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居住区室外环境景观植物配置的研究
关于居住区室外环境景观植物配置的研究
植物配置是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这不仅表现在植物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更表现在其对于美化生活空间所带来的巨大精神价值。植物景观的好坏已经成为居民选择住房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也成为住房价格高低的重要筹码。然而,如何考察和评判居住区内植物景观的好与差,考察和评判植物配置优差又有什么标准?从环境的意义出发,应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审美意识以及人的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
但是,这似乎太泛泛,另人无从下手,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为了更具体,有人提出应考察植物景观是否能更有效、更实际地满足居民的生活功能,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能否以最佳的状态愉悦人的精神。以此为基础产生了三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以功能为主的规划设计,一个是以环境质量为主的生态研究,一个则是以美为主的景观设计。单独而言,三个方向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代居住区建设中,对人的功能需求考虑的愈来愈周到和全面,从儿童游戏场到老年人休息空间设计,以及青年人交往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等无不体现着这一领域的发展精度。生态研究更是先进,运用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精确地测定环境的空气质量,有关学者正根据生态理论研究生态居住区,以期创造一个充满阳光雨露、空气清新的生态家园。景观设计师更不甘示弱,什么样美的景观他们都能想象得出来,他们是创造自然的天使,是把色彩、形态与质地拼凑成花朵的神仙。然而,现实中三个方面往往出现脱节的现象,要么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格局,要么失去应用价值等。因此如何能够综合三个方面的各个优势,并落到实处,是最大的研究课题。本文作者无能开展此项研究,仅就几个具体方面提出思考,以期对今后植物配置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1、居住区绿化植物种数的思考
现代居住区环境建设中,大凡植物景观单调,缺乏层次,缺少变化的环境,多呈现两方面的缺陷:一是植物种数单一,二是乔木、灌木及花草应用量的比例失调。只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才能产生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在这里,本文仅探讨一下植物种数对植物景观的影响及其确定。
一般面积10公顷以上的小区的木本植物种数能达到当地常用木本植物种数的40%以上。不同小区所用植物种数的数量与小区所在地区植物的种类的丰富程度及
该小区的设计手法、小区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而居民满意、绿化效果好的小区无不达到了一定的植物种类。
2、人工群落的应用
好的居住区环境绿化除了应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外,还应有植物群落类型和组成层次的多样性作基础,特别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应用一定量的花卉来体现季相的变化。
城市绿地中植物的搭配有着丰富的类型:乔木——草本型、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草本型、乔木——灌木型、藤本型等,在居住区绿化中这些类型的搭配几乎都能用到。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绿地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应达到的功能要求进行植物设计,例如棚架下采用藤本植物遮荫,活动广场采用高大乔木遮荫,以观赏为主的绿地可采用灌木——草本型或乔灌草搭配型。观赏结合散步游览的绿地可采用乔木——草本型的植物配置方式。防护型的绿地可采用灌木篱或复层的群落搭配。
在居住区中应用人工群落,主要用来改善人工环境。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绿地改善小气候产生可感效应的最小规模为0.5至1公顷。绿地中树木的数量越少,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也越低。由少量草坪和低矮灌木组成的小片装饰性绿地,生态效益也不佳。以乔、灌、草组成的人工拟自然群落,由于层次丰富、绿叶面积增加,提高了单位叶面积指数,从而增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另外,采用拟自然的生态群落式配置,利用生态位进行组合,使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生,使喜阳、耐阴、喜湿、耐旱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构成一个稳定有序的植物群体。居住区内的环境,由于建筑密集和人类活动频繁,不利于植物生长,经合理配置,利用共生原理组合群落,可明显提高植物的成活率。
作者认为,居住区内应尽可能开辟较大面积的绿地应用复层结构的种植模式。这种结构分上木、中木、下木或地被三至四个层次,对处于不同层次的植物在生态习性上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上木要求具备观赏价值高,耐阴喜阳,冠形端正,株形较为峭立,枝下较高或枝叶稀疏等条件的高大乔木。中木以植物耐阴性的强弱为选择依据,并兼顾植物的观赏性和耐粗放管理性,以灌木为主。下木和地被层多为耐阴性更强的低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
第二篇: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探讨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
探讨
摘要 :该文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 问题 作为 研究 对象,分析 了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两个方面,提出“ 自然 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 方法,改善和提高居民户外生活质量。关键词 :户外环境景观价值 “自然生态” “以人为本”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问题越来越受到居住者和舆论的关注,居住的环境景观目标已不仅是树木花草,更需要文化,要突出包括民族地域文化在内的文化内涵,及在此 影响 下形成的居住区空间格局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现状 随着 经济 的 发展,农村 人口大量拥入城市,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上升,随之居住区大量涌现,居住区规模无节制扩大,人们在经历了住宅“量”和“质”的苦恼后,依然要面对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困扰,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区外环境的质量。开发商为牟取最大的商业利润,建设的仅满足日照间距的千楼一面的住宅区,单一的面孔、呆板的空间,使得居住区空间形态走向一个极端。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部分空间放臵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乏整体考虑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的参
与。户外空间过于分散、缺失和不连惯,接点空间过小;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代替树木,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控制,也没有隔音措施;缺乏户外活动场地;热岛现象频生;水资源匮乏等;并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居住区环境的脆弱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居住区环境的审美性、可适应性、可持续性。优秀的城市住宅外部环境,不仅可以提高 社会 效益、环境及经济效益,也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伸。通过居住区外景观环境的形象塑造,住户拥有了与大自然的沟通空间,人与人交往的场所,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恬静平和的居住氛围。
二、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两个方面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由人、建筑、绿化、水体、道路、庭院、设施、小品等实体要素,和环境的 历史、文脉、特色等精神文化要素两方面构成。“人”的要素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人”的要素,其他要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景观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景观是否满足“人”的审美情趣;景观作为“人”参与其中活动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场所精神。从人和环境的关系出发来分析,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在视觉效果上能满足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内涵。住户不仅满足于视觉的享受,还需要一个适宜的场所休憩、交流、活动。场所是居民交流和参与的载体,而社区是由时间、空间、设施及其活动 内容 等要素构成的特定行为场所,并被
赋予一定的意义。场所的意义是比单纯的物质空间特征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空间的灵魂。在社区户外空间中,每一个空间都应当具有适合于公共活动产生的可能性和多义性。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注重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对自己的居住社区产生归属感。场所是认识自我的地方,是熟悉的和安全的,当大量的人有着同样的感觉并受它的驱使有了被联系在一起的感觉时,它就是一个集合的场所。不同年龄的住户在各自适合的场所休闲,丰富了小区的生活情趣,提高了小区的生命活力。这样户外环境景观的价值才充分体现出来。
三、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探讨 居住区外部环境基本上是由住户小庭院、组团级公共用地和小区级公共活动场地构成,这些空间往往相互融会贯通,构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物质基础。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形成这些外部环境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创造合理的建筑群体组合不仅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空间尺度,同时也是取得优质景观价值的前提。户外环境景观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以植物配臵与植物布局为主要内容,硬质景观包括地坪、地面铺装和环境小品设施。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首先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由于设计考虑的主体是环境的使用者,而非设计者或决策者的喜好,因此,设计时
要注重使用者的特性和需求,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创造具有“积极的”意义的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既要有 “以人为本”的思想,又要有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亲近、具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1.在营造景观的物质功能方面时,一定要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自然生态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荀子提出“取物有节”的思想,张载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实物均由气所构成,气之本性即人之本性,天地人物具有共同本性,彼此应当是共同发展。首先,自然生态与居住区户外环境都必须保持自身的整体性。通过道路、结点空间的合理布局,遵循美的法则来构思,多样统一,考虑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等创作要素,创造出一个丰富、有机、完整的户外环境景观,而不是设计住宅单体之外的剩余空间。这样住户就能清晰地认知户外空间,同时户外环境景观对于住户也构成了识别性与归属感。创造出宜人的景观环境,给人舒缓、放松的抚慰,达到以景养心、以境养人的境界。自然生态包括生态制约要素,即地域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支持要素,应充分利用各种地形环境,创造出丰富的外部空间形态,构筑一个别致、特色的景观和一个小的生态环境。应注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剔除负面的要素,引
进正面的景观要素,提高和加强某个区域的景观特征。在 中国 清代,这项 艺术 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私家花园中人们就能欣赏到高山、湖滨、竹林、瀑布等美景。而且设计者利用技巧使各视点的过渡也显的相得益彰。其次,居住区户外环境与生态环境各要素应达到整体协调。局部相加并不简单等于局部之和,而是成为两个整体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 影响,联合共生。在过去居住区结构清晰的树形结构模式之内,人工环境彼此没有联系,与 自然 环境也没有关系。在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中应进行修正,采用以传统户外环境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交叉的 网络 模式,形成多样的交往空间,加强邻里间交往(图1)。2.在强调景观物质功能的同时应注重户外环境景观的场所精神,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情趣的居住氛围,“以人为本”。空间需要人感知其的存在,它和发生在其中的生活 内容 在空间的形式、尺度、比例、质感、等物理性要素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一个空间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来说是有意义的,它是这些人群的个人生活和 社会 生活的一部分,意味着某种归属。首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户外环境景观中应体现:景观不是单纯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应形成有序的空间层次、多样的交往空间,人与自然的高接触性,处处有“人”—住户的参与,充满活力、生机。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活动一般分为个人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或
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两类。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是居住区外部环境景观设计所期望达到的社区文明目标的重要内容。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空间环境中才会发生,而社会性活动则需要有一个相应的人群能够适宜地进行活动的空间环境,这样的适宜的空间环境,即场所,除了形式、比例、尺度等设计因素外,首先要考虑与这种活动相关的适宜的空间层次的构筑。如在半私密空间中幼儿和儿童游戏活动,邻居间的交往活动;在半公共空间中老年人健身、休闲活动,邻里交往、散步,青少年的 体育 活动;在公共空间中人们交往、购物、散步、休闲活动等。各类户外活动场地应与居住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紧密联系,其位臵和通路应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不应成为停车场地或无人问津之地。幼儿和儿童活动场地应接近住宅并易于监护;青少年活动场地应避免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但也不能偏僻,以至于只服务少数居民;老年人活动场地宜相对集中,远离车行道。其次,“以人为本”应考虑到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空气环境、湿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等五大环境健康性 问题。应通过景观的高低、穿插、围合、引进、剔除,以及生态技术等的运用,尽量消除或减轻五大环境的污染。如对小区汽车噪声和尾气的隔绝,以及汽车对小区住户日常出入的干扰的避免,可以通过人车分行,在车行道两旁种植绿化带;也可以将小区汽车直接停放在小区周边,使其不进入小区内部,实行小
区内部步行化,辅助以自行车 交通 等措施解决。
四、结语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持久 发展 的领域,随着建筑学科的拓展和其他学科的介入而不断深化。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三部分的融合是建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并使设计目标更加 科学 化。同时应积极倡导居民参与设计规划,这将有助于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更合理,从而促进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 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2]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 中国 建筑 工业 出版社,1985.[3] [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
第三篇:北京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研究
北京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研究
中文摘要
植物作为城市居住区绿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给居民带来了美好的视觉感受,也改善着居住生活环境。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由于植物材料受地域环境影响比较大,鉴于此,植物配置应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条件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城市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应理论联系实际,在设计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建立一套比较优质适合地方特色的景观设计体系,逐步形成系统、比较优质设计思路与方法,最终实现与本地文化相适应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居住区植物景观。
关键词:植物配置;植物景观;居住区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居住区的绿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才逐渐被重视,植物造景从单纯绿化的层面逐渐提升为体现自然生态、人文观赏的重要环节,并最终成为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城市居住区的绿地植被是营造居住区景观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它与建筑、山石、铺装等景观元素相互协调、辉映,共建和谐、丰富的居住区外部环境。
并且树木作为居住区园林绿化的基础材料和主题,在居住区景观建造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植物材料是景观中的主导因素,园林树木中,优良树种是植物造景的重要元素,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物特性及合理搭配来让人们看到季节变化的参照和优美的景色,才是自然在城市再现的根本途径。优良树种在丰富城市自然景观、维护生态、体现城市个性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规划绿地、布局公园、道路绿化,凡用植物造景的,均离不开乔、灌木和花草植被。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在树形、色彩、叶丛疏密和颜色等方面发生变化,这种随季相变化而叶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树木在园林中可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给游人在不并且间、不同视觉、不同观赏特性等方面增添游览兴致。充分有效利用园林绿化优良树种,可以充分展现园林的色彩美、季相美、艺术美,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林”。植物材料的合理运用、景观营造、季相变化、空间划分已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其中当地优良树种以其良好的适应性树一帜,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强大的生态适应性和独特的景观价值,对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更有着独特的意义。
当前形势下,居住区外部环境空间是城市居民使用频率最大,并且也是要求最高的地区。但是当前形势下,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北京大部分小区中,很少充分考虑到园林植物空间构成和组合的重要性而使居住区植物景观显得平淡无奇,并且对于广泛的室外活动空间也是非常的缺乏。一览无余,也不能满足基本功能要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北京近几年来,居住区不仅改进了单体住宅建筑的建设和商业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人们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环境—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也更加重视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优美的植物景观是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整体水平及质量。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并且重视植物景观的营造、力图为住户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如今,但在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面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植物景观的好环已经成为居民选择住房的主要考虑因素,以植物为主组成的景观空间的营造常常出现模仿之风,因此也成为住房价格高低的重要筹码。缺乏对本地特色和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功能及价值的深入挖掘和探讨,因而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能否为人们创造优美、舒适、富有生活情趣的生活环境,并且由于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功能不完善,成为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植物空间尺度控制不适当,如何使植物景观空间满足居民生活要求,缺乏对成熟实例的深入研究以资利用和借鉴。提高居民居住品质是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前形势下,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并不成熟,还普遍存在照搬私抄袭的现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查了北京10个居住区以及相关房地产开发的共计十多个居住区的景观建设情况,深感营造成熟、完整的植物景观空间,是创造一个好的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关键要素。比较优质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法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现状
当前形势下,通过调查发现,人们从尊重自然、享受生态的生活需求中不断改善居住区环境。居住区绿化首先要做到景观系统各组成部分协调一致、特点突出、有机运行;此外,还要逐渐完善植物绿化与景观设计体系,促进植物景观与居住区环境、自然环境相结合,从而不断提升居住区的环境品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彰显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
居住区环境不同于一般公共环境,它的领域性要求强烈,层次多样。美国学者奥斯卡。纽曼提出的空间概念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要求相适应的领域范围,他把居住区环境归结为由公共空间、半公共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4个层次组成的空间体系。从居住心理出发,给居民规划出舒适的合理空间层次。诺伯格·舒尔兹(Norberg Schulz)认为,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是由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和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人与植物距离的差异同样影响着人对于空间的感知。诺曼K·布思在《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也对植物营造空间做了系统研究,将植物空间分为五种类型: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完全封闭空间,覆盖空间,垂直空间。
在国外的研究中,莱斯辛斯基在《植物景观设计》的组作中将植物空间的不同作用(边界作用、休憩作用、观赏作用等)对于空间与人的距离的远近,并且决定人与植物哪种要素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可以根据植物空间与人的距离关系,对质地、树冠外形、高度、色彩等不同的植物特性进行选择来塑造有效的植物空间。他提到了植物的建筑化应用,指出植物的高度和株距是营造植物景观空间的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国内对于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植物景观空间构成要素的分析运用,应注意形态间的对比以及轮廊线的变化,才能构成最美的图画,在植物布局时应考虑植物的色泽和植物的枝、花、果的质感。这样的形势下对于缺少对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需求分析与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有机结合,对于北京居住区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研究尚不多见。
西南大学王海洋教授在 《北京市居住区绿化现状分析及建议》中针对北京市居住区的绿化现状中,强调注意塑造带有商业街的入口空间、广场空间、停车空间,更强化了院落空间,才能赢得居民的喜爱。京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聂晓晴在《居住区交往空间》中通过对国内外一些优秀设计的分析总结,必须研究植物可感知的性状,了解其自然的形态、质感及颜色,使植物本身的功能与人们的视觉感相协调统一,在群体景观布局时,如空间尺度控制不适当,苏洁玲在浅谈居住区植物景观布局中提到植物景观布局应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合理组织植物空间,对居住区交往空间的建造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探讨。程袁华,张延龙以深圳市居住区为例,对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与思考中,探讨了存在的问题,绿地功能空间缺乏分化等问题,并提出了制定相应政策,健全管理制度,以人为本,选择富有地方特色树种,加大绿化科技含量,建立复层式配置结构的园林绿化措施。
(三)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1、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理论结合实际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根据植物特性,从时间、空间的四维角度进行植物与空间景观分析,深入研究北京市居住区植物特色和景观效果,总结出比较比较优质植物景观设计方法,从而反映出植物景观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通过北京一个具体的小区,从整体居住环境出发,把植物景观设计放在居住区绿地规划系统中综合考虑,以符合生态环境要求为基础,合理选择植物材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建造生态的、稳定的、多样的丰富性植物景观群落;依照美学原则,充分体现植物个体、群体之间的形式美、色彩美及意境美;实现居住区各功能空间里植物的合理搭配,并与其他景观要素巧妙结合;最终形成一定的植被文化与地域风情,给人丰富的时空感受。
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等相关方法相结合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文献法主要是针对在网络的一些数据库所搜集的资料对其进行一定的阅读,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整理。调查法主要是对北京市居住小区进行一定的访谈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探讨,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显得更加的丰富。所获得资料来自于校阅览室各期刊报纸、院图书馆、网上数据库和实地访谈。实现途径:
1.深入各个小区进行实地调研取证,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做好论文前的准备工作。
2.进行文献资料的调研工作,广泛的查阅相关文献,完成文献综述。3.用好工具书,如中英财会词典,相关准则和规范等。
4.撰写提纲和论文,反复修改,并积极向老师取经,虚心接受批评意见。
第二章 北京居住区常用植物景观概述
伴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居住区绿地系统也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从单纯的几棵树、一片草的绿化模式,逐渐发展为居住区组团绿地、主题性植物景观。居住区绿地环境从上世纪八十年以来逐渐被重视,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且保护环境、渴望生态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居住区植物景观必须体现出自然生态、地域特色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为居住区绿地环境的主体部分,绿色植物可以改善和平衡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不同树种的高低、大小,各种树形的姿态,乔、灌、花、草随四季变换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变化,使居住区具有优美的景观效果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植物的自然美和生态美成为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基调之一。
(一)调研对象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以北京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作为典型对象。本文所指的城市居住区是广泛意义上的居住区或者住宅区,指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它包括了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群落和别墅区等。因此,本论文研究范围为北京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中公共使用的各类型植物景观空间,包括入口植物景观空间、近宅植物景观空间、庭院植物景观空间、道路植物景观空间、边界植物景观空间,不涉及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中私有性质的植物景观空间,如住户的私家庭院植物景观空间。此外设置在住宅群外围,与街道相连的植物景观空间或带商业性质的住宅街区不属于本次论文要讨论的范畴。
(二)调研内容
通过相关研究在借鉴上述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其它城市在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面的研究成果,选择了北京市主城区10个已建成的居住区(紫玉山庄,棕榈全国际公寓,世茂奥临,国奥村,NAGA上院,东方普落旺斯,麦卡仑地,温哥华森林,上元君亭,万科星园)作为典型案例,对其植物景观空间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在分析北京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中各类型植物景观空间的特点及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北京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需考虑的各种因素,对北京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常用植物的空间特性进行了总结,研究提出北京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原则和营造手法;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入口植物景观空间、近宅植物景观空间、庭院植物景观空间、道路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空间营造手法、空间模式、种植形式、空间尺度及空间效果要求。力图将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面的理论经验应用到北京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建设中去,并结合北京地域特色,研究出有特色的北京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法,以期对北京市将来的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及其他城市居住区外部环境建设有所指导和借鉴作用。
(三)调研结果
北京居住区对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与北京居住区绿地建设的发展息息相关。80年代初,北京住宅区绿化未得到充分重视,绿地率较低,植物品种单一,可以见到的仅是宅前宅后少量的绿色植物的点缀,更无从谈及运用各类植物进行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90年代后,城市环境问题,人居环境质量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北京在大力推行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建设,增加城市绿量,改善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北京居住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90年代后建设的一批居住区如海棠晓月,翠堤春晓等加大了绿化力度,植物的生态功能、造景功能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居住区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2000年后,随着北京“园林城市”、“森林北京”建设的深入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打造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植物景观的营造不仅给居住区带来优质的环境景观,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而且在不同程度上也提升了居住区本身的地域价值和经济价值,由此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以植物景观为特色的高品质的居住区,如龙湖香樟林别墅区,水晶邮城高层低密度居住区等,这些居住区充分运用不同品种、色彩的植物于住区的外部环境空间中,营造出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丰富了景观空间层次,人们步入小区,如同进入优美的公园,步移景异,空气清新,环境如画,大大提高了北京居民居住环境品质。
北京居住区绿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北京居住区在运用植物材料进行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某些方面与国家的相关标准和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1、空间特色方面
当前形势下,通过调查发现,北京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普遍存在对本地特色的挖掘不够深入的问题。许多北京住区植物材料使用单一,在植物景观空间营造过程往往忽略了对北京极具特色的地形的强调,缺乏地域特色,立体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不够,一些北京本地土生土长的乡土植物,同时许多居住区存在大量生硬的台地、堡坎、裸露的通风口、挡墙、空荡荡的架空层,如山桐子、常绿油麻藤等一系列北京市园林推荐的十大好栽树种在北京居住区中运用较少,同时对于垂吊型(迎春),攀援型植物(爬山虎),藤蔓类植物(九重葛)使用较少,植物景观空间缺乏地方特色。植物运用千篇一律,居住区中普遍看到的是红继木,毛叶丁香等品种,无个性可言,不少小区植物景观空间都是一片草坪中间点缀几棵乔灌木,或是草坪中用色叶小灌木组成儿个简单的图案等等,以致于缺乏个性,不仅影响了住区环境质量,也不能突出北京居住区显著的山地特征,未显现出首都城市居住区特色。不能突出住区自身特色。有的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与小区自身风格不统一。
2、空间功能与空间尺度方面
当前形势下,通过调查发现,北京许多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缺乏对住区植物景观空间功能及价值的深入挖掘,居住区植物景观空间功能不完善,植物景观空间尺度控制不适当,通常是在规划师和建筑师留下的既定空间内进行,多作为居住区建筑外部空间的填充。北京许多居住区公共的空间狭小,老人的健身空间、幼儿的玩耍空间、少年的活动空间都无着落,导致植物景观空间功能缺失而某些住区原本缺乏有趣和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只注重营造大面积地绿地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忽视了居民的参与性,活动场所的设计和生活气氛的营造,居住区环境仅作为华丽点缀,却不能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一些住区入口空间基本无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识别性差,不能营造出亲切的居住区氛围。
3、植物配植方面
(1)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比例运用不当
植物季相景观不明显,导致植物景观空间氛围沉闷,北京大多数住区为取得更多的绿量,使用常绿植物偏多,加之北京光照强度不高,故常绿植物生长缓慢,使叶色加深,导致北京住区植物景观空间“绿”的氛围较重、较厚。另外,由于用地紧张,绿地面积相对较小,常在有限的面积中种植更多的植物品种和数量,致使物种密度过大,更加深了植物景观的绿色基调。由于色叶、落叶植物的使用数量偏少,往往导致一些住区终年遮荫蔽日,植物景观空间氛围凝重沉闷,缺乏生气。
(2)植物选择有待优化,导致宅旁植物景观空间影响住宅通风采光 在部分调查中,显示而许多小区在宅旁栽植高大的常绿乔木,且离底层住宅窗间距很多仅在1米以内,高大的常绿树木遮住了光线,影响了采光。尤其是一些建于80年代初的住宅区,紧靠住宅楼的南侧墙面种植常绿大乔木,由于前期树木较小,在短期内没有很大的问题,但若干年后,随着树木生长,就会影响住宅楼的采光和通风,导致住在低层的住户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居住在小区内的人们也得不到足够的阳光,给居民生活带来许多的不便。
(3)植物品种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具有空间层次
在对于有关调查中发现,北京许多老居住区基本都处于绿地是建筑附属品的状态,没有改造的老住区都不能达到国家标准,即使改造后的也还是存在绿化树种运用单调、物种不够丰富、花卉品种少等问题,近年来新建的许多住区在植物造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存在树种单调、物种丰富性不足的问题,导致北京住区的植物景观空间普遍层次感不强,结构简单。
(4)居住区景观空间没有雨居住区场地空间完美结合
在对于北京市部分小区的调查中发现,在北京部分小区的植物景观调查总发现,居住区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硬质景观的造景,忽略了硬质空间与植物景观空间的有机结合,植物用量极少,导致住区环境生态效益差。
(5)针对植物个体的形态和习性欠考虑
针对调查中的北京部分小区的调查发现,部分居住区为了达到高端大气的目的,专门引进外来植物品种,如白桦等,虽然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很好的景观效果,但由于气候和习性的不适应,几个月后其死亡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了后期植物景观空间的效果。还有的居住区舍弃最能适应北京地理和气候环境的黄桶树,而使用棕搁树这种沿海特有的树种来模仿海滨情调,无法在炎炎夏日为人们提供必要的遮荫,导致植物景观空间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功能。
第四篇: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探讨 论文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探讨 论文
关键字:居住区 场所 户外 空间 景观 活动 环境 要素 自然 设计
摘要:该文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两个方面,提出“自然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改善和提高居民户外生活质量。
关键词:户外环境景观价值 “自然生态” “以人为本”
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问题越来越受到居住者和舆论的关注,居住的环境景观目标已不仅是树木花草,更需要文化,要突出包括民族地域文化在内的文化内涵,及在此影响下形成的居住区空间格局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一、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拥入城市,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不断上升,随之居住区大量涌现,居住区规模无节制扩大,人们在经历了住宅“量”和“质”的苦恼后,依然要面对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困扰,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区外环境的质量。开发商为牟取最大的商业利润,建设的仅满足日照间距的千楼一面的住宅区,单一的面孔、呆板的空间,使得居住区空间形态走向一个极端。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部分空间放置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乏整体考虑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的参与。户外空间过于分散、缺失和不连惯,接点空间过小;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代替树木,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控制,也没有隔音措施;缺乏户外活动场地;热岛现象频生;水资源匮乏等;并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
居住区环境的脆弱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居住区环境的审美性、可适应性、可持续性。优秀的城市住宅外部环境,不仅可以提高社会效益、环境及经济效益,也是住宅内部空间的延伸。通过居住区外景观环境的形象塑造,住户拥有了与大自然的沟通空间,人与人交往的场所,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恬静平和的居住氛围。
二、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价值的两个方面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由人、建筑、绿化、水体、道路、庭院、设施、小品等实体要素,和环境的历史、文脉、特色等精神文化要素两方面构成。“人”的要素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人”的要素,其他要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景观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景观是否满足“人”的审美情趣;景观作为“人”参与其中活动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场所精神。
从人和环境的关系出发来分析,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在视觉效果上能满足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内涵。住户不仅满足于视觉的享受,还需要一个适宜的场所休憩、交流、活动。场所是居民交流和参与的载体,而社区是由时间、空间、设施及其活动内容等要素构成的特定行为场所,并被赋予一定的意义。场所的意义是比单纯的物质空间特征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空间的灵魂。在社区户外空间中,每一个空间都应
当具有适合于公共活动产生的可能性和多义性。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注重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对自己的居住社区产生归属感。场所是认识自我的地方,是熟悉的和安全的,当大量的人有着同样的感觉并受它的驱使有了被联系在一起的感觉时,它就是一个集合的场所。不同年龄的住户在各自适合的场所休闲,丰富了小区的生活情趣,提高了小区的生命活力。这样户外环境景观的价值才充分体现出来。
三、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探讨
居住区外部环境基本上是由住户小庭院、组团级公共用地和小区级公共活动场地构成,这些空间往往相互融会贯通,构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物质基础。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形成这些外部环境的基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创造合理的建筑群体组合不仅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空间尺度,同时也是取得优质景观价值的前提。
户外环境景观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大类。软质景观以植物配置与植物布局为主要内容,硬质景观包括地坪、地面铺装和环境小品设施。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首先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由于设计考虑的主体是环境的使用者,而非设计者或决策者的喜好,因此,设计时要注重使用者的特性和需求,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创造具有“积极的”意义的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既要有 “以人为本”的思想,又要有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亲近、具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
1.在营造景观的物质功能方面时,一定要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自然生态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荀子提出“取物有节”的思想,张载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实物均由气所构成,气之本性即人之本性,天地人物具有共同本性,彼此应当是共同发展。
首先,自然生态与居住区户外环境都必须保持自身的整体性。通过道路、结点空间的合理布局,遵循美的法则来构思,多样统一,考虑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等创作要素,创造出一个丰富、有机、完整的户外环境景观,而不是设计住宅单体之外的剩余空间。这样住户就能清晰地认知户外空间,同时户外环境景观对于住户也构成了识别性与归属感。创造出宜人的景观环境,给人舒缓、放松的抚慰,达到以景养心、以境养人的境界。自然生态包括生态制约要素,即地域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支持要素,应充分利用各种地形环境,创造出丰富的外部空间形态,构筑一个别致、特色的景观和一个小的生态环境。应注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剔除负面的要素,引进正面的景观要素,提高和加强某个区域的景观特征。在中国清代,这项艺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私家花园中人们就能欣赏到高山、湖滨、竹林、瀑布等美景。而且设计者利用技巧使各视点的过渡也显的相得益彰。
其次,居住区户外环境与生态环境各要素应达到整体协调。局部相加并不简单等于局部之和,而是成为两个整体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联合共生。在过去居住区结构清晰的树形结构模式之内,人工环境彼此没有联系,与自然环境也没
有关系。在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中应进行修正,采用以传统户外环境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交叉的网络模式,形成多样的交往空间,加强邻里间交往(图1)。
2.在强调景观物质功能的同时应注重户外环境景观的场所精神,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情趣的居住氛围,“以人为本”。空间需要人感知其的存在,它和发生在其中的生活内容在空间的形式、尺度、比例、质感、等物理性要素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一个空间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来说是有意义的,它是这些人群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意味着某种归属。首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户外环境景观中应体现:景观不是单纯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应形成有序的空间层次、多样的交往空间,人与自然的高接触性,处处有“人”—住户的参与,充满活力、生机。
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活动一般分为个人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或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两类。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是居住区外部环境景观设计所期望达到的社区文明目标的重要内容。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空间环境中才会发生,而社会性活动则需要有一个相应的人群能够适宜地进行活动的空间环境,这样的适宜的空间环境,即场所,除了形式、比例、尺度等设计因素外,首先要考虑与这种活动相关的适宜的空间层次的构筑。如在半私密空间中幼儿和儿童游戏活动,邻居间的交往活动;在半公共空间中老年人健身、休闲活动,邻里交往、散步,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在公共空间中人们交往、购物、散步、休闲活动等。各类户外活动场地应与居住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紧密联系,其位置和通路应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不应成为停车场地或无人问津之地。幼儿和儿童活动场地应接近住宅并易于监护;青少年活动场地应避免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但也不能偏僻,以至于只服务少数居民;老年人活动场地宜相对集中,远离车行道。
其次,“以人为本”应考虑到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空气环境、湿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等五大环境健康性问题。应通过景观的高低、穿插、围合、引进、剔除,以及生态技术等的运用,尽量消除或减轻五大环境的污染。如对小区汽车噪声和尾气的隔绝,以及汽车对小区住户日常出入的干扰的避免,可以通过人车分行,在车行道两旁种植绿化带;也可以将小区汽车直接停放在小区周边,使其不进入小区内部,实行小区内部步行化,辅助以自行车交通等措施解决。
四、结语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涵盖多方面的持久发展的领域,随着建筑学科的拓展和其他学科的介入而不断深化。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三部分的融合是建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并使设计目标更加科学化。同时应积极倡导居民参与设计规划,这将有助于户外环境景观设计更合理,从而促进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2]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3] [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五篇: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郑州市居住小区实态研究
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郑州市居住小区实态研究
郑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姓名:王瑞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指导教师:陈红
摘要: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的外环境空间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通过对郑州市一些室外空间环境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进行问卷、访谈等方式的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并对其室外空间环境的设计与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论。这次调查研究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外部空间的使用状况、交通系统规划状况和景观绿化设计状况,分析其室外空间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针对各个方面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和展望,为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实态研究
引言
1、研究城市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体系的目的及意义
二十世纪以来,居住问题被世界各地所普遍关注,成为一个关涉全球的重大社会问题。英国著名哲学家和实验科学大师弗兰西斯培根曾在《论园林》一书中写道:“人类先造美宅,再造花园”。他既精辟地概括了作为一项精神层面的活动,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环境,是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的;而且他也向我们引出了居住问题的发展趋势与居住区环境的设计方向。居住区环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居住区的环境质量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 居民关注的重点从单纯追求自己住房内部空间的合理舒适,逐渐转向对住宅及居住区的室外空间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花钱“ 买”环境开始成为人们居住生活追求的新目标。因此,改善居住空间室外环境,提高居住生活质量,使其得 到可持续性发展,从而创造出良 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为建筑师和规划师所应关注及解决的重要课题。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地处中原,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近年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深化和住房分配政策的落实,城市住宅开发建设如雨后春笋,房地产业空前兴旺。现在的居住区设计不再满足于最初的户外绿化点缀,而是注重室外环境设计和在此基础上追求更加独特的个性,追求精致与完美,并逐渐使优美的居住区室外环境成为房地产卖点,这些新兴的居住区为 郑州市的住宅形象注入了活力,把住宅产业带入一个新的时代。但在一些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也存在着诸如交往空间不足、交通停车混乱、景观设计缺乏细部以及管理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那么如何更好的创造体现当地文化特色,适应社会习俗、功能合理、安全舒适的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研究。这就使得对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以及对其规划设计上的优劣得失进行 系统的归纳总结,并且初步建立相应的评论显得迫在眉睫。本文试从郑州市居住小区的发展现状入手,力图对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进行初步的调查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多个典型居住区的室外空间环境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总结优点,找出不足,以期对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合理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并为郑州市住宅产业尽一些微薄之力。
2、研究内容
中国的房地产业从探索到初步形成到向理性发展的二十年,也就是中国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从萌芽到初步发展的阶段:即从初期的居住区绿化设计阶段到后来的居住区环境规划阶段。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在这个领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各个时期涌现出
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的成熟与深入,国外的设计事务所也积级参与了进来,他们带来了西方的设计理念,也为建筑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全新的观点,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良机。
本课题以郑州市居住区为调查研究对象,对郑州市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的室外空
间环境现状进行实地调查,辅以国内外相关理论,分析适应于郑州地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对策,针对性更强,为郑州市居住区规划实践和未来道路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
3、研究方法
本文从实态调研入手,通过对郑州市居住区的实况调查,对居住区规划设计思想的调
查总结,有针对性的探讨如何根据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生理环境等地域性特点,居住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居民对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基本要求等,进行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的设计及研究,针对每一个要点,力求找出实施 的依据和可能性,并通过分析比较,进行初步的评论。本文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对典型案例进行评述,通过查阅现有资料、文献为基础,搜索理论依据充实研究框架和分析论证,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也许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偏差,但是本论文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1)对郑州市近年来一些典型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进行实际调研并作梳理,为人们更加
全面地认识居住区室外环境规划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2)作为研究适应于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对策的论文,也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希望为郑州市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以提升居住区设计的 整体品质。也希望本文中的一些观点能够为有兴趣研究此领域的同仁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基础框架和进一步研究,为促成居区住室环外境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尽一些微薄之力。
4、论文结构
居住区是居民聚集、休憩和活动的场所,居住区环境反映的是该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方
式与生活观念,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引言部分引出问题所在,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提出论文的主要框架。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近年来居住区发展概况和国外居住区相关规划理论。
第二章阐述了城市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的构成要素和一般原则
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通过对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实态调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描述和资料整理,分析了郑州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手法和特色并对其做出评论,另外对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第四章基于对郑州市居住区的实况调查和分析,并结合关于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的一些方法,提出了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的优化措施
结语部分,论文对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第四章 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的优化措施
通过以上对郑州市居住区的实况调查,从己经建成的小区的成功经验,以及实况调研
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与不足,结合论文中关于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方法,得到了一些启发,在建筑设计者营造精美环境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客观实际,以人为本,处处为使用者着想。接下来,本文将针对郑州市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的设计提出一些优化措施,为郑州市居住区建设与设计提供参考。
41、人性化的空间场所设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安全性、空间的领
域性及邻里交往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双休日的设立,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居住区建设越来越重视休闲空间的设计。而一些设计师往往花很大精力去研究小区环境的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却常常忽略了功能空间的多样性。一些居住区规划追求“ 大硬化、大草坪 ”的模式,不注重从功能要求上合理安排开放和隐蔽空间,出现过于空旷、单调的空间效果,缺少具有亲和性的小空间,一些居住区 环境不能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开展多种活动的需要,只是加强老年人和儿童的活动设施和场地,而忽略
了中青年人以及残疾人的活动要求,造成居住区内所有居民同处一个活动空间,这样以来,既降低了室外活动的质量,也由于活动设施的针对性不强而增加了活动的不安全因素。
411、把握庭院和休闲场所的空间尺度
大尺度的空间具强烈的力量感,邻里交往较弱,公共交往性强,较适合于居住区中心
庭院的公共空间;小尺度则更具有人情味与亲切感,尺度宜人,又不感到压抑,较适合于住宅组团的户外庭院。中心绿地也应进行适宜的空间处 理和尺度分割,以减弱空旷感,方便人的活动,居住区环境设计宜以近人尺度为原则,一般心情愉快的步行距离为,这也要求中心庭院的尺度不能过大,大的小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中心庭院分设为尺度适宜的不同的组团庭院空间。在居住区室外空间组织上,设计者还应对入口、广场、休闲设施、宅间小空间等公共空间环境部分的设计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居住区的识别性、归属感和公众意识。
412、提高空间使用率
一些居住区为居民创造的活动空间和设施不当,把居住区建成了公园,居住区室外环
境越来越漂亮的同时,可供多种户外活动的场所越来越少,舒适度也不够。而居民主要活动内容有:散步、聊天、晨练、休息、玩耍、纳凉等。不同的户外活动需要不同的场所。例如:座椅设在道路的两侧,人们坐在聊天时不断的被打扰;儿童游戏场所,看孩子的大人无处可坐;晨练区位置不恰当,造成对住户休息干扰;休息、游乐、健身、灯光、卫生、管理等设施不全,特别是标识、指引设施不全、不详细、不准确,不便于人们的使用。由此可见,与大广场相比,小型或袋型空间、1m左右高度植物围合的半封闭空。间及架空层、长廊、亭台、树荫等灰空间就更加方便人们休憩、躲雨、乘凉。因此,恰当的设置活动空间及设施,可以提高场所空间的使用率,在居住区规划与设计中应多加运用。
413、完善休闲场所与活动设施老人和儿童是室外休闲场所的主要使用者,设计应
多为这两类人群考虑。树荫下的石凳、小范围的围合空间、蜿蜒曲折的步道、户外简易实用的健身设施、儿童嬉戏场地等都是高使用率的空间。而中青年居民的运动场地也是不可 缺少的,且形式应更多样化、多层次化。普通居住区应设置小型篮球场、羽毛 球场、乒乓球台等室外活动场地,供各种不同的活动人群使用。而一些高档居住区或大型居住区应设置网球场、室内游泳池,室外游泳池一年中只适用于夏季,其他时候多为空置,比较浪费用地,不如将游泳池设于室内 更人性化。
42、安全方便的交通与停车设计汽车家庭化对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影响是深刻的。由于私人小汽车拥有率的提高,居住区内通行和停放的小汽车也日益增多,人们对居住区规划提出了诸多问题,如停车场库如何设置、停车位指标如何确定、停车场库类型如何选择、步车矛盾如何解决等。近年在这些方面我国已有初步探索和尝试,并取得许多有益经验。
421、选择合理的停车方式停车方式涉及到经济和造价问题。它的选择与城市的车
辆拥有率、居住区的建设造价等有很大关系。地面停车场使用方便,但不节省土地;地下停车安全、便于管理且节省用地,但造价却很高;住宅底层架空停车库综合效益好,但对小区院落内部生活有一定的干扰。因此,在居住区规划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多方案比较来选择一种或多种停车方式相结合。
422、方便安全的停车布局
停车场布局是居住区规划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停车布局种有两种,一是集中式布局,一般布局在小区或组团中心及出入口处,采用的方式以停车场或车库为主;另一种是分散式布局,一般接近住户,布局在道边、住宅院落与院落之间或住宅的底层。但不管哪一种,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确保居住区居民生活的宁静和安全;
2、要布局在合理的可接近的范围内,步行距离在10米以内为好;
3、应尽量避开主要步行出入口、人流密集处和儿童游戏场;
4、要配合绿化和景观设计,如停车场地坪适当下降,用植物来掩蔽噪声等。
423、步车矛盾的解决方式在国外,相当长的时期内解决步车矛盾均采用人车分离的作法。人车分离的措施,对提高汽车集中地区的安全性和促进汽车交通的顺畅,的确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然而也正是因为分隔的关系,却带来了“汽车优先”的观念,即使在原本汽车不该受到礼遇的地区,汽车也能因为人车分隔而高速行驶。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欧的一些国家开始探索既走人又可行车的道路体系,即人车共存体系。所谓人车共存道路是指:在不威胁到行人、自行车的通行及沿街住户生活行动的范围内,允许汽车通行的道路。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小区干道的科学设计:如采用短的回路、尽端路、T型路与集散路相接,道路局 部缩小路面,改变路面材料,采用大弯道、路面驼峰等,自然地控制了小区汽车的速度,使其车速低于20公里/小时以下,基本减少汽车对行人安全的威胁,己达到人车共存。无论是人车分流还是人车共存,其目的都是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都需要做到抑制交通,避免机动车交通对居民的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为了避免片面的做法,达到抑制交通的目的,应从变更道路网、改造道路空间、创造生活化的道路环境等综合考虑,在特定的情况下采取人车分行与人车共存相结合的做法,形成安全舒适的居住区道路环境。
4.3、可赏可游的景观绿化设计
431、“小分散大集中”的小区绿化趋向
居住区绿化不仅具有视觉感观的愉悦性,还可以隔音隔热、防风防尘、杀菌消毒、改善小气候等,对小区整体室外环境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是衡量居住区居住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几年来的住区规划设计中,小区绿化逐步趋向小分散大集中,在小区中心公共场地周围集中设置绿化,并与文化活动设施及景观小品粗结合,加强小区的整体景观性和可识别性;而在组团或宅间分散设置一些树木花草,既能增强组团的私密性,又兼具观赏性与趣味性。这样既扩展了小区中心空间,有丰富了小区景观,为小区的整体空间设计创造了较好的前提。
432、合理的绿化配置
目前很多居住区设计中,为了加强图面效果和近期效益,往往采用封闭式的中心大绿地。大绿地强调气势,注重艺术性多过功能性,更像公园。而分散组团式绿化更加人性化,既保证了较好的私密性与安全感,也使得绿色深入到 每栋楼前。另一方面,铺设大草坪从景观效果上确有其独特之处,但是与树木相比,草坪的管理及维护费用是一般乔木、灌木的好几倍,而其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则远远不及同样面积乔、灌、草复合群落。因此,在居住区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应 以乔木为主,乔、灌、草复合设计,品种也宜多样化,形成一定比例的立体化种植,这样既可形成丰富的绿化轮廓线,又可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绿化景观,同时为居民提供一定量的遮荫、纳凉场所,降低大地的热辐射强度。乔木为主的立体垂直绿化布局也有利于居住区噪声的吸收与阻隔,为创造一个安静适宜的居住环境打下了基础。
433、人性化的景观绿化设计
居住区室外景观与绿化设计应切实从使用者利益出发,避免过多修饰,并应结合自然生态,将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在一起,这是二十一世纪建筑学向广义拓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绿化设计应考虑物种的生长和生活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和空间布局,建立综合立体的绿化体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合绿化体系。
结语
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理论和方法是一个涉及到许多专业人士参与、涵盖多方面领域技术共同合作和应用的持续发展的领域,随着建筑学科的拓展和其他学科的介入而不断深化。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己经从室内转向室外,从局部转向整体,从形式表层转向更系统的深层研究,这也是单一的建筑学科无法解决的涉及多方面的复杂问题,这有赖于更多相关学科的介入和更多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
1、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地域化的室外空间 居住区室外环境建设不仅要建设良好的物质环境,还应该发扬“人本主义”精神,创造 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地域特性。对于设计者而言,不应只停留在形式表层上,室外空间设计不仅要注重色彩与体量感,而且要找出室外空间与文化背景及地域特征的内在联系,赋予其个性。以共同的心理认同建立普遍意 义的行为规范,以地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结合构成住居文化的基本特征。居住区室外环境是人们思想、意识、文化的体现,对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地域文化风格特色可以加强居住区的识别性,使居民对其居住环境进一步产生认同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易于形成融洽、稳定的社会关系。全球化趋势使传统文化延续面临严竣的考验,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必然缩小地区文化间的差异,并间接导致了居住区环境建设的风格趋同。必须把民族 的文化特色提炼出来,从居住区地域文化和当地居民参与入手,加强居住区的 地域文化特色,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千篇一律。
2、以人为本。丘吉尔曾经说过:“人造住宅,住宅造人”。意思是说,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反过来影响着人的生活,规范着人的行为。居民是城市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环境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此,在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与建设时,各方面都应以居住区居民为中心,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根本目标,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满足居民的行为、心理需求
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人性化设计应以居民为主体,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相应生保和境障随居录活平提,居生的求有的活障环保。着生水的高对住活需也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应充分满足居民发展变化的需求,通过居住区人性化的空间尺度和舒适宜人的环境设计满足居民的行为、心理需求,并应兼顾到各类群体(老人、儿童、残疾人以及占据大多数的中青年人等)的需要,为其提供全面、安全、方便的环境设施,创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2、广泛的民众参与在居住区室外环境规划设计的全过程中应强调居民参与。
只有把研究对象放在“人”的身上,加强公众参与,才能把环境设计从物质建设转向社会发展的领域。对于设计者,应通过各种方式集中居民有关建筑造型、花园设计以及环境中的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建议作为设计依据,发展一种留有余地的弹性设计方法,强调使用者的参与和建设自我居住环境,让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和想法在住宅区内合理的得到体现,使居民对环境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使设计者、居民、管理者三方共同协作,建设优质的居住环境。
3、健康的室外空间环境
从六七十年代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到我国近年来“山水城市”的提出,生态设计正逐步深入到设计的各个领域中去。人们需要的是一种能满足身心健康的生态环境,同时,这种环境的设计不是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因素及有限资源,合理进行设计,改善人类居住区室外空间环境,建立生态住区。在这方面,需要我们强化生态意识,拓展知识面,借鉴和吸收多方面的经验。
室外空间环境研究是一个既有悠久历史,又有崭新前景的综合性课题,本文由于时间、篇幅与水平所限,只能阐述一孔之见,许多有关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得出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总结和分析研究,事实上,这也只是居住环境的一个片断而己,希望本文总结的一些问题和分析能对这一趋势的深化尽微薄之力。
后记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随着此篇论文的完成即将结束,在此谨向曾经关心、帮助、支持和鼓励过我的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致以真诚的感谢和衷心的祝福。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陈红副教授,在近一年的资料整理与论文写作中,导师从论文选题、框架及内容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导师的指导和鼓 励是这篇论文顺利完成的保证,也拓展了我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水平。三年来,陈老师在我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
面也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与帮助。导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科研风格以及每一次的教诲和启发都使我 受益匪浅,这些都将是我今后道路上的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在此,再次向陈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感谢张建涛教授、张东辉副教授、郑东军副教授、陈雾霞副教授在论文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给予的宝贵意见和帮助。感谢资料室陈艳丽老师、李彩霞老师以及郑州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我查阅资料提供的帮助。感谢我的同学王奕文、王丽娜、李靖红以及王宁、季强、吕燕红、谢坷、沈辉等许许多多的朋友和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以及论文讨论中,他们的观点直接或间接地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和启发。感谢本论文的诸位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们。
最后深深感谢父母及家人一直以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默默的支持和无私的奉献。本文在此即将划上一个句号,由于本人学识和精力所限,文中难免出现错误,真诚期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