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 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有着本能的恐惧。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 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 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 既不悦生,也不恶死。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消极的, 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 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观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可以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 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 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古人认为, 天上是神的世界,神无生无死, 是永恒的。地上是人的世界, 有生必有死, 地下是鬼的世界, 阴森的令人恐怖。中国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 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开始出现。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于生死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请教过他的老师,孔子脱口而出“未知生, 焉知死”。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 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 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儒家关于死亡问题的议论都是围绕通过思考生而超越死展开的,既然死亡是最大的不幸, 儒家干脆搁置难以证明的死亡世界, 而在现实生活中另立终极关怀的对象, 把人们对永恒的追求与现实建构统一起来, 关注自身如何实现对死亡的超越, 那就是道德价值的开拓或内敛。所以儒家建立了一系列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 通过树立一种死后的崇高目标来给生命确立一整套的价值标准, 提供理想和规范。儒家学说认为,面对死亡威胁,如果只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而置社会价值于不顾,将不齿于世人。反之,那种“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将生命的社会价值置于生命的本然状态之上,从而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光彩的仁人志士应受到世代推崇,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儒家文化把人的自然生命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载体,只有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人的自然生命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所以,人们恐惧死亡也是担心“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功业难以实现,为实现社会价值,即使付出生命也无所畏惧。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使得死亡成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过程,而同时儒家文化的这种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也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
与儒家相比, 道家对待死亡的态度就自由、任性得多, 表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如果说儒家是努力在“生”中探寻“死”, 那么道家主张的就是“出生入死”, 把万物归结于“道”, 而“道”法自然。凡事不能强求, 要顺其自然, 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消极
不去为的意思, 而是说要顺应自然之理, 国家的治理是这样, 人的生死也是这样。老子崇尚一种自然的人生态度,同样也主张以一种自然的平常心来对待生死,认为人不应该为了出生而欢天喜地,同样也不要因为死而呼天抢地。无拘无束地来,无牵无挂地去,不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追求自己的归宿,一切顺应自然。“死而不亡者寿”,在老子看来,如果人生顺应自然,那么就可以超越有限而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庄子更认为,人的生与死不过是气的聚与散的形式转化而已,“气聚而生,气散而死”,人生不过是从无气到有气,从无形之气到有形之气,从无生之形到有生之形的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转化的回归,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庄子·大宗师》中说:“死也,命也,其有夜昼之常,天也。”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一样,“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既然生与死的大限是人所不可避免的,那么便只能顺应自然,因此才有庄子妻死,鼓盆而歌这样一种新的、乐观的死亡哲学。
相对于儒家的乐天知命和道家的顺应自然的生死观,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的生死观与二者大相径庭。在生死问题上,佛教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尤其在对于死亡的研究上,儒道两家思想虽然在本质上有根本的不同,但大体上都认为生是可贵的,而死却也并不可畏。佛教却认为,生与死是人生循环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二者都是苦,人所要追求的是要摆脱生死的束缚,不再执著于生与死,超脱轮回,从而达到涅槃的极乐境界。释加牟尼曾为印度王子, 不受魔鬼撒旦关于万国荣华的诱惑潜入山林苦修, 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七天七夜关于人生的痛苦和解脱之道, 终于悟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的真谛, 从而开创了“四圣谛”为核心要义的佛教生死观。佛教对死亡的基本观念是: 人不只是有一“生”, 而有无数的生死轮回。人生的痛苦在于人的肉体, 肉体最大的痛苦是死亡。肉体可灭, 而灵魂可以转生或转型。人一生要与自己的肉体做斗争, 只有战胜自己肉体的人才能享受到来世的快乐, 达到“涅槃”。在这里, 死亡在佛教那里有了几份生存的沉重, 变得阴森恐怖。如果说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 道家的死亡观是飘逸的, 那么佛家的死亡观则是消极的。它是要通过对自己需要和欲望的压抑达到根本不存在的虚无世界。
应该说, 到了隋唐时期, 中国人的死亡观相对成熟了。人们一般能接受死亡这个客观事实, 也不大相信死后世界的存在。隋文帝坚决反对神仙怪异之类的存在, 陶渊明选择了“自然无为”的人生观, 只要今生今世生活得安逸, 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就行了,“朝与仁义生, 夕死复何求。”明代思想家吕坤对死亡的理解更为深刻: “呼吸一过, 万古无轮回之时;形神一离, 千年无再生之我。”认为死后看风水, 请阴阳先生是“舍我本身, 求之枯骨”。可以说,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同的死亡观造就了无数不同的人生。众多仁人志土秉承了儒家的死亡思想, 报国安邦, 杀身取义, 如宋江、谭嗣同、文天祥、陈天华。而道家的死亡思想造就了象“竹林七贤”以地当床、茅棚作被、天为帐与猪狗同食这样的隐世者及敢于在宫庭颠倒骑马的文人骚客如李白。应该说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死亡观是儒家死亡思想的传承, 是入世的, 而不是出世的。但是, 他们站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高度, 为人民谋幸福, 舍生忘死, 抛头颅, 洒热血,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死亡观的忠实践履者。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死亡观具有以往任何死亡观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人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死亡观念, 一个没有死亡意识、忧患意识的民族肯定是—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鲁迅作品中阿Q的愚昧就在于他的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没有自我意识。任何历史不可能不影响现在, 现实总是历史的延续,死亡观也是这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对于现今人们在思想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使人们弘扬儒家入世的死亡观,树立为国家效力的信念。
如前所述,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 它把死亡问题暂且搁置, 要求人们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去忠、去孝去悌、去友, 通过立功、立德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从而
超越死亡,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到了历史的关键路口, 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发扬“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事业的滚滚洪流中去。就像,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雷锋,心里总是想着百姓, 唯独没有他自己, 身患绝症, 仍然坚守工作岗位的郑培民,为了改革开放事业, “即使前面是地雷阵、万丈深渊, 我也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朱镕基他们不仅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更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死亡观的忠实践履者。
二、促使人们遵循道家的死亡观,寻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道家的死亡观是是飘逸的、潇洒的。应该说道家更是一种容易被常人所接纳的平民死亡观。它要求人们不执著于生死、顺其自然, 以一种安身立命、本真的态度来体验人生, 寻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确, 对普通人来说, 我们不可能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 但我们可以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事情,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为社会的发展尽到自己能尽和应尽的责任。那么到临死的时候, 我们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碌碌无为而羞愧,而是深切地感觉到:我的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三、促使人们认为死亡是是一种令人恐惧、给人威胁的力量。
由于死亡的神秘性、不可逆性、不可知性及宗教理论对死后世界的恐怖渲染, 再加上亲历临死者的痛苦神态及死后的“狰狞”面目, 人们总是对死亡充满一种本能的恐惧感。这种恐惧实际上是不必要的。只要我们觉悟到死亡对人生的真谛, 认识到日益逼近的死亡所造成的生命的有限性, 那么这种“恐惧”不但不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恐慌, 相反会给予我们对未来希望的某种启示和提醒。正因为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渐近性, 我们必须抓住生命历程中的种种机遇, 最大程度地利用生命, 赋予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无法设想, 假如人类没有死亡, 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的空虚、无聊甚至可怕。正因为死亡的唯一性、不可逆性, 死亡的濒临便成为一种生命外在的威胁力量。相反, “以死相拼”也成为抵御某种威胁自己最高理想和价值的最后的武器。国家正是利用这种威胁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根本的价值目标。对违法者最严厉的惩罚便是死刑
当然, 任何传统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的区分。儒家除了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外, 还认同了另一条超越死亡的道路, 那就是通过子子孙孙的香火延续、承继来实现祖宗未竟的价值追求, 实现祖宗永生的愿望, 从而光宗耀祖。所以,孟子曰:“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其实, 所谓的香火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在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今天, 如果我们还要刻意去延续所谓的香火, 认为只有男孩才是传后人的做法肯定是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相违背的。
总之, 死亡是一种宿命, 是每个人生命的“老家”。人生的经历千差万别, 而死亡却把我们绝对的统一了起来。我们研究死是为了更好地生,面对死亡,我们需要科学地感知,理解和体验。我们善待死亡就是善待人生,对死亡的理解,尊重和宽容就是对人生的理解,尊重和宽容,这样人生的境界才会在思考死亡过程中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 许志伟 《中西文化中的生死观》 上海医科大出版式社 2000年5月 第一版 第2页
【2】 张应杭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8月第一版 第165页
【3】石麟 《中国传统文化概说》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第70页
【4】 黄鹤 《中国传统文化释要》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第一版第143
页 【5】 蔡海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8月第一版 第182页
文化社会学结课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学院:文法学院
班级:社会工作1101
姓名:张馨元
学号:A12110046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doc
A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摘要:面对现在这样的“文化残局”,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现代意义。
一 文化的残局
1840年,鸦片战争。本文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这扇厦门被打开之前,中国的文化被闷在罐子里太长的时间,已经慢慢变质发酵。当这扇门被打开时,令中国人惊异的是,扑面而来的是几千年以来中国人从不熟悉的枪炮,从没有经历过的耻辱,还有从没有想象过的文化的冲击。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在这样的冲击之下瞬间崩塌,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也开始变得破碎不堪。
在一八四零年之后的一百五十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惊人而巨大的变革。不可避免的,中国文化也遭受了剧烈的撞击与动荡。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与洗礼,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一直是多种文化厮杀的主战场。
然而,在经历了质疑,批羊,反思之后,中国文化似乎仍然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现代年轻人普遍没有文化归属感,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种冲击,我们站在路口却不知去向。
我们生活在所谓的“后现代”世界里,我们吃肯德基,我们过圣诞节,我们立场做有文化的人,但我们很少思考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此时的拥有的,真正的文化。
面对这样的文化残局,选择逃避是于事无补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找到答案。要想找到答案,就必须要先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现代意义。
二 意义的探寻
(一)关怀人本
西方文化是以宗教为主导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却具有深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尽管中国古代礼仪中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祭祀等仪式,但神学始终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更关注人,更关心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需要。
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
《孝经》中则借孔子的名义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中的“性”字,是“生”的意思。宋人邢 解释说:“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惟人最贵也。”
在《礼记·礼运》篇中,人们又进一步对人之所以异于万物的道理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如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礼记》也出现了“天下为公”的理念„„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很在程度上来说是关注人生的文化,而这在世界文化体系中都是十分珍贵的。其中有很多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讨论,也都十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二)道德的教化
在现代社会,很多中国人是不信教的,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的所有社会问题,都由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引起。中国的宗教信仰文化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可能真的不是很大,但事实上,中国的道德信仰系统却十分完备。
这一种道德信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而我们需要的这种道德教化,不是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约束,而是一种去伪存真的,一种现代社会正常动作所需的道德规范。
中国礼仪文化中有很多道德的因素。
《诗经》提出“夙夜在公”,《尚书·周官》提出“以公来私民其允怀”,都提倡注重整体精神,都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思想。正是在重视整体精神的影响下,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香水偿息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有着一种崇高道德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从《尚书》中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孟子提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到《礼记·礼运》中所讲的“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如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涵义,对于改善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另外,传统文化中还对我们提出“诚信”,“仁爱”,“互助”等等道德上的要求和希望„„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
(三)追求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和谐。“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提出“天人和一”的思想。即把自然与人看作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惩罚减少到最低限度,寻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空间。
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社会。另外,《尚书》中关于尧舜禹执政理念的记载就有“协和万邦”、“咸和万民”的名言,这表明,在国家尚未形成的时候,先民就已经把和谐作为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史伯的“和实生物”,孔子的“和为贵”,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尚同”,“非攻”,老了的“知和曰常”,都以“和”作为最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
和谐文化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恒久价值,我们要理解它,然后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真正为构建和谐文化出力。
三 继承与更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如果丢弃了传统文化,我们将推动的是我们自己的根和灵魂。
当然,另一方面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来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继承一些“老祖宗”的东西,同时吸收外来的好的文化,以此来更新我们的文化,创造一种真正适合中国的文化。
总的来说,单说一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再来谈取舍的问题。
对我们年轻一代来说,尤其要有自己的主见,一件事,首先要走进它,了解它,才能来评价它,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更不能随大流。
比如说说到传统文化的取舍上,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本身都不了解,只是完全听信别人的“经验”,就不可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适合我们的文化。而只有在学习中,我们才能既做到继承,又能尝试创新。
因此,我觉得,要想真正找到一条传统与现代兼并的属于中国的文化之路,我们首先要重视传统论,走进它,了解它,在大学中应该多开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对于大学生,则应该多看原籍,多自己独自思考。
B《周易.尽心下》言:[物相亲故曰文。][文]是有物叫宜的意思,喻指现象界的种种事情。至于[文化]一词,是[人文化成]的简称,出自《周易.贲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之文的刚柔交错,意为阴阳变化,指自然界日月星云、风雨阴晴等现象。由观察这些天文现象而获知时候季节的变化;天文与人文对举,凸现人文不是泛言人的具体生活,而是有一道德判断安置与其中,以此辨别人能不与禽兽同筹,而生活不流与动物式的本能与任性。[文明]是文而明,[明]指生活中粲然明确的内容,是言规范人论,成就德性的礼仪教化。至于人文。重点在[止]。止是安处的意思。故观察人文,即可知礼仪所在而知所处,并以之化成天下。[化]是衍生发展,[成]指效用而言;[化成]即言衍化并发生效用。扣紧[人文]的道德意含,则此[化成]是指礼仪教化,一统风同。因此,[文化]的含义是指择执生活中在最有意义的部分,即成就人德性的礼仪教化,以之作为人人共同遵守的是生活规范,而形成良风美俗。笼统地说,[文化]的重心是人们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古今中外的文化。其内涵都不能缺少道德,但我们的古圣贤人欲能凸现道德规范是生活中的最高原则,则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必然重视人伦规范,而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是非常重视道德生活的文化体系。
就文化而言,[传统]是指无形的思想倾向与有形的小行为模式,具有延续不断的规范力量,由之而形成一种思想与行为的规范,这种规范就是传统。一个民族的生活内容中那些作为生活准则或规范形式的就是传统。[文化传统]的重点在传统。陈述和论述这些传统的文献,总之为[经],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各有其经;简言之,儒有《十三经》,释道,属于[经]的典籍,其内容都带着根本性的,是常道,是人们生活的原则与小心灵向上的依附。至于[传统文化],重点在文化,指表现出那些生活准则或规范形式的具体生活内容,如文化风俗,典章在制度等。历代正史、野史、笔乘等便是传统文化的文字记载。因此,以经言[文化],以史言[传统文化]。就文化自身而言,[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俱表现为一个民族的生活形态,是历史(纵)与现实(横)生活的综合。由生活带出传统,由传统来规范生活。有[文化传统]而无[传统文化],则此一文化无人实践,是以近个断灭的死文化;有[传统文化则必有[文化传统]只是这传统处于隐性的伏流状态或显性的现行状态而已。今日我们社会仅是对节令风俗的继承,而且虚有其表,文化精神则未能有所显扬,这表示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文化中仍处于伏流状态。所幸今日政府实意复兴传统文化,当我们真心实意让自己的文化传统支持民族的生存发展,则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便指日可待。
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回头与反省
由一八四零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至一九八零年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一百四十年期间,中国经历了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整体性变革,今日两岸四地中华民族的生存形态,从问发展的角度而言,整体上但是属于西化的。
现代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以西方文化为主体,而美其名为现代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异质文化的强大机能,由唐代至明代,外来文化在中国都有立足点,并和中国文化产生融和,而出现广大文化内涵的结果有一点必须指出,在中国能容纳外来文化的时代,中国人对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是十分尊重的,这样有主有从,才能知所吸收。
中国文化失去包容性是由清朝开始的。清人表面虽推尊中国文化,但挟其部族之私,已将中国传统中吸纳外来文化的部分压下去,如清初大儒请求经世致用的精神,本来是可以接上西方文化器物的,而清廷为监控人心,强用文字狱消解经世致用的精神,迫使士人只能埋首故书作不涉现实的文献考证,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失去了张力。在清末西方国家挟着船坚炮利直扣中国大门时,有识之士如魏源已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调方向,如果不是清廷的顽固抗拒,中国的现代化就可以在中体西用的原则下开展。由于清廷的狭隘部族思想,而实行闭关锁国的自绝国策,并将中国文化扭曲成排外的文化价值体系。清廷在一连串的战败,签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而后被迫接受西化,推行[洋务运动]。由于是不情愿的,因此只作局部因应敷衍渡日;最后迫出康梁的[维新运动],就是清廷的腐败无能的后果,但政治变革抵触了政治上的既得的利益者,维新仅百日而败。在中国面对西方文化强力冲击之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表示中国文化吸纳外来文化的机能仍在,而清廷的顽固则是历次文化融通的努力扫与失败的主因。自辛亥革命去除清廷这个中华民族生存的毒瘤之后,中国自此即步入接轨西方文化的道路,但传统文化已被打倒,已不能如唐宋元明各代的以中国文化来融摄外来文化,凭借的情况下,各种思潮涌入中国,造成国人价值观的大混乱,以至大混战。及至尘埃落定,中华大地分别采用在西方世界势不两立的两种制度,大陆采苏式制度,而台湾则实行美式政制。经过五十年的实践,西式的国家制度已在中华土地上确立,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在两岸则峰回路转。台湾社会一向崇尚美式文化,虽然有文化复兴运动,但百姓崇洋之心不易挽回,现在更因台独分子执掌政权,中国文化早台湾已成为外来文化,并且全速推行去中国化的文化政策,至于中华大地在经历种种人人皆知的政治灾难后,所谓否亟 泰来,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不断,而政府亦自觉的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推动复兴传统文化的工作。
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传统文化能否在现代的中国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传统文化又能否对当前的世界文化有所贡献?这就涉及传统文化是否具有现代意义。
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我们谈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其着重点是指对一些可以对治现代文化弊端病,而又对国家和民族有利,甚至可对世界文化有所贡献,并提升真体人类文化水平的内容。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是指我们精神及典章制度能否在现代得以恢复。复兴传统文化要有一在转化过程不能生搬硬套。这种转化就是复古更新。在整个传统的文化结构崩解之后,恢复传统文化就是如何在现代中国所实行的西式制度与现代中国人的西方思维模式中更新确立这些可以复兴的内容。
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并不是汇入一般所言的[现代性]。大约从十七世纪开始,西方社会出现了科学革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等,形成一种传统不同的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总之为[现代性]。现代性带来的自由、平等、权利等价值观,取代了原来的伦理观,而科学革命否定了宗教,怀疑形而上的神圣秩序和良知善性,至于资本主义,则只重视个人发展和私有财产,而自由、权利、平等的价值只用于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免被侵犯。传统的道德观欲是内省不疚,自我要求,无条件的利他。因此现代社会虽然有科技、商业、法制、等文明,欲失去了最宝贵的道德文明,而道德文明正是给予科技、商业、法制,以至生活各个方面的 原则性指导。失去了道德文明,故虚妄邪僻,无所不至,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特点。我们谈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就是要恢复道德文明以对治虚妄无根的现代心灵。
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现为五伦八德的伦理与道德精神,而其表明,对人是仁民爱物,对己是修省立诚。这可透过教育而重植人心。要多培养研究经、史的人才,为文化复兴提供坚实的后盾其次是在各级学制中加入《四书》,依程度不同而对《四书》作不同层次的教授。宗教教育更应纳入学制课程,让国民对自己文化中的道佛二教有基本的认知,并为他日追求心灵生活时有所持循,今日法轮功对国族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是百姓有心灵上的追求而对传统宗教一无所知的后果。祸患这么深远,是推行无神论思想与忽视宗教教育所造成的恶果。要杜绝一切邪教,釜底抽薪的办法是让道佛二教义及哲理作为教育课程 之一,让人们拥有辨别宗教邪正的能力。
儒释道三教的义理是我门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不但对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作用的,而且我们民族的共同信念与气节,都是由这里产生的。因此。恢复儒释道三教在我们文化发展中的首要地位,传统文化的现代虾才算真正的落实。由儒释道三教所形成的中华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色是奋发进取、重礼知义、敬天法祖、崇德报功。这样的民族,在社会内部必然重真才实学,敬老尊贤,长幼有序;而对外则能仁民爱物,和平理性,与人同乐。假如我们能使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重心,则中国自然能够成为保至名归的利益之邦。
文化交流的真意
传统文化如果具有现代意义,则它一定可以与其他文化作交流。文化交流是不同的民族将其它民族,以期获得互相补足,一体提升的效果,而不是一方同化於另一方。若只套取其他民族 的西能够为模式价值标准,而失去了自己,这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绝非好事。一个有生气、有内涵的民族,必定是能体现自己文化的精神的民族。在这里我们要做的,是唤醒我们民族的灵魂,接续我们文化的精神和传统的慧命,以发扬我们传统文化优秀的一面,对世人显示中华的价值,以提升人类整体的文化水平。
今日主导世界的,仍然是西方文化,中国要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与世界衔接,则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输入是无可避免的但西方文化的弊端,西方人自己 亦无法消解。就制度而言,我们国家当前的政治制度面对着西式民主化的挑战,我们能就传统的典章制度中找到对治之方,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与传统衔接,一则可实践儒家[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再则可回应西方的民主化挑战。这就是传统的考试选才制度所体现的理性特点,是透过客观的考选人才,吸纳西方贤士,避免了民主选举的腐烂,体现了贤人政治的公意,并且 能聚集全国的共识,即此一例已可消解西方政制无法解决的弊端,因此中华文化所含藏的智慧,可用以救治西方文化之偏,但要发觉中华文化的[宝藏],必须有中国人负责才有效果,因为中华文化是支持我们民族生存的[护身符],所以只有我们才能对它有真切的了解。由我们主动恢复某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以补救西方文化的缺失,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交流。
现代社会属于多元价值的社会,在这种文化多元的是社会中。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来复兴传统文化?由于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不可避免的会接受价值多元。因此,我们应该对于自己的文化前景保持一种危机感,以免在主权上独立了,在文化上欲成了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中国文化本来有强大的兼容能力,但我们所面对,是形势相当强大的西方现代文明,而我们年轻的一代,对自己的文化相当疏隔,崇洋者多,自信者少。因此,政府必须把中华文化放在主导位置,同时让其他文化存在,以维持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特色,而形成[主流]与[交流]的体系;主流永远不失其主导的性质,由之而体现我们文化[道并行而不悖]的磅礴精神。
结语
今日言复兴中国文化,有其迫切的现实性,究竟 我们会否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还是如唐宋元明时代的融摄外来文化而不失去自己?这要看我们民族的文化意识是否有所觉醒,便能重建我们民族的归属感,而我们国家要顺利改革,并获得全世界中国人的认同,以汇聚炎黄子孙的心,除了中华文化的呼唤之外,恐怕没有更宝贵的东西可以替代。只有文化意识的觉醒,我们才会尊重自己的文化,才会支持其精神而为自己生命的价值。我们要对自己的政治有自信,要在世界上站稳,在国际上不为强权所欺凌,则必须为自己的文化传统充实自己,这才是中国最大的道德资源,有此而后有力量,有原则,有决断,中国才能在维持世界秩序方面起到正面的作用,才能成为万邦敬仰的泱泱大国。
一、文化的多元与统一
提出这个命题,我们首先要回答的是文化有无地域之分,即是存在某种绝对的界限,将某个民族,某个地域内的文化形态架构在固有的模式之内。模式之内即此种文化,模式之外即外来文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几何学是希腊人的创造,代数学是阿拉伯人的贡献,但我们是否能说几何是希腊文化,而代数则是阿拉伯文化?显然不是,一种文化形态从它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开始,就已经从属于整个人类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是没有国界,超越地域的。某一种文化形态所蕴含的文化特质或曰文化精神,往往不只适用于它被创造时所在的地域或国度,而是成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但有一点是值得强调的,即由于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域间文化交流的阻隔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这一点在文化中的思想、哲学、价值观等层面尤为突出。这也正是我们谈到文化时每每论及中学西学两个范畴的原因。因此我们应当在承认文化的共容性与统一性的前提去分析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本着包容和借鉴的原则,吸收世界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这对于当今构筑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极其必要和迫切的。
二、文化沙漠:历史的残局
当我们谈到中国文化的时候,常常骄傲地论及这么一个现象,即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自从形成以来绵延五千年而从未发生重大断层的文化体系。我们暂且不论形成这种“一枝独秀”的现象是由于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或是地理气候等因素形成的文化稳定性或保守性。有一点是我们必须看到并引起重视的,那就是自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遭受了强烈的撞击与动荡。这其中有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有狂热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与“洗礼”。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一直是多种文化厮杀的主战场,而这种文化的碰撞与争斗又往往只是声势浩大的论争与批判,到最后也并未培育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华大地上,反而激烈的战争留下的是无尽的荒凉,双向矛盾导致了中国文化不知何去何从。也正是这种迷茫与彷徨,导致了当代中国人信仰的缺失,文化上的无归属感。这一点在中国当代社会已经表现得很明显,这里不再赘述。
三、出路:双向选择与重塑自我
如何寻找中国文化的出路?如何弥补现代中国人信仰的缺失与迷茫?重新塑造与定位中国文化,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容回避,我们无法逃离。
我们当然不走复古或全盘西化的道路,因为这两者都是从文化二元对立论的观点出发的,而忽视了文化的互容性与统一性,从而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和偏激。我们所要做的,是怀着一种宽广博大的胸襟和视角,来吸收上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来构建适合国人的一种全新的合金文化。“古为中用,洋为中用。”以此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博大和庞杂,本文主要从中方的视角出发,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现代意义。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1.仁者的关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色彩
相对于以宗教为主导的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仪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学真正在思想信仰层面对人的控制或曰束缚是极少的。“子不语乱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神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它更关注人,关心凡身肉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2.道德的教化:构建文明的必然途径
除了对个体意义上的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外,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对群体,伦理意义上的人的道德规范与教化。儒家有一整套道德规范体系,概括起来就是忠孝仁义。这种品德规范对于个体来说,内化为个人人格的修养,外化为在人伦关系中实践道德上的义务:尊老、爱幼、忠君等等。
这一点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争议颇大的一点:过去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总习惯于把封建文化中的三纲五常等作为首要批判对象,然后不计其余地把整个传统文化打入冷宫。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不难发现这一整套道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促进了而非阻碍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的。只是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剔除它(道德教化,或曰德治)在形式上所表现的不合理成分,去伪存真,弘扬一种现代社会正常动作所需的道德规范。而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3.和谐: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精华所在,便是和谐的思想。“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及而不过,强调一种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的品性与天地合一,四肢对四季,五脏对五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种合谐的境界,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五、继承与更新:中华文化的复兴之路
纵观当今国内外现状,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和其之间的交汇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如何建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已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命题。诚如上文所述,我们在构建符合中国当代社会的合金文化时,从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中吸取一切优秀的成果,为我所用,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一个关健和迫切的问题。而如何鉴别,如何选择庞杂的中西方文化体系中的优劣成分,则是我们必须悉心洞察和分析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我们在一段历史之内曾经给予了太多非理性的蔑视和批判,造成了中国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断层,带来了当代中国文化和信仰的迷失。在文化氛围日趋开放和理性的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理性地分析我们的传统文化,必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然这种回首不是自恋式、复古式的固步自封,而是以现代社会为参考系,衡量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成分,寻求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继承和更新一切有利于发展当代中国文化的成分。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经济上成为大国的同时,成为文化上的强国。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加自信地屹于世界东方,坦然面对世界的风云变幻。自有长缨在手,笑看八面来风!
怪现状之一,综艺节目多到滥。
打开电视,十之八九不是开心某某,就是幸运×××,太多的综艺比赛、擂台类节目让人看到想吐,就连春节晚会都死死继承了这一“恶习”并积年不改。中国人模仿能力很强,你来幸运52,我整幸福53,你来开心辞典,我玩快乐辞海。实质却是大同小异,令人生厌,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再漂亮的女人看多了也会审美疲劳。可是电视台不管这个,凑几个问
题,拉几个观众,再加上两个说话罗里罗嗦、话牢一样的主持人,一台综艺节目就可以大模大样在观众跟前泛滥了。
怪现状之二,出版围着名人转。
开名人出书先河的大概是刘晓庆写于1983年的《我的路》,那书一问世便惹得满城风雨,在那个需要冲破思想禁锢的年月好歹也算“文章合为时而著”。等到其他明星大腕想到要著书立传,已是90年代,时移世易,天下太平,岁月悠悠,日子碌碌。积攒着一堆不痛不痒或是痛并痒痒着的人生感触,还有那些凭海临风的闲言碎语,一并在嗓子眼里发酵。这类书内容空洞且不说,被人挑出的错字和语病就有一大串,怎么说也是不合格产品。影视人文化差点还好说,可是出版社做出这路玩意儿不能不说是助纣为虐。
怪现状之三,盗版正版演反串。
和盗版光碟的大行其道相比,正版光碟已经算得上退隐江湖。国家也三令五申了,穿制服的工商和城管也没有少抄路边的游击队,缴获的光碟燃起的熊熊大火也可以和虎门硝烟媲美了,可是实际情况呢?十元几十元的光碟“磊落上市”,动辄上百的“正版”无人问津,不是说不支持正版,知识产权都喊了这么些年了,谁都知道其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但是盗版的又怎么样呢?买回家照样看,价差摆在那儿,技术悬殊又不大,让老百姓舍廉而求贵?恐怕只有傻冒才这么干。
怪现状之四,演出赠票比卖赚。
电影、戏剧、演唱会、魔术、舞蹈、展览„„只要是节目,总有一批赠票到达一部分人手中,北京这一点堪称楷模:有不小的一个群体“免费”消费文化演出的习惯由来已久,很多人早已麻木不觉,甚至视为理所当然,不赠票的行为会让不少人感到“不习惯”。
赠票造成的恶果显而易见:评论界如果老是不花钱看演出就没有正常的艺术评论,吃人家的嘴软嘛。赠票是个痼疾,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但是坚决不送的话会得罪很多人。而赠票的潜规则:把关系搞好了,其他一切都好说。所以,赠票愈演愈烈。
怪现状之五,“神秘”一夜都红遍。
知道当今在流行歌坛最走红的人是谁?不是王菲、张惠妹,也不是韩红、周杰伦,而是貌不惊人的小伙子刀郎。这个远在新疆的以翻唱老歌起家的歌手几乎在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2002年的第一场雪》大街小巷的播放,想要不听都不行。据说刀郎的出名花在炒作和包装上的钱微乎其微,当初其经纪人只要求零售音像的小摊每天放1小时刀郎的歌,“神秘”二字勾起了足够的吸引力,不但有人为他出专辑而且专辑还大卖。终于有人愤愤然:我就不信,看看明年这个时候,谁还能想起刀郎来?
怪现状之六,民族唱法成胜算。
以前以为李谷
一、蒋大为那一路唱法是民族唱法,听起来挺好听。后来听着听着就不对了,新一代民族歌手怎么都是一路功夫:用鼻子憋出个假音,在上颚间吊着。全唱高山大海,祖国繁荣,露着胳膊穿着晚礼服,发式完全一样,一群人在后面伴舞。场面非常宏大,天女散花,金丝银带,每个人都长着粉扑子脸,演出没有任何风险。
所谓的民族唱法好像是把中国民间唱法和美声结合了一下,出来的东西既没有美声华美,又失去民间歌曲的清澈,实在难听极了,还搞成了主旋律,搞得大家以为咱中华民族就是那样唱歌,太羞臊人了。
怪现状之七,出名捷径是“关系”。
明星们背后有多少经不起推敲的“幕后指挥”呢?看看当今的娱乐圈吧,套用一句俗极了话:每个明星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与其有特殊关系的人。这话并非空穴来风,熟悉娱乐圈的人都大小知道几宗色——欲——名组合交缠的“家学渊源”,如今这特殊关系已经延伸到艺术人才的“摇篮”了:各大艺术院校,谁都知道童谣事件掀开了遮羞布一角,更大的冰山数不胜数。所以,闭上眼各取所需吧,在通往罗马的目标中,关系“小道”是捷径。
怪现状之八,媒体娱乐综合症。
从马加爵到赵忠祥,一个个严肃的话题奇异地充满了娱乐性。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兴致“大话”细节,没有这样的猛料,总有另一些爆料;若一个方面的口水资源都已告罄,还可以走一走“娱乐路线”。大家看完哈哈一乐,也算完成了传播的任务。一篇文章说“以媚众和无立场为立场的传播代替了传统成了社会心理的最高权力,多元化最终沦为单一化的不关己事不正经不负责的娱乐,娱乐压倒一切。善与恶的黑白分明于是在事不关己的起哄中让位给色彩斑斓而混乱的———搞笑。”当笑到了要搞才能笑的地步,这笑已经多么贫乏了。
通过对于文化现状的阐释分析来找寻传统文化的出路。
自从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百家讲坛》这一节目之后,在中国文化界争论了许久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取舍去留的问题,逐渐被普通的老百姓们所熟知,也因此引来了对于国学或者说传统文化更为广泛、嘈杂的争论,其热度至今不减。今日在此,笔者所要探讨谈论的就是这个有关此类文化现状及出路的话题。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就开始了对于自己文化的思考,当时的那批知识分子,各个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国学造诣,他们倡导西方民主,反对封建独裁。这是对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文化懦弱的一种控诉与不满,但却被后来的人们视为一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反对与批判,进而又被大加宣扬,至使文化断代甚至于绝迹。而今的反对文化复兴的叫嚣者大多是对传统文化一窍不通或者是一知半解的人;提倡文化复兴者,大多也仅仅只是比那些反对者多读了几本书而已,至于文化的真正内涵,除了少数几人知道外,大多都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而在互联网上各个角落里不时发生的那些小规模的“战争”,也大多都是以相互攻击相互漫骂而收场。是以争来争去,闹了这么多年都是毫无建树,只不过使得社会更加浮躁而已。笔者倡导文化复兴,但对于诸多有关的争辩却颇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没能抓住问题的本质,而对于不少积极倡导文化复兴的“同志”,笔者也认为其法不可取。
纵观时下大多有关文化复兴的文章,都是一个劲的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多么多么的好,这种话说一次两次尚可,说多了,是个人都会觉得讨厌,曾经翻阅了很多倡导文化复兴的杂志,一本杂志上的文章数十篇,真正写得有新意,写得有价值的文章屈指可数,其他的全都是千篇一律,分析问题完全不结合实际,不考虑文章观点的可行性,这也是近几年来国学为人所诟病的一大原因。而传统文化之所以难行其道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可执行性远不如西方文化,要解释这种执行能力的差异就必须将东西方文化做简要对比。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讲世界有三大文化——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西方地处北方极寒之地,土地面积远小于海洋面积,这种环境形成了西方文化和自然相斗争的精神,也由此产生了西方文化讲竞争,讲扩张的主要品格;印度则是因为地处热带地区,所以人均寿命很短,生死问题就成了印度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产生了佛教、印度教等等之类的追求超越生死的宗教;中国则是地大物博,气候温和,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中华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由此衍生出对于中庸境界的追求,对温厚人格的向往。在印度“梵我如一论”是印度宗教哲学的要义,但因为印度先后被阿拉伯人和英国人征服,其文化中除了被中国吸收了的佛教之外,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则是经历了哲学、神学和科学三个阶段,其中神学和科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果从所谓的“体用论”来分析的话,印度文化重体轻用,按正思居士的话来说就是“人之用不如中华,物之用不如欧美”,所以最终作古;西方文化,起初只讲哲学,后来则是以基督教神学为体,科学为用,属于“重用轻体”,所以片面的追求发展,而不以地物全局为考虑,这对于地球文明潜伏着巨大的危险;中华文化早在形成之始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在兼讲体用,其中道家讲求天道清净无为,是为重体;儒家讲求德治天下,是为重用,但中华文化在体上不如印度,在用上不如西方,之所以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实则是因为儒道两家都推崇备至的《易经》一学,也因此而幻化出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而这也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最为本质的差异。
由于古人不曾想象过今日西强东弱的局势,更不曾见证过科学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剧变,所以其“天”“人”之概念或许并不完全适用于当今形势,于此,笔者将在不改变其哲学意义的前提下准备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所谓天道其实就是指一种人为创造的精神的东西,它本身并不作用于万物,但其本身却是因人类品查万物的共性,整理历史的经验而形成的。这种人为定义的天道与万物之道相契合,但比之万物之道更加的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从利益角度来讲,天道所追求的是一种或许物质境界并不高的长远利益,这既源于产生这种哲学观念的农耕经济的时代特色,也源于其平衡发展的特性,而人道则是纯粹的人的本性所向往的方式。老子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应当算作古今天人之道观念的一种本质的契合吧。从中西方全局来看,西方文化所走的就是人道,而中华文明则是走的天道。在中华文化中儒学是将天道幻化入人道,道家则是将人道引入天道,佛学则是讲的纯天道,在古代中国,没有西方文明的影响,所以人们选择了更加接近人道的儒学作为统治理论和工具。道家次之,佛家则更加的不如。而当代社会,文化、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中国接受了源产自人道的西方文化,这必然导致儒道的失势,这也必然导致天道更深层次的被人道所同化,乃至于如今的所凌驾,人们亲人道而疏天道,这是出于本性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甚至于是万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本身并没有是非对错的体现,也无法以是非对错去评判,但天道凌驾于人道也是万物发展的必然,是以必须以天道的手段来遏制人道的发展,才能合乎这个必然,才是人类长久生存的保障,但现在天道在人道的代理已经失去了权势,无法左右人道,而人道的执行力又远非天道所能比,所以要想实现天道的复兴,不是只在诸多媒体上争辩争辩,不是只说说中华文化是多么多么的好而指望那些沉迷人道而不知的人自然觉醒就能够办到的。笔者认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以在浮躁的网络以及各媒体上,很多人将《百家讲坛》骂得狗血淋头、一文不值,对易中天、于丹等人也极尽嘲讽之能事,并且笔者本人对其节目方式也颇有微辞的情况下,笔者仍然高度肯定它在普及中国文化上作出的不匪的贡献,并且认为这个贡献比整个教育系统的贡献都要大。
是的,是教育系统,这就是笔者认为文化复兴最为关键的一点。教育从来都是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保护文化内核的最后的一道墙,而今要想文化复兴,就必须要保护、修复这道墙,而在修复之前,还必须了解当下形势。
现今很多的争论都是围绕着文化的现实意义与社会应用,这种争论本身就是站在西方文化的视角,以西方的实用主义来定义传统文化的价值,如此争辩试问中华文化又如何能够占到优势?中华文化现今是处于弱势地位,如何能直缨西方文化之锋芒?如果文化复兴的倡导者连中华文化中“养其全锋”的道理都不知道,那又有何资格去让别人了解、接受中华文化?而有很大一部分人依然还存着一种自大的心态,一种“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英雄主义豪情,对于西方的任何东西都冠以“文化侵略”“低俗文化”的帽子,完全无视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几乎全中国人都知道的话,按中国传统哲学领域中清代哲学家李光地的说法,这是犯了“行有余而知不足”的大病,也就是说行动有余,见解贫乏,以空洞勇敢来取消文化的思考力量(以物质阐释精神)。纵观古今,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是文化交融带来的(诸如大唐),而最黑暗的时代则是文化闭守导致的(诸如晚清),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在晋朝时,中华文化完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外来文化的吸收,那就是吸收了印度的佛教,并且成功的将其与当时的国情结合,完成了对于中华文化在“体”上的圆融。而今对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华文化不可能像对印度文化一样,完全将西方文化吸收,因为中华文化和印度文化有相融性,有趋同的价值取向,尤其是道家跟印度佛教在处世方式上的惊人一致,更促进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体系的完备。印度文化与中华文化都是静的文化,是谋求向内发展的文化,而非西方谋求向外扩张的动的文化,这种取向上的差距,决定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只能适度的相互渗透,可以相容,而不能相融,但这绝对不是将西方文化拒之门外的理由,相反,现在的中华文化必须要改变一些不是太核心的东西去“刻意”的逢迎西方文化,一则是融合西方文化中的科学,以完善中华文化中的“用”,二则是以西方的营销管理模式来对中华文化进行适度的商业化包装。最近国家准备在外国兴建200所孔子学校,而国内也在兴修文化广场,国学学校,掀起少儿读经运动,这就是一种商业营销的进步,效果怎样暂且不论,方法对错也不好评判,但姿态已经摆出,这就表明了某些教育界人士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不过笔者仅仅只将其视为一种商业营销,这种种行为只是一种复兴的试探,它所传达出的未必也不可能真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真正有效地改革,诚如上文所述就是修复教育这堵墙。
不论社会如何的发展变化,其基础只能是教育,教育拥有改变社会状态的最为直接的力量,虽然现状看来好像是社会对于教育的影响远大于教育对于社会的影响,但教育具备国家“强制力”,其本核是不会被社会动向所改变的,就现状而言,应试教育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全国各地的学校,又有几所为社会现状而作出了适宜的教育改革?所以笔者认为,现在与其去社会上争辩,还不如向教育领域渗透,日本、台湾、新加坡等等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所面对的来自社会的压力、西方的冲击不比中国小,尤其是日本,它的主动西化对于中华文化的冲击更大,但日本教育界对于中华文化的宣扬与教育却丝毫没有因为这些冲击与压力而有丝毫的懈怠,反观中国,应试教育的其他功过自有他人去评判,其导致的种种纷扰也自有庸人去担待,但它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或多或少应当对现在被浮躁社会所广泛垢骂的80后、90后负责。在中小学乃至于最基础的学前教育中,对于中华文化典籍的全面系统的学习早已消失,留下的只是一些东鳞西爪、断简残篇,只在所谓的“语文”课上苟延残喘。中华文化最引以为傲的哲学思维、典章制度、文学艺术、中医中药、国画书法、太极武术、园林建筑、戏剧民乐等等之类涉及社会人生方方面面的文化结晶文化瑰宝,难道就没有一样能够被西方文化认可为具有实用价值,然后再被功力性的教育体系吸收入基础教育之中?
封建社会的教育、科举制度当然有着及其严重的弊端,它自身固有的重知识伦理,轻实际能力的倾向相对而言也严重制约了它自身的发展。但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于社会结构的平衡,对于社会矛盾的消弭,对社会风气的导向等诸多作用,对于当世都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而今的教育虽然更具有合理性,但如果彻底摒弃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根本性、全局性的弊端与缺位。翻看中外教育史,他们都把传播本民族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放在首要地位,唯独中国是个例外,讽刺否?笔者不认为在当今教育体系中每周开设两三个学时的传统文化教育课有什么逾越不过的障碍,所选教授的传统文化虽然涉及广泛,但基础教育自古都不出四书五经这些经典中的经典。两三个学时虽然未必能有多大的功效,但聊胜于无。
补充一点当年写文章时的一些笔记: 《孟子》将人民视为思想与道德的受体,而非主体,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但是并不赋予人民权力。而其所为之政治,则是完全建立在君权制度之上的,它强调群体的重要性,却将其完全托付于君子或者国君,这是对所为的群体意识的一种讽刺,这个群体是一个被统治的群体,所以不能凸显个人。它强调以加强个人的修养来提升整体修养,来服务于群体的利益,这是对个体的一种要求,而非对于个人的一种尊重和凸显。它强调个人的能力,但是不重视个人的性格发展与利益。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101052157公共管理系公共关系3班钟婕
回首望,之乎者也已离我们远去多年,时光流逝带走的不只是现实物质层面上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更让我们这些所谓的“现代人”抛弃了过去奉行的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在日新月异的同时容易蒙蔽人们的视线,让人忽略了这些带领我们一代又一代前进的传统文化,其实,在现在,我们仍然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来看:孔孟时代当时的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的便是仁义道德这四个字,孔子提倡仁爱,有教无类,就是对社会的每个人都一视同仁,让大家都有同样的受教育机会,使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换到今日,大爱的思想能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减少社会的犯罪率,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城乡教育上我们也需要有孔子有教无类的意识,加大农村教育的资源投入,让农村的孩子能得到像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防止两极分化过于严重,导致了两极分化。对孟子提倡仁政,让君王以仁施政,便民利民,成为一家之学,在今天的法治社会中,我们不难发现诸多政府机构的腐败现象,当了官发了财就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不由的对这个政府产生质疑,也不由的让我们怀念当初那个孟子提倡的仁政时代,君之舟也,民之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现今,我们迫切需要一个以仁政治国的良心政府,一个便民利民的机制,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倘若把过去的这种理念带到现今的机制中,想必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纵观古今,不论是仁义道德还是三纲五常,其实有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再现今失去意义,反而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治国、治家的范本,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和创新,从而转化成对现今有用的一笔财富。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来看:虽然我们常常说做人要与时俱进,但是有很多思想层面上的东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它追随着我们一同走过每个时代的更替,带领我们不断的前进。中国传统中一直都提倡百姓以孝为、长幼有序、知书达理,这些一代一代的思想一直亘古不变,在今天有很多的家庭都出现了问题小孩的现象,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还是要以传统的精神文化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来看: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不仅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反而在现今兴起了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在国内的学校重新兴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让我们现今人都能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引起国人的文化意识,尊重并推崇自己国家的文化,重建我们的国家归属感;除此之外,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开放大型博物馆,对外举行文化活动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大有一种传统文化的复兴之势。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我们更要抓住时机让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能深入的了解到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传播更多我们自己的文化理念,在国际上占自己的一席之地,防止我们受到外国的文化的冲击,从而失去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在今天的这个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不论是在哪个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很多可取的地方,我们要致力于挖掘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为建设更美好的国家、社会、家庭所努力。
第四篇: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进步;危机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一)文化含义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北京大学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叹到,现在人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
(二)文化特征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显著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三)文化核心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并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后,随着时间的脱衣和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但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它无论怎样变化,都没有超出封建地地主阶级意识形态的范围,其基本精神和特点没有改变,也没有发生过危机。
在长期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民族曾经历过几次严重的民族危机,例如,蒙古族推翻南宋政权,建立元朝;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朝。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汉民族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但是并没有因此而产生文化危机感。当时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知识分子站在汉民族立场上,认为明清间的鼎革不仅是“亡国”而且是“亡天下”,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就对儒家文化产生危机感,他们对于儒家文化仍然笃信不疑,认为文化方面出现的问题,总可以在传统文化的范围中调整解决。儒家文化的这种稳定性,源于中国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鸦片战争改变了这种状况,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不同于以往发生过的任何一次战争。从鸦片战争开始,“进行国际贸易和战争的西方”向“坚持农业和官僚政治的中国”发起全面挑战。就形式来说,有军事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而所有这些形式的挑战实际上都包含着西方的价值观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挑战,由此就引起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也就是传统文化的危机。
面对这样的文化危机,选择逃避是于事无补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找到答案。要想找到答案,就必须要先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现代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一)关怀人本
西方文化是以宗教为主导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却具有深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尽管中国古代礼仪中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祭祀等仪式,但神学始终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更关注人,更关心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需要。
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
中国传统文化很在程度上来说是关注人生的文化,而这在世界文化体系中都是十分珍贵的。其中有很多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讨论,也都十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二)道德教化
在现代社会,很多中国人是不信教的,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的所有社会问题,都由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引起。中国的宗教信仰文化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可能真的不是很大,但事实上,中国的道德信仰系统却十分完备。这一种道德信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而我们需要的这种道德教化,不是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约束,而是一种去伪存真的,一种现代社会正常动作所需的道德规范。
中国礼仪文化中有很多道德的因素:《诗经》提出“夙夜在公”,《尚书·周官》提出“以公来私民其允怀”,都提倡注重整体精神,都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思想。正是在重视整体精神的影响下,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奋斗不息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有着一种崇高道德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从《尚书》中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孟子提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到《礼记·礼运》中所讲的“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如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涵义,对于改善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另外,传统文化中还对我们提出“诚信”、“仁爱”、“互助”等道德上的要求和希望,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
(三)追求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和谐。“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提出“天人和一”的思想。即把自然与人看作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惩罚减少到最低限度,寻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空间。
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社会。
另外,《尚书》中关于尧舜禹执政理念的记载就有“协和万邦”、“咸和万民”的名言,这表明,在国家尚未形成的时候,先民就已经把和谐作为治理天下的最高境界。史伯的“和实生物”,孔子的“和为贵”,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尚同”,“非攻”,老了的“知和曰常”,都以“和”作为最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
和谐文化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恒久价值,我们要理解它,然后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真正为构建和谐文化出力。
四、继承与创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如果丢弃了传统文化,我们将丢掉的是我们自己的根和灵魂。
当然,另一方面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来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继承一些“老祖宗”的东西,同时吸收外来的好的文化,以此来更新我们的文化,创造一种真正适合中国的文化。
总的来说,单说一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再来谈取舍的问题。
对我们年轻一代来说,尤其要有自己的主见,一件事,首先要走进它,了解它,才能来评价它,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更不能随大流,而应该多看原籍,多独自思考。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现为五伦八德的伦理与道德精神,而其表明,对人是仁民爱物,对己是修省立诚。这可透过教育而重植人心。要多培养研究经、史的人才,为文化复兴提供坚实的后盾其次是在各级学制中加入《四书》,依程度不同而对《四书》作不同层次的教授。宗教教育更应纳入学制课程,让国民对自己文化中的道佛二教有基本的认知,并为他日追求心灵生活时有所持循,今日法轮功对国族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是百姓有心灵上的追求而对传统宗教一无所知的后果。祸患这么深远,是推行无神论思想与忽视宗教教育所造成的恶果。要杜绝一切邪教,釜底抽薪的办法是让道佛二教义及哲理作为教育课程 之一,让人们拥有辨别宗教邪正的能力。
儒释道三教的义理是我门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不但对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作用的,而且我们民族的共同信念与气节,都是由这里产生的。因此。恢复儒释道三教在我们文化发展中的首要地位,传统文化的现代虾才算真正的落实。由儒释道三教所形成的中华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色是奋发进取、重礼知义、敬天法祖、崇德报功。这样的民族,在社会内部必然重真才实学,敬老尊贤,长幼有序;而对外则能仁民爱物,和平理性,与人同乐。假如我们能使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重心,则中国自然能够成为保至名归的利益之邦。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现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04期 作者:李宗桂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一种表现,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大致说来,面的文化精神,影响着全社会。作为一个不断流动的价值系统,迄今仍然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以下诸方
一、革新进取与因循怠惰 革新进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古代经典《易传》讲:“夭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亦即不断地向前运行发展,是自然界的规律,君子以此为榜样,刚强不屈,努力向上,坚韧不拔,决不懈怠。可以说,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不懈奋斗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这种刚健、自强的精神,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激励着正直的人士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上,反对昏君奸相的忠耿之士,浴血疆场的民族英雄,探求真理、不“卖论取官”的思想家和科学家,都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者。《史记》记载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兵法修列,„„《诗》三百篇,大抵圣人发奋之所作为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越是遭受挫折,越要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1.仁者的关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色彩
相对于以宗教为主导的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仪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学真正在思想信仰层面对人的控制或曰束缚是极少的。“子不语乱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神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它更关注人,关心凡身肉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2.道德的教化:构建文明的必然途径
除了对个体意义上的人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外,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对群体,伦理意义上的人的道德规范与教化。儒家有一整套道德规范体系,概括起来就是忠孝仁义。这种品德规范对于个体来说,内化为个人人格的修养,外化为在人伦关系中实践道德上的义务:尊老、爱幼、忠君等等。
这一点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争议颇大的一点:过去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总习惯于把封建文化中的三纲五常等作为首要批判对象,然后不计其余地把整个传统文化打入冷宫。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不难发现这一整套道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促进了而非阻碍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的。只是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我们需要的是剔除它(道德教化,或曰德治)在形式上所表现的不合理成分,去伪存真,弘扬一种现代社会正常动作所需的道德规范。而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
3.和谐: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精华所在,便是和谐的思想。“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及而不过,强调一种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的品性与天地合一,四肢对四季,五脏对五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种合谐的境界,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五、继承与更新:中华文化的复兴之路
纵观当今国内外现状,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和其之间的交汇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如何建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已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命题。诚如上文所述,我们在构建符合中国当代社会的合金文化时,从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中吸取一切优秀的成果,为我所用,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发展一个关健和迫切的问题。而如何鉴别,如何选择庞杂的中西方文化体系中的优劣成分,则是我们必须悉心洞察和分析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方面,我们在一段历史之内曾经给予了太多非理性的蔑视和批判,造成了中国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断层,带来了当代中国文化和信仰的迷失。在文化氛围日趋开放和理性的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理性地分析我们的传统文化,必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当然这种回首不是自恋式、复古式的固步自封,而是以现代社会为参考系,衡量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成分,寻求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继承和更新一切有利于发展当代中国文化的成分。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经济上成为大国的同时,成为文化上的强国。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加自信地屹于世界东方,坦然面对世界的风云变幻。自有长缨在手,笑看八面来风!
三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有人类学家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传统文化是保存先人的成就,并使继起的后代适应社会的一种既定存在形态;若没有传统文化,现代人绝不会比类人猿更高明。因为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最多只能使我们在生理构造方面比类人猿更精细一些,只有传统文化的世代承袭才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所以,从一般意义上讲,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不可能没有意义,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性工具。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现代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的意义 我们要建立一种“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民族的,不是来自于希腊,不是来自美国,不是来自于任何其他国家,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一种真正属于中国的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传统,是构成中国文化的特质,没有这种文化的继承,则无法保持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延续性,则将失去民族的独立性。
有句俗语叫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很有道理。每个国家,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才能构成这个世界的多元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做出贡献,任何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人的做法,都是一种不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的做法;任何跟风于别人,忘记构造自己文化的独特性的做法,也是一种不利于世界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做法。
一个国家失去了其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便会失去其根本,也就失去在世界上存在的独立性,中国特殊的传统的文化,为中国赢得世界,走向世界有重要意义。长城、故宫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形式,其独特性,对世界有着永恒的魅力,一些吸收了西方而成的“半洋半土”建筑,则很快失去其光芒。一个属于国家自己的民族传统,构成了这个民族傲然立于世界的根本。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因素。这种因素为塑造中国人的独立性,奠定基础,如中国古代文学、汉字、建筑、音乐等等中所透露出来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构成了独属于中国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必然对于中国的现代文化精神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以及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称道。这不仅对于树立中国的自信心,也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当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日益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当人们面临“后工业化”、“后现代”的心灵荒原,当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再也找不到价值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内倾”性品质,以及“内圣外王”原则,给了多少人以心灵慰藉。当人们不再相信正义、善良,不再相信博爱和同情;当人们专注于爱情的肉欲性爱中,当人们只干着“损人利己”、“惟利是图”时,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纯粹性,给了多少人以行事准则,不再让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找不到自我。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许多外国人所仰慕和倾倒,故宫、长城总会赢得外国人赞叹。这种真正属于中国的东西,具有十分重大世界意义。英国著名历史学者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允许他自由选择时间和国度的话,他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可见,中国古代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如今,好莱坞,频频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取材,拍摄电影,这都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性。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准则。在国际社会交往中,几千年的中国礼仪文化,为人们在国际社会中和谐相处,提供了行为准则参考,中国严于律己的礼仪文化,为让人们从容应对国际局势,提供了行为准则。
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和”的精神内涵。对缓和国际矛盾,解决国际争端有重要意义。中国现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四结束语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对于我们当今社会是大意义的。我们只有吸收一切古代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摈弃一切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而不败。
参考文献
1、张应航,蔡海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3、《*********著作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
4、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5、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出版社,2006年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关颖怡 国贸1班 101042077
摘要: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并不是汇入一般所言的现代性。大约从十七世纪开始,西方社会出现了科学革命、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等,形成一种传统不同的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因此总之为现代性。现代性带来的自由、平等、权利等价值观,取代了原来的伦理观,而科学革命否定了宗教,怀疑形而上的神圣秩序和良知善性,至于资本主义,则只重视个人发展和私有财产,而自由、权利、平等的价值只用于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免被侵犯。传统的道德观欲是内省不疚,自我要求,无条件的利他。因此现代社会虽然有科技、商业、法制等文明,欲失去了最宝贵的道德文明,而道德文明正是给予科技、商业、法制,以至生活各个方面的 原则性指导。失去了道德文明,故虚妄邪僻,无所不至,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特点。我们谈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就是要恢复道德文明以对治虚妄无根的现代心灵。
正文:首先,从系统的角度考察,根据文化结构三层次(因素)说,中国传统文化由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思想)的三个层面构成。具体来说,物质的层面包括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以及由此决定的生产方式、劳动对象、生产工具、以及各种物化的财富;制度的层面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教育制度等;精神(思想)的层面包括文化心理状态,主要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等。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古代哲学。众所周知,“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哲学,都是该时代、该民族的思想家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思维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而形成的特定的概念、范畴和思想的体系。“人民最精致、最宝贵的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每一时代、每一民族的一定的哲学发展阶段、是该民族认识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标志。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从最普遍、最本质的意义上,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论说明。同时,它又对人们的认识活动起着指导作用。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有:着眼伦理本位;关心现实政治;发扬主体意识;富于辩证思维;强调整体观念;偏重直觉思维;流于经学态度;重视人际关系。这些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在伦理观念方面,传统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的社会心理,是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使人们把道德情操的培养,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宁可“舍生”也要“取义”。而中国传统哲学深刻影响并构建了中华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其次,中国古代哲学对传统文化价值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再次,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有为、自尊自立的民族心理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
再次,中国社会文化百余年来一直在激剧的变迁中。例如家庭的瘦化、孔制崩溃、本土运动、代间紧张与冲突。所谓家庭瘦化,就是家庭规模的缩小、功能的简化、结构的改变。孔制的崩溃说明了任何带权威性的核心价值体系及依之而制定的伦范规律,对于它所在的社会文化,既有稳定作用又有拘束作用。本土运动并非正格的革命运动,它有分返回适应式和五四运动所代表的吸收式本土运动。而代间紧张与冲突指在同一个社会中,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间有基本价值观念的背离,有种种紧张的对立情绪滋蔓,并且有着种种实际的利害冲突存在。
然而,什么是现代化?不要以为西化就是现代化,现代化至少在两种程序里进行,一是俗世化,二是革新。从事现代化要能普遍而又深入地有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有一群接受革新观念的创导人物;人物之从事革新,不是为了时髦,不是为了应急,而是内心真有渴望创造更新的人生理想。
二、有一个富于弹性的社会系统。一个富于弹性的社会系统,不仅富于适应力,而且较能收摄这一高度技术化的世界之必要的知识和智巧。我们知道,推动现代化的主力是现代技术。然而,从基础上看,现代技术的源泉是科学。所以讲求现代技术如不从讲求科学着手,实在是舍本逐末。从清末到现在,中国现代化运动的成绩欠佳,不切实大规模从研究基本科学入手,乃是一个基本原因。亡羊补牢,我们要真正走上现代化之路,必须发展科学植根。发展科学所牵涉的社会文化因子比前面所说的更复杂。除了经济能力以外,一个文化的基本价值、社会结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以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都牵涉在内。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以及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称道。当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日益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当人们面临“后工业化”、“后现代”的心灵荒原,当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再也找不到价值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内倾”性品质,以及“内圣外王”原则,给了多少人以心灵慰藉。当人们不再相信正义、善良,不再相信博爱和同情;当人们专注于爱情的肉欲性爱中,当人们只干着“损人利己”、“惟利是图”时,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纯粹性,给了多少人以行事准则,不再让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找不到自我。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许多外国人所仰慕和倾倒,故宫、长城总会赢得外国人赞叹。这种真正属于中国的东西,具有十分重大世界意义。英国著名历史学者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允许他自由选择时间和国度的话,他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可见,中国古代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如今,好莱坞,频频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取材,拍摄电影,这都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性。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准则。在国际社会交往中,几千年的中国礼仪文化,为人们在国际社会中和谐相处,提供了行为准则参考,中国严于律己的礼仪文化,为让人们从容应对国际局势,提供了行为准则。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和”的精神内涵,对缓和国际矛盾,解决国际争端有重要意义。中国现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等等。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对于我们当今社会是大意义的。我们只有吸收一切古代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摈弃一切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而不败。我们也需要继续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恢复道德文明以对治虚妄无根的现代心灵。
参考文献:
[1]、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2]、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3]、韩泽春;《中国现代文化发展论纲》;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4]、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5]、周宪;《文化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6]、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