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被修饰的真相——《罗生门》观后感
被修饰的真相
-----------------观《罗生门》有感
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该影片是根据日本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改编而成,是大导演黑泽明的惊世名作,曾荣获195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和第2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同时也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但在我看来,《罗生门》是最有价值的电影,没有之一。
该片围绕了人性,金钱和利益讲述了一宗蹊跷的杀人案件。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事件,一名武士被人杀害在丛林里。作为证人,樵夫、强盗、武士的妻子、借武士的魂来作证的女巫都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都怀着利于自己的目的,竭力的维护与美化自己,却使得真相被频繁修饰,最终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向着假象发展。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杀人凶手,即强盗。作为强奸犯和杀人凶手他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但是他却混淆了强盗与英雄的概念,认为除了强奸妇人这是事实以外,其他所有他做过的事都是在替天行道,伸张正义,并把过错都归咎于妇人。
其次呢,被强奸的妇人在受辱后,为了维护自己冰清玉洁的形象,不惜把自己的丈夫描述成薄情寡义之人,因为自己受辱后换来的只有丈夫鄙视的眼神,所以把自己挑拨离间的过错稍加修饰变成了理所应当做法。而之于强盗,妇人就觉得他犯了滔天大罪,不可饶恕,自己的贞操毁于他手,强盗就必定是万恶的罪人。整个描述下来,自己则是处于最无辜的位置上。
然后,被杀之人——武士,作为妇人的丈夫,在被女巫还魂后,或许是不满自己的妻子被羞辱,又或许是为了维护自己形象,他选择了将过错推给自己的夫人,认为自己的死完全是因为妻子怂恿强盗和自己决斗才造成的,而他却刻意回避了自己在决斗中输了的事实。
最后呢,贯穿整部影片的三个角色樵夫,杂工以及云游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樵夫是第一个发现武士的人,一开始他否认了自己看到当时所有状况的事实,只承认自己发现了武士,原因很简单,樵夫偷拿走了武士身上的短匕,而短匕会值很多钱,这对于有六个孩子的樵夫来说,这笔钱他确实很需要。谈到杂工,他是整部影片各个矛盾的导火索,因为杂工的一步步逼问,樵夫才会逐渐透漏出自己看到事实的秘密。当然,人总归是复杂的,在看到弃婴身上的衣服时,杂工同样伸出了邪恶之手,樵夫的呵斥让他觉得可笑,一个偷拿了死者短匕的人有什么资格说他……看到了这一切的云游僧虽然心里痛恨,但表面上却无能为力,他也只能对这浑浊的社会无奈的感叹罢了。此刻,被一再修饰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公之于众。
这部影片的最后,弃婴的出现以及樵夫领养弃婴的行为,我认为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滂沱的大雨,破败的寺庙,新生婴儿的啼哭划破天际,此前那些人性的丑陋,世俗的眼光仿佛不再阴暗,樵夫的悔改及领养弃婴昭示着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此时,阳光当空,充溢人心。
第二篇:罗生门 观后感
罗生门,日本京都的正南门。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故事的序幕拉开: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强盗、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
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
谈论完毕,雨过天晴。砍柴人在罗生门旁发现一个哭泣的弃婴。他决定收养下来,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影片所讲述故事的年代是江户年间,正是日本受到西方巨大影响的时期,作为强势文化(哲学)的西方观点已逐渐取得主流的地位,基督教独有的“原罪”观念以及由其而来的各种文化现象深入日本艺术家的心灵深处,《罗生门》可以作为这一潮流的突出例证。日本人的文化观念开始无节制的依赖于对人本身意义的绝对信任上,但这并不能解决民族精神内核缺失的真正问题,毫无疑问,黑泽明看到了这一点,并在他的作品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世界的无根基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艺术家对本体缺失的惶恐与不安,也许艺术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在无意间,实际上已经对日本文化与哲学提出了最深刻的拷问。影片结尾体现出“善”成为艺术家眼中可见的挽救这一隐性精神危机的唯一手段,无根基的日本人在善良与美德的召唤中也召唤回了自己。但影片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并没有任何贬低,不同的人对其意义会有不同的解读。西方文化对其的接纳与推崇实际上是以西方自己的基督“真”感为基础的,他们所注意的是影片对人性的批判与本体荒谬的表述,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极具世界意义,当然,它对日本文化(哲学)的贡献与其说是作出了回答不如说是提出了问题。
影片以一宗案件为背景,描写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性和不可知性,然而其结尾的转折又将原有的对整个世界的绝望一改成为最终强调人的可信,赞扬人道主义的胜利和道德的复兴。
杀人是电影中人们所看到的实在的罪行,通过当事人对自己行为的陈述和利用法庭作为人类维护正义的企图牵动了人类最初的无形罪性(人性本恶?),人类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原初罪性。黑泽明刻画了一个饥荒战乱,道德瓦解,价值崩解,人不如禽兽的邪恶世间,以此努力着在寻求一种探究人性本质和解读世界的可能。
第三篇:《罗生门》观后感
电影《罗生门》的社会学观感
一、电影故事简介
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作为证人,樵夫、凶手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都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维护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实真相各不相同的证词。
这一天,大雨倾盆,烟雾迷蒙,在平安京的正南门--罗生门下,行脚僧、樵夫、杂工3人一起在这里躲雨,谈着谈着,他们就聊到了这件事。樵夫说,3天前他上山砍柴,在一片树丛里发现了一具男人的尸体,他就近报了官,被传到了纠察使署„„实际上,他掩盖了自己因贪图小便宜而抽走了尸体胸口上的短刀的行为。
樵夫说凶手多襄丸是个有名的大盗,但他在事后很快就被抓到了。因为他恰巧喝了山沟里染了毒的泉水,所以抓来不费吹灰之力。
在审问中,多襄丸对自己的作案经过,是这样述说的:那天,他在林子里看到金泽武弘牵着他妻子真砂的坐骑走了过来,便为真砂的美貌所倾倒。于是便用诡计将武弘骗到丛林深处,在同武弘的搏斗中将其缚住,接着占有了真砂。本来他不想杀害武弘,可真砂让他们两个人决斗,并说“哪个活下来,我就跟哪个”,多襄丸于是给武弘割断绳子,和他决斗起来,终于把他一刀砍倒。等他再寻找真砂时,她已经吓得逃之夭夭了。行脚僧却补充说,当时在纠察使署里,真砂是这样说的:她被多囊丸蹂躏之后,受到了丈夫的蔑视,这让真砂感到受了极大的刺激。于是悲愤之中,真砂就晃晃悠悠地扑向了武弘„„可等她醒过来一看,那把短刀已插在丈夫的胸口上,他已经死了。后来她想自杀,但终于怎么也没有死得成。
行脚僧又向杂工和樵夫说出死了的武弘借女巫之口说出来的话:多囊丸强奸真砂以后,就要真砂和他一起走。谁料真砂同意了,但却让多囊丸先杀了武弘,多囊丸也没想到真砂竟是这样的女人,就问武弘应该怎样处理她,听了这话,真砂跳起身向树林深处逃走了,多襄丸向她追去。这时武弘拾起短刀,朝自己胸膛猛力一刺„„
真相只有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
这时樵夫说出当日看见的事实,当日多襄丸强暴了真砂后,真砂不停的哭泣,多襄丸求其做他浑家,这时真砂割开捆武弘的绳子,意思要两人决斗,这时武弘却辱骂真砂,宁可让多襄丸抢走,多襄丸也态度一变,瞧不起真砂,真砂万万没想到丈夫这么对她,于是歇斯底里的吼出对两人的不满,两人被激后,开始打斗,拼剑中,多襄丸不慎将剑插入土中,被本来吓坏的武弘穷追猛打,后来武弘也不小心把剑劈入树桩中,多襄丸爬到剑前,将自己的剑拔起,并刺死了武弘,杀人后的多襄丸吓得打颤,清醒后,又逼迫真砂,真砂极力反抗,最后逃走
三个人就这样争争吵吵,纷纷慨叹人心叵测,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正在这时,隐约传来婴儿的哭声。他们循声找去,看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杂工上去把婴儿的衣服剥了下来,樵夫骂他是恶鬼,杂工申辩说,生了孩子又把他丢掉的人那才是恶鬼呢!又揭露了樵夫偷拿了武弘尸体上的短刀的行为,说得樵夫哑口无言。
杂工走了,深受触动的樵夫收养了婴儿,行脚僧感动地说:“亏得你,我还是可以相信人了。”
谈论完毕,雨过天晴。影片结尾,樵夫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二、电影观感
从我看这部电影的真实感受来说,一开始我并没有看懂,直到女主角叙述安庆经历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这是同一个案件。光从电影剧情来说,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特色。导演黑泽明选择用这种方式向大家讲述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很有艺术感。四种证词不过反应了人性的丑恶一面,人们通常会为了按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来叙述一件事,从而忽略了一件事的真实性。从剧中的一些配角的行为也可以看出人爱贪小便宜的本性。不过我觉得这部电影并不是主要宣扬人性不好的一面,剧中的樵夫就是一个诚实、善良的角色。他的安排一方面想告诉观众社会并非只有丑恶。
承认人性的阴暗面,包括对人性两个层次的认识。首先是认识自我心灵中的阴暗面,包括自私、贪婪,以及由这二者产生的嫉妒、仇恨等消极情绪。然后在这种对自我“人性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将这种对人性的认识推广到所有的社会人,对他人的自私和贪婪给以足够的理解与包容,而不是用一种高标准对其进行道德批评。
看完电影后我上网搜了这部电影的背景,我发现“罗生门”本来在日文汉字写成“罗城门”,最原始意义是指设在“罗城”的门,即“京城门”之意。罗生门是日本传说中的一道门,通往生死,坚固无比,门上有许多象征死亡的图像.在芥川龙之芥的原著小说里,罗生门作为一个标志性建筑,代表“人间地狱”。原来的京都里面有这么一道真正的门,据说是魔鬼消失之门。毁于战乱。当时的日本,死人是常有的事,《罗生门》的作者之所以想写这篇小说,黑泽明导演之所以会把它拍出来,一方面想要向我们揭示人性,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人性的另一面。这种对人性阴暗面的正视具有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它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避免大规模暴力冲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这部电影在国际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获得许多国际大奖。
在当今社会大多推崇樵夫的精神,但是作为社会人,我觉得有多种人性是一个普遍事实和正常的现象。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政府和学校等机构有意教育人们单一人性化,希望人们都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正确的,但是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有法律来约束人性的恶的一面。人性的善恶是从春秋战国遗留下来的课题,我觉得人性不可以说“本善”或“本恶”,因为后天因素的影响远远大于认得先天性格,最后奠定人性的还是后天因素。所以,通过这部电影,我认识到人性的最真实的一面,我觉得对我以后的认识社会和生活工作也非常有帮助。
09级行政管理专业
王慧
第四篇:被层层迷雾掩盖的真相——罗生门有感
被层层迷雾掩盖的真相
-------罗生门有感
黑白,简陋,质朴是《罗生门》的第一感觉。一间破庙,一块破败的匾额,一场大雨,还有一个故事。
滂沱的大雨,一个和尚、一个路人、一个樵夫等待着雨停,充满沉重、无可奈何与彷徨,一种心灵的压抑涌上。一场大雨中,开始讲述他们之间所谓的“事实”,朦胧的水汽笼罩着罗生门,仿佛一切都是虚幻。似乎一个令人雾里看花般迷茫的真相,需要一场大雨的冲刷,才能看的真切。
罗生门,确实,是一个很美的名字,像是乐土的名字,罗生门只是遗弃死尸的场所,大概也只能算是死人的乐土吧。在我眼里,这只是虚伪、贪婪的代名词。
同一个故事,却通过四个不同的版本描述出来,武士的死亡也成为了一个谜。四个版本的陈述,到底能相信谁?
但是,无论是谁,在描述自己的事迹中,都尽力让自己完美一点。罗生门中,当事人都说着可悲的谎言,甚至连死者也为了自己的形象而夸大其词。
首先是被抓的强盗的陈述,在公堂上,他大肆宣扬他自己的强悍勇敢,一个江洋大盗竟然把自己描述的像个英雄。他张牙舞爪的表情,故作镇定的大笑,让人不得不相信他所说的,他把自己主观定位为武艺高强、胸怀宽广的大侠,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第二个是女子在公堂上的哭诉,女子一上来就是扑倒在地大哭,不断强调自己的不幸,她的陈词使大家感慨她的命途多舛,觉得她是实实在在的受害者,她遭受了两个男人的离弃,但她身上却充满了一个女子妇德的光辉。不得不说,不择手段的维护了自己的形象,她删去事实的部分真相,讲了一个完美的故事,博取了大家的同情,她的陈述突出了她的无助。第三个是死去武士的辩护,死人不会说话,于是,就运用了女巫的戏法代替死者发言。武士的辩护却提出了他是自杀的结论,强盗玷污了女子,女子逃跑之后,武士心冷至极,于是便有了一个为了声誉而自杀的完美道德故事,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和懦弱。这些都是公堂上的陈述,在破败的庙宇里,樵夫说出了又一不同版本的事情经过,相对而言,樵夫不是事情的当事人,他的陈述应该是最为公正的。作为一个局外人,樵夫揭露了两个身份地位本应勇敢杀敌实质却自私、胆怯、懦弱的小男人形象,也撕破了女人无辜受害者的嘴脸。但是樵夫也说了谎,他偷走了现场一把珍贵的匕首,为了掩饰这一点,他也说谎了。
显然,谁的话都不可全信,如同路人所说的,人都自以为老实,都把对自己合适的话当作真话,而把对自己不合适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这样才心里舒坦。可不是吗?人们说谎,往往并非有意说谎,而是真的以为自己说的是事实;心理陷溺在需要中,就会启动一种机制,能把自己不肯承认的事情,对自己不合适的事情,下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忘记掉,修改掉,以求得心里舒坦。当事人各说各的,看来真相是真的不可得知了。
和尚说,如果不能相信别人,那这个世界和地狱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不敢相信别人,是比战争灾难更加可怕的事。
罗生门外的大雨依旧没有停歇,一场大雨,污秽的心灵能否得到洗涤? 恰在此时,罗生门旁传来了婴儿啼哭声。听完故事的路人寻声过去发现一个弃婴。他迅速扒下弃婴的抱被和外套准备拿去换钱。人性的最深处的面目被路人的一番话道出——那早已被私利扭曲了的面目——世上小人才生活的更好,人总
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人人都在作恶,我也不妨作恶。路人的贪欲已经抹杀了他的人性,以至于他狂笑着拿走弃婴的衣服走入暴雨中仍没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可耻。同时,在路人说出匕首被樵夫偷拿的猜想后,原本斥责路人私欲的樵夫,不敢再出面制止,这就是私欲造成的软弱。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没有完全的净土。
罗生门外一直大雨磅礴,似乎阵阵打在人的心里,伴随着一种阴暗憎恶鄙夷的情绪。我不愿相信人性如是自私黑暗,但却让我无力反驳。“还有人可以相信么?”这是和尚一直在自问的一件事情,却每次都是像在问我们自己“是否可以相信别人,别人是否可以相信我们呢”?
雨渐止日出,樵夫决定收留弃婴。和尚已经不再相信樵夫,但是樵夫中肯的“我已经有六个孩子,不在乎再多一个”的解释最终还是说服了和尚,和尚因为自己之前的不信任而感到惭愧,这多少给人一种希望。这个孩子就像是新生的希望,给人性的缺失带来一点安慰,就像和尚说的“不,我还相信别人!” 最后樵夫接过了僧人手里的孩子,也接过了和尚对生活对世界对人性的信任。也许,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相信别人就是相信自己吧。
哭泣的弃婴象征完美无瑕的新生命,没有谎言,没有劫掠,没有背叛。樵夫抱着婴儿走出罗生门时天空放晴了!樵夫看到了阳光,希望孩子的将来也充满阳光,相信世界也充满希望和人性的光辉。
黑泽明本人对《罗生门》的解释是: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谈他自己的事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这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甚至可以这样说:人就算死了也不会放弃虚饰,可见人的罪孽如何之深。这是一幅描绘人与生俱来的罪孽和人难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心的奇妙画卷。诸位说仍然不懂这个剧本,因为它描写的人心是最不可理解的。如果把焦点集中在人心的不可理解这一点来读,那么,我认为就容易理解这个剧本了。
生活处处“罗生门”。正因为人有感情有七情六欲有灵魂不管丑恶与否,才会在叙述中加入各种调味儿。我悲哀的爱着这样很人性的人类,慢慢觉得同情和理解,何况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但是对于话语的相信已经渐渐淡去,语言的表述是一个牢笼,其中必定众多谎言虚饰。
是的,我们和事实真相永远隔着利益这道河,而我还不知谁曾跨过。一边谴责别人的不诚实,然后一边编着瞎话给他人,说服别人说服自己。有时候说谎不由自主,因为会感觉谎话造就了个保护膜。人心最难理解,有时候可能来自心底的声音也在潜意识里修改成自己想要的类型了,追求绝对的诚实就是不诚实呀。
于是,“真相”成了距离我们最遥远的东西。
人只是以为自己诚实,但是有软弱的地方就有了欺骗。就像微观经济中理性人的假设一样,人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所以,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现实中,我们身在其中无法辨认事情的真相——也许并不存在真相。真相就是被层层谎言掩盖,如同隔着层层迷雾,使人在雾里看花般迷茫。
人这种东西么,对自己本身都不肯坦白的东西多着呢。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芸芸众生里,一念之间的回环往复,往往带来命运的辗转腾挪。人内心深处的善良与罪恶也往往会在那一刻充分反映出来。罪恶不可避免,但善良与希望也必将永存。也正因为如此,人性有阴阳之两面,有爱与恨,虚荣和诚恳,自大和谦卑,人,才是人,世界也才因之丰富、精彩。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认识人性的阴暗,坦然的面对它,因为这是人人都逃不过的原罪。经历挣扎后,世界还是出现了美好的一面,是非善恶一线之隔,人性还是有可能弃恶从善的,这是一种新生,一种希望。决定一个人最终成为什么
样的人也就是看他如何过滤眼前的事物了。走出“罗生门”谈何容易,除了高度的理性之外我们更需要一股勇气。
真理是丑的,真实是不重要的,事情发生了,关键是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看破自己和别人的贪欲,给明天一个答案和理由,给未来一个希望,而不是和过去纠缠不清。在这个物质繁华、你来我往的现实社会中,处处也都面临着抉择,是善,是恶,就看自己要迈向何处了。人类的明天一定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虽然也有许多的不公平和无能为力,甚至是命运的戏弄!如果你有向善的意图,请试着用实际行动去改变而尽量少说谎,并且试着去相信别人,这样最终至少会使这个世界更好些。走进“罗生门”,再走出“罗生门”,一个人就成熟了。
现实就是人的世界,亮暗交替,不是天堂,也非地狱,有层层迷雾遮掩的真相,也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般的现实,我们须知穿过重重迷雾作出事实判断是多么的困难,须知人与自知是人类终生都不能完美完成的事业。真相是,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事实,没有真实。
漆黑漆黑的夜,浓重的迷雾,总是有破晓的阳光,透过“罗生门”,到达心底。你只能自己斟酌,自己判断,做出自己的选择。
生活总是向前的,前途总是光明的,罗生门下,幽暗的迷雾总会在阳光下消散。
第五篇:罗生门观后感
艰难的真理
“三个人,叩问心门”
黑泽明的《罗生门》,是很早就听说过的一部电影。这部被称为引领日本电影走向世界的作品,虽然由于年代久远,画面不免显得有些生硬,但从当时来看,确实具有划时代意义。乃至现在,罗生门已经成为了迷惑的代名词,用来形容人们对一件事情各有各的说法,真相不明。同时,电影中涉及到一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引起我对于人性级真理的一些感悟。
电影在滂沱的大雨中展开故事,东京的罗生门下,樵夫农夫和和尚一起在讲述他们的听说的一个故事——一桩血案!强盗夺妻杀人的血案!但很快,案子告破,然而此时电影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到来了。几位证人各执一词,就这样,本来简单的真相,在众人看似华美实则丑陋的说辞中成为了悬案。每个人都在极力美化自己,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不惜丑化他人的品格。这是,故事安排了第四个版本——樵夫,他其实躲在树丛后面,目睹了案情的全过程,只因事后从案发现场偷走了那把嵌螺钿、颇值些钱的匕首,心中有愧,所以开始不说。这个版本可以认作是基本真实的,然而这仿佛又在告诉我们:妨碍认知事实真相的道德缺陷和心理障碍,虽然难以克服,毕竟不是不可克服;樵夫既已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偷匕首),他就不受过失的障碍了,他能够道出事实的真相。
影片至此一直大雨磅礴,似乎阵阵打在观者的心里,伴随着一种阴暗腐烂憎恶鄙夷的情绪。就像片中和尚的反应那样,我不愿相信人
性自私黑暗如是,却让我无力反驳。“还有人可以相信么?”这是和尚一直在自问的一件事情,却每次都是像在问我。
最后,雨渐止日出,农夫决定收留弃婴。这多少给人一种希望。但我还是很在意这一点点的希望,因为实在不愿去相信“人之初性本恶”的残忍论调。这是我想起了鲁迅在《药》中最后在坟头上加上的花环——至少能让人在肃杀的环境中感受到意思明亮的光辉。
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可以说,真理普遍存在与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追求真理的过程即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是曲折的,艰难的,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正因为如此,才体现出真理的可贵。真理之所以为真理,正是由于它能接受漫长岁月的磨砺,能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久不衰。
然而人类的认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终究有限,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被人做事真理的规律也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因此真理又具有局限性和相对性。并且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认识得到发展。最后樵夫收养了弃婴,和尚说了一句:“幸亏你,我还可以相信世人。”这提醒我们,理性认识要回归到实践中才能发展。
然而看完电影,我突然有了这样的感慨:人的主观陈述都是不可信的,因为都或多或少加入了陈述者的主管思想。不管是影片中的三位证人,还是在生活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法律与政策。人性是自私的,所有的陈述都是为了某一个目的而服务的。这里面可能不仅仅是狭义的某一个人的自私,广义来说,某一个党派,某一个国家,某一个阶级都在寻求着属于自己的真理,这些真理可能
在某一历史阶段对于某些人是正确的。然而一切事物都要辩证的看待,都要站在系统的高度去分析。一个党派所认为的真理是否可以推广到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所认为的真理是否可以推广到全世界?人类所认为的真理是否可以推广到整个宇宙?我们不能回答,因此,真理是具有相对性和局限性的。
《罗生门》似乎在向我们表达修饰了太多,真相于是成为了假象。于是我猛然想到,我们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不是就是在不断修饰的过程,随着修饰量的增加,我们所得到的真理是否还是那最纯正最本真的真理?可纵观历史,人类确实是在不断的进步,这是否能证明我们追求的真理的过程就是成功的。然而,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下来,人类是否在同样的时间内达到了我们所能达到的最优状态?不能回答〃〃〃〃〃〃也许我的疑问要随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才能得以解答,这也正是人类不断追求真理的步伐,可这样似乎又陷入了本段前面所述的轮回〃〃〃〃〃〃
抑或说或不说,真理就在那里。也许说了,真理反而不能称其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