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设课堂检测打造高效课堂
巧设课堂检测打造高效课堂
王冬凤
课堂检测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课堂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手段。但是,课堂检测内容的设计、时间的安排长时间的长短、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才能让课堂检测真正促进我们的教学,实现高效课堂,却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今天,我想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共勉。
一、课堂检测内容的设计
课堂检测是为了检查本节或本单元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和调节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检测内容。首先,教师应该通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再结合自身和本班学生特点和课程标准制订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检测题,既要有对旧知识的巩固,又要有对当堂所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既要有考查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又要有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内容;既要有统一要求的必做题,又要有适合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实际的选做题,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内容的设计要符合高考要求,题型具有代表性,使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能力。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使用好我校组织编写的《导学练》,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紧扣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程度,设计详细具体的旧知检测题、预习自学题、合作探究题、课堂达标检测题、巩固练习题、章节(单元)测试题。旧知检测题要有针对性,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预习自学题旨在帮助学生从轮廓上读懂所学知识;课堂检测题要突出重点知识,巩固练习题要具体,囊括教材内容,重在巩固所学内容;单元测试题注重综合拓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内容呈现形式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
二、合理安排课堂检测的时间
课堂检测由于检测内容和检查对象的不同,教师要精心设计检测题目和合理有效的检测时间,才能真正的达到检测效果,实现高效课堂。合理有效的课堂检测应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绝不仅仅是课前或最后几分
钟的事情,它应该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因此,根据不同的检测目标及内容,我是这样来安排检测时间的:
1.课前旧知检测,主要是针对前面所学内容进行的检测,目的是检测学生对以前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查缺补漏,以便为本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旧知检测时间不适宜太长,因此,一般用5、6分钟,突出重点即可。
2.课后达标检测
主要是针对本堂课所学内容的检测,检测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检测的结果,调节课下作业的数量、内容及难易程度,为学生的课后辅导提供依据。这种检测也不宜时间太长,一般做几道选择题,用时5分钟左右。
3.课堂展示检测
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也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检测时间和方法,并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对教学目标进行检测。因此,课堂检测这个环也不能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时间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要展示学习成果,这个环节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通过展示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点拨。这个过程比较长,一般用10—15分钟。
4.综合探究课。每一单元后都有一个综合探究,在上这种课型时,主要是先让学生合作学习,充分查资料、讨论,然后以组为单位找代表发表本组的观点;或让学生进行辩论,这种检测需要时间较长,一般用20—25分钟。
5.复习课。一般的教师上复习课,都是让学生自己背诵或写题,老师自己忙着写教案、做题,不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一堂课下来,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什么也没学到,根本达不到高效课堂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的做法是:
首先根据班上的小组数量把所要复习的内容全部用问题的形式列到黑板上,每组每人都要认真复习每一个问题,并限时记忆(25—30分钟),等课后的10—15分钟进行检测。为了检测每一问题的复习效果,我一般都采用抽签的形式,哪个组(个人)抽到哪一题写哪一题。
6.分层检测
针对优、中、差生进行分类检测,检测优、中、差生对近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注意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握,区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便于了解不同程度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并进行分类辅导。
7.单元检测
这是针对一单元或一个专题所学内容的检测。检测学生对本课或本专题所学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的掌握程度、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种检测一般用一节课的时间(40分钟)。通过课堂检测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根据检测结果调节教学进度,调整教学方法,及时复习矫正,加强对学生的辅导。二是训练学生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高考文综一共150分钟时间,平均每科50分钟,这就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题、做对题。
8.阶段性测试(连排课)
针对近一个月或几个月所学内容的检测,检测最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若效果不理想,就要对最近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复习,同时对自己的教法进行反思、调整,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种检测一般利用周末的连排课80—90分钟。
三、取有效的课堂检测形式
要想提高课堂检测的有效性,一定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这样学生才能乐学善思。因此,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灵活的检测形式:
1.提问
提问是最常用的检测手段,力求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重点和难点部分,可以采用反问的形式。提问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普遍性,让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也有展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背写
背写主要是针对课本基础知识、又是高考常考的高频考点,通过课堂检测让学生记牢,这不仅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还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规范学生答题、有序组织答案的好方法。
3.上黑板展示。
展示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好方法。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大展示(以
小组为单位)、小展示(个人展示),来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质。课堂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
4.考试。
考试是学校教学最常用的检测方法,而在较短的课堂上进行检测,教室就要精心设计题目,主客观题比例适中。这种方法主要是课堂总结或单元总结,题量不易太大。我的做法是,模拟高考的题型和时间,考察重点知识,且要求学生限时做完,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做题的速度及准确率。这种方法在复习课中更实用。
四、检测对象
(1)全体学生。
对三维目标中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察,应面向全体学生,可以采取背写、学生对子互查、考试等形式进行,且要统计检查结果,以便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和以后教学工作的改进。
(2)部分学生。
在培优转查工作中,课堂检测的对象要明确,对重点知识和考察能力是,要重点检测优秀学生,而对于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题,要面向中等学生和后进生,即分层检测。但要讲究方法,不能让学生看出你的意图。也就是说,对优等生的检测,你不能直说让好学生回答,以免伤害其他学生。我的做法是:
①按时间选择检测对象,比如,今天是星期一(或4月1号等),我会说,今天不全背写(提问),而是让每一小组的一号回答问题(分组一般是按成绩结成对子)。
②为了了解不同程度学生对某一问题掌握的情况,我一般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根据学号确定检测对象。如:凡是学号和“1”有关的学生,把背写的本子或考试的试卷上交,老师要一一批改,以便掌握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是根据上课的具体时间确定检测对象。如:今天是元月3号周四上午第二节,那么可以检测第三组(3号)、第四(周四)组和第二组(第二节)。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投机,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
高学生学习效率。但每一种具体方法都不能连续使用,要经常变动才有效。
五、检测结果
对课堂检测是否有效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检查,我在课堂检测时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检查:
①学生自己结合课本进行批改,这样即可以验证自己学习的效果,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②小组成员对该。每小组成员都结成对子,对一些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的检测,可以让对子对改,查漏补缺、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共同进步。③小组间互改。为避免学生相互作弊或打掩护,可以进行小组之间互改,最后由课代表评判,评出优劣进行表彰,给小组和学生加分。这样可以引起小组与小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④教师检查。
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真实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可以亲自检测检测结果。检查时,可以根据自己授课的情况、所学内容和检测对象,或全收全改,或部分抽查,只要能达到效果就可以。
课堂检测是检查所学知识的有效载体,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馈的重要标尺。如果能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教师适时点拨,多元评判,就能有效地引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果。只要我们潜心钻研,开拓创新,认真组织课堂检测,使学生快乐学习,积极思考,让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超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一定能打造高效课堂。
第二篇:巧设教学情境打造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巧设教学情境打造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江苏 徐州市贾汪区英才中学 王博
【摘要】如何在课堂上实现教与学的高效性,是许许多多老师苦思冥想的话题。本文从实践出发,提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巧妙地利用一切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开始的导入、在课堂中间的体验、在课堂结束的设计等时段,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使学生想学、乐学,并有众多的收获,从而打造出一节节高效的初中历史课。
【关键词】教学情境 高效 初中历史课堂
如何在课堂上实现教与学的高效性,是许许多多老师苦思冥想的话题,实践证明: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强烈求知、探究欲望,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境界,最有效的教学目的,完成一节高效课堂的打造。本文主要谈自己的做法。
一、预设诱因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导入新课,这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鉴于此,教师在教学新课前,应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通过对某一特定情境氛围的渲染;或利用教材里现成的以及教师自己设计的导语,如用歌曲、成语典故、诗词、笑话或故事等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后面的学习。
如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导入是这样来展示的: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中外有许多神话传说。西方有上帝制造亚当、夏娃的故事。亚当是世界上第一个男人,夏娃是第一个女人,从此就有了人类。我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一位名叫女娲的神,用水和黄泥造出许多男人和女人,天地之间就有了人类。为了拯救人类,她还炼五色石补天。当然,这些只是神话传说。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我国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哪里?下面你就能学到这些内容?”。这样精彩的导语设计,上课伊始一下子就抓住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从而激发学生浓厚而强烈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历史探究的情境中去。
二、过程强化体验设计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将外部刺激内化为主体感受的心理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其学习动机、兴趣及意志情感,促进其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情境与教材的互相渗透,重叠组合,使教材的知识序列与学生的情绪序列得以互为影响,贯穿始终。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体感受。
1、以“图像”创设情境
图像类情境包括各种地图、历史电视录像、历史图表、历史漫画、历史卡通等。图像系统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题鲜明、生动精美,使用得当,便可再现所需情境,也可化解教材中用文字难以说明的难点内容,极易为学生所接受。通过历史图像,教师可把学生注意力或思维带到具体的历史场境中。
如在学习《秦的统一》时,教材中有一个关于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难点,因初一学生抽象思维不够成熟,而用图表展示,不仅让学生了解皇帝制度内容,而且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形象又直观。通过展示秦朝的半两铜钱、秦朝各地的不同的度、量、衡以及不同的文字图片,不仅让学生更形象了解秦朝的货币、度、量、衡、文字,尤其能够更好地理解秦朝采取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的措施。
2、以“实验”创设情境
实验类情境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各种动手实验(教具、模型演示、动手制作)。创设实验情境,旨在引起学生的注意,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求知若渴的学习心向,更能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如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为让学生正确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于是老师演示一下,走向教室门前,慢慢地、轻轻地把门虚掩,并说这个“缝”就是广东十三行。这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学习“古代文化”时,让学生找块骨头或龟甲刻上自己想象的文字或图形;或让学生做一竹简刻上自己喜爱的诗句;或根据课后活动建议中的汉代造纸工序,以班或组为单位办一个“造纸厂”。这比任何语言都形象,易于理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既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有利于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3、以“角色”创设情境
角色类情境指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历史学习活动情境,一般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以增加对课文内容或角色的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
如在表现清朝皇帝及官员的心态时,有一个班的一个组在我刚提出问题时,就迫不及待地走上台表演起来。一个演乾隆,一个演和珅,几个演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及使团。他们是这样设计的:
使团代表:我是大英帝国委派的特使,非常宠幸地受到皇帝陛下的接见。(行礼)
乾隆:朕听说尔等蛮夷小国远隔千山万水,是不是受我大清天朝恩泽,不远万里朝贡了? 和坤:(斥责)大胆蛮夷刁民,为何见我大清皇帝不跪!皇帝:和爱卿,他们是蛮夷小国,没有文明开化,不懂礼仪,怎能和我天朝大国相提并论,朕不怪罪他们„尔等有事吗?
使团代表:我们大英帝国女王听说皇帝陛下寿诞,特命我等给陛下献上最先进的钟表、火枪、速射炮、望远镜等物品,以示友好,同时希望两国友好,互相通商„
皇帝:尔等先进东西都是奇技淫巧之物,我堂堂天朝物产丰富何物没有,何须通商!朕今儿降恩留下你们的朝贡„和爱卿,等他们走时,多送一些丝绸、茶叶、银两。
和坤:是,退„朝。
使团代表: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愚昧,„无知!“太精彩了!”我发出一声感叹,同学们都看迷了。这样设计能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不仅使学生体味出清朝统治者的夜郎自大、闭目塞听、拒绝接受新事物的心态,有利于对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得到相互交流,使新的知识顺畅融入学生的头脑,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唤起他们的热情与激情,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认同感。
4、以“语音“创设情境
语音类情境包括生动的历史故事、诗歌、歌曲、历史成语等,若在教学中巧妙使用,则能够形成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春秋争霸》时,引导学生讲卧薪尝胆、退避三舍、一鸣惊人、管鲍之交等历史成语故事。在学生们享受这些故事时,也就学会和掌握了“春秋五霸”称霸的历史知识,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唐诗与宋词”时,播放北宋词人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后再配上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感伤而深情的曲调,悦耳又优美的反复吟唱,我和同学们都陶醉了,仿佛看到了皎皎圆月下诗人反复吟诵,体会出诗人思念家人、感慨人生、向往美好的生活之情。许多同学不由自主地跟着吟唱…,随着歌声我们转入了“宋词”的探究,诗与词的区别、苏轼对词的贡献有哪些等,气氛浓烈,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用苏轼的词及王菲的歌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对词进一步了解,而且良好的情境氛围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同时实现了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意想不到的结束设计 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教师巧妙的设计,不仅使学生精神一振,进入下一个环节,同时起到画龙点睛,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好习惯。如在《秦朝的统一》一课中,对该课采用的是歌谣的形式总结“公元前二二一,秦王嬴政大统一;定都咸阳称皇帝,御史大夫辅皇帝; 地方推行郡县制,三十六郡始设置;统一货币度量衡,小篆成为规范字。”学生一读兴致顿时高涨,都积极参与,学生都说想不到历史这么有趣,以前念不少遍都不会,就这样两遍就熟练了。还有同样是练习题,然而通过巧妙的设计就不同了,如在《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一课中,用几种物体的组合画面:如冰激凌、蛋糕、小鸟、牛奶等分别链接不同的练习题,加上在幻灯片提示“我喜欢我选择”,学生疲惫的情绪一扫而光,争先恐后地去选择去表演。就这样在结尾巧妙创设情境,虽然学生已疲惫,然又迸发出学习、探究的热情,达到高效的结果。
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赞可夫指出:“教学方法如果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会变得高度有效。”在课堂上进行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不仅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目的,也符合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想学、乐学,并有众多的收获,切实落实“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从而打造出一节节高效的初中历史课。
参考文献:
〔1〕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 上)〔2〕川教版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 上、下)〔3〕《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4〕《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6月8日
〔5〕赖金群 《给“记忆”插上“翅膀”》2006年10月11日
第三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在大力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幅度削减课时,改变以往那些熬时间、拼体力的学校教育的今天,再谈创造高效课堂,恰恰迎合了广大教师的心理需求,理所当然地被教师们认同,因此各校以“学洋思,提效率”的各项教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做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理应以兼容并包的博大襟怀,去伪存真的务实态度,广泛汲取各路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之精华,博采众长,为已所用,真正从为了教好自己的学生出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出发,去组织好我们的课堂,形成适应新形式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核心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观: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打造高效率的课堂教师备课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在,那么在备课上做文章,在备课上下工夫,在备课上求发展也就为课堂教学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以前的备课总是备教材、备教法居多,而忽略了学生那一方面!总是把心思用在教材上死死把住教材不放,可以说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认为只要把教材分析透了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很难去变成高效率的课堂。所以要在备课的同时备一备学生,毕竟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以把大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的课堂。只有在学生方面想的周全的教师才能应付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就能更好的去驾御课堂。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对于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及问题要充分预设,并将教案检查时将教学预设作为重点检查的项目之一。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
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其实从老师的角度看,可激趣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因素,课堂中插入电教媒体等手段,改变学习形式等,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让课堂变得高效。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别剥夺孩子的权力,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总之不管有什么法只要能做到让孩子不怕不会,而是就怕不参与参与不上而着急,证明孩子是真的会了。再有,适当的激励机制也很重要,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3、创新的教学方式
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怀疑,常常是创造的开始。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
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还可试行“师生合作”,教师完全以一个学习者身份出现,与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自信,在讨论中激出兴趣,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坚持下去,课堂定会高效。
二、学生方面
1、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要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关注
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产生一种心电感应,看,老师在看着我呢!要让所有的学生都从老师关注的微笑和目光中,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3、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关注
找出那些值得夸奖的、值得欣赏的优点,找到他的哪怕是一点点的积极性,一点点的学习的热情,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这一点点的积极性、一点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三、三、教法方面
1、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尊严的氛围。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学生在什么时候学习最有效,在教师认为他很好,父母认为他很好,同学也认为他很好,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很好时,这个时候他学习就是最有效的。2、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
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3、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
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如果总是觉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对自己毫无责任,也是没有学习效率可言的。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是体现在课堂上,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将课堂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第四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摘要 高效课堂对于学生非常重要,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根据实际情况,自制一些教具,以饱满的情绪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千方百计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在课堂上尽可能掌握知识,课余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和训练更开阔的空间,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人才。关键词 培养兴趣 创新思维 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社会在飞速发展,经济在不断增长,社会将会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给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我们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未来人才的质量,作为数学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那么应该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呢?怎样打造高效课堂,使我们的学生学得轻松,掌握的牢固,思维活跃,将来会更有所作为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一、高效数学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不断渗透数学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一个手势,一句话,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扬,甚至一个微笑,都能给学生一个奇迹。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丰富的,是可以开发的,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是必要的,但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要不断传递渗透数学思想,要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数学思想的微妙,不断开发思维潜能。这中间老师是支持者,是引导者,是伙伴,是数学思维火花的点燃者。教师也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数学场景,尤其是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数学思想怎样渗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到数学思想的重要性。比如制作一个无盖铁皮桶,需要多少面积的铁皮,首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铁桶的侧面展开为长方形,长为上圆的周长,宽为铁桶的高,这样再加上桶底的面积,一个桶就大功告成。数学思维把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联系了起来,从而实际问题得以解决。所以教师在讲数学课时,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去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不断挖掘和开发各种资源,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一剂强心针。
二、数学课堂中多媒体的使用必不可少。
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缺少先进的教学设施,但近一年来,我校电子白板和一体机的配置后,突然间课堂教学变得有滋有味了,大量的有关图片插入、动画、声音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不仅使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而且有些数学知识更加容易掌握了。课堂既能展示大量的数学信息,又能进行大量课堂反馈练习,还能展示一些不易理解的问题。比如在讲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时,设计动画直观地展示两个图形通过旋转而得,同时找出对应顶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再比如在讲三角形全等时,设计动画将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叠一起,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找出全等的条件,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直观的印象;又比如在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通过动画设计使直线与圆相离、相交、相切,并且归纳总结它们的条件,效果直观形象易于理解。新课程的设置使数学课堂自主探究活动增加,很多数学概念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自然完成,多媒体为高效课堂提供了平台,学习、探索、归纳、总结、结果展示一气呵成,再加上图文并茂的效果,使学生多方位、立体型感知,教学效果很好,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三、自制教具可弥补高效课堂的不足。
众所周知,数学课的很多内容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不易理解,尤其表现在数学立体空间概念这一方面。教师自制一些教具,更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些内容。比如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时,教师自制的教具,能给学生形象地展示这些图形的特点,即正方体有六个面,并且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而长方体也有六个面,各个面的特征就不相同了,也就是说,相对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差别也能用自制教具来演示,一个木制长方形,如果四个顶点能活动,可变成什么图形,同学们很快能回答上来,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很显然他们的移动在一个平面,而正方体或长方体他们的各个顶点移动的话,就不会在一个平面,这样一个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差别就显而易见了。自制教具经济实用又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动脑去开发的话,定能解决一些疑惑,可见自制教具在数学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四、教师的情绪会时刻影响高效的数学课堂。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精神饱满,情绪控制适当,既不缺乏激情,又能娓娓道来,眼睛、微笑,一个手势有时能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帮他们树立信心。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一次偶然的失误回答,如遭到大声呵斥,可能会给刚刚起步的人生,画上句号。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整个课堂学生能看到,能被无形地感染。学生的回答、积极思索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能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学生的自信心在不断增强,并且思维更加积极,学习成为一个自发主动的过程,从而引导大部分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数学高效课堂的一部分。
数学课堂要注意设置一些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说白了就是一题能不能多解,考虑问题能不能多项化。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部分,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从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在反馈中多问几个能不能这样想,或者那样做,有没有更好的解法等等,让学生不仅仅只把题目做完,而且去考虑这个题之外更多的东西,培养学生全方位立体性思维。一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本课内容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课堂真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高效课堂。
六、高效课堂应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我在数学教学中时常发现一些学生,教师布置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没有自主去看书学习的习惯,依赖性很强。一遇到难题,不专心思考,总想问别人。结果时间一长,养成不能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质量自然上不去。这种学生平常学习可能给老师的感觉还可以,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很多题不能独立完成。因为平时不善于独立做一些生题,数学思维在平时没有得到训练,思维品质没有提高。一个学生不善于独立处理生题,就意味着他的大脑就没有足够的训练,没有足够的训练,就没有很好的思维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注意这方面问题设置,多表扬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想办法让学生摆脱依赖性。比如一些章节,先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不讲,然后布置练习题,遇到不会的让他们自己多思考,然后讨论,讨论以后再让他们做。这个过程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是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会更自信,从而有勇气去面对更多的生题。如果数学课堂经常会出现独立自主学习机会,再加上一些场景,会不断刺激学生思维神经,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会不断提高。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高效课堂,我们的课,应是教会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创新的解决很多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七、教师应了解一些学生的认知规律。
上好一节数学课不容易,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竭尽全力,而且要坚持不懈,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我们是教会学生去学会学习,我们的想法和学生的想法有时不能一下子进行沟通,这是正常的。我们要沉住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时间,我们的方法和做法应该是合理的,不要动不动说学生真笨,这么容易就不会做等之类的话,这样做不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一句话,不要把我们的思维强加到学生的身上,而时刻为学生着想,使我们的课堂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改进的事业。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社会有用之才。让我们的课堂视野更开阔,方法更灵活,学生更活跃,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展翅高飞,去翱翔在无限的数学太空,为这个美好的世界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真正为人类生存造福。
第五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所谓的“高效课堂”,我理解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我们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研讨,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本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目的。
下面我就将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点滴认识谈一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
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一是课堂气氛要融洽。二是课堂节奏要明快。三是要注重课堂效益。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打造出高效课堂呢?
一. 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创造高效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我们就要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级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此外我们还必须明确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在于面面俱到,我们要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外,然后重点加以突破。对于重点的突破,我们切不可以急于求成,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
2.活跃的课堂气氛
我们只要能想法设法地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他们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进而将之转化成为一种个人的能力。那么,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我们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科教育方法,积极成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以往的“演讲者”向今日的“导演”“角色”过渡,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这些我们讲十遍,二十遍的效果要好的多。所以我由此想到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世界冠军,给他们设计了一个让他们进行竞猜比赛,这一环节的设计,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课堂气氛也空前的高涨。真正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说到这一点,我是深有感受,对于学习方法不对的学生而言,他们是学的苦不堪言,我们则教的累的没法形容。
二.学生方面 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
1.指导他们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肆,会抓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所以我们每天必须给学生安排具体的预习任务,这样我们的教学进程便会流畅的多,轻松的多。
2.课堂学习习惯:
课堂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十六字方针去要求自己。即: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一个好学生必须要抓住课堂,只有将知识理解于课内,才能灵活应用于课外。一个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掌握的学生是谈不上提高而言的。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向课堂要效率。3.课后巩固习惯不可少
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每次作业都要先复习然后再做题。然后要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每次作业。我们要告诉学生,人脑毕竟不是电脑,人的记忆力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忆性的复习;二是应用性的复习。第二种类型的复习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要告戒学生万万不可眼高手低,应该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搞好自己的学习。
三:师生配合,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离开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任何形式的“高效”都是空谈,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我们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才能知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需。只有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他们才会把 心思放在学习上。
第二,建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我们只有充分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同样,我们也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总之,我认为高效的课堂离不开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则会促进高效课堂的落实。它们是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