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生活的品质_上帝阅读着尘世的每一个人
上帝阅读着尘世的每一个人,他把每一个人都当成一本书。厚的,还是薄的?通俗的、经典的,还是无聊的?书是自己写的。对人生的理解,对家庭的理解,对爱的理解,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每个看上去普通的面孔后面,都有一段段传奇经历,一段段曲折故事,一段段心路历程。每个人都在用生命撰写着自己的那本书……网络作家南航在《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中写道: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父母是我们的出版社,生日是我们的出版时间,身份证是我们的书号。老人是史书,多胞胎是丛书,军人是兵书,僧人是经书,良朋诤友是参考书,那些以刺青、文身、彩绘为时髦的男女是图画书。如果你身高体胖,那是大开本;如果你小巧玲珑,那是袖珍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让坏人成为禁书,让好人成为畅销书。让我们用心研墨写好自己,因为我们的印数只有一册,因此每个人都是绝无仅有的孤本珍籍。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些故事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上帝不眨眼地读,爱不释手;有些人的故事平淡无奇,但他懂得用优美的句子来装饰,上帝倒也愿意瞧上两眼;有些人把自己的书,记成一本流水账,记成了一本枯燥的万年历,上帝翻着翻着,没了兴趣,随手就将它扔到一边了。
这个世界,有贵族也有平民,有宫殿也有贫民窟,有美人也有残障者。有些人不停地抱怨上帝不公,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命运多舛、龙游浅滩、虎落平阳、良马难觅伯乐……其实这些抱怨上帝充耳不闻。
上帝只是个愿意看书的老头儿,他阅读尘世的每一个人,你只有把自己的书写得精彩了,才能得到他的眷顾。
第二篇:(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心灵有约_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
给女儿辅导英语时,读到一篇题为“最重要的一课”的短文。在作者上护理学校的第二个月,教授出了一个测试题:“打扫学校卫生的那个妇女叫什么名字?”作者想:“这一定是个玩笑,我见过那个女人好几次,她50多岁,很高,有着深黑色的头发,但我怎么可能知道她的名字呢?”于是,她把这道题空着交了卷。在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学生问老师这道题是否要算进测验的分数。教授回答说:“这是肯定的。在你的一生中,你会遇到许多人,所有的人都是重要的,他们值得你注意和关心,即使你所做的只是微笑和说一声‘你好’。”这位教授不仅给护理学校的学生们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也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
我想起了楼道里日日可见的保洁员,那个头发有些花白的中年男人。他每天清早就提着水,拿着拖把和抹布来到楼里,一丝不苟地拖地、擦扶手,见人就朗声问一声好,道一声早。地面和扶手上真可以说是纤尘不染,朋友们来玩,都说没见过这么干净的楼道。可是,我从来没有问过他姓什么,我相信邻居们也和我一样。我们每天享受着他给我们带来的洁净和舒适,他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却浑然不觉,我们被城市钢筋水泥包裹得坚硬冷漠的心,根本无暇去感受这样普通人的存在。
我想起了那个每天给我们小区送报的人:每天下班回来,报纸总已折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信箱里,一年365天,无论刮风下雨,从来没有耽误过。记得有一个风雨交加的午后,我外出回来,恰好看到送报人骑着车在我前面急行。他的车后挂着两大邮包的报纸,用塑料布扎着。一阵风吹来,吹开了他的雨帽,也吹开了塑料布的一角。只见他迅速下了车,顾不得戴好雨帽,先将塑料布掖好,又用绳子扎牢。到每一家的门口,他先解开雨衣上方的扣子,迅速从邮包里取出报纸揣进怀里,然后走到报箱前,从怀里取出报纸,小心折好,放入报箱。他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地不让报纸淋到雨水。送一份报纸竟要这么多“工序”,我的心头忽然有一种悸动。而我们在温馨的灯下读报时,有多少人会想起这位行色匆匆的送报人,想去知道他的名字,对他做更深的了解呢?
这篇文章让我开始关注他们的存在,我终于知道了这位保洁员姓钱,这位送报人姓张。“所有的人都是重要的!”每一个迎面而来的人都值得我们注意和关心!
第三篇:(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哲理荟萃_典型
李局长已经等了好久了,终于等来了一件令他高兴的事儿。
李局长等了好久的事,就是想在系统内找一个好典型,然后通过宣传,让他的工作成绩被上级领导知道。因为他在县林业局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七年,早该提拔了,可机会一直等不来。
这下机会来了。
昨天下午,局里召开各乡镇站长、林场场长会议,冷不防冒出一件事来:小界岭林场58岁的杨长贵30年造林一万亩,为护林曾与盗伐者搏斗过,为造林曾三个月住在界岭上,工友去看他,吓了一跳,以为碰上野人了!前天,老杨在扁担沟植树时,突然昏倒,被人抬着下山,拉到县医院检查,确诊为胃癌晚期。工友们说,老杨是长期战斗在深山老林,饥一顿饱一顿,久而久之积劳成疾的,其事迹令人感动。
李局长当即到县医院看望了老杨,并送去医疗费5000元。回来后,把党办、宣传股、办公室的人叫到一起,研究下一步重点宣传好老杨三十年如一日、忘我造林的先进事迹。他说:“先进人物就出在我们单位,你们为什么以前没有上报过?老杨同志的事迹必须马上整理出来,下周进行本系统表彰,然后再让县里作决定,号召全县人民向老杨学习。”
这些安排好后,李局长赶紧找县委张书记,汇报了老杨的情况,并得到了张书记的充分肯定。这下,李局长心里有了底儿,回到单位重新布置起来。
几天之后,老杨的事迹由办公室刘主任起草、宣传股董股长修改、李局长亲自润饰后,定了稿。局里从机关和基层抽调了12名同志,成立报告组、材料组、后勤保障组,李局长又签字拨出5万元专款,在市报上买了专版,请了记者把老杨的事迹采写后发表出来,同时请电视台拍了专题片,在电视上重点推出。老杨的事迹家喻户晓。
李局长做完了这些,又专门到省林业厅找厅长汇报,这次不但受到厅长的肯定,而且还要求报告组再将材料修改一下,在全省林业系统进行宣传。厅长说,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做环保工程的今天,老杨这个典型别具意义,一定组织好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向老杨学习。
李局长得到指示后,马不停蹄回到单位重新修改老杨先进事迹的稿件,经过反复推敲,一周后终于成稿,报省厅批准后,“杨长贵先进事迹报告团”在李局长的亲自带领下出发了。他们在全省18个地市林业系统巡回报告,引起强烈反响。广大林业职工为有这样一位常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好工友而自豪,为老杨显著的工作成就而惊叹,更称赞他临危不惧勇斗盗伐者的大无畏精神。老杨的造林护林精神被人们传颂着、赞扬着。每次报告会开始,都会有不少人被报告者的真情所打动,流下感动的眼泪,按李局长的话说,这样的效果极好。
经过近三个月的巡回报告后,省林业厅作出决定,在全省林业系统干部职工中开展向杨长贵学习的活动。红头文件下发的第二天,李局长带着巡回报告团的同志回到了单位。
可是,李局长一到单位,就有同志告诉他,杨长贵于头一天晚上在县医院离开了人世。那位同志还说,老杨咽气儿的时候,单位没有一个人在跟前。
第四篇:(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哲理荟萃_销魂梅花
雪已经漫过棉靴的鞋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四季中,唯有此时的大地最为宁静,看李渔《笠翁对韵》,读到“雪衣娘”,思绪一下子就被拉到这样的场景中。成人的内心,也翻腾出孩子的稚气。
雪中的树棵棵都像圣诞树,尤其是雪松。一年四季都那么绿,看得都生了厌倦,这下可好,终于换了装,就十足地可爱起来。
好像自小就对梅情有独钟。可梅并不像那些花草与我亲近。搬进新居,曾兴致勃勃地买过一株梅,遒劲的枝,淡黄的花,温润的香。喜欢驻足、观看、迷恋。可梅终究不安于家常的侍弄,第二年便不再开花,只剩枯枝。久等以后,我只好把它们端至楼下的花坛中,放置在自然的雨露下,仍然期待有含苞吐蕊的奇迹。一直没有。那么坚强的花,能抵住严寒,可在我家温暖的环境中,却生命短暂。于是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养梅,怕见它们的再度衰亡。草木中,梅应是有格的,与清高的人相仿,也并不随和好通融。
这或许是我的误解,它们是心境开阔的。前些日,寒流从北疆跋涉南下,雪也许在赶往江南的路上,先是有雨,而后就是雪了,接着就有脉脉梅香。屋后去赏雪中的梅,梅在枯瘦的枝上绽放,却阵阵暗香,诗人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只有雪,可与它一论高下。梅上的雪是不是也浸润了一缕花香呢?想到妙玉收梅花上的雪来沏茶,茶水清冽,可怕煞了眼前的风景,只是静静地赏着,并不折花枝,更不取花上雪。
立在梅前,梅枝横生,清瘦,有如兰亭序的风姿。那些梅花,看着竟有恍惚之感,疑为蜡雕,大雪纷飞中自有一种娇柔。不禁默念岁月的长河中为它们吟咏的诗文,能咏出梅的神韵的并不多。好在到林逋那儿,孤山的梅依旧在,依旧能让人想起暗香疏影的美好形容,能这样以梅妻鹤子作为依傍,想来也是勇气,一座名城,一座名山来记住他和他的诗句,也是对他的赞誉和承认吧。王冕的墨梅,也是我喜欢的一首,朵朵花开淡墨痕,墨香梅香相融,墨色梅色同在,中国文人的底气也是这般自负中有清朗。
梅相当容易入画,在雪地里尤其夺目。雪铺就的底子,更像一匹纯白的锦缎,抖开来,花开如绣,一朵又一朵,红梅有着直截了当的热情。画家黄永玉喜画红梅,看过一幅水墨红梅。画里梅枝,艳红如血,瘦干交错,墨气淋漓。他还在一篇回忆录里提及红梅,当年,黄永玉还在战地服务团认识了瞿秋白的一位学生,姓陈,结下一段情谊。后来剧团解散,他到处教书,到处投稿,但每年到了过年时就回到陈先生家里。那时,陈先生家的红梅花开得正好。要是哪一年没有回去的话,陈先生就会给他写信说:“花都开了,饭在等着你,以为晚上那顿饭你一定赶得来,可你没有赶回来。你看,花都开了。”
花都开了,香气溢乾坤,多么美好的情谊!于是忍不住,折两三枝作为清供,也算不辜负这番软香温存。这样的寒香,召唤着整个春天。
第五篇:(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哲理荟萃_感悟蝉语
双休日外出旅游,本来想去森林公园爬山、听泉,领略大自然之魅,未曾想路经沂河之畔一片生机盎然的林子时,却被那里此起彼伏赛歌似的蝉语吸引住了。蝉语即是蝉鸣,是夏季里乡间丛林中最热烈最能展示天籁的歌唱,任何人身临其境,都会驻足倾听,倾听自然界的蝉音,感受绿色世界的奏鸣,于无限风光里循着躁动的蝉鸣展开遐想,感悟空灵„„这片沂河畔的林子很大,足有几百亩,杨树和垂柳簇拥成一望无尽的绿色,河水在树林的旁边波光闪闪,倒映其中的树丛把一河碧水染得更绿了。我不再去爬山,不再去听泉,不再去伴随着汹涌而去的林涛遥望天高云阔,此时我就安静地仰躺在这片林子里,倾听着一声高一声低不止不息的蝉语,心情欢欣着、快乐着。我渴望有一只蝉能落入怀中,然后把它轻轻捧回家里,让它栖于窗外的栀子花上鸣叫。即使有一天我不喜欢了,也逃脱不掉它的歌声,它会通过窗口给我展示美丽而透明的翅膀,让我从大自然的吟咏中走出来,又随着它响亮的歌喉走回去。
今年的雨水旺盛,野外的树木愈加葱茏,周末旅游来到乡下,听到的蝉声也格外丰厚。这就得感激大自然的造化了,丰润的泥土、温暖的阳光、和煦的微风、大自然的仁慈,孕育了自然界的舒展,让蝉这种栖息于枝条间的生命,也能轻松地一展歌喉为人类吟咏和歌唱。有人说蝉鸣是为了歌咏生命,我觉得这是文人的抒情与揣度。
其实蝉的生命是有限的,它的幼虫在厚厚的泥土之中孕育,然后拱出地面变成知了猴沿树攀爬而上,在这个漫长的攀登过程中还要进行一次艰难的蜕变,最终才能化蛹成蝉。一只蝉的成功,就在于它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一过程,在于它能够挺起坚硬的翅膀在丛林中展示它的美丽,敞开清脆的嗓音为人间吟唱一种独特的韵律。古诗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次郊游,我沉醉于感悟蝉语的境界之中,心静静地在蝉声中漫游,随着抑扬顿挫的蝉鸣声,我的思绪,我的魂灵,渐渐沉浸于小时候听蝉、捕蝉、追逐着蝉奔跑的情景之中。
感悟蝉语,不同的人对蝉鸣有不同的感受。如有人感到“它一扬一顿,甚至声音的长短,都像含着节拍似的”,“仿佛一大片绝佳的乐阵,在那里奏着清幽的曲子”;又如诗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蝉以狂躁不安的叫声、桀骜不驯的形象屹立于树冠之中;另外也有人赞曰:“白水满时双鹭下,午阴清处一蝉鸣。”无论哪种赞誉,都是被蝉语触动了心弦,继而引发了情感的共鸣和诗意的畅游。
同样是蝉鸣,骆宾王说“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满腹抑郁不平。同是唐朝人的虞世南就说“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而我则认为,蝉是盛夏时节丛林中最狂热的歌手,它用声音激发所有的生命潜能,它歌、它哭、它鼓、它呼,把生命中经历的创痛呼喊出来。它让时节听到霹雳、呼啸,看到闪电、浪涌,让人间闻到树木与野草的清香,在无限风光的杨柳枝头,一声唱和,万声相应,啸吟成群,真正是热浪滚滚,蝉声汹涌,为整个夏天增添了别样的欢快与乐趣。
常年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城市,烦躁中常常渴望森林,想象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如若伴着鸟啼蝉声,静静地遐想,幽幽地沉思,那该是多么美好!在这个双休日,我终能有幸遁入这片丛林,手握一卷诗书,感悟着清脆的蝉语,不知不觉,世俗的劳顿早已涤荡得干干净净。真没想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竟然让我遇上了,整整一天,我就在丛林之中感悟着蝉语的述说,感受着别样的宁静,这也算是我在大自然中觅到的一种福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