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子关系 初二现
亲子关系 初二现“分水岭”
初二一直很乖巧的女孩升学后却越来越“冲”,而儿子初二与母亲冲突达到高峰后慢慢懂事。在今天开幕的第六届上海“为了孩子”国际论坛上,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男孩女孩往往在初二出现情绪分水岭。
孩子更容易和母亲起冲突
“最近发现妈妈好烦„„真希望早点考上大学,可以快点离开这个家!”高二女生彤彤把自己的苦恼写在博客上,立刻引来了许多同龄人的共鸣。
而一个化名毛毛虫的学生玩电脑被妈妈批评而抱怨:“我才玩多久,就在那里喊,脑袋都要爆炸了,对于她,我都没话说了,懒得理她。”
这次调查显示,青少年与母亲的冲突比与父亲的冲突更多。课题组专家认为,中国有“女人持家,男人养家”的传统,母亲在子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管教更多,更琐碎,因此青少年更容易在母亲面前表现出不耐烦。
青春期发育导致心理变化
有意思的是,这次调查显示,初二是男女生和母亲冲突的一个分水岭。
男生与母亲发生情绪对立最频繁是在初二时,进入高中后迅速下降。“这是因为初二时男生与母亲在学业上的冲突频率攀至最高峰。”课题负责人之一刁静告诉记者。而女生的发展趋势恰好相反,初二时最低,而后却迅速增加,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心理专家说,初二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生理上的发育必然带来心理上的变化;成为准毕业班学生,学习上也处于突变期;另外他们一面有独立要求,一面又有依赖心理,他们试图摆脱大人的约束,却又不能完全自立,心理上处于断乳期。父母应该多关注这一阶段的孩子。专家:代沟需要沟通化解
对一些亲子冲突严重的家庭,专家邀请他们参加“家长效能”课程的培训,教他们学习倾听孩子的想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地鼓励孩子。刁静表示,两代人存在代沟很正常,但不沟通就不正常了。要改善亲子关系,不是单纯改变父母或孩子单方面的行为,而是需要两代人互相体谅,互相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对方。学校家长会、心理课程、家长效能培训等都可以帮助父母和孩子调整好关系
第二篇:亲子关系声明
亲子关系声明
婴儿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是(母亲姓名)____________与(父亲姓名)____________亲生。
母亲姓名____________,出生______年___月____日,国籍_____,民
族__,现居住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父亲姓名____________,出生______年___月____日国籍_____,民族____,现居住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婴儿出生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时____分,出生地点: ____省____市____县(市、区)______乡镇____村,由________ 接生,与婴儿关系____________,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原因,未能在医院出生。出生时婴儿状况
1、好,2、一般,3、差。
以上情况若不属实,愿负法律责任。
母亲签名:身份证号:日期:
父亲签名:身份证号:日期:
证明人签名:身份证号:日期:
证明人与婴儿关系:
请各当地村委会(居委会)公示七天
苍梧县《出生医学证明》办公室
年月日
公示情况:
村委会盖章
年月日
助产机构外分娩《出生医学证明》办证须知
(1)婴儿及婴儿的父母和接生人员、见证人员须同时到县妇幼保健院申请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2)接生人员身份证原件(是家庭接生员的须同时附“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非家庭接生员接生的除提供接生人员身份证原件,还需要提供第三者见证人接生见证证明材料及其身份证原件,并在见证材料上签字和加盖右手拇指指印。
(3)当地村委会(居委会)证明。每办理一个《出生医学证明》,写一张村委会证明,不得多人共一张证明;证明要求写明父母双方姓名、婴儿出生时间、性别、姓名,且不能涂改,并用钢笔或毛笔填写。
(4)婴儿父母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原件,身份证不能过期,过期无效。
(5)按以上要求和资料到县妇幼保健院出生医学证明办公室初审后,经审查属实后填写: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申请书、接生情况证明、《出生医学证明》首发登记表、亲子关系声明。
(6)填写“亲子关系声明”一式两份。一份村级(或社区)公示、一份公示无异议后加盖村(居)委会公章后交县妇幼保健院《出生医学证明》办公室。
(7)“亲子关系声明”公示期七天无异议后带上述材料到县妇幼保健院签发《出生医学证明》。
(8)《出生医学证明》补发适用于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办公室电话:2672312。
《出生医学证明》申请补发,应提交如下材料:
一、新生儿父母提出的书面申请;
二、原签发机构提供的签发记录;
三、父母双方或监护人户口簿及身份证;
四、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补发《出生医学证明》者入户情况证明;
五、在梧州日报(县(市)在当地报纸)或《广西日报》登载《出生医学证明》遗失声明。
注: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只适用于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儿。《出生医学证明》换发,应提交如下材料:
一、新生儿父母提出的书面申请;
二、原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助产机构提供的新生儿出生时的基本情况材料(签发记录);
三、父母双方户口薄及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四、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换发《出生医学证明》者入户情况证明;
五、婴儿父母或监护人任何一方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
六、更正虚假、错误信息的相关证明材料,例如:亲子鉴定报告、公安部门证明、民政部门证明等。
注:
1、经审核情况属实后,由原签发机构给予换发;
2、《出生医学证明》仅记录居民出生时本人基本信息及出生时其父母相关情况,其中部分信息如姓名、父母亲资料、国籍等发生变化后,《出生医学证明》仍为有效证件。《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后,不能因为新生儿更名等信息发生变化而更换新的《出生医学证明》。
婴儿父母信息不能完整提供签发办法
1、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婴儿父母信息不能完整提供签发办法。应要求婴儿监护人写出有关情况说明并签字和加盖手印,同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签发单位可只打印父母一方姓名和身份证号,在存根上注明有关情况,将书面说明、证明材料与存根一并保存。
(1)未婚生育的产妇要办理孩子《出生医学证明》,如确实无法提供孩子父亲姓名及有关资料的,要提供产妇户籍所在地居民(村民)委员会证明、民政部门婚姻情况证明、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了解婚姻情况。
(2)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婴儿要提供在医疗机构接受辅助生殖技术证明和产妇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
(3)与外籍人员同居生育的,按常规办理程序给予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如外籍人员没有身份证的,要求其回国办理身份证后,按常规办理程序给予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如外籍人员无法提供有效身份证明的,要由孩子父、母双方写一份情况说明,著上签名,并印上双方右手拇指指印,同时附居住地居民(村民)委会证明和中国籍人员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
④无法提供有效身份证明的产妇,要由孩子父亲写一份情况说明,著上签名,并印上婴儿父母双方右手拇指指印,同时附居住地居民(村民)委会证明和父亲有效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
2、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婴儿(1996年1月1日后出生),由于婴儿父母信息不能完整提供的必须提供具有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后签发。
婴儿父母一方或双方已失踪或死亡签发办法
婴儿办证时其中父母一方已死亡者,健在的一方应提供死亡一方的身份证号码、《死亡证明》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如办证时父母双方已死亡或失踪,由其监护人提供婴儿父母双方的身份证号码、《死亡证明》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
第三篇:大学生亲子关系
社工1012 陆体华 1020602205
大学生亲子沟通策略研究
摘要:亲子互动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冲突。只要父母与子女双方能保持平和之心, 学习表达并读懂彼此爱的语言, 运用正确的沟通方法,亲情间再激烈的冲突也会化于无形。[目的]探讨大学生亲子沟通,改善大学生亲子关系。[方法]采用通过访谈5-10个个案的方法,基于个案资料分析当前大学生亲子沟通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提出大学生亲子沟通的策略。[结果]亲子沟通策略极大影响着亲子关系。
[结论]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好
关键字:大学生;亲子沟通;亲子关系;策略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 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固定化的互动关系。主要是指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 与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际交往模式。这一人际交往模式对子女会产生刻骨铭心的影响, 不仅直接影响着子女的身心发展, 而且还会影响到子女将要形成的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我国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 亲子互动是孩子在家庭中与他人交往的唯一方式, 其加重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依恋, 所以, 建立和谐的亲子互动关系对子女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进入大学。大学生成为社会中不容忽视的大群体。但是人们对于90年代以后出生的大学生出现了很多的质疑。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少人认为,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说,父母只不过是供养他们的工具。他们对父母的亲情已非常淡漠。只存在伤人的金钱关系。他们只有在需要钱的时候才会给父母打电话。
然而在大学生群体中确有这样一种代表性的说法;十三四岁的少年有者青春的叛逆期,当成长到20来岁的大学生后,我们也有第二次青春叛逆,暂时的疏远父母,是一直被父母罩着的我们在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后的正常反应。是我们成长的必经阶段,其实我们在内心从没有忽视父母,我们会暂时的很少写信,很少打电话,很少向父母虚寒问暖。但这只是我们不习惯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其实父母一直在我们的心底。
我随机寻访里一些大学生得到一些访谈案例
案例1:小红是苏州科技学院大二的一名女生,今年22岁,家住扬州市中心,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但是她与父母关系并不融洽。她很讨厌与父母交流,她觉得父母虽然是知识分子,但是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他们总是对她进行教育,虽然她知道父母为她好,但是她很反感,觉得自己可以做好,可以照顾好自己规划好自己的生活。不需要父母的指指点点。每当通电话时父母要教育她的时候她就会找借口挂掉电话。她有什么东西都不愿与父母交流,认为自己大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了。两代人之间沟通的很少。
案例2:小明是苏州科技学院大三的一名男生,今年23岁。家住农村,一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父母在外打工。一年回家4次,亲子感情不浓,很多情况下,和父母交流时小明都是出于礼节,并不愿意打电话给父母,所以交流的也不多,看到别人和父母关系挺好,他也嫉妒,但是心里就是觉得别扭。
案例3:小芳是苏州科技学院大四的一名女生,今年24岁,家住农村,一直和
父母关系很好,亲子交流很多也会聊很多心理事,但是自从今年开始母亲开始帮她无色相亲对象后亲子关系就急转直下。一星期都很少能达到一个电话,说不了两句就聊不下去了。母亲不能理解她给女儿找的那么好的条件女儿为什么会生气,女儿也很难受母亲不能理解她,而且母亲坚持认为这是在为女儿好。这让小芳很苦恼,也不敢打电话回家。
案例4:小李是苏州科技学院大二的一名女生她和父母的关系很好,但是只要谈到奖学金党员什么的就聊不下去了,小李认为父母功利世俗,父母认为女儿不懂事,不上进。两方的关系在别的方面上都挺好。所以小李觉得她和父母关系还是挺好的。只是父母的不理解让她觉得不管怎么样两代人还是会有代沟的。
案例5:小沈是苏州科技学院大三的一名男生,今年23岁,他上了大学基本没怎么和父母交流,就算打电话也不超过两分钟,在他看来,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时女生做的,他认为父母也不愿意他打电话回家,所以除非有什么好消息,他打电话回家时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他认为亲子关系就像美国父母把孩子养到18岁,让孩子自己闯一样,他上了大学后,就靠自己了。
针对上面的案例,我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1.定时沟通。定时沟通对了解孩子了解父母是非常有益的。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程序: 每周保证有一定的时间量进行沟通, 沟通内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 也可以是随机的, 前者主要是了解亲子的情况, 后者用于情感的交流。一般是先做设计好的沟通, 这样会使亲子很乐意说出个人的想法或困惑, 表达个人的主张。同时避免了交流频率太少的情况,增进了感情,也多了解决问题的机会。
2.尊重子女人格。父母在子女早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是处于帮助、管理、指导等等支
配性的地位, 再加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子女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遇事时不能以子女为独立人格的个体, 这样就容易产生双方心理上的疏离、不信任或畏惧等, 不利于建立有益的沟
通气氛。而只有父母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才可改变这种异常。
3.对父母表达理解,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想问题,理解父母的态度,让沟通更加容易,也更加快乐。
4.鼓励表达。父母在心理状态上对子女的独立人格予以尊重之外, 在行为上就需要鼓励子女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态度、情感等。这样才能使异常的单向沟通发生改变, 子女除了能够了解父母的想法、态度、情感之外, 也能把自己的想法、态度、情感传达给父母, 从而使亲子沟通真正成为双向沟通。
5.双方都耐心倾听。在父母鼓励子女表达自我时,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耐心倾听。由于父母的人生经历比子女丰富得多, 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体会的种种变化和感受也许父母都曾经经历过, 这些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可能会使父母觉得乏味, 或者反感觉得错误,但是一定要听子女说完。子女在父母说话时也要耐心倾听,哪怕自己不愿听也要耐心的听下来,这会让父母更加放心。
6.宽容异见。在家长倾听子女的表达时,有时会发现孩子有一些“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错误的”的想法、看法、打算, 尤其是有些东西与父母所信奉的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对此父母要有足够的胸襟宽容地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 之后再以谈论的方式与孩子交换意见, 否则可能堵塞沟通。子女在倾听时可能听到一些人为腐朽世俗的东西与自己内心的激情澎湃指点江山相背离。但是理解和宽容父母的说教很重要。
7.解释规则。父母对子女实施的管教中,必然包括许多行为规范的要求, 特别有
些要求
是在沟通和观察中发现孩子有某种问题之后而提出来的, 而子女对这种限制会反感,这就需要父母向孩子解释这些规则,可能的话,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规则,这也是以上沟通要点的充分体现。要一起解决问题千万不要单纯的说教 良好的亲子关系式我们追求的目标它体现在:
(一)尊重信任, 相互配合(二)民主平等, 和谐亲密
(三)共享共创, 共同发展
亲子沟通是终生的功课,因为在家庭每一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挑战不同,亲子沟通水平
要求亦不同。亲子沟通常处于矛盾之中,只有采用良好的亲子沟通方法,才能营造和谐健康的亲子沟通,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参考文献;
1.雷雳 王争艳 李宏利教育研究2001 年第6 期·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大家谈·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
2.邓丽群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10 月第23 卷第5 期论和谐亲子互动关系的构建
3.武楠楠李霞校园心理2009 年10 月第7 卷第5 期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October 2009,Vol.7,No.5亲子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4.雷静辉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Sep.2010Vo.l 11 No.3浅析亲子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5.徐文龙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6年 3月 20日第 12卷第 2期Anhui J Prev M ed, M ar.20, 2006, Vol 12, No.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技巧浅析
第四篇:亲子关系--教案
架起沟通的桥梁
——我们如何与父母相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可贵
2、情感目标:强化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更爱自己的父母
3、行为目标:能够在生活中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
教学重点:理解父母教育的出发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成长是亲子沟通出现问题的原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表演】
妈妈:你要去哪里?
孩子:出去。
妈妈:和谁?
孩子:朋友。
妈妈:干嘛去呀?
孩子:玩儿呗!
妈妈:你就不能多说几个字啊?
孩子:哎呀,你怎么那么啰嗦啊!我走了!(摔门而去)
是呀,我们大家都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渐渐不再依赖我们的父母了,渐渐觉得我们在家里没有自由了,渐渐觉得爸爸妈妈比原来更啰嗦了,渐渐地觉得跟父母越来越难沟通了。
刚才老师的例子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个小插曲,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与自己的父母有着独特的相处方式,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一个关于我们和父母的话题——如何与父母相处。
在进入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在心理学上,亲子关系是以家庭生活为基础,存在于代沟,主要体现为抚育、教养、赡养等基本内容的一种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包含了很多方面,现在只讲最典型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父母对子女和子女对父母两方面,是父母与子女互动的关系。
【发言】
现在我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平时在家中是如何与父母相处的呢?
(生)
好的,非常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分享。从几位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发现,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方式各不一样,有的同学与爸爸妈妈关系非常好,就像朋友一样;有的同学在家里则是个听话宝宝,父母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有的同学则有对自己特别好的爸爸妈妈,什么要求都会满足;还有的同学爸爸非常严格,妈妈却很偏袒自己。但是不管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如何,1
随着我们年龄逐渐长大,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会与父母发生矛盾。
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看看我们与父母之间都发生过什么矛盾,你认为发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交流】
有人曾经说过,人与人的相处,就像相互磨合的齿轮,在这个过程中总是难免彼此碰撞、受伤,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磨合才会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紧密、契合。现在,我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发言】
1、父母不理解我们
(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听话,照父母的意思去做事,不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不尊重孩子渴望独立的心理需求)
2、父母不信任我们
(父母总是觉得我们做不好事,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过问,给人想放手又放不了手的感觉,别扭,不被信任)
3、我们确实让父母操心
(我们是长大了,也很想自己做些事,但是我们确实能力也不够,而且有的时候太冲动了)
4、沟通不到位
(我们的想法不告诉父母,父母就不知道,不了解。)
听了几位小组代表的发言,我发现同学们都很有想法。那么既然有那么多的原因影响着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与父母相处呢?
【发言】
1、打开自己的心扉
刚才有的同学说到,我们与父母产生矛盾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我们。但是换个角度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总觉得自己独立了,于是就总想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心理话也不告诉父母了,遇到麻烦也不愿意和父母倾诉了。结果我们的爸爸妈妈慢慢的也觉得自己的孩子变了,变得陌生,变得遥远了……试想,这样我们的父母又能从什么途径来理解我们呢?
——第一招:打开心扉。主动和父母交流,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对于一些不方便当面和父母说的话,或者一时间不好表达的意思,可以通过写信、短信、QQ、E-mail等方法与父母交流,让父母有渠道了解我们。沟通是双方面的,我们不仅要让父母加深对我们的了解,同时作为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人,我们也要学会理解和体谅父母。从小到大,我们习惯了父母的关怀和照顾,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关心和爱我们的父母。
【游戏】对抚育我们成长的父母了解多少呢?
在刚才这张白纸上,写出你父母的(其中一位):
出生日期
最好的朋友
最爱吃的东西
最爱看的电视节目
最喜欢的休闲活动
最擅长的事
需要承担的家务
最大的希望
对家庭的贡献
最重的负担
2、努力完善自己
还有的同学说,父母不信任自己,觉得自己还总是孩子。或者自己总是事情做不好,让父母操心。确实,我们虽然觉得自己是大人了,但是由于我们的阅历有限,从小成长的空间又狭窄,加上知识也不够丰富,很多事情连自己也没办法处理好,甚至有时候做的事情连自己都不太满意,这就让父母更难完全信任我们了。
——第二招:完善自我。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首先得让自己相信自己,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我,增加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好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像父母努力展现一个具备独立能力的自己。
3、让父母与我一起成长
我们已经长大,父母却还觉得我们是孩子,所以父母还像儿时一样爱指挥,还总认为我们不懂事,还总觉得我们不该独立。其实我们在成长,我们的爸爸妈妈也需要成长。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犯错误。有的同学觉得父母不理解我们,让我们受了委屈,但这并不是因为父母不爱我们,只是他们爱的方式出了问题;我们的父母,需要明白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需要明白我们渴望自己的空间,需要改变他们对我们的教育态度了。
【小游戏】爱的天平
拿出一张白纸,在左边写上父母为我做过什么,在右边写上我为父母做过什么。(2分钟)现在看看手上的白纸,天平哪一边比较重呢?
(生)
我们都看得出,很显然父母的天平更重,也就是说,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更多。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是不是也该帮助父母做些什么呢?
对父母了解——与父母关系较好
对父母不太了解——学会理解、关心父母
最后,让我们来听一首歌,请大家用心去感受这首歌。
同学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愿望,我们的父母既要养育我们,又要面临工作和生活的艰辛,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希望得到我们的理解和支持。一个家庭的和谐,不仅需要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同样也需要作为孩子的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和回报。只要我们能摆正态度,在实践中摸索和学会妥善处理冲突的技巧,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氛围,打破我们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坚冰,使我们走向成熟。回去以后,结合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写一封给父母的信,把你想要对父母说的话表达出来,作为我们与父母建立良好沟通的第一步。
第五篇:第六章 亲子关系
第六章 亲子关系(重点)
考情分析:
学习本章,要求考生了解亲子关系的性质和内容,依法调整亲子关系的重要意义;略知亲子法的历史沿革;掌握有关亲权的一般知识,包括在亲权、亲子监护方面的不同的立法例,通晓亲子关系在法律上的分类,以及不同种类的亲子关系的特点;重点掌握父母与婚生子女以及几种特殊类型的亲子关系等知识点。多以选择、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本章属于重点章节,考生应重点掌握并领会和运用,如:【09、1单选、名词解释】、【08、1单选、简答、案例】、【07、10名词解释】、【06、10多选、名词解释、案例】、【05、10单选、多选、名词解释】、【04、10多选、名词解释】、【03、10多选、名词解释、案例】、【02、10多选】。
串讲内容:
1、亲子关系的概念和种类(名词解释、选择,考查频率一般)
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子女是血亲关系中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法律关系的核心。
我国现行《婚姻法》将亲子关系分为两大类: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
(1)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这是基于子女出生的法律事实而发生的,其中包括父母和婚生子女的关系、生父母和非婚生子女的关系。其特点为: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以血缘为纽带,只能因依法送养子女或父母子女一方死亡的原因而终止。
(2)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这是基于收养或再婚的法律行为以及事实上抚养关系的形成,由法律认可而人为设定的。包括养父母和养子女关系、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其特点为: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因法律行为或法定的扶养事实而成立,可因收养的解除或继父(母)与生母(父)离婚及相互抚养关系的变化而终止。
说明: 这两类父有其共同点,即他们的法律地位相同,均有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亲权(名词解释、选择、简答,考查频率较高)
现行《婚姻法》第 17条规定“父母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属于类似于亲权的原则性规定,无法解决许多亲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不足以防止父母滥用权利及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
亲权的概念与特征
(1)亲权的概念
亲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身份上及财产上的监督和保护为内容的权利义务的总称。
(2)亲权的法律特征
第一,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依法律规定而当然发生的。子女已成年或被拟制成年者,则非亲权之所及。
第二,亲权是以保护教养未成年子女为目的,以对于未成年子女的人身照护和财产照护为内容。
第三,亲权具有权利义务双重性。
第四,亲权作为民事权利,是一种利他的民事权利。
第五,亲权具有绝对权、支配权和专属权性质。
★亲权的主体
1、亲权人
(1)婚生子女的亲权人;(2)非婚生子女的亲权人;
(3)关于养子女的亲权人,完全适用婚生子女的亲权人的规则;
(4)与继父(母)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子女的亲权人,亦适用《婚姻法》第27条的规定。
2、受亲权保护的子女
受亲权保护的的子女,在各国民法中仅指未成年子女。★亲权的内容
1、人身照护
(1)管教和保护权;(2)姓氏决定权;(3)住所指定权。
我国婚姻法虽未明定住所指定权,但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9条、第16条规定看,显然肯定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居所享有指定权,子女不得随意离开父母指定的居所,另住他处。
(4)交还子女请求权(针对不法扣留、拐卖等);
(5)身份法上行为的代理权和同意权。如送养无行为能力的亲生子女为他人的养子女等;对于子女动手术行为的同意、子女有病休学的决定、对于子女从事职业的同意权等。
2、财产照护
①财产管理权
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来源:因继承、赠与或其他无偿方式取得的财产;因劳力或有偿方式取得的财产,即所谓未成年子女的非特有财产。
②财产处分权
各国法规定,亲权人原则上不享有对未成年子女财产的处分权,但为了子女利益的需要,经法院或监护机关的批准,父母始得处分子女的特有财产。我国《民法通则》第 18条第1款也明文规定:监护人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③财产法上行为的代理权和同意权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子女如从事超过其年龄、智力及精神状态的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④在子女成年或解除亲权时,父母应将子女的全部财产交给子女。若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亲权的终止,父母应将属于子女的全部财产交给子女的法定代理人。
3、婚生子女的概念和子女婚生性的推定(名词解释、选择,考查频率较低)
(1)婚生子女的概念
现行《婚姻法》虽然使用了婚生子女的称谓,但未对婚生子女的概念作出规定,也无婚生子女的推定制度。我国有学者指出建议将婚生子女的概念规定为:“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胎或出生的子女为婚生子女”。
(2)婚生子女的推定 ①婚生子女的推定
所谓婚生子女的推定,是指子女婚生性的法律强制规定,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妻子受胎所生的子女,推定为婚生子女。
婚生子女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父母有合法的夫妻身份关系;
(2)该子女必须是其生父之妻所生,这就排除了父与母之外的女子受胎所生之子女;
(3)该子女必须是其生母之夫所受胎而生,即该子女与生母之夫有血缘联系,这就排除了该子女是由父之外的男子受胎所生。
上述三个条件中,第(1)、(2)两个条件较容易证明的,但证明第(3)个条件较困难。因此,世界各国几乎都规定了婚生子女的推定制度。许多国家已明确规定,婚前受胎而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出生的子女,视为婚生子女。这样,婚生子女必须具备的条件已经变得宽松,只要是在生父母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胎或出生的子女,均为婚生子女。
②子女婚生性的否认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受婚生推定的子女而实际上是婚外性关系所生子女的情况。
子女婚生性的否认是指丈夫证明在受胎期间内,未与妻子有同居行为,依法否认子女是自己的亲生子女的制度,即当事人依法享有否认婚生子女是自己亲生子女的诉讼请求权的制度。对否认的原因,各国一般采取概括主义,即不列举具体的原因,规定只要提供足以推翻子女为婚生的证据即可。比如,丈夫在妻子受胎期间没有同居的事实;丈夫有生理缺陷,无生育能力等。
4、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选择、案例,考查频率一般)
(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离婚后的父母,无论子女由哪方抚养,另一方都不因此而免除其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一般情况下,父母的抚养义务到子女成年为止。未成年的子女指不满 18周岁的公民,但已满16周岁而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且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除外。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虽已成年,但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独立维持正常生活的子女。如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子女尚在校接受高中或职高及高中或职高以下学历教育的情况。
(2)父母对子女有教育的义务
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始于子女出生。
(3)父母对子女有保护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保护,是指父母应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防止和排除来自自然界的损害以及他人的非法侵害。
5、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选择、案例,考查频率一般)
《婚姻法》第 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扶助,是指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和照料。
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扶助是有条件的,首先,父母须是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有可靠的收入(包括社会保障金)除外。其次,子女须成年且有赡养能力,子女专指有独立的劳动收入或其他收入并在能够满足自己的最低生活水平之外有剩余的成年子女,或已满16周岁而未满18周岁但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子女。赡养费的数额,一般而言,应不低于子女本人或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婚姻法》第30条还强调,父母的婚姻自主权受法律保护,子女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父母对子女遗弃、虐待情节严重的,就不应当再享有该子女的赡养权。
6、亲子继承权(选择、案例,考查频率一般)
《婚姻法》第 24条规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我国《继承法》第10条规定:父母、子女与被继承人的生存配偶,同为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
7、几种特殊类型的亲子关系
★父母与非婚生子女(名词解释、选择、案例,考查频度一般)(1)非婚生子女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非婚生子女是婚生子女的对称,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
对于无效婚姻或被撤销婚姻的当事人所生的子女,有的国家将其视为非婚生子女,而多数国家却基于保护子女利益的需要,仍然规定其为婚生子女。
在我国,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婚姻法》第 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2)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和准正
非婚生子女的认领,是指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承认非婚生子女是自己的子女。
认领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自愿认领(自愿认领,又称任意认领,是指生父母承认该非婚生子女是自己所生,并自愿承担抚养责任);
二是强制认领(当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不主动地自愿认领时,由有关当事人诉请法院予以判决强制认领的方式)。
非婚生子女的准正,是指因生父母结婚或司法宣告使非婚生子女取得婚生子女资格的制度。准正制度始于罗马法。
准正有两种形式:
(1)因生父母结婚而准正。
我国现行婚姻法无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制度。在现实生活中,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母结婚,被承认为其婚前所生的子女,一般当然被视为婚生子女。
(2)因法官宣告而准正。
它是指男女订立婚约后,因一方死亡或有婚姻障碍存在,使婚姻准正不能实现时,可依婚约一方当事人或子女的请求,由法官宣告子女为婚生子女。
(3)我国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我国《婚姻法》第 25条强调了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我国的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是完全相同的,法律有关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同样适用于非婚生父母子女之间。
我国尚未建立非婚生子女的认领制度。在现行的法律制度下,关于非婚生子女地位婚生化的做法是:基于分娩的事实,非婚生子女与生母之间的关系一般无需加以特别的证明,非婚生子女按生母的婚生子女对待。非婚生子女与生父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由生父自愿表示认领;二是被生母指认的生父不承认该子女是其所生。这种情况可通过生母向法院提出的证据,如在受孕期间与被告有过性关系,或被被告强奸的事实和证据等加以证明。法院在必要时,可委托有关部门进行亲子鉴定。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强化了生母的义务,生父、生母都有义务负担非婚生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继父母与继子女(名词解释、案例,考查频率较高)
(1)继子女的概念
继子女,是指夫与前妻或妻与前夫所生的子女。继父母,是指父之后妻或母之后夫。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父母一方死亡,他方再行结婚;二是由于父母离婚,父或母再行结婚。
(2)对继父母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认定
我国婚姻法未予规定。实践中一般是根据继父母对继子女在经济上尽了扶养义务(对继子女给付生活费、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或者生活上尽了扶养教育义务(与未成年继子女共同生活,对其生活上照料、帮助,在思想品德、学业上对继子女关怀、培养)等来认定。
依据《收养法》的规定,继父或者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养继子女。继子女与继父母在办理了收养手续后,继父母子女关系就转化为养父母子女关系,适用养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近亲属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3)继父母与继子女的法律地位
我国《婚姻法》第 27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理解:(1)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得虐待和歧视。
(2)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是否发生法律规定的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应根据他们是否形成抚养教育关系来确定。未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属于姻亲关系。继父母因未抚养教育继子女,不享有受继子女赡养扶助的权利;相应地,继子女不负赡养扶助继父母的义务。已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属于法律上的拟制血亲,他们之间具有与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与此同时,该继子女与生父或生母的关系仍然存在,他们之间的自然血亲父母子女关系并不因未在一起共同生活而消除。这样,此类继子女就具有双重法律地位。他享有双重权利(继承生父母遗产,继承继父或继母遗产),负有双重义务(赡养扶助生父母,赡养扶助继父或继母的义务)。
★父母与人工生育的子女
(1)人工生育子女的概念和种类
人工生育子女是指根据生物遗传工程理论,采用人工方法取出精子或卵子,然后用人工方法将精子或受精卵胚胎注入妇女子宫内,使其受孕所生育的子女。
人工生育子女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同质人工授精;(2)异质人工授精;(3)代孕母亲。
(2)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
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2001年8月1日起施行)第3条规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应当在医疗机构中进行,以医疗为目的,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伦理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
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我国禁止任何形式的代孕母亲。夫妻双方要求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须签署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