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颛桥镇关于加强村、居委残疾人工作的意见.
颛桥镇关于加强村、居委残疾人工作的意见
为了推动颛桥社区残疾人事业深入发展,加强各村、居委开展残疾人工作,落实《闵行区实施“上海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工作方案》(闵府办发[2008]70号),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加强村、居委残疾人工作的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切实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
二、村、居委残疾人工作目标任务
(一)残疾人工作机制
颛桥镇2003年根据市残联文件精神,在有5人以上残疾人的村、居委成立了残疾人协会。由村、居委主任担任残协主席,社区民警、残疾人代表担任残协委员。村、居委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纳入村、居委的年度工作计划。村、居委残协加强对助残员的日常管理,并切实开展有关残疾人工作,形成运作良好的工作机制。
(二)残疾人社会参与
村、居委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倾听残疾人的呼声,帮助解决 1
残疾人的实际困难,真正实现“三个走向”(残疾人工作走向社区、走向残疾人家庭、走向残疾人身边),做到“三个活跃”(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更活跃、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上更活跃)。
(三)残疾人康复工作
认真开展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协助社区医生做好“送康复服务上门”及组织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和重残无业人员免费体检,开展残疾人用品用具的申请及配发,以及白内障患者复明等康复服务工作。
(四)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
1、开展困难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
广泛开展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情况调查,掌握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状况,为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办理城乡低保、重残无业保障金、医疗救助等相关手续。
2、协作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等社会保障工作。
(五)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
利用村、居委的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等资源,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组织残疾人开展体育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
(六)无障碍设施工作
开展无障碍设施需求的调查,做好无障碍设施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工作。
(七)残疾人信访工作
掌握本地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的信访工作。
(八)上级残联及政府相关部门布置的其他有关残疾人工作。
三、加强村、居委残疾人工作主要措施
(一)加强各村、居委残协干部的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残疾人工作涉及到残疾人的康复、职业培训、就业、扶贫帮困、社会保障、文化体育、无障碍设施、信访维权等诸多方面,每一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做好村、居委残疾人工作,首先必须加强残协干部的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镇残联决定每年集中组织各村、居委残协干部业务培训,传达学习有关残疾人的相关政策。年度培训经费从镇残联年初预算的专项经费中列支。
(二)对各村、居委残协进行年度工作考核。
镇残联根据《闵行区实施“上海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工作方案》(闵府办发[2008]70号),将制定各村、居委残协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对作出一定成绩的残协给予适当考核奖,该考核经费从区残联下拨的残协经费中列支。
颛桥镇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二00九年十一月六日
第二篇:颛桥镇幼儿园工会工作计划
颛桥镇幼儿园工会工作计划
2008年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工会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工会实际,08年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落实“幼儿园三年行动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教育教学的工作实际,服务广大教职员工。努力发挥工会在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广大较职员工,为促进幼儿园各项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素质工程的建设,激发教职工创造活力。
1、以工会小组为单位集中学习十七大,在认真研读原文的基础上,精心研读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的重要论述;精心研读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精心研读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论述;精心研读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党章。
2、以师德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一师德核心内容,在开展 “为人、为师、为学”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我园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基地,深化师德建设工程。一是要求教师严格遵守师德规范,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测评考核制度,公开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评议与监督。二是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法、教师法学习知识竞赛活动,牢固树立“学校兴衰,我的责任”的思想,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奉献意识、依法执教意识。三是开展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园级骨干的评选、表彰活动,树立一批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在师德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3、围绕“品读好书、共筑师魂”活动,要求广大教师,认真读书,认真写读书体会,通过师德论坛、点评会等形式,鼓励教师争做“读书破万卷”的典型。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读书,自觉读书,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面临的新的考验和挑战。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党建论文或党建案例的撰写活动。
二、积极推进星级文明班组的建设,为学校发展增添活动。
1、各工会小组要组织灵活多样的小组活动,特别是要挖掘组室内的“好人好事”,结合“文明班组网上行”活动,及时更新专栏内容,让大家及时了解了各组室活动情况,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2、结合“教学月”活动,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 1
也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要充分发挥“巾帼文明岗”的作用,要求这三个组室能在教学上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并带动其它组室共同进步。
三、不断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教代会制度,促进校园民主政治建设。
1、积极筹备并召开学校二届七次教代会。
2、不断深化教代会的制度建设,完善网页的校务公开的栏目,不断提高教职工民主参政、议政能力和整体的素质,从而加强学校政治文明建设和加快学校发展的高度,积极推进民主建设,使教职工更好地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进一步落实校务公开制度,积极探索、创造条件推动我园民主管理的进程。通过校务会、教职工会议、教代会、园报、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园长书记网上对话等渠道,使校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工会在推进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作用,坚持“利益双赢”,为构建和谐校园、为学校的发展多作贡献。
四、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学校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1、积极参加市区上级工会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
2、坚持小型多样、业余为主的原则,组织好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五、认真做好医保、体检和帮困送温暖工作
1、做好教职工的各类保险工作,按照教育局《关于做好2008年教职工保障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从切实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出发,做好职工的住院保险、女职工特种疾病团体保险,职工重大保险等教职工互助保障投保工作和理赔工作,为教职工争取更多的福利,切实为群众半好实事。
2、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充分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也把教职工的福利待遇落到实处。做好教师的疗休养及体检工作。
3、进一步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高退休教工的生活质量,使退休教工在精神上、物质上、生活上得到进一步充实。
六、具体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部分教工的探望工作(在职和退休职工)
2、教职工的各类保险的投保工作。
3、以工会组室为单位学习学校各类规章制度
4、恳谈沙龙活动
5、退休教师“回娘家”活动
6、读书会活动
四月份:
1、读书会活动
2、青年教师的“教学月”展示活动
3、教职工的广播操比赛
4、退休教工的春游活动
五月份:
1、读书会活动
2、做好“二届七次”教代会的提案工作
3、参加区“同舟共济”龙舟赛 六—七月份:
1、读书会活动
2、全体教工“一日游”活动
3、暑期疗修养和送凉风工作
九月份
1、读书会活动
2、新会员入会教育
3、庆祝教师节、退教“回娘家”活动 十月份
1、读书会活动
2、重阳节敬老活动
十一月份
1、读书会活动
2、参加教育局教工羽毛球比赛
3、校务公开评估:教代会民主评议、考核等
4、退休教师的秋游活动
十二月份
1、撰写读书反思和交流活动
2、辞旧迎新文体活动、退教“回娘家”活动 3 2008、2
第三篇:颛桥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颛桥镇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闵府办发[2011]21号《关于推进本区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镇的促进就业工作,巩固我镇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成果,不断加强本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就业服务功能,强化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我镇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作为全镇“十二五”期间就业民生战略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和完善促进就业手段,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提高社区居民就业和保障服务的管理水平,在巩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社区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基础。
二、创建内容
自2011年起,全镇启动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在原有基础上深化各项工作,建立健全促进社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创建内容主要包括:
1、完善促进就业协调机制。建立和保证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强化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保证促进就业专项资金落实;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落实政府促进就业的第一责任。
2、加强就业援助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面向全镇所有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机制,切实保证对就业困难人员有效的及时的就业援助;通过村、居委就业援助员深入社区,通过调查及时帮助新排摸出就业愿望迫切的“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以及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对“零就业家庭”,在一个月内实现家庭人员至少一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开拓“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和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通过岗位工资补贴、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确保本镇内的“就业困难人员”和就业困难社区高校毕业生在认定三个月内实现100%就业。
3、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编制宣传资料、横幅,积极向社区宣传创业扶持政策,利用招聘会、社区黑板报等途径加大宣传范围;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体系,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提升创业服务手段,鼓励社区内劳动者尤其是青年人自主创业,从而带动更多人员就业。
4、健全社区就业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确保畅通就业信息和援助渠道,就业援助员要加强对社区劳动力资源情况的排摸,举办招聘会,做好公共职介窗口求职服务,在三级网络上发布招聘信息,使所有求职者和需要就业援助的人员得到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降低失业率,社区居民对公共就业服务满意度达95%以上。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排摸(1-4月)
通过各村、居委就业援助员深入基层,全面调查、排摸和梳理“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和“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完善和落实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的政策培训;开展专项就业招聘会和大型就业招聘会,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乐于就业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4-9月)
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利用横幅标语、社区黑板、讲座等多样化形式,对个人和企业单位宣传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的各类优惠政策和《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普及促进就业各项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阶段:岗位开发、就业援助(5-10月)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多形式开展就业援助,特别是采取劳动监察协管队开拓企业用工岗位、就业援助员开展高效就业援助的方式,举办多场就业困难人员专题招聘会,确保“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援助一户、解决一户。
第四阶段:总结评估(11-12月)
整理并汇总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资料和台账,按照创建要求进行自评,对不足之处及时整改,迎接区有关部门的评估。
四、职责分工
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工作由镇社会保障事务中心组织协调,工、青、妇、司法所、社区学校和社区管理中心联手开展促进就业等政策宣传、咨询活动,为颛桥镇的创建形成良好氛围;镇财经中心确保创建资金的落实;镇社区学校积极组织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促进就业;镇社保中心开展对“就业困难”人员及“零就业家庭”的排摸和就业观念的教育、并针对性进行“一对一”和小班化的职业指导及就业援助等方式解决他们就业问题;各村、居委会积极配合和参与,把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五、工作措施
1、强化领导责任,成立促进就业班子。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互相帮助,为了切实加强对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统一思想和方针,根据区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工作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决定成立“颛桥镇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工作协调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相关工作。
2、加大就业专项资金投入,确保专款专用。为了确保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工顺利开展,我镇按照区有关部门要求投入全镇可用财力的0.5%,设立促进就业的专项资金,实行专项管理,独立核算。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考核奖励、社保补贴和其他有关促进就业宣传、培训、招聘等支出。
3、广泛宣传,形成乐于就业氛围。一方面加强对社区居民宣传政策力度,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劳动保障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利用新闻媒体、广场宣传、张贴宣传海报、横幅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宣传,营造浓厚的乐于就业氛围;另一面加强法制宣传,重点宣传最新的法律法规,比如《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大力推进劳动保障法制宣传进社区、进企业,为和谐社区营造良好的环境。
4、多管齐下,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并充分发挥就业援助机制,各村、居委就业援助员经常走访、定期排摸并做好劳动力资源台账;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使创业带动本镇更多就业;积极宣传和鼓励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增强自身就业技能。加强职业指导,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运用个人指导、集体指导、特殊人员指导等方式,切实提高指导有效性。加强青年见习工作,提升青年职业技能、转变择业观,推荐发展青年职业见习基地3家以上。社区内30岁以下失业、农富等人员见习推荐率30%以上,其中参加见习成功人数20人。每年举办5场大、小型招聘会,让每位有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可以得到援助和就业帮扶服务;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让老百姓能感受到政府的关心,以实际行动做好本镇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工作。
附件:颛桥镇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颛桥镇社会保障事务中心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附件:
颛桥镇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工作
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袁家勤
副镇长
副组长: 夏
吟
镇社保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成员: 吴永兴
镇总工会副主席
李
菁
镇团委书记 马玉叶
镇妇联主席 毕
弘
镇政府办主任
姚文龙
镇经发办主任
金建元
镇综治办专职副主任
黄林平
镇信访办主任、司法所所长 赵
群
镇社区管理中心主任
刘群英
镇财经中心主任
顾文其
镇工业公司总经理
林辉府
镇社保中心副主任
张
萍
镇社区学校校长
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社会保障事务中心。由夏吟兼任办公室主任,储水林为副主任,办公室其他成员由镇社会保障事务中心有关人员组成,负责日常创建工作及协调工作。
今后,颛桥镇创建促进就业示范社区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职务如有变动,由其接任领导及人员自然替补。
第四篇:村居委建设调查报告
村居委建设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齐南村地处向化镇北部,靠近北海滩,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较宽裕,经济收入主要靠传统农业和劳务输出。地理环境优越,距东滩湿地15公里,待越江通道建成后,到市中心只需半个小时车程,到崇明第二大镇堡镇只需10多分钟。东西向有南横运河和北横运河,南北向有六效大河和渡港大河,河道内可通行200吨以内船只。六效港码头可停靠500吨船舶。水陆交通便捷。行业优势明显,已设立“一业特强”工业园区,规划占地4平方公里,金属制品和服装服饰业已成为齐南两大优势产业。永冠经济开发区,以其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优惠的条件,吸引岛内外企业注册落户,并在上海市区设有驻沪办事处。
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比较发达,拥有成人学校1所,有图书馆、影剧院、文体体育中心。村南侧正在开发建设占地600多亩集休闲、度假、旅游、娱乐等为一体的长江沿岸观光带。全村优质水稻“寒优湘晴”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水产资源丰富,淡水养殖、海洋捕捞全年总产量为3511吨。
二、存在的若干问题
1、部分干群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有待提高。
2、少数帮扶单位帮扶意识还不强,资金难以到位。
3、各种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合力作用发挥有待提高。
4、工作缺乏后续资金保障。
5、群众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三、几点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性的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培养生长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从各地农村,特别是农民的具体的实际需要出发,防止这一把惠及亿万农民的德政工程、良心工程,变成新的强迫命令的“运动”、新的名实不符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笔者认真阅读了相关资料并结合本人在赵集居委会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注意十个方面的问题。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乡情。齐南村作为我镇相对贫困地区,存在交通不便、产业单
一、人均收入低、农业基础薄弱以及农村文化教育落后等情况。群众接受程度差,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到目前建设还没有启动。这些情况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考虑这些问题,立足当地实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努力培育和造就新农民。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素质决定农村的发展速度、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只有把农民培育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保证农民和农村发展有广阔的空间,才能保证广大农民体验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是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科技致富能力;二是加强思想道德、民主、法制建设,提高群众文明程度,努力构建文明小康示范村。
三、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尊重他们的意愿,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要让农民自己办事,自己管事,自己选择项目,自己确定方式,自己决定速度,真正发挥农民在筹集和管理建设资金、选择建设项目、签定建设合同、监督工程进展等方面的作用,切忌政府越俎代疱、一厢情愿替农民作主。
四、规划要合理科学。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处理好当前发展现状和长远建设目标的关系。充分考虑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又要反对一刀切,搞“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规划村容村貌,既要注重房屋、道路等的建设,又要有利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等。总之,要从每一个村组、每一户农家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合理科学、有利发展的新农村规划。
五、要面对现实,正视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的实际,我们尚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农村要解决的问题,仍然非常之多,农民的疾苦、需求、企盼都需要我们去关心、了解。因此,要深入调查研究,扎根基层、扎根农村和农户,搞清楚他们有哪些疾苦、需求、企盼,分清轻重缓急,尽可能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真正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处,从而调动积极性、增强凝聚力,逐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六、要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力度。投入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不仅应该涉及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教育、文体、医疗、商贸、住房等硬件条件的改善、整治和建设,而应该同时覆盖软件系统的建设,村干部与村民的培训、村规民约的制订、村居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的建立、村居健康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等等。当然,“社会主义新农村”毕竟是农民自己建自己的家园,要以农民为本,研究农民的现实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着眼农村的发展远景,立足当地的具体条件,在积极、科学的引导下,通过规划引导、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的方式,引导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看得到,感受得到新农村建设的益处。
七、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同时要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村民民主管理和自治水平。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强化经常性工作措施,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兑现落实工作;深入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继续抓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院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文明新风;要大力宣传推进村民自治建设的法律法规,让农民进一步了解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参与管理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规范和加强村级事务管理,提高村级工作的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级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村级班子的工作能力,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
制,为农村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八、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相适应的问题。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实现一村一品,一品一产业的发展格局,打造农业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九、下派乡镇干部担任“村官”。当前,可以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把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事业心和自愿献身农业农村工作的年轻干部下派到村担任村支书或村副主任,通过他们带领农民学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管理知识,同时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当好引路人。
十、要积极探索研究保持和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长效机制。第一轮示范村建设进入尾声,第二轮新农村建设申报工作已开始,如何克服“猴子掰玉米”现象,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积极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确保新农村建设成果长效。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有的党员群众对创建小康示范村认识不足。个别群众对小康示范村概念模糊、意识不强,有的人认为,经济建设是关键,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小康文明示范村创不创都自然会达到。
2、有的两委成员素质不高。个别班子成员能力偏低,文化程度低,年龄偏高,管理力度不大;有的甚至与其他成员不团结,工作不协调,拉帮结派,唱对台戏,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3、居民的思想观念没有根本性转变。一些居民还保留着“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别人干啥我干啥”、“别人要啥我要啥”等观念,在生产上那种从众和自发性的占大比例,对政府号召的即使极有发展潜力的经济项目,他们往往持怀疑观望态度,不愿积极响应,反应冷漠。同时居民“等、靠、要、小富既安”思想观念还根深蒂固,党员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很难发挥,影响经济的发展。
4、有的居民信念发生动摇。居民科技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效果不理想,对市场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追求实惠而不关心政治,不关心集体大局。
5、三个文明建设不协调,群众思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文化娱乐设施相对较少。
四、基本思路和主要对策措施
根据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工作的部署,结合居实际,以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活动为切入点,围绕小康文明示范村标准目标,抓重点、树典型、求落实、讲效果,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前发展。着重抓好以下迹象工作:
1、提高党员群众对创建小康文明示范村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创建工作摆在居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按照创建标准开展工作,同时要密切配合,发挥整体优势,创建小康文明村,促进全居稳定和经济发展。
2、坚持不懈地抓好居班子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理想信念、宗旨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营造廉政为民、廉洁奉公的良好氛围。加大培
训力度,注重培训效果,提高班子成员的自身素质。
3、提高居民群众素质和参与积极性。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文化、实用技术教育培训,提高群众奔康致富的本领。
4、抓好信息传导。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方式,设信息网,给居民提供各种信息,培养和发展各种经纪人,拓宽致富渠道。
5、以科技为先导,发展第三产业。通过试点方式,以点带面,以面带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五、创建建议
根据我村创建实际,对市创建办公室提出如下建议:
1、为加快村小康建设步伐,做好稻田养蟹的实事工作。村干部必须大力支持这个项目,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是能够给老板姓带来切身的福利。
2、为保证创建工作的质量,请镇里的领导经常来居检查指导创建工作。
3、整个创建工作面广、任务重、资金投入大,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请上级部门给予适量的资金支持、补贴。
4、抓好班子的建设,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0春行政管理蔡晶
第五篇:2011年八桥镇法治建设工作意见
八桥镇2011年法治建设工作意见
为深入推进“法治八桥”建设,进一步加快依法治镇进程,努力提升全镇法治化水平,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提出2011年全镇法治建设工作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我镇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为目标,以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秩序为出发点,以培育公民法治素养为方向,以自觉守法和严格依法办事为基础,继续以依法行政和法制宣传为重点,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着力在规范公共权力运行、促进改善民生、依法保障民权、增强公民意识、提升全镇法治化水平等方面抓落实、求实效,以法治建设的新成果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夯实社会稳定根基,建设“平安八桥、法治八桥、和谐八桥”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服务。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规范公共权力行使,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1、依法科学决策。始终把严格约束和规范公共权力运行放在法治建设的核心地位,规范决策程序,全面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依法决策制度,做到行权有依据,用权受监督,侵权必问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执法公开、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政问责、行政负责人行政诉 1 讼出庭应诉、行政监督、执法信息化建设、依法行政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
2、规范执法行为。全镇各执法单位要进一步规范执法主体,界定执法权限,整合执法资源,推进综合执法。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流程,确保程序公正。明确执法责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办案期限,大力推行案例指导制度,提高执法办案效能。深入推进“集体审议、阳光问责”执法问责模式,着力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全镇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执法队伍的作风和廉政建设,严肃查处执法人员违法乱纪、徇私枉法行为,不断塑造执法人员公正文明执法形象。
(二)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公民法律意识。
1、深化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在全镇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在机关、基层开展法治专题报告会活动。组织开展全体机关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的调研督查,深入实施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法考核,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年内我镇将积极鼓励机关人员参加网上学法考试、竞赛、领导干部法治征文等活动,进一步树立领导干部学法、宣法、用法、守法,营造崇尚法治、依法执政的理念。
2、迅速启动实施“六五”普法工作。广泛开展调研活动,认真总结20多年来普法工作的经验和不足,研究制定和组织实 2 施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实用性和互动性。深化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法律“六进”活动,依托各类法制教育基地平台,把宣传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公民崇尚法治、自觉守法、依法办事习惯上,放在增强公民主动用法、理性诉求、依法维权能力上,努力使各类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喜闻乐见、富有成效。
3、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年活动。研究制定《法治文化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加强法治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法治文化研究、创作和表演人才,为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队伍保障。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因地制宜地在全镇范围内建设法治画廊、法治文化广场、现代农民法制教育中心、“农家法制书屋”等法治文化阵地,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法治熏陶,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深入开展群众性法制文艺活动,组织创作、征集、评选一批优秀法制文学艺术作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法治文艺的感染力。
(三)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努力促进民生改善。
1、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建设中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针对社会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研究依法管理流动人口、有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精神病患者、涉毒人员、刑释解教和社会闲散等特殊人群的方法,重视提高依法管理网吧和特种行业场所的能力,不断深化综治工作,依靠法治保障、巩固和发展平安建设成果。通过创新社会管 3 理的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努力实现由粗放型、防范型管理向法治型、服务型管理的转变。
2、切实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和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扎实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和社会自治能力建设,激发城乡居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大力加强村(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和五议决策法,切实保障公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力。
3、坚持以法治为指导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整合法治资源,加强镇法治办、政法综治中心、矛盾调处中心、村(社区)法治工作室等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一支服务群众的法治工作志愿者队伍,着力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发展行业和专业调解组织,完善诉调、访调对接机制,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通过基层法治建设,使群众有畅通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便捷高效解决争议的法治路径,使大量基层矛盾纠纷在合法、公正、宽容的基础上,及时化解,案结事了。
4、深入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工程。充分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手段,重点解决好影响群众生命安全、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各村、社区、各执法部门要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继续开展法治实事惠民工程,把依法拆迁、征用土地、环境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等列为重点项目,把促进城乡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点内容,推动民生权益的保障和改善。进一步完善法治实事工程的报告、评估、考核机制,提高法治惠民效能。
(四)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推动幸福扬中建设。
1、加强“法企合作”。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组织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教育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增强法治意识,帮助企业依法完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建立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帮助企业分析运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为企业发展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
2、开展星级“诚信守法企业”评选活动。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星级“诚信守法企业”评选活动,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增强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和意识,增强企业防范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民主法治和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切实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积极打造诚信商圈、诚信市场。
三、工作措施
1、进一步加强领导。全镇各村(社区)、行业组织、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都要将法治创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法治创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好工作落实。镇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每季度召开一次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制定创建计划,分析存在的不足,解决创建中遇到的问题,并把法治建设融入到工作大局之中,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表彰,推动法治创建工作的扎实深入开展。
2、进一步完善机制。认真落实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执法单位统筹协调分工协作的工作制度,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强理论和业务能力培训,努力提高统筹协调推进工作的水平。加强镇机关在法治建设中的组织、推动、督导和示范作用,强化对各村(社区)、各企事业单位的法治创建工作的指导督查。加大法治建设的舆论宣传力度,构建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合力。
3、进一步狠抓落实。年内镇依法治镇领导办公室将组织一次工作现场会、一场专题报告、一次专项执法评议、一次述法考评、一次卷宗评查、一次法治文化活动、一次党务政务(事务)公开检查、一次法治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全镇法治建设工作,确保我镇法治建设重点项目工作得到落实。
4、进一步强化保障。镇积极整合资源为法治建设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认真解决依法治理工作机构、办公场所、队伍建设、工作经费等实际问题,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不断改善保障条件,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按章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