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议程
“校园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开幕式议程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
日出日落,冬去春来,为何如此自然、美好!是的,这是因为和谐。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迈入腾飞校园,同样,也是和谐文明让我们的生活荡漾着充实与激情。同学们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庆贺合肥腾飞职业技术学校第一届“校园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的启动仪式,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共同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
下面我宣布“校园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开幕式正式开始。
一. 主持人宣布活动实施方案
二. 请学生处周主任讲话
三. 请黄校助讲话
四. 请黄校长讲话
五. 请陈校长讲话
六. 学生代表向文明行为作出承诺宣言
七. 组织千人签名活动
八. 大会结束
第二篇: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总结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体局文件精神,于开学之初,我校迅速启动开展了“文明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学校高度重视,制定方案,积极发动,组织实施。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落到了实处,细微处入手,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二、组织领导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及各班主任
三、活动措施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充分利用国旗下的演讲、班会、板报及手抄报等形式,不断提高深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同时,也使老师们认识到,养成教育是全校师生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明确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形成人人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2.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主要训练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学习习惯养成,行为习惯养成和卫生习惯养成。
3.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持之以恒来完成。
(1)值日制度:值周学生会每天检查,及时作好记录,当天公示,一周作好总结,把行为规范落到实处。
(2)学生文明行为考评制度:每周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作好记录,与“文明班级”和“优秀中队”相结合,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四、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1.我校召开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启动大会,组织全校师生认真学习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校长作了文明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动员报告。
2.通过队会的形式,深入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常规》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为我校学生的文明行为进行了规范的要求。
3.通过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学生文明行为规范,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规范,用规范的教育阵地。
总之,经过一个月的教育活动,我校已经形成了“倡文明之风,做文明学生”的良好风气。虽然我们的养成教育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的,但并不表示没有问题。今后,在这方面的工作更需要注意积累,不断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把我校的养成教育做得更好。
另外,对行为规范训练的落实不是非常到位,没有从细小处入手,很多活动都在尝试、探索当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行为规范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今后如何将活动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更好结合,这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XX小学 年月日
第三篇: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标准
那彭镇中心小学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标准
(学生在对《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掌握的基础上,逐步养成以下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良好的生活习惯
1、讲究个人卫生,穿戴整洁得体,经常洗头、洗澡,勤剪指甲。
2、生活俭朴,不攀比,节约水电,不乱花钱,合理消费,不向家长提出不合理的生活要求。
3、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外出和回家时要向父母打招呼。
4、生活的秩序,作息的规律。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大胆质疑,学会倾听,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3、认真预习、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读书、写字姿势正确。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养成阅读书报、收听、收看新闻的习惯。
4、积极参加有益的校内外活动。坚持锻炼身体,认真上好“两操一课”。
三、良好的劳动习惯
1、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
2、学会料理个人生活,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3、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和集体服务性劳动,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四、良好的交往习惯
1、学生待人热情有礼貌,在校见到教师和客人主动打招呼、问好,举止文明,不说脏话。
2、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时多作自我批评。
3、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应表示歉意。
4、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5、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
五、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公德)
1、学生尊敬国旗、国徽,唱国歌声音洪亮、整齐、有感情:升降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用各种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3、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
4、自觉保护学校和社会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果皮纸屑扔进垃圾桶,不在公共设施上涂抹刻划。具有生态保护意识,参与环保活动,自觉保护动植物。
5、在社会上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懂礼貌。在公共场所,轻声交谈,右行礼让;乘车购物,不拥不挤,观看演出、比赛文明喝彩。
6、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获取有益的信息。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营业性网吧。
第四篇: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积极落实“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切实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文明意识,大力倡导和谐、文明校园新风。特制定我校“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积极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和四种习惯(道德意识、文明意识、纪律意识、荣辱意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努力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抓培养。重点抓学生文明行为、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及组织纪律观念教育。
二、活动时间:这次教育活动从2008年9月7日开始至11月30日,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9月7日-9月14日)为调研、制定方案、宣传动员阶段。
①各年级、班级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不良表现,总结班级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经验和不足,认真分析,查找原因,拟定教育措施,制定教育活动方案,②各班要组织一次专题班会,要发挥班级黑板报、学生手抄报宣传功能,积极搞好宣传教育工作,要使全体学生明确活动的意义、内容及要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阶段:(9月15日-9月30日)为教育学习,对照检查,开展评议阶段。
这一阶段各班级要利用班(团)会课,自习时间或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全面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要组织学生对照各项制度和要求,结合班主任的讲解和分析,查找自习的不足和问题,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对照提出的问题和不足开展评议活动,评议要求(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要努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5月3日-5月30日)为开展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
1、开展教育活动力求做到四个结合:①要与荣辱观教育相结合,把“八荣八耻”的内容分解落实到各项活动中去,让学生从身边事、日常事、小事做起,革除陋习。②要与文明礼仪教育相结合,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创造性的开展实践活动,彰显实践育人的功能和作用,要从社会礼仪,生活礼仪、校园礼仪三个方面开展活动。③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到街道、社区,名胜古迹、英雄纪念碑、绿化责任区、卫生三包区等德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④要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相结合,要开展班(团)队活动,上好“形势教育”课,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抓好整改提高工作。①要开展个人文明、卫生行为习惯,个人仪容仪表大检查活动。②加强对上网学生及参与赌博学生、抽烟学生的检查打击力度,抓好学生基础文明和基础道德规范的培养,从“学会做人”上下功夫。③根据需要召开家长座谈会、校友座谈会等,要采取平等交流的形式,努力使学生的德育工作形成家校合力。④班级要组织一次“讲文明、改陋习,争当好学生”或“文明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或演讲赛。
第四阶段:(11月2日-11月9日)为树立典型,表彰提高,总结经验阶段。各班级要在这一阶段认真分析总结,查找工作中的不足,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推广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方法,表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事迹,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动结束后,各班务于11月30日前将教育活动总结书面上报少先队。
四、几点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教育活动的领导,各班级要按照学校安排认真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认真落实方案,保证教育活动不走过场。
2、创新载体,提高实效。各班级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根据实际既要做好常规工作,又要创新教育活动的载体,务求实效,使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学生喜欢,家长高兴,学校满意。
3、持之以恒,落实长效。各班级要总结活动中的经验,持之以恒落实教育活动中的做法和有效载体,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落实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长效机制。
4、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和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的表率作用。
5、少先队要做好这次教育活动的全程检查工作,学校将把检查结果纳入班级及班主任考核之中考评。
6、各班级要把平时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作为整顿的重点对象进行教育,对屡教不改的上报少先队,学校将严肃处理。
焦作市道清小学少先大队部
2008年9月
第五篇: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总结
大泉乡中心校东泉分校
2012年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的习惯养成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根据我校开学初制定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现将我校本学年开展实施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就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二、突出问题靠环境熏陶,以小见大守规范。
1、学生在上下楼梯及走廊内不按规则乱行走,且经常发生拥挤吵闹现象,教育学生“请靠右慢行”,并让值周生检查监督,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行走不规范的现象,基本养成了靠右走的习惯,拥挤的现象减少了,并且高年级的学生也懂得谦让低年级的学生了。
2、学生喜欢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配合学校在对各班的课桌进行清理建档,并定期检查的同时,教育学生爱护课桌,保持课桌的整洁。这一措施采取后,学生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对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同学就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我并不觉得怎样。现在知道了,那样做就是破坏公共财物,又破坏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这是不对的。”
3、有的学生随意丢弃废物,不仅影响了学校的环境,学生还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这不仅仅要靠制度来约束,还要以身作则来引领。发现同学喜爱吃零食,经常随意丢弃果皮纸屑,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在学生面前把废物捡起,后来这些同学也就不好意思再随意吃零食而乱扔东西了。我们说,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动了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渐渐地学生往地上乱扔废物的现象没有了。
4、树立典型,带动整体。对班级中自觉守纪,热爱学习的同学大
力进行表扬,一方面使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表现更出色。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这些学生去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三、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还应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我们要求学生要使用礼貌用语,就应该让他们明确哪些是礼貌用语,应怎么样使用。对长辈要尊称“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别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给别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在生活中不管使用任何东西都要轻拿轻放,用完后要放回原位。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上交等等。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此外,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就分层次对待,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接受。
四、重视家校合作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我们是农村学校,家长素质差次不齐,普遍不高。很多活动都在尝试、探索当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对此,要求各班主任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
五、检查督促促养成
通过学校组织少先大队执勤人员每日的检查督促,很多学生的不良行为都有所改正,学校不论是环境卫生、纪律都得到了改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每日的常规检查都按时按质的进行并汇总,每周一升旗仪式对上周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汇总结果告知各班主任,要求班主任及时作出纠正,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与班主任工作评估挂钩。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这些工作,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明显转变。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让我所带的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最重要的金钥匙——好习惯。
沙湾县大泉乡中心校东泉分校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