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春七年级语文附加试卷
2014春七年级语文附加试卷
(名著与语法)
一、名著阅读:12分(每空1分,简答3分)
1、《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写于18世纪初期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叙了主人公格列佛游历小人国、、、的离奇经历,虚幻与现实相结合,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矛盾,揭露和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其中作品对、两个国度持肯定态度。
2、简述格列佛是怎样离开小人国的?
3、她从一棵弯曲的柳树上面探过身去,用手拨开柳丛的枝条,看到下面有一个晒得黝黑的男孩子。他光着脚,裤腿一直卷一到大腿上,身旁放着一只盛蚯蚓的锈铁罐子。那少年正在聚精会神地钓鱼,没有发觉她在注视他。
以上文段选自小说,选段中的“她”是,钓鱼少年是,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在革命的道路上,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工地上,当时钓鱼少年已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而“她”却褪变成一个养尊处优的人。
二、语法:
1、运用下列词语,分别组成一个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及动宾短语(可加上“的”“地”等结构助词)。(3分)
阳光敬畏生命心中美好
2、根据要求给下列句子划分句子成份:
⑴父亲在水田里。(划出句子的谓语中心词)(2分)
⑵打篮球是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提取出句子的主干,即主语中心词+谓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3分)
第二篇:2007春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07春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8分)
①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②
,红杏枝头春意闹。③春色满园关不住。④
,春在溪头荠菜花。⑤
,多少楼台烟雨中。
⑥默写连续两句描写出春雨的诗句.。
⑦你从远古走来,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浏览liù
万马奔腾急tuān B.吞噬平地 lǚ
..tén
湍..shì
撑篙.gāo
如履.C.一泻千里xiè
浊浪zhú
胆惊心悸浪 hài 似的 shì
...jì
D.轻骑.jì
骇..3.为了增强广告语的表达效果,广告语往往采用修辞手法。对下列广告语使用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长城电扇,电扇长城。
②只要你拥有春兰空调,春天将永远陪伴着你。A.比喻 拟人
B.比喻 夸张
C.夸张 比喻
D.夸张 拟人 4.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2分)A.当陌生人请你指路时,你说:“不知道,你自己找” B.在公交车上,别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你说:“你瞎眼了吗?” C.原来崭新的书,朋友用时弄破了。他连声说:“对不起”你说:“没关系,以后注意就是了”。D.你到别人家去,你说:“我要光临你家”
5.将下面三个短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缓缓地、曲折地 ②从浅浅的山谷中 ③如同一道小溪 我的生命的道路,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6.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下列关于加点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从感情色彩看,“卖弄”为褒义词。
B.“宛转”的意思是温和曲折。C.“应和”与“呼应”是同义词。
D.“嘹亮”的反义词是“低沉”.7.口语交际中委婉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想想看在下面的情境中符合那位女士回答的话是()(2分)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位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他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抽烟妨碍您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有礼貌,很幽默,引得两位男士都笑了。
A.嗨,你害己又害人啊?
B.看,没见写着“禁止吸烟”!C.您夫人还没把您管教好吧。
D.先生,您像在家里一样好啦!8.下列作品、作者、和作者所处朝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春夜喜雨》-杜甫-唐代
B.《梅岭三章》-陈毅-现当代 C.《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北京
D.《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 9.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B.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骄傲:褒义词,自豪)..C.小轿车的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D.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影:动词,放映).10.比较下面两首古诗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 甲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都写了春天的景象。
B 甲诗“沾衣欲湿杏花雨”中的“沾”字点出了春雨的细小迷蒙。
C 乙诗中的“客舍”诗旅店的意思,古人又有折柳赠别的习惯,所以诗中的“客舍”、“柳色”点出了送别的题旨。
D 甲乙两诗都表达了诗人游春时的喜悦之情。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B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C 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更加清新了。
D 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二、语言的实际运用:(6分)
1.你喜欢些日记,但所记内容经常被母亲偷看,针对这种情况,你会对母亲说:
2.期终考试在即,母亲非常关心你的学习,看见你在玩耍,她就有点不高兴。这时你会对母亲说: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古诗,完成诗后1—4题。:(10分)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根据诗的内容写出诗人的行踪。(2分)
(2).这首诗那几句押韵,韵脚分别诗那几个字?(4分)
(3).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2分)
(4).下列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春意盎然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急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副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诗一副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最后两句诗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仅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二)(20分)甲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乙
①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②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③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革及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1.为上面文字甲按原文顺序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2分)
2.甲段文字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8分)①触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②嗅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③听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④视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3.甲文春风特有的芳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概括甲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2分)
5.甲乙两段文字中写出了江南春风与北京春风的特点请分别用一个字准确概括。(2分)江南的春风
;
北京的春风
6.乙段文字写出了北京春天的别样的体会,分别是什么。(4分)②段表示为
(10字以内)
③段文字表示为
(25字以内)
(三)种树老人(14分)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幅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上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中间二十年种的树,承包制的时候砍了,最后二十年,老人没要一分地,就要了村东那片九百亩的大沙丘,在上面盖了个土棚子,喂了条小黄狗,就开始种树了。
老人从不种娇贵的树,只种杨、柳、榆、枣等北方平凡易活的树,种那种插个枝就能长大,戳个桩就会发芽,对大自然要求极少的树。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有一根枝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还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就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碗口粗的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我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小楼,要买汽车,要娶东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了„„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草棚里,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精神品质的是
()(4分)A、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样都不会做,只会种树。B、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C、“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D、前二十年种的树,公社化的时候毁了。E、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F、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G、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一棵树。
2、文章写道: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里。”
这些记叙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有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4分)
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加点部分表现了什么?(2分).........四.作文(4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风景”一词,辞书解释为:1.风光,景色;2.风采,风度。请以风景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以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BD
2、插叙补充交待
3、照应句子: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
深刻含义:种树老人在人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人们永远记住他。
4、表现了老人崇高思想品德。
第三篇:2014年春期七年级语文三月月考试卷
2014年春期七年级语文三月月考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确凿()竹筛()玉簪花()脑髓()....
骊歌()桑葚().臃肿()攒成()..
2.成语填空(4分)
人迹()至人声()沸来势()出人()地()雀无声()囵吞枣虚张声()不()下问
3.文学常识填空(4分)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2)安徒生是_________文学家,除《丑小鸭》外,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在他著的诗作中你所喜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伤仲永》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朝文学家。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3分)
(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嶂。()
(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祁祷的钟声也响了。()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生鼎沸。()
5.汉语是世界上词汇量最丰富的语言,往往一个意思可用不同的词语表示,你能写出不少于三个表示“笑”的(不能有笑字出现)词语吗?(2分)
6.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升空,如果你是欢送者,你会说:。杨利伟凯旋,如果你是迎接者,你会 说:__ _____________。(2分)
7.在下列横线上,仿照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2分)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还要有:春天百花散发的缕缕芳香,夏日碧水带来的阵阵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本单元的话题是“成长”,请你仔细回想,给你印象最深的情节是,这个情节给你的启示是。(不得少于20字)(2分)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37分)
(一)阅读列下列短文,回答问题。(10分)
老师的泪
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齐玉。”
杨老师----我。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的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
我说。同学们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
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日记。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
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
麻将、赌博,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我只有恨,恨我爸。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原谅老师,好吗?”
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
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
仃一个人。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
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
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老师,我还没报答您
哪!”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
(b)杨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
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男子汉,对吗?”
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男子汉别这样,男子汉是应笑着对待整个
世界,真的。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她眼睛里滚出了泪水,洒
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
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的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我永远也忘
不了。
9.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其实
“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
10.第二、三自然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_________
_的外表和_________ _的心灵。(2分)
11.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
感。.请你简要回答,横线(a)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当时怎样的心
理?横线(b)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2分)
12.最后一段“我觉得我的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一句中,“额上
有着圣洁的印迹”指的是(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杨老师对“我”说“男子汉是应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2分)
(二)(14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
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
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
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
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
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④明道中,从先人还家()..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泯然众人矣:
3.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1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
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徽而将“泯然众人”的可
悲结局。
5.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分)
答:
6.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7.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
看,“”;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其三,从方仲永本身来
看。(引号内填原文)(3分)
6.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分)
(三)猜一猜下面两首诗各咏的是什么花?(1分)
(1)只爱柴桑处士家,霜丛载酒问寒花。秋窗闲却凌云笔,自写东
篱五色霞。
(2)微雪初消半月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
常草木知。
(四)阅读课外现代文,回答问题。(12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
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
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
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
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
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
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
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
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
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
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
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
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
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文中画线句子是2分)
2.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
什么会“有些惭愧”?
(2分)
3.家里“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我”想像中会有怎样的气氛?
(2分)
4.“我”曾认为上中学就是“长大”,是把(1分)
作为长大的标准;后来,“我”认为长青春痘就是“长大”,是把
1分)作为长大的标准;最后,我终于意识到
衡量是否长大的真正标准,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试结合选文的最后一小节谈谈你对这一标准的理解:(2分)
三、作文(40分)
从以下要求,任选一题。
(一)人生会有许多烦恼。你有过烦恼吗?你的烦恼是什么?你
是怎样对待烦恼的?结果怎样?在这方面,你的朋友,你的亲人,他
们的情形又怎样?人,究竟应该怎样对待人生无法逃避的烦恼呢?请
以“烦恼”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亲情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父亲的严格要求,母亲的关心
爱护,兄弟姐妹手足之情可圈可点。
以“亲情”为话题写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1)不限文体;(2)紧扣话题;(3)500字以上
第四篇:附加语文
高考语文文科加试题应对策略
太仓高级中学 顾雅芳
从2008年开始江苏高考对文科学生提出了附加题的考察要求,加试部分由三部分七小题构成:文言文阅读、名著名篇阅读、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文言文阅读,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共2题,10分。其中古文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名著名篇阅读,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共3题,15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多项选择题。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和鉴赏,要求对提供的文本材料要点做归纳,对所论问题作分析,并就艺术性作鉴赏。15分。复习总体原则:
1、系统复习,逐点突破
2、当前训练与回顾强化相结合3、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4、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组内教师通力合作
达成目标:确保断句名著,突破分析鉴赏
下面就三个考点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文言断句及表述题
(一)断句:古人读文章第一关就是“断句”,断句掌握了,意味着对文本的理解已经到了粗通大意的地步。江苏省高考加试断句,体现了对文史类考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准确断句需要学生较强的文言感悟力,教师适当的断句方法与技巧的指导、训练对答题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1、通文意,分层次
学生在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文章,断句也结束了。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不理解就点不断点不好。因此拿到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议论的对象,理解文段大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通过抓住几个关键字的翻译及句首句末虚词先断出几个大的层次,既有助断句,也有助文后表述题的解答。
2、看虚词,找位置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固定的作用,根据这个特点,文言文的断句就有了重要的依据。⑴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等常用于句首,在它们前面一般要断;
⑵句尾词:也、矣、焉、耳等常放在陈述句末尾;耶、与(欤)、耶(邪)等常放在疑问句尾,哉、也放在感叹句尾,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
⑶关联词语:虽(然)、纵(然)、使、向使、苟、故(是故)、则、然则等词之前一般要断。
如: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⑷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孰、如何、奈何、若之何等词或短语前一般可断。⑸对话标志的词语:曰、云、言后往往要断开。
在众多虚词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连词“而”的用法,并不是所有的“而”之前都要断句,要看它连接的是分句还是词或短语,如是词或短语就无须断开;如果“而”作“如果”解,就要在它的主语前作停顿。例如: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乃知俗传信而有征
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看句式,重修辞
⑴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常见的固定结构,如:不亦„„乎?岂„„哉?得无„„乎?何以„„为?等都可成为断句的依据。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古人写文以四六句为多。
有语言标志的判断句较好把握,而没有语言标志或标志不全的要请学生注意。
如:王逸楚辞章句 离 别也 骚 愁也
⑵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常见的修辞方法,可据此断句。文言文的对称句式是重要的语言标志。08、09、10年的断句都有对称句式的出现。
4、抓谓语,不放松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由关键性名词围绕谓语组合而成。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性。也可让学生通过语法来判断,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之后就应断开。
5、细检查,合情法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可以用翻译和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下阶段做法:
(1)系统梳理文言实虚词知识。
(2)回顾巩固文言特殊句式。
(3)讲练结合,进一步把握答题思路和方法。
(可与一卷的文言文阅读结合起来)
(二)文学常识:
吴锦教授在多个场合讲过:文学常识题具有随机性,不需要特别的准备。但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资料的补充尽量扩大学生知识的涵盖面,增加得分的几率。我们现在用的是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文学常识精讲》的古代部分,质量高,覆盖面广,像前年考查的《说苑》《新序》的作者是刘向在这里就有。去年的图书分类法可在纪晓岚的介绍中获得。这一知识点在《冲刺40分》上也出现过。
通过不断训练复习,争取在断句和文学常识部分基本不失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题
本类试题题型新,阅读量较大,应视为复习重点。要明确文学名著题的命题范围,了解名著的梗概、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及其艺术特点。
1、主观上高度重视
从10年高考开始文科附加分被放入总分,而名著阅读题就占了15分。要让学生重视起来,并形成家校合力,敦促学生抽出时间完成名著阅读。
2、操作上落到实处
⑴早着手,读原著
(2008年我到沭阳中学学习,看到该校印刷出版的一本书,非常震惊,书名为《<红楼梦>读书笔记》,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对名著阅读抓得早,抓得实。回来以后,我们就着手制定计划,对名著进行了系统的阅读指导。)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作品细节的把握必须依靠对原作内容的全面把握,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必须阅读原著,有时也抽出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高二上学期完成《红楼梦》《呐喊》《边城》《雷雨》《老人与海》的阅读,下学期完成《三国演义》《家》《女神》《欧也妮·葛朗台》《哈姆莱特》的阅读。在阅读时间的安排上也注意有所侧重,一般来说,容量大、情节复杂的作品出主观题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各安排了半个多学期,其他依次递减。)高二结束所有名著的阅读和初步梳理,高三进行回顾与巩固。
⑵明重点,补资料
作为教师要仔细研读考试说明,分析往年的试题,熟悉命题的方向,做到知己知彼。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相关信息:环境与背景,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及主要特征,作品的艺术特色,关键细节,精彩语言。并且及时补充资料,提炼概括重要信息,有助学生对作品的深入把握。
例如:《红楼梦》阅读过程中除充分利用《〈红楼梦〉选读》外,还补充了:主要人物关系、主要人物简介、人物命名艺术、判词解读、红诗鉴赏、重要片段赏析、红楼真假等内容。
《三国演义》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善于在战争中刻画人物形象。我们补充了:《三国演义》中的战争与计谋,《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在人物专题中,除分析形象,还把涉及该人物的主要事件综合在一起,分别从情节概要、原文、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整理。(以关羽为例,见桌面)
⑶重检测,多回顾
如果说原著是鸡汤,那么补充的资料就是速食方便面。不是所有鸡汤学生都会喝下,也不是所有学生
都会去喝鸡汤,那么就一定要让学生把方便面吃掉。因此,在布置学生阅读,补充资料的同时要做好检测工作,敦促学生去看去记。高二,基本做到每部作品进行两到三次检测;高三上学期基本做到每补充一个专题检测一次,如果一次不过关就再行检测;当前所做的就是回顾与巩固,每天一小题。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争取选择题尽量不扣分,简答题尽量多拿分。
三、材料归纳分析鉴赏题
文科附加的最后部分是材料归纳分析鉴赏题,《考试说明》的要求:“要求对提供的文本材料要点作归纳,对所论问题作分析,并就艺术性作鉴赏。”关键词是归纳、分析、鉴赏。我们以08、09江苏高考题为依据,就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方法技巧的指导。
1、归纳题
⑴问题:(08,从材料看,古镇有什么样的特点)
概括不全要点交叉照抄原文
⑵对策:
划分层次——注意句句关系,标点提示,抓住关键字句(关联词,代词)。
概括要点——抓相关词句,提取公因式。
2、分析对策题(08,结合材料,说说应当如何保护古镇)
⑴问题:
答非所问无中生有
⑵对策
注意问题与材料内容的逻辑关系
立足文本——要注意对策与问题基本呈一一对应关系,注意联系前后文
3、鉴赏题(09)
“鉴赏”是指从形式的角度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认识作品之妙,从而加深体会作品艺术性地表现的哲理情思。可将学生鉴赏能力的训练和前卷文学作品阅读与古代诗词的鉴赏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快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勾划文中关键句,读出文中重要句子的言中之义、言外之义,并用清晰的语言将之表述出来。在艺术手法方面,先帮助学生对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再通过相关习题让学生把握手法的概念、用法和作用。
3月底在镇江的高三语文复习研讨会上,吴锦教授指出,08、09高考的分析概括鉴赏题为今后出题提供了类型样本,今年的考题会在这两者中任选其一,因此这三种类型的题目不能偏废。
第五篇:2014语文试卷热身训练附加题
2014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试题
语文Ⅱ(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
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节选自王安石《上人书》)
20.文中“子厚”与“韩子”,分别指▲、▲(2分)
2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三国演义》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蒋干中计,致使曹将蔡瑁、张允
被杀,为孙刘联军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子夜》中,工人举行罢工时,吴荪甫一方面收买工贼,另一方面勾结反动
派以武装镇压工人,充分暴露了30年代反动工业资本家阶级本质。
C.《家》中,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运动,克安向高老太爷告发此事,致使觉
慧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但觉慧没有屈服,据理力争。
D.《飞鸟集》中,泰戈尔赋予自然万物“爱”的思想:夜对太阳说“在月亮中,你送了你的情书给我”“我已在绿草上留下我的流着泪点的回答了”。
E.《哈姆雷特》中,哈姆莱特巧妙安排“戏中戏”的目的是试探国王克劳狄斯,证实叔父杀父娶母、篡权夺位的罪行。
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娇杏赞》:“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作者为什么用这两句
话来赞娇杏?请简要分析。(6分)
▲▲
(2)《茶馆》第二幕中,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既是单一的,又为下一个情节做铺
垫。请简要说明。(4分)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纸面上的乡愁,似乎还停留在余光中的诗里,定格在浅浅的一湾海峡就能将人长远分开、必须靠一枚小小邮票才能联络的年代。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居住于城市而不是乡村,越来越
多的乡村正在脱离它的传统风貌与精神,越来越便捷快速的交通与通讯方式允许我们“天涯
共此时”,而我们心底的乡愁却渐行渐远!在向着现代化、国际化高速奔跑的同时,我们已
快要将“乡愁”给弄丢了:美丽乡村的水污了、地荒了、人空了,新建的村舍成了城里楼房的简陋版,教人难生留恋;中心镇与县城仿白宫、造凯旋门,个个都配有一个不伦不类雕塑的中心广场和气派的政府高门楼,“千城一面”少有个性;一线大城更是仿英超美,只顾刷
新高度,惟恐不够“先进”和奢华,而视传统街区为发展包袱,砍了百年大树也毫不心疼„„
有多少游子海外归来,感慨找不到那个牵动着自己情感记忆的城市或乡村了。即便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一样发现,周遭的世界已变得如此陌异。
近日,在中共中央出台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正式规划文件里,要求城市建设要“让居
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的,我们不可能阻挡住现代中国的急速发展中的面貌之变,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人为决策的层面上,减少一点好大喜功与人云亦云式的愚鲁盲
动,多一点对民族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的自信和尊重,不将一代人的GDP成绩单建立在拆真
建伪的无效重复建设上。
24.概括说明我们“已快要将‘乡愁’给弄丢了”的原因。(5分)
▲▲
25.如何理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4分)
▲▲
26.结合材料,说说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6分)
▲▲
2014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附加题答卷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20.分)
21.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23.简答题(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014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20.(2分)柳宗元(柳子厚)、韩愈(韩退之)
21.(2分)文章应服务于礼教治政。
参考译文:我曾认为,文章不过是表现礼教政治罢了。那写在书本上传之于人的,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这些方面。所谓“言语若没有辞藻彩饰,流传就不会久远”的说法,只是说文辞是不可以不讲的,但这不是孔子关于文章的根本意见。孔子死后,过了很久,出了韩愈,仰望圣人于千百年后,继承圣人的道统,很是超卓不凡。只有柳宗元和韩愈齐名,柳宗元并不足以和韩愈相比,但他的文章终于能配同韩愈并传,也是位值得敬畏的文豪。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5分)A、C(A应为反间计;C应为陈姨太)
23.(10分)(1)(6分)①贾雨村被甄士隐邀至家中作客,甄家丫鬟娇杏因好奇,偶然回头看了贾雨村两眼,这是违背封建礼教的行为,所以说“错”(2分);②贾雨村误以为娇杏有意于他,讨来作了二房(2分);③后娇杏生了儿子,贾雨村嫡妻病故,她被扶作正室(2分)。
(2)(4分)①开场李三向王利发的妻子抱怨不长工钱,引发了王淑芬与王利发的口角;②李三抱怨要关城门了,可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出场做了铺垫。(每点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5分)①越来越多的人居于城市;②越来越多的乡村脱离传统风貌;③便捷快速的交通与通讯缩短了距离;④城市、乡村无法牵动游子的情感记忆。⑤周遭世界,变得陌异。(每点1分)
25.(4分)①城市建设不能一味追求高度和奢华;(1分)②城市建设要有个性,不能千城一面;(1分)③对民族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多一点自信和尊重。(2分)
26.(6分)①治理乡村污染,建设美丽乡村;②精心规划设计,建设个性城镇;③重视传统街区发展,建设都市人文环境;④注重高层决策,减少愚鲁盲动;⑤尊重自然生态,弘扬民族文化传统;⑥杜绝拆真建伪,注重长远发展。(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