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华大学60周年校庆工作方案
东华大学60周年校庆工作方案
2011年是东华大学建校60周年,为进一步弘扬东华精神,展示办学成就,凝聚师生力量,描绘发展蓝图,扩大社会影响,学校决定在2011年举行系列纪念活动,庆祝建校60周年。
一、工作目标、理念、方针和主题
(详见附件1:东华大学60周年校庆主题演绎)
60年是一个甲子,乘世博成功举办之东风,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60周年校庆的整体设计应该是对过往的完整回溯、对现在的系统总结、对未来的全新展望,做到以校庆促发展、以发展迎校庆。借校庆各项纪念活动之际,以《东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为蓝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广泛发动社会资助,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凝聚人心,彰显特色,扩大影响,继往开来,和谐发展。
目标:以六十年校庆为契机,回溯历史、凝聚人心、开拓未来
理念:国运唤东华、学术兴东华、人才耀东华
方针:以开放与创新为观念、以欢庆与感恩为基调、以节俭与务实为原则、以精彩与难忘为效果
主题:经世纬国六十载创新超越铸辉煌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东华大学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处领导组成,统筹安排校庆筹备工作,指挥协调校庆纪念活动。
领导小组下设校庆办公室(设立在发展联络处),全面负责策划、拟定校庆方案,征集、整合和审定各类活动计划,组织协调督促方案实施。
另设由分管校领导负责的各类工作小组,诸如:综合协调组、形象设计组、环境整治组、媒体宣传组、刊物发行组、联络接待组、成果展示组、筹资工作组、后勤保障组、志愿者工作组等,分工落实校庆期间各项工作。
各学院要成立相应的校庆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校庆筹备工作,根据学校总体方案制定本学院校庆工作方案,策划、组织、实施本学院特色的校庆活动,完成学校部署的各项任务。
三、时间与地点安排
庆典日:2011年10月28日(周五暂定)
庆典周:2011年10月23日(周日)-29日(周日)
庆典月:2011年5月-10月
宣传月:2010年11月-2011年4月
倒计时:2010年10月28日
地点:松江
四、校庆主要活动
系列纪念活动结合学校发展、学院和部门工作,从今年10月份开始贯穿未来全年,持续展开,逐步推进,张弛有序。同时,每个阶段、每个活动都要做到主题明确、亮点突出、影响明显。
庆典日重大活动:围绕东华特色和未来发展,召开一场国际水平的学术会议、一个隆重祥和的庆祝大会、一场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一系列师生欢愉的庆典活动。
庆典周重要活动:以不同对象为主展开各类活动,暂定为学生日、企业日、学研日、教师日、媒体日、庆典日、校友日。
庆典月重点活动:在半年时间里,以专业学院和学科为主召开各类学术研讨会,以教师、学生和校友为主体开展体育、文艺、竞赛等各类活动,学校层面争取确定一类主题的高层次学术会议或活动。
宣传月推行活动:6个月里,利用各类媒体渠道充分宣传60周年校庆,设计各类征集活动广泛调动在校教职工、校友和社会友好人士参与的积极性。
五、筹备工作主要任务和进程安排
1、方案拟定
将校庆主要活动和筹备工作主要任务分工落实到责任人和工作组,由工作组拟定相关校庆主要各活动或任务工作方案。
完成日期:2010年9月15日
各学院拟定本学院校庆工作方案。
完成日期:2010年10月15日
2、形象设计:
制定校庆视觉识别方案,确定校庆标识和标准色彩。
完成日期:2010年9月15日
设计并制作校庆专题网站和各类宣传资料,如:PPT模板、屏保、电脑桌面、信封信纸、名片、邀请函、宣传海报、纪念徽章、车贴、吉祥物等。
完成日期:2010年10月15日
设计并制作系列礼仪用品,如工作人员服装(校领导、教师、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各类纪念品和礼品等。
完成日期:2011年4月30日
3、环境整治
整治修缮影响校园环境的建筑、设施、道路和绿化等硬件环境,延安路各类标牌设置。完成日期:2011年4月30日
建设一批具有东华大学特色,凸显高等学府气质、体现东华精神的文化景观。完成日期:2011年6月30日
更新和补充松江校史馆的资料,布置延安路校区校史陈列展示点,装修博物馆未装修楼层。
完成日期:2011年4月30日
确定并装修一个雅致又方便的校庆接待处。
完成日期:2010年12月30日
4、媒体宣传
编写校庆工作简报,《东华大学报》及《东华校友》校庆专栏及专刊,开辟《东华新闻》及《东华广播》校庆专题,全校上下同步掌握校庆进度,分享60年建校成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完成日期:倒计时起一直延续至校庆活动全部结束。
有效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的影响力,以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为渠道,与知名报纸、杂志合作,以专版或系列报道形式开展对东华校庆的一系列报道。与广播电视合作,策划校领导参与全国有影响的栏目的录制,全方位开展对外宣传。
完成日期:现起一直延续至校庆活动全部结束。
5、版物发行
编纂、制作与出版校庆纪念画册。
完成日期:2011年8月30日
与媒体合作,策划并拍摄东华大学电视宣传片。
完成日期:2011年8月30日
校庆期间,集中推出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出版物,诸如、学术类系列丛书、校藏珍品集、校志、校友访谈录等。
完成日期:2011年9月30日
6、联络接待
确定拟邀请出席庆祝大会的领导和重要人士名单。
完成日期:2010年9月30日
持续保持与出席庆祝大会的领导和重要人士名单联系。
完成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制定应邀出席庆祝大会的领导和重要人士的接送、用车、食宿、宴请安排等方案。完成日期:2011年4月30日
选定重要领导或重要人士为画册写贺词。
完成日期:2011年6月30日
负责出席庆祝大会的领导和重要人士名单所有接待工作。
7、成果展示
校庆期间举办各类成果展览,校史展、教学成果展、科研成果展、艺术作品展、杰出校友事迹展、校园文化成果展等,全方位展示学校建设和发展成果。
完成日期:2011年4月30日
8、筹资工作
借校庆契机,以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为平台,全面开展筹资工作,建立规范科学的筹资机制,抽调专人广泛联系国内外校友、企业及学校友好人士,筹措资金,为校庆献礼,为学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完成日期:持续进行
第二篇:东华大学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理念与目标
附件1:东华大学60周年校庆主题演绎
一、目 标
以六十年校庆为契机,回溯历史、凝聚人心、开拓未来
【阐述】东华大学自1951年建校以来,经过几代东华人孜孜以求的努力,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借六十年甲子欢庆契机,回溯历史,凝聚人心,开拓学校发展未来。力争通过校庆活动,鼓舞和激励全体东华人期盼未来,拼搏奋斗,齐心聚力,共同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二、理 念
国运唤东华、学术兴东华、人才耀东华
【阐述】东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对接和呼应着国家的发展需求,随着学校从单一的纺织类院校成长成为多科性高等学府,东华人和东华的学科一起成长,辉映出一个更具气度、更为立体、更富活力的学府形象。建设理念的不断演变是对东华大学六十年发展历程的一种记录和传承,以国运为脉络,以学术为契机,以人才为根本,三位一体地概括和总结了新东华的精神内涵,彰显着东华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曾改变的执着追求。
三、方 针
以开放与创新为观念
以欢庆与感恩为基调 以节俭与务实为原则
以精彩与难忘为效果
【阐述】东华大学建校六十年庆典活动本着开放与创新、欢庆与感恩、节俭与务实、精彩与难忘的四大方针。
第一,在校庆活动筹办的观念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开放与创新。力求做到以开放的姿态吸引社会资源,以开放的精神开拓学校发展的机遇。要扩大校庆活动的受众参与度,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受众面,实现学校组织形象的全面提升。
庆典活动力求创新。在整个校庆系列活动的构成形式、校庆视觉识别系统和礼品设计方案、媒体传播计划等各方面都力求新颖独特。用创新的姿态打造一次成功的、瞩目的、独特的校庆盛典。
第二,校庆活动的整体基调力求欢庆与感恩。
形式和主题上是为营造欢乐的整体氛围。有利于吸引更多人融入校庆盛典中来,让学校变成欢乐的海洋,让每一个现在或曾经的东华人都能感受到身为其中一员的光荣和幸福。
同时,应突出“感恩”这一关键词。一方面,六十年发展的点点滴滴来自于一代代东华人的无悔奉献,校庆系列活动正是母校对前人的致敬;另一方面,每一个东华人的成长、成才、成功都离不开母校的培养,在对内的主题传播上,旨在提升校友、师生对于学校的信赖感、归属感和满意度,也要把感谢学校培养、学会感恩作为校庆活动传达的主要目标。
第三,把节俭和务实作为本次校庆活动的原则。
在组织架构、总体规划、活动推进、关系协调等各方面,都力求将节俭与务实作为工作的原则。避免铺张浪费的行径,避免盲目攀比的心理,避免单一诉求的形式,用最经济和最务实的工作方式实现活动效果的最大
化。
第四,校庆活动追求的效果要做到精彩与难忘。
活动的展开在形式上要隆重热烈,效果上追求形式多样、内容精彩、感人至深、印象深刻。使校庆活动有效的区别于一般的校园活动,真正起到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作用。
四、主题
经世纬国六十载
创新超越铸辉煌 【阐述】
在纺织领域,织物的直线叫“经”,横线叫“纬”,经纬纵横才有了美轮美奂的衣裳锦绣。“经纬”一词又比喻条理秩序,《左传》中记载:“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东华大学从一所纺织类院校一路走来,始终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六十年来用宏伟的报国之志和无私的奉献气魄书写了“经世纬国”四个大字。
改革创新日益成为一个时代的群体追求,是这个国家的时代精神。在时代精神的感召和驱动下,东华从“夯实基础”进入了“追赶超越”的阶段。一个身体力行,敢于创新超越的东华是区别于国内众多高校形象的重要显示指标,也是体现创新精神的最佳契合,更是实现差异化竞争的良好发展契机。
该主题与东华大学的校风和校训密切相关,也可看做是校风与校训的延伸。“严谨、勤奋”与“崇德博学”是60年来东华人经世纬国的基础,“求实、创新”与“砺志尚实”又是东华人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保障。从另一方面看,校庆主题又是对校风校训的发展,体现着新时代下东华大学的崭新思考。
该主题勾勒出一个充满内涵,又饱具活力的高等学府形象——积淀深厚、锐意进取。这既是学校的整体形象,又是东华人的精神集合,更是未来东华的发展的理念。
东华大学
2010年8月16日
第三篇:西华一高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方案
西华一高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方案
2016年西华一高将迎来建校60周年。为切实做好校庆的筹备工作,统一思想,明确职责,确保校庆各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特拟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县教体局领导有关指示举办校庆。充分展示西华一高建校60周年的办学历程和近年来发展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增强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对西华一高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弘扬“追求卓越,脚踏实地”的校训精神,激发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爱校建校热情,携手并进,共创西华一高美好未来。
2.校庆主题
建言献策、共谋发展、传承历史、再创辉煌 3.工作原则
简朴隆重、规模适中、特色创新、彰显文化 4.工作目标
(1)传承文化底蕴,弘扬优良传统;(2)展示办学成就,扩大社会影响;(3)开展内外交流,突出文化建设;(4)凝聚校友力量,共促一高发展。
二、校庆时间地点安排
2016年10月16日上午在西华一高操场举行。
三、组织机构及任务分工
(一)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领导组 组长:王剑云 常务副组长:刘正良 成 员:学校领导班子
主要任务:统筹领导全校的校庆工作;对校庆的重要事项、重大项目进行决策部署。
(二)校志编写组 责任人:吴永杰 李富昌 具体工作职责:
1.制定校志编撰工作计划与日程表; 2.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校志相关资料并整理; 3.搜集校志编撰所需照片、图片; 4.负责校志编撰构思、设计、撰稿; 5.负责校志印刷、校对。
(三)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校庆办公室)责任人:刘正良 段明豪 窦风光 主要任务:
1.执行筹备工作领导组决议,统筹、协调、督办各工作组筹备工作; 2.制定校志编撰工作方案、流程并督促实施;拟定校庆筹备工作总体方案和校庆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3.向上级部门报告校庆相关事宜; 4.对外发布校庆公告,搜集反馈信息;
5.负责编排校庆大会议程,编写开幕词、领导发言稿、大会主持词,安排会务服务;
6.负责校庆期间校友吃住安排;;
7.联络并邀请相关领导,完成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校庆办公室各专项工作组 1.宣传组
责任领导:轩鑫莹 刘军周 主要任务:
(1)拟定校庆宣传总体工作方案;
(2)负责校庆各类活动的摄影、录像,以及新闻媒体联系与报道;
(3)设计和制作校庆欢迎标语和条幅;(4)组织校友书法展示活动;(5)组建校庆期间学生志愿团;
(6)校庆结束后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2.校友联络组
责任领导:刘振然
李伍银 何源 主要任务:(1)制订校友总会章程,协调组织校友总会组织机构;(2)完善整理保存校友信息数据库,方便校友查寻;(3)组织人员联系各届校友,统计返校人员情况;(4)具体负责校友返校的接待工作: ①以届为核心小组进行联络接待并登记;
②接待地点设在中心广场并以届为小组设立接待处,即xx届校友接待处,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③发放纪念品、校志、会议须知等;
④按学校指定的餐馆和宾馆安排并引领各届返校校友的吃、住和接送工作;
⑤按学校指定位置召集并安排主持各届校友座谈会;(5)联系校友返校的具体人数反馈:
10月12日一次,10月14日一次;均报刘振然校长。15日全天准备,16日全天接待。
3.会务组
责任人:蔡山林 王凌云 主要任务:
(1)各种纪念品、校报、画册、校志的整理、装袋、分发;(2)校友座谈会地点安排与议程;
(3)会场布置、桌签、茶水、领导的接待;(4)校庆各个阶段活动的安排;
(5)校庆主题、会标、会联的设计和制作、悬挂;(6)负责外部媒体的联络;(7)学生成果版面展示。4.后勤供应组
责任人:何守亮
胡海涛 主要任务:
(1)纪念品的选购;(2)伙食安排;
(3)会议桌凳安排,配合会务组布置会场;(4)会议期间茶水供应;
(5)提供各小组活动所需设备工具; 5.基金会
责任人:刘正良 主要任务:
(1)制定基金会章程、基金使用方案;(2)以届为单位统筹搜集基金;(3)捐资数量的统计与保管;(4)感谢信的编撰与发送等;
四、进程安排
(一)筹备阶段(2015.09—2016.06)
1.广泛开展调研,明确思路,召开领导组会议,对校庆活动规模、形式进行准确定位; 2.启动工作周期较长、必须立即着手的项目,如走访各地校友会,校志编撰等;
3.完善组织架构,制定工作方案,分解、落实筹备工作责任,适时发布校庆公告;
4.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校庆及相关筹备工作的前期宣传,营造校庆的良好氛围等。
(二)实施阶段(2016.07—2016.09)
1.全方位动员全校师生员工、广泛联络校友、友好合作单位和各界人士关心、参与、支持校庆筹备工作;
2.通过各种宣传发动,扩大西华一高及校庆活动在教育界、行业、地方及全社会,特别是在校友中的积极影响;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迎校庆氛围; 4.校庆筹备的各项重点工作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落实到位。
(三)校庆阶段(2016.10)
1.校友、来宾的接待准备工作全部到位; 2.各项校庆活动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3.工作人员、志愿者全部到岗; 4.各类活动按计划有序开展;
5.对照工作方案,对没有落实的工作进行查漏补缺;
6.分类别、分层次落实任务,确定各项工作责任到人,确保重点工作按计划进行; 7.制订校庆活动指南以及各项工作应急预案,确保校庆活动有序进行。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高度认识建校60周年校庆是我校重大的历史性校庆活动,是我校继承传统、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新契机,是改善办学环境、扩大学校影响、提升学校声誉的重要机遇。要按照校庆筹备工作领导组的总体部署和安排,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统一思想,积极行动,确保校庆各项筹备工作顺利开展。
(二)广泛发动,全员参与
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各筹备工作组的工作,创新思路、精心组织、积极主动地开展独具特色的校庆纪念活动;要积极联络和吸引广大校友踊跃返校参加校庆纪念活动;联系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知名人士,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广泛发动全校师生员工,积极投身到校庆工作中来,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三)精心组织,扎实工作
各单位和部门要正确处理校庆和其他工作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校庆办及各工作组要周密计划,精心安排,科学组织,讲究工作方法,力求节约简朴,提高工作质量,集中各方智慧,取得广泛支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
附:接待小组分配与工作任务
1-9届,10-13届,14-16届,17-19届,20-22届,23-25届,26-28届,29-31届,32-33届,34-36届,37-38届,1.登记入册
2.发放纪念品及会议指南 3.引领参观学校 4.具体安排食宿 5.召集座谈会
6.校友联络方式统计与分发 7.欢送校友
要求:各小组要有具体的细化方案,团结协作,服从全局;及时完成筹委会指派的其他任务。
未尽事宜,由筹委会临时商定。
西华一高校庆筹备委员会
2015年9月
西华一高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方案
2015年9月
第四篇:山东中医药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
山东中医药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
(第一号)
六十载栉风沐雨,一甲子春华秋实。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励精图治,砥砺前行。忆往昔,学府宏开,百业待兴;看今朝,杏林春满,岐黄腾飞。201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迎来60华诞。我们谨向长期以来关心、帮助和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广大的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齐鲁之邦,大医泱泱,六秩鹊华,矢志不渝。创建于1958年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名山东中医学院,学校1978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首批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最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最早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最早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在山东省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中,学校获批一流学科2个,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2个、培育立项建设专业1个。适逢盛世,继往开来。2018年5月26日,学校将举办校庆纪念大会。2018年5月初至校庆日期间,学校将举办系列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和校庆日校友联谊大会。值此盛时来临之际,热忱邀请历届校友、各界人士,届时莅临长清杏苑,怀旧述情,共庆同贺,迎接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第五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60周年校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60周年校庆
韶光流转,盛事如约。2012年10月20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成立60周年校庆,我们在与全校师生和海内外校友共祝华诞的同时,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指导和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与发展各位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
六十载风雨兼程,铸就辉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60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始终立足于振兴和发展国防科技工业,不断拓展办学规模,深化内涵建设,拓宽服务对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实现了从普通本科院校到全国重点大学、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到研究型大学历史性跨越,形成了“负重奋进、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和“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今天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管、理、经、文、法、哲、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科学研究的战略重镇。
六十载沧桑巨变,德业日兴。60年来,学校自行成功研制了25种型号的飞行器,如: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迄今已向社会输送了11余万名高素质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的科技精英和领军人才,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英才和表率。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明故宫、将军路两个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600余人,研究生7900余人、留学生6 40余人,形成了以两院院士领衔、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教学名师、众多海外归国教师为骨干,年轻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成了以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等为标志的科研平台,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防型号研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坚持育人为本,逐步构建了个性化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周培源杯”力学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竞赛中屡屡折桂,生源质量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苏首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以育人为本,促进人才辈出;以学术为本,促进学术繁荣;以航空为本,促进特色发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向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六十载甲子轮回,再谱华章。60周年庆典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又是迈向新征途开创新辉煌的重要机遇,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凝聚力量、共谋发展的又一重大契机。
“筚路蓝缕六十载,继往开来铸华章”。在这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各界人士将相聚南航,共襄盛举!芬芳桃李,盛世共享。南航的学子们永远祝福母校“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
愿母校,日新月异,再铸辉煌!
近日,南航已经披红挂彩,校园内处处点缀着浓浓的喜庆味道。
1.将军路校区主楼前标志 :“Welcome NUAA”
2.明故宫校区综合楼前标志
3.著名院士长廊
4.校园内的校庆倒计时牌
5.欢迎校友回家
6.校园内张灯结彩气氛喜庆
7.将军路校区路灯杆上的标语
8.夜晚霓虹璀璨,宿舍装点一新
9.矗立湖边的长 征5号模型
10.10月19日夜的室内校庆晚会
11.10月20的室外晚会表演舞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董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