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榜样力量学习道德楷模
感受榜样力量学习道德楷模
9月27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结果揭晓,引发社会各界积极评价和学习热潮。我校于9月30日向全体教师以短信的形式下发通知,要求认真观看10月1日晚8:00在中央一套播出的授奖仪式,用心感受榜样的力量,好好学习道德楷模。
通过观看授奖仪式,学习模范事迹后,大家纷纷表示他们的高尚品德温暖人心,感动了中国。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要向他们这些平凡而伟大的道德模范学习,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树立开发区学校美好形象,彰显盱眙人文明之风。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把他们崇德向善的美好情操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格体现到工作岗位上和日常生活中,为建设美好的开发区学校贡献力量。
我校赵长松校长在总结会上说:“这些道德模范就是一个标杆,就像一面镜子,他们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借鉴。”
五(1)班班主任洪善娣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她的学生:“好人无所不在,真善美无处不有,就让这一个个充满爱的力量在我们五(1)班传承下去。”
是啊,从那些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背后,我们都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坚持,那不平凡的勇毅让无数人为之感动。有助人为乐的九旬老人龚全珍、无偿捐献全身器官的花季少年何玥、舍己救人的沈星、最美女孩刁娜、舍己救人的最美教师张丽莉等。一个个或是平平凡凡,或是轰轰烈烈,或是催人泪下的故事,无不都折射处时代的主旋律,传递着时代的感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向张丽莉学习,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学生,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践行教师的爱和职责。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职业,也有的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们都有一颗勇敢善良的心,并曾经用这颗心在《道德》—这本中华民族的巨著上重重刻下感人的一笔。此次这些杰出的模范受到表彰,但是他们仅仅只是一部分代表。从背景新闻中我们了解到,参与此次评选的正式候选人都是由全国的老百姓通过投票选出的,共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型。
善行无疆,是助人为乐者们的爱与付出;舍己为人,是见义勇为者们正直情怀的真实写照;一诺千金,是诚实守信者们高贵人格的诠释;恪尽职守,是敬业奉献者们责任的践行;大爱无声,是孝老爱亲者们的永恒真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驱散我们前进中的迷茫,让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高尚,让我们灵魂的到升华。
大爱无疆,传递有我!让我们把祝福送给英雄,送给楷模,也以他们为榜样,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实现自我。就让我们以此为力量,为开发区实验学校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工作吧!
盱眙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2013年10月8日
第二篇:道德楷模的力量
道德楷模的力量
作者:李亚杰 文章来源:《半月谈》2007年第19期 点击数:
金秋九月,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前夕,为全体公民尊敬、钦佩和学习的道德模范,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接受人们最由衷的赞誉、最崇高的褒奖和最衷心的致敬。
自2007年7月起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建设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评选范围最广的活动,共评出53名全国道德模范,254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们中间有“助人为乐”模范,用爱心为社会与他人撑起一片明媚蓝天;有“见义勇为”模范,在德行善举之中弘扬社会正气;有“诚实守信”模范,用一诺千金的行动诠释诚信真谛:有“敬业奉献”模范,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默默付出而升华了人生价值;有“孝老爱亲”模范,用温暖和关爱唱响了人间真情。
9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既是对全国道德模范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也为我国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人物都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榜样。在新中国健康成长的每一历史阶段,都矗立着道德楷模精神的丰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每一巨大成就,无不铭刻着千千万万道德楷模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闪烁着道德楷模精神的时代光辉。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优良传统美德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热心公益、孝敬亲长、勤俭节约、崇善尚德等成为公民道德状况的主流;另一方面,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奢侈浪费等落后甚至腐朽的道德观念也对社会成员产生不良影响,一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
3457 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动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是建立社会良好秩序、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
树立当代道德模范,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为活生生的具体形象,人人都可以感知,都觉得可以亲近、可以动心、可以动情,可以成为具有无穷力量的榜样。这次评选的全国道德模范,并非都有惊天动地之举。尽管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来源于平凡生活,来源于老百姓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让人们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这将十分有利于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渗透到工作生活中,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们的距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道德模范的思想灵魂,而道德模范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深入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学习道德模范入手,而推举和学习道德模范,正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继续和深入。
“百行以德为首”,全国道德模范是我国新时代新阶段的道德旗帜,是千百万人民群众道德意识、道德愿望和道德追求的集中体现。一名道德模范“站”起来,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一名道德模范“亮”起来,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起一种正确价值导向。
一花引来万花开。在全国道德模范的激励和带动下,更多的道德模范必将在神州大地涌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得到弘扬和光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将取得更大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第三篇:感受榜样的力量
简报
第(2)期
商都县西井子中心校2017年10月11日
感受榜样的力量
按照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的要求,10月11日上午10:00,我校全体党员收看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特别节目《榜样》。
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邀请了10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
收看专题节目后,党员们畅谈学习体会。大家一致认为,榜样们的故事质朴感人,他们不忘初心、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表示要在今后工作中以先锋为镜,向榜样看齐,坚定理想信仰,脚踏实地,更好地服务学校发展,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榜样》的力量引领我们奋勇争先。
2017.10.11
第四篇:榜样楷模
榜样楷模——吴邵萍
吴邵萍老师从事教育27年,她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平凡之处彰显出伟大的人格。课堂上,她是方法独特、机敏智慧的魅力教师;管理中,她是善解人意、和员工交心的好领导;科研上,她是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探索者。27年她用爱浇灌着幼教苗圃,用爱支撑起幼教事业。她的事迹令学习的同志深深震撼和感动。
吴邵萍作为园长老师为了给园里的36位老师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她从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社科院等教育科研单位,请来多位专家作为幼儿园的常驻专家,对老师的教学进行研究、点评和指导。
为了帮助新老师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教学要领,吴邵萍特意制定了“两教一保”的搭班制度:每两位老教师带一名新老师。“失败了不要紧,还有这么多老师、专家一起来帮忙。你们应该感到幸运,而不是退缩。”吴邵萍经常这样鼓励年轻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身有感触,学校领导为了让我们更快的适应工作开展了“青蓝工程”让我们年轻教师和优秀教师结对,给我们年轻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时我们可以及时的去向我们的师傅进行请教,使我们在教学水平上能够快速的提高。
态度决定一切!吴邵萍同志“爱园胜爱家”的工作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端正了态度,也就决定了教学的起点,这才是做好事情的根本前提。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更要静下心,沉下气,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教书。教师工资绩效改革以后,我们教师的待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更应该凝神聚力,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以优质的教学回馈学生,回馈社会。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而且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近万元的学费。要想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我们进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我们符合时代的要求。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同时也实现了我们的价值。
赣榆县罗阳小学
徐长青
第五篇:感受道德的力量
感受道德的力量——读《道德讲堂》有感宋德金
拿到梨城《道德讲堂》系列丛书的时候,正是遍地金黄、满眼收获的金秋时节,翻看这套散发着馨香的丛书,有修身养性、滋养心灵的“经典篇”,有朗朗上口的“诵读篇”,有广为传诵的“故事篇”,有古今中外践行道德的“箴言篇”,有为新疆经济社会及道德建设做出贡献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时代篇”,徜徉在五千年传统文化对高尚道德的不懈追求中,感受着“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动和喜爱。
“经典篇”里,大多是从《周易》《老子》《论语》等古代先贤遗留下来的经典著作中节选来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告诉人们要积累善行善德,不做不善之事,否则连累后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描述了“上善若水”的美好境界,最完善的德行,好像流水一样滋润万物,不与万物相争私利,不拒绝待在别人不愿待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情状,看到了“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这句对国家尽忠职守的经典诠释,知晓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更有《颜氏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三字经》等治家名言,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悠长。
“诵读篇”中,《关雎》《国殇》《木兰诗》朗朗上口,李白、杜甫、岳飞、林则徐等爱国文人留下的诗作令人荡气回肠,我更喜爱毛泽东、鲁迅、艾青、方志敏等众多现代文学家的创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风外妖娆„„”有谁能有毛主席赞美祖国的这番伟人气度?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艾青先生献给国旗的颂歌让我们满怀激情:“美丽的国旗/庄严的国旗/革命的旗/团结的旗/四颗金星朝向一颗大星/万众一行朝向人民革命/我们爱五星红旗像爱自己的心„„”,语句朴素流畅,情感酣畅淋漓。特别是在近期,日本单方面制造了非法“购买”钓鱼岛闹剧,让我们广大的中华儿女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国旗,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格外激起我们的爱国情怀:“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 看了这些语句,我们谁人不想拼尽全力爱护自己的母亲呢?
“箴言篇”更是收录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言:“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精神,“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的雷锋精神,“民无信不立”的诚信精神„„共同构筑起我们的社会公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开良心店,莫赚昧心钱”、“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子所不欲,勿施于人” „„共同构筑起我们的职业道德;“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和风细雨谋家事,坦诚相待家平安”、“家庭幸福有益健康,夫妻不和易患疾病” „„共同构筑起我们的家庭美德;“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共同构筑起我们的个人品德——不管是在闲暇的时候,还是在忙碌的时候,请大家都身体力行吧,美德就在我们身边,美德还需从自身做起。
“时代篇”里,列举了刘玉莲、姜万富、阿里木、王春生等19位为新疆经济社会及道德建设做出贡献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他们的典型事迹虽然很平凡,可他们因为长期坚持做着同样平凡的事,他们的平凡就累积成不平凡的典型,而支持他们这些善行的根本,就在于他们汲取了道德的力量,通过坚持不懈的修炼,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众人学习的典范:“驴背上的医生”姜万富,1966年7月作为上海支边青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参加工作。17岁风华正茂时,他告别东海之滨的故乡上海,西行万里,来到边疆扎根落户,做过工人、卫生员、外科医师、机关干部和卫生院长,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工作40多年来,他在高原上走过100多个放牧点的沟沟梁梁,在戈壁滩上绕过上千个沙包,他爱岗敬业,救死扶伤,情撒少数民族同胞心坎儿,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08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农村优秀人才”,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慈善家”,抛家舍业,不远万里从新疆和静县到贵州打拼。风里雨里,凭借一个烤肉炉,8年吆喝叫卖30余万串羊肉串,节衣缩食积攒下10余万元。这些钱不给自己置办一丝家业,全部用于救助当地数百名贫困学生,同时还在高校设立以自己命名的助学金„„小小生意背后,充满了人性最美的价值追求,他的爱心故事,点亮了自己,温暖了别人,在价值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阿里木就像一支散发着璀璨光芒的道德蜡烛,或者像天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他的精神价值弥足珍贵,令人敬仰。手捧《道德讲堂》系列丛书,我细细品味着:财富有价,道德无价。时代需要精神的风向标,时代需要《道德讲堂》来激励大家“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每个公民都是道德的传播者和培育者,大家都来参与实践,共同推进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新风尚,我们的家园一定更文明,我们的明天一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