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意见(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17:5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意见(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意见(范文模版)》。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意见(范文模版)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意见

(苏建质(2004)318号)

省辖市建设局、南京市建委、建工局: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质量检测需求也逐步增加。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的监督管理,规范和提高我省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整体水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根据当前工程质量检测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分析工程质量检测管理面临的形势,提高对工程质量检测监督管理紧迫性的认识。

自去年在全省开展工程质量检测专项整治暨创建“十佳”检测机构活动以来,全省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是,随着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逐步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引发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盲目压价、违规承诺等手段承揽检测业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检测市场秩序和检测行业的信誉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效应;检测领域的虚假行为和检测数据的虚假现象有所抬头;检测机构扩张,检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少数检测机构内部管理松散,制度不健全,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检测市场及检测行业监管的责任加大。因此,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工程质量检测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对工程质量检测监督管理紧迫性的认识。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重点整治和打击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对于在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中弄虚作假的行为,一经查实,要坚决予以严厉惩处,以确保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进一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

二、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检测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检测工作的质量。一旦检测结果不准确,或者出具不真实的报告,必然会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隐患,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是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思想素质。

检测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对待检测工作一丝不苟,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按章办事,使 “不做假试验,不出假报告”这一最基本要求成为检测人员的自觉行动。省建设厅将组织制定《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职业道德准则》,规范检测人员的行为。

(二)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检测人员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

为了提高我省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针对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对人员的特殊要求,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对检测人员的培训既要实施专业理论培训,又要进行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我厅已组织制定了《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培训及考核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并下发执行。各有关检测机构要按照《大纲》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本单位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申报资质、资质扩项等涉及到检测人员的条件,要严格把关。

(三)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法制观念。

各检测机构要对工程质量检测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全体检测人员质量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意识以及法律法规意识,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三、改变工程质量见证取样检测委托方,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检测的公正性。

工程质量关系到百年大计,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担负着涉及结构安全及重要使用功能内容的抽样检测和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见证取样检测,社会责任重大。长期以来,大量的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一直是由施工方委托、监理或建设方见证取样。随着检测市场逐步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由施工方委托,难以保证工程质量检测的公正性,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改变工程质量检测委托方,即工程质量见证取样检测一律由建设方委托。各省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实施办法。

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对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监管力度。

(一)建立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信用档案。

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促使检测机构和人员增强信用观念,促进检测市场信息公开,是新形势下加强对检测机构和人员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检测机构及检测人员信用档案,主要包括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业绩、检测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及其它不良行为记录等。检测机构和人员的信用档案是对检测机构资质年检、升级、扩项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检测机构和人员纳入建筑市场有关企业和技术人员信用档案实施统一管理,并对检测机构和人员的不良行为记录进行网上公示。

(二)建立工程质量检测飞行检查制度。

建立飞行检查制度是获取工程质量检测真实信息的有效方式,也是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动态监管的重要手段。飞行检查的结果纳入检测机构和人员的信用档案。我厅已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飞行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本地区飞行检查制度,并积极探索飞行检查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此项制度。

(三)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分支机构管理。

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在本地区或异地设立工程检测分支机构,不少单位以分支机构的名义实行资质挂靠、出卖、出借,对检测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鉴于工程质量检测所具有的特殊性,对于一些特殊的专项检测项目,分支机构的检测设备、环境和人员等必须与所承担的业务相适应,并应经省建设厅资质核准,到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建立和完善检测试样留置制度。

检测机构的所有活动均是围绕检测样品的处置而进行的,检测试样的留置是样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建立和完善检测试样留置制度是提高检测机构管理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检测数据的可追溯性的重要措施。检测试样应按如下要求予以留置:

1、规范和标准明确要求需留置的试样,应按规范规定的程序、环境、数量和要求留置;

2、非破坏性检测,且可重复检验的试样。应在样品检测或试验后留置3天;

3、破坏性试样,应在样品检测或试验后留置2天。

各检测机构应设立检测试样管理员,专人负责试样留置工作。对试样的分类、放置、标识、登记应便于检查,并符合有关要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检查和指导。

(五)进一步落实不合格检测结果报告制度。

工程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加强对检测数据的管理,进一步落实不合格结果报告制度,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防止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投入工程中使用和防止工程质量事故的重要途径。检测机构对出现的不合格检测结果,应建立台帐,并于当日上报工程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质量监督机构应及时对出现的不合格检测结果进行检查,对处理方法进行监督,并定期对本地区出现的不合格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对工程实体进行监督抽检。对于不合格检测结果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的单位和个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作为不良行为记录予以公示。

(六)进一步落实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自2000年实施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来,在保证检测试样的真实性和代表性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但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见证取样人员的数量远远适应不了要求,少数见证人员业务素质差,起不到见证的作用,一些检测机构对见证取样人员的核查流于形式,致使见证取样送检制度有的未真正落到实处。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检测机构要严格按(苏建质(1998)270号)《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

检测见证取样送检暂行规定》的要求,进一步落实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同时,应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和实验室“两块”等试样的标准养护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见证取样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强对各责任主体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

五、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检测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规范检测市场,促进检测机构提高检测能力的有效手段。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的重点是:

(一)全面推广使用检测管理软件,逐步实现全省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化。

近几年,我厅在全省检测机构中推广使用检测管理软件,较好地促进了标准、规范在检测工作中的贯彻执行,提高了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但是,目前仍有部分检测机构没有使用检测管理软件,应积极创造条件,在今年年底前全省所有检测机构均应使用经鉴定合格的管理软件,以提高我省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

我厅将结合全省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全省实施检测信息联网工作,以更好地监督、检查、管理全省检测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检测数据联网工作,网上公布检测信息,对检测机构加强社会监督。

(二)全面推广检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检测数据自动采集是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防止检测数据弄虚作假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两块” 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已在大部分检测机构推行,部分地区检测机构已在检测项目中全面使用检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年年底前,全省所有检测机构均必须采用“两块” 检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并与检测管理软件联网,实现检测数据自动采集、自动传送、自动统计、查询和打印。2005年底,要在所有能实现的检测项目中,全面采用检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要加强对检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研制、鉴定工作,未经鉴定的系统软件不得投入使用。各检测机构应加强对自动采集系统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其安全可靠。

(三)统一全省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有关表式等文档。

随着工程质量检测有关规范、标准的变化,检测项目及参数的增加,我省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有关表式等文档已不能适应要求。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厅将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对全省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有关表式等文档进行统一,明年上半年完成此项工作。

江苏省建设厅

二00四年八月二十三日

抄送:各县(市)建设局(建工局)、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工程质量检测业主委托实施办法 苏建质(2004)372号

关于改变我省建设工程质量见证取样检测委托方有关事项的通知

苏建质(2004)372号

各省辖市建委(建工局)、建设局:

根据我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意见》苏建质(2004)318号精神,经研究,特就改变我省建设工程质量见证取样检测委托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程质量见证取样检测的委托

从2004年12月1日起,我省新开工项目的建设工程质量见证取样检测,一律由建设单位直接委托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进行。

建设单位委托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进行工程质量见证取样检测应依据以下原则:

1、所委托的检测机构应具有江苏省建设厅核准的检测机构资质并通过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

2、一个单位工程检测项目只能委托一家检测机构在其核准的资质范围内进行检测。

3、签订书面的工程质量检测委托合同。

二、工程质量检测取样、送检及检测报告

1、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应严格执行苏建质(1998)270号《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暂行规定》。

2、工程质量检测取样由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单位应按规定配备取样员。

3、工程质量检测试样抽取的数量、部位等应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实施。施工单位负责按工程进度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提出取样方案,监理(建设)单位负责审核批准。

4、工程质量检测试样实行封样制度。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试样的真实性。

5、监理(建设)单位负责取样、送检的现场见证工作。监理(建设)单位应按规定配备工程质量检测见证人员。

6、检测机构应按检测委托合同约定,向建设单位或由其授权的监理单位提交检测报告。建设单位或由其授权的监理单位应及时将检测报告原件提供给施工单位。

三、工程质量检测的费用

1、工程质量检测委托方改变后,原由施工单位承担的检测费将在测算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定额,费用由建设方直接支付给检测机构。施工单位按定额向建设单位收取试样制作、封样、送达等必要的费用。

定额调整的具体规定我厅另行文。

2、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严格按照江苏省物价局批准的现行收费标准收取检测费用。

四、监督管理

1、将是否违反本规定作为工程质量监督巡查及工程质量检测飞行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2、要切实加强取样、见证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取样、见证人员培训的数量和质量,使取样员、见证员能够满足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需要。

3、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要结合日常质量监督工作,将现场取样、见证人员配置,取样见证工作的开展等作为行为监督的内容之一。对于不具备江苏省建设厅核准的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和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核发的计量认证证书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予认可。

江苏省建设厅

二00四年十月十四日

抄送:各市、县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第二篇:关于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规定

关于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省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管理,保证检测和鉴定工作科学公正、结论客观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徽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从事工程质量检测及鉴定工作和对工程质量检测及鉴定工作实施管理,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指的工程质量检测及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工程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设备、预拌砼、构配件的质量检测,对上述工程实体的质量检测及鉴定;

(二)对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

(三)对电力、煤炭、石化、冶金等行业各类属于施工质量验收范围的、建设工程的材料、实体等检测与鉴定;属于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涉及结构安全项目的各类检测。

其他(待补充)

第四条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 从业管理

第五条 检测机构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证书,为社会提供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服务的技术鉴证类中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

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无独立法人资格的建筑施工企业、市政施工企业、预制构件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等建筑业企业内设的试验室,监理公司的检测部门等(以下称企业试验室)不属本办法所指的检测机构。

第六条

检测机构的设立按照“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总量与检测市场容量相匹配”的原则进行。每年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管理协会(下称行业协会)收集汇总上年社会各类建设工程投资总量、已有检测机构检测产值总量和检测机构地域分布情况信息,作为本检测机构增加扩容控制的参考依据,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按行政许可程序批准增设新的检测机构。

第七条

企业试验室是企业的一个部门或分支,其设立与取消属企业内部行为,由企业根据内部检测工作需要决定,不受检测市场容量控制。

第八条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企业试验室对有计量检定要求的仪器设备必须按规定的标准周期进行计量检定。

第九条 鼓励检测机构和企业试验室参照《实验室认可准则》(CNACL201—99)要求建立质量体系,积极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可靠性。

第十条 检测机构根据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进行资质分类:(待推敲)

一、建设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类

(一)建筑材料:

1、水泥、砂石、轻集料、掺和料、砌墙砖和砌块;

2、钢筋、钢筋接头(焊接与连接);

3、普通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砌筑砂浆;

4、防水材料;

5、道路用材料;

6、沥青类材料。

(二)回填土检测;

(三)外饰面砖粘结强度;

(四)混凝土预制构件,装饰、装修材料。

二、建设工程专项检测类

(一)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

(二)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风压变形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和幕墙材料质量的检测;

(三)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装置的检测;

(四)钢结构工程质量(焊接、制作、安装、涂装、高强度螺栓连接)检测及结构安全性的评定。

三、建设工程可靠性检测类

(一)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结构安全性检测及评定;

(二)地基基础—基桩动测(高应变承载力、低应变完整性、声波透射法)、静载检测、复合地基检测、抽芯验桩、基础沉降的检测及评定。

其他类别和各类别检测机构应具备的条件按建设部文件执行。

企业试验室可依据检测能力参照上述检测机构类别进行分类评估。

第十一条

根据检测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状况、检测能力、质保体系等对检测机构资质进行核准。

资质申报核准的程序是:检测机构提出申请,经所在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报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颁发《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和检测报告专用章。批准的检测类别、检测能力和业务范围登记在资质证书副本中,同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查工作由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

企业试验室检测能力评估工作由行业协会负责。由试验室所在的企业依据自愿原则向行业协会提出申请,协会根据其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检测能力给予审核评估,并颁发相应的《企业试验室检测能力认可证书》。

第十二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限为三年。期满前三个月内检测机构向资质管理部门提交书面换证申请,逾期未提出申请者做自动放弃处理。资质管理部门接到换证申请后对检测机构应具备的能力和条件进行复查核准,结合资信情况、不良记录和违纪情况给出同意换证、延期换证、和不予换证的审核结论。出现本规定第三十六条所列行为的不予换证。

换证审核和资质增项审核可同时进行。检测机构资质增项手续同资质申报程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每半年受理一次,除提供增项申请和能力证明材料外,应提交3份模拟或试运行检测报告。

检测机构试运行增项项目超过半年不办理增项申报的视为超范围检测。

第十三条

检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的,应当在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后,30日内到资质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手续;检测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时,应向其分支机构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检测机构解散和关闭,应向辖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发证部门收回资质证书和证章,并在媒体上公布。

第十四条

对检测机构和企业试验室的检测人员实行上岗证书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对质量检测从业人员有资格要求的从其要求,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检测人员应当具备行业检测协会要求的能力认可条件。

行业检测协会应根据检测岗位类别分类制定检测人员能力认可条件,负责岗前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

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考核,具备能力认可条件的检测人员由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颁发检测人员上岗证书。上岗证书的格式、内容由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统一制定。上岗证书每三年复查一次。有关检测人员的岗位和管理,执行《安徽省建设工程检测试验人员管理办法》。

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检测机构或企业试验室,检测人员岗位变动,应按规定办理变动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中根据《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 规定从事监督检测工作的检测人员及监理单位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从事平行检验的检测人员均应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第三章 行业自律

第十六条

检测机构必须遵守《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公约》,以“科学规范、诚实信用”为基本原则,自觉服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管,接受行业协会的指导管理,严格自律检测行为,保证出具的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准确真实。

第十七条

检测机构必须按资质类别、资质证书许可的业务范围、职责和权限开展检测业务,不得超越资质类别规定的业务范围和权限承揽检测业务。

检测机构不得出租、出借资质证书和证章,不得允许其他单位使用自己的证书和证章。第十八条

检测机构可承担本行政区域内见证取样送样检测、社会委托检测、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检测任务;承担企业委托的建筑材料基本检测任务的检测机构不得同时承担该企业的见证取样检测工作;企业试验室属于企业质保体系的的组成部分,负责本企业施工或生产过程的质量自控和自检,不应承担本企业以外的检测业务。

第十九条 工程质量检测业务应当由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委托方应选定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检测业务,并签定委托检测协议,明确对检测结果发生争议时的处理办法。当检测机构与委托人或委托人的相对方有隶属关系或利害关系时,检测机构应当回避。

提倡将工程质量检测委托机制融入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中,建立逐步实行由保险公司或风险管理单位委托的机制。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效的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并在检测报告中注明所采用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检测数量和检测工作的深度要满足竣工验收规范要求。

第二十一条

检测机构在本行政区域(市、县)内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无须办理备案手续。本省检测机构跨地区、跨行业承接检测任务,须到工程所在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备案手续。备案应提供检测机构资质证书、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及附表,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检测人员上岗证等材料。

外省检测机构进入本省开展检测业务工作前,应携带国家认可的单位资质和个人资格证书到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并接受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检测机构应按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统一报告格式出具检测报告,其检测报告内容、数据及结论必须准确可靠,须出具鉴定意见的应明确,并由电脑打印,不得涂改。检测报告必须具有试验员、校核人及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工程质量检测报告专用章。

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测报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二十三条

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实行有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和监督抽检制度。检测机构提供的未经有见证取样送检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竣工验收资料。

监督抽检系指检测机构受质量监督部门委托在负责实施该项目质量监督员的见证下,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或工程实体等,按照规定的比率进行取样送检或实施检测的行为。

单位工程中的同一检测项目,采用同一种检测方法时,应当委托同一检测机构承担。检测机构在受理委托检测时,应对试样有见证取样或监督抽检的有效性进行确认,经确认后的检测项目,其检测报告应加盖“有见证检验”或“监督抽检”印章。检测机构必须将送样方填写的委托单与同一委托试验的其他原始资料、试验报告存档,按专业分类建台帐,统一编号,相互衔接,原始资料不准随意涂改,资料不准抽撤,遇不合格项目时有义务向当地工程质量监督站报告。

第二十四条

实行检测信息季度上报制度。各检测机构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将上季度所承担的工程检测项目的基本情况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向各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上报,各市汇总后报省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管理协会。

各级检测机构必须单独建立不合格试验项目台账,真实记录每批不合格检测对象的各类信息,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检查。出现不合格项目应及时向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应在24小时内报告。

检测机构有权拒绝来自社会各方影响检测公正性的干扰行为,有义务记录建设工程五方质量责任主体中任何一方的不良质量行为,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委托检测方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数据有异议时,可提请双方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或按委托检测协议有关条款处理;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的,可按仲裁程序办理。

应发挥行业协会在调解处理检测争议方面的技术权威作用。

第二十六条

检测机构禁止挂靠、转包检测业务。检测项目需要分包时,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委托方同意,分包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分包的检测项目限于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

(二)分包方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力完成分包任务。

(三)发包方应保留所有分包资料。检测机构对分包检测结果负责,同分包任务的承检机构一起向委托单位承担连带法律责任。第二十七条

各检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检测水平。检测收费应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批准的检测收费标准,不得恶意压价、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对于尚无收费标准的检测项目可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二十八条

检测机构自身要加强新技术新标准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检测人员业务素质;行业协会每年应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各专业检测人员上岗取证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开展检测机构间能力比对活动,解决那些在行业自律管理范围内能够解决的检测行为规范问题。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公布经审查批准的检测机构名称和检测项目范围,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由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

检测机构不得与行政机关、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检测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对本行政区域内检测机构的业务开展和检测人员状况实行动态管理;

(二)定期和不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进行随机抽查;

(三)对检测机构执行有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和监督抽查制度进行监督检查;

(四)建立信息管理网络,并接受和处理社会对检测机构的投诉,适时向社会公布检测机构的市场行为和资信情况。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同时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检测工作委托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检测工作委托环节中的下述违规行为:

(一)建设单位将检测业务委托给无资质的检测机构,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

(二)建设单位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不按照规范规定的数量、方法进行检测的;

(三)干预和影响检测机构公正检测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一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抽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检测机构提供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场地进行检查;

(三)发现不符合国家有关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的检测行为时,责令改正。

第三十二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涉及建设工程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相关检测内容,应当重点监督检查,必要时进行比对试验,验证其检测能力。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定期检查检测机构的不合格项目台账,采用飞行检查等手段掌握检测工作的真实情况。

第三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辖区内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信用档案。检测机构及检测人员信用档案,主要包括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业绩、检测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及其它不良行为记录等。对检测人员无上岗证进行检测,以及检测机构不执行检测信息季度上报制度,逾期不报或隐瞒实际情况的,作为不良诚信行为记入其信用档案,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检测机构的诚信情况。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检测机构的不良行为进行记录,上报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在媒体上公布。

第三十四条

检测机构的质量检测行为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工作的行为,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举、投诉、控告。

第三十五条

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三年内被记三次C级以上不良记录的,停止使用资质证书半年;被记两次C级以上不良记录者从第二次记录时起停止使用资质证书3个月。

第三十六条

检测机构有下列行为的,由其承接任务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按行政处罚程序责令停业整顿,报请资质审批部门作停止证书使用、吊销资质证书处理:

(一)无证检测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担检测业务的;

(二)伪造、涂改、毁换检测报告的;

(三)在检测工作中弄虚作假或提供假检测报告的;

(四)与委托人的相对方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

(五)违反国家和省有关工程质量检测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进行检测的。

有前款行为的检测机构的责任人员,发证部门应吊销已颁发的检测岗位上岗证书。

第三十七条

被吊销检测岗位上岗证书的人员,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本行业岗位上岗证书;被吊销资质证书的检测机构,资质审批部门三年内不再受理其资质申请。

第三十八条

建设、施工、监理各责任主体单位在检测工作相关环节中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徽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处理。

第五章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由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意见

各区(开发区)、县(市)建设局、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各有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我市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依法取得资质的工程检测机构不断增加,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已成为工程质量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工程质量检测是涉及结构安全及重要使用功能内容的抽样检测和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见证取样检测的关键性管理活动,因此,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社会责任异常重大。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市场秩序,促使检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141号令)和《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及《杭州市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结合我市目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现状,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认真分析当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提高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紧迫性的认识

近年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建设工程检测质量管理实施办法》(浙建法〔2006〕47号)颁布施行以来,全市建设工程检测机构发展迅速,已取得工程检测各项资质近90家,为工程建设检测活动提供了市场保障。但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由此引发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检测样品不真实,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二是监理旁站见证不到位,检测机构不按规定数量接样、抽样,导致部分检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工程质量;三是片面追求利益,以非正常手段承揽检测业务。盲目压价现象比较普遍。四是少数检测机构内部管理松散,质量控制不到位,检测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五是检测业务与检测专业人员数量不匹配,质量监督人员数量不能满足日趋增长的建设工程量需求,部分检测机构技术人员能力与检测工作不适应,部分见证取样人员不具备基本检测知识,检测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全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认真分析当前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监督管理工作紧迫性的认识,要切实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下大力气整治和解决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对于在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中弄虚作假的行为,一经查实,坚决予以严厉惩处,以确保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进一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

二、完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工程质量检测各方主体的责任

按照“谁委托、谁负责”,“谁检测、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检测各方的质量责任。

(一)进一步严格执行进场检测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施工单位要加强企业内部检测试验活动的管理,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依据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对入场的原材料、设备、半成品的质量参数进行验证性试验,择优选用,特别是要对其施工的工程结构质量加强企业的自查自检工作,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企业可根据资质要求申请ISO9000等质量安全体系认证和实验室认可,其出具的试验室数据可作为工程质量安全的控制检验指标。

监理单位应当对取样、送样的真实性负责。工程开工前应拟定见证人,并将见证人单位、姓名等基本情况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同时书面告知所委托检测机构。见证人具体负责取样、送样的现场见证工作。质量检测的取样、送检及现场检测应按照见证取样与送检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送检样品的标识必须规范,试块采用刻划标识,否则视为无效试块,其他材料可采用标签标识。现场检测时,抽样应由施工单位、见证单位和检测单位按规范要求共同确定,施工单位和见证单位人员见证并在委托单上签名确认。

(二)进一步规范建设单位委托检测工作。

为遏制检测市场无序竞争,防范检测报告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各建设工程应严格执行建设单位委托检测规定。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或代建单位)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同一单位工程中的同一检测项目不得委托两家及两家以上检测机构。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中除应明确检测项目、检测数量、检测单价和检测方法外,还应明确双方均应执行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相关规定。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在监督交底时应严格对工程质量检测的委托单位和合同是否明确具体检测项目、检测数量等内容进行审查。

检测报告中的委托单位应为建设单位。检测报告完成后,检测机构应将检测报告提交委托单位,经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由施工单位归档。

检测费应由建设单位支付,建设单位应将检测费列入工程概预算,并从施工工程款中划出,专项用于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不得挪作他用。建设单位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收费标准或合同约定支付、收取检测费用。

凡未执行建设单位委托检测或未按标准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数量进行检测的不得进行结构验收。

(三)进一步明确检测机构质量责任。

检测机构应当对其检测行为的规范性,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检测机构不得转包检测业务,检测活动必须执行国家、行业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检测(鉴定)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及时;检测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质量的监管力度

(一)建立检测机构备案管理。

凡在杭州市区(不包括萧山区、余杭区)承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均应到杭州市建委进行备案登记,便于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对其日常检测活动的监管,在杭州市其他区、县(市)承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应到相应的区、县(市)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备案。本省申请办理备案登记管理的检测单位均须取得浙江省建设厅颁发的资质证书,外省、市检测机构进入本市从事相关检测业务活动需首先到浙江省建设厅办理备案登记。杭州市建委将定期公布检测机构备案登记名单,未经备案登记的检测机构不得在本市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未经备案登记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用于工程质量验收。具体按市建委即将下发的《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备案管理办法》实施。

(二)建立检测机构信用管理。

为了实现对检测机构的有效监管,市建委将进一步加强、完善对检测机构的信用管理,专门制订《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用管理实施细则》,建立检测机构信用档案,主要内容是:根据各有关检测机构日常检测活动的规范性和监督检查结果,对检测机构的信用行为进行记录和考评。检测机构的信用行为分为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检测机构的信用等级根据信用行为的记分结果分为良好、一般和不良三个等级。

对信用等级评为“良好”的检测机构,实行信用激励机制,并建立名册向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和重点工程推荐。

对信用等级评为“不良”的检测机构,实行信用惩戒机制,实施高频次的日常飞行检查和抽检,加大对其所承检的工程监督检查力度和监督抽检的数量。检查情况及时进行网上公布或定期通报。具体我委将下发《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用管理实施细则》。

(三)建立检测机构联网信息化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检测行为,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凡目前承担建筑(市政)工程见证取样检测但尚未纳入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以下简称“市总站”)监管信息平台的检测机构必须尽快实施完成力学检测数据信息上传联网,同时各检测机构在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和上传的基础上, 需将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的砼试块、钢筋及连接件等试件的所有抗压、拉伸曲线进行储存,以便随时调取上传和检查,具体按市总站联网要求实施。

(四)建立对检测分支机构管理。

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在本地区或异地设立工程检测分支机构,不少单位以分支机构的名义实行资质挂靠、出卖、出借,对检测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鉴于工程质量检测所具有的特殊性,对于一些特殊的专项检测项目,分支机构的检测设备、环境和人员等必须与所承担的业务相适应,并应经省建设厅资质核准,到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五)建立和完善检测试样留置管理。

检测机构的所有活动均是围绕检测样品的处置而进行的,检测试样的留置是样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建立和完善检测试样留置制度是提高检测机构管理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检测数据的可追溯性的重要措施。检测试样应按如下要求予以留置:

1、规范和标准明确要求需留置的试样,应按规范规定的程序、环境、数量和要求留置;

2、样品经检测试验后应予以留置,留置时间不得少于3天。

3、样品经检测试验后无法留置的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各检测机构应设立检测试样管理员,专人负责试样留置工作。对试样的分类、放置、标识、登记应便于检查,并符合有关要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检查和指导。

(六)落实不合格检测结果报告管理。

严格落实不合格检测结果报告制度,检测机构对出现的不合格检测结果,应建立台帐,并于当日上报或传输给工程当地质量监督机构。质量监督机构应及时对出现的不合格检测结果进行检查,对处理方法进行监督,并定期对不合格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对工程实体进行监督抽检。对于不合格检测结果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的单位和个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作为不良行为记录予以公示。

(七)开展专项整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管理

全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检测质量管理是我们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保证。各部门要按照市建委下发的《关于转发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关于开展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杭建工发〔2009〕225号)文件中所明确的工作要求和责任分工,明年继续坚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要建立和完善对检测质量管理的长效管理制度,实行不定期的随机检查工作,加强日常监管;要通过检查检测机构与抽检施工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准确、真实地反映各工程检测机构的工作水平,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各级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的工作力度,重点是加大对地铁、桥梁、大型公共建筑及保障性住房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抽检力度,对怀疑存在质量问题的原材料、试件及实体质量等进行监督检测,发现问题,依法对各责任主体进行严肃处理,并将处理意见报市建设委员会,知而不报的将追究其相关责任。要通过强有力的政府监管,促进工程质量检测水平的提高。

同时为进一步严肃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管理,对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中存在的下列弄虚作假行为,必须按照建设部141号令第三十条规定进行严厉处罚:

1、试件未经试验即出具检测报告的;

2、出具检测报告但未保存检测原始记录,如仪器自动采集或检测的未保存电子文档原始记录;

3、检测原始记录时间与实际或标准规定检测时间不符的;

4、试验检测操作未按照有关试验规程、标准进行试验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

5、出具的检测报告数量超出所配备的仪器设备的能力;

6、同一检测报告编号出具了两份或两份以上检测报告的;

7、未在联网检测业务信息系统内出具报告上传的。

四、强化人员素质,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检测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检测工作的质量。一旦检测结果不准确,或者出具不真实的报告,必然会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隐患,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是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思想素质,使 “不做假试验,不出假报告”这一最基本职业道德成为检测人员的自觉行动。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检测试验人员和见证取样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检测试验人员应当持证上岗,不得受聘于两个检测机构。同时要加强对现场见证取样人员相关检测取样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取样方案科学性、可行性和针对性。三是各检测机构要对工程质量检测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全体检测人员质量意识,法律法规意识,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Top [收藏] [推荐] [有奖纠错] [字号:大 中 小 ] [打印] [关闭]

第四篇: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报程序

一、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根据其检测内容分为地基基础专项检测和见证取样检测。

(一)地基基础专项检测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1.取得独立法人营业执照,且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2.已通过计量认证;

3.单位从事质量检测、施工、监理、设计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低于总人数的70%、并且不少于1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且从事工程桩检测工作3年以上的不少于4名;

4.有符合开展检测工作所需的试验室、仪器、设备和工作场所;

5.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1.取得独立法人营业执照,且注册资金不少于80万元人民币;

2.已通过计量认证;

3.单位从事质量检测、施工、监理、设计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低于总人数的70%、并且不少于10人,其中具有从事检测工作相关专业的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4名;

4.有符合开展检测工作所需的试验室、仪器、设备和工作场所;

5.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检测业务内容

(一)地基基础专项检测

1.地基及桩基承载力静载检测;

2.桩的承载力和完整性高应变动力检测;

3.桩身完整性低应变动力检测;

4.桩身完整性声波透射法检测;

5.抽芯验桩检测。

(二)见证取样检测

1.水泥、骨料、掺和料、外加剂及混凝土的性能检测;

2.钢筋及钢筋接头(焊接与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测;

3.砌筑砂浆、砌墙砖和砌块检测;

4.防水材料检测;

5.涂料、胶粘剂等有害物质检测;

6.钢结构防腐涂装检测;

7.混凝土预制构件检测;

8.钢材化学性能分析。

三、检测机构资质申报程序

1.由申请资质的检测单位向注册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申请材料,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提出初审意见并全部报建设厅审批; 2.省级注册的检测单位申请资质,直接向建设厅报送申请材料;

3.检测单位申请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可单独申请地基基础专项检测或见证取样检测,也可申请其中一项作为主项,同时申请另一项作为增项。

四、受理时间及审批时限

1.建设厅每双月前5个工作日受理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省级注册检测单位的申请材料;

2.检测单位报送申请材料时,应提供所有证明文件的原件,以便受理部门进行核对;

3.建设厅自受理后20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

五、企业申请材料

(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可登陆陕西建设网(www.xiexiebang.com)免费下载。

(二)附件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计量认证证书;

3.单位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证明文件;

4.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资料(包括职称证书、聘用合同、身份证、从事专业经历证明等);

5.主要仪器设备、检测设备证明资料(发票、调拨单等);

6.工作场所证明。

(三)说明

1.申请材料包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一式三份,附件材料一套;

2.附件材料为有关证明文件的复印件,应按照以上附件材料内容用A4纸复印并按顺序装订成册,附件材料应设目录和页码。

3.企业向资质受理部门报送申请材料时,应提供所有证明文件的原件,以便受理部门与附件材料进行核对。

4.《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封面不得使用硬皮或塑料皮,建议附件材料不要使用硬皮或塑料皮。

六、资质证书变更

单位名称、地址、经济类型、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等内容发生变化,需要在资质证书上变更的,按以下程序可随时到建设厅办理:

持原资质证书、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及工商局出具的变更证明、变更批准文件(董事会、股东会决议)或任命文件、有关职称证书和经企业注册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变更的申请报告等证明材料,在发生变更后一个月内办理。

七、资质证书遗失补办

单位遗失资质证书申请补办,应持在省级综合类报纸上刊登的遗失作废声明(声明中应注明企业名称、遗失资质证书编号、原发证时间)、遗失资质证书复印件或企业留存的经批准盖章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经企业注册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补办的申请报告,到建设厅随时办理。

八、检测机构的资质复查: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检测机构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截止前3个月按原申报程序和要求申请换发新证;逾期未申请换发新证的,视为自动放弃检测资质。

第五篇:进一步规范我省建筑市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规范我省建筑市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

见(征求意见稿)

发布日期: 2011年07月20日文章点击数为:6085字号: [大] [中] [小]请各市(州)质安监站提出修改意见,并于8月1日之前将修改意见反馈回省质安总站。传真:028-85077197

进一步规范我省建筑市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切实加强各类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现就进一步规范我省建筑市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全面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

(一)集中整治工程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的要求,精心组织,落实责任,针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结合国务院打非、安全生产年活动和专项治理工作,集中开展所辖区域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认真排查事故隐患,坚决堵住质量安全管理漏洞,完善管理措施,进一步形成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建筑市场管理长效机制,推进我省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我省建设成为西部建设强省打好基础。

(二)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审批程序。我省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包括房屋修缮项目中的改扩建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大修工程)必须按照建设程序规定,严格履行项目立项、项目报建、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许可、征地拆迁、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等审批和备案程序。有关部门要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按照各自职责进一步完善建设管理流程,不得越权审批、不得擅自改变和减少审批环节。对严重违反建设程序的建设项目,要依法停止项目施工,对使用财政资金的政府投资项目停止资金拨付,并严肃查处违反建设程序的有关部门责任人和企业法人代表。

(三)全面排查建筑企业质量安全隐患。建筑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对企业内部质量安全规章制度以及所承担的建设工程开展全面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安全隐患要及时改正,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企业的动态监管,施工企业应当办理《四川省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评价手册》及《四川省建筑业企业安全业绩评价手册》,按要求进行质量安全管理评价,确认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通过工程项目记录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业绩,并将质量业绩评价作为招投标条件。充分利用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对取得资质证书后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责令停业整顿、限期改正,经整改仍未达到与其资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暂扣、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时视其情节轻重降低其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对有出借企业资质证书、违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规定等违法行为的企业,要依法从严查处,追究单位法人代表和其他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二、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源头控制

(四)建立工程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对涉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重大问题,要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进行专门分析,并提出方案,预留费用。工程初步设计必须达到规定深度要求,细化提出质量安全防护措施和费用。建设单位要组织有关单位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重大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将评估结论作为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案的重要依据。

(五)科学确定并严格执行合理的工程建设周期。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充分评估、论证,科学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在工程招标投标时,要将合理的施工工期安排作为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任意压缩合理的施工工期;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并采取相应措施,增加技术措施费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六)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预算中应当按照《四川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计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单独列支安全文明施工费,专款专用,并在招标文件或者合同中予以明确,施工合同备案及施工许可证申领时,相关管理机构要予以审查。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专项经费,施工单位不得挪作他用。

三、严格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

(七)严格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各类建设工程的承发包活动必须依法进行。除依法可以不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外,其他建设工程一律公开招标,项目审批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招投标管理部门要从严审核,严格规范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的行为。招投标中如有虚假招标、串通投标和挂靠借用资质投标等违法行为的,中标一律无效。同时,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规定依法从严处罚,并依据情节轻重,取消相关单位一年至三年参加投标的资格,取消评标专家担任评标委员会委员资格,并予以公告。要进一步完善招标评标办法,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费、监理费不作为评标条件;将施工招标中必须由注册建造师担任关键岗位列为评标条件;质量员、安全员的数量和人选作为合同约定内容。要大力鼓励企业创优积极性,对获得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和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企业在招投标时要给予一定加分;对有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要给予减分,充分体现优胜劣汰的市场原则。

(八)坚决查处转包和违法分包。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中标工程,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专业工程中非劳务作业的部分再分包的,劳务单位将其承包的劳务作业再分包的,分包无效;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责令停业整顿,依法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企业法人代表和相关责任人员责任。建设工程的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必须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生产负责,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工程承担连带责任。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全省总承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和劳务单位数据库,推行分包合同备案制度,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应当将相关合同报政府有关部门备案。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的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开展定期检查(县级每月一次,市(州)每季度一次,省级每半年一次),发现实际分包单位和合同备案信息不符合的,责成施工单位停工整顿,并按规定重新办理备案手续。分包单位在申请资质升级、增项时,需提交经备案的工程业绩;未经备案的分包工程,不得作为资质审批的条件。对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违法行为,管理部门在依法处罚的同时,要将处罚信息记录在案,在市(州)建设网上予以公示,并同时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在建设网上向社会公布。

四、切实加强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

(九)加强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负总责,分包单位(含专业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不服从管理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完善现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并保证体系正常运行,总承包单位应当编制与承包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施工方案,并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指导现场施工,根据投标方案和合同确立的人员名单派驻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其中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是与本单位有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合同备案时应包括项目管理机构和人员,总承包单位不得擅自变更技术管理人员。施工企业及监理企业领导必须定期带队对承建的在建工程进行巡查,工程总承包单位项目部和分包单位项目部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等领导成员及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实行现场带班制度,与施工人员同时上下班。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在现场实施管理和监督。施工现场各施工单位对所承揽工程的质量安全负责,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施工方案明确的顺序进行施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要求,认真落实设计方案中提出的专项质量安全防护措施。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工序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建筑施工现场起重机械设备严格执行登记备案制度。

(十)加强勘察设计现场服务。勘察、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和设计,防止因勘察、设计不合理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设计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以及使用建筑材料的性能等要依规定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质量安全事故提出建议。勘察、设计单位要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现场服务,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说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意图,解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指导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对施工不符合设计的可以要求施工单位予以纠正。勘察、设计单位未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后果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依法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

(十一)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负责,保证建筑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要加强对建筑用钢材、水泥、混凝土、砂浆、电线电缆、管材管件、开关插座、安全网、扣件、保温节能材料燃烧性能等直接涉及工程质量安全、重要使用功能和人身健康的建筑材料监管,将其纳入见证取样和送检范围,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规定的频次抽样,送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复检,凡是未经复检或经复检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一律不得用于工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建设单位施工现场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对取样过程进行见证,对样品的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检测单位对检测数据、检测结论的公正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检测单位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从来样委托、实施检测、结果评定的全过程数据实时在线上传至检测信息监管系统,杜绝人为因素对检测数据的不正当干预。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建立建筑材料监督抽检制度,对质量有怀疑或无法证明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应进行监督抽检,经监督抽检不合格的,检测费用由责任方承担。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对检测报告的审核,发现检测频次低于相关标准规定或委托方假借检测单位名义伪造检测报告的,要责令委托方进行全面鉴定检测,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触犯刑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十二)落实建设工程中介服务机构责任。工程质量检测和施工图审查等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依法依规开展业务,对所承担业务对应的工程质量安全负责。检测机构应和委托方在工程开工前签订书面合同,并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备案。检测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检测,对不合格报告要及时报告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对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施工图审查意见存在重大失误和弄虚作假的中介服务机构,暂停其承接新的业务,并依法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降低或者吊销资质(对审图机构取消认定或者不予再次认定)。

五、切实落实监理责任

(十三)完善工程监理招投标制度,保证强制监理制度的严格贯彻执行。依法应当进行监理招标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必须通过招标方式选择监理单位,严格按规定程序招标。工程监理招标应当科学地设定招标要求和条件,强化管理内容,弱化价格因素,工程监理费以工程概算总建安工程费等为计费基数,严格执行国家收费规定,不得随意压价,政府投资项目监理费实行国库直拨。投标文件以监理大纲、人员、设施配备、单位业绩、社会信誉、企业诚信和服务承诺等作为评标的重要内容,杜绝监理企业不履行投标承诺等不规范行为。招投标监管部门在办理备案手续时,应当核验监理费取费标准,进一步规范当前监理收费过低的问题,凡是违反国家收费规定的,监理招标文件不予备案,中标无效。工程监理合同应当在签订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到工程所在地县以上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工程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工程的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不得有隶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十四)强化项目监理工作质量考评,促进监理履职到位。继续强化“项目自查、企业巡查、政府抽查”的三级项目监理工作质量考评模式,切实落实施工现场监理责任,确保监理履职到位。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结合日常监督工作,按照差异化管理的原则,依据项目监理人员配备标准,核查监理人员到位情况,对监理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现场考评。监理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监理合同承诺派驻现场监理人员,实行总监理工程师现场负责制,更换总监理工程师等现场监理人员必须经建设单位同意并书面报送工程所在地县以上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备案后方可;监理单位对项目巡查的情况应当每季度向工程所在地县以上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应当加强施工现场巡查,现场施工进行时,必须有符合规定的监理人员在现场实施监理;对分包企业资质和人员到岗情况实施检查,监理提出的整改通知书和监理日志,必须有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签字;对施工现场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尤其对工程质量安全隐患,项目监理机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书面报告建设单位;制止无效是,应当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县以上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项目监理机构未履行对重大安全隐患督促整改和报告责任的,依法予以处罚。

(十五)推行“两场联动”和“动态监管”,建立监理信用体系,坚决将不良企业和从业人员清除出市场。通过对监理现场的日常检查评分和监理企业市场行为的联动监管,通过对监理企业是否达到资质标准要求要求进行动态监控,将那些通过挂靠、转让企业资质,扰乱监理市场的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一经查证属实,坚决清出市场;对那些工作质量差、执业水平差、诚信记录差、有市场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及时给予处罚,直至清出市场。把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用体系建设要和建筑市场监管的信用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及时发布工程监理企业和注册监理工程师信用信息,公告行政处罚等不良行为信息记录,建立有效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以及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坚决执行质量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加强对质量安全事故监理责任认定后的处罚。对于经过事故责任调查和认定,对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负有监理责任的企业和个人,坚决清出市场。

六、加强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管理

(十六)加强对企业法人代表和注册执业人员的管理。建筑企业法人代表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依法对本单位的质量安全工作负总责,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企业制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有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法人代表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培训,加强对注册执业人员的管理。勘察设计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以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当由注册执业人员担任,并实行严格的岗位负责制。注册执业人员参加法律法规培训和专业培训的情况,要记入个人执业记录,未按规定参加培训的注册执业人员不得延期注册。建设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注册人员出借证章、重复注册等行为的查处力度,注册人员的诚信记录,作为单位参加投标的条件。各有关部门要实现相关企业、人员信息的共享。

(十七)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管理。规范建筑施工用工行为,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各级财政安排的教育费中应当单独列支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经费。总承包单位对劳务分包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劳务作业和用工情况负有监督管理责任。各用工单位使用劳务人员,应当是有劳动合同关系或者劳务合同关系的人员。建设、施工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要加强建设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安全培训,尤其要做好新入工地非专业人员上岗、转岗前的培训,全面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管理。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根据安全生产的规定持证上岗,一经发现施工单位特种作业使用无证人员施工的,要立即责令停工整顿。建立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多层次培训体系,营造职业技能等级与劳动报酬挂钩的市场环境,逐步实现关键岗位技术工人经培训持证上岗。

七、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十八)加快建设工程基本制度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加快完善我省建设工程法规规章体系的要求,抓紧制定和修订我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和建筑市场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并加快建设工程承发包管理、监理、检测等方面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认真梳理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及时补充和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所亟需的制度规范。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标准、规范体系。

(十九)加强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充实健全的、技术实力强大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调整相关职责,赋予工程质量安全稽查处罚职能,以实现确保及时有效的监管目标。各级政府要根据辖区内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和工程建设的规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监督设备配置齐全,并切实保证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人员的工作经费,保证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专项抽检的经费和建筑材料质量专项抽检的经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应当制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规范,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管行为,加强监督机构和人员考核,把质量安全监督站建设成一支责权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的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为实施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发挥全省各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强力监督,确保全省工程质量安全。

(二十)加大对工程建设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必须加强对建筑活动参与各方执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改进检查手段,加强明查暗访,实施有效监督。各级质量安全监督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对建筑市场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法责令停工整顿,直至吊销从业资质证书。依法加强对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严肃事故责任追究,对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企业,实行社会公告制度,限制其在我省境内的施工活动。

(二十一)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建筑市场监管公开透明。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建立全省统一的建筑建材业管理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布项目立项、规划许可、工程招标、企业及注册人员情况、施工许可、合同备案、竣工验收等各类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执法评查、质量考核、满意度测评等工作,促进建筑市场监管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对建筑企业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以及转包和违法分包工程、拖欠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在建筑建材业管理信息平台上公示。进一步完善市区(县)共享、部门共享的数据库,各有关部门要依托信息系统,实现管理协同、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要提高建设工地管理的信息技术水平,强化对建设工程主要环节、现场信息和险情预兆的监控,完善及时发现和应急处置机制。

八、加强领导,确保建筑市场整治取得实效

(二十二)转变职能,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改革。各有关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严格区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经营的职能,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改革。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建筑企业要立即清理,限期脱钩。要坚决改变建设工程管理和建筑市场中存在的区域封闭、内部循环、暗箱操作等现象。有关管理部门要着力开展市场秩序的整顿规范,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共同营造统一开放、法制健全、公平竞争和有序运转的建筑市场,为建筑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制订部署本地区、本行业开展建筑市场整治的实施办法和具体措施,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建筑市场整治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市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区县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区县政府要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履行起本辖区内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同时,各区县政府要加强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地区特点制定具体管理办法,确保小型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有关管理部门要加强整治建筑市场的协同配合,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全面提高我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意见(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意见(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进一步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强化医药高新区建设工程 质量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 (讨论稿) 高新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各园区、镇、街建管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建筑市场秩序,落实建设工程质量安......

    西安市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的通知[精选合集]

    西安市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的通知 (市建发[2008]300号) 各区县建设局,“四区两基地”规划建设局,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各建设、施工、监理企业:近期,我......

    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

    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发稿时间:2006-11-9 阅读次数:3337) 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苏建法(2006)97号 各省辖......

    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甘建设[2005]402号 各市、州建设局(建委),省级有关厅(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督管理,规范建设工程......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市建委(建设局): 现将《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第......

    吉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

    吉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吉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监督管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皖建管〔2006〕385号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辽宁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

    辽宁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监督管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