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11年—2015年)
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11年—2015年)
(征求意见稿2011/02/17)
一、社会管理类(13件)
项目名称
1、杭州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条例(修改)
2、杭州市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条例
3、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修订)
4、杭州市建筑工程防火管理条例(修订)
5、杭州市社区矫正工作条例
6、杭州市地名管理办法(修改)
7、杭州市殡葬管理条例(修改)
8、杭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
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修改)
9、杭州市社区管理条例主要涉及部门市公安局市公安局市公安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民政局市民政局市民政局市人大归口专委 内司委 内司委 内司委 内司委 内司委 内司委 内司委 内司委 内司委
10、杭州市高温劳动保护条例市劳动保障局、市总工会内司委
11、杭州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市总工会内司委
12、杭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 市残联
13、杭州市志愿服务条例(修改)团市委
二、经济管理类(16件)
项目名称主要涉及部门
1、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
2、杭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市发改委
3、杭州市旅游条例(修订)市旅委
4、杭州市家畜屠宰管理条例(修改)市贸易局
5、杭州市交通建设工程监督管理条例市交通局
6、杭州市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修改)市交通局
7、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修改)市交通局内司委 内司委 市人大归口专委 财经委 财经委 财经委 财经委 财经委 财经委 财经委
8、杭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条例(修改)市交通局财经委
9、杭州市机动车维修业管理条例(修改)市交通局财经委
10、杭州市港口管理条例
11、杭州市航道管理条例
12、杭州市道路旅客运输管理若干规定(修改)
13、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修订)
14、杭州市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修订)
15、杭州市渔业资源管理条例
16、杭州市河道管理条例(修改)
三、城建环保类(20件)
项目名称
1、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
2、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市交通局市交通局市交通局市园文局市农业局市林水局主要涉及部门西湖风景区管委会市建委财经委 财经委 财经委 财经委 财经委 农委 农委 市人大归口专委 城建环保委 城建环保委西湖风景区管委会
3、杭州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市建委城建环保委
4、杭州市建筑市场管理若干规定市建委城建环保委
6、杭州市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修改)市国土资源局
7、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市房管局
8、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市房管局
9、杭州市房屋登记管理条例市房管局
10、杭州市住房保障条例市房管局
11、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修改)市城管办
12、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条例市城管办
13、杭州市城市河道建设和管理条例市建委、市城管办
14、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改)市城管办
15、杭州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市城管办
16、杭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修改)市城管办
17、杭州市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修改)待定城建环保委 城建环保委 城建环保委 城建环保委 城建环保委 城建环保委 城建环保委 城建环保委 城建环保委 城建环保委 城建环保委
18、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条例待定
19、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待定
20、杭州市城市水上公共交通管理条例
四、教育科技文化类(5件)
项目名称
1、杭州市学前教育条例
2、杭州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修订)
3、杭州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
4、杭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5、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若干规定(修订)
待定 主要涉及部门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园文局市人大归口专委 教科文卫委 教科文卫委 教科文卫委 教科文卫委 教科文卫委
第二篇:池州政法干警面试人大常委会公布五年立法规划
池州政法干警面试人大常委会公布五年立法规划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30日公布,其中已明确的68件立法项目中,修改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等11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
立法规划将立法项目分为3类。第一类是指条件比较成熟、本届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立法项目共47件,其中包括修改食品安全法、红十字会法等修改法律33件,新制定法律14件。目前已通过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游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4件,已提请审议的项目有修改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预算法,制定资产评估法等4件;第二类是指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立法项目,包括修改文物保护法、商业银行法等21件;第三类是具有一定的立法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涉及问题较为复杂,立法条件尚不完全具备、需要有关方面继续研究论证的立法项目,包括财政税收、国家经济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
这次立法规划按主要内容分为五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立法项目,包括修改预算法、中小企业促进法、证券法、商标法等,制定增值税法等单行税法、期货法、航道法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立法项目,包括修改立法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项目,包括修改职业教育法、食品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制定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法、基本医疗卫生法、社区矫正法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的立法项目,包括修改文物保护法,制定公共图书馆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立法项目。
此外,第一、二类立法项目中还安排了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以及维护海洋权益方面的立法项目。
编制立法规划工作是从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的。从第八届起,每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的需要,编制五年立法规划,统筹安排任期内立法工作。(立法规划项目及答记者问见第十六版)
更多政法干警相关信息,敬请查看:
池州人事考试网、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第三篇: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决议
为推动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法制宣传教育“五五”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2006年5月31日泰州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出决议:
一、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市公民特别是地方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认真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建设法治泰州的重要基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实施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制保障。全市各市(区)、各部门、各行业都要按照法制宣传教育“五五”规划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制定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和工作计划,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牢固树立法制宣传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泰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法治泰州的要求,广泛传播法治思想,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努力为我市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小康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法治泰州建设。要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增强全市公民的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全市公民的爱国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各市(区)、各部门、各行业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要通过深入学习宣传规范公共权力运行的法律法规,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通过深入学习宣传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通过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引导经济主体诚实守信、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通过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引导全市公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参与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把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结合起来,深入宣传、积极实施《建设法治泰州实施纲要》,在法治泰州建设中大力开展“法治泰州合格乡镇(街道)”和“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各行各业依法治理,逐步实现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法治化。
四、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我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要通过积极推行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和考试等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的制度化。执法人员要带头学法、用法,坚持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执法机关要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公务员要自觉参加法制学习培训,增强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不断提高法律素质、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继续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培养爱国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通过学法、用法,提高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增强依法治企和企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理念。加强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增强农民依法参与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着力提高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制意识;继续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法制教育轮训,增强农村基层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和依法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
五、努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法制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体要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版和公益广告,固定时段、固定版面、固定栏目,明确专人专岗负责,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平台的作用,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创造条件办好法制宣传教育网站、网校;各级政府网及各门户网站应专门开辟法制宣传教育栏目。要充分发挥社会宣
传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以及城市、农村公共场所的宣传园地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各类教育基地建设;负责培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院校(中心)要充分发挥法制教育骨干培训基地的作用,积极开展创建法制教育示范基地的活动。
六、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和监督工作,落实经费保障。我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行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各级政府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制订工作计划,抓好组织实施;机关部门要紧密协调配合,坚持齐抓共管,健全和实施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各级组织要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评估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以及激励监督机制,开展规划实施的和阶段性考核工作、表彰奖励工作。各级政府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各部门、各单位应安排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监督,通过执法检查、议题审议、代表视察等活动和方式,督促本决议的执行。
第四篇: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决议
为推动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法制宣传教育“五五”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2006年5月31日泰州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出决议:
一、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市公民特别是地方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认真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建设法治泰州的重
要基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实施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制保障。全市各市(区)、各部门、各行业都要按照法制宣传教育“五五”规划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制定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和工作计划,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牢固树立法制宣传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泰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法治泰州的要求,广泛传播法治思想,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努力为我市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小康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法治泰州建设。要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增强全市公民的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全市公民的爱国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各市(区)、各部门、各行业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特点,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要通过深入学习宣传规范公共权力运行的法律法规,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通过深入学习宣传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通过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引导经济主体诚实守信、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通过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引导全市公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参与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把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结合起来,深入宣传、积极实施《建设法治泰州实施纲要》,在法治泰州建设中大力开展“法治泰州合格乡镇(街道)”和“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各行各业依法治理,逐步实现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法治化。
四、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我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要通过积极推行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和考试等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的制度化。执法人员要带头学法、用法,坚持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执法机关要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公务员要自觉参加法制学习培训,增强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不断提高法律素质、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水平。继续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培养爱国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通过学法、用法,提高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增强依法治企和企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理念。加强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逐步增强农民依法参与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着力提高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制意识;继续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法制教育轮训,增强农村基层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和依法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
五、努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法制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体要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版和公益广告,固定时段、固定版面、固定栏目,明确专人专岗负责,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平台的作用,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创造条件办好法制宣传教育网站、网校;各级政府网及各门户网站应专门开辟法制宣传教育栏目。要充分发挥社会宣传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以及城市、农村公共场所的宣传园地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各类教育基地建设;负责培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院校(中心)要充分发挥法制教育骨干培训基地的作用,积极开展创建法制教育示范基地的活动。
六、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和
第五篇: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来源:中国.浙江人大网发布时间:2011-2-18 9:59:42http://www.xiexiebang.comzjrd/sy/syxxllnew&G_id=ffb19174-0a30-4d5c-9953-3ee04e8903bb&T_id=Cms_Info2011年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为促进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
一、安排好法规案审议工作
(一)继续审议的法规项目2件。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已经省人大常委会初审,2011年继续安排审议。
(二)初次提请审议的法规项目10件。具体是: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修订)、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禁毒条例(修订)、河道管理条例、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修订)、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修订)、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修订)。
(三)列入立法调研的法规项目28件。具体是:人民调解条例、国防教育条例(修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条例、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工伤保险条例、旅游管理条例(修订)、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条例、实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办法、电网设施建设保护和供用电秩序维护条例、公路养护管理条例、浙中城市群协调发展促进条例、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实施防震减灾法办法(修订)、农村合作医疗条例、湿地保护条例、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农业机械化促进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条例、滩涂围垦管理条例(修改)、钱塘江管理条例(修改)、海域使用管理条例、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土地登记条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实施代表法办法(修改),工作计划《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对上述法规项目,有关方面应当制定工作方案,抓紧调研和起草工作,为明年立法作好准备,个别条件成熟的,在2011年安排常委会会议审议。
二、加强沟通和协调,督促起草单位做好法规草案起草和提请审议工作加强协调,督促有关起草单位按照立法工作计划确定的法规项目和审议时间,做到起草工作组织、任务、时间、责任“四落实”。有关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要提前介入法规草案起草工作,密切与起草单位的沟通联系,把重大分歧解决在起草阶段,提高法规草案的质量,确保按期提请审议。加强督查,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二类法规项目的调研,为做好明年立法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三、督促法规配套规定的制定和修改加强对地方性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督查,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抓紧制定和修改法规配套规定,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法规配套规定的制定工作,促进法规的有效实施。
四、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按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更加重视法规的修改完善,更加重视社会领域和民生方面的立法,促进经济领域立法和社会领域立法及其他领域立法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拓宽立法项目征集渠道,完善立法项目论证机制,增强立法项目选项的科学性、可行性,使立法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和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事先立法调研,不断深化立法调研工作。选择重要法规开展立法听证和网上在线交流,进一步促进立法公开,扩大公民有序立法参与。进一步完善立法沟通协调机制,不断形成立法工作整体合力。不断丰富和完善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的方式和渠道,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完善立法技术规范,提高立法技术水平。
五、加强立法宣传培训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本质特征、基本经验及重要意义,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有关地方立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继续采取立法重大事项新闻发布、法规实施座谈、专题讲座、条文释义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新制定法规的宣传,完善法规宣传机制,提高立法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业务交流和培训,做好立法工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