、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成为制约中西部与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好,任其延续,会阻碍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甚至会成为社会动荡的诱发因素。必须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速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避免使今天的“洼地”变成明天的“陷阱”。
权威声音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杜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虽然我国区域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但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及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所改善,奠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推动一体化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0多年前,改革的巨轮首先从农村破冰,奏响了新时期的时代强音。但直到今天,城乡之间仍然好似隔着一道“藩篱”,二元格局依然存在。只有推倒这道“藩篱”,改变这种格局,让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才能建成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有条件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规划“一张图”。发展要协调,规划须先行。长期以来,不少地方的发展规划主要是针对城市,而忽略了农村规划,或者城市一张图、农村一张图,人为割裂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在城乡大视野中进行谋划,通盘考虑、合理布局。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
建设“双驱动”。当前,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持续提高,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有几亿人生活在农村。必须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既推进城镇建设,也把农村建设好。一方面,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园。
政策更惠农。“好风凭借力,惠农正当时。”要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给农民送出更多“大礼包”。中央明确提出,2011年财政支农的总量、增量、增幅、比重均有提高。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将达到9884.5亿元,比2010年增加1304.8亿元。对农民的生产补贴继续增加,粮食最低收购价要大幅提升。乘着强农惠农政策的东风,农业、农村将进一步插上腾飞的翅膀。
改革要联动。发展活力源自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应深化农地经营、集体林权、农村金融、农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挖掘农业自身潜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同时,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互通、开放、融合的体制机制,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推进现有制度的城乡接轨、城乡融合。
深度解读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六项任务”
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3.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4.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5.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6.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 多措促协调 奏响区域发展“大合唱”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沿着6000多公里的浩浩长江一路走来,从“中华水塔”三江源到黄浦江畔的上海外滩,从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到高楼林立的国际都市,自西向东目之所及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虽然同饮一江水,同在一个中国,但不同地区发展的差距、生活的迥异,令人慨叹。
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据统计,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经济总量,而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不足全国的1/4。促进不同地区协调发展,应立足长远、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落实总体战略,用好“指挥棒”。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东中西各区域良性发展。把西部大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多声部”。2010年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把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明确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各类主体功能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保护内容不同,发展首要任务不同,国家支持重点不同。各地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生态则生态,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加强区域合作,弹好“协奏曲”。组团有优势,抱团好发展。多年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增长极显示了“1+1>2”的奇妙效应。目前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成渝经济区„„一批新的区域增长极正在加快形成。必须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形成多种多样的跨行政区的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合作,取长补短、优势共享,努力推动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深度解读
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分类
1.优化开发区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2.重点开发区域: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北部湾地区、成渝地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天山北坡地区。
3.限制开发区域:①农产品主产区:东北平原等7个农产品主产区以及7区中以水稻、小麦等农产品生产为主的23个产业带。②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等25个地区,总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0.2%。
4.禁止开发区域:包括三江源、青海湖在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共1443处,总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2.5%。今后新设立的上述区域自动进入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此外,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力度。一方面,继续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以及第一轮对口支援青海省藏区工作,建立稳定的帮扶关系和援助资金持续增长机制。另一方面,继续实施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2011年,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启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政策传真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六项重点工作
2010年7月5日至6日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六项重点工作。
1.坚持夯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2.坚持协调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3.坚持为民谋利,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4.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5.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6.坚持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 改革除壁垒 生产要素流动更合理
“河曲美在水、富在煤,水煤合成电,河曲就会变。”这是山西省河曲县人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山东鲁能集团带着雄厚资本和技术来到河曲,兴建了一座大型的现代化电厂。水煤终于合成了电,河曲人从中尝到了甜头。河曲的资源优势与山东鲁能的资本技术优势的成功联姻,反映了不同地区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
劳动力、土地、资源、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以要素禀赋而论,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各有长短。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价格形成机制等制度壁垒,导致了生产要素的不合理流动,制约了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因而,扭转发展不平衡局面,必须坚决破除各种体制障碍和政策壁垒,深化资源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真正体现要素所有者权益,有效平衡要素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利益分配。同时,积极引导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更多地向农村和中西部流动,增强欠发达地区内在发展动力。
打破身份束缚,让劳动力流动无羁绊。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开始大规模流动,但受户籍制度束缚,农民进了城但定不了居,过着“两栖”生活。目前,国家正在研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些地方也在进行积极探索。如重庆从2010年8月开始,全面启动了户籍制度改革,今后10年内,将有1000万农民转户进城成为“新市民”。应立足实际,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因地制宜放宽进城落户条件。同时,也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工作。
完善补偿政策,让土地收益惠于农。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必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征地标准,确保土地增值收益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完善、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经营性用地流转,按照“初次分配基于产权,二次分配政府参与”的原则,保障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致富、农民增收。
改革税费制度,让资源收益“留下来”。在我国很多资源富集地区,往往是“守着金山、兜里没钱”。原因就在于资源品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资源补偿费过低,大部分资源收益外流。必须理顺资源品价格关系,提高资源税税负、扩大税目,合理补偿环境损害成本。2010年6月起,在新疆率先进行了油气资源税改革,由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定率征收,资源税收益大幅增加,12月起这一改革又扩大到西部12个省区市,今后5年还要在全国推广。这将大大增加这些地区的财力,促进这些地区发展。
“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是指体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通过国家财政投入和建立生态受益方责任制度,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供给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等方面。2010年4月,国家已正式启动《生态补偿条例》起草工作。
加强政策引导,让资金更多流向落后地区。农村和欠发达的地区加快发展,关键要解决“钱从哪里来”。必须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确保农村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70%用于当地。同时,要完善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农村和欠发达的地区。
近年来,我国推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列举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 突出普惠性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医保政策统一、养老保险全面覆盖、就业服务城乡平等„„在成都,原来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待遇”,如今已经惠及农村居民。在很多方面,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城里人”和“乡下人”的界限正在逐步消失。这一切,都源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深入推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俗地说,就是不管你生活在东部还是西部,居住在农村还是城市,都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同样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等,都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现。“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深度解读
“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范围
1.公共教育: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免费等。
2.就业服务:包括就业信息、就业咨询、职业介绍等。
3.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合作医疗等。
4.医疗卫生:包括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
5.人口计生:包括避孕药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
6.住房保障:包括提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
7.公共文化:包括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等。
8.基础设施:包括行政村通公路和客运班车,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全覆盖等。
9.环境保护:包括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环境监测等。
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金保障是关键。应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所占比重,保证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2011年教育、社保方面的投入增长幅度都高于16%,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的预期目标,这将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力保障。
注重政策倾斜。长期以来,基本公共服务更多地投向了城市和发达地区,扩大了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如目前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最高和最低的省份相差近10倍,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地区之间最多相差4倍以上。“十二五”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必须在总量投入加大的情况下,侧重向农村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向困难地区倾斜。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1.9亿人
截至2011年5月底,全国已有1.9亿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领取基础养老金的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5170万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8.35亿人
目前已有8.35亿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农村饮水工程让农民喝上放心水
“十一五”时期,我国解决2.1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011年要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77%。
健全保障机制。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大障碍。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完善有利于保障供给、服务优良、提高效率的长效机制。比如,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解决困难地区由于财力原因导致基本公共服务滞后的问题;比如,建立评价机制,将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和干部政绩考评体系,以强化各级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
拓宽供给渠道。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主体,要切实承担起责任,但并不一定事事由政府包办。要着眼于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调动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不断拓宽提供公共服务的渠道。
城乡“一体化”,全国“一盘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贯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艰巨任务。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必将逐步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五篇:2013年黑龙江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年黑龙江大学生村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一:农产品如何走出滞销厄运 “中国最好的苹果,推荐各路果商去抢购!”经济学家马光远日前在微博上推销起甘肃静宁苹果。据当地媒体报道,今年静宁苹果刚上市时收购价格持续上涨,甚至达到5元每斤。但就在果农们看涨惜售的时候,苹果收购价格却急转直下,不到一周便出现了每斤2元左右的跌幅,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滞销。“中国最好的苹果”为何会陷入滞销的困境?(11月4日 每日甘肃网)
近日来,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的多种农产品严重滞销,年复一年的“季节病”依旧。每年各地政府都采取不少措施,有地方书记、市长亲自带领果农搞促销,最近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促销也大行其道。前不久吉林延边地区苹果梨通过网媒联盟的大力宣传,缓解了果农心头之忧。心暖之余,寒冷犹在,网络促销解了当下之急,但给果农致富却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经济市场瞬息万变,农产品出现滞销也实属正常,引人思考的是为什么年年喊市场,年年却摸不准市场。以被誉为“中国苹果之乡”的静宁为例,这个在全国果品市场有着话语权的地方,苹果身价高涨达到5元每斤。但好景不长,苹果收购价逆势暴跌,沦为每斤2元的窘境。一时间让果农无所适从。作为土生土长的静宁人,笔者认为,实际的情况是静宁苹果的销售范围大致在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一带,而且这些地区都有大面积的苹果产地,各地的迅速增产,尤其是本地果品大量增产为滞销埋下了隐患。这也是近年来各地农产品滞销现状的一个缩影。2013年黑龙江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告 职位表 真题解析 在线估分 职位表下载 笔试备考专题等考试信息详情点击:http://v.htexam.com/heilongjiang/cg/
2013年黑龙江大学生村官考试交流群:162984946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滞销有很多种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打造县域经济、特色经济,各地富有特色农产品变成市场上的香饽饽,农民增收,农业致富成为一条实实在在的大路。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利益诱导下的行政力量介入,盲目扩种、复制种植等问题接踵而至。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用产量和面积来标榜政绩,只管种不管销,农民始终是市场风险的主体。还有一些地方推行所谓产、供、销一条龙貌似果熟钱来,实则是在和市场对接方面,信息不对称,各级客商层层剥利,甚至有外地和本地收购商联合低价购进,高价出售,导致“逗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市场乱象横生,拷问农产品调控体系,而处于市场最底层的果农只能接受“品贱农伤”的现实。静宁苹果更是以散户种植为主,规模化经营少,缺乏市场信息,很容易遭受市场投机行为。而且,果农种植苹果没有利益保障,产、供、销一条龙在很多情况下有市无价。
所以,从服务经济和规范市场的角度上讲,政府的“功课”要做的更深、更实。首先需要反思的是,在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式的基地化生产中,地方政府是否科学规划,是否有盲目跟风求大之嫌?其次,要在农超对接的产销体系中引导农民实行专业合作,鼓励、扶持企业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开展精细管理,进一步引导农民主动了解大市场,搭建信息平台,切实解决好农户种植信息与市场需求不平衡的矛盾;再者,要切实保障好农民的利益,使农产品种植走上集团化运作之路,防止市场投机行为,建立种植保险,防止农产品供销两端出现价格“剪刀差”,引导农产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使农民真正走上产、供、销一条龙的致富之路。
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二:“体质三连降”该问责谁
教育部等四部委近日提出,中小学生在校至少要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在评估评优时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一票否决”。昆明市教育局副局长冯皓表示,如果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3年下降,相关县级教育局局长将被严厉问责,并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11月5日《春城晚报》)
教育部门三令五申,锻炼计划天花乱坠,学校的体育课或活动课却早成了“肉包子打狗”,这就是中小学体育锻炼的现实。以此观之,“一票否决”确实很有必要。教育部门提出“严禁挤占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学校须每年上报学生体测结果”——其实,体测结果向好很容易,“严禁挤占”恐怕最困难。这个推断当然不是“小人之心”,一个悖论显而易见:就算是补课癫狂的基层学校,有几个敢说自己搞的不是“素质教育”?又如果家家都是“素质教育”,哪来体质下降的困扰?何以需要禁令隔三差五地出面纠偏?
学生“体质三连降”,领导就要被问责,这听起来是够吓人的。但仔细想想,恐怕还是有几个问题:一者,“三连降”谁来考核、如何监督,其实都是个很大的问题。就算标准和执行都到位,又不是全国统考,地方性标准会不会语出多门、最终成了自言自语?二是在“要成绩还是要体质”的两难下,地方教育部门更倾向于谁呢?如果牺牲体质却换得了良好的升学成绩,功过如何定论?GDP和污染的关系还没有搞清楚,体质和成绩的博弈会“大义凛然”吗?
“体质三连降”究竟该问责谁?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校长也好,教师也好,不过与学生和家长一样,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政策严一些,无非就是增加一点“左右互搏”的难度。考试不变、教程不变、过程控制不变,良好的体质会是天上掉的馅饼吗?就算效仿俄罗斯弄出5种体育教学大纲,或者模仿法国将体育计入高考总分,估计也只是让一线师生多一份纠结和辛劳罢了。真正需要对学生体质担责的,显然不是一两个“校长”或“局长”。
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三:扬起孝德的风帆
(标题新颖,好的标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题目的好坏决定着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好坏。因此,公务员考生必须要给文章拟一个精彩的、响亮的题目,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让老师看了过目不忘,一见倾心。)
有一种温暖,来自褶皱的双手,炙热着行将远走的游子心田;有一种触动,流淌成失控的泪帘,注视着那皓首苍颜的步履蹒跚;有一种关怀,浓缩成电子的信号,传递着像个千里的嘘寒问暖;有一句箴言,叫做“常回家看看”,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我们,带给他(她)们源自心底的幸福安然。孝,是亲情的交织,饱含着心灵中最美好真实的人性温暖。孝,也是道德的升华,尤其对于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孝德更是一切美德的根本,一切善行的原点。我们的民族一直是崇尚孝德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始终是严守忠孝的国度。
(生动优美的语言,是最能打动阅读老师的法宝之一。文章的开头,用排比句式烘托了全文的气势,更使全文的语言显得流畅而生动,旗帜鲜明地表现了个人观点。但要注意在文章开头,要运用最醒目的语言,直接申明题旨,点明文章主题,提出最高层次的论点,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几千年来,孝德为中华民族塑造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忠义之贤。先有虞舜不计遭害之嫌仍恭顺与父母弟兄,终成王者大业;尔有木兰为父解难,充男儿于军十二年;再有岳飞承母训报国于疆场,令金虏惮于踏入中原之地......这些民族英雄入能扇枕温席、卧冰求鲤,出能精忠报国,顶天立地,谱写出一卷卷民族文明的壮丽篇章。孝,已经成为我们中华的标志,是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面对新的时期、新的形式,我们必须秉承“中国特色的孝德”,这对我们的家庭和睦、民族团结、国家富强,至关重要。
然而,却有一种无奈,附着于劳苦的奔波,让老花镜盯着日历苦苦等着;又有一种隔阂,深化为年龄的代沟,让年轻人忘记尊老爱幼这项基本准则;也有一种无力,表现为经济上的软弱,成为牵绊身心的亲情阻隔;甚至还有一种冷漠,诱导着责任的逃避与价值的变革,渗透出一心发展经济所带来的深深阵痛。在以经济效益为第一要义的今日,伴随着各种新形态、新意识的多充冲击,我们的孝文化根基已发生了动摇。物欲的横流,人情的淡漠,在一次次冲刷着我们原本鲜活的孝德文明。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群体疼痛日渐增大,作为道德底线的孝德一再被冲破,青年未来一代甚至把叛逆、颠覆修剪成“美丽的衣着”,打点成个性的鲜活。
当一个民族慢慢地学会“不孝”,那将是危险的时刻,价值颠覆,人情冷漠,道德低下,社会动荡必将随之而来。我们必须重新扬起道德的风帆,和谐社会巨轮的乘风破浪必须仰仗强大的文明动力源。重塑道德文明,弘扬孝顺美德,是我们必须做好的时代功课。对于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孝”风气与“不孝”行为,我们要深刻认识,科学分析,抓准症结,按方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