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梅园新村活动策划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
青年志愿者协会梅园新村活动策划
一.活动背景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是中国革命纪念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1954年筹建,1960年起内部开放。文化大革命期间,原址封闭。
二.参与人员
各部门以及其他院系或部门愿意参加的人。由部门统计好上交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到场签到。
三.活动安排
宣传部负责宣传此次梅园新村活动。外联部负责联系其他兄弟部门有兴趣的参加。文艺部负责安排到场人员的工作分配,还有负责拍照。组策部负责活动策划,活动安排。办公室负责现场秩序的维持,负责到场人员的签到。
四.活动细则
1.在约定地点约定时间集合。
2.等参与成员到齐了,组织出发。
3.到场后组织集体拍照留念。
4.有经验的成员分组带领新成员了解情况,熟悉梅园新村志愿服务流程。
5.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分组组织志愿服务。
6.每个组选出组长或负责人负责这个小组的志愿服务,大家分头开展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
志愿服务,约定好时间集合。
7.由文艺部选出代表负责拍摄,记录下志愿服务的一点一滴,留下珍贵的回忆。
8.活动结束后,组织大家集合,不要出现单独离开的情况。
9.活动结束后,组织大家拍照留念,为志愿活动打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10.活动结束了,组织成员回校,不要缺人少人,单独行动的做好记录。
四.活动经费
协会为所有愿意参加志愿活动的成员支付来回车费,其他的费用由参加成员自行支付。
校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4年4月8日
第二篇:梅园新村实践活动感受
今天对于我们初一十一班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全班同学在班主任章老师及7位家长的带领之下一同前往参观了位于梅园新村的周恩来纪念馆。不论是墙上的史料记载还是陈列厅的物品都让我们大开眼界。在讲解员的细心讲解下,我们仔细聆听着那段离我们相距甚远的历史。我们深知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理应好好珍惜,不应随意挥霍时间,不然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同学们,一寸光阴一寸金,让我们不忘历史,秉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不畏坚难险阻,勇往直前!
班主任寄语: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第三篇:梅园新村观后感
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博物院观后感
梅本就是圣洁高雅、坚韧不拔、争报人间春的象征,梅园新村内住着的人让这个象征更加真实化、具体化,更加深入人心。1945年8月抗日战争的结束,让饱受战火的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然而国共两党的矛盾日益激化,内战一触即发,于是和平谈判就这么产生了。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深入虎穴,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展开了为期将近一年的和平谈判。梅园新村纪念馆便从一定程度上向世人讲述着当时的故事。
陈列馆中周恩来的全身铜像,高3.2米,重900公斤。以周恩来同志当年步出梅园大门的照片为原型,当凭一座铜像,就已经折服于他特定环境中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周恩来,一个唯一令国共两党敌我双方都肃然起敬、恭之为圣的英豪其力透于智和善,是大智大善,两阵中再无二人取代,旷世古今。贤达分两类,能与仁,常见于屈其威,口服;仁,令人服,常见与折起善,心服。对周公,却是心服口服。当时的环境有多恶劣,局势有多复杂,从现在的谍战片及各类纪录片中便可见一斑。然而展厅中的中共谈判大事记却清楚地记录着从中共代表团来到南京一直到撤离,几乎每天都在谈判,都在为取得和平而不断努力。每天处于敌对人员的监视中,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周公仍然沉着、坚定,为人民谋求和平,和中共代表团的同志们在国统区广泛的领导和开展爱国民主运动。庭院中庭有一座高6.5米、宽3.3米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是整个展厅的视觉中心,上面雕刻着中共代表团领导成员和部分工作人员的群像,画面成S型,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漫长曲折道路和我党事业后继有人。接下来二楼的一些旧报纸和文字记载更加真实的体现了中共代表团为和平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同时也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丑恶形象,与民主党派形成了统一站线,教育了人民,促进了第二站线的形成,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接下来我们到南京博物院,去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也更加深刻的来了解到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历史更迭,同时折服于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毅力,与天斗、与人斗,不断进步,才能不被淘汰,不会掩埋与历史的长河。博物院中现代化的数字馆也让我们惊异现在数字技术的发达和神奇,刺激了我们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知的探索。
从来没有和平的年代,只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有了跨越式地发展,新型的国企、央企层出不穷,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做为央企中惟一一家管理型企业,我们更要坚持党的领导,结合自身实际,服务宏观调控,打造中储粮金字招牌,打造中储粮铁军队伍;做为一名年轻的员工,我们更要用知识武装自己,积极学习党的纲领,拥护党的章程,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做,专注认真的学,谦虚诚恳的问,让这次参观带给内心的触动化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
第四篇:梅园新村纪念馆
2012年10月17号下午,我院党总支组织党员代表参观了梅园新村纪念馆。
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公原址,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战斗过的地方,位于南京市城东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街道两侧,由周恩来铜像、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
纪念馆的主体是一座颇具地方特色的二层现代建筑,庭院中正对大门立着周恩来总理的全身铜像,铜像高3.2米,他昂首挺胸、神态端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露出了从容、沉着与坚定,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的革命家风度。我们首先在周总理铜像前合影留念,然后参观纪念馆。
陈列馆一楼展厅中间是一块高6.5 米、宽3.3米的大型汉白玉浮雕,上面刻着代表团成员和工作人员群像,画面呈“S”形, 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曲折漫长的道路和我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汉白玉浮雕四周陈列着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和南京谈判的文献史料、照片及部分实物。二楼展厅陈列当年中共支持和发展爱国民主运动的照片和史料。
在纪念馆内,有的党员仔细阅读着当年历史事件的介绍,有的党员拿着相机记录着当年历史事件的物品,大家都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所感动;徜徉在梅园新村的庭院内,环顾四周留有黑洞洞的窗户的高墙阁楼,想象着当年在敌人的心脏舍生忘死、为党工作的先驱们,我们的心灵被深深震撼。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我们再次接受了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教
育,增强了爱国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机智勇敢、艰苦奋斗的革命风范和革命先烈为祖国解放事业英勇捐躯的崇高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也在不断提醒我们要保持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医院新大楼的落成,对于全院职工是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对我们共产党员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考验。我们要学习和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努力奋斗,争取使医院不断拥有更好的硬件的同时,在服务质量也上一个新台阶。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我将以更加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为患者的服务中去,为医院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参观梅园新村思想汇报
参观梅园新村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我们在梅园新村进行了党课教育活动,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汉府街,解放前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南京的办公原址。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梅园新村是当年国共两党和谈的中共代表团驻地,这里留下了周恩来总理为革命事业日夜操劳的众多印记。
走进梅园新村的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颇具特色的二层建筑墙面上密密麻麻的爬山虎,在这爬山虎的背景前是一尊周恩来总理的铜像,红色的大理石面上周总理的铜像抛弃了一般纪念建筑雕塑有底座的做法,让总理用一种亲民的方式走出来,表现了总理当时身处龙潭虎穴却仍然坚定、沉着、机智、从容。之后我们走入纪念馆,展厅中间是一块大型汉白玉浮雕,上面刻着代表团成员和工作人员群像,浮雕前面的地面上镌刻着1946.5——1947.3,这是当年国共谈判的时间,看着浮雕上每一个共产党员坚定地看着远方的眼神,抚摸着这些数字,时光似乎从身边飞泻而过,在那样的艰苦岁月里,是信仰将他们连结在一起,正是他们的前仆后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展厅里还有一辆别尔克老爷车。这是周总理当年乘坐的车子。还用来护送过中共地下党员,经过后来人的翻新养护,车子焕然一新,时间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它那铮亮的车身,明亮的车窗,似乎在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诉那段光荣的岁月,似乎看见了它穿梭在炮火风雨中的样子。展厅里还展出了各种在梅园新村生活的共产党员用过的物品,其中周总理用的皮箱和皮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着它们皮革上的纹理,我能看到周总理穿着它们向我走来,能看到他从容淡定的革命家风采。
之后,我们饶到后面去看了周总理的书房,然后来到了梅园新村30号,这里就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当年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小巧精致庭院中翠柏、石榴、腊梅、葡萄和蔷薇仍像当年那般生机勃勃,引导员特意介绍了小院旁边31号,当年国民党特务就是从31号的窗户上监视着中共党员的一举一动,如此的近距离可见当时的共产党员们身处在多少危险中,纵然如此,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还是去了胜利,现在站在那扇特务们日夜蹲守的窗下我听到了巨大的嘲笑声,无论如何正义终将取得胜利。进入30号的小样楼内,不算宽敞的房子里装修的简单大方整洁,房内陈设一如原貌,与这栋小楼相连的的是梅园新村35号,是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等代表团成员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看到他们的床上还放着当年用过的被子,被子上有很多补丁。看到他们生活过的地方深深地感到他们过着怎样节俭清苦的生活,他们把对生活的全部要求付诸于追求全国人民幸福的目标中,无怨无悔的付出,驻足片刻,我看到了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代革命领导人的那繁忙的身影,想起他们当年战斗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峥嵘岁月。
走出纪念馆,我想无论我对这次参观有多么深的体会,也无法真正体会这些共产党员所经历过的困苦艰难,我只能以此鞭策我自己,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一定会铭记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对位一个当代大学生,坚守我的信仰,决不放弃追求光明和热。梅园,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上辉煌的一页,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光辉过往。梅园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进,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言:‘梅园风范万古长青”。
此致敬礼
汇报人
班级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