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情况调研报告(节选)

时间:2019-05-13 18:1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情况调研报告(节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情况调研报告(节选)》。

第一篇: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情况调研报告(节选)

市政协经济委组成专题调研组于7月上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同志,就我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政策、机制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榆阳、神木、府谷等县区的部分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召开了座谈会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了“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情况调研报告”,现节选主要内容,供地矿工作人员参考交流。

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情况调研报告(节选)

一、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基本情况

榆林是煤炭资源富集区,全市煤炭资源的预测储量为2714亿吨,探明储量为1447.74亿吨,分别占全省的70%和86%,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2%。

我市煤炭工业从“七五”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煤炭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目前已形成了以大柳塔、榆家梁和榆树湾煤矿为代表,大中小矿井齐全,国家、地方、个人联合开发的格局。2009年,全市煤炭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大关,达到2.1亿吨,同比增长35%,成为全国第二产煤大市。2010煤炭产量达2.57亿吨,同比增长22.9%,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产值888.46亿元,实现税费150.3亿元,利润369.9亿元,税费占财政收入的37.5%。煤炭工业已成为全市的龙头骨干财源。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开发带动了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建筑、建材、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使榆林成为西部乃至全国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二、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我市煤炭资源拥有量却明显不足

目前,国家已明确的煤炭资源分配总量为491.67亿吨,其中神华集团占有资源106.87亿吨,占已明确资源分配总量的21.58%,陕煤集团占有资源60.87亿吨,占已明确资源分配总量的12.38%,其他外省企业占有资源311.15亿吨,占已明确资源分配总量的48.81%,榆林地方企业占有资源84.73亿吨,占已明确资源分配总量的17.23%。目前,全市矿区已进行探矿权登记的井田项目有55个,勘探面积7039平方公里,其中我市地方企业登记探矿权的井田有22个,勘探面积1450平方公里,勘探项目、勘探面积分别占40 %、17%,资源占有量明显不足。

(二)资源浪费严重,超强度开采、超能力生产现象普遍

一是资源消耗高,煤炭回采率低。二是弃贫采富,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三是浅层煤没有得到合理释放。四是规划不合理。对煤炭资源开发没有长远规划,开发力度大,几乎形成“遍地开花”的全面开采局面,按照目前这种形势,资源开发远景不容乐观。

(三)对煤炭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大量存在,使矿区环境日益恶化

1、采空区塌陷问题令人担忧。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进一步加大,生态恢复治理和生态建设任务艰巨。

2、“三废”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工业“三废”排放量逐年增加,地表水污染呈上升趋势。

3、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地下资源的大量开采,地表水、地下水大面积渗漏,导致不少井泉下漏、淤坝干涸、树林枯死、矿区不少地方发生水荒。

4、安全隐患增多。首先,受采煤方法限制,房柱式硐室开采导致工作面无法实现全负压通风,工作面空顶作业,顶板事故频发。其次,煤层自燃倾向严重,矿井防治水任务艰巨。

再次,煤矿安全欠账多,技术装备落后。影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使榆林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矿区生态环境的问题开始显现,其累积效应一定程度上将形成代际转移,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隐患。

(四)中省企业、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矛盾日益突出

1、在资源占有上,中省企业有明显优势,地方企业无法与之竞争。我市有不少煤、油、气、盐资源重叠共存的地区,长庆已登记了油气探矿权,地方企业要开采煤、盐,必须经其签字同意。神华弃而不采的煤炭资源,地方企业要开采,也必须经神华同意。地方政府对类似问题毫无办法。地方对央企提出的一些问题,他们则以“你们找中央去说”的理由进行搪塞。

2、地企矛盾突出。地方煤矿对解决环境、学校建设、学生上学、群众用煤、贫困户的生活、就业等问题都给予了很大支持,企业和群众矛盾较少。中央企业基本不考虑此类问题,地企关系紧张,纠纷不断。

3、对于塌陷区的治理不重视。部分煤炭企业只重视开采和经济效益,对开采造成的塌陷问题不够重视,有的只是给村民一定补偿,造成了“重补偿,轻治理”现象,长此以往,将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为该地区以后的发展埋下严重隐患。

(五)财税分配不合理,利益均衡机制缺失,引发各方利益冲突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

1、税收的纵向分配不尽合理。现行税制把收入来源稳定、税源集中、增值潜力大的税种,都列为中央税或共享税。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直接导致中、省、市县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2005年至2010年,榆林市上划中央和省上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64.4%上升到68.7%,而留市县收入比重由35.6%下降到31.3%。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00.8亿元,其中市县财政收入仅为125.5亿元。市县财政基本上仍属于“吃饭型”财政,造成媒体所说的“富资源,穷财政”现象。

2、税收与税源背离,造成区域间不合理的税收转移。现行税制造成的税收与税源背离。总公司统一汇总纳税,使分、子公司所在地榆林的税收转移到总公司所在地;跨区经营造成生产、经营地榆林的税收向注册地的转移。本应体现为资源输出地的税收,反而流到了资源输入地。这种税收收入由欠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的转移,既影响了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又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致使“贫者愈贫,富有愈富,恶性循环,周而复始”。2010年神东煤炭分公司东胜结算部、神朔铁路公司应缴企业所得税实行北京神化股份有限公司总机构汇缴后分配各分支机构,致使应缴企业所得税从榆林被转移1.77亿元。

3、税费政策不合理,资源税制度不合理造成的背离,地方损失太大。近年来,煤炭资源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但由于资源税实行从量计征并且税额偏低,使榆林无法得到这些资源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税收利益。2010仅煤炭产量2.57亿吨,完成产值888.46亿元。而地方财政收入仅为125.5亿元,反差太大。企业所得税中、省、市、县分配比例为60%、20%、10%、10%,市县分配比例仅占20%,财政增收的大部分被中省集中,2010年两税收入225.95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4.5倍,而返还却没有明显增长。资源税的计征依据是按销售量或自用量确定的,而不是按储量来确定,既流失了税源,又助长了掠夺式开采。中央企业不执行省以下政府的收费项目,导致了现代化大型煤矿的贡献还比不上装备落后的小煤矿的贡献。如神华能源股份公司拒缴地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问题。若按2008-2010年的煤炭产量测算,该公司3年共少缴煤炭价格调节基金38.4亿元,其中按2010年煤炭产量6680.7万吨计算少缴13.4亿元。

三、建议与意见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创新资源开发思路

按照中央的要求,彻底改变过去单纯追求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

展观念,更好的满足民生需求,着眼于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切实提升我市的综合竞争力。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利益,不仅要考虑中央的利益,也要照顾好地方的利益,做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要切实认识到中省企业并不代表中省政府,也不代表全局和整体利益。没有地方利益就谈不上整体利益,只有承认地方利益,放手发展地方经济,才能找到中央与地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才能使榆林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才能对中央对整体贡献更大。一个地方和群众正当利益不能保证的榆林必定是一个不稳定的榆林,最终只能危害国家能源基地这样一个整体利益。因此,要敢于为发展地方经济去争取资源配置权、规划权、经济宏观调控权和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办事权。

(二)积极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建立有利于保护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政策体系

1、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应当停止对各类资源的行政划拨,停止无偿或低价出让资源。国家应尽快制定资源价格体系,为开发企业配置资源,应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行市场运作,公开拍卖、挂牌出让。要规范采矿权价款评估办法,实现矿业权资产化管理。对已开采和决定开采的矿区,要按“一次置权,分期付款”的原则,公开拍卖采矿权。对已取得采矿权的企业,我们应争取以地上资源如土地、水等资源换取股份,合作开采。

2、创新制度设计,建立平等的市场准入机制。应深化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由政府做好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用招、拍、挂的方式选择投资者,为各类企业参与能源资源开发,创造平等的准入和竞争机制;外来投资的大型资源开发企业,应当吸收当地企业以资本入股,保障开发地有一定的投资权。如神木县红柳林煤矿,是省、市、县合作的典型代表,该矿神南公司(省属企业)占51%的股份,市上占24%的股份,县上占25%的股份,并由县上派四名人员进驻该矿,任副总等职,协调企业与地方的关系。

3、制定资源综合开发的详细规划和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国家规划、法律和法规的权威性,解决煤、气、油、盐等资源重叠的开发和伴生资源综合开发的问题,解决超计划、超设计能力开采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4、努力争取中省政府赋予市县政府一定的资源处置权和知情权。在规划区内的资源处置也应征求市县政府的意见。边角矿区由县级政府按照规划组织开采,可以参照鄂尔多斯市的做法,将边角资源配置给实施技术改造和进行资源整合的煤炭企业。尽快释放浅层煤,《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煤矿企业进行复采或者开采边角残煤和极薄煤”,这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非法乱采。

5、合理规划,有序开发。对煤炭资源开发进行长远规划,合理分布,统筹开发,改变煤炭资源全面开采局面,实现长久可持续开发。

(三)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1、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榆林采煤塌陷区进行权威性鉴定、评估,研究恢复方案。对因采煤导致的地面塌陷和裂缝,利用高科技进行一次系统调查;对已经造成破坏的予以及时修复;对可能发生的地区进行预防和补救。要遵照《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矿产环境保护规定》制定矿区开采沉陷治理补偿办法及实施细则。

2、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特别要注意煤炭开采导致地下水漏失,大力推广保水采煤法。煤炭和水资源相互交错存在的地区,必须以保护水资源为原则。在水源地不提倡大规模植树,以减少水资源的蒸腾损失。要组织技术力量,对当地地下水的储量、质量、分布、补排等条件作系统勘察和了解,并划定水源保护区加以保护。

3、要适当提高和调整收费标准,多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搞好环境综合治理。一是强化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环境破坏赔偿意识,落实企业的出资义务和治理责任,提高环境保护费的征收标准。要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为治理环境筹集足够的资金。

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直接存入财政部门指定银行开设的保证金专户。本金及利息属采矿人所有,在其履行地质环境治理义务后,经验收合格,保证金及利息返还采矿人,否则不予返还。二是加大西部矿业大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地方分成比例,即由现行的中省各半改为中央、地方各占40%、60%。三是要建立有效的资源补偿机制,公开拍卖采矿权时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加上增加的资源补偿费,一并用于解决因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

(四)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建设,切实改善当地群众生存、生活和生产条件

1、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在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扶持、群众生活生产等领域的转移支付,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作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投资主体的中央企业、省级企业及外资企业,应当做负责任的企业,在环境保护、工业反哺农业、安排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地方政府共同为榆林的科学发展、共富共赢、和谐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3、针对具体情况,应借鉴府谷县新民镇的做法,成立村企联合党支部。村干部到企业任民调副矿长或副经理,具体协调村企之间的矛盾和争议。鼓励村民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经营,鼓励企业优先吸收本地村民入股,不愿入股者给予一定补偿。在用工上,优先本地群众,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程包给本地群众,切实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4、要密切关注采空区、塌陷区的群众生活状况。针对资源开发给群众带来的各种困难,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帮扶措施,协调煤炭开采企业按照吨煤利润一定比例,确定合理的帮扶资助额度,在村民吃水、行路、上学、就医、培训、农资、养老等方面积极扶持资助,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五)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力度,逐步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促进地方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1、调整原煤资源税政策。将计征依据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应按资源消耗量,而不应只按产量计征。在计征依据未改之前,建议调整资源税税额,以此调节级差收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建议中央对总部设在西部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而总部不在西部、仅在西部设立生产经营机构的企业不实行税收优惠,以此加快西部发展,缩小东西经济发展的差距。

3、完善能源化工基地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一是适当提高榆林市县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分享比例,达到既保证中央又促进榆林化工基地科学发展的目的。二是建议中央对税收与税源背离严重的榆林,给予专项转移支付,使当地政府有相应财力去解决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二篇:榆林市石油、天然气、盐资源开发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榆林市石油、天然气、盐资源开发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 2011-9-19 10:44:20来源: 榆林政协网

文字 〖 大 中 小 〗

根据市政协三届八次主席会议安排,市政协环资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会市同发改、能源、国土等部门的同志,在张北平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佳县、米脂、定边、靖边等县区就石油、天然气、盐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油气盐资源开发状况

(一)石油资源开发情况

我市境内石油资源储量丰富,是陕甘宁油气田的主储区。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探明储量3亿吨,含油面积230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横山和子洲四县;石油资源储量占全省总量的43.4%。石油资源的开采主要由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中石化华北分公司陕北采油厂和延长石油集团等3家中省企业控制,我市地方企业没有涉及。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是石油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其勘查、开采权面积占我市国土面积的98%。2010年,我市生产原油983万吨(其中长庆油田公司712万吨、延长石油集团269万吨),加工原油261万吨,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8.03亿元,实现税费72.6亿元,约占财政总收入的18.1%。

(二)天然气资源开发情况

天然气化工产业稳步发展。我市的天然气是鄂尔多斯气田的主储区,预测储量6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靖边、横山、榆阳、子洲、米脂、绥德、定边、神木等县区。我市境内从事天然气开发的企业有中石油、中石化和延长石油集团下属的多个单位。天然气主要通过靖西、长宁、长呼、陕京、陕京二线等输送到西安、宁夏、内蒙、北京、上海等地,也曾经作为西气东输的先前气源向上海等地输送过天然气。随着天然气开发进程的加快,我市天然气化工和城市气化得到迅速发展,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北元化工等化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全年生产天然气110亿立方米(长庆油田公司97亿立方米、华北大牛地13亿立方米)。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4.8亿元,实现税费5.1亿元,向我市地方财政缴纳税费8000万元,约占财政总收入的1.3%。

(三)盐资源开发情况

榆林是陕西省唯一的盐产区,除没有海盐外,岩、湖、井、土硝盐均有,特别是岩盐和湖盐储量丰富。全市岩盐田面积2.5万平方公里,盐层平均厚度120米,预测储量6万亿吨,探明储量8854亿吨,占全国岩盐总储量的26%,岩盐中氯化钠含量为81.46%—99.8%,平均在90%以上。湖盐主要分布于定边县,储量0.6亿吨,目前,用滩晒和粉洗工艺生产工业盐与食用盐,年产量15万吨。我市盐化工业刚刚起步,已建成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真空盐项目、神木锦界10万吨PVC项目(一期5万吨已于2003年11月投产)等盐化工项目。岩盐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7亿元,实现税费1549万元,向我市地方财政缴纳税费1050万元,约占财政总收入的0.04%。

二、油气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费政策不合理

1、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在税费政策上不平衡。长庆油田公司享受上世纪80年代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给予的特殊政策,只有增值税和资源税参与中央与地方分配,其他规费一律上缴中省。增值税为销售价格的6%左右,在而且在征收程序上是统一缴纳到西安市。按照中央与地方75%和25%的比例分配,地方收益部分西北5省再分配。我市每吨原油收益大约45元左右,与延长石油工业集团公司上缴我市的税费相比,每吨原油我市少收入550多元。按照长庆油田公司年产700万吨原油规模计算,我市财政年少收38.5亿元。同时在目前的石油价格情况下,长庆油田公司2010年生产原油720万吨,我市的地方收益大约是80-100元/吨,而延长石油集团2010年生产原油267.5万吨,我市的地方收益大约是1100元/吨多元,悬殊的收益导致各产油县对企业的支持不等,长庆油田公司对此意见很大。(详见下表)

油气开发中税费征收标准及分配情况

2、油气企业税费征收政策不合理。

一是油气开采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政策落实不到位。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所属单位用地征免土地使用税问题的规定》(国税地〔1989〕88号),长庆油田公司二十多年来在我市的定、靖等县区从事原油生产等建设用地一直未缴纳过土地使用税。由于长庆油田公司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定边采油厂从2008年开始,在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是长庆油田公司应征水土流失补偿费政策落实不到位。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煤炭石油天

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陕政发[2008]54号)规定:凡在本省区域内从事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的企业,应根据本办法规定缴纳水土流失补偿费,其中原油计征标准为每吨30元,天然气每立方米0.008元。长庆油田公司累计拖欠2009年至今费用约6亿元。三是管道营业税分配不合理。按照国际惯例,天然气的管道营业税在出口征收,资源产地和销售地各得一半。目前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将上海市确定为“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运输营业税纳税试点,财政部拟要求上海市每年通过财政返还新疆1亿元。我市输出天然气中,只有西安市按照每立方米0.01元返还我市,输送到北京、银川等地的天然气管道营业税全部由出口地收取,对我市没有任何返还。按新疆目前的比例返还,我市每年少收入8000多万元。

四是原油价格不合理。自2006年延长集团原油收购价格一直为3300元/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延长集团于2009年1月22日将原油收购价格调整为2600元/吨,随着企业效益的好转加上我们的再三争取,于2010年2月将原油价格由2600元提高到2800元,2011年1月份再次调整为3000元/吨。目前,长庆油田公司原油价格为5327元/吨(含税价),延长集团原油价格较长庆油田公司每吨少2327元。按照2011年原油计划产量180万吨计算,当年仅影响定边县各项税费收入就达80371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768万元),其中:增值税收入60860万元,资源税收入14642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3043万元,教育费附加收入1826万元。

(二)资源矛盾十分突出。石油部管理油气资源勘查开采权限时,将大部分油气勘查开发权审批给了自己的下发单位,导致我市国土总面积的98%以上的油气勘查、开采权被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登记,延长油矿管理局只在我市横山县靠延安子长县地方登记了50.6平方公里的油气勘查、开采权,中石化华北局在我市榆阳区靠内蒙登记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天然气资源勘查开发权。造成了我市石油清理整顿和石油企业省内重组完成后,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各采油厂无后备资源,长庆油田公司与延长石油工业集团公司的勘探、开采范围尚未划定,双方为争夺开采区块械斗事件时有发生。如果区块界线问题再不解决,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资源开发缺乏综合规划。我市丰富的地下资源集中到北部,并且多种资源相互重叠,各种资源矿权审批相互牵制。长庆油田公司登记了我市境内几乎所有区域的油、气探、采矿权。近年来,长庆油田公司油天开采的进度很快,油气井和输油气管网到处密布,造成了我市在该区域内的煤炭和岩盐等资源开采等到其开采结束方可进行;即使在长庆油田公司未开采的区域,我市要取得煤炭和岩盐的探、采矿权,也必须征得其同意,这严重制约着我市煤炭和岩盐的开发。

(四)输油气管道用地补偿不到位。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境内埋设输油管道3800公里,天然气输气管线3500余公里,埋设管道占地大约22万亩(含管道两侧限制区用地)。一是埋设管道时以临时占地仅补偿一年的土地收益,但是,一旦埋设了管道,主管道两侧15米、支管道两侧5米的地面内不得有永久性建筑物及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得开挖、采石、放炮等作业,这样就限制了这些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影响了我市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二是油气管道安全责任属地管理,国家没有安排专项经费,客观上加重了地方负担。三是油气属于易燃易爆物,给当地安全带来隐患。

(五)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大规模的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使我市本来脆弱的植被受到破坏、有限的耕地进一步减少、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整个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油气开采区地处黄土高原,油气区的井场一般在开发头两年内基本是土路,行走的重型车辆将路面碾压,车辆过后,尘土飞扬,对道路两旁的住户、庄稼、林草形成严重的扬尘污染,对油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引发了一些群众上访案件。就目前我市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来看,无论人员素质、装备配置、监测技术、防护手段都不具备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一旦发生原油和天然气泄漏等较大突发污染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六)城市气化和工业用气指标审批难度大。我市是天然气的重要产地,但是,目前我市随着城市化

步伐的加快和能源化工基地的深入推进,以及创建环保城市活动的大力开展,我市的城市用气量和能源化工企业的用气量不断增加,但用气量的审批却非常繁琐,且审批时间长,不能满足我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气需求,而呼和浩特、银川和天然气管道沿途一些城市等早在几年前已经实现城市气化,出现了“灯下黑”的现象。

(七)盐资源开发地方参与少,资金投入不足。已建成的盐化项目,陕西金泰氯碱由省上投资建设,地方没有参与,在建和签订意向的盐化项目地方参与也很少。同时盐田勘探滞后,资源不清。对于我市盐田的可开采面积、储量及边界范围等目前还不清楚。管理、规划缺失,开采盲目、无序。目前已上马采卤和在建钻探盐井的项目,只有少数项目申报过岩盐探、采矿权,大多数没有申报,几乎全部没有岩盐探、采矿权的正式批文。资金投入不足。对于如此巨大的宝藏,资金、人力投入严重不足,现虽已注册成立盐田开发公司,但资金注入有限,盐田的勘探和区块登记进度与资金供给断链。本土化工人才缺乏。我市化工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现有成熟化工人才主要集中在榆天化、靖边炼油厂等企业。如新建盐化项目,管理、技术、技工等人才都无成熟可用。环保隐患较大。盐化工企业生产中所产生的老卤和卤池盐泥及石膏等废弃物对水源和周边环境的污染及潜在威胁也不容忽视。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对矿产资源配置实行无偿划拨或变相无偿划拨,未实现市场化,缺乏竞争机制,行政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这是资源开发中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源;二是国家登记矿权时,仅进行行政审批,对不同矿产资源矿权重叠的区块,未从综合开发矿产资源的角度考虑,制定整体规划,导致现在油气资源的开采制约了其他资源的开发;三是中央和地方利益分配不公,中央企业对资源产地及当地群众利益重视不够,引发了各类矛盾凸现,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四、对策及建议

如何破解我市资源开发中诸多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步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定合理适度的开发规模,却不可无限制的过度开发,应通过法律和制度来制止掠夺性开采;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考核经济发展指标时,不能单纯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应把经济增长速度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一并考核;三是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资源开发中产业结构单

一、“一业独大”的状况,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未雨绸缪,避免重蹈甘肃白银、辽宁阜新和我省铜川“矿竭城衰”的覆辙。

(二)处理好油气盐资源各开采主体之间的关系。一是根据国土资发[2000]205号文件精神,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互谅互让,共同发展的原则,协商划定区块界线,巩固和稳定已开采区块;二是鉴于长庆方面区块面积过大,只登记不开采的现状,以国家统一规划为前提,在评估资源开采区块价值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采取招标、拍卖等形式,实现资源开采权的合理流转,有效配置资源,达到国家和资源产地互利共赢的目标,同时也有利于解决资源区块争端,做大做强石油工业。

(三)处理好中省企业利益与地方利益之间的关系。一是在资源税费方面,应尽快建立合理的资源输出地税收机制,逐步解决资源型地区富资源与穷财政、穷百姓的问题,不断加大环境的治理力度,增加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断壮大地方财力。二是延长石油工业集团公司应实行原油价格市场化,实现和国内原油价格接轨,避免地方税费流失。三是要足额收缴水土流失补偿费和土地使用税。资源开采造成采空和塌陷等地质灾害,其治理所需费用巨大,因此应按照中省有关文件精神向我市的大型中省国有企业征收并足额补缴土地使用税和水土流失补偿费补偿费,切实担当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四是在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方面,赋予了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管道设施的保护义务,但天然气开采企业却没有相应的保护经费投入,义务和利益极不对等,钱让长庆方面赚了,但责任却留给地方,建议积极与长庆方面协商争取天然气管道保护费和增加管道占地补偿费。

(四)积极引导民间资本介入资源开发。国务院《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

见》(国发〔2010〕1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国办函〔2010〕120号)积极提倡地方参与参股对当地资源的开发。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市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在资源开发特别是盐资源开发过程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资源开发,以壮大地方财政的实力。根据我市盐田开发实际,借鉴国内外盐田开发经验,我市盐田开发应采取中国盐都自贡的集中采卤模式,整合本市盐企业,走统一管理、集团化的发展路子。通过华统一申报探采矿权,登记盐田区块,钻探盐井,实施规划,划分区块,集中供应盐卤,避免盐资源的探采矿权被外来大公司垄断,以便税务部门掌握原始数据合理真实地征取税费,避免税费转移而流失,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对已开发的盐井应进行有效整合,投入地方资本。

(五)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保护。一是要增加环保投入,设立环保基金,成立环保基金会,加大对市内重点开采区的污染防治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二是严格环境保护执法,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也是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行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三是以环境的承载能力划定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功能区。

(六)统筹考虑资源拥有量,合理安排建设项目。我市虽然资源富集,但真正地方政府能控制和利用的资源量十分有限,这在天然气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十二五”期间,要根据地方煤炭、石油、天然气、盐及水资源等的拥有量和环境承载能力,安排大型化工项目,不可盲目上马,避免重复建设。市上及定边、靖边、横山、子洲等县“十二五”规划都有天然气发电、液化、气制甲醇等转化项目。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按照经济规律和资源分布、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工业基础等因素,综合考虑工业布局和项目摆布,充分发挥规模优势,避免形成小而全、一县一个项目的局面,出现新的资源浪费和项目重复建设,可形成按股收益、合作共赢的资源特别是盐资源开发的新局面。

(七)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我市各类资源富集,煤、油、气、盐等各种矿产资源区块相互重叠,究竟如何合理有序、有效开发,应尽快制定开发详规,确保资源综合有效利用,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减少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如靖边县黄蒿界、海则滩、红墩界、东坑、宁条梁等乡镇既是天然气的重要储藏区,又是该县优质煤炭资源的富集区,今年年初在东坑镇、宁条梁镇便发生了多起煤炭勘探队阻挡长庆油田气井开发的事件。随着资源开发的推进,引发的此类矛盾必然更大、更多。因此,要制定详细的、科学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资源开发规划,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减少资源的浪费,不断提高我市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水平。

第三篇:中国煤炭资源概况调研报告

中国煤炭资源概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了解神州煤炭资源地理分布、种类、利用的状态,了解神州煤炭行业的近况,同时了解怎样写调研陈诉。

二、调研方案

由于现真实情况况的限制,此次调研陈诉的完成只路程经过过程了上网和在藏书楼查阅资料的体式格局。

三、调研实践

4、数值分析

神州煤炭资源地理分布

神州煤炭资源首要集中在山西省、陕北—内蒙古西部地区、新疆北部和川、黔、滇接壤地区。这四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别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占9.6%、38%、31.4%和5.3%,共计约占85.3%。而沿海工、农业发达的13个省(自治区)总共只有1686亿t,仅占总资源的3.4%;剩下省(自治区)市约占11.6%。不平衡性又表现在煤炭资源绝大部分数分布于天然前提差,交通未便的地区,且阔别经济发达区。这就注定了从产地到销地煤炭必须经过远程输送。可以认为,在大兴安岭—太行山脉—雪峰山一线以东,煤炭资源的潜力已基本挖尽,此后的储存有的数量和产量都难以增加。

保存储存利用情况

煤炭资源持有储存有的数量按利用情况分类表

持有储存有的数量分类 储存有的数量(亿吨)所占比例(%)

持有(表内)储存有的数量 8737.18 100

(一)已利用储存有的数量 1762.11 20

1.出产在建矿井储存有的数量 1687.21 19.32.停采停建闭坑储存有的数量 74.9 0.7

(二)尚未利用储存有的数量 6975.07 80

1.规划近期利用储存有的数量 461.66 5.32.保举近期利用储存有的数量 631.44 7.23.可供边探边采储存有的数量 68.32 <

14.可进一步事情储存有的数量 5202.79 60

5.近期难以利用,近期不宜进一步事情储存有的数量 588.65 6.7

神州煤炭资源概况

神州是世界熬头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神州煤炭探明可采储存有的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

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神州能量物质研发状态

在我国的天然资源中,基本独特之处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量物质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煤气比

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存有的数量相对于比较富厚,占世界储存有的数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存有的数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存有的数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煤气仅占1.2%。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量物质出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量物质出产量为12.3亿吨规范煤,其中煤炭为7.85亿吨规范煤(折合11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百年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量物质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从表1中可以看到,我国首要能量物质的研发深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出格是石油和煤炭的研发更是远高于平均水平。

从1995年到1999年我国能量物质出产总量逐年下降,能量物质消费也逐年下降。从我国能量物质出产的总量及组成来看,煤炭的比

例有所下降,而石油的比例有所上涨(见图1),可是总体的能量物质供给结构保持稳定。在1999年之前,我国煤炭的出产一直占全般能量物质出产总量的70%以上,而石油所占比例不到20%,天然煤气和水电二者之和所占比例还不到10%。1999年往后,煤炭出产的比例有所下降,首要是行业主管部门采用总量节制、关井压产政策进行调节控制的结果。

2、我国煤炭行业运行述态

我国1996年煤炭探明可采储存有的数量为1145亿吨,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挖掘量达到近10亿吨,是熬头产煤大国。其中,出产矿井和在建矿井占用可采储存有的数量的比例仅为27%,尚未利用的占73%。我国煤炭资源质量差异较大,烟煤、白煤比例较大(见表3),其中烟煤储存有的数量最高占总

量的75%。我国煤炭资源虽然比较富厚,但分布极不服衡。西部资源比较富厚,但地区发展比较滞后,运输也未便利;东部较少,但市场需求大,运输前提比较好;北部资源集中;南部分散且较少,而需求较大;是以形成为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式,煤炭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摆布。

可是煤炭仍将是我国的首要能量物质。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地区范围经济的不服衡性和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首要能量物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首要能量物质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具备不成替代性,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在最近完成的《神州可持续能量物质发展战略》研究陈诉中,20多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一致认为,到2010年煤炭在一次性能量物质出产和消费中占60%摆布;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例不会低于50%。“九五”期间,煤炭工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立异战略的确立和进步先辈挖掘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煤炭工业使成为事实了长足的进步,建成为了世界进步先辈水平的特大型矿井及采煤事人情。国家安排煤炭企业技改投资50亿元,重点对于矿井、选煤厂和石煤电厂等15四个工程进行技术改造。2000年与1995年比拟,国有重点煤矿全员效率由每工1.8吨提高到2.5吨;采煤机械化程度由72%提高到75%。今朝,已建成为了一批高产高效矿井,并有一批高效高产在建矿井正在紧着建设(见表2)。

3、煤炭资源近况不容乐不雅

熬头,煤矿点多面广,财产集中度低,资源设置分歧理,资源浪费紧张。我国已利用煤炭资源量3469亿吨,大型矿井占用资源量约680亿吨,中型矿井利用资源量300多亿吨,而小型矿井利用资源量达2500多亿吨,其中,州里煤窑占用资源达2200多亿吨,而且很可能是优质资源。小型煤矿回采率仅10%-15%摆布,州里煤矿资源回采率仅10%,大中型矿井资源回采率也不高,资源浪费紧张,触目惊心。

第二,尚未利用资源中可供建井的可采储存有的数量紧张不足。我国尚未利用资源量6563亿吨,其中,精查617亿吨,详查1086亿吨,普遍调查1500多

亿吨,找煤3400多亿吨,找煤资源量占50%。按照煤炭资源综合评价,可供大中型矿井利用的精查资源量仅300亿吨摆布;优等详查资源量约420余亿吨,精查勘探选择的余地半大,响应的普遍调查资源也不足,资源外部研发前提差。

表1 神州首要能量物质探明贮量(1999)

石油 煤炭 天然煤气

贮量 3.3Bt 114.5Bt 1.31Tm

3占世界贮量比2.30% 11.60% 0.90%

贮量/产量 20.6 110 5

5全球贮量/产量值41 230 61.9

资料来历:神州能量物质信息网

表2 加速建设在建矿

地区 在建矿井数 在建能力(万吨)

华北地区 11 3690

东北地区 7 1535

华东地区 5 940

中南地区 1 240

西南地区 1 180

西北地区 1 150

合计 26 6735

资料来历:按照涉及集会资料整理

表3 神州煤炭各类类的据有比例

按含碳量 低变质烟煤 中变质烟煤 贫煤白煤 褐煤

比例 33%

按含硫量 特低硫煤、低硫煤 低中硫、中硫煤

比例 56% 33%

按灰分 低中灰、中灰煤 特低灰、低灰煤

比例 76% 22%

按发烧量 发烧量高、中高热值煤 中低热值煤

比例 92% 很少

五、总结

我国煤炭资源富厚,是上风矿产,是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量物质的重要物资基础。可是,煤炭资源近况不容乐不雅,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存有的数量和

人均据有量少,资源浪费紧张,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紧张制约着煤炭资源的研发,必须科学地、客不雅地认识我国煤炭资源上风和资源近况。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煤炭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炭可能转化成为新型洁净能量物质,减少研发使用过程当中所造成的污染。最近十多年来洁净煤技术产生重大冲破,今朝我国已经研究出脱硫、脱氮、除尘和煤炭气化、液化、水煤浆等技术。这些个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将使煤炭的应用基本上可以兴许达到环保要求,从而树立起全新的形象。此外,煤炭的应用范畴不断拓宽,正在慢慢开脱单纯的一次性能量物质形象。在炭化工方面,今朝已经可以从煤炭中提炼出硅、木焦油、苯等上百种化工产物。煤炭液化和“煤变油”技术的研发,使煤炭改变了其原始的固体型态,使用范畴至关广漠。煤炭是我国最安全、最经济、最靠患上住的能量物质。我国煤炭资源总量远远跨越石油和天然煤气资源;随着高科技的推广应用,煤炭出产成本正在并将继续减低;洁净煤技术已取患上重大冲破,这些个都将使煤炭成为价格低廉、洁净、靠患上住的能量物质。

第四篇:榆林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榆林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最近,市政协教科委组织有关专家委员组成调研组,在李瑞副主席的带领下,就榆林市文化产业发展课题开展了调查研究与研讨论证,并赴广州、深圳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几年来我市文化建设主要成就

近几年来,随着榆林经济的飞速发展,榆林市文化事业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就。

(一)文化精品不断涌现

近年来,我市文化创作与文化演艺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化精品。歌曲《在这片土地上》荣获陕西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吉祥腰鼓》荣获全国群英奖,《三边轶事》、《西口情》两度获得全国青少年舞蹈大赛金奖,《陕北大秧歌》荣获全国民间舞蹈展演活动金奖,市舞协各类作品获省级以上各种奖项300多项。

歌舞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荣获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戏剧《嘎达梅林》、《牛二蛋与马寡妇》分别获中国戏剧文学奖,曹禺戏剧奖。市文工团创作的现代戏《无事忙》、《分分离离总关情》获国家级创作奖。

其他诸如小说、散文、诗歌、影视剧等创作也呈雨后春笋态势,佳作不断涌现,极大的推动了我市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了全市的文化繁荣。

(二)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资源不断得到保护与发展

近些年来,榆林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发掘与保护。手工艺术方面像剪纸、泥塑、根雕、石雕等都得到了不断发展,特别是榆林剪纸、绥德石雕等民间艺术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初步迈出了向产业化发展的步伐。民间说唱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横山说书、清涧道情、伞头秧歌、腰鼓等在丰富民间文化生活方面有较大市场,民歌音乐方面,陕北民歌、信天游、酒曲、唢呐等在节日庆典及日常生活中不断得到发扬广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丰富的人文及宗教遗产带动了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

1、人文历史景区如镇北台、红石峡、统万城等,近几年接待游客数量剧增,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2、宗教庙会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地方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如白云山道教文化景区逐步成为西北著名道教文化游览胜地。此外,神木二郎山、镇川黑龙潭等也日益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注入活力。3、大量古迹的修复保护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榆林古城步行街、古城墙、凌霄塔进行了维护修复,使塞上名城“六楼骑街”风采再现。

4、红色文化资源在宣传中国革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沁园春*雪》诞生地袁家沟,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毛主席东渡黄河景区等都成为榆林文化旅游业的亮丽风景线。

5、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为榆林的文化传承以及促进榆林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目前,我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加到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址15项。丰富厚重的文化遗产使榆林的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四)文化节会在榆林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截止2009年我市共成功举办四届旅游文化节,为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大型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如《走向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书画摄影展,陕北民歌军营行等文化活动,促进了榆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3、文化论坛如陕北民歌城市高峰论坛、世界民歌论坛、和谐发展——白云山论道等大型文化节会活动都为宣传榆林、展示榆林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五)“书香榆林”活动促进了榆林公共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开展书香榆林建设活动。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社区、书香新村,在榆林不断涌现;送电影、送书籍、送文艺等文化下乡活动如火如荼。对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丰富市民精神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实施重点文化建设工程,市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榆林大剧院、新闻大厦等重大建设项目均纳入建设议程。此外,全面修复改造榆林、米脂等七个影剧院、吴堡等六个县级图书馆、绥德等7个文化馆及神木等4县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建设任务,为榆林公共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我市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但文化体制改革起步晚、进展慢,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与我市迅猛发展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文化大市的要求也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化水平较低,比重占经济总量很小

2009年我市文化演出、电影、艺术培训、文化娱乐、民间艺术、网络文化、文博旅游、音像制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产业总产值为4.78亿元,占全市GDP的0.7%,远远低于周边延安、鄂尔多斯等城市的平均水平,产业化程度较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很小,自我发展能力也较弱。

(二)缺乏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及知名品牌的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文化机构621家,数量虽然不少,但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产品很少或没有,规模小、实力弱、组织形式单一,全市没有骨干文化企业可以承担引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任。

全市无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无文化产业园区,没有形成辐射全省乃至影响全国的标志性文化产业基地,因而在文化产业行业形不成拉动效应。

我市知名文化品牌在数量上应当说不少,尤其在民歌方面,如《三十里铺》、《兰花花》、《五哥放羊》、《赶牲灵》、《走西口》等,但没有精心打造形成精品,大多以单一的演唱为其表现形式,对潜在价值挖掘少,内涵延伸少,未形成衍生产品和产业链。此外,如镇北台、统万城这些在全国应属知名度很高的人文遗产,由于宣传包装不到位,产业化运营不足,因而其潜在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形不成核心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滞后

我市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但产业化发展路径不明晰,缺乏长远统一规划和协调机制。近年来表面上各种文化活动、外来演艺演出十分繁盛,但其处于自发和无序发展阶段,缺乏主题或主题散乱,对榆林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不大,总体上还处于迎合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需求盲目释放。

(四)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匮乏

1、榆林高等院校少,文化产业专业研究机构少,文化人才培养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榆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现有的文化艺术人才未能合理利用,基本上各自为阵。尤其是创意设计、动漫、网络等新兴文化产业人才更是十分短缺。

3、事业型、创新型、懂文化、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一将难求,资源虽丰厚但缺乏将资源转化成效益的人才,这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4、缺乏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激励的规划和机制。

(五)人文旅游内涵浅、效益低

榆 林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基本处于原生状态,内涵浅、效益低。

1、景点零散,内容单一,可游可看项目少,没有进行系统整合。

2、很多景点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但挖掘少、宣传少、展示少。

3、无衍生产品,未形成产业链,文化旅游尚处于观光游的初级阶段。

(六)鼓励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我市虽然资金雄厚,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处于成长期,风险较高,如果这方面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就会处于观望状态,望洋止步。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处于整改阶段,实力相对较弱,融资能力十分有限,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支持上也心存疑虑,因此,急需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七)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存在误区

1、根据调研座谈,我们感到部分人对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城市综合实力的意义认识不足,在推进体制改革中有一定的畏难抵触情绪。

2、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是纯政府行为,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的推动、提高和丰富人民生活的作用认识不足。注重文化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或轻视其经济属性。

3、把发展文化产业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同起来。最近我市举办的一些文化产业研讨会以及有关文化产业的研讨文章,在对文化产业整体思路上未能跳出文化产业即旅游业的认识误区,未能触及到更深更广的领域。

4、文化体制改革的宣传动员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整改氛围,在文化生活中只有公益事业概念。缺乏文化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形成经济新增长点的认识。

5、在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增加文化产业投入等方面,不能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显得重视不够。

三、榆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当前我市文化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广大群众文化需求日益旺盛,文化消费快速增长,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地位。我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加上科技迅猛发展,文化传播渠道不断拓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市应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化认识,把“文化强市”上升到战略高度

榆林区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完全具备建设文化强市的条件和优势。把“文化强市”上升到战略高度,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或文化发展纲要,对榆林的全面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文化强市将极大提高榆林全市市民的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从而成为促进榆林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文化强市又是调整改变榆林以能源资源发展为主的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文化是清洁能源,文化产业是低耗能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优化榆林经济发展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和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管理体制

1、文化产业涵盖内容广泛,关联性强,市场化程度高,客观上需要一个能够实行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的管理机构。建议成立榆林市文化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由市委或市政府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负责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协调、组织、指导工作。

2、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按照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将其列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把完成目标任务情况作为考核县区及有关部门的重要内容。

(三)以改制为契机,整合资源组建骨干文化企业

借改制之机,将我市转制企业如演艺娱乐、广告印刷、民间艺术、影视传媒、文化经纪等方面的人力资源以及优良资产、高端技术等分别整合成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比如,整合榆林镇北台、红石峡、古城步行街、沙地植物园等旅游文化生态资源,组建榆林市旅游集团公司,整合榆林民间艺术团和榆林市文工团等文艺团体,组建榆林演艺集团公司等等。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扶持,使资源得到充分发掘利用,培育引领榆林发展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

(四)建立发展文化产业深度合作机制,促进榆林文化产业发展

榆林在高科技方面处于先天不足状态,因此与科技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尽早、尽快联盟,依靠科技创新来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

与国内、省内知名大学及文化专业研究机构、文化传媒公司合作创作展示榆林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每年推出一到两部反映榆林地域文化、榆林历史及榆林风土人情的影视作品。每年制作发行一批陕北民歌手演唱的以陕北民歌为内容的MTV作品。着力打造知名文化品牌,用广播剧、电视剧、秧歌剧、电影、舞蹈、动漫等表现形式对历史文化知名品牌《三十里铺》、《赶牲灵》等进行改编,将这些资源产品化、市场化、规模化,逐步达到多样化,改变过去单一表现形式。

与国内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或传媒公司合作或买断一档栏目播出权,创办榆林大舞台。有计划分步骤推出榆林戏剧、剪纸、说书、工艺雕刻、民歌演唱、秧歌、腰鼓等反映榆林黄土文化、体现边塞风情等宣传榆林形象的文化艺术精品。

与高新文化科技企业联姻,依托榆林丰富文化资源素材发展创意、艺术设计、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其向产业化发展。

(五)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扶持和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根据榆林旅游文化资源禀赋特征,要重点打造以边塞文化、陕北黄土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精品。

——打造红石峡、镇北台景区。把沙漠生态植物园、镇北台、红石峡融为一体进行规划,打造榆林标志型旅游文化品牌。

延伸恢复镇北台东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明清长城,西与红石峡景区连接,形成大漠景观走廊。

在红石峡或镇北台区域建造反映历代边塞文化的边塞诗词碑林,增加游览文化内涵。

修复镇北台历史上的附属建筑,如款贡城、易马城,充分体现和展示榆塞边关的历史文化,改变镇北台孤立单一形象,增加可游产品和内容。

将镇北台、红石峡之间改造成展示民间工艺、文化艺术品的文化走廊,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包括雕刻、泥塑、剪纸、纪念饰品、榆林小吃、民间艺术演艺等,丰富和创新景区文化旅游。从红石峡到镇北台,游客以步代车,满足吃、行、游、购、娱的需求。

——打造古城一条街,出台优惠政策,恢复茶馆、酒肆、豆腐坊、铁匠铺等体现原生态风貌的产品。——打造统万城、杨家城景区。在统万城、杨家城原址附近重建统万城与杨家城,展示匈奴王国的强悍与风采,展示和演绎杨家将满门忠烈、脍炙人口的传奇。

——开发陕北黄土文化资源,建设陕北文化民俗村或陕北黄土风情园。

——打造旅游文化精品,通过文化名人打造演艺精品,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台极具国内外影响力的、反映榆林地方文化特色,具有榆林标志意义的大型文艺实景演出,使其成为面向旅游市场的又一精品,进而促进旅游业发展。这是外地成功发展旅游业对我市很好的启示。

总之,让展示边塞文化与陕北黄土文化,成为榆林旅游的两张靓丽名片。

(六)完善高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使用引进的政策机制

推动榆林文化产业发展关键在人才,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确立人才优先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完善人才规划、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方面的机制,并尽快出台配套政策,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拓展人才培养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批文学创作、影视剧创作、编导、戏曲创作、动漫制作的领军人物。应建立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和文化旅游学校。

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予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在职称评定、培养使用、奖励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

大力引进大批文化产业方面懂策划、懂管理、懂经营的人才,引进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研发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占据文化科技制高点的人才。

在我市营造一个文化创意人才、文化技能人才、文化营销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研究人才快速聚集的氛围。形成一个孔雀飞榆林的生动局面,营造吸引人才生存、成长、创业的良好环境。

(七)政府主导,推进多元化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市级财政应增加文化产业投资预算,“十二五”期间应至少投入10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振兴发展榆林文化产业,重点在旅游景区、演艺娱乐、文化园区、文化会展、文化传媒等领域增加投入并逐步扩展到其它领域。建议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榆林市民间资本雄厚,尤其是部分能源企业苦于市内没有好的投资项目,资金闲置或流向市外。相反,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我市处于初级阶段,项目众多但投资不足。应大力发展集体、股份制、民营、个体及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市政府可选择两家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对我市现有文化改制企业或市内旅游景点进行注资重组打造。可以考虑将红碱淖等景点交由民营企业投资开发,探索投资收益分配的合理机制,让民间资本优势充分发挥作用。政府应给予积极的政策扶持和服务管理,促其健康发展。这样,既可使资金进行合理流动,也能达到使企业实现产业调整和结构转型,对全面发展我市文化产业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八)充分发挥文化节会的平台作用

我市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旅游文化节,在规模、规格、影响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应当进一步发挥其功能,扩大其影响。

节会期间,应邀请央视等主流媒体参加,同时在中央台、凤凰台制作广告片,强势宣传,形成广泛影响。要把节会办成展示产品、促进文化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会,尤其应把我市的特色文化通过盛会得以充分展示,催生产业化。通过节会把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每年取得的成果进行宣传与推广。

通过文化节和文博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把我市文化旅游节会活动打造成精品,在吸引参会团组、机构,扩大展会面积、参加商数、观众数量方面,进一步有所创新,把文化旅游节办成西北、全国乃至有世界影响的盛会,成为榆林文化产业的知名品牌。

(九)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发挥基地的带动效应

设立园区和基地是文化产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和实现集约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重要表现形式。

我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首先作好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成立园区建设机构,为文化产业提供研究、生产经营场所,提供办公、通讯、网络等服务设施,降低入园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

把园区建设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提升产业园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达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

第五篇:榆林市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调研和思考

榆林市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调研和思考

榆林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振中

党中央在十八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全过程。以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关乎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高度。榆林以典型的资源开发迎来了千载难遇的黄金发展机遇期,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榆林的发展喜忧并存不容乐观。

一、榆林生态建设的巨大成就

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榆林人以一种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精神,在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自然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南治土,北治沙”的生态建设基本方针。在这块土地上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生态建设工程。

林草覆盖率:全市从建国前的1.8% 达到目前的30.8%。

林草郁被度: 郁被度0.7以上的林草面积已达1500万亩。

造林保存面积:从建国前的63万亩增加到目前的2008万亩;在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处,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面积175万亩的4条大型防护林带。

固定沙地:占到沙化土地总面积81.2%,流动沙地只占沙化土地的5.7%。

流沙治理:境内860万亩流沙有600余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实现了区域性的荒漠化逆转,150万亩农田实现了林网化,恢复和改良草场2295万亩,沙区初步治理度达到69.1%。沙丘年移动速度:从5~7米降到1.68米以下,沙区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比50年代减少了76%。

沙尘暴出现天数:每年沙尘天气由上世纪60~70年代的20多天,减少到10天左右。每年浮沉扬沙天气由66天减少至24天,林网地的风速降低28.8~49.4%。

新增农田:通过引水拉沙、垫土改良、围堰造地等措施,在沙漠腹地,累计新增农田160万亩。

榆林人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将数百年来被破坏的地表植被提高了20多倍。初步形成北部“林灌固沙-固沙培地-培地种粮-粮农促牧”的林灌农牧复合经营生态农业模式;南部达到“退耕还林(草)-粮食增产-牧业增值-水保增效”农林牧水协调运行发展的“镶嵌式”生态经济模式,为榆林生态环境逐渐步入良性循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榆林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酷现状

近年来,我市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而生态环境建设因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破坏十分严重。全市煤炭采空区500余平方公里,已形成塌陷区118平方公里。大面积的塌陷,致3331户、13426人受灾,5158间房屋和12.6万亩水地、旱地、林草地损毁。采油区的河水污染超标7倍,导致河水污染不断加剧;长年得不到改善;地表裂隙、山体崩塌、马路开缝、乔木枯死屡见不鲜。

榆林市全境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已成为严酷的现实。全市湖泊由开采之前的869个减为70个。榆阳沙河下降2.62米、神木尔林兔镇庙壕下降0.97米、靖边梁镇柳桂湾下降5.32米。分布于北部县的大部分海子水面缩减或干涸,闻名遐迩的红碱淖水面下降约2米,天然湿地严重萎缩。

河水的污染比断流更令人瞩目惊心。最新的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无定河、榆溪河50%的断面超过水域功能标准,全年水质评价均为Ⅳ~Ⅴ类水质。能源开发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物也在逐年递增。2011年排放废气256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排放废水5000多万吨,同比增长11%,排放废物1500多万吨,使矿区垃圾、尘埃、氮氧化物、悬浮微粒、二氧化硫含量快速上升。

更让榆林人困扰的是,紧傍榆林城区十余公里的范围,也被国家和地方批准为大型煤炭开采区,煤炭开挖正在疯狂地破坏着榆林城区周围的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同时无情地呑噬着榆林人民半个多世纪苦心经营起来的脆弱植被。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治理的政策缺失

我们需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但是如果资源开发所诱发的地表塌裂、水位下降、山体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导致植被破坏和土壤、水源、大气污染的生态危机和许多隐患无法解决,那么以开发资源所换取的这种经济发展将从根本上失去意义。

1、暴利引发资源无限制开采

榆林每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10亿元的地下财富,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全球6家500强企业、20余家央企和省国企、百余家地方企业,在榆林当地注册以煤炭开发为主要业务的各类公司,基本处于毫无限制地开发地下资源的状态。目前榆林年产3亿吨原煤的概念,就是每小时约3.4万吨,每天80余万吨原煤昼夜不停运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地区。

2、生态补偿费严重不足

陕北能源开发会议每年都定期召开,而陕北生态治理、生态补偿会议却从未召开。资源开发加快地方利益的转移,生态损失与生态补偿费悬殊巨大。每开采一吨原煤和原油造成生态环境的损失是58元和260元。在单位经济成本核算中,当地老百姓得到的生态补偿费不足投资商所获利润的1%,大概不到国家、地方政府、集体和个体在生态建设中累计投资总额的5‰。

3、资源税征缴标准远不到位

国家规定资源税征收标准为煤炭0.3~5元/吨、石油8~30元/吨、天然气2~15元/千立方米,我市执行的标准是煤炭3.2元/吨、石油28元/吨、天然气12元/千立方米。近3年来,全市征缴的资源税是12.3~15亿元,而榆林市每年的生态灾害代价在160亿元以上。征缴的资源税是生态代价的10%左右。全市每年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代价超过了同期地方财政收入。

4、谁开发谁治理政策远未落实

“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引发、谁治理”是国家制定的刚性政策。但是“谁破坏、谁恢复”,破坏的程度很难鉴定。资源开发引发的破坏现象是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资源开采要引发大面积塌陷,涉及大批移民搬迁和社会问题,远远超出了开发者的治理能力,“谁引发、谁治理”就完全成了一句空话。

5、生态建设滞后于资源开发

在榆林市的跨越式发展中,虽然没有带血的GDP的特征,但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不平衡不科学的发展状态中,20多年来的能源开发在生态建设上欠下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债务。资源开发绝对具有“吃祖宗饭,断后代根”的基本特点。如果我们没有能力解决资源开发给我们当地带来的生态环境灾难,就理应控制资源开发速度。

四、对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今天经济快速发展的榆林,应该在同类资源型市建设中创建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互为依托的模式。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地方立法。

借鉴国内外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立法经验,探讨进行地方立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

环境补偿机制和生态赔偿金制度,用法律手段解决资源开发引起环境破坏的问题。加快推进煤矿采空塌陷区的进度和治理力度。

2、建立生态价值化核算体系。

建立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估量化体系。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控对策。在榆林境内,无论任何企业,必须将生态建设纳入开发资源的基础成本,决不能够把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当作“两难选择”,而敷衍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基础投资。

3、举行不定期的公众听证会。

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建立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公告制度。这些做法理应得到政府和任何一家在榆林境内开发资源的企业、公司的认可。

4、树立大生态科学评价系统

榆林务必用生态市建设和保护的刚性目标束缚超速开发资源的行为,用蓝天碧水的环境治理衡量资源开发的生态灾难。应用生态经济学和生态产业原理,把生态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真正贯彻落实“三个转化”基本目标,走集约科学发展之路

5、强制性推广煤炭填充技术

填充开采是一种高效的科学的采煤技术,不仅使煤炭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而且彻底改变了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式。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专家测算在榆林推广这种技术,每吨煤炭增加80-180元的开采成本。依靠资源开发连续10年在陕西省经济增长第一位的榆林,应该义无反顾地率先推广这种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因煤炭开挖引起的地表塌陷以及一系列生态灾难。

榆林正在完成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应该连续敲响生态忧患这一面警钟,才能建成山川秀美、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生态文明的新榆林。

下载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情况调研报告(节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情况调研报告(节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榆林市项目用地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榆林市项目用地情况的调研报告-----------------------来源:作者:日期:2009-12-24 10:42:15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组织专人就全市项目用地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

    榆林市农业机械化学校编制调研报告

    榆林市农业机械化学校清理规范报告 榆林市农业机械化学校主要职责和机构编制规范具体情况如下: 榆林市农业机械化学校,经费管理形式为财政全额拨款 1、主要职责为: (一)全市农业......

    关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补偿机制的思考

    关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补偿机制的思考 兴文县课题组近期,兴文县政府课题组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乡镇、村组、农户和煤炭企业,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对兴文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

    关于生态补偿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海南”的决策,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把东南部山区的××乡列入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建设范畴的决定,首批实行生态补偿制度,出台了《××县关......

    关于生态补偿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海南”的决策,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把东南部山区的××乡列入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建设范畴的决定,首批实行生态补偿制度,出台了《××县......

    榆林市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办案情况调研报告

    榆林市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办案情况调研报告按照省纪委审理室通知精神,我市案件审理室将依纪依法办案情况作为今年调研工作的重点,市、县区两级普遍开展了调研活动。市纪委组......

    关于促进榆林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专题

    关于促进榆林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 ----------------------- 来源:决策咨询委 作者: 日期:2011-10-8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组织专人就全市房地产业发展情况进......

    关于促进榆林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榆林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调研报告------------------------------------------------------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日期:2011-10-8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组织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