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影评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影评
广告0801 岳秋艳 0819200104
看到这部电影的题目,开始看内容之前,我有仔细想过,这到底会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视角来阐释母亲呢?会如此地有吸引力,以致于让老师极力推荐我们去看的。我想肯定是回忆式的,通过作者的回忆,一点点将母亲的特色,母亲的形象生动起来;又或者是直述式的,简单地通过屏幕上时间的推进来叙述自己跟母亲或者说母亲跟整个家庭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只是没想到看了电影之后,我竟然迷糊了。母亲还在,可是“我”却已经不在了。也许这也就是这部影片吸引人的地方,独到,不跟同类题材类似,只是简单地叙述,母亲,而也许不是“我”的母亲,也许就是每一个作为母亲的人,或者说即将会作为母亲的人的感情经历及选择。
影片开始就直接介绍了女主人公的职业,一个护士,而且是负责联络器官捐献的联络员。她从容地公布着捐献者的资料,像是没有感情的机器一样,谁又能想象这样一个从容淡定的女人会在不到两天之内身份发生了转换,她便变成了那个需要经过同意的家属。一夜之间,她失去了一切,无忧无虑的生活,淡定从容的心态,一切的一切都在儿子的意外死亡后消失,而她能做的便只能离开,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找寻一份属于曾经的安宁。她一直记得,儿子说她是一个优秀的演员。所以她来到另外一地方,看到儿子出事那天晚上所看的那部话剧团将要在这里演出时,没忍住还是走了进去,也许她只是想要找到那个女人,完成她儿子未完成的遗愿,要一份她的签名,也许她只是想看看她,重新想要拾起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来让自己在天堂的儿子看到,母亲可以演话剧。也许也许,这些都只是我的猜测,但是最终,她真的有了这么个机会开始了她的演员生涯,替补妮娜,这是一个转折。
整部影片最让我欣赏的,就是女主人公一直淡定从容的态度,当然,这要除掉她失去儿子的时候所无法排解的痛苦时期。从容处世,从容做人,并做一个好人,她一直都在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轨道正常下来,不曾懈怠,却也并没有那么急功近利,只是抱着得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我想在对于一个失去自己至亲之人的人来说,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她办到了,用她执着的信念,用她对儿子的怀念与爱,好好地生活,好好地爱自己爱别人。我喜欢影片中母亲的形象,不是因为她的美丽的容貌,而更因为她是所有母亲的典范。她的身上有所有女人所应该学习的一种生活态度--从容。
第二篇:《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影评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影评
影片一开始,就是红色的字幕,这也表明,这是一部女性电影,因为红色是女性的代表颜色。影片有两处出现曼纽拉的家,第一次,是在曼纽拉和儿子艾斯德班吃晚餐的时候以及曼纽拉给艾斯德班生日礼物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场景的颜色主要都是以红色,黄色等暖色调为主,让我感觉到,没有父亲的艾斯德班,只有母亲和儿子的两人家庭同样很温馨。第二处,是在曼纽拉从拉科鲁尼亚追寻儿子心脏回来的时候,对话发生在厨房,我想应该是厨房,其背景色以绿色的冷色调为主,这里有一个明显的对比
艾斯德班撞车后,在医院手术室的走廊里面,当时画面有曼纽拉和另外一名女的,但是这时候出现了一个画外音,他带着我们走入了长廊,走入了那个环境,他与画面对立,给人一种神秘感,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就是艾斯德班
在曼纽拉离开马德里,去巴塞罗那的火车上,有一个镜头,一直拍摄着那长长的隧道,我数了一下,有十三秒钟,但是其中前十秒钟,我们一直没有看到隧道的出口,直到最后三秒里面,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慢慢变大的亮点。这给人一种悲伤压抑,看不到希望的感觉,那时候我就觉得接下来要讲的肯定又是一场悲剧。接着便是俯拍巴塞罗那市的镜头,然而伴随的音乐,那时而出现的口琴声,又给人一种抚慰。在拍摄曼纽拉离开巴塞罗那的时候,同样拍摄了火车隧道,六秒钟的时间,但是一开始我们就能看到出口,看到希望。
在剧场外,此处,曼纽拉正对着镜头,对着前方,此时,镜头切换了一下,变成艾斯德班在酒吧隔着窗户看他母亲的镜头,给人梦幻般的感觉,让人觉得艾斯德班就在眼前。在修女罗萨去医院分娩的途中,一个移镜头,拍摄的主体是罗萨小时候玩耍的地方,跟随者车子的移动,渲染着依依不舍,即将分离的气氛,仿佛是生离死别。
本片是西班牙导演阿尔莫多瓦的作品,是一部纯粹的女性电影,在本片中,除了个别的男性外,主要都是女性或者以女性形象出现,涵盖了普通的女人,妓女,变性人,女同性恋者,但是,即使是这些或者说是有些不被认同的女人,却自然的组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相互帮助的女性群体,这是对男性的讽刺,几处男性的出现,都表现着这种思想,贪婪,欲望与不负责任。强奸未遂的男嫖客,在剧院像阿悦所要性服务的,罗萨的父亲,一个连自己孩子不记得的男人。还有变性的罗拉。
这部电影是对女性的赞歌,让男人感到深刻的反思
第三篇:《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影评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观后感
我曾一度很想知道,女人,在纯粹的男同世界里究竟是什么样子,当女人的身体挑不起男性最原始的欲望时,她的存在还有意义么?亦或还被需要么?在课堂上看过阿莫多瓦主导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我获得了答案。
人性的脆弱呼唤一种爱,这种爱来自于能够孕育生命,也能够呵护生命的母性。面对困境、灾祸、死亡,这种母性的爱能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从而使人变得坚强、勇敢、乐观。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种爱,一种力量,与其说片名叫做《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不如称之为《关于人“爱”的一切》或者《关于人“力量”的一切》。这是阿莫多瓦,这个同性恋天才导演一次次尝试洞悉人性本质的巅峰之作。
现在详细介绍一下影片中非主流“异样”群体:
埃斯特本,18岁男孩,喜欢写作、看电影、看戏剧。他非同寻常的从女人和性的角度来审视母爱。当母亲告诉他要多吃东西,强壮起来可以在街上挣钱养活自己的时候,他沉着冷静的回答:身体强壮不重要,重要的是阳具要大,面对一脸惊愕的母亲,他又反问:你会为了我,出卖自己的身体么?他赞美母亲的美丽和年轻,也肯定母亲在戏剧方面的才华和天赋。他和母亲,彷佛恋人一般,边吃晚饭边看电影,生日的时候去看话剧。只是,在这样的幸福里,他唯一惦念的是那个未知的父亲。他在日记中表达了自己对父亲强烈的好奇和想念。但是假如埃斯特本没有被车撞死,真的随同母亲一起到裸体妓女、妓男横行的街道,看到自己的父亲是一个变性人妖的时候,他真的会不在乎父亲是什么摸样,是做什么的吗?所以,在这一点上,阿莫多瓦是善良的,他没有残忍到让一个孩子来用一生活在一个悲剧世界里,他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结束了他的生命,但是帮他留下了一颗心,放在另外一个健康的男子身体里继续跳动,继续热爱着生活。
嫣迷,《欲望号街车》这部贯穿影片始终的话剧的女主角,至爱至诚的女同性恋者。她的女友对毒品上瘾,而她对女友上瘾。这瘾,就是顽疾,戒不掉,治不好。在事业上,她是强者,她的感召力足以让一个男孩在雨夜只为了索取她的签名撞车身亡,她可以对剧组的任何人发脾气、指手画脚、更替演员人选;但是在感情上,她是奴隶,每天为了看管和隐瞒女友吸毒,费尽心思,也饱受折磨,以至于最后想要与女友同归于尽。可幸的是,为她而死的男孩的母亲,走近了她近乎绝望的生活,一份难以名状的隐痛、一个全新爱的世界,还有三个半女人(有一个是变性人,只算半个女人)对性、男人生殖器的调侃,这些激活了她重新燃起的热情,让她最终戒掉了奴性爱情的毒瘾,认真来过。
阿悦,变性人。她总是急于给人解释自己为什么叫阿悦,因为以取悦众人为生。她变性之后沦为妓女,被人虐待、被人毒打,当别人问及之时,却只是脱口
而出:工伤而已。在别人眼里,她是另类,是一个可以欺压、可以随意在任何场合给任何人口交的下等人。但是,在自己眼里,阿悦却欣赏自己的美丽,承认自己的价值。她细数身体每一部分在改变中的价格,这些价格决定着她展示给别人的价值。她善良的有些呆傻,脆弱的如同孩子,在众人的掌声之中,她的脱口秀的得到了认可,她所代表的这一类变性群体,也似乎因为可爱和温良成为社会一份子,生活在你我之中。
罗拉,同阿悦比起来,似乎才是我们眼里“正常的人妖”。他变性做了女人,却依然大男子主义,禁止妻子穿性感三点,也引诱修女上床。他的两个女人,一个因为怀孕在18年前离开他,一个因为宫外孕高血压,在分娩之后离开人世;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18岁之时,意外车祸身亡;一个在出生伊始,就已经是艾滋病孤儿。一切罪恶的始作俑者,在最后除了流下几滴忏悔的眼泪,他已无力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罪孽做任何的补偿。唯一他存在的价值就是在衡量爱他的人承受力到底有多大,就是证实在肆无忌惮的背后,善良、宽恕和爱所交织的坚强和勇敢多么可贵。
罗莎,这个闷骚的修女,一个不知道该褒还是该贬、可恨又可怜的女孩。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每天都与高风险人群在一起,妓女、变性人、嫖娼者,她究竟是在拯救这些人,还是在做皮条客,不得而知。总之上帝没有眷顾她本质里那一点善良和无辜,而是为了惩罚她的无知与愚蠢,让她不但怀孕,而且宫外孕,不但宫外孕,而且高血压,不但高血压,而且患有艾滋病。这一个彻底没有了生的希望的年轻女孩,在最后的时刻,才懂得流下眼泪,面对父亲和狗的背影,忏悔无助的叫声爸爸。她的生,让她的母亲心力交瘁,甚至让自私的母爱体现不出一点自私的高贵价值;她的死,同样让母亲无力回天,在面对遗留的艾滋病孙子的时候,更是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去爱。她短暂的生命里,彷佛一直都在犯错,错到最后的最后虽然让一位痛失儿子的母亲重新有了健康的儿子,但是代价和风险,未免有些太大。
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组成的生活圈子,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姻缘注定的种种巧合,造就了一位伟大的女人——玛努埃拉。
第四篇:我的父亲母亲影评(本站推荐)
我的父亲母亲是一部具有浓浓乡土气息的爱情怀思片。与其说它简简单单的知识一个影片,我更愿意称之为一段故事,有着浓重因缘和强烈情感共鸣的故事。
(内容梗概)母亲乳名招娣,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美人,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勇敢地成为十里八乡第一个自由恋爱的女孩。她暗恋上生子的父亲——一个淳朴幽默的青年教师,她以自家的青花大碗为记号,给心上人花样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饭”;她通宵达旦织出最艳的“房梁红”装点他的教室;为了听到教室里的琅琅书声,她不惜绕远路去担水;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学生的路边等着他。终于,招娣的美丽和诚挚打动了青年骆老师的心,他们很浪漫又很传统地相爱了,然而,就在心灵刚刚撞击的那一刻,骆老师莫名其妙被打成右派,她疯了一般,揣蒸饺沿路追赶,人摔倒了,蒸饺烂了,青花碗也碎了„„技艺精湛的锔碗匠锔好了青花碗,却弥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灵。招娣病弱的身体,瞎妈妈的泪水,招娣的决心,那条来来回回的灰色雪路。蹒跚上路,却昏死半途。辗转相聚,却在天黑前又分别。后来终于相聚,此后他再也没有离开她一步,相守四十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
(教育意义)这部影片娓娓叙述了农村地区交通和教育及各种公共服务的匮乏,片名《我的父亲和母亲》,直接介绍片中主人公,本影片不仅歌颂了真真挚挚的爱情:初恋的回忆,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觉。当父亲过世,年迈的母亲讲述她梦系魂牵的初恋时,生子不但体味到那初恋情愫的凄美动人,甚至还分明读出对美妙人生的执着追求„„也歌颂了父辈们的坚守,虽然会有新老师来接管学校,可是放观现实,这些地方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仍旧需要改革;同时还叙述了关于现实中空巢老人的问题。比如“我”回县里工作后,孑然一身且刚失去父亲的的老母亲要何去何从,这些都是令人叹惋的问题。
(就本片艺术特色,最突出的便是色彩的应用。)影片采用黑白画面表现现实的冰冷,用鲜艳高饱和度的颜色摄影反映来表现美好的回忆。一般来说,我们的回忆多是灰白的,片段的,而现时选用黑白的色彩,过去却选用彩色,这无疑有点违背了常规的思路。但是却能更恰当的表现处,失去了老伴的母亲,内心的灰暗,而曾经的记忆,却鲜活的烙印在脑海之中,虽然整个影片的旁白部分是作为儿子的生子去展开的,但是这些故事是母亲所独有的美好的记忆。因为故事里真正的主角,是母亲,深爱着自己丈夫的母亲,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深爱着。同样的手法,我们在《辛德勒的名单》中,也有看到,二战的冰冷和那个橘衣小女孩的懵懂,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让我们看到二战法西斯的暴行。然后在影片的最后几分钟,也就是影片中的那个“我”在临行前,走进了父亲(洛先生)曾经教授课程的教室,为学生们讲授父亲在年轻时曾为那时的学生们讲授的第一堂课时,母亲听到了读书声,走下床,跑到村头的小学,出神的听着,这是画面又是叠画,现时的记录全部采用黑白,不愿意改变,但是叠画到了年轻的母亲第一次跑去观看父亲上课的情形,自然而然的那一段是鲜活的彩色画面,的确很美,郎朗的读书声中,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光阴,随着镜头的调度,不断的转场依旧采用叠画,音乐的音量也是越来越大,整部电影的感情不由分说的被带到了最后的高潮。画面最终定格在那个年轻的过去的时代里,母亲当然依旧是穿着红色棉袄的昭蒂,跑着,影片便到此结束。余味无穷。故事并没有结束,留下人无限想象空间。
(而在拍摄外景时,影片的色彩对比也十分明显。)
我记得在招娣等贺先生时,那灰暗的山路和招娣所在的鹅黄色花丛枝丫,色彩的冲击,让观众深切的感觉到招娣幸福的爱恋。当招娣的母亲出现的时候,落霞版的阳光从背后打在老人的身上,虽然是盲人,但是给观众一种睿智看透世事沧桑的睿智。一般来说,将光打在人物正面,可以更加衬托人物的美好。可是这里反其道而行之,却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也许正是因为招娣的母亲的睿智,才使得招娣的自由恋爱之路不是无法行进的。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是冬季的白,招娣高烧仍旧坚持去寻回贺先生,那满天的白色,几乎把招娣融进去,可是倔强的招娣在挤出一条路,观众都为她对爱情的追求而动容。
不仅仅是冬季的凄凉与苍白。还有秋季时,招娣陷入爱情时那满山的金黄,满面的暖色,连太阳的光晕都是暖暖的黄,就如招娣对爱情的追求,便在这片暖阳中慢慢绽放。
最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抹红色,那热情如火,鲜艳如血液,朝气如希望的颜色。招娣最爱的红色小袄,洛老师送的红色发卡,为学校织的红布。这都暗示着爱情的炽热和生命力的旺盛。直白的语言无法让观众也能深切体会招娣的情感,那火一般的性格。
(同样,本影片在道具及线索运用上,也十分具有特点。)
这部影片交代了几件很有东方特色的事物:织布机,锔碗,上梁。这些不仅是情节的推动和线索,这也是对中国本土历史文化的宣传,更能给我们那个时代的真实感。织布机联系的是母亲父亲和学校,锔碗连通了母亲的爱意,上梁联系的是父亲对学校及母亲的情感。而导演张艺谋总能在影片中融入这些最为本土习俗,比如《红高粱》里的酿酒、闹新娘,还有《活着》里的皮影戏。导演张艺谋能将这些快要被大多数人们遗忘的古老技艺挖出来,搬上银幕,不让它们湮灭在时代的滚流中。与其说这只是一部爱情怀思片,它在文化上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镜头的运用)在父亲和母亲第一次相见的场景里,张选用了大量的升格摄影,拉长了画面时间,他反应的是母亲的心理时间。他的镜头语言使人很轻易的认同了母亲,放弃质问爱情到来的仓促性。而在母亲在山路上等着与父亲相遇的段落里,除了升格摄影,还使用了长焦镜头,造成我的心里只有你的画面效果。
(演员的淋漓尽致的表现力)母亲与父亲相识在这片小山村,而且最让人动情的当属女主角面对心上人所表现出的或欣赏或害羞或失落的情绪。而章子怡那稚嫩的脸旁和在影片中完完全全展示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遇见喜欢的人时,那种纠结和害羞的形象。俨然是就在眼前发生的故事,没有任何违和感。章子怡将角色的时代背景和身份背景结合的很适宜,没有一点时代不符感。她同时也揣测到了招娣见到贺先生时的局促感,低垂着头,时而偷偷抬眼望他,紧张到忘掉把篮子拎上;也还原了招娣站在大雪纷飞的小路的旁,望着遥遥不可及的远方,期盼着心上人的归来;更淋漓尽致的展示了招娣面对爱情的勇气和执着。总体来说,章子怡将这个角色发挥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影片开头和结尾):通过讲述生子父亲在县里去世,母亲执着抬回父亲并织盖棺布。交代出主要人物关系及其环境时代背景,设置贯穿全片的线索,布。更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在影片最初,便刻画了深爱着生子父亲的母亲形象,还有那份骨子里的执着。让人不禁探索故事的原本。
在结局中,大雪中那绵长的送丧的队伍,也许是对冰冷现实的稍稍补充,但是,我仍旧在意的是孑然一身的母亲的归宿,原本有父亲相依为命,而现在……我觉得这是导演在反映现实空巢老人的现况。这种现况本身也是令人悲哀的。影片同时也反映了乡村教师的不易,公共服务服务的匮乏。而影片并没有给出一种万能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在感情升华到极致时,引起人们对现实的思考,最好的电影就是能在震撼中带给人们反思,叩击每个观众的内心。
(综合总结)影片最开始,母亲哭得悲怆,我只觉得可怜,但并没有任何感动或者理解,人老病死,莫过于此。然而,影片结束之前回到那冰冷的现实的时候,我的内心是紧绷的,眼泪是止不住的。
在乡村小学教了一辈子书的父亲为了筹钱翻盖校舍四处筹钱,遭了风寒,死在县城的医院里。考虑到现实的种种困难,许多人放弃,只有这个始终爱他如初的人——母亲坚持要将父亲的尸体从县医院抬回三合屯、不顾几天连夜悲伤,仍旧翻出那破旧的织布机,给父亲织盖棺布。年轻貌美的母亲曾经也在这台织布机上织出鲜红的梁布,欢迎他来学校任教。在父亲辞世后,年迈瘦削的她为父亲指出那承载一生祝愿的悲伤的白色盖棺布。不论是从年龄的变化,织布的心情,抑或是织布的颜色,这两个镜头都是无法抑制的令我悲伤。
在温暖的色彩中,我看到的是那个朝气蓬勃的少女穿着粉红夹棉碎花小袄,在层层鹅黄中,微笑着,追着那抹身影奔跑,大胆追逐自己的爱情;那个挑着水桶,满眼期盼的机灵的少女,走慢在学校的篱笆旁,细细听他的声音;用自家青花瓷釉大碗翻新装派饭的情窦初开的少女。
第五篇:我的父亲母亲 影评
奔跑,只为爱
——观《我的父亲母亲》有感
一部简单平淡的电影,只有黑白的现实和彩色的回忆。张艺谋采用倒叙的手法,让观众在知道结局的前提下,依然被电影本身的魅力所触动。
一部1999年推出的剧情电影,章子怡把那个对心爱的人倾心倾力羞答答的昭娣演绎的异常生动,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那个时代人们对知识的向往,还有一种近乎理想主义的执着爱情。
张艺谋就是有这样一种才能,可以让书本上的文字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观众眼前,不是用高超的拍摄技巧,缜密的叙事情节,而是用心将观众感受到的一丝丝情感无限放大。正是这样一部简单的影片,获得了2000年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1999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章子怡也因此一炮而红,变身为第一代“谋女郎”。
初恋,是人一生中最美妙的事,而当电影中盛子的父亲为给村里的学校借钱修房子而在冰雪天中奔走意外过世,年迈的母亲讲述她那令人梦系魂牵的初恋时,盛子不但体味到那初恋情愫的凄美动人,甚至还分明读出对美妙人生的执着追求,而这也正是我所体会到的。
母亲乳名为昭娣,年轻时是三河屯里远近闻名的美人,经常有村里的男人上门提亲。昭娣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勇敢地成为了三河屯里一个自由恋爱的女孩,她在盛子的父亲第一次来到村里任教书先生的那天便暗恋上了他。在村里的男人们忙着建学校的时候,昭娣以自家的青花大碗为记号,给心上人花样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饭”;她通宵达旦织出最艳的“房梁红”装点心上人的教室;为了听到他教学生的朗朗念书声,不惜绕远路去担水;为了引起心上人的注意,昭娣每天在送学生的路边等着。终于,昭娣的美丽和诚挚打动了男青年骆老师的心,他们很浪漫又很传统地相爱了。一只塑料红发卡就是他给她的爱情信物,然而,就在心灵刚刚撞击的那一刻,悲剧却降临了:骆老师莫名其妙被打成右派,昭娣特意为他做的蘑菇蒸饺没吃上,就被县里的人带走了。昭娣知道后疯了一般,怀揣蒸饺沿路追赶,然而人摔倒了,蒸饺烂了、青花碗碎了,就连心上人送的信物红色发卡也掉在路上。但昭娣却坚信,洛老师一定会回来,因为他答应过自己,一定会回来。昭娣找回了红色发卡,请技艺精湛的锔碗匠补好了青瓷碗后,决心拖着病弱的身体去远行寻找初恋情人,家里年迈的瞎妈妈阻止不了昭娣的决心。她蹒跚着上路了,却昏死在途中,幸好被路人及时送回,执拗的昭娣挣扎起身还要冒死去寻觅。幸好,皇天不负苦心人,恰在此时,骆老师意外地回来了,昭娣躺在病床上,大滴的泪珠从她美丽而又
憔悴的大眼睛中尽情地滚落。从此,一对璧人幸福的生活在这个安逸的小山村里,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她,两个人一爱就是四十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不离不弃,直到教书先生意外过世,也就是影片开头的部分。昭娣仍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每天在小学门口看着,她期望能再看一他眼,哪怕一眼也好,没日没夜地为去世的老头亲生织盖棺布,就像当初为他织“房梁红”一样用心。盛子知道母亲的心意,知道母亲绝不会放弃将父亲的遗体从医院太平间抬回来的心愿,只为让父亲记住回家的路。记住这个小山村的每一个沟渠,记住每一条自己曾经为他奔跑的山路,记住他们两个人的爱和回忆。在影片的最后,盛子在回县里之前,请求来到父亲曾经教书的小学为那里的孩子们教授一堂课。他站在父亲曾经站过的讲台上,念着父亲第一次来教书时做的一首“识字歌”,而自己年迈的母亲,和当初一样,悄悄地站在教室外的栅栏边,凝望着,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青年时代,偷偷撇着自己的心上人。
一部没有多余技巧的张氏电影。一部缓慢宁静的爱情电影。影片的色调好似秋天的油彩。延续张一贯的风格,朴实、干净,像一只简单粗犷的陶土碗。印象中,张艺谋电影中的女主角,都被他赋予了男人的个性,倔强而执着,勇敢而坚定,有着一股子不服输的拧劲。
十八岁的美丽少女,一双明亮的眸子,固执的一见钟情。
她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爱人。,对他好,悄悄注视他,给他做好吃的。
穿上新的漂亮棉袄去看他;为了能听见他教书的声音每天在村里的前井打水;用漂亮的青花瓷碗装好吃的摆在第一个位置上;刻意的在他会经过的路上等他;看到他走向井边赶紧把已经打上来的水倒回去;劈柴烧水认真的为他做一顿派饭;一遍遍的追上那辆远去的车;记着他腊八回来固执的站在村口的路边等他,直到全身冻僵。
我喜欢这样简单的情节,干净的故事,就像一段柔美的旋律,真实细微得让人感动。每一个细节都说不上有意义,每一个细节却都那么纯粹美好。我相信爱情是傻傻的,是固执的,是莫名其妙的。“母亲一连好几天早出晚归,她把那几十里山路都跑遍了,她想找到父亲留给她的那只发卡。”当她把那只失而复得的发卡别在头发上的时候,她的眼神甜蜜而哀伤,愣愣的,而眼泪却始终没有落下来。
爱情是什么,又好像不是什么,那种认为爱情通过努力就能获得的态度向来值得质疑。爱情能通过金钱获得吗?那多少金钱才是足够呢?爱情能通过人品获得吗?那多好的人品才能赢得足够好的爱情呢?爱情能通过外表获得吗?那什么样的容颜不会老去呢?与这些相比,一见钟情反而要可靠得多,第一眼,只凭自己内心深处的悸动,就好像有个声音在心中告诉自己:“是他,就是他”;又好像是有一双手轻
轻拂过你的心,痒痒的,酥酥的。至此之后,所有的人都是将就,唯有他,是心中最初的爱恋。凭着爱情的冲动,可以为他做任何事,在任何时候都想再他身边,哪怕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便满足了。
在这些年来的日子中,每个人都会有过这种感觉,也许在以后,这个人不会属于自己,但只要曾经爱过,喜欢过,便足够了。毕竟,有些人,有些事,是记忆中无法拥有,却深深怀念的。而昭娣应该庆幸,因为在自己生命中的40年中,都有过心爱的人陪着走过,虽然年华已逝,岁月不再,但爱情始终不曾老过。
看到最后最后,我还是哭了,为昭娣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