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离职员工的合同文本要保存吗
问:离职员工的合同文本要保存吗?
答: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因此,离职员工的合同文本需要保存。
参考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50条。
例:
马某系外来从业人员,2009年3月9日进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工作,担任行政人事、财务、办公室管理工作。某公司为马某缴纳了2009年4月至7月期间的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费。2009年6月29日,某公司开会期间,总经理与马某发生争执,经协商后,马某办理了离职交接手续,当日离职。出纳陈某将某公司的人民币(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30万元划入冯某个人账户作为马某与其他五位离职员工的工资及补偿款。2009年7月7日某公司就30万元款项被划向警方报案,目前大部分钱款退还后由警方保管。马某于同年8月28日向上海市黄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某公司:
1、支付2009年4月1日至6月29日期间工资23,724元;
2、支付加班工资25,105元(平时加班186.5小时12,869元、休息日加班98.5小时9,062元、国定假日加班23小时3,174元);
3、支付工资及加班工资25%补偿金12,207元;
4、支付津贴补助20,510元;
5、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4,000元;
6、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21,520元;
7、补缴2009年3月9日至6月29日的综合保险费;
8、支付报销费用132,891元。仲裁裁决如下:
一、某公司于本裁决书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马某2009年4月1日至6月29日的工资23,724元。
二、某公司于本裁决书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马某2009年3月9日至6月29日的加班工资14,498.86元。
三、某公司于本裁决书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马某津贴补助20,373.28元。
四、某公司于本裁决书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马某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4,000元。
五、不支持马某的其他仲裁请求。某公司、马某均不服裁决,诉至法院。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劳资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某公司认为合同约定马某月薪4,000元,但某公司未按规定提供应由其保管的劳动合同,也未提供已支付马某2009年4月工资的签收单或付款凭证,现双方对工资金额及是否支付2009年4月份工资陈述不一,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某公司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故采纳马某所述月薪为8,000元。某公司应按此标准支付马某2009年4月1日至6月29日的工资税前23,724元。
二审维持了原判。
解:
本案提示了以下法律要点: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员工离职后,用人单位应该保存离职员工的劳动合同。
本案中,某公司未保存与马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也未提供有力证据证明双方之间关于工资的约定,因此承担了举证不力的后果。
操作提示:
1)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用人单位不仅应当依法保存已经离职的劳动者的合同文本,还应保存离职劳动者提出离职的书面文件或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达成的协议等文件。
第二篇:员工为什么要离职
员工为什么要离职
【小编注】招聘官有时候会遇到一种情况,招进来的人,可能还没过试用期就提出辞职,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刨去客观的因素,从主观层面分析一下,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个参考。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选、育、用、留人的过程,选育用人暂且不多说,留人实际上也是员工关系一个重要的范畴。众多的公司经过分析比较,发现员工离职较为集中有三个时间段,即入职的第2周、三个月试用期届满及在公司工作了2年的老员工,这就是员工离职的232原则。
第一个“2”即两周。为什么员工到公司两周就辞职不干了?百分之百的原因是招聘时欺骗了他,在公司工作了2周,基本的一些情况他已了解了,发现与应聘时介绍的完全不同,于是他就不会再等了,提出辞职。笔者在做员工关系工作时负责与离职的员工进行访谈,曾有一位入职两周的员工提出辞职,通过离职访谈得知,他的主要离职原因是因为入职后相应的薪资福利与应聘时招聘人员介绍的有差异,当初应聘时招聘人员介绍其入职后享有出差补贴、季度奖金等各项福利,然而真正入职以后发现补贴少的可怜根本不够用、季度奖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等等,与自己期望的薪资要求差距甚远,于是提出了辞职。
第二个“3”是三个月试用期。为什么员工在试用期之内就辞职了?这有很多的原因,如招聘人员曾许诺他到岗后什么职位、参加什么培训,享有的什么福利,将有什么发展机会等等,然而3个月时间过去了,都没有发生。或者是在应聘时招聘人员描述的公司企业文化如何如何,然而三个月下来,他深入的了解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发现你给他太夸大了。这时员工他就会重新思考,就不会在试用期过了以后还再等待或适应下去。
这前面两个原因都跟招聘有关系;最后一个“2”是两年。员工在一个公司做了两年,我们都称为老员工了。对于老员工而言,既然他在这个单位工作了 2年的时间,他从心里是认可这家公司的,是热爱他的这份工作。然而经过2年的时间,他希望在自己目前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实现一个突破,能够得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想要升职或者进行工作轮换了,这时若公司不能给他提供这个机会,不能给他工作扩大化,到两年这个节骨眼上老员工也就留不住了。
如何避免出现员工离职的232现象呢?
因为第一个和第二个离职原因主要是跟招聘有关,因此,在招聘环节一定注意,招聘人员不能一昧的看重到岗率、急于希望应聘人员到岗,在其招聘时宣导的公司基本政策出现不实或偏差的现象。招聘人员在招聘时一定要如实的告知应聘人员其相应的薪资福利待遇,客观公正的介绍其公司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公司的一些特色企业文化,避免夸大其词或轻易的给予许诺。若有必要,部门还可在招聘人员的绩效目标中设定一条关于试用期人员流失率的绩效,这样可以与招聘到岗率相互制约,既能保证人员的到岗率同时也能防止试用期人员的流失率。
针对最后一个离职原因,则与人力资源部员工关系的工作息息相关。作为HR的员工关系工作人员,应关注老员工的心态和想法,做到适时有效的沟通。当然,公司的员工很多,仅靠HR人员做到一对一的关注很难,这时我们可以依靠部门负责人及相应的工具。首先,当公司内部出现岗位空缺时,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先予以公开招聘,让内部员工及时了解公司目前出现的岗位空缺,为其工作异动提供一个机会。其次,人力资源部每半年可做一次员工职业倾向的调查,了解员工的基本想法,针对那些有晋升意愿或岗位异动意愿的员工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在与其相关部门负责人沟通并了解其员工的以往的工作业绩后,对于确有发展的空间的员工可给予一定的考核,帮助其实现晋升或异动。若一时不能够实现的,也应与员工进行及时的沟通,帮助其寻找适合的职业发展途
第三篇:如何留住要离职的员工
企业如何来挽留已提出辞职的关键员工
1、反应要快!
在收员工尤其企业不希望流走的关键员工的辞职报告后,应在最短时间(建议5-10分钟)内做出反应(如中止会议及手头的日常工作和事务等)。任何延误将会使员工辞职的决心更强,企业挽回的可能性更小。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件日常工作比对提出辞职的关键员工立即做出反应更为重要。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向辞职员工表明员工在管理者心目中比日常工作更为重要;二是在员工最后下定不可逆转的决心前,公司管理者有最大的机会去改变员工的想法。如果管理者能快速做出反应,那么主动权就掌握在管理者手中。
2、保密消息将员工辞职的消息严密封锁或尽最大可能将员工辞职的消息缩小在最有限的范围内对辞职员工本人和管理者双方都很重要。对员工来说,为其在日后改变辞职想法继续留在企业消除了一个障碍,否则这个障碍会影响他改变主意的决心。如果企业其他员工不知有人辞职,一方面可以避免辞职员工今后面对公开反悔的尴尬处境,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员工辞职(即使最后留下)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士气等)以及避免让其他员工去猜想企业为挽留员工做出的让步或答应的条件,以防其他员工日后仿效。而对企业本身来讲,在辞职消息公布以前,企业更有回旋余地。
3、立即通知最高管理层
4、聆听员工心声
管理者(一般为1-2人且为辞职员工信得过的人员)要立即约好辞职员工,找一个环境比较幽雅(以防企业其它敏感性强的员工察觉)的地方进行交谈,并仔细聆听和记录,以找出员工辞职的真正原因,如是非企业因素(读书、异地搬迁、出国等)还是企业因素等(工作环境、待遇、人际关系、工作节奏、企业或个人的发展前景和机会等)。另一方面,要尽最大可能了解清楚员工要去的下一个企业向辞职员工提供的且员工为此动心的条件。所有这些显然是随后说服员工改变主意或制订挽留方案的关键。管理者了解的内容应如实向上一级主管汇报,即使了解的内容中有对其他经理或辞职员工主管的微词。
5、制订挽留方案
一旦精确的资料收集完,企业的管理者就要坐下来,在本企业政策和资源许可的范围内针对了解到的员工辞职的原因制定一个挽留方案。
员工辞职通常有两个并存的原因,一个企业内部的推力,即如前所述的由企业本身因素造成的;另一个是来自另一家企业的拉力,此
时,辞职员工往往会感到'自家园内的草不如人家园内的绿'。一个有针对性的成功的挽留方案必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针对员工辞职的原因尽可能给予切实的解决。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找出并确定员工众多辞职原因中的主导原因。只有找到主导原因并给予解决,其他次要原因就基本能迎刃而解。如有些次要原因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企业管理者应给予合理的解释,以求得员工的理解。二是管理者要根据掌握的员工要去的下一个企业的情况与员工及时沟通交流,并从第三者角度应用't型分析法'与员工一起分析现在企业和下一个企业各自的强项与弱项。为达到挽留的目的,有针对性的挽留方案应在员工提出辞职后的48小时内'出炉'。同时企业最高管理层应对公司的总的留人方案进行检讨,如有必要,立即修订公布。这样,可以消除辞职员工的怀疑,增强其留下的决心。
6、竭尽全力,赢得胜利
一旦仔细规划的挽回方案在手,管理者就要竭尽全力,赢回员工。首先管理者的快速反应使辞职员工明白自己的离职是很大的一件事;其次,企业管理者应真诚地向员工表达他的留下对企业是重要而有意义的;再者,管理者应表达引起辞职的一些企业因素企业正在着手落实解决。另外,如需要或合适,公司管理者可以邀请员工在下班后去外面餐厅用餐,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参加。如员工的辞职或最终的去留与员工的家庭中的某位成员有关(如配偶),那么应邀请该位家庭
成员一同参加,并向他/她作好必要的游说工作。
7、解决员工的问题,把他争取回来
如挽留方案制定及时并确实纠正了令员工心猿意马的问题,那么,改变员工辞职的念头基本能获得成功。即使员工辞职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本身因素造成的,但在多数情况下,这些企业因素(即推力)会被放大,尤其当员工找到工作、新的企业又能提供或满足员工相应的要求和条件的时候(即拉力)。只要消除企业本身根子上的问题、突出本企业与另一企业的不同之处
第四篇:公司离职员工合同管理案例
案例分析:公司业务员离职后签的合同有效吗?
案情简介:
张某系甲公司员工,曾长期代表甲公司充当采购员与乙家电生产厂家进行购销家电活动。2008年3月,张某因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被甲公司开除。但是,甲公司并未收回给张某开出的仍然有效的介绍信和授权委托书。张某凭此介绍信以甲公司的名义又与乙家电厂家签订了10万元的家电购买,并约定在交货后一个月内付款。乙家电厂家在与张某签订合同时,并未得知张某已被开除一事。乙家电厂家在向张某交货一个月后,张某仍未付款,也不知其下落。乙家电厂家于是向甲公司要求支付10万元货款,甲公司以张某已被开除与其无关为由拒绝支付,双方发生争执。
本案焦点:
1.张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 2.甲商贸公司是否应承担支付货款的责任?
3、甲商贸公司可否向张某追偿损失?
分析:
1.张某的行为属于表见代理。《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本案中,张某被甲公司开除后,实际上代理权已经终止,但甲公司却并未收回介绍信和授权委托书,也未通知乙家电厂家。乙厂家在善意、无过失的情况下与张某签订了合同,符合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属于表见代理。
2.甲公司应承担支付货款的责任。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表见代理订立的合同有效,在本人与相对人间产生法律效力,本人应受合同效力的约束。因此,甲公司应承担向乙家电厂家支付10万元货款的责任。
3.甲公司在向乙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之后,他有权向无权代理人张某请求赔偿由此遭受损失。由于表见代理的成立被代理人往往也有过失,因此,分清被代理人与无权代理人的过错的性质和程度对损失的分担就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被代理人与无权代理人双方都有过错,则损失由双方合理分担;如果一方过错重大(如故意),另一方则过错轻微,由过错重大的一方承担大部分赔偿责任,另一方则承担次要责任。
第五篇:员工离职
员工离职
在实际工作中,员工离职管理已经逐渐凸现出其重要性,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和难点。倘若处理方式不当,则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反之,则会提升企业的雇主品牌影响力。
当前员工离职管理面面观
离职在性质上可分为雇员自愿离职和非自愿离职。自愿离职包括员工辞职和退休;非自愿离职包括辞退员工和集体性裁员。企业需要真正关注的是对员工辞职的管理。在这里,我们将着重讨论自愿离职中的辞职情形即企业的人才流失,也就是那些有利于企业运营和成长,属于企业留才养才范围中的员工离职。
调查显示,约有七成人力资源经理认为,自己在员工企业服务全周期管理上是“虎头蛇尾”,即入职管理出色,离职办理草率。尤其是一些百人以内的中小企业,基本无离职管理可言。
许多企业在员工离职管理过程中的表现主要有:
1、认识上——恩断义绝
一家公司对外发布新闻,宣称其CEO主动辞职了,但实际上该CEO是因为与董事会意见相左被解职的。随后,该公司董事长在内部发布了一份备忘录,宣布是董事会迫使CEO辞职的。员工们看到这名CEO在主管人事的副总裁的监视下,脸色灰白地收拾完自己的桌子忿忿离开。这以后,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该公司的士气急转直下——好几名核心员工接二连三地辞职。这种用一次性的态度来对待员工离职管理的“走人”方式在企业中并不少见。在许多管理者看来,员工的离职就是对企业的“背叛”,离开公司也就脱离了与公司的所有联系,好似泼出去的水,恩断义绝,老死不相往来,于是临走还给员工脸色看,趁机“恶心”一次,以泄“背叛”之忿。
2、心理上——担惊受怕
对于员工的离职,管理者不仅“深恶痛绝”其背叛之为,更是担忧其对企业的攻击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散播不利于企业的言论,对企业的声誉造成不利的影响。这种做法主要是员工与企业之间“感情破裂”而造成的。华硕创办人谢伟琦辞职后以电子邮件,向华硕制造处所有同仁说明,他辞职是因为不认同华硕领导人对高层人事的任用以亲疏远近作为标准。谢的这一行为无疑对华硕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另一种是离职员工手上掌握着商业秘
密,如果帮助竞争对手,将对企业的业务造成冲击。西安一家企业状告公司离职员工剽窃公司的技术机密后跳槽,致使该员工坐牢赔钱。类似的离职员工“倒打一耙”事件的不断出现,实为管理者所担忧,企业不得不防。
3、制度上——形同虚设
尽管很多公司对于员工离职都制订了一套较完善的制度,规定了员工离职的程序及离职员工的后续管理等。但在实际执行中,更多地是为了程序而走程序,片面追求效率,简化程序,甚至离职员工都对程序一无所知。相应的制度在执行中也成为机械作业,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
4、实践中——软硬兼施
许多企业在处理离职员工的过程中,为了留住员工,往往会“软硬兼施”。
首先,“口气软”——空头许诺。有些企业可能会暂时给离职人员许下空头支票(如加薪、晋升等),以便完成眼前的业务或拖延时间找到合适替代人选。一旦目的达到,就会遗忘或者否认当初的承诺,结果导致这些员工再次气愤地离去。他们会记着你的不好,带来的结果都是连环的负面效应。
其次,“执行硬”——克扣工资。一些企业不愿意放弃手中的人才或是出于对员工离职的不满,会采取经济手段强留或制裁员工。很多员工都曾有过被原单位克扣工资的经历。可能企业认为这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留住人才措施,或是离职员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补偿的一种方式。殊不知,恰恰适得其反,因为金钱而伤害了员工感情,企业形象也受到损害,最终断送的也是企业的未来。
雇主品牌理念下的员工离职管理
雇主品牌是企业品牌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反映,也就是企业给已经雇用员工以及潜在雇用对象的形象。如何不能较好地处理离职员工问题,不仅影响企业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到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也会影响潜在雇用对象对企业的评价,动摇他们对于企业的信任,雇主品牌形象就会受损。安达信之所以在一夜之间因为安然事件而崩溃,就在于它击垮了在很多企业心中值得信赖的会计师品牌形象。可见,如何让员工保持良好的心情离开,以及在离开之后如何让员工传播对于企业有利的信息,也是企业建立良好雇主品牌需要重视的问题。
1、更新观念——离职员工价值的再认识
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资深专家马尔里克博士说:“新草看上去可能更绿一些,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在第一次使用他们时,你也许没有发现他们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作出相应的承诺,但在第二次,你就可以发现金矿。”对于离职员工,如果我们细心研究,就会发现他们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关键在于重新认识和挖掘他们的“剩余价值”。
①经济价值。返聘离职员工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美国《财富》杂志曾研究发现:一个员工离职以后,从找新人到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薪水的1.5倍,而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则代价更高。《财富》500强公司通过积极招聘离职员工每年平均就能节约1200万美元。但由于“心结”未解,一些企业往往会有意识地避免雇用曾经离职员工,无形中就增加了企业的招聘和培训开支。离职员工若重新回到企业,则大大缩短对环境的适应期,也就降低了学习成本直接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并且工作效率会比新人要高很多。②形象价值。良好的口碑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离职员工一般都受到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良好熏陶。他们不仅是企业精神的传承者,也是企业文化的表现者。离职员工在新岗位上的出色表现会折射出原公司的企业文化之光。他们将成为公司真实的活广告,公司品牌形象的宣传者和维护者。每一个员工,在面对外部的时候,都不会愿意贬低自己供职或者曾经供职过的公司和部门。因此,他们在树立企业形象、宣扬企业理念上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③信息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掌握了信息谁就先抢占市场先机。离职员工同样可以为企业传递宝贵的市场和技术信息。大多数离职员工还会从事与原工作相关的职业,所以他们可能掌握许多相关的技术和市场信息,甚至竞争对手的动向,从而为原企业提供可能的市场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现在的工作单位状况,为原企业提出改进的建议。
④管理价值。员工离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员工已经或即将离职,他们才有可能从局外人的角度,对企业内部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工作环境和职位评价及其他一些管理问题做出更加客观、公正和大胆的评价,并能够提出更为客观而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促使企业对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2、重在实践——人性化的员工离职管理
①快乐的离职面谈——坦诚交流,温情脉脉。离职面谈是企业与员工最后一次面对面的正式的交流和沟通。通过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不仅是对离职员工的恳切挽留,体现出企业人性化管理,使在职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从而意识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预防可能出现的攻击企业的行为发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与员工进行离职面谈时,管理人员必须用心,真心对待自己的同事,关心他的需要,要尽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员工感觉到企业对他的重视和温情,感觉是在和知心朋友聊天,使其愿意尽情地倾诉内心的感受。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及其对企业的客观评价,获得其对公司内部管理和今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②开明的离职程序——彼此尊重,好聚好散。为了防止人员离职,许多企业使出了浑身解数,封堵日益剧烈的人才外流,如扣住房、扣档案、设置违约金等做法,在国内企业尤其是一些老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这些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使离职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势如水火。相反,惠普公司有一家子公司对待跳槽的员工是:不指责,不强留,利索地放人,握手话别。国内某商业银行的员工向该行行长提出想到北京某银行发展时,行长不仅爽快应允,而且让人力资源部经理协助他到相关部门办好全部手续。临行前,行长一句“有空常回家看看”更让其感动不已。所以,员工在办理离职时,企业应及时结算工资,积极配合办理相关手续,并且及时给付相应补偿。不要与员工太过于计较,这也是体现公司人性化最实质性的一条,还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好合好散。
③亲密的善后关系——建立档案,保持联系。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了离职员工的“剩余价值”,所以企业应该建立一个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数据库,存蓄企业所有离职员工的资料,并保持适当往来让员工感觉到企业关怀。例如科龙公司的离职人员信息库就涵盖离职人员在科龙任职期间工作表现、岗位变动、职位晋升学习培训、奖励惩罚及离职交接情况等信息,真实反映员工在科龙期间的工作情况。完备的数据库有利于管理人员了解、接近和开发利用离职员工。麦肯锡咨询公司有一本著名的《麦肯锡校友录》即离职员工的花名册。咨询公司贝恩国际不仅建立了一个离职员工数据库,存有2000多名离职员工的资料,还在人力资源部门设立了“旧雇员关系主管”,专门负责跟踪离职员工的职业生涯变化情况,不断对其离职员工数据库进行更新。
④热情的返聘制度——重归故里,轻车熟路。每个行业的公司都自夸他们从来不考虑雇佣那些曾经离开过公司的人,而无论他们表现有多么出色。但考虑到吸引优秀的新雇员问题,公司就不能那么决然地把大门在离去的雇员背后“砰”地关上,反而需要更多的“吃回头草”的千里马。
我们应该欢迎跳槽的优秀人才重返公司效力。雇用一位离职员工所花费的成本往往只是招聘一名新人所需费用的一半。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由于对人员、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非常了解,返聘员工可以很快融入原有的文化进入发挥自己才能的工作状态,避免了新人进入后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磨合期。另外,返聘员工跳槽后的经历对他们而言是一
段宝贵的财富。不同的环境和工作内容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能力,阅历也随之增加。回归者的选择往往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更值得信赖。优秀员工愿意重返企业,是他们对企业及企业文化的认同。摩托罗拉的“回聘”制度规定:如果人才离开公司90天内能够回到公司来,以前在公司的工龄还可以继续计算。人力资源部规定:在人才离职后的60天后,给他打电话,经常保持联系。台积电于2003年11月初,对已离职员工展开温情喊话,透过邮寄信函,选择性挑选了1600多名绩效优良的离职员工,由人力资源处处长吴志筠具名,邀请这群曾经“志同道合”的伙伴再度回到台积电。
总之,雇主品牌理念下的员工离职管理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善待离职员工其实就是善待企业在职员工。每个企业都应该将员工离职管理看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考核目标,更应该将员工离职管理看作是雇主品牌塑造的一个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