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绞线入厂检验规程
钢绞线进厂检验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本公司钢绞线入厂入库检验的验收标准。
二、验收职能部门职责
1、钢绞线入厂检验由质检员负责,并指定检验员负责质量验收。
2、采购部门应主动提供产品合格证书、供应商信息及采购合同。
3、质检员对钢绞线入厂检验后,填写入库检验报告,保存备查。
4、未经检验员验收的钢绞线不得入库。
5、钢绞线应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室内仓库,下垫木条,上盖苫布,严防淋浴或受潮。
6、经检验不合格的钢绞线,由质检员提出书面报告,并进行隔离,杜绝进入下道工序或入库;并把不合格品检测报告交给采购人员。
三、钢绞线检验方法
1、验证供应商信息,看是否是正规厂家,并查看该厂家近年是否有违规记录。
2、查看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及材质报告。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材质报告中钢绞线产品名称、规格、数量是否与所购一致及是否有厂家质检员验收签字。
3、钢绞线外形尺寸检验,采用抽样检验。(1)目测表面质量(2)用游标卡尺对产品直径进行测量应符合质量证明书及规定要求(3)力学性能实验由本公司检测室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四、附件规则
项目的检验结果全部符合上诉规定时,则该批产品为合格;任何一项检验项目的检查结果未达到上诉规定时,应加倍抽检;查出的不合格品应及时隔离,如对该批次产品抽检出现超过规定数量的不合格品和屡次出现不合格品的供应商做好记录,一并交给采购部门处理。
第二篇:钢材入厂验收检验规范(含检验规程封面)
钢材入厂验收检验规范 1.验收目的
为保证我公司采购的钢材质量符合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要求对供方提供的钢材及质量证明的执行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公司采购的以及集团公司提供的各类钢材。这里的钢材指通过塑性变形(冷热轧、冷拉拔)获得的,具有一定外形的型钢、钢板、钢管、钢丝等的钢铁材料产品。3.相关文件与标准
GB/T4336-1984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4.验收条件与地点 4.1 交货状态
订货合同或技术协议中有规定的,按照规定的状态验收。没有规定的,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通用交货状态验收。
4.2 供方按批次出具钢材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中的各项检验结果应符合标准,质量证明书应至少包含下列内容:
a.制造厂(供方)名、生产批号(或炉号)及合同号。
b.材料牌号和级别。
c.材料品种、型号、规格及交货状态。d.交货数量及重量。
e.全部检验项目的检验报告。
f.对于图纸或订货技术要求中有特殊要求的,质量证明书中还必须包含特殊项目的检验报告。
g.质量证明书必须有供方质检部门的检验专用印章、检验员签章,并加盖“合格”章交付。
质量证明书应签名齐全、填写规范完整,需要提供中英文对照的证明书的,必须按照我公司的标准执行。4.3 验收项目
a.核对质量证明书的符合性。b.钢材的涂色标记。c.钢材的外观和尺寸。d.钢材的重量。
e.如非必要,可以不检验化学成份。
f.供方提供的钢材应有合格标识,标识的形式由供方自主选定,但标识的位置应在非加工面上。
4.4 验收一般在我公司进行,也可在供方公司进行,或双方同意的第三方进行。5.验收规则 5.1 表面质量
5.1.1钢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折叠、结疤、夹杂;端头不允许有分层和缩孔痕迹。
5.1.2钢材表面允许有深度不超过尺寸公差一半的个别划痕、压痕和凹坑。
5.2 几何尺寸
5.2.1 钢材的实际外形尺寸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5.2.2钢材的几何尺寸可以免检,但在随后的加工中发现尺寸的不符合性,不能免除供方的责任。5.3 钢材的涂色标记与材料牌号标记
5.3.2 管材和线材可以不做涂色标记,但应采用其他方式(如挂标签)标识清楚。
5.3.3 不能用色标区分材料牌号的同类钢材,应在材料的两端用油漆写明材料牌号,或采用挂标签的方法标识,不允许有错写或漏写的现象。
5.4 钢材的重量
5.4.1 重量一般采用称重的方法检查实际重量,允许偏差为0~+6‰。5.4.2 不能称重时也可采用理论计算确定重量。5.5 化学成分
5.5.1 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或订货合同(或技术协议)。
5.5.2 如非必要,可以不检验化学成份。
5.5.3 如果需要检验化学成分,采用光谱分析,参照GB/T4336-1984《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的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执行。6.处理与标识
6.1 检验员根据验收规范对钢材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6.2 合格的钢材,检验员在入库单上写明合格件数并签章,以入库单作为标识。
6.3 不合格的钢材,检验员用黑色油漆标识“×”作为标记。
XX有限公司
批准: 原材料进厂检验规程汇编
JCGC--00
编制:
审核:
201X年8月
第三篇:材料入厂检验管理办法2013版
材料入厂检验管理办法
目的:本办法规定了入厂检验的方法,目的是防止不合格品原材料流入现生产,造成批量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有限公司所有原材料入厂检验。
归口部门:质保部负责“办法”的制定并实施,技术部负责原材料入厂检验指导书的提供。
管理办法:
1.原材料入厂检查验收
1.1.原材料入厂时由材料检验员按照“原材料入厂检验指导书”的要求,对原
材料的规格尺寸及外观进行检验。并做相应的记录。
1.2.在外观及尺寸检验合格后,检验员应按照“检验指导书”的规定核对附带的“材质报告”是否符合指导书要求。
1.3.外观及尺寸、“材质报告”均符合要求时,批材料视为合格,办理入库手续。
2.不合格项的处理
2.1.规格尺寸项的厚度、壁厚、直径不合格时,检验员通知采购部库管员做退
货处理。采购部库管员可请示采购部领导请求技术部评价是否可以让步接收。如技术部允许让步接收,由采购部提出让步接收申请,办理让步接收手续。如不允许让步接收,则由采购部办理退货。
2.2.对外观项不合格(包括表面翘曲、扭曲、锈蚀、麻坑等表面缺陷),检验员
首先通知库管员考虑挑选、退货。当无法挑选时由采购部库管员请示采购部领导请求技术部评价是否可以让步接收。如技术部允许让步接收,由采共2页第1页
购部提出让步接收申请,办理让步接收手续。如不允许让步接收,则由采购部办理退货。
2.3.对于规格项的长度、宽度不合格,检验员应通知采购部库管员,由采购部
库管员请示采购部领导作出退货或接收的决定。
2.4.如材料入库时没有附带“材质报告”的,材料外观及规格检验合格后检验
员在交检单上填写合格结论即可入库,但在没有补充“材质报告”验证合格前,材料不能发出。
2.5.对于进厂的材料没有“材质报告”的,检验员应在交检单上注明无“材质
报告”。以提示库管员需补充“材质报告”。
3.原材料的标识
3.1.原材料入厂检验合格后,由原材料库管员放在“合格材料”存放区,以区
域标识作为材料的合格标识。
3.2.允许让步接收的原材料视为合格原材料,由原材料库管员放在“合格材料”
存放区
3.3.入库时没有附带“材质报告”的材料视为可疑材料,由材料检验员在材料
包装上粘贴“可疑材料:无材质单”字样的标识。由原材料库管员放在材料“待检区”
3.4.对需退货的原材料,不能立即退货的,要放在不合格材料区。由原材料检
验员粘贴“不合格”字样的标识。
编制:会签:采购部/批准/:
共2页第2页
第四篇:工程材料入厂检验要求
工程材料入厂检验要求
1)材料入厂清单
施工商在材料入厂时,应附带《材料入厂清单》,经轻合金门卫“单物核对”后入厂 《材料入厂清单》应包含:材料名称、规格、材质(牌号)、数量等必要的信息;
2)材料进厂时,要进行材料质量和数量的验收,主要如下:验收材料出厂合格证、材质单、化验报告和其它有关证明单或化验单;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对材料进行数量验收。
3)钢筋入厂检验
①钢筋入厂时,需附《厂商质量证明书》;
②检验要求:
2-1)外观(表面锈蚀/有无裂纹/气孔/不得有结疤和折叠);
2-2)尺寸检验(直径);
2-3)材质检验符合标准符合GB1499-98之规定(成分含碳量不超0.25%,含锰量不超1.6%);
③具体检验成分及标准,详见附件1-钢筋检验成分及力学性能
4)钢材入厂检验
①钢入厂时,需附《厂商质量证明书》,钢材的质量保证书是否与钢材上打印的记号符合。每批钢材必须具备生产厂提供的材质证书.写明钢材的炉号、钢号、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等,并核对钢材的各项指标。钢厂提供的证明书若由材料供应部门保存,钢结构制造单位可抄录存档。
②检验要求
2-1)钢材的数量和品种是否与订货单符合。
2-2)钢材表面不得有严重损伤、腐蚀,锈蚀深度,不得超过其厚度负偏差值的1/2。
2-3)钢材厚度负公差不得超过厚度的10%
2-4)为保证质量,钢材使用边缘50mm和钢筋端头50mm切掉
2-5)防腐油漆,应有《质量证明书》,并验证其合格 ③具体检验成分及标准,详见附件2-钢材检验成分及力学性能
发现入厂材料与报价材料不符者,处以报价材料总价值的5倍罚款。
5)其他铝型材入厂检验
①外型尺寸、化学成分、室温力学性能、表面质量、阳极氧化和电解着色。
②表面检查方法:型材表面质量用肉眼检查,不使用放大仪器。对缺陷深度不能确定时,可采用
打磨法测量。对轻微缺陷的判定:在距型材至少3M处,由正常视力的人目测型
材表面时,不应发现缺陷存在。
③具体检验成分及标准,详见附件3-铝合金建筑型材检验成分及力学性能
第五篇:压力容器入厂检验细则
压力容器入厂检验细则
1目的为保证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确保新投用压力容器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检验规则。2适用范围
2.1本规则适用于最高工作压力小于35MP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常压容器的入厂检验。
2.2对有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应在本规则基础上,根据特殊要求,制定专门的检验方案,经批准后实施。
2.3本规则适用于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的压力容器入厂检验相关工作。
3编制依据
依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钢制压力容器》、《管壳式换热器》、《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钢制塔式容器》、《钢制焊接常压容器》、《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化工建设项目进口设备、材料检验大纲》。
4检验程序流程
见 附图1:压力容器检验程序流程图
5检验控制要求
5.1检验受理
受检容器方在委托检测站做压力容器入厂检验时需提供如下资料:
1)设备制造合同技术附件。
2)设备制造竣工图及其竣工资料。
3)产品合格证。
4)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
5)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常压容器除外)。
6)第三类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
7)其它特殊的资料。
5.2检验检测的准备
5.2.1检验人员
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能承担与资格证书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5.2.2检验场地准备
压力容器应摆放在有检验活动空间的场地。
5.2.3技术标准资料准备
检验前需准备下列技术资料:
1)合同技术附件所提到的技术标准。
2)设备制造的验收规范标准。
5.2.4编制检验方案
5.2.5检验仪器准备
各种检验仪器应符合检验精度的要求,并经计量检定合格证在有效期内;对规定的检验项目检测单位如
果不具备相适应的检验手段时,应委托有能力的检验机构进行。
5.2.6设备开盖
按检验要求拆除影响检验结论判定的人孔盖、封头、管箱以及遮挡检验的构件。
5.2.7清理打磨
清理打磨影响检验准确度的容器表面,使其满足检验检测技术要求。
5.2.8安全防护
准备安全卫生防护用品,射线检测辐射安全等准备。
5.3检验实施
5.3.1压力容器竣工资料审查
1)审查设计、制造单位的资质。
2)审查竣工图:竣工图样上应有设计单位资格印章(复印章无效)和竣工图章。竣工图章上应有制造单位名称,制造许可证编号和“竣工图”字样;若制造中发生了材料代用、无损检验方法改变、加工尺寸变更等,竣工图样上应有标注,标注处应有修改人和审核人的签字及修改日期。
3)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铭牌的拓印件。产品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包括《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4.1.4条的内容:至少应有产品主要受压元件材质证明书、材料清单、质量计划或者检验计划、结构尺寸检查报告、焊接记录、无损检测报告、热处理检验报告及自动记录曲线、耐压试验报告及泄漏试验报告,产品铭牌的拓印件或者复印件。
4)压力容器的安全监督检验证书:凡受《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管辖范围的压力容器应有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当地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机构出具的《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5)对于高压容器、第三类的中压反应容器和储存容器,设计单位应提供强度计算书;按JB4732设计的,设计单位应提供有应力分析报告。强度计算书的内容至少应包括:设计条件,所用规范和标准、材料、腐蚀裕量、计算厚度、名义厚度、计算应力。
5.3.2外观检查。
外观目视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查实物规格,结构型式,铭牌应符合设计规定。
2)容器内外表面不得有超过制造标准要求的变形、损伤、锈蚀等缺陷,复合钢板及衬里不得有鼓包、龟裂、剥落及其它异常现象。
3)有色金属设备表面不应有腐蚀斑点,金属或非金属压入物及异种材料的污染等缺陷。
4)设备表面不应有尖锐伤痕,刻槽等缺陷;其修磨深度不得超出制造技术规范的允许范围。
5)焊缝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弧坑、未填满等缺陷,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物不允许存在。焊缝咬边、表面凹陷、余高不得超出制造技术规范的允许范围。
6)有色金属容器的焊缝两侧不得有过烧现象。
7)当设计文件和容器制造文件对内表面或某些部位有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应用标准样块或粗糙度仪进行检验。
5.3.3结构检查
容器的结构是否符合设计图样,不等厚件的连接、焊缝布置、封头直边高度是否符合技术标准。
5.3.4尺寸检查
检查下列容器的主要结构尺寸和安装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
1)筒体和封头的最大最小直径、壁厚、长度或高度;
2)筒体的圆度、直度、棱角度、纵环缝对口错边量;
3)管口的位置、方向、长度、规格和连接方式;
4)法兰连接螺栓的规格、数量;
5)支座的高度,底板尺寸,地脚螺栓孔的位置、型式、尺寸和数量;
6)衬里和复合钢板的覆层厚度;
7)多层包扎压力容器、整体包扎压力容器的松动面积和热套压力容器热套面的间隙;
8)凸形封头的内表面形状公差及蝶形、带折边锥形封头的过渡段转角半径;
9)不等厚对接的过渡尺寸;
10)焊接在容器壳体上的其他连接件的型式、规格、尺寸和数量。
5.3.5材质复验
压力容器主体材质、紧固件材质复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复验。
1)第三类压力容器、钢材标准规定的抗拉强度σb>540MPa的压力容器应对筒体和封头进行硬度检查。检查时应分别抽查两处以上,检查中发现异常的部位,应补充进行金相或其他检验。
2)高压容器和低温容器的紧固件应进行硬度、磁粉或着色渗透检测,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一。
3)高合金钢、特殊用途用钢、有色金属的主体材料应进行光谱分析鉴定其主要合金成分,检查时应分别抽查两处以上。
5.3.6主体焊缝无损检测
5.3.6.1埋藏缺陷检测
当设计文件规定对焊缝要求做射线或超声波检测的,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要求全部检测的,应抽查5%以上;
2)要求局部检测的,根据其它项目检查情况抽查;
3)容器的焊缝检测部位首选丁字焊缝和外观几何尺寸检查存在问题的部位;
4)抽查时,宜先用超声波检测,发现有缺陷后再用射线复检。
5.3.6.2表面缺陷检测
下列容器的焊缝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其抽查数量不少于焊缝总长的25%。
1)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0Mpa;
2)标准抗拉强度σb>540MPa的及Cr-Mo合金钢;
3)堆焊表面;
4)复合钢板容器的复层;
5)耐蚀衬里容器的金属衬里;
6)奥氏体不锈钢容器;
7)有色金属容器;
8)接管。
5.3.6.3容器焊缝无损检测的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和设计规范的要求,发现有缺陷时应扩大抽查比例直至全部复验。
5.3.7 硬度抽查
下列容器的焊缝应进行硬度抽查:
1)设计文件对焊缝硬度有要求的;
2)压力容器在使用中有应力腐蚀倾向的;
3)Cr-Mo钢、标准抗拉强度σb>540Mpa的。
5.3.8内衬检查
搪瓷、衬胶以及其他非金属材料衬里的容器,应对衬里层进行电火花检查。试验电压值应符合设备制造技术文件的要求,试验过程不得使衬里层遭受机械损伤或其他性质的损坏。
5.3.9厚度测量
5.3.9.1承压壳体每块板测量点数应大于2点,接管测量每段大于2点,测量厚度应在设计规范允许范围内。
5.3.9.2衬里或复合钢板的覆层厚度。
5.3.9.3测量衬里层与基材的贴合度。
5.3.10压力试验
当超标缺陷经过返修后或在资料审查时对制造厂的试压有怀疑时,应对压力容器进行压力试验,试验要求与程序遵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5.3.11其他检验
5.3.11.1换热器还需检验下列内容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应拆除管箱,检查管口、密封面以及换热管的弯曲状况。
a)换热管与管板采用焊接连接的,检查焊缝不得有裂纹、深孔、飞溅等缺陷;
b)换热管与管板采用胀接连接的,检查换热管口端内表面,胀痕应均匀,无胀接紧密性缺陷,无急剧的棱角,胀接长度不应超出管板背面(壳程侧);
c)换热管不应有明显的弯曲,堵塞现象;
2)U形管换热器除应符合上款外,一般应进行抽芯。检查壳体内表面、管束外面及折流板,不得有变形、划伤、严重锈蚀等现象。折流板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
3)同一根换热管的对接焊缝,直管不允许有对接焊缝,U形管不得超过一条,最短管长不应小于300mm;包括至少50mm直管段的U形弯管范围内不得有拼接焊缝。
4)换热管伸出管板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5)关键的重要换热器奥氏体不锈钢换热管应根据设计文件用涡流方法进行探伤和测厚检测。
5.3.11.2塔类设备还需检验内容:
1)检查塔内部件的装配尺寸;
2)检查塔盘及塔内其他部件的结构型式,加工精度,应符合制造图纸的规定。
3)塔盘的平直度应符合制造技术条件的要求,浮阀塔盘的浮阀应能灵活动作且开度一致。
4)有特殊要求的不锈钢塔盘应做光谱分析鉴定其合金成份,且应符合材料标准的规定。
5)每批每种塔盘抽查数量不少于两层。
5.3.11.3 设备吊耳检查
1)检查吊耳是否设计合理;
2)检查吊耳与筒体的连接焊缝是否满足要求。
5.4检验结果汇总
检验人员将各项检验结果汇总后,根据验收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以及制造图样要求进行定性、定位、定量判定。
5.5出具入厂检验报告
现场检验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出具入厂检验报告,报告必须工整清晰,一式三份,报告编号由管理室统一编号,报告必须由持证人员签字,有资格的人员审核,审批后加盖检验专用印章再发放二份至委托方,一份存档。对判定为不符合验收标准规范的项目应对不符合原因进行阐述。
附图1 压力容器检验程序流程图
附加说明:
对本程序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必须”,反面词一般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应”,反面词一般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宜”或“一般”,反面词一般采用“不宜”。本标准由工程管理部负责提出并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