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巩固“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自查总结
巩固“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自查总结
XX局(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区精神文明办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五中、六中全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行政法》等法律、法规。全局干部风正、气顺、劲足,保持清政廉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加强档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核心,以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为落脚点。在推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档案事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通过全局(馆)干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新的成绩。
按照市文明委的有关规定和区文明办的有关通知精神,我们组织对2007年的精神文明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班子建设,起好表率带头作用。
文明单位能否巩固发展,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我们按照“举旗子、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在班子建设中大力开展创建五好班子活动。
(一)抓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学习制度。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在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开展了“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改革创新、构建和谐、争创一流”的专题讨论,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领导班子,要在观念上转变,真正树立与时俱进,不进则退的思想。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廉洁上,要亮给干部干净的手;在管理上,要捧给单位一颗公正的心;在作风上,要献给单位一颗火热的心。树立勤奋工作的敬业意识,真抓实干的创业意识,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大家决心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增强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把档案局(馆)建成科学化、规范化、服务化的机关部门。
(二)抓廉洁,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认真学习中央的《两个条例》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联系实际,对照检查找出在廉政建设上找出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三)抓团结,形成团队活力。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研究,有意见当面谈,有不同的看法座下来讨论,酿造良好的团结和谐的氛围。
(四)抓创建,巩固创建成果。
档案局(馆)担负对全区档案工作的检查、监督、指导、对档案人员的培训、接收各单位档案进馆。在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领导班子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摆在重要地位,明确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对完成日常业务工作任务与文明建设负有同等责任。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一是制定了创建规划;二是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了年度的总体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并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专项任务,纳入科室负责人职责中。三是成立了局(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馆)长任组长,副局(馆)长任副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以及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创建工作。齐抓共管机制的建立,从组织上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以扎实有效地开展。在全局(馆)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局(馆)于2001年6月获重庆市“九五”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01年11月创市综合档案馆一级标准,2006年复查,以98.7分的成绩继续巩固了市国家综合档案馆一级标准;2003年4月创“市级文明单位”;2004年6月创“诚信文明单位”;2005年12月获重庆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2007年6月创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整体素质。
局(馆)党支部始终把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并倾注了大量精力,塑造了一支强素质、树形象、守纪律的档案干部队伍。
1.抓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思想素质。我们坚持了每周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五中、六中全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以及上级有关文件、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党性和法律、道德意识。局(馆)党支部认真组织开展了“树档案干部形象”和党员干部“亲民、为民、务实、清廉”学习教育活动,在庆祝建党八十五、八十六周年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圣地参观学习,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志,增强了发扬艰苦奋斗爱国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艰苦创业,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同时,把各项责任制落到实处,坚持上下督促,严格管理,使全局(馆)上下形成了心齐、风正、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抓规范管理,搞好机关自身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园,我们在抓规范管理的同时,注重用制度管理人。局(馆)设立了监督台,将每名工作人员的照片和职责张贴在上面,供外来办事的人员监督。以“立足发展,管理规范,工作高效,为社会和个人利用档案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做到了人诚事公服务高质量;坚持与时俱进,人心凝聚共创高水平档案工作的方针,按部门职责和业务性质,制定出了相应的服务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对需接收进入档案馆库房的档案,严格执行整理规范,杀虫、消毒等程序。杜绝了不合格档案进入档案库房保管。对档案库房每周进行一次清扫,保持了库房内的清洁。每天对档案库房内的温湿度进行了登记,并将温湿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效地保护了档案。认真做好安全保密工作,在办公室走廊安装了红外线监控器,夜晚有专人值班。各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电脑,通过培训学习,人人都会有效的使用,提高了局(馆)机关的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开展诚信服务,提升档案形象。
(一)热情为查阅档案人员提供方便服务。热情接待来局(馆)办事的人员,让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今年是各单位“修志”的关键时期,到档案局(馆)查阅复印资料的人员多,在局(馆)办公房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了会议室,让查阅档案资料的人员使用,还准备了茶水供其饮用。修志需查阅的档案资料多,我们的工作人员不怨其烦地到库房为他们查找需的档案资料,亲自送到他们的面前,查阅完后再搬回库房,防止了档案资料的丢失。单位学习开会都是在业务科办公室进行,大家没有半点怨言。如果不属于本局(馆)业务范围内的事务,主动为需办理者联系,为其提供方便,减少办事时间。在按规定收取查阅费时,为下岗、残疾、家庭确有困难人员减免费用,受到了普遍的好评。
(二)认真开展目标管理,案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档案资源建设,政务信息公开,为民营企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好成绩。今年市档案局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和鼓励。一是建立档案数字化加工扫描中心,并委托世纪科怡科技有限公司代培业务人员,对馆藏档案进行加工扫描处理。截止目前,已加工扫描各类档案资料:150万页。二是建立数字化档案网络。在世纪科怡科技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建立了档案局域网,经过试运行,已达到要求。经请示区领导,与区信息中心协商,同意将档案局域网与政府机关政务信息网相衔接,对数字化处理后不具保密的档案在政府电子政务信息中公开,达到了资源共享,服务全社会的目的。此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区、县档案局的前列,受到区领导和市档案局领导的高度评价,有些做法已在其他区、县档案局推广。
(三)拓展档案服务领域:一是主动上门为破产企业指导整理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并接收到档案馆进行杀虫、消毒统一保存。为破产企减轻负担。二是分组到社区、镇、村指导档案工作,对档案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进行现场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进也节省了
人力和经费开支。三是与重庆世纪科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商,委托其建立了档案整理中心,聘请了市档案局退休的档案专家具体负责该中心的业务指导,有偿整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有关档案。从而,使局(馆)工作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去履行监督、检查、指导的职责。四是对机关各部门已公开的现行文件、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参考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存放于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免费提供查阅。
四、创新文化理念,丰富创建内涵。
为丰富创建内涵,我们主要抓了:一是细胞建设。开展了争创文明科室,文明家庭和“五好家庭”活动,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圣地参观学习,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志,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建立了活动阵地,购置了乒乓桌、图书等,开展了读书,乒乓球、棋牌等比赛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三是奉献爱心热情高涨。积极为贫困党员和困难学生捐款捐物,现金2000元,衣服100件。四是城乡联动扎实有效。为改变乡村的面貌,加快其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与XX村结为“城乡联动”对子,成立了城乡联动领导小组,为他们出谋划策,为村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制定城乡联动发展规划。局(馆)领导经常到联动村了解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我局经费全部由区财政拨款,在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捐资5000元帮助村维修机耕道和购置村办公设备,解决了部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深受联动村领导和村民的好评。与黄桷坪街道小湾社区结为共建单位,为社区建设积极捐资2000元。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在巩固市级文明单位成果中,虽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有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我们决心高扬文明风帆,聚精会神抓创建,一心一意抓发展,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求真务实的作风,争一流的气魄,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提高创建质量,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第二篇:巩固“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自查总结
巩固“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自查总结
xx局(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区精神文明办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五中、六中全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行政法》等法律、法规。全局干部风正、气顺、劲足,保持清政廉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加强档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核心,以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为落脚点。在推进“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档案事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通过全局(馆)干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新的成绩。
按照市文明委的有关规定和区文明办的有关通知精神,我们组织对2007年的精神文明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班子建设,起好表率带头作用。
文明单位能否巩固发展,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我们按照“举旗子、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
06年复查,以98.7分的成绩继续巩固了市国家综合档案馆一级标准;2003年4月创“市级文明单位”;2004年6月创“诚信文明单位”;2005年12月获重庆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2007年6月创办公室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整体素质。
局(馆)党支部始终把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并倾注了大量精力,塑造了一支强素质、树形象、守纪律的档案干部队伍。
1.抓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思想素质。我们坚持了每周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五中、六中全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以及上级有关文件、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党性和法律、道德意识。局(馆)党支部认真组织开展了“树档案干部形象”和党员干部“亲民、为民、务实、清廉”学习教育活动,在庆祝建党八十五、八十六周年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圣地参观学习,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志,增强了发扬艰苦奋斗爱国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艰苦创业,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同时,把各项责任制落到实处,坚持上下督促,严格管理,使全局(馆)上下形成了心齐、风正、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抓规范管理,搞好机关自身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园,我们在抓规范管理的同时,注重用制度管理人。局(馆)设立了监督台,将每名工作人员的照片和职责张贴在上面,供外来办事的人员监督。以“立足发展,管理规范,工作高效,为社会和个人利用档案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做到了人诚事公服务高质量;坚持与时俱进,人心凝聚共创高水平档案工作的方针,按部门职责和业务性质,制定出了相应的服务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对需接收进入档案馆库房的档案,严格执行整理规范,杀虫、消毒等程序。杜绝了不合格档案进入档案库房保管。对档案库房每周进行一次清扫,保持了库房内的清洁。每天对档案库房内的温湿度进行了登记,并将温湿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有效地保护了档案。认真做好安全保密工作,在办公室走廊安装了红外线监控器,夜晚有专人值班。各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电脑,通过培训学习,人人都会有效的使用,提高了局(馆)机关的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开展诚信服务,提升档案形象。
(一)热情为查阅档案人员提供方便服务。热情接待来局(馆)办事的人员,让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今年是各单位“修志”的关键时期,到档案局(馆)查阅复印资料的人员多,在局(馆)办公房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了会议室,让查阅档案资料的人员使用,还准备了茶水供其饮用。修志需查阅的档案资料多,我们的工作人员不怨其烦地到库房为他们查找需的档案资料,亲自送到他们的面前,查阅完后再搬回库房,防止了档案资料的丢失。单位学习开会都是在业务科办公室进行,大家没有半点怨言。如果不属于本局(馆)业务范围内的事务,主动为需办理者联系,为其提供方便,减少办事时间。在按规定收取查阅费时,为下岗、残疾、家庭确有困难人员减免费用,受到了普遍的好评。
(二)认真开展目标管理,案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档案资源建设,政务信息公开,为民营企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好成绩。今年市档案局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和鼓励。一是建立档案数字化加工扫描中心,并委托世纪科怡科技有限公司代培业务人员,对馆藏档案进行加工扫描处理。截止目前,已加工扫描各类档案资料:150万页。二是建立数字化档案网络。在世纪科怡科技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建立了档案局域网,经过试运行,已达到要求。经请示区领导,与区信息中心协商,同意将档案局域网与政府机关政务信息网相衔接,对数字化处理后不具保密的档案在政府电子政务信息中公开,达到了资源共享,服务全社会的目的。此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区、县档案局的前列,受到区领导和市档案局领导的高度评价,有些做法已在其他区、县档案局推广。
第三篇:创建文明单位成果
创建文明单位成果
分公司以创建“文明单位”为目标,要求各个业务、职能部门和实体负责人把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业务工作中,使创建工作常态化,并以此建立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员工素质文明
深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制订每月的中心组学习计划,坚持每周一次中心组学习制度化,以中心组学习为抓手,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通过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形式、渠道大力宣传,增强广大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主人翁意识。
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示范作用显著
分公司领导每年都有组织、有步骤地发动职工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参与社会救助和捐赠活动。每年一次公司组织的“一日捐”活动,全体职工都力所能及地捐款,为特困职工解决了后顾之忧。分公司有23名职工参加了每年一次的义务献血。
三、管理规范科学民主,人际关系和谐
分公司党政认真落实“厂务公开”和“干群双向沟通”制度,强化民主管理,认真执行向职代会报告制度,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职工的监督,依靠广大职工办好企业。分公司党支部通过一年二次职工座谈会,对照“二个标准”,倾听职工对班子成员的建议和意见,并认真落实改进措施。
四、开展单位文化建设,学习风气浓厚
分公司围绕企业目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和企业战略目标的企业发展思想,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我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岗位培训、专业培训,全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对不同岗位的职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审证培训、业务培训。组织特殊工种审证、复证培训224人次;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继续教育44人次;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基础知识教育25人次;高等学历,外读6人次。
五、优化整洁内外环境,卫生环保达标
我们按照合理、实效、清晰的要求,对分公司所属的区域进行划分,做到生产、生活、办公区域划分清晰,生产区内各车间、仓库区域划分清晰,堆放场地内扣管成品区和待修区域划分清晰,标识清楚,各类图牌书写和挂放工整、规范。
分公司所属仓库内卫生包干区域划分清晰,责任人明确,办公室、宿舍卫生值日制落实。厕所、浴室清洁,无异味、污垢,有专人管理。食堂各类器具规范清洁。
我们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职工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工作,对有损职工健康的环境污染源,如害虫、垃圾、粉尘、油污等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与油漆供应厂商签定回收油漆空桶合同。
六、提高经营业务水平,运营绩效突出
分公司按照行政工作规划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通过更新经营观念用足、用活两个资源,落实科学管理和精细管理,提高经济运作质量;进一步增强企业“团结、稳定、和谐”的氛围,促进了各项
经济技术指标完成出色。
通过多年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分公司上下和谐团结、积极进取、廉洁自律,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这些都离不开广大员工的辛勤劳动,我们将继续发扬求实、开拓、竞争的企业精神,扎实做好各项文明创建工作,为企业能够快速、健康的发展努力奋斗,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范文模版)
商州区财政局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经验做法
商州区财政局紧扣发展,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区财政局坚持‚廉洁、公正、热情、高效‛的服务理念,推进‚三个文明‛的和谐发展,局党组长期保持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压态势,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即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廉洁自律、落实主体责任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通过不断的磨砺形成了一个团结、清廉、严明、高效的务实机关。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思想明确、路线清晰、工作扎实有力、效果明显提升、差距明显缩小,评价体系指标不断提升。2012年1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12年7月,被省总工会表彰为全省工会服务职工创先争优先进单位、2013年4月,被省公安厅命名为‚省级平安单位‛、2013年7月,被商洛市授予‚标杆支部‛、2014年9月,被陕西省财政厅表彰为2014宣传发行先进单位;2013年,被商州区政府授予‚五型机关‛;2012—2014年连续三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创佳评差‛最佳主管局、目标责任考核、政风行风建设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自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以来,局党组把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与巩固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素质能力相结合,与作风转变、能力素质、精神状态、对外形象的提升相结合,全局干部职工在创建工作中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坚持以道德建设为中心,以改善环境面貌为重要抓手,以广泛参与为基本途径,抓学习教育,促队伍素质提高,抓统筹推进,促进财政工作全面开展,抓作风改进,促机关效能不断提升,抓制度建设,促机关工作不断规范,抓环境整治,促办公环境不断改善,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通过文明创建活动,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公仆意识、自率意识、表率意识进一步提高,党性观念,政策观念,纪念观念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变,树立了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商州区财政局 2015年4月9日
第五篇: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建设幸福宜居新新乡
——新乡市国家卫生城市年审汇报
尊敬的黄主任、尊敬的省爱卫办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在这初冬时节,我们迎来了省爱卫办国家卫生城市年审考核组的各位领导、专家。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您们多年来支持、关心新乡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紧邻省会郑州,是中原城市群及“十字”核心区重要城市之一。现辖两市、六县、四区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8249平方公里,总人口563万,市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新乡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和中国中部最佳投资城市,连续三届荣获“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3%和7.6%。中国社科院《2008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新乡综合竞争力位居河南省第三位。
近年来,新乡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四个重在”,以巩固创建成果,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城市品位、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目的,突出规范、科学、高效、创新四大主题,不
断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城市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2008年12月我市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全市上下备受鼓舞。天更蓝了,水更清了,道路清扫保洁到位,垃圾清运及时,饭店卫生达标,公厕干净卫生,四害密度降低,广大市民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为其生活环境改善带来的新变化,并自觉主动维护城市的卫生管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以及对荣誉的珍惜,使市委、政府下决心保持并巩固创卫成果,持续改善市容环境卫生状况和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让全市人民长期享有一个卫生、舒适、整洁、优美,秩序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此,新乡市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出台了多项卫生长效管理办法,加大力度,狠抓落实,确保创卫工作不走过场,以实际行动落实“以人为本,为民创建,常态创建”的工作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新乡市两年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度保障,开展长效管理
我市创卫成功之后,市领导高度重视长效管理工作,及时提出了创建工作要从行政强力推动到制度保障运行转变,从突击治理到日常的严格监督管理转变,从非常态创卫到常态的有效管理转变的“三个转变”,使城市管理尽快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使新乡创卫的成果得到不断完善和巩固。市委书记吴天君,市
长李庆贵等主要领导两年内对城市卫生日常管理工作进行了40余次的巡视检查,现场办公解决问题60多件,协调各部门解决问题100多件,对城市卫生管理工作进行了多次批示,近期,市委书记吴天君在爱国卫生简报上的批示中要求:“要切实发挥‘一个委员会和两个中心’的作用,按照原确定的市爱卫会和市城管指挥中心的运作机制,加大督查、整改力度,严格兑现奖惩政策,确保我市创卫成果。”新乡市出台了《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爱国卫生工作构建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确立了“市领导周巡查,城管监督中心日督查,爱卫办月暗访”的工作机制。
按照长效管理机制的要求,市爱卫会、市城管指挥中心、市城管监督中心,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每周安排市四大班子一名市级领导带队开展巡视活动;城管监督中心“数字城管”督查员每天进行检查;每月由市爱卫办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对市容秩序、环境卫生、五小治理、病媒生物防制等进行暗访督查;城管指挥中心汇总情况后,每月召开一次多部门共同参加的城市管理讲评会,对各区、各责任单位的工作进行点评和部署,严格落实奖惩政策。从制度上保障了城市卫生管理的长效保持,并不断推向深入。
一是加强和调整了市城管指挥中心组织机构,由一名副市长任指挥中心指挥长,各区、各责任单位为其成员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义务,实行目标管理。二是按照“全覆盖、无缝隙”的原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率先在省内建立了市、区两级的“数
字城管”网络系统;新乡市作为我省警务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警务体制机制改革后,城市管理任务迅速被纳入所有警种的工作范畴,形成了“大城管”的格局。三是严格监督检查,市城管监督中心实行早七晚十工作制度,开展网格化督查。选派230名督查人员,对市容环境卫生和所有城市部件进行全天候巡视,对发现的问题用数字化手机拍照编辑,及时派遣相关责任单位限时进行整改,对城市卫生管理主体、过程、结果实行数字化管理。
“数字城管”运行初期,结案率仅有60%,同时,市民投诉率较高。截至2010年10月份,通过“数字城管”网络共督查派遣各类问题16.9万件次,结案率达到了99.8%;受理解决市民群众来电来访、举报投诉近万件。对比发现,市民对环境卫生的投诉率逐年降低,各责任单位履行职责的意识明显增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为我市城市管理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乡市纪委监察局对全市各责任单位的长效管理情况实施全程效能监察。建立健全了“数字城管”与经济挂钩运行机制、城市管理单项工作“红”、“黑”旗评比制度及效能监察办法,规范了责任追究程序。由市纪检监察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城管效能监察工作,每月根据市领导巡视、“数字城管”运行、市爱卫办月暗访和媒体曝光等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城管效能监察意见,实施责任追究。截至2010年10月份,共对各相关责任单位进行经济处罚100余万元,分别对14个县级单位进行通报批评,27名县级干部进行责任追究或诫勉谈话。通过对各责任单位长效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并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形成有安排部署、督查评议、整改落实和考核验收的督促检查机制。我市城市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并充分的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城市卫生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市容市貌发生显著变化。
二、多策并举,巩固成果,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并不断提升
(一)大力实施“3010”民生工程
“3010”民生工程行动计划是新乡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建设中原城市群强市的高度出发,作出的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的重大决策,是从人民群众最企盼、最迫切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举措。按照“产城共融、交通先行、产业协调、城乡一体、集约发展”的理念,即通过优化周边八条快速通道连接功能 , 绿化美化沿路景观 , 实现 30 分钟到达六座卫星城和大型产业聚集区 ,打造“30分钟经济圈”,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基础设施,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建设“10分钟生活服务圈” ,使市民出门步行 10 分钟 , 即可方便地到达游园广场、学校、医院以及购物、休闲、健身等场所;建设 “10分钟生态休闲圈”,从市区乘车 10 分钟 , 即可到达市区周边的生态园、植物园、水系景观等景点 , 游览和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造就一个生态、和谐、舒适、方便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力地提升市民居住的舒适度、出行的便利度、环境的舒适度和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3010”行动计划的实施,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卫生城市创建,全面促进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使群众生活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城市卫生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市容市貌保持良好 在道路清扫保洁方面,今年我市重点推进专业化一体化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模式和建立清扫保洁应急机制,提升机械化清扫水平和道路洁净度。2010年投资600多万元购置道路机械设备,主要道路机械清扫率由2009年的60%提高到90%以上,大幅提高了我市道路机械清扫率和道路清扫洁净度;规范建筑工地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对新开工和在建的340个建筑工地,硬化建筑工地出入口,增设围挡护栏,改造宿舍,完善车辆冲洗设备,开工工地必须建水冲式公厕;加强对运输车辆带泥上路、沿路抛洒问题的源头管理,道路洁净度明显提高。在公厕、垃圾中转站管理方面,强化专业维护、专人看管保洁,确保生活垃圾、公厕粪便日产日清。在建筑垃圾清运处置管理方面,坚持日查制度,严格落实清运处置审核制度,切实遏制私拉乱运行为。2010年,我市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100座公厕,目前已建成51座。在“三场”(生活垃圾处理场、粪便处理场、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运转方面,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处理生活垃圾、粪便和医疗废物。截至目前我市日产生活垃圾700余吨,日处理垃圾700余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投资1420万元建成新乡市
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日处理医疗废物能力8吨。全市89家医院、300余家诊所产生的医疗废物统一运至该中心集中进行处理,年处理量达1000余吨,有效控制了我市医疗废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杜绝了医疗废物的外流;我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场总投资470万元,日处理粪便300吨。年产粪渣1.44万吨,运送到粪便无害化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1.2万余吨,处理率达83%以上。对市区各出入市口及过境铁路沿线开展以清理积存垃圾、清理户外广告、清理绿化带为重点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规范市容秩序方面,大力开展占道经营、店外经营、非法摩的运营、机动车乱停乱放、清理户外广告、露天烧烤等专项整治活动。按照疏堵结合原则,在市区建立了24个便民服务点和18个临时露天烧烤大院,合理布设早餐工程经营摊点,满足市民需求,方便群众生活。特别是今年6月份以来,全市12个派出所组织各警种综合执法,交通巡防大队民警在每天的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紧盯死守,随时发现,随地处置,不给违规流动摊贩以可乘之机。治安管理大队、案件侦查大队民警24小时巡逻执勤,随时随地清理清除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通过综合治理,以前城市管理的难点区域面貌实现了大变样。
(三)强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市八条快速路的拆迁进展顺利,拆迁总任务188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拆迁185万平方米,占总任务的98%;7条干线公路建设项目总投资5.1亿元,6个项目正在开工建
设,1个项目正在招标; 2010年计划改造棚户区项目20个,拆迁8643户,需拆除旧房面积116.2万平方米。截至2010年上半年,已完成拆迁面积53.85万平方米,占46%。在建面积60.1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7.76万平方米,实际完成投资1.728亿元;卫河沿线11座泵站全面升级改造,目前4座已完成改造任务。剩余7座泵站土建已基本完成。加大城中村拆迁改造力度,全市城中村改造项目共28个(其中,续建16个,新建12个)。截至2010年上半年,已完成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16个,正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9个,已启动拆除改造12个村,累计拆除各类房屋42.8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村民安置楼的10个村,累计建设村民安置楼65.34万平方米。
(四)水源地整治工作出现新起色
2009年以来,我市组织中源水务公司大规模整治西大池,对铁路西梦西路东西两侧便道以外进行彻底清理,敦促搬迁周边养殖场,砌筑蓄水池防浪墙和护坡,维修输水暗渠及补漏,完成中心岛环境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贾太湖占地36.06万平方米,库容200万立方米,设计输水能力为每天13.2万立方米,其供应量占全市需水量的80%以上。该区域附近监狱的排水系统,直接影响供水质量。为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根,市政府协调司法部门投入资金70万元,整修排水系统,整治周边环境,使贾太湖水质明显好转,现在贾太湖水质完全达到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截至2010年10月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
(五)环境保护扎实有效
2009年以来,新乡市政府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卫河流域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环境执法,严格环境监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环境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2009年API指数≤100的天数为335天,优良天数占总天数365天的比例为91.78%,截止到2010年10月25日,我市API指数≤100的天数为 276 天,优良天数占监测天数298天的比例为 92.6%;两年来,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均达到100%; 2010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工作已完成,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1.9分贝.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污水处理率,我市组织相关部门的技术骨干,普查62个城中村的村修雨水管线,对已标注道路红线、管线位置,已列入城中村、旧城改造计划。更新改造了原有水厂和城区供水管网,新建了五水厂,城市用水普及率达100%,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对新修的11条道路,污雨水管网直接与收水管线连接,使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6.71%。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两年来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
(六)食品及公共场所卫生得到保障
全市两年来共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75个,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38个,正确发放率达100%。同时,加强督导,有专职部门对各区“五小”卫生状况进行督导检查。两年来共检查督导单位4400余户次,提出整改意见1700余户次,及时掌控反弹现象,对反弹严重、问题突出的单位,采取集中治理的方式进行整顿,不符合要求又拒
不整改的坚决予以取缔。
(七)传染病防治效果明显
2009年以来,我市加大了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尤其是手足口病防控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遏制疫情传播,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防控方案、确定定点收治医院、实行首诊负责制、强化预检分诊、信息收集、加强疫情监测、病情筛查,开展健康教育和加强督导指导等,通过不懈的努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2009年,我市手足口病防控达到了“无蔓延、无恐慌、无死亡”的效果。2010年,截至7月底,我市手足口病共报告1221例,较去年同期减少2296例,下降65%,平均发病率为每万人2.36人(全省平均每万人8.15人),处全省发病人数的第17位(高于济源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情况较好,2009年以来,先后培训卫生系统医护人员2600余人,确定了市传染病医院为市级甲型H1N1流感定点收治医院,新建成5间负压病房,负压急救车,药物、仪器设备等应急物资准备到位。信息收集准确,疫情动态掌握及时。对甲型H1N1流感接触人员进行跟踪管理,实现了群防群控,有效遏制疫情传播。
同时,使用9种疫苗预防12种疾病,全面做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提高二类疫苗接种率。全面落实艾滋病救治救助政策和结核病现代防治策略,进一步强化重大传染病综合防制措施。
(八)进一步完善公共医疗卫生基础设施
目前,全市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4个,构建了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了市传染病医院应急救治病房楼、市疾控中心、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市卫监所,城市医疗卫生环境得到改善。
三、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一)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
两年来,以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为重点,全力开展三清、三改、四灭活动。一是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市委、市政府从2010年开始,将每年四月份的爱国卫生月确定为春季环境综合整治月,在全市城乡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清理城乡环境卫生。每旬进行讲评及排序,强力推动全市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二是充分的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利用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到基层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结合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全力提高广大群众对整治环境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做到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三是加强督查指导。市爱卫办以孳生地治理为主要内容,督促爱卫会各成员单位迅速展开以清除暴露垃圾、露天粪坑和污水坑为治理重点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市场、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城市卫生管理薄弱环节为检查重点,对市区大力开展暗访督查工作;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对全市的封闭垃圾道、改造厕所、宣传栏、鼠饵盒、垃圾箱的设置进行复查,我市建成区范围内没有出现旱厕反弹,所有居民小区垃圾道封闭后没有重启现象。广场游园设置的宣传栏、垃圾箱、禁烟牌都
保证了使用功能。到目前为至,全市共清除城乡结合部暴露垃圾3600立方,清理整治污水沟13条,增设垃圾箱2400余个。截至2010年10月份,共下达各类督办通知261件,建议整改通知书7份,接受各责任单位回复253件,协调解决问题300多个。
(二)卫生创建稳步推进
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建设健康城市为载体,推进卫生创建的细胞建设。近两年来,我市先后有300多个单位积极提出申请,要求创建省级或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到目前为止,全市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608个,国家卫生县城1个,省级卫生城市1个,省级卫生乡(镇)3个,省级卫生村10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117个,市级卫生村10个。
(三)病媒生物防制成效显著
病媒生物防制方面,采取了以孳生地治理为主,药物杀灭为辅的方针,组织群众清理积水、杂草,堵洞抹缝760余处,投放鼠药814箱;根据季节特点,适时开展灭蚊蝇压高峰行动,对蚊蝇高峰期进行集中消杀,使蝇、蚊、鼠等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连续三年组织全市各县(市)区及办事处病媒生物防制骨干力量进行了培训,使病媒生物防制一线工作人员更加充实了理论知识,掌握了更多实用技巧,有力的提升了技术骨干的水平和能力,为今后我市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更好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健康教育全面开展
认真组织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5”全国计划免
疫宣传日、世界无烟日等各类宣传周(日)专项宣传活动,全年集中开展一次健康教育月活动,市区中小学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同时,以重点人群的传染病基本预防知识宣传为主,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等多种渠道,利用散发宣传单、宣传画、小册子和举办讲座、开展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结核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健康教育。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50余期,制作宣传版面100余块,发放宣传单20余万份。
四、自加压力、持续提升,建设健康城市
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的基础上,新乡市委、市政府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超前的战略眼光,于2009年提出了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将卫生城市创建引向更高层次。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为应对城市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所倡导的一项全球化行动。
我市参加了2010年9月在大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健康城市市长论坛。我市健康城市试点项目工作启动后,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多元合作、项目推进、健康促进”的做法。重点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医院、健康学校、健康酒店、健康商场等11类健康单位试点工作。以“3010”民生工程为抓手,大力优化健康环境,提升健康服务;实施市民健康素质提升工程,每周发送2.5万条健康教育短信,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健康城市理念,营造良好的健康氛围;积极倡导健康生活,实施市民健康行为干预工程,投资85万元为市区每户
家庭配置控盐勺、控油壶等健康干预产品,目前此项工作已经进入招标程序,将于今年年底前实施到位。我市建设健康城市的过程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将不断展示一个魅力新乡、宜居新乡、健康新乡的美好城市形象。
两年来,新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卫生长效管理工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城市卫生管理从制度、运行、监督等长效机制的有效开展,保障了创卫成果的巩固提升。目前,新乡市委市政府正在组织实施建设健康城市工作,努力将创卫工作推向新的更高的层次。我们坚信,在省爱卫会的支持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努力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在不久的将来,新乡市一定能够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和谐文明、经济发达的幸福宜居之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