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信息标志管理办法(定稿)
DB33052
3安吉县地方标准规范
DB330523/T 37-2011 DB330523/T 37-201
1中国美丽乡村公共信息标志管理办法
201101发布 2012-01-01实施
安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0523/T 37-2011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彭永之 华歆雨 本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中国美丽乡村公共信息标志管理办法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场所标志标识等公共信息标志的制作、设置、规划及监督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美丽乡村建设。2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 公共信息标志
是指以图形、色彩和必要的文字、字母等或者其组合,表示所在公共区域、公共设施的用途和方位,提示和指导人们行为的标志物。2.2 公共信息标志设置
是指在公共区域、公共设施张贴、设立、放置、安装公共信息标志。3 基本原则
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和建设,将其纳入中国美丽乡村发展规划,使美丽乡村公共信息标志的制作、设置既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又能体现美丽乡村的特点、个性,设置更加科学、合理,方便公众生活,提高美丽乡村文明程度监督管理分工
4.1安吉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本县美丽乡村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县美丽乡村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的监督管理工作。
4.2安吉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实施公共信息标志的监督检查工作。4.3公安、交通、旅游、民政、建设、市政公用、市容、园林、卫生、邮政等行政主管部 门和本县行政区域内电力、电信、金融等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组织本系统、本行业公 共信息标志标准的实施。
5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5.1 贯彻实施公共信息标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5.2 制定、修改《安吉县美丽乡村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实施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5.4 宣传、贯彻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和相关工作; 5.5 指导、检查公共信息标志设置和维护情况;
5.6 指导、监督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查询服务工作; 5.7 依法实施监督管理,查处公共信息标志违法行为。5.8根据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实际,制定和修改《目 录》。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定和修改《目录》,应当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6标志的制作
6.1公共信息标志产品的制作和销售必须符合《目录》所列标准的规定。
6.2尚未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公共区域和公共设施管理者或者经营者可以自行制作公共信息标志,并报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6.3鼓励自行制作公共信息标志采用国际标准。7标志的规划设置 7.1 标志设置规划原则
7.1.1设置公共信息标志应当遵循“需要、适用、规范”的原则,有利于在公共场所指导人们有序活动,有利于提高美丽乡村文明程度。
7.1.2设置公共信息标志应当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的原则。7.2规划设置要求 7.2.1规划要求
7.2.1.1美丽乡村公共信息标志设置规划应当委托专业部门制定,规划实施前应广泛征求涉及规划区域居民的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
7.2.1.2美丽乡村新建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将公共信息标志作为附属设施纳入工程预算,并将公共信息标志设置的标准化情况纳入工程竣工验收内容。7.2.2设置要求
7.2.2.1车站、码头、乡村道路、停车场、宾馆(饭店)、医院、体育场(馆)、会议中心、展览馆、博物馆、娱乐场所、商场、公园、旅游景区(点)、便民服务中心、居民居住点、公共厕所等,以及其他需要设置公共信息标志的公共区域和公共设施,其管理者或者经营者应当设置公共信息标志。
7.2.2.2设置公共信息标志应当符合《目录》所列标准的规定,做到安全、醒目和协调。7.2.2.3设置广告设施,不得影响公共信息标志的使用效果。7.3 维护保养
设置单位(管理单位)应当对其设置的公共信息标志进行检查、维护。公共信息标志出现损坏、脱落时,设置单位应当及时修复、更新,保持公共信息标志的完好、整洁。
附件:安吉县美丽乡村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实施目录
附件
安吉县美丽乡村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实施目录
第二篇: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为了深入贯彻落我区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区公共信息标志的通知》(XXX府〔2008〕99号)的精神,XXX区局对全区范围内17家大型商场、超市集中开展了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是实现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举措。对此,我局高度重视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工作,专门召开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对专项整治工作集中进行部署。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和督促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为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及时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科室全体工作人员集中学习了全市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进一步确保了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二)制定方案、细化目标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区公共信息标志的通知》(XXX府〔2008〕99号)的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责,及时制定《XXX区商务局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专项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时间步骤以及工作措施和要求。
(三)明确责任,加强督导
在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具体任务,确定整治重点,并对任务和目标分片包干,落实到人的同时,还加强了督查力度,成立了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工作督查小组,重点督查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进一步增强了专项整治方案的执行力,提高有效性。
(四)广泛宣传,强化培训
为切实做好专项整治工作,我局于10月14号召集XXXXXXX等全区17家大型卖场召开了关于规范全区公共信息标志会议,并向各商家发放《公共信息标志XXX市地方标准》等资料共30套,并就规范公共信息标志的内容进行了培训,并向商家通报了我区公共标志规范工作的现状,要求商家分四个阶段开展好公共信息标志统一工作。
(六)强化措施,全面开展整治工作。
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我局认真对我区17家大中型商场超市公共信息标志进行了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全面整治,并统一制作了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日报表,在第一时间要求各大中型商场超市公共信息标志规范的问题进行整改。在11月20日,对全区17家大型商场进行了明察暗访,对不符合标准的商场分别进行了通报,对各大商场超市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汇总,并制定了下一步方案。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商场对公共信息标志规范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二是一些大型零售商场的公共标志都是总部统一发放,一些需要更改的公共标志需要请示总部,同意后才能更改。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进一步做好公共信息标志专项整治工作,建立长效监管措施;二是要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突出重点,采取措施,切实落实专项整治每项工作目标。
XXX区商务局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四日
第三篇:云浮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云浮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经依法授权或委托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机关)公共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公开和使用,促进公共信用信息的公开与共享,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共信用信息,是指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或掌握的,可用于识别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信用信息的记录、归集、公开和使用等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和改革局,下称“市信用办”)负责全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工作,负责建设和管理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公共管理提供基础信息服务,依法为社会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服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包括云浮新区管委会、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应当加强对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综合协调,依法确定相关部门负责本县(市、区)公共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公开和使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本市各级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工作。
第五条
公共信用信息的记录、归集、公开和使用,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客观、准确、及时的原则,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不妨碍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不得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以下统称信源单位)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章
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
第六条
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实行动态目录管理,主要明确公共信用信息的信源单位、归集范围、类别、公开程度、更新周期、提供方式和信息项构成等。
第七条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目录由市信用办根据国家和省的归集目录进行拟定,报市政府审核后实施。
第八条
信源单位负责记录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过程中产 2 生或者获取的公共信用信息,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等办事全过程中产生的公共信用信息。
第九条
信源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系统或本行业内的公共信用信息档案,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按照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目录和统一标准规范,通过市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依法、及时、准确、完整地向市信用办提供公共信用信息。
第十条
信源单位发现提供的公共信用信息变更或失效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告知市信用办并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市信用办应当于收到告知后的5个工作日内予以修改。
第十一条
市信用办在归集、使用公共信用信息时,发现信息不完整或不真实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告知信源单位,被告知单位应当在收到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并将结果反馈给市信用办。
第十二条
信源单位之间提供的同一公共信用信息不一致的,由市信用办组织核实。信源单位对核实结果有争议的,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研究协调处理。
第三章
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内容
第十三条
归集的公共信用信息实行分类管理。按照信息主体分为企业信息、事业单位信息、社会组织信息和个人信息;按 3 照信息属性分为基本信息和提示信息;按照公开程度分为依法公开信息、授权查询信息和行政机关共享信息。
第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基本信息包括:
(一)登记注册、备案信息;
(二)动产抵押登记信息;
(三)股权出质登记信息;
(四)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年检年审年报的结果;
(五)资质等级情况;
(六)取得的行政许可情况;
(七)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情况;
(八)其他依法可以列入的基本信息。
前款规定的信息包括登记、变更、注销或者撤销的内容。
第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提示信用信息包括:
(一)获得县级以上行政机关表彰奖励的信息;
(二)获得县级以上行政机关认证认定的信息;
(三)拖欠社会保险费和行政事业性费用信息;
(四)拖欠、骗取、偷逃税款信息;
(五)违法用工、拖欠员工工资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查处信息;
(六)重大质量、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事故的责任追究信息;
(七)行政处罚信息;
(八)行政强制信息;
(九)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调解和执行信息;
(十)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可以列入的其他守信或失信信息。
第十六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与履职有关的下列信息也列入提示信息:
(一)对本单位严重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记录;
(二)正在被执行刑罚的记录;
(三)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3年以及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记录;
(四)对破产清算负有个人责任,破产清算完结未逾3年的记录;
(五)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记录。
前款第(五)项所称的个人负债数额较大的标准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并予以公布。
第十七条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
(一)个人身份识别信息;
(二)其他依法可以列入的基本信息。
第十八条
个人提示信息包括:
(一)荣誉信息;
(二)专业许可和资质信息;
(三)行政处罚信息;
(四)因未执行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和调解而失信的相关信息;
(五)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可以列入的其他个人守信或失信信息。
第四章
公共信用信息的公开
第十九条
公共信用信息依照使用权限分为依法公开、授权查询和行政机关共享三种公开方式。
第二十条
依法公开的信息可以通过信用门户网站、政务网站、新闻媒体及新媒体等途径依法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二十一条
授权查询分为信息主体授权和法定授权。单位或个人查询信息主体授权公开信息的,必须经被查询信息主体同意。法律明确授权的国家机关,在依法履职过程中,可无需信息主体本人授权,查询信息主体未公开的信息。
单位或个人查询自身公共信用信息的,必须经合法程序确认其身份真实性。
第二十二条
行政机关根据业务开展需要,可以通过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共享公共信用信息。
行政机关不得将共享获取的公共信用信息用于履职和约定之外的其他用途。
第二十三条
在法律、法规、规章的许可范围内,市信用办可以向社会公开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下列公共信用信息:
(一)注册登记、备案信息;
(二)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信息;
(三)商标认定情况;
(四)审计、审核情况和社会保险登记证年检情况;
(五)获得县级以上行政机关表彰奖励的信息;
(六)能力或产品、服务获得县级以上行政机关认证认定信息;
(七)拖欠社会保险费和行政事业性费用的情况;
(八)拖欠、骗取、偷逃税款的情况;
(九)违法用工、拖欠员工工资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
(十)重大质量、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事故的责任追究情况;
(十一)生效的行政处罚记录;
(十二)生效的行政强制措施记录;
(十三)其他依法应当公开的信用信息。
法律、法规、规章对公开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公共信用信息公开发布期限设定如下:
(一)基本信息公开发布期限截至终止之日起满3年;
(二)提示信息存在有效期的公开发布期限与有效期一致;不存在有效期的公开发布期限为3年,自信息主体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计算。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个人公共信用信息公开发布期限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提示公共信用信息存续期间,信息主体可以对提示信息作出说明,市信用办应当予以记载。公共信用信息公开发布期限届满的,转为档案保存。
第五章
公共信用信息的使用
第二十五条
行政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行政审批、表彰评优、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资质等级评定及周期性检验等工作中,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当查阅公共信用信息记录作为参考。
第二十六条
对提示信息中存在良好信息记录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行政机关可依法实施下列激励措施:
(一)在法律、法规、规章允许的范围内,减少对其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抽查;
(二)授予相关荣誉;
(三)作为履行行政合同能力的重要参考;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激励措施。
第二十七条
对于提示信息中存在不良记录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行政机关应当依法采取下列监督管理措施:
(一)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作为重点进行检查或者抽查;
(二)不授予有关荣誉或称号;
(三)在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进行限制。
除前款规定外,法律、法规、规章对企业或者个人有限制登记注册、对外投资、资质等级评定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
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时,经出示所在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的正式函件,可以向市信用办申请查询信息主体涉密信息。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查询获得的信息主体涉密信息使用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违法泄露。
第二十九条
行政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责或提供社会公共服 9 务时,可以查询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核实当事人身份信息。在取得信息主体有效授权的情况下,可以查询企业或个人涉密信息。
金融机构在办理信贷、保险、证券、赊销、租赁、担保等金融业务活动时,在取得信息主体有效授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依法查询未向社会公开的企业或个人信用信息。
查询本条第一款、第二款信息,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
市信用办应采取适当措施,为信用服务机构获取公共信用信息提供便利。
第三十一条
市信用办应当保存授权查询公共信用信息的被查询记录,保存期限为2年。查询记录应当包括查询人、查询事项、查询时间以及累计查询次数等内容。
第六章
异议信息处理
第三十二条
信息主体认为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记载的自身公共信用信息与事实不符,或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不得公开发布的,可以向市信用办提出异议信息处理的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应依据。
第三十三条
市信用办应当在接到异议信息处理申请后对相关信息作出存在异议的标注,并在2个工作日内向信源单位发出协查函,信源单位应当在接到协查函后的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第三十四条
市信用办应当根据信源单位的书面答复,在5个工作日内按下列情况作出处理:
(一)异议信息经核实确有错误的,应当及时予以更正,并在原发布的范围内予以公告;
(二)异议信息经核实无误的,应当取消异议标注并及时通知异议申请人。异议申请人仍持有异议的,可以在其信用记录中对相关内容增加附注声明;
(三)异议信息无法核实真实性的,可以根据异议申请人的要求对异议信息进行更正。
第三十五条
异议处理期间,市信用办认为需要停止发布该信息的,或者申请人申请停止发布,信用信息平台管理机构认为其要求合理的,可以暂停发布。
信息主体认为有关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市信用办应当制定公共信用信息归集、保存、公开、使用、异议处理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三十七条
市信用办应当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保障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有关规定管理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措施,建立异地备份设施,确保信息安全、可靠、完整。
第三十八条
市信用办应当建立身份认证机制、存取访问控制机制和信息审计跟踪机制,对数据进行授权管理,设立访问和存储权限,防止越权存取数据。
市信用办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查询信用信息的权限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对工作人员查询信用信息情况进行登记,如实记载查询工作人员的姓名和查询时间、内容及用途。工作人员不得违反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查询信息,不得泄露工作中获取的信息。
第三十九条
信源单位应当保证所提供公共信用信息的真实、完整。
信源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要求,制定有关公共信用信息提供、维护、管理、使用、异议处理等方面的内部工作程序、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第四十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市信用办和信源单位应签订信用信息资源安全保密协议,按约定方式储存和使用信息。涉及国家秘密的要报保密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
未经信息主体或市信用办同意,信息查询人不得擅自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披露信用信息内容。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二条
市信用办应当公开下列事项,接受社会监督:
(一)信用信息的归集规范和发布期限;
(二)信用信息服务的方式;
(三)异议信息处理程序;
(四)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认为依法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市信用办的管理活动侵犯其合法权益,或者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的,可以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投诉和举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应当于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处理或答复。
第八章
惩
处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通过市信用办获得的公共信用信息公开披露或者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依法依规可向公众公开的信息除外。
市信用办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人员违法发布、使用、篡改公共信用信息,侵犯企业或个人合法权益,损害企业或个人信 13 誉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信源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拒绝或者无故拖延向市信用办提供有关信用信息的,拒不协助市信用办进行异议信息处理的,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上报市人民政府给予书面通报批评。
第四十六条
信源单位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向市信用办提供虚假信息的,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予以警示并责令其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行政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提供虚假信息给有关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市信用办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责令其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擅自发布或泄露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用信息的;
(二)捏造或擅自更改信用主体信息的;
(三)违反国家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规定的;
(四)违反异议信息处理规定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 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不按规定履行监督职责,或者泄露信息主体信息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
第九章
附
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第四篇: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11月25日修改)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使用活动,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征信业管理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使用和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定义)本办法所称公共信用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法律法规授权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以及公用企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信息提供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或掌握的、可用于识别商事主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以下统称“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
第四条(原则)公共信用信息征集、披露和使用,应当遵循合法、客观、完整、及时的原则,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保护个人隐私。
第五条(管理机构)市政府设立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市信用办”),统筹协调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考核各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监督全市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和 使用活动。
第六条(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本市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统筹征集、整合、存储、管理覆盖全市的商事主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公共信用信息,统一向社会披露公共信用记录。
各区、各部门应按照“共建共享”原则利用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本地区、本部门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和使用。
各区、各部门应通过本单位门户网站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并与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的信息保持一致。
第七条(公共信用管理机构)市电子政务资源中心(以下简称“资源中心”)负责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市公共信用中心(以下简称“信用中心”)负责全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应用及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管理。
第二章 信息目录
第八条(目录编制机构)公共信用信息的征集实行信息资源目录动态管理。市信用办会同信用中心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及国家信用标准编制本市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以下简称“市信用目录”),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九条(目录编制规则)市信用目录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信息主体的识别标识码。
市信用目录应当包括公共信用信息的具体数据项、数据标准和公 开属性。
公共信用信息的公开属性分为社会公开、授权查询等类别。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中可能涉及商事主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商业秘密的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列入授权查询信息,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不经信息主体授权公开的除外。
第十条(组织信息目录)纳入商事主体、社会组织和事业单位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的信息包括:
(一)基本信息:包括注册、登记、许可审批、资质资格认证、报告等信息。
(二)财务信息:包括能反映信息主体纳税、资产、负债、担保、利润等情况的信息。
(三)荣誉信息:包括被区级以上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及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给予表彰或授予荣誉称号的信息。
(四)监管信息:包括生效的行政处罚、行业禁入黑名单,经营异常状态,缴纳税款、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异常状态,欠税、欠缴社会保险费、欠缴住房公积金、欠薪、欠费(水、电、气),签发空头支票、银行逃废债、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违规违约及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不良信息。
(五)涉诉信息:包括对信息主体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判决或裁定、商事仲裁和执行信息。
第十一条(个人信息目录)纳入个人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的信息包括:
(一)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就业状况、学历状况、婚姻状况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信息。
(二)个人荣誉信息:区级以上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及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给予表彰或授予荣誉的信息。
(三)个人不良信息:包括欠税,欠费(水、电、气、交通、通信等),刑事犯罪,行政处罚,民事判决执行情况,行业禁入黑名单,及其他依法可以记入的不良信息。
第十二条(禁止采集信息)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不得采集以下个人信息:
(一)个人的种族、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二)个人的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
(三)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但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的除外。
(四)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信息。
第三章 信息征集
第十三条(征集机构)资源中心负责通过市政务资源交换平台归集本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掌握的公共信用信息。
信用中心负责归集无法通过市政务资源交换平台归集的其他公共信用信息。第十四条(报送义务)本市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和公用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市信用目录向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报送本部门掌握的公共信用信息。
第十五条(报送时限)信息提供单位原则上应实时向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报送信用信息。
不具备实时报送条件的单位应当自信息生成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报送。
第十六条(个人信息提供)信息提供单位向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个人不良信息的,应当告知信息主体本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七条(绩效考核)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报送绩效考核制度,定期评估并通报绩效考核结果。
第十八条(真实性责任)资源中心和信用中心应保持信息提供单位所提供信息内容的原始性,不得擅自更改。
提供信息单位对其向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提供信息单位为政府机关的,其所提供的信息直接来源于组织或个人申报的,信息的真实性由组织或个人负责。
第四章 信息披露
第十九条(披露机构)信用中心通过信息公示、信息共享和信息查询等方式统一向社会披露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的公共信用信息。信用中心应按照统一规范格式向社会披露公共信用记录,具体格式由市信用办会同信用中心确定实施。
第二十条(信息公示)信用中心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公示可以公开的公共信用记录。
第二十一条(信息共享)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基于实施管理活动的需要,可以向信用中心申请共享公共信用记录。
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申请共享的公共信用记录属于公开信息的,信用中心应当及时响应并提供;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申请共享的公共信用信息属于授权查询信息的,应当约定用途,并与信息提供单位协商一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二条(信息查询)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登录深圳信用网官方网站或其他方式申请查询公共信用记录。
组织和个人申请查询的公共信用信息属于公开信息的,无需信息主体授权;组织和个人申请查询的公共信用信息属于授权查询信息的,应当提供信息主体的书面授权,并在信用中心窗口申请查询。
查询授权信息的具体条件和程序由市信用办会同信用中心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信息查询记录】信用中心应当对授权查询信息被使用的情况进行记录,并自该记录生成之日起保存5年。使用记录应当包括信息被使用的时间、对象等情况。第二十四条(披露期限)公共信用信息披露期限为:
(一)基本信息、荣誉信息、财务信息和涉诉信息在信息有效期内保存;
(二)商事主体、社会组织和事业单位监管信息最长不得超过三年,从信息生成或生效之日起计算;
(三)个人不良信息为5年。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的信息披露期限届满或失效的,转为信用档案保存。除国家司法机关执行公务需要查询外,信用档案不得再披露。
第五章 信用奖惩
第二十五条【信用承诺】建立商事主体、社会组织信用承诺制度。商事主体、社会组织在成立时,应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违法失信后将自愿接受信用约束和惩戒。
信用承诺纳入公共信用记录,在商事主体、社会组织存续期内披露。
第二十六条【政府使用】行政机关、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实施日常管理活动以及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表彰奖励、政府资金扶持、人员招录等活动中,应当主动查询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共享公共信用记录,并将其作为实施管理活动的参考依据。第二十七条【守信激励】建立商事主体、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守信红名单制度,通过信用中心向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披露。行政机关、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领域,可以在同等法定条件下对守信红名单所列信息主体给予政策支持或倾斜。红名单制度的具体规定由市信用办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八条【失信惩戒】建立商事主体、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失信黑名单制度,将在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内有严重违法和失信记录的信息主体列入行政监管黑名单,通过信用中心向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披露。行政机关、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在实施管理活动时,对被列入行政监管黑名单的信息主体按照各自职能分工采取失信惩戒联动措施。
失信黑名单制度的具体规定由市信用办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九条【信息开放】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制度。信用中心依法以便捷方式向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商业征信机构等专业机构开放查询共享公共信用记录,鼓励以上专业机构在提供信息服务时积极查询、使用公共信用记录。
公共信用信息向社会专业机构开放查询的具体办法由市信用办会同信用中心制定实施。
第三十条【社会公众使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市场交易活动 中主动查询公共信用记录,了解交易对象的信用情况,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第六章 信息管理
第三十一条【信息安全】建立健全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资源中心和信用中心应当建立身份证、存取访问控制和授权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有关工作规定,保障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和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安全。
第三十二条【信息核查】建立健全信用信息核查机制。信用中心应当定期对公共信用信息进行检查、审核,定期对信用信息完整、准确情况进行自行评估或者委托第三方评估,提高数据质量。
第三十三条(信息自查)信用中心发现所征集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完整的,应当在发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告知信息提供单位,被告知单位应当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核查纠错,并将结果反馈给信用中心。
在信息核查期间,该条信息记录应当暂停披露。
第三十四条【信息异议申请】组织和个人对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的信用信息有异议的,可以向信用中心提出书面异议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据。
第三十五条【信息更正】信用中心接到组织和个人提出的信息更正申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与信息提供单位提供的原始信息进行核对,经核对与信息提供单位提供的原始信息不一致的,应当及时更 正;与信息提供单位提供的原信息一致的,应当告知社会组织或个人向提供信息单位申请更正。
组织或个人向信息提供单位申请信息更正的,信息提供单位应当自接到信息更正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正或书面答复,并同时将结果书面告知信用中心。
第三十六条【异议报告】对组织或个人向信息提供单位申请更正的信用信息,信用中心按信息提供单位的书面答复及时调整。信息提供单位逾期不答复,组织或个人仍有异议的,可以向信用中心提交书面异议报告,信用中心应当将异议报告附加在公共信用记录该条信息后。异议报告被列入信用记录1年后,该条信用记录不再公开披露。
信用中心在组织或个人申请更正信息期间发布异议信息,应当注明该信息处于异议状态。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监督检查】市信用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公共信用信息征集、披露和使用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相关工作的指导检查。
第三十八条【信息披露责任】 市信用办、信用中心、资源中心及其他有关部门和组织在披露公共信用信息时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其主管部门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行政监察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工作人员责任】市信用办、信用中心、资源中心、其他有关部门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工作中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不正当手段采集公共信用信息的;
(二)篡改、虚构公共信用信息的;
(三)违反规定泄露公共信用信息的;
(四)未按规定处理和答复异议信息的。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条【解释】本办法由-----------解释。
第四十一条【生效日期】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五篇:婚姻信息标志(模版)
婚姻信息标志
命理上一些断语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简单、准确、直观的特点,但有些命理断语是有条件的,有些断语可以拿来就用,不分条件,有很多断语是需要附加条件,本节所列的断语可以直接应用,希望读者在理解基础上加以记忆,对批命有很大裨益。(1)女命月干伤官支七杀,喝三眼井水之命(即要走三家结三次婚)。
(2)女命官、伤两透无财、无印定有婚灾。(3)女命七杀在前正官在后,婚前必失贞。
(4)男命正才被克在先,日干支合正才在后取的是已婚之女或失贞之女为妻。
(5)男命偏才在前正才在后,婚前与别的女人有同乐之事。(6)女命官杀同透:定主婚姻不顺,有二婚之事。(7)男命正偏才两现,定主婚姻不顺,有二婚之事。
(8)男命正才被其它干支合,妻有外遇或妻及女朋友有被夺之象。(9)女命正官被其它干支合,主夫有外遇及男友或夫被夺之象。(10)男命正才被争合,尤其被比劫争合,一生女友、妻子有被人争夺之象。
(11)女命正官被争合,尤其被比劫争合,一生男友、丈夫有被人争夺之象。
(12)男命妻星与日干合,若中间有比劫阻隔,定有争婚、争女友之事。(13)女命官星与日干合,若中间有比劫阻隔,定有争婚、争男友之事。
(14)女命日坐伤官不论喜忌必克夫,婚姻不顺。(15)男命日坐比劫必克妻,婚姻不顺。
(16)男命日支偏财,四柱中又有正才混杂者,自己风流有外遇。(17)女命日坐七杀,又有正官混杂者,定主女子不贞,藏有情夫。(18)凡是日支被冲者,无论男女,婚姻大多有动荡不安之感。(19)男命天干透二个偏财,有婚姻不顺之象,特别是时上和月上都是财。透在时上和年上有区别,在实际中有个正妻还应有个情人。
(20)女命天干透二个偏官或地支藏两个偏官,也是如上。(21)女命身弱,四柱财多财旺主风流。(22)男命正才多争合日主有多妻之象。(23)女命正官多争合日主有多夫之象。
(24)男命正才一位为喜用,与日主相合,主夫妻感情好,婚姻美满,得妻之力。
(25)女命正官一位为喜用与,日主相合同上论。(26)男命身弱财旺,妻掌家权,命主怕妻。(27)女命身弱官杀旺,夫掌家权,命主怕夫。(28)男命身旺财弱,但财能生官,日主也怕妻。
(29)日主身旺,财弱,.则不能生官,又无食伤通关,命主常打妻。(30)女命伤官旺,财与印无或无力,命主好骂夫,瞧不起丈夫,二婚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