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残疾人法律法规目录
1.《山西省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规定》„„„„„„„„„„„„„„„„„„(1)
2.《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 发展的实施意见》„„„„„„„„„„„„„„„„„„„„„„„„„„„„„(7)
3.《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 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12)
4.《太原市残疾人保障办法》„„„„„„„„„„„„„„„„„„„„„„„(22)
5.《中共朔州市委朔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残疾人 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5)
6.《中共长治市委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 展的实施意见》„„„„„„„„„„„„„„„„„„„„„„„„„„„„„(30)
7.《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快 速发展的实施意见》„„„„„„„„„„„„„„„„„„„„„„„„„„„(34)
8.《中共晋城市委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 展的实施意见》„„„„„„„„„„„„„„„„„„„„„„„„„„„„„(38)
9.《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山西省保障残疾人合法 权益规定实施办法》„„„„„„„„„„„„„„„„„„„„„„„„„„„(44)
10.《太原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46)
11.《朔州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56)
12.《忻州市贯彻山西省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规定实施细则》„„„„„„„(63)
13.《运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办法》„„„„„„„„„„„„„„„„„„(69)
第二篇:法律法规目录.doc
2008年福永人民医院法律法规全院
培训资料目录
一、2008年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二、培训法律法规资料
1、《执业医师法》
2、《护士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
4、《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5、《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6、《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
三、法律法规培训人员签到表
四、法律法规考核试卷及成绩
五、2008年法律法规小结
2009年福永人民医院法律法规全院
培训资料目录
一、2009年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二、培训法律法规资料
1、《执业医师法》
2、《护士条例》
3、《医疗废物的管理条例》
4、《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5、《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6、《传染病防治法》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8、《药品管理法》
三、法律法规培训人员签到表
四、法律法规考核试卷及成绩
五、2009年法律法规小结
2010年福永人民医院法律法规全院
培训资料目录
一、2010年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二、培训法律法规资料
1、《执业医师法》
2、《护士条例》
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4、《侵权责任法》
5、《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6、《处方管理办法》
7、《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8、《护士管理办法》
三、法律法规培训人员签到表
四、法律法规考核试卷及成绩
五、2010年法律法规小结
2011年福永人民医院法律法规全院
培训资料目录
一、2011年培训计划与实施方案
二、培训法律法规资料
1、《执业医师法》
2、《护士条例》
3、《侵权责任法》
4、《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6、《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三、法律法规培训人员签到表
四、法律法规考核试卷及成绩
五、2011年法律法规小结
第三篇:残疾人法律法规--知识点
1、残疾预防:是在预防出现心智,身体和感官缺陷的各项措施(即一级预防)或在出现缺陷后,防止它造成不良后果(二级预防)
2、残疾康复:指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以使残疾者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残疾者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者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3、残疾人康复服务:使残疾人恢复或部分恢复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功能的各种服务,现代残疾人康复服务应是一种全面性的康复服务。
4、残疾人就业:指让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有劳动要求的残疾人获得劳动岗位,并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5残疾人政策:狭义指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阶段的残疾人事业任务而制定的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行动准则,是一定历史阶段残疾人事业理论的体现
6、残疾人法规:是相对狭义残疾人政策而言的,通常是指保障残疾人的各项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的总称。
7残疾人:指经正式承认的身体或精神损伤在适当职业的获得、保持和提升方面的前景受影响的个人。简答题
1.当前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政策与法规有哪些主要内容? A:有关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B :残疾人的日常照顾服务:残疾人医疗保障和康复服务D:残疾人教育的政策 E: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 F:方便残疾人行动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制度建设G: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政策H: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政策/
2、国际上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救济补助金政策;供给辅助器具政策;给予特别照顾政策;优先和辅助性服务政策
3、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那些?包括改善物质环境和改善精神环境;物质环境:确保残疾人能够享用所有新建的公共建筑、设施、公共住房和公共交通工具,特别要利用对现有建筑和设施翻建和改建的机会照顾到这一点。精神环境:要求各会员国拟定指导方针、鼓励新闻媒介对残疾人问题和残疾人的权利,贡献,需求,均能有正确的报道,促进公众对残疾人的理解,避免陈腐观念和偏见,消除种种妨碍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障碍。
4、简述我国残疾人教育的地位,方针和基本策略 地位:残疾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方针:发展残疾人的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基本原则:(1)、在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强身心补偿和职业技术教育。(2)、依据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采取特殊教育方式[(3)、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入学和在校年龄,可以有适度弹性。
4、我国残疾人就业指导方针是什么? 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
5、我国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原则是什么?从实际出发,把现代康复技术和我国传统的康复技术结合起来;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形成康复网络;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并开展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6、试述《残疾人权利公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公约的核心内容是确保残疾人享有与健全人相同的权利,并能以正式公民的身份生活,从而能在获得同等机会的情况下,为社会做出宝贵贡献。公约包括(1)、残疾人应享有平等、不受歧视和在法律面前获得的平等的权利。(2)、享有健康就业、受教育和无障碍环境的权利。(3)、享有参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权力等。此外公约还就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合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7、残疾人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实质是残疾人的平等的公民权利得不到实现的问题 具体表现:(1)、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最起码的保障,严重威胁残疾人的生存权(2)、残疾人很难享受和其他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发展的权利受到严重的剥夺。(3)、就业范围和选择的自由受到要严格的限制,难以收获平等的就业机会
(4)、缺乏医疗保障和必要的康复服务。由于自由于自身的残疾和现实的障碍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 权益受到侵害事件时有发生,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
9.<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在哪些方面工作成绩突出应受到奖励? 在残疾人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研究,生产残疾人教育专用仪器,设备,教具和学具,在提高残疾人教育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为残疾人就学提供帮助,表现突出的;为残疾人教育事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的。
10.论述影响残疾人政策执行的因素: 政策本身:政策本身是否合理可行等,是一项残疾人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基本前提,政策本身有缺陷,政策执行的难度就比较大。政策资源:政策执行的资源不足,政策执行就会打折扣。目标群体:是政策作用的人群即政策对象,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认可和支持程度直接关系到政策的执行结果。执行策略:策略得当,事半功倍,策略不当,事倍功半。执行机构:执行机构的权责划分以及人的素质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沟通与协调: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沟通与协调非常重要,如果政策执行机构的政策宣传不深入。政策不透明,或者暗箱操作,必然增加执行的难度。政策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方面的外在因素。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政策执行速度,广度和效度。政策监督: 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无监督不大相同,监督成为一种监控力量,可以约束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的行为。减少政策执行中的“对策行为” 11.建国后至七十年代末我国的法规及规章内容: 法规: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服务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1956年6月23日国家教育部颁发《关于聋哑学校使用手势教学的班级的学制和教学计划问题的指示》 1956年11月23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经费问题的通知》 1957年4月22日国家教育部颁发《关于聋哑学校口语教学班级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 内容:明确了特殊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了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的基本任务,办学方针和领导隶属关系,师资进修等学校; 对盲童学校的教学工作作了具体规定; 对盲聋学校的办学经费,教师工资待遇和学生助学金等作了有关规定。
一、名词解释
/
1、残疾预防: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中指出:残疾预防是在预防出现心智,身体和感官缺陷的各项措施(即一级残疾)或在出现缺陷后,防止它造成不良后果(二级残疾)
2、残疾康复:指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以使残疾者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残疾者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者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3、残疾人康复服务:只是残疾人康复或部分恢复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功能的各种服务,现代残疾人康复服务应是一种全面性的康复服务。
/
4、残疾人就业:只让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由劳动要求的残疾人获得劳动岗位,并取得劳动报酬经营收入。
5、残疾人政策:侠义:只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阶段的残疾人事业任务而制定的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行动准则,是一定历史阶段残疾人事业理论的体现。
6、残疾人法规:是相对侠义残疾人政策而言的,通常是指保障残疾人的各项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总称。
7、残疾人:指经正式承认的身体或精神损伤在适当职业的获得、保持和提升方面的前景受影响的个人。
二、简答
1、当前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政策与法规有哪些主要内容? A:有关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B :残疾人的日常照顾服务C:残疾人医疗保障和康复服务D:残疾人教育的政策E: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 F:方便残疾人行动的基本设施G: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政策H:残疾人保护的政策
/
2、国际上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A救济补助金政策 B、供给辅助器具政策C给予特别照顾政策4D、优先和辅助性服务政策 /
3、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那些? 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会员国应制定政策,确保残疾人能够享用所有新建的公共建筑、设施、公共住房和公共交通工具,特别要利用对现有建设和设施翻建和改进的机会照顾到这一点。
精神环境:要求个会员国拟定指导方针、鼓励新闻媒介对残疾人问题和残疾人权利贡献需求,均能有正确的报道,促进公众对残疾人的理解,避免沉浮观和偏见,消除种种妨碍残疾人生活的保障。/
4、简述我国残疾人教育的地位,方针和基本策略
1、地位:残疾人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针: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我国残疾人教育发展的 方针是:发展残疾人的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基本原则:A、在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强身心补偿和职业技术教育。B依据残疾人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采取特殊教育方式 C、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入学和在校年龄可以有适度弹性。/
4、我国残疾人就业指导方针是什么? 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集中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与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多层次、多种方式、是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
5、我国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A、从实际出发,把现代康复技术和我国传统的康复技术结合起来
B已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形成康复网络。C.、注重实用,易行,收益广的康复内容,并开展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
6、试述《残疾人权利公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公约的核心内容是确保残疾人享有与健全人相同的权利,并能以正式公民的身份生活,从而能在获得同等机会的情况下,为社会做出宝贵贡献。
公约包括A、残疾人应享有平等、不受歧视和在法律面前后的平等的权利。
B、享有健康就业、受教育和无障碍环境的权利。C、享有参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权力等。此外公约还就残疾人事业的国际合作 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
7、残疾人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他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实质是残疾人的平等公民的权利得不到实现的问题
具体表现:(1)、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最起码的保障,严重威胁残疾人的生存 2残疾人很难享受和其他公民平等的手机教育权利、发展的权利受到严重的剥夺(3)、就业范围和选择的自由受到要严格的限制,难以收获平等的就业机会
(4)、缺乏医疗保障和必要的康复服务。由于自身的残疾和现实的障碍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5)、权益受到侵害事件有发生,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
8、残疾人政策与残疾人法规的联系和区别
狭义的残疾人政策应该仅仅是指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阶段的残疾人事业任务而制定的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行动准则,是一定历史阶段残疾人事业理论的体现。
残疾人法棍是相对于狭义残疾人政策而言的,通常是指保障残疾人各项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总称。残疾人政策与残疾人法规的一致性表现在:
1、法规依据政策而制定 残疾人政策法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区别:
1、制定的机关不同
2、范围不同
3、形式不同
4、实施方式不同
5、稳定性不同
10、残疾人政策终结的内容包括哪些?
A、政策的终结2B、功能的终结C、机构的终结、11、按照康复使用的手段与建立了什么样的康复体系
建立了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的四位一体的康复体系
13、《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在哪些方面工作成绩突出应受到特别的奖励
A、在残疾人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方面做出贡献的。B、研究、生产残疾人教育专用仪器、设备、教具和学具,在提高残疾人教育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C、为残疾人教学提供帮助、表现突出的。D、在残疾人学校将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E、为残疾人教育事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的
14、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他地方组织所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与残疾人提供哪些就业服务?
A发布残疾人就业信息,组织开残疾人职业培训。B为残疾人提供之心理咨询,职业适应评估、职业康复训练、求职定向指导、职业介绍服务。C、为残疾人自主择业、提供必要的帮助D、为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提供中要的支持
15、世界各国在保障残疾人就业立法方面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A、按比例就业B设立庇护性工厂,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C对残疾人个体经营和自主就业给予扶持。D、对残疾人就业的特殊规定:防止企业随意解雇残疾职工,实行工资保护和补贴政策,设立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组织机构。
16、论述影响残疾人政策执行的因素 A、政策本身:政策本身是否合理可行等,是一项残疾人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基本前提政策本身有缺陷、政策执行的难度就比较大。B、政策资源:政策执行的资源不足、政策执行就会打折扣。C、目标群体:目标群体是政策作用的人群即政策对象,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认可和和支持程度直接关系到政策的执行结果。D、执行策略:策略得当、事半功倍、策略不当、事半功倍。
E、执行机构:执行机构的权责划分以及人的素质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F、沟通与协调,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沟通与协调非常重要,如果政策执行机构的政策宣传不深入。政策不透明,或者暗箱操作,必然增加执行的难度。G、政策环境:政策执行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方面的外在因素。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政策执行速度、广度和效度。H、政策监督: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无监督大不相同。监督成为一种监控力量。可以约束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的行为。减少政策执行中的政策行为。
17、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的随班就读的管理职责
A、对随班就读经费投入管理。B、对随班就读教学师资的管理制度。C、对随班就读教学师资的管理职责
18、与残疾人接受教育权利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专业
第三十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
《高等教育法》第九条规定: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残疾而拒绝招收。《职业教育法》第七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好女接受职业教育,组织失业人员接受各种形势的职业教育,扶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十五条规定:残疾人职业教育有残疾人教育机构实施外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纳残疾学生。
第三十二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和残疾学生应适当减免
19、建国后至七十年代末我国法规、规章中关于残疾儿童教育方面的内容有哪些?
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2)1956年6月23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聋哑学校使用手势教学的班级的学制和教学计划问题的指示》(3)1956年11月23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经费问题的通知》。1957年4月22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聋哑学校口语教学班级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该时期教育法规定,规章中关于特殊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
1、明确了特殊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2、明确了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的基本任务,办学方针和领导隶属关系,师资进修等政策,3、对忙聋学校的教学工作做了具体规定,4、对忙聋学校的办学经费,教师员工待遇和学生助学金等作了有关规定。
第四篇:法律法规明细目录
法律法规明细目录
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2、《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7号)
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4、《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8号
5、《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6、《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0号)。
8、《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2008)。
9、《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3号)
10、《职业病防治法》
11、《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
1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
13、《矿山救护规程》(AQ1008-2007)
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
15、《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16《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号)
17、《煤矿建设安全规范》(AQ1083-2011)
18、《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6号)
19、《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6号)
20、《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
21、《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安监总煤装〔2011〕162号)
22、《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63号)
23、《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24、《安全生产法》
第五篇:常用环保法律法规目录
常用环保法律法规目录
(一)、环保综合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二)、环保法律法规类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规划环评管理条例
3、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
4、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
6、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
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8、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9、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0、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11、环境行政执法后督察办法
12、限期治理管理办法
13、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管理办法
14、环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
15、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16、关于规范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的指导意见
17、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
18、江苏省环境违纪违法案件移送暂行办法
19、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21、江苏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
22、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
23、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24、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25、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26、无锡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7、无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
28、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2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30、环境保护部直接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31、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32、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审批后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
33、关于发布放射源编码规则的通知
34、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施意见的通知
35、无锡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施细则
36、关于印发《江苏省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标准及评价办法》的通知
(三)、环保审批类
环保产业政策类
1、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
2、无锡市制造业转型发展指导目录(2012年)
3、关于修改《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
4、全市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锡政办发〔2013〕30号)
5、关于规范发展我市橡胶制品业的意见(锡化治办〔2008〕25号)
6、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监测点设立环保审核工作的通知(锡化治办〔2008〕25号)
环评审批权限类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保部令第5号)
2、关于明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审批权限的意见(苏政办发〔2005〕93号)
3、关于贯彻落实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环发〔2009〕127号)
4、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
5、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发〔2012〕130号摘录)
6、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范围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221号)
7、关于进一步扩大县(市)环境管理权限的通知(苏环办〔2008〕38号)
8、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苏环办〔2011〕71号)
9、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重金属污染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苏环办〔2011〕177号)
10、关于切实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苏环规〔2012〕2号)
11、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规〔2012〕4号)
12、关于危险废物处置项目的环评审批权限有关事项的复函(苏环函〔2012〕452号)
13、无锡市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实施方案(2013—2015)的通知(锡政发〔2013〕99号)
14、无锡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锡(政办发〔2011〕164号)
15、卫生防护距离的分级规定
16、环保部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关复函
建设项目管理类
1、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审批后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09〕316号)
2、江苏省环保厅建设项目试生产核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苏环办〔2011〕39号)
3、关于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流程的通知(苏环办〔2013〕101号)
4、关于明确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苏环办〔2013〕148号)
(四)、环保标准类
1、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32/1072-2007)
2、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48-1999)
3、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CJT95-2000)
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5、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6、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
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8、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0、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
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1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1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
14、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15、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
1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1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19、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