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天地公园植物材料配置调查
新天地公园植物材料配置调查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城市公园显得尤为重要。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均十分重视城市公园的建设,且把城市绿化的面积和数量作为该城市环境质量、城市文明及市民素质的衡量标志。公园作为整个城市的形象建设,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目前很多城市在公园植物材料配置上,因生物学和气候因素相互作用,常常达不到很好的观赏效果,再加上建植和管理不科学,植物景观和生态价值大大下降。植物材料的配置在公园建设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延长公园植物的绿期,保持植物景观的效果,增加植物的景观价值和美化城市的功能,营造一个四季有景的城市公园景观,是现在许多城市公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园林植物是指栽植或保留于庭园、公园、林间、路旁、水滨、岩际、地面、盆中,以增加景色供人们观赏的植物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植物配置.是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迸行合理的搭配。合理的植物配置,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造成城市建筑密集,人均绿地减少,工厂和车辆排放的各种烟尘、废气污染了城市的空气,机械和车辆制造出的各种噪音严重损害了人们身心健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的“热岛”、“雨岛”、“干岛”、“雾岛”等环境问题,城市生态失调、环境质量下降,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到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的绿色世界之中去
植物配置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植物不仅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景观设计中还发挥着重要的空间构建功能和美学功能,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视线与视觉感受。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
1、孤植。主要体现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 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周围配植其他树木时,应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但在珍贵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其他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用于庇荫的孤 植树木,要求其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公园植物配置 病虫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
2、对植。即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在自然式种植中,则不要求绝对对称,对植时也应保持形态的均衡。
3、列植。也称带植,指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4、丛植。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 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显示出树种的个体美。
5、群植。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
第二篇:公园设计关于空间设计的植物配置论文
【摘要】随着居民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保护环境的理念下,公园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其植物配置问题非常重要。鉴于此,论文对公园的空间设计及植物配置进行研究,以提升公园设计的植物配置水平,更好地丰富公园植物种类,提升公园视觉效果。
【关键词】公园设计;空间设计;植物配置
1引言
公园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绿地系统,而公园的植物配置是公园空间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公园中植物的关注度也有所提高。植物作为公园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要与公园的地貌情况相结合,才能达到公园的设计效果,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公园环境,进一步促进城市绿色化建设以及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公园是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对城市环境有重要的改善作用。公园中的植物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起到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还能利用植物的观赏性丰富公园的景观,为居民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植被的配置工作才能使公园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居民的业余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
3公园植物配置原则
3.1生态原则
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应符合生态建设。公园在空间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植物要能产生一定的生态作用,使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美化环境。在遵循生态原则的基础上种植合适的植物,从而提高植物成活率,节省公园建设成本[1]。公园管理部门要对植物进行科学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植物的生态效果,维护公园植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进一步促进公园的生态建设。
3.2艺术原则
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植物的配置不仅要遵循生态原则,还应遵循艺术原则。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将生态与艺术有机地结合才能使公园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公园的使用效果达到最佳[2]。例如,将植物与建筑物等其他设施进行搭配,如果公园的建筑物颜色较深,那么公园的植物应选取颜色较浅的;当公园的建筑物颜色较浅时,应采用颜色较深的植物与之搭配,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公园的建筑物与植物相得益彰。另外,如果公园有一定的主题,还应针对不同的主题挑选合适的植物。
3.3整体性原则
公园在设计过程中应坚持整体性原则,即坚持整体与部分相统一[3]。公园设计部门不仅要考虑内部结构的整体性,还应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例如,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应将公园所设置的椅子与树木进行搭配,不同树木或不同的植被应种植在不同的椅子周围,同时也可以在椅子周围搭配不同种类的花朵,进一步提高公园空间的整体性。
4公园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的具体要求
4.1注重留白设计
设计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设计效果。公园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留白设计,给居民一定的想象空间,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植物的配置过程中,植物的种类往往不同,不同的植物间形成虚实结合的效果不同,植物的高度与枝叶的疏密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些不同可以使公园的空间效果更美观。公园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特点可以在搭配过程中出现透过植物观看另一植物的现象。例如,公园设计过程中选用的植物是柳树,居民可以透过垂下的柳枝观看远处的树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居民的视觉效果。同时,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植物间的距离,距离越大,视觉效果越宽阔,距离越小,视觉效果越狭窄。例如,在同一公园水面沿岸种植同一种树木,但树木之间的距离有所不同,距离较宽的树木就会有宽阔的视觉效果,距离狭窄的树木就没有宽阔的视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为居民带来压抑感,不利于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留白设计,并且将留白设计与植物相结合,使公园的视觉效果达到最佳。
4.2充分利用植物特征
公园设计部门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植物的特征,根据植物的外观形象进行不同的设计。植物的形态就是植物的外观形象,植物的外观形态主要表现在植物的高度和植物的外观2方面。一方面,在植物的形态中,植物的大小是公园空间设计的主要因素,在公园设计过程中运用不同大小的植物,使大小不一的植物有机地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植物的观赏效果。例如,可以将大乔木作为设计主体,确定主体位置后,对大乔木搭配大小不同的植物,进一步丰富视觉效果。同时,在搭配过程中选用不同的植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公园设计者可以对公园的植物进行模拟,进一步提高公园视觉效果,吸引视线。另一方面,公园设计者可以对公园内不同的空间选取不同的植物。例如,在老人活动区和公园的活动区,可以采用高大整齐的树木,达到遮阳的目的。
4.3植物与其他元素有机结合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不仅应注重植物的种植,还要关注植物与其他元素的有机结合。(1)在植物与地形方面,公园设计部门可以利用地势的高低不同种植不同的植物,进而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2)在植物与水方面,在公园建设过程中,一些公园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且面积较大。公园设计部门在设计过程中应将水资源与植被相结合,在沿岸两侧种植不同的植物,使植物和水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美化公园,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3)在植物与建筑物方面,应注重建筑物与植物的有机结合。公园的建筑物一般包括公园管理部门、厕所等公用设施。在设计过程中,只有将公园建筑物与植物相结合,才能进一步加强公园的整体效果。
5结语
公园的空间设计与植物配置是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植物的配置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公园的视觉效果,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园环境。本文通过研究植物配置在公园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公园植物配置在配置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提出注重留白设计、充分利用植物特征、植物与其他元素有机结合等植物配置具体要求,提高公园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以期为研究公园植物配置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并为公园设计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使公园的生态效果与视觉效果有机结合,促进公园空间设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建剑,王亚,张艳,等.“慢生活”理念下的大学校园滨水景观设计探析———以西南林业大学东大沟景观设计为例[J].绿色科技,2017,25(17):9-12.【2】张祥永,于鲸.基于地域特色的海南乡村道路植物景观设计——以国道223线陵水段景观提升工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5):87-88.【3】王爽,王鹏,李少娟,等.大型城市会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1):129-138.
第三篇: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配置
摘 要: 西溪,曾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历史误把它引向求救的边缘。本文以丰厚的历史资料和调研为基础,运用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气候学等边缘学科理论详尽地分析了西溪湿地公园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水乡特征,进而全息地图解了西溪公园作为湿地保护区的植物构造,并就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窥探。
关键词:西溪湿地;植物配置;生态保护
一 启开历史长卷,纵览西溪丰厚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城市湿地风貌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但同时它又是全世界范围内一种亟待保护的自然资源,因人类的活动而日益减少。《湿地公约》将湿地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为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时不超过 6米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区域”。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城西西部。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距市中心武林门约6公里。西溪湿地公园坐落在西湖区的西部,天目山路延伸段从其南边经过,北边为文新路延伸段,东临蒋村商住区和古荡小区,西接五常。
历史上的西溪湿地,指西溪河流经留下——古荡段两岸的宽阔地带。其南岸包括今日老和山——灵峰山——北高峰——龙门山——小和山山脊线北侧的丘陵坡麓地带;北岸包括余杭塘河以南——五常——蒋村乡一带的水网平原,面积约60平方公里。目前的西溪湿地,东起紫金港绿带西侧,西至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接沿山河,北界文新路延伸段的一片鱼塘水网平原。一期面积3.2平方公里,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
西溪和西泠、西湖并称“三西”,历史上有“副西湖”的美誉。西溪历史悠久,它发现于东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1600多年来,西溪湿地农事活动和人文活动频繁,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景观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
清雍正《西湖志》载:“西溪,在西湖北山之阴,由宝石山背陆行,绕秦亭山,沿山十八里,为宋时辇路,抵留下……,水道由松木场进古荡,溪流浅狭,不容巨舟。自古荡以后,并称西溪。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西溪在历史上书写过辉煌灿烂的华彩乐章,曾有庙108座,寺院60多处,坞18个,桥18座,名泉18处,还有50多处名人别墅及诸多名人古墓。
二 打响“双西”品牌,精心建设西溪湿地综合保护绿化工程
近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介入,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西溪湿地受到城市建设和开发的严重侵占,同时,随着湿地内居民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展,湿地内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周边地区的快速开发也严重威胁着西溪湿地的生态和环境质量。西溪湿地的自然地理面貌变迁巨大,原有自然或人工湿地的循环运转系统遭到了破坏,现行生态系统已无法进行有效的自循环运转。特别是在处理开发建设与保护管理这对矛盾中,由于开发的快速挺进,造成城郊环境和文化的大幅度衰退屡见不鲜。我们遗憾地看到,自然风光在消失,生活污水在横流,湿地和柿子树在消失,绿地与绿地之间似曾相似,那些几千几百年业已存在的特征逐渐丧失,视觉、空气等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不让成片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为了不让成片的柿子树轰然倒下,为了不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美妙景致成为幻想,为了不让成片的水塘消失殆尽,参照国外湿地保护的先进经验,参考西溪湿地的相关古代文献记录,运用现代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气候学等等科学研究成果,恢复西溪湿地生态系统已迫在眉睫。
自2004年8月,经公开招投标,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未来几年内,将在约11平方公里的区域里,设立五大特色保护区,即生态保护培育区、民俗文化游览区、秋雪庵保护区、曲水庵保护区、湿地自然景观保护区。
根据调查,西溪湿地共分布着维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9种;裸子植物4 科,5属,5 种;被子植物73科,168属,207种。草本植物多于木本植物。木本植物主要有香樟、枫杨、柳、柿、桑、构树等等。区内陆地绿化率达85%以上,除水稻、蔬菜类外,种子植物以分布多少为序,在岸上的主要有:胡桃科的枫杨,杨柳科的河柳,柿树科的柿,其中盆柿较多,方柿较少,油柿极少,禾木科的早竹,桑科的桑,楝科的楝树,玄参科的泡桐,樟科的香樟,榆科的白榆、榔榆,锦葵科的木槿,蔷薇科的野蔷薇,梧桐科的桃等等。水中蔓生着苋科的喜旱莲子草,少量雨久花科的凤眼莲等等。浅水池塘有睡莲科的莲,菱科的四角菱,零星分布的禾本科的芦苇等等。树林中有夏候鸟,如杜鹃科的大杜鹃,雨燕科的针尾雨燕等。
为切实打造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农耕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寺院文化和水乡文化,集中展示西溪湿地春夏秋冬“四时幽赏”,体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在西溪湿地植物配置中,运用“三保”原则,保持低洼地形、保护原有植被、保留生态池塘,有效利用了点植、片植、对植、丛植、群植、孤植和混交等手法,实现了乔、灌、草、藤的植物多样性。
主要树种选择有:
1.基调树种:梅花、香樟、柿树、杨柳、枫杨
2.主绿化树种:
上层木:大乔木有香樟、紫楠、天竺桂、深山含笑、乐昌含笑、广玉兰、雪松、枫香、银杏、无患子、金钱松、香椿、珊瑚朴、垂柳、水杉、池杉、栾树、杂交鹅掌楸、七叶树、乌桕、山毛榉、青冈栎等。小乔木有红枫、樱花、山茶、鸡爪槭、红叶李、山玉兰、红玉兰、木笔等。
中层木:花灌木有碧桃、海棠、杜鹃、月季(包括月月红)、红花继木、紫薇、木绣球、金丝桃、棣棠、石榴、含笑、紫荆、金钟花、火棘、杨梅、香泡、早园竹等。引进植物(园艺类)有八仙花、溲疏、山梅花、金雀儿、金缕梅、金叶皂荚等。
下层木:莲类、水芹、水毛茛、燕子花、慈菇、紫花地丁、山荞麦、野豌豆、玉簪、姜花、鸢尾、矢车菊、荸荠、菱角、蒲公英等。
至于统称为芦花的芦苇、芦荻、芦竹、白茅作为主要地被,以片植为主。
具体对策与措施:
展示农耕文化 在详尽了解水草、本草、竹、木等野生植物和鱼、鸟等动物资源分布和农田耕作、灌溉的基础上,力求勾画出一幅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和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图象。用桑树、桃树、柳树,体现“千条弱柳垂青琐”,“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恢复了桑基鱼塘,在田埂地角,纤陌纵横之处种植了时蔬叶菜。尤其是采桑时节,罗敷女采桑忙的农家情怀尽情彰显。
为了达到总体效果,主要配置香樟、柳、柿、枫香、银杏、紫楠、水杉、枫杨、大叶柳、木荷、白栎、麻栎、栓皮栎等等,起到烘托景区的作用。特别是作为蒋村特色树种——柿树,我们又进行了大面积种植,与原有的柿树进行更新,更充分地保持西溪湿地的特色。在桑树的种植上,也是采用老桑与新桑夹杂种植,既体现植物的观赏多样性,又集中体现了采桑文化。
适当地种植一些果树,也体现湿地与人的和谐共存。在房前屋后以及田埂上种植果树,与原有的果树相得益彰。
弘扬名人文化 保护古树名木,特别对位于五标段民俗文化区的百年古樟树进行保护,体现其古树参天,苍劲虬枝。在造景中,借鉴“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文心雕龙》中所述“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骨”的立意,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赐予。在植物配置和叠山筑水中,涵盖老庄哲理、佛道精义、六朝风流、诗文趣味影响浸润,侧重于文人园林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治性情、表现隐逸者,从单纯写实向写意与写实相结合过渡。树木配置蓊郁苍翠,花卉布局姹紫嫣红,既体现园林的天然野趣,也增添浓郁的生活气息。出现了诸如“壶中天地”、“须弥芥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趣,可以说,每一个布局都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都将之视作一幅作品来体现它的风骨神气。尤其是在处理西溪“三雪”胜景上,即梅花(意寓香雪)、桃花(意寓绛雪)、芦花(意寓飞雪),营造“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鸥凫栖水高僧舍,鹳鸠巢云名士楼。瞻葡叶分飞鹭羽,荻芦花散钓鱼舟。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的氛围。
渲染寺院文化 在层峦叠嶂,林莽苍郁,前临沃野,景界开阔处选址复建寺观。根据殿宇僧舍往往因山就水、架岩跨涧,布局上讲究曲折幽致、高低错落的特性,在主要殿堂栽植了松、柏、银杏、七叶树等姿态挺拔、虬枝古干、叶茂荫浓的树种,以适当烘托宗教的肃穆气氛,而在次要殿堂、生活用房和接待用房的庭院内则多栽植花卉以及富有画意的观赏树木,有的还点缀山石水局,体现“禅房花木深”的情趣,使其成为文人吟咏聚会、游人驻足留连的理想休憩场所。主要配置了梅花(体现香远)、竹(体现清深)、松(体现不畏严寒)、桂树(体现清新芳香),茶树(体现清妍)以体现寺院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嘉树夹牑,森树烟凝,石迳苔生,芳杜匝阶,庭列修竹,檐拂高松的幽邃静谧,也体现了城市湿地闹中取静的立意。
凸显民俗文化 作为民俗文化工区的标段,如何集中展示民俗文化是重中之重。对于亭阁楼观、乔木茂草,或高或下,或远或近,一出一入,一荣一凋的处理,我们深知大俗大雅乃一线之隔。在实践中,我们参照了许多造园个例并现场踏勘,尽植莲荷,近岸植桃、梨、杏、梅,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而沟渠水边则片植柳、榆、槐、椿等乡土树种,使之榆柳成荫,青槐绿椿。尤其是在平缓之处植梅万数,种桃千株,春风沉醉之时,绿萼红嫣,粉白鹅黄,芬芳馥郁,景致绚丽。
传承水乡文化 为体现“石磴礁峣,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的意境,在道路布设、景观组织上力求朴素雅致,体现园池平衍、果菜葱青、折藕浮瓜、春鸟秋蝉、鸣声相续的自然风貌。在村落特别是庵堂附近配置早园竹、雷竹、箬竹、水竹等竹数亩,表现水乡灵性。
简远、疏朗、雅致、天然的造园主旨 在筑山理水时,考虑湿地地势多为平缓低洼,少有起伏,难免单调。因此,随地形及景色之变化,借湖山为背景,采取分段聚集。利用洲、岛、桥、堤、荡、滩、木栈道等手法将大水面划分为若干不同形状、有聚有散的水域,使江南水乡湿地烟水迷离、亲切幽邃的气氛尽现,应合“一曲溪流一曲烟”和“西溪之胜,独在于水”的特点。
西溪的建筑式样繁多,包括庵堂、祠庙、民居、村舍、草堂、别墅、桥、亭以及牌楼等建筑。力求达到室内外空间通透,木构件赭黑色,灰砖青瓦、白粉墙垣配以水石花木组成的园林景观,能显示一种恬淡雅致有若水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木装修、家具、各种砖雕、木雕、漏窗、洞门、匾联、花街均工艺精致。在园林空间的处理上多样又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建筑房舍力求疏朗,叠坎驳岸力求简远,总体结构讲求起承转合,疏密有致,轻重急徐的韵律,呈现清水涟漪、曲水流觞、林茂花繁、绿野松啸的自然环境。参考文献:
[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制订,1982修正 [2](明)计成.园冶
[3](明)文震亨.长物志-景观形态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清)李渔.闲情偶寄.岳麓书社出版,2000 [5]陈从周.说园.山东画报.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6]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7]吴家骅.景观形态学.叶南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8]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方休闲之都,人间幸福天堂,2004 [9]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西溪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初稿),2005 [10]徐建庭.西溪纪胜.西泠印社出版社,2004 [11]杭州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04 [12]浙江天堂园林园艺有限公司.西溪湿地二工区五标段植被自然化配置方案建议,2005 [13]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为指导,加快服务业发展,建设服务业大市——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加快杭州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2005 [14]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杭州大旅游发展规划(意见征求稿),2005 [15]2004年8月至今杭州市各大主要新闻媒体有关西溪国家湿地公
第四篇:园林水景植物配置
园林水景植物的配置
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非常重视。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三干多年前的周代,水就成为我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园林就更添活泼的生机,也更增加波光粼粼、水影摇曳的形声之美。所以,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
水体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 在园林诸要素中,以山、石与水的关系最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一池三山”、“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以万寿山相依,小到“一勺之园”也必有岩石相衬托,所谓“清泉石上流”也是由于山水相依而成景的。所以,古人论风景必曰山水,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
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先贤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手法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孔子认为水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同时,水能“不清以人,鲜洁以出”,洗净污浊,与人为善;水至量必平,最“公正”。
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以水环绕建筑物可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恍若神阁仙境;建筑小品、雕塑立于水中,便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动中,与山石、河岸、塘堤产生摩擦,发出各种声音。“山石有清音”是悦耳的美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气势磅礴。水声,增添了天然韵律与节奏,显示空间的乐感美。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纵观当今许多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都无一不借助自然的或人工的水景,来提高园景的档次和增添实用功能。
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
不管是静态水景,或是动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
1.水边的植物配置
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
用。但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驳岸的植物配置
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
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
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 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3.水面植物配置
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水中植物配置用荷花,以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但若岸边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时,或设计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时,则水中植物配置切忌拥塞,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示倒影。
4.堤、岛的植物配置
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
岛的类型很多,大小各异。环岛以柳为主,间植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疏密有致,高低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
另外用一池清水来扩大空间,打破郁闭的环境,创造自然活泼的景观,如在公园局部景点,居住区花园、屋顶花园、展览温室内部、大型宾馆的花园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园,配以水际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画图。如何移植北方地区大规格针叶树
移植大规格针叶树,首先应确保较高的成活率和树形的完整性,经笔者多年实践经验总结,需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六个步骤。
移栽时机
适合移植的季节,在不同区域略有差异。但是,原则上都应该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春季移栽以3月初到5月之间为宜;雨季移栽最好在6月底到8月初进行;而秋季起苗,一般在10月下旬开始。
若在夏季移栽亦可以。要注意的是,移栽时要稍微做大土球,同时尽量选择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苗随
栽苗随浇水。
做足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苗地的踏查,踏查对象包括苗地的土质及含水量、交通环境和气候因子。
栽苗地的准备工作,包括整地、定点、挖坑,坑径应比土球直径大60厘米以上。苗木的筛选和分级。
运输工具、人员配备、起苗及栽种工具的准备。做好准备工作,拟定移栽计划,做到心中有数是移栽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苗木挖掘和包装
起苗前用草绳或麻布包扎树干及主枝,方便起苗并减少枝桠在装运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有明显树干的要用草绳缠到分枝点,防止装卸时机械损伤。
移植时对树木标明主要观赏面和树木阴阳面。在起挖土球前应将苗木用架杆支撑,防止起苗过程中歪倒。
挖掘前还应该清除树下的腐殖质层和地表松软土,然后确定土球直径的大小。按照教科书上规定,土球直径为苗木地径的8至10倍,而行业标准则普遍规定,苗木土球直径为苗木地径的6至8倍。
但笔者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土球直径。一般来说,决定土球直径的因素包括:移栽季节、苗木种类、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以及苗木地径大小等。当土壤含砂量较大或含水
量较大时,应适当减小土球直径。土球的深度为土球直径的0.8倍左右。土球的底部越小越好。土球包装应包紧、包密,以草绳不松,不露土为准。包装材料用蒲包、草绳、麻布、无纺布等易腐材料,栽种时不必将其拆除。
装卸和运输
由于苗木规格较大,大都采用机械装卸,所以在装卸过程中,应十分注意安全问题,杜绝人员受伤,尽量避免苗木机械损伤。
运输过程中,若长途运输,车速不宜过快,并给苗木用苫布、席子、塑料膜等加以覆盖,防止苗木失水风干。运输期间应检查包内温度和湿度,如包内温度高,应将包打开适当通风。
苗木栽植
栽植前可适当修剪苗木的干死枝、病虫枝和重叠枝,树头顶芽死亡的应换头。苗木入坑前,在坑穴内施以基肥,基肥以腐熟后的牲畜粪便为佳。苗木入穴之后,土球应该高于地面5厘米左右,后将苗木调直,填土,将土夯实,切忌夯土球。夯实苗木后,搭设支架,做树盘,树盘直径应大于坑穴直径。
由于运输过程中,苗木经常会出现严重失水的情况,所以在栽种时,要随栽随浇水。水要浇足,将土球泡透为止。5至7天后扶植并浇第二遍水。地干后锄地保墒,提高地温。
定植后苗木养护
相比阔叶乔木,针叶树的养护较为简单,即使是规格较大的苗木,采取正常养护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针叶树的松蚜虫和松稍螟的防治要及时。松蚜虫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松稍螟以人工机械防治效果为佳。
总体来讲,大规格针叶树和阔叶树的移栽区别在于六个方面。
1.针叶树移植相比阔叶树移植,其季节范围更广,阔叶树的移植应在发芽前和落叶后进行;2.大部分阔叶树移栽前需要进行修剪、疏枝,展叶后则需要做疏叶、喷防蒸腾剂等工作,而针叶树完全可以不修剪;3.部分阔叶树如杨树、柳树、法桐、国槐等,在移栽季节裸根即可成活,针叶树则必须带土球;4.栽种时,阔叶树宜栽深以抗旱,针叶树宜栽浅以抗涝;5.大多阔叶树对水肥要求较高,更讲求对树冠的修剪,而针叶树更耐贫瘠、耐旱,也不需要过多的修剪,所以在养护方面更简单,更节省成本;6.部分阔叶树如法桐、紫薇、马褂木等在移栽之后,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做越冬保护,针叶树除雪松之外普遍不需进行越冬保护。
街头小游园设计
兰芳芳
摘 要:街头小游园是最便于城市居民使用、接近的城市公共绿地,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好坏,并反映城
市面貌,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章阐述了街头小游园的规划要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街头小游园;设计
近些年,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各个城市纷纷选择了大的城市广场、景观大道和城市中心公园为突破点,而接近居民生活的多样化街头小游园、小广场、小绿地和漫步道的建设却相对乏力。城市街头小游园作为城市中人与自然接触的媒介之一,是最便于城市居民使用、接近的园林绿地,成为久居混凝土森林中的城市居民满足休憩需求、放松身心、就近赏景、融于生活的最佳场所,同时也对场所小气候有所改善。1 概念
根据城市绿地的含义、各地各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情况以及城市绿地分类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将城市绿地分类如下:(引自马锦义《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1 ])可以看出,街头小游园属于城市公园绿地,它是介于市级和区级公园之间的和居住区小游园中的一种,也称微型公园。街头小游园是独立的城市公共
绿地,一般面积较小,布置灵活,不拘形式,设施简单,多以植物种植为主[4 ] ,可供居民短时休息、散步之用,面积约为5ha 左右,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0.75km ,10min 即可到达[5 ]。常见 的街头小游园应当全部或部分包括:园林花草树木,安静的休息空间,儿童游戏空间,适当的体育活动空间,可以开展集体 活动的较大的空间。街头小游园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空间,为城市增添自然景致,提高城市景观的艺术效果,给人们提供游憩和交流的场所,让人们得到身心的放松,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社区的整合性和凝聚力[2 ];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改善、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当地经济。2 设计要点
一个有生命力的、受居民欢迎的街头小游园应当尽量做到:位置应在能看到并易于接近的地方;园林空间内部和外部都应美观、具有吸引力;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安宁;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各类使用者活动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功能分区,保证一个群体的活动不会干扰其它群体活动;充分考虑日照、遮荫、风力等自然因素,有效组织空间,结合植物种植,保持街头小游园环境在生理上的舒适;令使用者有安全感;进行无障碍设计,让残疾人也能同健康人一样享受游憩生活;通过适当形式使居民参与到街头小游园的建设、维护和管理中。2.1 选址
街头小游园的选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其周围的任何因素都会决定公园的用途、使用者的类型、使用时间和活动内容。总的来说,街头小游园的选址应使周围0.75km 半径范围内 的使用者可以步行抵达。此外,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建设地的小气候对其利用情况的影响。2.2 入口和边界
街头小游园的入口需要精心设计,应当突出其位置,使路过的人都能注意到它,例如在入口处采用引人注目的铺装、种植醒目的行道树和特殊的植物、设立报刊栏和公告牌、设置座椅等方式来突出入口。由于街头小游园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所以其边界应当得到充分的利用。例如禁止游人进入的绿地可以作为边界种植,既可以起到保护绿地的作用,又减弱了街头小游园的封闭感;对边界处的建筑物
立面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当尽量加以利用,如进行各种形式的竖向设计,丰富园林空间。此外,对临街边界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
2.3 功能区和游戏区
街头小游园较小的面积和服务的对象决定了其使用空间应比观赏空间更重要,观赏空间应具有双重功能。在远离街道的地方,提供一些与主要活动空间分隔的较为隐秘的小空间,形成供居民私下交谈和独处的较为安静的空间。将喧闹活动的场地安排在其产生的噪音可以被附近交通等噪音掩盖的地方,即靠近街道的空间,以降低这些活动对街头小游园内的其他活动及附近住户的影响。儿童通常是街头小游园的主要使用者,设置游戏区是十分必要的。在条件的允许下尽量为不同
年
龄段儿童提供分开的游戏区,充分满足儿童的游戏需求;最好在儿童游戏区周围为提供座椅,以方便家长照顾年龄较小的孩子;提供小型喷水池或水塘,满足儿童亲水、爱水的天性;设计时应该考虑给儿童提供可躲藏的空间,用于儿童游戏、闲坐和交谈;对各种游戏器械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性,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2.4 种植设计
当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植物种植设计在许多城市开敞空间设计实践中被进一步强调,作为现代城市开敞空间的街头小游园,当然不能缺乏植物的合理种植与安排。总体来说,街头小游园在植物的配置上应考虑季相变化,营造春则繁花吐艳、夏则绿荫清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的景观,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建议选择一些具有强烈季相变化的植物,如:雪松、玉
兰、法桐、元宝枫、紫薇、女贞、大叶黄杨、柿树和应时花卉等,使萌芽、抽叶、开花、结果的时间相互交错,呈现较为强烈的色彩、形态等变化;还应乔灌花草相
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速生与慢长相结合;植物栽植要避免过于杂乱,要有重点、有特色;植物的选择要遵守适地适树原则,选择耐久、耐踩踏、没有毒性、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可迅速成景的植物;兼顾立面绿化,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景
观效果。最终应达到功能优先、注重景观、以绿为主的目的。儿童活动区内的种植设计要求树种树型丰富,色彩明快,比例与儿童身高适合。一般采用生长健
壮,少病虫害,树姿优美,无刺、无毒、无飞絮的树种。配置的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心理,色彩丰富、体态活泼,便于儿童记忆和辨认,满足儿童好奇的天性,使
他们在娱乐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实践活动对奇妙的自然界有所了解,并且增加对自然的热爱。老年活动区应选择高大的乔木为老年人休息处遮荫,为晨练、散步创造意境。对于大多数中青年户外活动的人群要通过自然流畅的林缘线,与丰富的大色块相结合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感官环境效果。草坪和繁茂的行道树最好布置在临街的一面,与城市的其他景观共同构成美丽的街景。在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由于街头小游园面积较小,园内应当尽量不设置禁止游人入内的纯观赏性的绿地,以提高街头小游园的实用性。2.5 地面及公共设施
街头小游园的地面铺装应当在尽量简洁的前提下,做到用不同的铺装材料标示出不同用途的园林空间,尽量少的使用观赏性的草坪,提供一定面积的可供人们进行某些活动(如滑板、旱冰、球类运动、武术舞蹈等)的硬质地面。街头小游园中园椅、园桌等公共设施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一般成年人的使用需求,还应当充分考虑并重视老年人、儿童的使用需求;
为了使残疾人同健康人一样享受阳光、绿草和新鲜空气,设计中应当加入能够为残疾人提供方便的特殊要素。设置适合儿 童身体尺度、样式活泼、色彩丰富的园椅和园桌,以符合儿童心理;园桌至少有一边不设置固定的椅凳,并且桌面下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使用轮椅者靠近和使用[ 3 ]。在园内应当设置足够的垃圾箱,尤其是靠近活动区域和出入口的地方,垃圾箱的造型应当经行精心细致的设计,以便与周围环境达到和谐统一,垃圾口的高度应当适宜,方便儿童和残疾人使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在街头小游园内修建厕所,并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其既不显得过于突兀,又很容易到达。配置各类不同功能的精致的园灯,其间聚合数量应符合照明标准,还应当提供良好的夜间照明,这样可以延长街头小游园的使用时间并增加安全性。
第五篇:养老院植物配置论文
养老院植物应用与配置研究
摘要:植物配置是养老院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出发,对养老院植物造景的功能、配置原则和造景手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养老院中植物的应用和配置。
研究起源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劳我以壮,息我以衰老”,让老人安然养老是每个儿女应尽的责任。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我国逐渐出现“四二一”家庭成员构成,即一对夫妻抚育一个孩子而赡养4位或6位老人,家庭的养老、护老功能正在减弱,入住机构养老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对高龄老人来说,养老院和老年公寓是他们首选的养老模式;另一方面,国家和社会有义务对那些无配偶、无子女以及大灾难(如512地震)后形成的孤寡老人这一个群体进行集中安置。这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是很大的促进,同时也对养老院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老院的质量除了服务质量外最重要的就是养老院的环境,而在大多数养老院的环境设计中,人们往往只考虑到建筑、道路、水体等方面的特殊需要,而忽略了植物应用与配置。本文从老年人心理和生理方面出发对养老院植物应用与配置进行了研究。并以绵阳市xx养老院为案例
1我国养老院植物配置现状
养老院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它里面的环境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年是人类必经的生命阶段,老年人退出职业岗位,生活结构转变,由于这种自然衰老机制和社会角色的改变给老年人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客观上对国家和社会必然提出了不同于其他年龄群体的特殊要求。老年人构成了我国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特殊要求与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好的环境不仅可以为养老院老人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环境;而且适宜的园林植物和植物景观,能够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排解孤独感、提高生活情趣,进而安享晚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这个特殊的居住环境,它里面的植物配置通常仅仅是简单地将绿色植物堆积到一起,或者将其等同于其他场所的进行植物应用和配置,并没有从心理和生理上考虑到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植物应用不合理
养老院中种植带刺及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这些植物造成老年人行走的障碍。在养老院植物选择上误区很多,如种植有毒植物如夹竹桃等;有刺植物如蔷薇等;有刺激性或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植物如漆树等;易发生病虫害的植物,如钻天杨等;选用一些不宜管理、不易生长、多虫害、有飞絮、有毒、有刺激性的树种
1.2植物配置形式单一 1.3空间营造氛围不强
我们却常常见到;而有些养老院植物品种单一,以草代木,缺少观赏价值。此外,在植物季节景观的配置上也不科学,通常将一些花色单
一、季节变化不明显的花、灌木和乔木机械地放在一起,无法让老年人在视觉上、心理上感受到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降低他们的生活热情。除此之外,在养老院的植物配置中缺少“以人为本”的思想,忽视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需求,如老年人视点偏低,轮椅使用者视点更低,在造景时应予以考虑,不能因为乔灌的配置影响到观赏者的观赏,应注意空间的分割和围合,注意树种的选择、疏密和搭配;又如身在养老院的老年人难免会心理上感到孤独,他们的内心也会渴望一份欢快、热闹的生活环境,那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会带来野趣的植物增添生机,如光叶海桐的果实是红色的,常常会招来一些鸟类,从而会营造一片欢腾的景象。
2养老院植物配置的功能 2.1净化环境
植物作为一个特殊的生命群体,在对城市环境进行有限索取的同时,对城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主要有:减少粉尘污染、净化空气、杀灭病菌、吸收有毒气体、吸收紫外线、降低温度、减少噪声等。因此,在养老院中配置植物时,应该根据各地不同环境的差异,合理配置。例如:位于工矿附近、城市主干道两侧、人流稠密地区的养老院,应该多配置一些侧柏、青桐、槐树、悬铃木、毛白杨等易于吸滞粉尘的树木,可以降低粉尘污染;在地表覆盖植株低矮的木本或多年生草本的地被植物,不仅能使表土免于暴露而减少水土流失和尘土飞扬,而且能与灌木、乔木紧密衔接,组成多层垂直混交的植物生态群落;此外,植物还可以同流水、山石等自然元素共同构成有机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养老院的老人真正回归自然。
2.2美化功能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的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磊磊,冬季枝干遒劲。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特有的景观,给老年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除此之外,在园林景观创造中可借助植物抒发情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严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竹则“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三种植物都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所以被称作“岁寒三友”。其造景形式,意境高雅而鲜明。因此可以在养老院中宜设置一些有助于激发老人生命激情的景观,通过景物引发联想,唤起老人的活力或引发他们美好的遐想,调剂心情。如植物中老茎生花的紫荆、深秋红叶、花开百日的紫薇以及青松、翠竹等都可以激发老人们的遐想,焕发其生命活力。
2.3空间构筑功能
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割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造园中运用植物组合来划分空间,形成不同的景区和景点,而且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镜的改变会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对于养老院,利用植物创造不同类型的空间,可以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由于年龄的关系,老年人的活动能力逐年下降,他们多喜静不喜动,因而多选择不太剧烈的休闲活动,利用植物营造的私密空间,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方便他们休息,晒太阳,下棋,喝茶等活动;另外,老年人生活中常有孤独感受,因而渴望与人交流并得到理解,植物所营造的一些开敞空间,方便他们进行群体交往,如可以聚在一起进行跳舞、打拳、跳健美操、吹拉弹唱等群体娱乐活动。
2.4实用功能
植物不仅能塑造形式美,还有一些实用功能。在老人院中,座椅旁种植的植物除了美化环境外,在炎热的夏天还能起到遮阴的效果,特别是在黄昏时分,老人可以坐在树下乘凉,聊天;在水体旁边种植的植物,除了修饰水体外,对老人还可以起到安全的作用,因为植物相当于一个障碍物,可以阻挡老人太靠近水边而发生危险;另外,有些芳香植物还有保健作用,如具有松树、香樟、薄荷等,它们会散发一些香气,这些香气中的特殊成分能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从而促进人体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使大脑供氧充足,能长时间保持旺盛精力。另外,花草树木茂盛之处,空气中的阴离子特别丰富,它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机体活力。
3应遵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1指导思想
它是个什么东西,具有什么功能,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养老院是为普通老龄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它是一种社会性的服务机构,服务目的是针对健康状况良好的普通老龄人使其过上既处于群体生活又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为老龄人营造一种愉悦的生活环境。一个特殊的居住环境,在植物应用和配置上,应依据养老院所处的环境条件、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生态群落的稳定性进行规划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突出养老院自然生态与休闲养生相结合的主题,并达到安全性、3.2设计原则
4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形式 5不同植物搭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