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改进档案管理工作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目前,科学技术革命的核心和主流是信息技术革命,21世纪奖成为信息社会,这一点已成为世界共识。信息技术已当代社会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已成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信息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需要,电子档案已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发展趋势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机遇面前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把文件、图纸、照片、录音和录像等原始的记录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上,并准确、高效地提供给有关信息需求者。
一、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把实体管理变为信息管理
传统的档案管理,就是以纸质、照片、录音、录像等载体作为档案管理的实体,以手工操作为主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鉴定、保管、编研、统计和提供利用等方面的档案管理过程,其工作量巨大,步骤之繁琐。因为存储量大,档案管理部门不能对已经归档的档案材料,进行信息的提炼和加工处理,档案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被闲置甚至浪费。随着现代化管理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特别是计算机、光盘、缩微、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的客观环境,现代技术促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也应适应数字化管理的需要,从实体档案管理转变为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以信息为管理对象,对形成的各种门类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经过信息化的档案资源是可重复、多平台利用的信息资源,档案资源只有通过信息化、才能真正实现档案资源信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它能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等诸多领域提供更全面、更高效、更快捷的服务;它能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之真正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
二、应建立有效的文件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充分、合理、安全地使用电子档案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文件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此,人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改进和规范在应用计算机条件下文件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使之适应档案熔化管理的需要;其次,依据文件处理流程来进行档案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设计;再次,在信息系统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
另外,在电子档案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到一是电子档案安全性问题。因为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电子档案涉及范围迅速扩展,数量也急剧增加,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网络下防范计算机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二是电子档案的真实性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从电子文件的生成到归档缺少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相当数量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多数电子档案与其相对应的纸质档案之间未建立统一的管理方法;储存电子档案选用的载体不耐久等原因,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从而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三是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问题,通常档案的法律效力都是与其载体相关来确定,电子档案由于没有固定的载体,所以,制定相应的法律认定条文就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就是光盘、磁带、磁盘等载体的电子档案未被法律认定的原因。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
现代化的设备需要人来操作,档案工作信息化需要人来实现。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多元化知识背景才能适应要求,现代化知识将成为每一位档案工作者知识构成的要素,同时,也深刻地影响档案工作队伍的结构和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因此,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知识的专业队伍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现代科学成果在档案管理中在大量运用迫使档案工作人员支学习和掌握理论、文化和管理等有关知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计算机、数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它们对档案管理
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具有直接作用。其次,全面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如具备档案学、档案管理学、文书学、目录学、档案自动化管理以及档案著录、标引、检索、编研、复制、修裱等有关档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再次,从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看,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掌握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分析与研究、提供高层次档案信息服务与咨询等三方面的能力。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上级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的选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深造,进行离岗培训,还可以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办法,互帮互学等建立复合型人才群和梯队型人才结构。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应看到自身素质与新形势对档案工作需要的差距,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抓紧自身的学习提高,尽快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档案工作者。随着设备的更新和引进,档案管理部门既要注重引进具有丰富档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精通业务的各种人才,又要注意引进相关学科的专门人才,合理调整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原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更新,使更多的人熟悉和掌握有关现代化管理技术,科学地管理档案。
总之,在信息化条件下电子档案已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档案部门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就能够建立有效的文件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篇:档案管理工作
管理工作(25分)管理措施
(3分)
(1)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对档案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奖励措施。听汇报、实地考核,查看有关文件与原始记录
(2)机关档案工作已纳入机关工作计划或目标管理。
(3)机关档案工作已列入分客领导的岗位责任制,作为考绩内容。机构人员
(1)建立了与本机关档案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综合档案机构。
(2)配备了与本机关档案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档案人员。
(3)所配档案干部具有大专以上学识水平,经过市级以上档案专业五门主要课程的培训和业务培训。
(4)档案人员忠于职守、遵守纪律、熟悉业务。管理体制(3分)
(1)明确有1名机关领导分管档案工作;明确有1名机关综合部门负责人主管档案工作。
(2)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实行了综合管理,即对本机关档案工作实行了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一标准;对本机关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实体及资料实行了集中保管。
(3)建立了以机关档案综合管理机构为中心的档案管理网络。职能任务(7分)
(1)对本机关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归档工作进行了指导和监督;并将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列入了有关人员、部门的职责范围。
听汇报、实地考核,查看有关文件与原始记录
(2)对本机关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开展了正常的业务指导与监督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5 管理制度(5分)
制订了符合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并得到落实。业务联系(3分)
(1)主动接受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指导与监督,切实改进本机关的档案工作。
(2)积极参加协作组活动,并较好地完成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交办的任务。
二 保管设施(15分)用房(5分)
(1)有保管档案的专门库房。
2.5
现场考核
(2)档案库房安全适用,有防火、防盗、防鼠、防尘、防强光、防潮等措施。
2.52
装具(10分)
(1)有足够的档案柜、箱,并统一规范。
2.5
(2)配有温湿度计、消防器材、吸尘器、去湿机。
4.5
(3)档案库房和柜箱内配有防虫、防霉等药物。
三 业务建设(40分)立卷(16分)
(1)采取了与本机关工作相适应的立卷方法。现场考核,查看有关文件,抽查案卷(跨度较长)
(2)制订了本机关的档案分类类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并符合业务建设规范。2
(3)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归档率、完整率达95%。
(4)1986年来档案立卷质量基本符合《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要求:组卷合理,保管期限划分准确;案卷标题拟写准确;案卷封面按规定填写清楚;卷内文件排列有序;卷内目录清晰;备考表填写完整;装订结实整齐,装具统一规范。
(5)档案字迹材料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质量要求。
收集(4分)
(1)按期做好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的接收工作,对档案资料实行了集中保管。2 各类档案实体(人事档案除外)与目录未实行统一管理的酌情扣分。
(2)应归档保存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的资料收集齐全,归档及时。
整理(8分)
(1)各类档案、资料均已整理编目、上架,并符合规范编制了目录号,无积存文件。4 现场考核
(2)已按机关档案、资料的内容和载体,制订了统一的、科学的分类方案。
(3)已按不同门类、载体和不同的保管期限分别排列,并做到规范、有序、方法一致。24
保管(7分)
(1)建立了全宗卷,卷内材料不少于三种;有档案资料存放示意图。
现场考核,查看有关原始资料
(2)测记库房温湿度正常,在高温、高湿季节采取了积极措施。
(3)档案基本无霉变、褪色、尘污、破损、虫蛀、鼠咬等现象,并开展了定期检查、有原始记录。
(4)对永长破损、褪色档案进行了修复或复制,并80%完成。
鉴定统计(3分)
(1)建立了档案鉴定工作制度,成立了鉴定小组,定期进行鉴定、销毁工作,手续完备。
1(2)档案的收进移出登记及时,统计数据准确,帐物相符,各类档案统计台帐齐全。1
查看有关文件、台帐,查看原始记录。
(3)准确编制档案工作情况统计年报,上报及时
移交(2分)
(1)按规定向档案馆及时移交档案、案卷质量符合进馆要求。
(2)档案人员工作变动时,交接制度健全、移交手续完备。
四
利用服务(20分)
检索工具(9分)
(1)按不同门类、不同保管期限,不同载体分别编制室藏全部档案的案卷目录。4
如编有其它简便适用的检索工具可予适当加分,计算机检索档案可加1分,加分不超过2分。
(2)永久、长期档案全部编制了全引目录或文件卡片。
(3)有文卷号索引,并有五种专题目录(索引)或卡片(三年以上)。
利用(5分)
(1)档案人员熟悉室藏,调卷迅速准确,四分钟内准确查到一份永久和长期档案。2
现场考核查看有关材料
(2)有档案资料查借阅和利用效果登记簿,并坚持做好利用效果收集工作。
(3)编有利用事例汇编。
编研(6分)
编有:(1)全宗指南;(2)组织沿革;(3)发文汇编;(4)基础数据汇编;(5)专题汇编;
(6)机关历年大事记。
如编定了有衫价值,能反映本单位特色的可以适当加分;加分不超过2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五条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第二章 档案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对全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八条 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
第九条 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
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和提供利用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三章 档案的管理
第十条 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
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
第十一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
第三篇:档案管理工作鉴定
档案管理工作鉴定
1)编制档案保管期限表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用表册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档案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档案管理工作鉴定。它是鉴定档案保存价值和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
档案保管期限表通常由顺序号、条款、保管期限、附注以及总的“说明”等部分组成,其中,条款和保管期限是最基本的项目。
(1)顺序号。
顺序号是按照条款的系统排列顺序统一编的序号。它起着固定条款的排列位置和顺序的作用,也可作为鉴定时引用条款的代号。
(2)条款。
条款是一组类型相同的文件的名称和标题。每一条款应代表一组有内在联系的价值相同的文件。有时,为了使条款简洁醒目,也可以将价值不同的而有联系的一组文件写成一个条款,在条款下面分别指出其不同的保管期限。条款的拟制一般不宜过多过细,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但范围也不能过宽。条款较多的保管期限表还须把条款加以分类。
(3)保管期限。
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存和定期保存。永久保存就是无限期地尽可能长远地保存下去,定期保存就是只保存一定的年限,保管期满后即可销毁。长期保存一般是指档案须保存16~50年;短期保存一般是指15年以下。
定期保存的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是从文件产生后的第二年起计算,有些特殊文件和专门文件可以从其失效、结案后算起。所有确定为定期保存的档案到保管期满后还须复查,如发现有继续需要保存的,仍应保存下去,有的延长保管期限,有的转为永久保存。
对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其中,短期和长期的期限也可视需要指出明确的年限,如
短期保管的文件保管年限又可分为3年、5年、10年等,长期保管的文件保管年限分为20年、25年、30年等,工作鉴定《档案管理工作鉴定》。
(4)附注。
附注是在条款之下对条款及其保管期限所作的必要的注解或说明。例如,有些合同、协议书、借据的保管期限往往需要从有效期满后算起,就可在保管期限后注明“失效后”字样。
(5)说明。
说明是对保管期限表所作的总的说明,一般包括保管期限表的适用范围、结构、制定的依据、保管期限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以上只是档案保管期限表一般的结构,可以根据各种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特点增加或减少某些项目。
2)编制“档案销毁清册”
档案销毁清册是准备剔除销毁的档案文件的登记簿,它是供领导人审查批准的表册,同时也是日后查考档案销毁情况的凭据。
档案销毁清册应由登记顺序号、案卷或文件的题名、起止日期、数量、原保管期限、销毁原因、备注等项目组成。每一清册应编制一式两份,一份留档案馆(室)备查,一份送机关领导人审查批准。如果须送上级机关或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就应多备一份。同时报送两份,其中一份经审批后退回。
3)档案的销毁
为了慎重起见,已经被批准准许销毁的档案不应立刻销毁,而应暂时存放一段时间,待确认确实无价值时再进行销毁,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批准销毁的档案一般应该直接送造纸厂化为纸浆或者就地焚毁。为了保守机密,应销毁的档案一般不得留作它用,更不允许倒卖出售。档案销毁工作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工作,一般由档案部门会同保卫、保密部门进行,并由专人销毁、专人监销。销毁完毕后,销毁人和监销人都要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注明“已销毁”字样和销毁日期。
如有个别档案未被批准销毁,可在“销毁清册”上做出适当的说明。对于已销毁的档案,也应在检索工作上注明“销毁”字样加以说明。
第四篇:档案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本人从事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在这十多年中本人一边工作一边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由一名对档案工作一无所知的教师转娈成了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员。通过学习,我系统地了解了档案与档案工作概述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对各类档案进行收集、分类、立卷、归档、利用等管理程序,全方位地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看到了日后管理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但这些正是我以后继续努力的方向,它促使我不断地思索,不断地进步。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收获和体会。
一、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是学校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成为一所名校的一项重要保障。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比资产本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信息业的组成部分,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作为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学生管理等活动的真实记录和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作为与学校同步发展的无形资产,在学校管理等各方面正积极地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档案工作为形成和发展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校文化、教育管理、教研活动等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在学校发展的同时档案工作不被削弱,建立一套适应本校特点、体现办学规范化、科学管理水平的档案体系,使得档案工作的发展不置后于学校发展速度,全面地记录和反映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办公室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它将为学校各项综合业务、研究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尽快突破办公室当前档案初级保管管理,行政、人事档案保管单一的阶段,在规范档案的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档案信息资源。
目前,我校办公室的档案管理是将平时上级下发的收文、学校内部发文和签报分别收集,于当年年底、次年年初再次筛选,将上一的文件分成上述三大类目立卷装订保存,内容是简单地将行政、党群、人事、管理制度多方面的集中起来,基本处在档案管理的初级保管的阶段。
工作几年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所面临档案管理思路的冲击,冲击来自于资源的搜集、档案的分类方法,来自于所探究的如何针对学校特点构建档案体系、拓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冲击。通过不断学习档案知识,并把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如何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是近年来我应该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日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重新构建适宜学校业务发展实际的综合档案管理系统性框架、拓展档案信息资源是重中之重,是有利于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日常管理的关键点。
首先,要熟悉、掌握学校的业务情况和专业知识,针对学校的业务性质以及内部组织结构重新调整档案的类目;其次,还要系统地整理历史档案,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直至现在,我校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的问题:各办公室档案工作开展并未形成制度,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办公室没有把档案工作纳入他们的职责范围,导致部分档案信息的流失。二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大量档案均分散自己保存,档案散失情况严重。学校档案信息的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办公室人员对学校的调查论证、申报立项、洽谈协议、审批登记等档案大多掌管在相应的当事人手中,不能及时归档。有的即便归档也不注意归原件,经常归复印件。这些问题直接随着人员的流动导致档案信息资源的部分流失。
上述档案信息资源流失部分,正是亟需拓展、开发的档案资源。再比如,建立并完备教研、声像载体、实物、设备、外事、会议及等文书,此项内容也是整体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将档案有条理地进行分门别类,才能保证档案准确、有效地收集和利用。为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鉴定与统计等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体现档案的价值所在。
三、档案管理模式上集中统一,实体分部门保管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档案工作许多传统的做法和管理模式对做好不同时期的档案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情况来看,有一些传统做法似乎不能适应当前学校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重视和创新。其中包括档案工作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六个环节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的革新。
根据学校特点,要在加强对档案的管理的同时,确定学校档案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并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结合教育局档案室档案管理工作精神的前提下,从组卷的形式到装订的手段,尽量简化档案管理长期推行的一些繁琐的操作步骤和不必要的过程、环节,在模式上集中统一,尽快完成归档程序,尽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在模式上集中统一,即要求学校各办室协作完成收集。管理的档案要相对集中到一人,这样不致因各办公室档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档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档案损坏或丢失等严重情况。同时各办公室都要复制一套目录归档案室备份保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目录交流,这样会更清楚地整体记录学校发展和业务管理的轨迹,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整齐规范,有规可循,有目可查。
四、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档案人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当前教育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给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学校档案工作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人员,采取的是兼职的办法。为加强档案方面的系统理论和实践知识,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兼职档案人员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学校应该多派出各科室主管人员加强档案管理的专业学习和培训。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认真学习档案管理知识,提高认识档案知识的水平。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夯实理论基础。二是对档案工作自身的要求,要全面了解、掌握学校的业务,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方面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三是要勤总结,勤改进,不断创新。
五、要认真研究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健全各项档案制度,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档案信息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为使档案信息资源不流失,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有了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才能保证档案工作合理化的实施开展,这也是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我认为档案工作制度管理应该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将档案管理制度正式纳入学校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档案的部门或人员。二是建立健全学校档案工作各项制度,依据制度对有关办室进行档案目录汇集和使用调控。旨在提高教职工档案意识,确保档案完整、准确和安全。三是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主要环节要照章管理,并纳入学校管理运行程序,有利于从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管理、归档有序进行。从而切实把学校档案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
比如,确定分管领导和专(兼)职档案人员,负责对档案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和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各办室确定专门人员协助收集资料,负责本办、室的档案收集、接收、整理、分类、鉴定、保管、统计、移交等工作。档案室档案管理人员平时也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做到及时、主动收集存档的资料;按时归档、定期整理并经常检查,反复过滤;整理有序,科学管理,分柜存放,方便查找。
以上,是我多年从事档案后对档案工作的认识、收获和体会。我坚信在领导的重视和学校各办、室齐心协力的配合下,档案工作不仅会成为学校工作的参谋助手,同时也会对提高学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一定会推动整个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浏阳市达浒初级中学:孔 跃 电话:***
2015 年5月25日
第五篇: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档案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面对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需要,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搞好档案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
一个单位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领导的重视,才能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如果领导不重视,许多具体的工作都会困难重重。领导对档案工作的价值和认识程度,决定着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态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发展。因此,把档案工作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规范档案工作的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则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去争取领导的重视。如果只是一味的指责、埋怨领导不重视档案工作也是很难做好的。要使一个单位的档案工作有起色,领导和档案人员都必须重视档案工作。就档案工作而言,档案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成果是决定档案工作好坏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工作是内因,领导的重视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那么应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争取领导重视档案工作呢?
(一)爱岗敬业,使领导满意自己的工作。领导是否重视档案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不满意。因此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在领导和群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1-(二)积极宣传,使领导增强档案意识。有些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很多都是因为缺乏档案意识,认为档案工作在一个单位里不是生产一线,可有可无,对领导加强有关档案方面的宣传是十分必要的,要经常把有关文件、材料给领导看,次数多了,自然会在领导的脑海里留下痕迹,产生作用。尤其是一些与本单位密切相关的材料,很可能会使领导看后受到启发,并在实践中力图仿效。要经常向领导汇报档案工作情况,多谈一些搞好档案工作对单位的益处,诱导和启发领导重视档案工作。要努力服务,作为一名档案人员主要是及时地提供信息。使档案发挥其作用,从而更好地为单位的发展服务。
二.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档案数量越来越多,数量的庞大给保管和提供利用带来困难:管理方法手段的落后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才能有效地解决新形式下出现的新问题。
(一)加强管理意识。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他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基本技能。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者只有涉猎广博的专业知识,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以前,档案材料的形成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2- 归档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可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统计等工作,使文件的形成、运行、转换等各个环节与自动化办公衔接起来,这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操作管理技术,都迫切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去掌握和运用。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工作者的必然方向。所以,档案管理工作者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边学习边操作,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计算机知识、信息文化的学习掌握上,努力使自己具备信息知识和网络文化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三)利用现代化技术,整理档案。档案汇集着大量的指示,也记载着丰富的信息,成为一种丰富的信息资源。但档案的整理工作繁琐,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而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整理档案,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人工立卷时,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件进行分类,尽管都仿照统一的标准,但因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对同一个文件有不同的分类,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分类不准的现象,影响案卷的质量,给利用工作带来不便。而利用计算机模拟人工立卷,然后按类别将属于条目的内容打印出来,作为以前的那种以“卷”为单位时案卷目录这一检索工具的替代物,也可按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打印,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发挥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3-
三、提高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加强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了使档案工作人员能够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首先要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由于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管理方法要不断改革,因此,对档案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原来那些传统的业务知识与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所以必须对档案人员加强继续教育,尽快培养一批既能掌握新技术,又能熟悉档案专业知识的人才,才能完成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任务。
(一)提高认识水平,强化继续教育。发展继续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实际意义,认识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服务质量的提高,其根本出路在于档案人员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其次,21世纪的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机遇挑战并存,必须真正启动档案人才工程,培养世纪人才,将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相关运行机制。可以说,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是开展档案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关键和保证。首先,要建立和健全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如登记、统计、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其次,要建立继续教育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者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主动地参加定期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 -4- 业务能力和水平。比如,档案管理工作者上岗前和轮岗后的岗位培训,档案专业技术人员获得的专业技术职务可由终身有效改为动态管理,这样,便可以激励档案工作者增强参加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明确继续教育的原则,选择课程内容。相对于正规学校教育而言,继续教育具有更直接的目的性、现实性和和时效性。继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按岗位、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进行。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重视实效”的方针,切实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第一,档案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应给档案专业人员提供全面系统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的机会,尽快提高其专业水平。给档案专业人员提高吸收、补充档案学新理论、新方法、新观念的机会,弥补一次性教育的不足;第二,相关学科知识。档案工作融会了许多相关学科知识,如哲学、历史学、心理学、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等,档案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应注重对相关科学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第三,现代科技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档案工作的特征之一,也是档案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档案工作者应加强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科技软件等新技术的学习,为此,继续教育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职责。
(四)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要通过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档案法》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规定的宣传教育,使档案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搞好档案管理工作是自己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增强自觉性,为提高效率创造条件。把档案材料的积累工作纳入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加强
-5- 对档案材料的控制、积累并进行检查考核,做到奖罚分明。要建立一个档案管理组织的领导体系,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考核,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