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我县残联组织大有可为(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18:5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和谐我县残联组织大有可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和谐我县残联组织大有可为》。

第一篇:构建和谐我县残联组织大有可为

在海盐县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上,县委书记梁群在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党对残联组织的领导”,要“重视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这不仅是县委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为残联组织参与打造“一城三地”构建和谐海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构建和谐海盐,残联组织具有独特优势 首先,残联组织具有组织优势。由政府主管领导联系,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

员会综合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残联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基层残疾人群众组织直接联系残疾人,形成“官”、“民”结合,分工协作的组织体系。这种组织构成,为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其本身就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其次,残联组织具有职能优势。残联作为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开展各项业务和活动,直接为残疾人服务;承担政府委托的部分行政职能,发展和管理残疾人事业。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党和政府沟通社会弱势群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利于下情上达,保证党和政府的决策不仅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能保证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保护。确保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再次,残联组织具有机制优势。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残疾人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使残联组织与党政机关有着特殊的关系,又与社会弱势群体保持密切联系。相对特殊的位置,灵活的工作形式,造就了残联组织在打造“一城三地”构建和谐海盐的历史进程中大有舞台。

二、构建和谐海盐,残联组织应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残联组织要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打造“一城三地”构建和谐海盐的新任务,有利于残联组织宣传和贯彻弘扬人道主义,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明成果这一宗旨。要抓住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机遇,积极组织实施“十一五”残疾人事业规划。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助残帮扶政策,健全长效机制。要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沟通政府、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动员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之间的联系,维护残疾人权益,为残疾人服务。要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教育,无障碍设施和残疾预防等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扶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要团结、教育残疾人遵守法律,履行应尽的义务,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第二、残联组织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残联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并落实到履行职能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残联组织的独特优势,以扶持政策为抓手,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生产自救;以扶贫基地为载体,组织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集中就业为平台,动员残疾人为地方经济发展建功立业。要以基层协会、专门协会为依托,密切联系本区域、本地残疾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助残活动,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的社会氛围;开展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培养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要强化社会化工作机制,充分调动残工委成员单位积极性,努力推进县委、县政府有关残疾人事业政策、规划的落实,促进残疾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残疾人事业的活力。第三、残联组织要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上发挥重要作用。残联要把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认真面对打造“一城三地”,构建和谐海盐所需要解决的涉及自身领域内的各种问题,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尽力促进公平正义。要全面实施县政府二十一次常务会议通过的“海盐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为残疾人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社会保障、宣文等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改进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要深入开展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及亲属的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残疾人工作者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和有关部门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观念,提高残疾人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要科学合理地构建扶助贫困残疾人的政策体系,根据新的形势发展,注重政策的自身完善,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规范公正实施政策。

三、在构建和谐海盐实践中,切实加强残联组织的自身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协会的纽带作用,首先要创造和谐平等的工作环境,努力实现“平等、参与、共享”,同时要鼓励协会积极履行职责,充分反映残疾人的意愿,提高协会主动参与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对协会的指导,使协会成为联系政府职能部门的“桥梁”。引导协会组织活动经常化、多样化、增强计划性、针对性,提高活动实效,逐步扩大残

疾人参与面。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拓残联工作新局面。要切实认识理事会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职能,并加大创新理事会工作的力度,使理事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能够适应打造“一城三地”,构建和谐海盐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对镇(区)残联组织的指导,争取党委的重视,选好配强领导班子。争取政府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工作氛围。要切实加强残联干部能力建设,强化残疾人工作者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充分发挥残联组织的整体功能,开拓残联工作的新局面。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残联组织整体工作水平。残联组织要在打造“一城三地”构建和谐海盐的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就必须结合实际,不断强化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通过完善制度,使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规范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公正、公平地实施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从构建和谐海盐的要求出发,残联要努力充分体现“平等、参与、共享”的宗旨,使工作尽快走上岗位责任化,行为规范化、运行程序化的轨道,提高残联组织的整体工作水平。

第二篇: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大有可为

学习宣传实践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发展道路网络征文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大有可为、大有

作为

绥芬河站运转车间 杨杰

王兆国同志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毫不动摇。中国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具有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要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积极贡献。要承担组织者职责,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贯彻落实“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引导职工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维护和发展职工利益。坚持切实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特点,但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劳动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维护劳动者权益、正确认识和 处理劳动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劳动关系问题作出一系列新的指示,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强调只有尊重和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发展才有动力,社会才能和谐,只有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职工群众利益才具有更可靠的保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要切实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关心职工群众疾苦,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反映职工群众愿望,解决职工群众困难,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力度,充分保障广大职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推动形成包括职工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共谋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成果、共创美好生活的良好局面。

一、坚持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利益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党领导的工会中来,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发挥主力军作用;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牢固树立“以职工为本,主动 依法科学维权”工会维权观,坚持维权工作的根本宗旨、重要原则、核心理念、途径方法和总体格局,主动了解和帮助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变事后介入为事前参与,做到主动维权;监督企业依法经营,引导职工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把维权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做到依法维权;维权诉求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职工工资收入,不简单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标准,做到科学维权。坚持“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企业工会工作原则,组织引导职工做企业发展的主人,推动企业主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把企业建设成为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推动党政主导的维护职工群众权益机制建设,促进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把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把维权工作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始终做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二、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

中国工会是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既要全面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各项社会职能,又要突出维护职能。要着眼于保持党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维护职工群众的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精神文化权益和社会权利。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职工群众权益机制,把维护职工权益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努力实现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的统一,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的统一,维护职工群众权益与教育引导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的统一。

三、以职工为本 服务职工在基层

民生问题一直都是热点问题。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的必然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胡先春说,在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包括困难职工在内的广大困难群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职工在就业、医疗、养老、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走好这条道路,就要始终坚持以职工为本,强化宗旨观念,更好地服务职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通 过开展“普惠化”服务提升工会维权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实打实地为职工和企业服务,出实招、办实事,努力实现职工队伍状况在一线掌握、工会维权帮扶在一线实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线推进、工会工作任务在一线落实、创先争优活动在一线开展,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源头维护职工权益力度,推动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积极参与工资指导线、行业人工成本、行业劳动标准的制定,推动提高普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工资收入。

四、从利益协调入手,在参与和促进中构筑和谐

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正在逐步形成,但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问题仍然比较多,因劳动就业、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问题引发的劳动争议仍大量存在,反映了劳动关系问题的严峻性,这种状况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我们既要看到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稳定这个主流,又要看到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既要对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充满信心,又要看到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既要对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充满信心,又要切实增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的有效途径。工会在协调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应围绕职工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做到“五个兼顾”,即兼顾国家、企业、群众的利益,兼顾发展能力强的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的群体利益,兼顾改革中利益较多群体与改革中利益较少群体的利益,兼顾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的利益,兼顾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群体的利益。企业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制度的出台,都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这既体现了由职工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对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参与,又促进了企业与职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和谐,推动了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五、从依法维权入手,在监督和维护中构筑和谐

监督职能是工会职能的表现形式,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手段。因此,工会组织要通过完善监督机制,深入推进厂务公开,使职工及时了解企业改革发展、内部管理、职工晋级奖惩等情况,扩大知情权,增加透明度,实现劳动关系双方信息对接。特别是在企业改制、关闭、破产、重组时,工会要源头参与,监督企业重大决策及劳动法律法规制度的落实,确保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过程更加透明有效。维护职工合法利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维护职能体现了工会组织的本质属 性,是工会组织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围绕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等环节,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为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大力开展工会扶贫帮困活动,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农民工生产生活问题,通过平衡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把广大职工的心力凝聚一起,为促进劳动关系的良性循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六、企业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工作思路

首先,由于经济的不独立性,基层工会组织出现大量“老板式”工会,其表现为工会干部尤其是工会主席由企业任命或是领导人兼任,而不是按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规定和要求,由职工选举产生。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工会往往形成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工会工作受制于企业的经营者,很难真正按照工会法的要求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工会法虽然赋予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但并没有给予履行职责的权利保障,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劳动安全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时,工会发言权小或是没有发言权,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企业工会工作人员人手不足和法律素质不高,导致企业工会维权能力十分有限。

第三,企业工会维权机制不完善。职代会是职工参与企业事业管理的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工会维权的重要手段。工会通过组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合同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协助和督促企业做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和保险福利等方面的工作,监督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调解劳动争议等工作。但很多地方企业职代会往往是走走形式,主要表现有:企业不按期或长期不召开职代会;或是指定职工代表人选而不是民主选举,职工代表中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占多数,职代会变成工作会;企业重大决定和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不提交职代会讨论等,职工的意见和呼声无法进入领导层。

再次,企业工会干部维权能力有待提高。集中表现在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不深不透,职工迫切需要的集体谈判能力与技巧欠缺,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工资协商的能力不强。

这些问题从某个侧面也反映出了目前阶段,新时期企业工会组织协调劳动关系的工作思路:强化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把学习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武装头脑。深入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把加强理论政策研究摆上工会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既要善于总结归纳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使之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又要注重研究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找准症结,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增强工会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强化实践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完善制度,建立机制,引导和激励广大工会干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多直接面对矛盾和问题,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难题的思路、办法和对策。

究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对我国劳动关系的性质、特点、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上来,加强对劳动关系形势的研究和把握,增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认真分析落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工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工会要始终站在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一线,创造性地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特别注意研决劳务派遣工、农民工和中小企业发展等当前影响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让我们更加紧 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凝聚力量、积极奋进,不断开拓中国工会事业的广阔前景,团结动员全国亿万职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第三篇:构建和谐社会妇联大有可为[范文模版]

构建和谐社会妇联大有可为

构建和谐社会妇联大有可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半边天”的参与。发挥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全国数亿女性发挥聪明才智的新机遇,也是妇联系统工作的新领域,对妇女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妇女工作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

一、当前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现状及原因

当前,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山区,妇女发展问题严峻,妇联组织力量薄弱,妇女工作难以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女性社会地位相对低下。

一是社会歧视现象依然时有发生。虽然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已经提出好多年,但是,不可否认在很多方面男性和女性还是没有真正平等。目前,高校毕业生求职中女大学生求职明显处于劣势,很多用人单位明确或委婉的表示不招女生,甚至有的学校为了保证就业率提出两个男生搭一个女生的就业条件;女性参政意识虽然逐年增强,但部分行政机构女性干部比例仍然偏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男女两性在教育、就业、参政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差别和不平等的情况。

二是男尊女卑观念还未彻底消除。在农村,特别是在山区,“以夫为天”的思想还存在,大多数家庭依然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男人是一家之主,大事小事男人说了算,而不是夫妻共同商议或者是开家庭会议商量再拿主意。在家庭中妇女经济不独立,财政大权由男人掌握,更有甚者,家里来客时主妇不能同桌吃饭等。在我们开展工作中发现,有的妇女完全没有自主意识,没有自我,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像问卷调查这样简单的事情,还要等丈夫回来作主,说:“等我们当家的回来再说。”

2、妇女合法权益不能完全保障。

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黄赌毒、拐卖妇女儿童、雇佣女童工、家庭暴力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已婚夫妇离婚率仍然居高不下,虐待妇女、女童辍学等问题严重,遗弃女童现象还没有杜绝,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3、妇女“半边天”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原因,我们的许多女性同胞本身的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她们没有意识到新时代的女性不仅要“进得厨房”,更要“上得厅堂”,仅仅把自己定位在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上,做“闲内助”,没有把工作与家庭关系妥善处理好,真正成为妇女“半边天”。她们工作中只求平稳过渡,无所建树,偶尔几个“女强人”往往也因家庭生活不美满而苦恼。社会的歧视,女性同胞不能完全的从家庭走出来,这样恶性循环,进而造成了妇女在就业上被人看低以及被丈夫遗弃,离婚率逐年增加等。

如何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践的推进对这些问题加以逐步解决,切实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妇女发展与进步,关系着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

4、基层妇联组织不够健全。

目前,基层妇联组织普遍存在人手少,经费紧,开展活动难等现象。一是乡镇妇联组织弱化。尤其是乡镇配套改革和税费改革后,减人减支,乡镇办公经费紧缺,任务加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特别是在山区,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工作难度大,加上乡镇干部大部分是兼职,妇联主席往往由镇党委委员兼任,除了完成上级分派任务,一般的还要抓计划生育工作。二是村级妇联组织名存实亡。据我们了解,在个别镇,全镇几十个行政村竟然只有一个村妇代会主任;有村妇代会主任的村,其往往是兼任计生专干,专抓计生工作,任务多,根本无暇顾及妇女工作,造成妇女工作大打折扣,更不用说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此外,由于存在认识的误区,我们的一些部门和区域领导缺乏将社会问题与妇女发展不足相联系的思维习惯,对社会问题与妇女问题的因果关系认识不足,分析不透,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在处理社会问题和矛盾中,就事论事,临时应急工作多,深入分析、耐心细致工作少,最终表现为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不足。

总之,我们的基层妇联组织形式、工作方式、干部理念还处于原始状态,比较落后,已经不能适应新要求,不足于胜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这对于妇联组织如何发挥优势,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二、做好妇女工作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妇女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妇女就业、女性参政及农村妇女发展等方面。

怎样解决妇女发展中的这些突出问题,做好妇女工作,我认为妇联组织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提高地位。

一是切实关注女性就业所受到的排斥和歧视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联合立

法部门尽快制定专门的妇女就业法,加强对就业歧视行为的具体界定工作,加大对触犯法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二是更加重视妇女参政水平、程度和范围,加快促进妇女参政的“最低比例制”的立法工作,确保妇女参政比例与其所代表的人口比例相适应,尤其是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级政府中的比例;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妇女的发展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

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点难点在妇女,我们面对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作是农村妇女能力、素质和地位的提升。全社会应如重视“三农”问题那样重视农村妇女的发展。

消除由于性别意识缺失而造成的公共政策对女性发展所产生的负面作用,进而解决女性就业、女性参政、女性教育及农村妇女发展资源不能得到保证等问题。

2、强化素质。

根据我们调查,在农村妇女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占25,文盲还在2%以上。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还有待加强。一是在源头保证妇女受教育程度。强化妇女素质要从基础抓起,从娃娃抓起,在源头上遏制女童失学现象。搞好适龄女童的九年义务教育,保证小学适龄女童的净入学率达到99%以上,基本杜绝小学适龄女童失学;初中入学率达到在90%以上,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二是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对于妇女中的文盲或半文盲,我们妇联组织要充分利用成人学校、科技文化屋、广播、电视甚至远程教育等多种方法和渠道扫除青壮年文盲,力求成人妇女识字率85%以上,杜绝青壮年文盲。此外,还可以利用这些渠道提高妇女再教育水平,让妇女学到适合家庭妇女发展的庭院经济科技,培养各类女性专业人才。

3、保障权益。

一是法律保障。健全和完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对于妇女参政议政问题,妇联组织应该协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机制,制定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工作规划和分阶段实施计划,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级女领导干部的比例稳步提高;对于妇女就业问题,妇联组织建立保护妇女平等就业的劳动管理机制,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理。

二是健康保障。妇女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要保护妇女的身体健康,提高妇女生殖保健水平。尤其是在山区,要加强各级计划生育网络建设,充分调动计生服务站搞好优质服务,定期组织人员下乡“三查”,对育龄妇女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对产妇进行随访,关心帮助。同时讲授一些优生优育、科学育儿知识。

三是社会保障。提高妇女享有社会福利的水平。保证妇女依法充分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制度,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切身利益,控制并减少侵害妇女人身权利的各类刑事案件,禁止针对妇女的一切形式的暴力,健全和完善妇女社会保障体系。

4、发挥作用。

一是经济建设作用。和谐社会离不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广大妇女群众要赢得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必须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建功立业、发挥作用。只有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才能获得妇女自身的协调发展,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因此妇联组织始终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妇女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妇女就业和创业的活力。据了解,我们许多乡镇在积极响应省委“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自己的“美在农家”等特色活动,在农村充分调动妇女群众发挥其勤劳的本质、坚强的性格艰苦创业,涌现出了一大批致富能手。国家“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巾帼助困行动”等活动,也为妇女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门路、实现就业、再就业做出了新贡献。据来自第11届全球女企业家会议的消息说,我国女性领导的企业的亏损率仅占2%,且行贿受贿的极少,说明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有潜力可挖。

二是社会稳定作用。首先,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稳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幸福,家庭美德的弘扬,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稳定。妇女朋友可以在家庭、城乡社区和各机构中成为维护稳定的一股强大的力量,化解各种矛盾,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妇联组织大力开展的以家庭为领域的“法律知识进万家”、“不让毒品进我家”、创建“无毒”、“无暴力”、健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活动,已经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有效载体。其次,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对下一代的培育。今年,党中央把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牵头任务交给妇联组织,全国妇联开展了家庭教育专题调研,召开了全国妇联家庭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任务与措施,并与教育部等9部委共同开展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一系列活动,创建多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和家教指导服务机构。相对于综合条件较好的家庭,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和外出务工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工作,更应受到高度关注,发展空间也非常大。在我们很多地方,儿童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妇联组织以节日活动为契机,首先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切实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突破口,以提高全民道德素质为目的,提高妇女的文明素质,用自身良好行为去影响家庭、子女和社会,塑造妇女新形象;其次实行“四小工程”。以学校为阵地,以活动为载体,以节目为契机,在中小学切实开展小演唱、小发明、小创作、小书画,启迪儿童智慧,开发潜能。

三是推行国策作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服从计划生育法规、配合计生工作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广大妇女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妇联组织积极开展优生知识进万家活动,向老百姓讲解科学育儿知识、优生优育知识、生殖健康知识,尤其是山区镇的村妇代会主任她们兼任计生专干,不辞劳苦、忍辱负重,顶着村民压力切实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同时,配合镇计生干部和服务站工作人员开展“三查两补一治疗”活动,为妇女排忧解难,查治妇科病,解除妇女的病痛,提高了妇女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妇女有一个健康良好的体魄投入建设和谐社会的工作中。总之,妇联工作的扎实开展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上台阶。

当前,各级妇联组织要继续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做好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妇女发展的各项工作,更好地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与发展规律,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把教育引导妇女和服务、帮助妇女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帮助农村贫困地区妇女、下岗失业妇女等,解决她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引导在岗女职工提高素质、岗位建功,激励创业女性创造更大的业绩。

5、组织建设。

强化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可以由上级配备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的妇女干部,充实到妇联组织队伍,改变乡镇妇女工作疲软的局面;同时,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拨付适当资金,鼓励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妇女积极性和凝聚力;此外,光靠上级组织下拨经费是远远不够的,妇女工作者可以开拓思维,采取向有关企事业单位拉赞助、合作经营某个项目等方式,想方设法,多方筹措资金。尤其是要学习和发扬省妇联创办《知音》杂志的成功经验。

第四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有可为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有可为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山东省济宁市作为“孔孟之乡”,文化地位特殊、优势得天独厚,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大有可为。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干,其倡导和形成的一套基本道德规范,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譬如,儒家倡导的“仁者爱人”的仁爱观、“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吾日三省吾身”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修身之道等,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具有重要价值。济宁市充分发挥传统美德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打造“道德建设示范区”的目标,在机关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在学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在企业开展“诚信企业”“诚信商户”评选活动,在社区开展“儒韵之风、彬彬有礼”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农村开展“好媳妇”“好丈夫”“好公婆”“好儿女”评选活动等,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弘扬传统美德氛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丰饶土壤。围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加强儒家文化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文化宝库的不朽遗产。当前,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我们要因势利导、深入研究,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济宁作为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和传播、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肩负重任。为此,我们积极发挥孔子研究院作用,加强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组织专家学者编撰出版了《正本清源说孔子》等一批学术著作;启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中心”“世界儒学文献资料收藏中心”项目建设等。同时,积极拓展提升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孔子及儒家思想传播。如一年一度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评选颁奖”“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围绕推动传统文化转化创新,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能促进文化传承发展。为此,济宁市启动了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孔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先导性、基础性文化设施项目。同时,在推动传统文化转化创新上选好着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做好融合发展文章。一是推动传统文化与旅游融合,着力打造“拜圣习儒之旅”等文化旅游品牌。二是推动传统文化与教育培训融合,大力发展国学教育产业。三是推动传统文化与经济融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式,培育会展节庆、文化创意、健康养生三大潜力产业,提升演艺娱乐、艺术品、影视传媒、数字动漫四大新兴产业。

第五篇: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作者:宋联可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已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和谐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大基本特征。前五个特征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第六个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胡锦涛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首先应形成和谐的企业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企业文化是特定企业在处理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发明、发现或发展起来的基本假说的规范(Schein,1984)。可以根据企业文化的某些相似性将其分类,一些学者(Deal and Kennedy,1982;Wallach,1983;Quinn,1983,1984;罗长海,1991;Kotter and Heskett,1992;Mannlx,1995;Goffee and Jones,1998)曾尝试分类,但因视角不同而划分有异。

什么样的文化是和谐文化,什么样的文化容易向和谐文化发展?和谐文化最大的特征是提倡诚信友爱,强调人际关系。由和谐文化的特征可知,强调内部关系的企业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雏形。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描述强调内部关系的企业文化:Wallach(1983)的支持文化,意在建立友好的环境,鼓励员工平等、互进,倡导开放、和谐,强调“家”的价值观;Quinn(1983,1984,1991)的团队文化,关注内部,强调灵活,提倡关心、承诺、士气、讨论、参与和公开,关心人际关系;Mannlx(1995)的关系导向企业文化,强调关系,提倡建立和谐、合作、支持的环境;Hood(1998)的平等文化,鼓励高度的团队参与决策,倡导参与、授权和过程;Goffee和Jones(1998)的共有型文化,具有高度的社交性和团结性,企业充满了亲密、尊重和友善,同时企业目标放在优先位置。强调内部关系的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雏形,宋联可(2006)认为Quinn(1991)竞争价值模型中的团队文化与和谐的企业文化最为接近,因此,可以借鉴相关理论来构建和谐文化理论框架,从而为创建和谐文化提供理论支持。

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并没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企业文化专员,有的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核心理念都未形成。但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不管这个企业是高度重视还是完全忽视,企业文化从企业创立的第一天起,就一直伴随企业成长直到企业死亡。事实上,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正式、科学地专门创建过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己文化。其实,这些企业已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孕育了企业的精神、形成了企业的制度、引导了企业的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物质,自然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

虽然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系统地创建过企业文化,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又自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无疑,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针对这一类企业,宋联可在2007年提出了“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文化”这一概念。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 based 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指,在一定社会大文化环境之下,经过核心人物长期倡导和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在实践中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要手段创建起来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除受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外,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少学者注意到人力资源管

理的作用,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创建、维系和变革,是影响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Wong(1996)发现跨国公司文化建设仅通过器物表现是无效的,更为重要的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它可以说明公司的价值观、信仰、假设。Cabrera(1999)认为设计符合组织战略需要的人力资源实践规划是获取战略文化的两条途径之一。无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还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它们都对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整个社会的需求,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更简单、更迅速、更彻底地实现这一目标,H-H模型为完成这一伟大使命提供了理论依据。H-H模型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建和谐企业文化(harmonious corporate culture built throug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模型。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是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手段。

企业文化有多种类型,和谐企业文化是其中一种。和谐企业文化是符合中国当代社会需要的企业文化,该文化的定义、构成、特征需要进一步分析,这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该模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挑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薪酬福利、劳动关系八个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何通过这八个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是H-H模型的核心内容,也是该模型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下载构建和谐我县残联组织大有可为(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和谐我县残联组织大有可为(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秀范文五篇)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共识,构建和谐的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这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人的全面发......

    构建和谐家庭论文(优秀范文五篇)

    构建和谐家庭论文“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每个家庭的幸福。在现代社会中,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因此,父母与孩子......

    【优秀作文】构建和谐校园作文1000字

    构建和谐校园作文1000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构建和谐校园》。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祥德路小学 吴建 在践行国家、上海市和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区教育局确立了以“绿色生态化、特色多样化、教育国际化”为抓手的......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浅谈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社会”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企业,和谐企业离不开和谐社会。天铁集团......

    构建和谐班级

    构建和谐班级,培养高素质人才 和谐的教育能造就和谐发展的人,我校的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都注重讲民主、促和谐、求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沐浴在阳光下,享受爱的温暖,从而促进整个......

    构建和谐领导班子

    这次民主生活会的中心议题就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着力构建和谐领导班子。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各级党委都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和谐建设。所......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场所,一个班级,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班主任是师生关系链条的中间环节,营造一个健康、和谐、优雅的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