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心灵有约_敬畏古树大全
我从小就喜欢看树,尤其是喜欢看古树。据母亲说,我在山地降生的那一天早晨,几只山喜鹊早早就在老核桃树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了,成熟了的核桃则在晨风中离枝而落,不断砸向核桃树下的包谷林。“那时多想挎上竹篮去捡拾核桃哪,然而就在这样想着的时候,你终于出生了。”
母亲的话让我后来对家门前的老核桃树充满了特别的感情。我常常抚摸那古老的躯干,也常仰头观望安放在高枝上的鹊巢。就这样,看一棵古核桃树,成了我的日常必修课。一向说话不多的父亲则对我说,我们全家可以缺少很多,但不能缺少这棵老核桃树。我明白父亲的意思。在那贫困交加的年代,全家人要靠它年年所结的核桃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在我的整个少年时代,我所见的是母亲在核桃成熟的季节里,每天早早起来挎上竹篮去树下捡拾夜里掉落的核桃。而每到农闲时节,父亲则用大石锤将早已晒干的核桃一颗颗砸碎,用细筛子筛下含油的核桃仁细粉。接下来,父母二人互相配合经过几道在我看来永远是那么复杂的工序后,暗红色的核桃油就呈现在眼前了。这些核桃油除了自己留用一部分外,大部分拿到集市卖了,然后再买回其他生活必需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一次次回想这些事时,我开始明白,在家人与一棵老核桃树之间,虽然并没有发生什么异常动人的故事,但所诠释的生存方式,则不能不说是沉重而深刻的。
也许是被老家的老核桃树熏染所致,后来在异乡,无论是求学还是奔波谋生,我都对那些与人为邻的古树充满深深的敬意。以至于困难重重和孤立无援时,常常会在一棵古树前,不知不觉地感到一股无法言说的力量。记得首次参加高考名落孙山,心情坏透了,便尾随一群香客爬到离县城不远的山神庙,本想烧几炷香以求神灵保佑,想不到竟被庙里两棵遮天蔽日的古树打动了,以至让我久久说不出话来。因为我分明看到,两棵高山古榕竟能借助一点薄土而在山石上生长得多姿多彩,甚至比山下沃土中生长的任何一棵古树都显得更有活力和气势。在不知不觉中,我澄明了内心,接下来不烧香不拜佛,一身轻松地下了山。后来我虽然没有走进大学课堂,但终能靠函授自学考试完成了大学学业。参加工作几年后,我也曾无端遭到打压,于是悲凉地出走流浪至云南以西的怒江大峡谷。在一个叫六库的小镇,临江护岸的一棵千年木棉古树,一下子震撼了我疲惫的身心,让我久久无法轻松地离去。我在这个异乡小镇一住就是一个星期,每天都到古木棉树下或静坐或徜徉。我因此明白了由于古木棉树的笑傲,怒江也为此稍稍改变了奔流的方向;由于有了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也就随之有了一个古老的渡口,以至独木舟和过溜索一旦系上木棉树后便千年不解。看过这一切和想过这一切之后,我踏上了归程。
如今,在我生活着的这座南方古城,也有许多古树不断震撼我的心灵,让我再也离不开它。在我看来,一座可以看得到许多古树的城市是一座具有宽容心的城市,因而也是一座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如果一座城市容留不了古树的存在,以至不断剥夺古树的生存空间,那在我看来,就是不适宜人居住的。
面对任何一棵古树,我仿佛总能听到来自于大地深处和时间深处的一个“思想者”的声音。我对它们,始终充满敬畏之心。
第二篇:(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心灵有约_目光的第二次给予
那一年,工作多年的我,又获得了重新回到高校进修的机会。在那里,我结识了禹老师。禹老师本是主研日本文学的,而他为我们担任的课程却是写作教学。初春的一个早晨,天上飘着牛毛细雨,教室前一株伶仃的杏树寂寞地开出了两朵淡粉的花。同学们嘻嘻哈哈走过,戏言要摘了它赠予我们漂亮的“班花”。后来,衣履光鲜的禹老师来了,我们便不再嬉闹。
距离真正上课的时间还有五分钟,禹老师说:“我注意到了,你们刚才在议论那两朵新开的杏花。要不要利用这几分钟的时间,听我给你们背诵一段有关花的文字?”我们热烈鼓掌。禹老师便开始认真地背诵起来——用日语!他背得十分陶醉,我们听得十分入神。不懂日语的我们,实在猜不出那是一些怎样的文字,但是,我们分明又约略地猜出了那一定是一些美丽芬芳的文字,否则,朗诵它的人不可能那样眼睛发亮,幸福的表情仿佛置身天堂。
禹老师背诵完了,我们却傻呆呆地半晌回不过味儿来。终于有人小声发问了:“这是一段写什么花的文字?谁写的?”禹老师说:“这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描写海棠花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花未眠》。”
记得当天晚上在微机教室里,许多同学都下载了翻译成中文的《花未眠》。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我大吃一惊„„”老实说,我很为他的“大吃一惊”而大吃一惊。花嘛,本不可能像人一般昼醒夜睡,花入夜而不眠,是一件多么稀松平常的事啊,作者却何至于“大吃一惊”呢?
拿这个问题去请教禹老师,禹老师说:“川端康成说,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在那个给予他‘美的启迪’和‘美的开光’的凌晨四点以前,海棠花未眠这个事实曾被他粗心地忽略着。他或许以为海棠花和朝荣一样,会在黑夜里闭合了自己美丽的容颜;他或许原本就知道海棠花是不眠的,却没有像这个凌晨四点一样在凝视中突然读懂了她。所以他谆谆教导我们: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
终于明白了,原来,那令我们“大吃一惊”的事物往往是先前被我们粗疏的心误读过的事物。很为川端康成拥有了那样一个重要的“凌晨四点”感到庆幸,他的“天目”被倏然点开,一下子看清了原先未曾看清的一切。
后来走过教室前的杏树,走过一切开花的植物,我都会很自然地想起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想起禹老师忘情的背诵,想起那惹得人“大吃一惊”的所有“美的启迪”和“美的开光”。
美好的文字和美丽的花朵一样,有能力完成“目光的第二次给予”。我们蒙昧的眼睛,常常有太多的读不懂。两朵杏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却无力透过她细腻的肌理触摸到生动的春天。我们只会开着浅薄的玩笑,与两朵奔跑了整整一个冬天才得以与我们相会的杏花擦肩而过。而当川端康成凝视过了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当我聆听过了禹老师对这种凝视的深沉解读,红尘就多了几个知音,世界就多了一分锦灿。
第三篇:(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心灵有约_农村调研报告
他主动提出要到最穷困、最偏僻的山区去支农。于是上级满足了他的要求。
他去的地方没有通车,走三天两夜才到达。进村的第一天,村人全跑出来,站在山坡上,像看一个怪物那样看他。村人木讷的表情让他吃惊。这里没有电视,手机也没有信号,村长小学都没毕业。他在心里计算,这与他所在的城市得相差一百年。
他没想到还有这么贫穷,这么偏僻的地方,一切的一切,还都是原生态。
次日早上,他突然发现,他的围巾不见了。门外传来嬉闹声,他抬头看见一群妇女正抢着他的围巾,相互戴在自己的脖子上,像是一种体验。
他看得傻了眼,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别人的东西。当围巾还给他时,已经黑乎乎脏得不成样子。隔天,他又发现他的记事本没了。门外,一群村娃正翻着他的本子认字。那笔记本,竟成了村娃们的教科书。还给他时,那上面画满了字迹和图画。他快被气疯了,笔记本是能随便翻看的吗,那上面记载着他和女友的一些来往故事,都是隐私,这要在城市,他可以去告对方一个侵犯隐私权!
再往后,他吃饭的饭碗也成了村人的稀罕物。村人拿着他的饭碗,像是拿着天外来物,翻来覆去瞧着新鲜。一个碗有什么好看的,然而村里却没有这种瓷碗,一律都是黑色的,上百年不变的土烧碗。
更让他受不了的事发生了。村人结婚,竟然来借他的被子。说是只在新郎家里摆两天。他真的愤怒了。那是他从县城特地买来的一床花棉被。这怎么可以,再说他又盖什么?村人想到了,送来一床又脏又厚的被子。
他哭笑不得。但还是咬着牙,让村人抱走了他的被子。那一夜,他什么也没盖。他想,他得再去县城买一床被。他想,不然还是快点走吧,这叫什么地方,他简直无法忍受。
一个月后,他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这里就是这里,一切都朴实到家。他要把这一切好好地写进他的报告。谁想,村长来了,开门见山,说乡里给他的每月三百块钱补助,被村里克扣了,并让他写上“捐献”二字。
这回他真的怒了。乡下人克扣粮款,克扣教师费,克扣抗灾救济金„„他都听说过。可村长竟然来克扣他的补助了。还让他写上是捐献。这还有王法吗!他想说不给。可他根本没有拿到过,看来早就在村长的手里了。
第二天,他走了几十里山路,来到乡里反映克扣情况。他想好了,他的调研报告里一定要真实地写上这一笔。太不像话了!
谁想,乡长的回答更让他吃惊。乡长说,村里之所以同意接纳你,就是因为这三百块的补助费,这是条件。因为你,村里每天得派专人去十里外挑干净水给你喝;因为你,每半月,村里要派人到乡里来给你挑十五斤青菜。这些就算一百五十块吧,剩下的一百五十块,才是村里克扣你的。
他惊呆了,万没想到是这样。一百五十块,怎么可以够一个人每天专门为他挑水喝,又怎么够一个人,每半月为他往返乡里买菜的„„乡长却说够了。他们只克扣了你一百五十块,用于村里的办公费。
那天他回村,村长正等着他,手里拿着每月克扣他的一百五十块,是要还给他。他推回村长的手。那一瞬,他的眼泪都快要掉下来。
大雪封山的日子,他病了,村里七个男人轮流抬着担架送他去看病,六十里的山路走了一整天,他想起在旅游区坐过的滑竿,一里地一千块。他悄悄地哭了,这得多少个一千块。
躺在担架上,他觉得他像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小人。他还计较他的围巾、饭碗、被子、笔记本,这一切的一切都算什么,是他该着村里人啊!
本来他以为,他的调研报告写起来该是一件难事,现在他胸有成竹,只要把这一切如实地写上,便是最好的调研报告了。
第四篇:(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心灵有约_给自己的空间
心灵有约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来自天堂的问候看着,看着,南京,飘下了多年不见的漫天大雪;雪停了,太阳出来了,我们的呼吸,我们的眼睛,变了一个世界。
记得雪花的结晶体在无数的教科书和艺术图册中出现。水,在天上转身、造型,力学、化学、美学、天文学,人类的智慧和才情依然面对着困惑。不过,这一点也不要紧,孩子们欢天喜地,冬季奥运的旗帜照常升起。
生活,在大雪纷飞之时,在冰天雪地之中,有了一些不便。抱怨和焦急一瞬间就过去了,自然而然地是放慢一下自己,不再那么忙碌,好似雪花悄悄悠悠地从天而降。
下雪了,尘埃落定,庄稼安睡,大地滋润。在雪地里,在茫茫的旷野之中,脚踩下去,每一步都是稳稳的,生命的节奏真实得清晰可见。
大雪封门,一个人,想念变得纯静遥远;若有亲人朋友相聚,收不住聊起往事、趣事,天下大事。原来,每一个人其实都会是孩子,都会是军机大臣。
雪,定格在空间。我们的摄影同事迎来了盛大节日,他们像狼一样,在猎物面前窜前窜后,两眼放出奇异的光色。这样的饕餮,情不自禁欲与他们分享。
这是一个与惊喜渐行渐远的时代,突然间,好痛快的一场大雪,那一定是来自天堂的问候。
第五篇:(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心灵有约_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
给女儿辅导英语时,读到一篇题为“最重要的一课”的短文。在作者上护理学校的第二个月,教授出了一个测试题:“打扫学校卫生的那个妇女叫什么名字?”作者想:“这一定是个玩笑,我见过那个女人好几次,她50多岁,很高,有着深黑色的头发,但我怎么可能知道她的名字呢?”于是,她把这道题空着交了卷。在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学生问老师这道题是否要算进测验的分数。教授回答说:“这是肯定的。在你的一生中,你会遇到许多人,所有的人都是重要的,他们值得你注意和关心,即使你所做的只是微笑和说一声‘你好’。”这位教授不仅给护理学校的学生们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也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
我想起了楼道里日日可见的保洁员,那个头发有些花白的中年男人。他每天清早就提着水,拿着拖把和抹布来到楼里,一丝不苟地拖地、擦扶手,见人就朗声问一声好,道一声早。地面和扶手上真可以说是纤尘不染,朋友们来玩,都说没见过这么干净的楼道。可是,我从来没有问过他姓什么,我相信邻居们也和我一样。我们每天享受着他给我们带来的洁净和舒适,他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却浑然不觉,我们被城市钢筋水泥包裹得坚硬冷漠的心,根本无暇去感受这样普通人的存在。
我想起了那个每天给我们小区送报的人:每天下班回来,报纸总已折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信箱里,一年365天,无论刮风下雨,从来没有耽误过。记得有一个风雨交加的午后,我外出回来,恰好看到送报人骑着车在我前面急行。他的车后挂着两大邮包的报纸,用塑料布扎着。一阵风吹来,吹开了他的雨帽,也吹开了塑料布的一角。只见他迅速下了车,顾不得戴好雨帽,先将塑料布掖好,又用绳子扎牢。到每一家的门口,他先解开雨衣上方的扣子,迅速从邮包里取出报纸揣进怀里,然后走到报箱前,从怀里取出报纸,小心折好,放入报箱。他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地不让报纸淋到雨水。送一份报纸竟要这么多“工序”,我的心头忽然有一种悸动。而我们在温馨的灯下读报时,有多少人会想起这位行色匆匆的送报人,想去知道他的名字,对他做更深的了解呢?
这篇文章让我开始关注他们的存在,我终于知道了这位保洁员姓钱,这位送报人姓张。“所有的人都是重要的!”每一个迎面而来的人都值得我们注意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