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开设实施方案
**完小校本课程开发开设
实施方案
**镇**完全小学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三日
**完小校本课程开发开设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了“三级课程”。为了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以确保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开设能科学、有效、扎实的开展。
一、指到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目标;以开设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原则。
二、工作目标
1、构建完整的“三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基拙教育课程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结合学校本土特色、利用学校资源、开发校本潜力,合理开发开设校本课程,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做到“六有”,即校本课程有基地、有教案、有教师、有课时、有评价、有成效。并形成特色、凸显水平。
3、师资培养与培训。学校积极培养校本课程专(兼)职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为人师表,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创新能力,使不同层次教师的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提高,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和提高,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岗位成长的运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努力提高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明确“三级课程”的价值和相互关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基拙教育课程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三级课程”具有互补性,是缺一不可的统一体。、提高对校本课程的正确认识。校本课程是综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由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开设校本课程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着力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学校要成立以校长崔承会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成立由校长崔承会、副校长崔树军 张尚洪、教导主任韩广深、教导副主任闫恪静和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的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负责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学校为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做到“六有三明确”。“六有”即校本课程有基地、有教案、有教师、有课时、有评价、有成效。“三明确”即要明确目标、明确职责、明确内容。、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纳入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确定专人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开设工作。、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学校根据实际,统筹安排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
(三)、大力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的研究。学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校本课程经验总结与交流,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学校领导深入
班级和课堂,同教师一起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学校将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校本课程的教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适应学生年龄特点,注重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低年级倡导以游戏的形式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参与性的综合活动中增加体验,培养兴趣。高年级要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可采取兴趣小组、主题单元活动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研究、讨论、调查、参观、测量、设计、制作、服务等具体活动。尝试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目标,采取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互式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评估。积极开展样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评估工作。通过评估促进校本课程的健康发展,加速学校课程开发开设能力的提高,发现和总结课程开发开设的经验。学校出台评估方案,以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开设更加规范,质量不断提升。、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学校积极培养校本课程专(兼)职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要积极组织教师参与镇、县举办的各类活动。学校要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纳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内容。可采取办讲座、研讨、交流、个案评析、现场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师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
二〇〇八年十月十三日
第二篇:校本课程开发开设方案
莘县实验初中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开设的实施意见
(讨论稿)
一、开发和开设校本课程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设置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要求我们在开设好国家课程的同时,同样要开设好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等)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设可以更好的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兴趣爱好特长、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在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等方面意义重大。近年来,山东省两次对课程实施水平进行评估,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督促落实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开设,开发和开设校本课程已成为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式和类别
(一)开发的方式和类别
1、开发渠道以我校教职工为主,老师们也可联系家长和合适的社会人员开发开设,但评奖和开设均以我校联系的教师为责任人。
2、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一是原来开发成熟的校本课程要进一步完善,包括剪纸、布贴画、泥塑、折纸、丝拉花、象棋、武术等;二是开发书法、绘画、诗词诵读、围棋、豫剧、摄影、乡土历史、乡土地理、机器人、乒乓球、二胡、钢琴、谜语等;三是利用家长和社会资源开设烹饪、木工、温室栽培、果树栽培、食用菌种植、家电维修等课程。(不仅限于这些,老师们可以根据特长增加新的课程资源)
(二)开发的程序
1、各年级要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选择对学生实用的、具备开设条件的课程,确定拟开发校本课程目录。
2、根据选择的课程物色开发人员,先要看现有教师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看有多少课程可以开发;再调查家长能承担多少;教师和家长确实承担不了,开发意义非常大的课程再面向社会物色人选。
3、开发人员确定后,每门校本课程都要编写出简易的教程,可从课程渊源、意义、简易教程、作品展示和实践训练等几个方面编写,同时还要开发准备课程开设需要的各种材料、教学用具等资源。
三、校本课程的管理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经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中心暂时设在科研处,负责人由科研处主任兼任。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有三个职能,一是策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完善;二是与学部、年级结合统筹安排校本课程的开设;三是结合学部和年级对开发开设的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和奖惩。
2.建立校本课程活动室,作为存放校本课程材料资源、作品的地方和开展校本课程活动的场所(暂时设在教研组活动室),活动室相对分类设置,有利于校本课程的管理和开设。
四、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
根据校本课程的性质和我校实际情况,我校的校本课程准备采取集中设课的方式,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一起排课集中开设。即集中在某一天的某一节一个年级的所有班级全部开设地方和校本课程,这样,可以方便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评价。校本课程开设的地点,根据课程的性质,可以选择在教室,也可以选择在活动室,以教室为主。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评价
1、校本课程开发时,要不断进行调度和交流,使开发的校本课程尽可能规范和完善。
2、校本课程开发后要组成评委会进行验收,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评出一、二、三等奖,各奖项设置多少根据开发校本课程的质量确定。
3、评出的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本人300元、200元、100元,同时设立校本课程开发年级奖,评出校本课程开发先进年级、科室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分别奖励先进500元、300元、100元。
4、原来开发的第二课程要进行完善,完善后同样参与评奖,由于原来已进行奖励,这次奖励根据相应奖励等级减半发放奖金。
5、建立长远的校本课程开发补充和完善机制,评奖过后重新开发的校本课程随时可以向校本课程开发中心申请验收,学校将组织评为进行验收,根据验收等级发放奖金。
(二)校本课程的开设评价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设评估委员会,对每次开设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评估验收,经验收开设到位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全部按超课时计算课时补贴,由课程开发中心统一核算。
2、对开设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及时推广,好的作品成果将进行展览。
3、开设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同时将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定,记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六、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张庆华
常务组长:许朝芳、李银乐
副组长:耿代军、刘东江、李保华、苏保震、张继刚、王耀强
成员:侯爱芹、刘广元、郭传勋、刘辉、张保具、赵惠民、张建中、何广杰、张雨印、谢洪庆、李至任、王泽峰、岳彩力、王立强、卢永庆、赵记霞、岳发星、赵福玉、张玖玲、王喜月、尹芳霞、高翔、李兰芝、赵妹芳、高广建
校本课程开发中心负责人:郭传勋、刘辉
七、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发动阶段):2011年3月1日-30日
第二阶段(开发阶段):2011年4月1日-20日
第三阶段(评奖验收阶段)2011年4月21日-30日
第四阶段(课程安排)2011年5月上旬
第五阶段(开设阶段)2011年5月下旬至放假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已经涌现出了一些校本课程开设的典型学校,我们要借鉴经验,勇于创新,克服一切困难,本着对学生、对国家、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创造性的开发开设好我校的校本课程,以实际行动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莘县实验初中
2011.3.26
第三篇:小学校本课程开设与实施方案
高代庄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一、目的和意义
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另外,老师参加课程开发,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活力,而且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机,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校本课程开设的结构与门类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校学生情况及师资情况,我们将逐步开设以下课程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 “养成教育”、“古诗”、“趣味数学”、“演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比例要求,我校校本课程的开设,安排如下:一年级“古诗精选”每周1节;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1、建立领导机构
由校长、教师、相关专家、家长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校长任委员会主任,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2、进行前期论证
我们以上所开发的校本课程都经过了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包课程开发委员会,经委员会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3、加强师资培训
对教师的培训立足于校本培训,内容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4、确定题目,搜集资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定首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为了使开发的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在学生中展开了广泛的调查,通过调查、开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课程的确立我们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基准。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做支撑。课题确立后,要对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使开设的课程植根于社区和学生现有的课程资源中。这是校本课程开发可能性的保障。
开发的课程主题确定后,我们大量搜集资料。资料搜集渠道要广泛,既要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收集文本资料,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应用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资料的科学性要经得起推敲;二是信息具有前沿性,要把与课程相关的最新信息、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课程介绍给学生。5、教师开题,学生选课
校本课程的开设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开发者开设的课程能否正式走进课堂,首先要进行开题,让广大学生来选。学校于学期初举行校本课程的开题仪式,由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负责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由于学生参与了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学习,认真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6、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和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与学生一起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四、保障措施
1、物质配备:上课所需的各种研究资料、一切器材、外出开会、参观所需的交通工具等按时足量配备和安排。
2、制度与政策配套:建立制约与激励机制,推动校本课程工作的全面开展。完善评估评价制度:学校将校本课程工作的开展情况列入对教师的业绩考核,评选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
2017年02月
第四篇: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根据《课程改革纲要》中关于三级课程开发实施的要求,结合我区教育局关于校本课程安排的要求,结合我校校本课程薄弱的现状,为了提高我校教师校本意识和资源意识,加强校本课程并结合学生兴趣以及特色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领导小组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完成语文学科校本课程《阅读与欣赏》
2.认真完成数学学科校本课程《数学拓展包》
3.积极开发英语学科校本课程
4.成立1~6年级学生兴趣小组团体
三、工作要求
1.英语学科组在第一周完成校本课程方案,形成初稿;第二周完成实验稿,进行教学。
2.各班主任在第一周按照兴趣小组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学生全员参与并只报名一项),第二周汇总到兴趣小组负责教师处,周五开始上课。
3.每个兴趣小组每学期形成一本成果资料集,按照封面、方案或课程设置、学生作品或图片、学生意见合成。
4.每个兴趣小组在双周上课,第十六周总结(征求学生意见并整理资料)。
四、课程设置与安排
1.校本课程为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
2.单周语文校本、数学校本交替上课。
3.教师安排
五、使用材料及经费的保障:
1.手工材料:建筑物模型、车模、航模各两套,计80元;(师生各完成三件作品)
2.编织材料:毛线三斤,计180元,两位教师为学校两位贫困生各编织一件毛衣;
3.十字绣材料:两幅作品计300元,两位教师每人完成一件作品,上交学校留纪念;
4.绘画、剪纸、书法、手抄报使用的材料从总务处领取,教师要保留学生作品或照片。
5.体育器材负责教师要保证有借有还,不得损坏。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开设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
《主题班队会》开发与开设总结
自2013年10月开发班队会课程以来,构建了系统的课程体系。我们积极变革主题班队会模式,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德育活动创造了时间和空间。开设专门的主题班队会课,积极开展爱国、诚信、安全、节约等主题教育。主题班队会课程的开发和开设,为学生注入了“血统高贵”的营养,点亮了学生幸福旅程中人生的底色。
一、课程开发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的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形成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除了学科教学在开发适合学生和学科特点的校本课程之外,我们也应看到把德育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积极地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对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班队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队会活动。通过主题班队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作用。通过体验式的主题队班会,学生们在体验中、互动中进一步认识了自
己,理解了他人,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制观念,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能力,形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承受压力、开拓创新的心理品质。
二、课程开发与开设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主题班队会课,利用在集体中教育学生的原则,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形成班级健康、积极的舆论导向。
优秀的班集体,能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个磁场,班级成员相互影响、相互吸引、相互作用。在这样的集体里,他们增强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这样的集体里,学生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在这样的集体里,班级文化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自然产生与集体要求一致的行为思想。好的班级舆论自然形成,引领他们的灵魂走出世俗的迷途,而让生命大放光彩。
实践意义:
班队会有助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从班队会的教育意义上讲,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班队会明确、统一、强化对某个问题的认识。这些认识能力是提高来源于班队会活动中的以某种主题为中心的积极的教育影响。
班队会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一节完整的班队会,从设计到实施都要发动学生主动去参与,这使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能够极大地发挥,体现出主体的能动性。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精神就会不断增强,这样就能达到自我教育的效
果。
班队会能促进班级集体的建设。首先,班队会可以产生凝聚力,起到促进班级学生团结的作用。在班队会活动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得到增强,会形成很强的向心力和向上的意识,这又是增强班级团结的动力;其次,班队会活动可以起到改变集体面貌的作用;第三,班队会对建设班级集体的作用还表现在师生关系上。班队会是形成师生间不断建立亲密关系的一种纽带。
三、课程开发与开设的基本内容
1、《主题班队会》课程以什么形式开展。
主题班队会不同于其他的德育活动课程,更不同于其他传授知识的课堂。主题班队会应该形式新颖、有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班队会主题的确定是要解决学生现时间现阶段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班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个性爱好特长、家庭状况和当前形势等,确定每节班队会的主题。班队会的主题要紧扣学生的动态及不同学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班队会的主题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班队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富有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可以安排一些模拟活动、情境表演等。比如在“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儿童”主题班队会中,通过小品、相声、讲故事等情境表演充满趣味,使孩子们在笑声中懂得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在“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班队会中,、可以引导孩子们模拟造铁路,造铁路乘“‘中国号’小火车”上北京、游香港、游澳门,模拟造通往台湾的大桥,上台湾游玩等这些活动妙趣横生、其乐无穷,深受孩子喜爱。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班队会应该上得有趣味性,比如采取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能很好地运用所学到的东西或是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在中间渗透关于班队会主题的诗歌、舞蹈、小品、歌曲、短剧等,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提高班队会兴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另外,讲故事明道理可以使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一般来说,每一个故事都有他独特的教育视角:如木桶装水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轻松明白偏科的危害;破窗理论的故事可以有效地提醒同学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
符合现时现阶段的形式,如开学时的“爱学习、爱校园”,放假前的“我的安全,我负责”;节日季节中的“感恩”、“诚信”、“学雷锋”主题等,也可根据班上出现的具体情况确定主题,事先让学生收集素材,写好讨论发言材料,以小组或其他多种形式开展专题讨论,让学生参与讨论、辩论,做到每一次班会都让学生思想得到洗礼,认识得到提高,行为得到规范。
2、《主题班队会》课程开设哪些内容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适应新时期教师对学生的多角度、多方面的教育,选好主题是开好班会的前提。班主任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寻找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确定好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推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实现“主题”教育目标。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就是说教育的至高境界是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如何把这些长远目标和
学生现状联系起来,以至达到“不教”的境界,正是我们努力去实践、去探索的问题。
学生围绕主题联系实际引发思考并形成文字,继而公开演说,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的提高。主题班会不同于课堂教学,它的形式自由灵活,方法各式各样,但无论怎样变,始终是以内容为基础,以效果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层次而定的。例如,就这次开展班会活动的形式而言,有故事演讲,诗歌朗诵,音乐舞蹈,相声小品,各种竞赛游戏等。发挥了学生各自的特长。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有出色的表演才能,一旦他的表演赢得了掌声,这掌声,便会成为他今后的学习动力,成为他奋发向上的起点。这样的教育效果胜过简单的言辞说教百倍、千倍。另外,主题班会同学们既要当观众,又要当演员,发动面广,动手人多,参演数大,尤其是一部分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登台发言的同学,在主题班队会人人轮流上台的硬性规定下,或先或后总要轮到,又因为先有了准备,有话可说,学生到了台上往往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胆怯,待有了第一次经验时,害怕的心理自然减弱,参与意识、表现欲望随之增强,既锻炼了勇敢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主持人,如果说低年级主持班会的同学只能给班主任当“配角”的话,那么到了高年级,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主角”或“导演”,主题班队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舞台,也是社会实践的大课堂。它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开发与开设的重点
通常确定主题班队会的主题必须遵循这样几个原则:
1、主题应该具有鲜明的倾向,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
2、主题必须体现一定阶段内班级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任务。
3、主题必须是班集体共同感兴趣的、或引起班集体共同关心的内容。
4、主题必须有助于培养学生某一良好品质或有助于使学生改正某一不良品质。
5、主题成为班集体一个阶段内学生行动的口号。
五、课程开发与开设的方法、途径
1.行动研究法。通过行动研究,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对实践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尝试解决。
2.经验总结法。对实践中的有效做法进行反思提炼,形成经验性文字,在实践中再次进行检验。
3.个案研究法。对实践中的某一点进行解剖麻雀式的研究,寻找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课程开发与开设的对策研究和实践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又是学生具体参与各项活动的基地;是陶冶学生的熔炉,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课堂。学生意志品质、道德修养、习惯行为都要受到班级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主题班队会课为班级文化建设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是班主任老师施展才能育人的大舞台。
小学主题班队会活动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系统规范地设计 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和集体教育意义的活动形式。它是小学的一项重要的德育实践活动,是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他人与自我,适应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它具有趣味性、生动性和参与性,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一般来说班队会主题的选择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1.从德育内容方面选择主题。主题的选择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和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弘扬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力争做到把中华传统美德与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学生为本,把知、情、悟、行融于班队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提高和创造,真正起到班队活动育人的功能。从德育的角度来选择确定班队活动的主题,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只要定一个角度,通过精心组织和策划,就能设计和组织出有现实教育意义的班队活动。
2.从重大节日、纪念日方面选择主题。一年中有很多节日、纪念日,有党的、新中国的、解放军的诞生日,有儿童、妇女、教师的节日,有劳动者的节日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还有革命领袖、中外名人、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等等。这些节日、纪念日的设定,本意正在于用节日、纪念日的形式,引起大家的关注,并由此弘扬这种社会文化和历史价值中所蕴含的道德精神。从这些节日、纪念日中提取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既可当做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的一种手段,又是集体主义观点、劳动观点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的取之不
竭的生动教材。班主任在班队活动主题的选择中,应力求使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创设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情感,受到教育。班主任还应学会准确、熟练地在节日、纪念日中选定活动主题,并有效地进行组织实施。
班队会主题的选择和确定这里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总体要有计划性。班会,对于统一班集体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每周一次的班会应当既有对上周班内情况的总结,又有本周怎样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的措施;既要关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又要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既要讲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因此,班主任在开班会前,最好征求一下学生和科任教师的意见,想想本次班会的目的所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准备哪些内容、过程怎样实施等等。事实证明,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反之,白费时间甚至物力,徒劳无益。
会的形式应不拘一格。有些班主任,把班队会上成了自己的“独角戏”,自己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其教育效果从何谈起?而一些思想观念新、管理班级颇有一套办法的班主任,往往是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寓教于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开展对学生进行“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教育活动,就可以通过展览富有亲情的图片、播放电影或录像、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进行。会后要有总结。俗话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班会内容,应该让学生及时地写到日记本上,对照自己写写反思。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会议内容的认识,又利于
巩固班会教育的成果。必要时,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评议一下,将优秀的心得体会编辑成册,或摘抄到宣传栏里供大家习„„
只要我们做到统筹安排,在如何开好班会上积极动脑筋,就一定会觉得管理好班级并不难。
2.活动要有趣味性。班队会是老师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渠道,但是,现阶段许多班队会不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只是侧重于说教,使效果大打折扣。而要提高其效果,应突出趣味性,使学生主动参与。
首先,班队会环境要富有趣味性。如果布置一个充满童趣的班队会活动环境,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欲望,还能很快进入角色。比如在“如何保护动物”这个班队会活动中,我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动物世界”,黑板上贴满同学们收集的动物画片,学生的课桌上摆满各种动物玩具、标本等,天花板下垂吊着几只“飞禽”,录音机里播放着此起彼伏的飞禽走兽鸣叫声,仿佛置身于一个动物王国,这样的活动气氛能不让学生愉悦吗?他们能不积极主动地参与班队课吗?效果自然比单纯说教好很多。
其次,班队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富有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可以安排一些模拟活动、情境表演等。比如在“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儿童”主题班队课中,通过小品、相声、讲故事等情境表演充满趣味,使孩子们在笑声中懂得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在“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班队课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模拟造铁路,造铁路乘“‘中国号’小火车”上北京、游香港、游澳门,模拟造通往台湾的大桥,上台湾游玩等这些活动妙趣横生、其乐无穷,深受孩子喜
爱。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能够激发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教育的效果。
3.学生当主人。开好班队会,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个教师,我深知班队会在班级管理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不少班级,不重视开好班队会,往往把班会当成了班主任的演讲会,当成了对违犯纪律学生的声讨会、批评会,学生成了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根本没达到开班会的目的。甚至有些班主任把班队会课用来上自己所教的学科,让班会课名存实亡。
班队会课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教育管理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要让学生成为班会课活动的主人。我们应把每周的班会课开成主题班队会,针对班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个性爱好特长、家庭状况和当前形势等,确定每节班队会课的主题,例如,开学时的“爱学习、爱校园”,期末考试前的“如何团结互助,抓好功课复习”,放假前的“我的安全,我负责”、“我做家里的小主人”以及节日季节中的“感恩”、“诚信”、“爱心”、“环保”主题等,也可根据班上出现的具体情况确定主题,事先让学生收集素材,写好讨论发言材料,以小组或其他多种形式开展专题讨论,让学生参与讨论、辩论,做到每一次班会都让学生思想得到洗礼,认识得到提高,行为得到规范。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就会自觉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做到事事为集体考虑,人人为集体争光。
4.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班队会课是对孩子实施德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每周一节,如果好好利用,对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起到重要 的作用。而在班队会课中,是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用是开好班队会课的关键所在,那到底如何开好班队会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自我价值的体现越来越希望得到大家认可,而班队课就应该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他们的自我,让他们感到“我的地盘我作主”的这种主人翁意识。
针对这一情况,每周我就把班队会的主题告诉班长,然后就放手给孩子自己去组织自己的班队课,班长把主题告诉全班同学,然后让同学们搜集材料,到小队长那报节目。班长综合所有的节目后,我审个稿,定下节目,就由班长和中队长组稿,写串词,学生自导自演,准备自己的节目,节目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舞蹈,有小组唱,有小品,有相声,还有双簧、魔术,参与表演的学生大部分是平常学习一般的孩子,甚至平时在班里“默默无闻”的孩子,班队会课中有时还偶而穿插些互动小节目,每个孩子表现好都能得一枚小印章或一张漂亮的粘粘纸,每次我坐在学生中,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因高涨的情绪,而激动得红朴朴的小脸,我开心地笑了。看来班队会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自我价值体现的机会,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潜力„„
5.班主任要控制情绪
很多学生称班主任是“魔鬼”,就是因为班主任惯以训斥人的口气开班会。一到班会课上,班主任就收起笑容,声色严厉,让学生害怕。由此可见,要开好班会需要心平气和。
上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看着惨不忍睹的成绩,我的心沉了下来。班会课上,当阴沉着脸走进教室后,我发现全班同学都把脸埋在了桌子下。无论怎么问都没有说话的,最后课代表说,因为没考好,怕老师批评。我一想,如果以批评的方式进行这次班会,学生只听我一个人狂吼,不会取得好效果的,于是就换上了笑容,说:“没考好也有我的责任,平日督促不紧,辅导不及时„„如果我们知道自己输在哪里,吸取了教训,下一次就会考好的。”听了我的话,同学们纷纷谈论自己失误的原因。听着他们的发言,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庆幸自己理智地控制住了情绪,使班会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学生分析出了自己的失误所在,为以后的学习扫除了障碍。
6.形式要新颖
无论哪种主题班会的内容都是要通过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正确的选择和精心的设计主题班会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主题班会的形式一般指主题班会的表现形式,包括活动、编排、人员调配、会场布置、气氛和节奏等。主题班会要做到形式和内容一样能与时俱进,就应尽量使主题班会的形式新颖、活泼、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如何感恩”主题班会采用讲演与博客跟帖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本身中受到启发教育;“告别陋习”主题班会上采用春节最受欢迎的小品形式和相声的形式,变沉闷说教为活泼寓理;迎接教师节的主题班会上则采用歌舞、话剧的形式,令学生真情在愉悦中抒发;“榜样在我身边”主题班会时采用采访、座谈、汇报等形式,有
利于缩紧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的距离等等,在一次主题班会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随着各种媒体的普及,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得到满足,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大容量的各种信息,如果充分利用他们感知、接受能力特别强的特点,把各种班会的主题用学生喜闻乐见、贴近时代脉搏的形式来表现,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我们身边,优秀的主题班会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一部分。只要你留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主题,和学生一起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必定能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