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协件入厂检验规则

时间:2019-05-13 18:0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协件入厂检验规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协件入厂检验规则》。

第一篇:外协件入厂检验规则

外协件入厂检验规范

1.范围

本规则使用于公司主生产所涉及到的结构件、锻造件、机加工件及企业自行提供样图,技术要求的标准件等外协产品的检验.2.目的为了对入厂外协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防止未经检验、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和加工,以确保入厂外协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司主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别制定本规则。

3.术语和定义

3.1供方

提供产品的组织和个人

3.2让步

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和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3.3检验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3.4技术协议

供方和顾客之间从技术角度出发以任何方式传递的,双方同意的要求。

3.5AQL

在抽样检验中,生产方和使用方共同认为可以接受的连续交验批的过程平均上限值,用不合格率(%)或每百单位产品缺陷数表示。

4应用文件

4.1、Q/BGG0705-2003供方评价控制程序。

4.2、Q/BGG0805-200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3、Q/GBB0712-2005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4.4、Q/BG13-94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4.5、Q/BG12-90机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4.6、Q/BG10-90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4.7、BG5779.1-86、GB5779.3-86、GB/T3098.12-1996紧固件表面缺陷。

5.检验规则

5.1、外协件的检验人员应由质保部指定具备外协件检验相关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担当。

5.1.1、从事外协件检验的工作人员,应熟悉与掌握外协件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等相关知识。

5.1.2、外协件检验人员对公司近几年常用的外协件的品种类型、特点有较具体的了解,同时对供方的加工工艺方法及设备加工能力及生产经营状况有一般性的了解。

5.2、外协件入厂检验程序依照Q/BGG0803-2003中的第六页执行。

5.2.1、外协件入厂后、由企划部外协人员填写“材料报检单”(一式两份)向质保部进货检验人员检验,报检单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图号、数量、生产厂家等。

5.2.2、报检时,企划部外协人员应将产品质量证明书等有关质量凭证提交检验人员审核。

5.2.3、凡不属于“合格供方名录”中的供方或未按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Q/BGG0705-2003《供方评价控制程序》中的规定原则选择的供方提供的产品,检验人员不予受理。由企划部负责退货。若有特殊情况,企划部应提出书面申请,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进行进厂检验。

5.2.4、凡没有生产厂家检验合格证及有关质量凭证的产品、标识不符的产品,或质量证明书或其他质量凭证审核不合格的产品检验人员补予受理,由企划部负责退货。若有特殊情况,企划部应提出书面申请,报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进厂检验。

5.2.5、原始凭证审核合格后或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后,检验人员应立即按照“外协件进厂检验规则”及检验指导书并依据本公司产品设计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或技术条件及合同规定进行检验,企划部应予以配合。检验人员应做好检验记录。

5.2.6、凡需要进行理化性能试验时,应由检验人员取样后委托理化中心进行。

5.2.7、进厂为协件的数量(质量),由企划部由企划部库管人员负责验收。

5.2.8、检验结束后,检验人员应在报检单上签署检验结果。

5.2.9、对检验合格后的外协件,由质保部进货检验人员签发“进厂产品检验合格证”,凭此证企划部方可办理外协件的入库、结算、付款手续,否则不得办理。

5.3、对以下几类外协件的入厂检验应按图纸要求全项、全数检验:

5.3.1、对本规则5.2C、5.2D条款规定的经营管理着代表批准进厂的外协件。

5.3.2、对产品品质性能及行车使用安全性将产生较大影响的入厂检验外协件(如:车辆底盘、转向架、车轴、传动轴、三箱齿轮等)

5.3.3、首次签定合同意向的供方生产的外协件。

5.3.4、有特殊要求外协件。

5.4、对于批量较大、数量较多的通用型外协件,如:螺栓、螺母、涨拉铆钉以及对行车安全、产品质量性能无较大影响的机加工零部件,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运用合理的抽样方案进行检验,尽量节省检验时间和费用。这里推荐使用国标GB/T2829-1987周期检查方案表,GB/T2828-1987记数调整型抽样检查方案表。在此就GB/T2828-1987技术调整型抽样检查方案表的使用方法简述如下: 例:有一批零件,数量N=1000用一次正常检验抽样方案,按使用者要求确定合格质量水平AQL=2.5%。由样本大小字码查得样本大小n=80,再由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表中得合格判定数Ac=5,不合格判定数Re=6,则次批产品的合格与否有如下判定,即抽取 80个样品进行检验,若不合格品数d 5时,则该批产品合格;若不合格产品数d 6时,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5.5、对公司现有检测手段无法满足的外协件的入厂检验可委托其他具有坚定资格的检测机关代为检验。

5.6、对于需经组装后,运行过程中才能做出检验结果的外协件的检验项目(如:车间承载永久变形量的检验、车窗密封胶条的耐侯性及使用寿命的检验),可于一定的期限内,根据使用情况作出阶段性检验。

5.7、对于生产之急需,但不符和规定要求的外协件,由企划部提出申请,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5.8、外协件分类及检验项目

5.8.1传动齿轮类外协件

5.8.1.1、外形尺寸、图样技术要求;

5.8.1.2、齿向精度及齿形;

5.8.1.3、公法线长度;

5.8.1.4、啮合精度;

5.8.1.5、齿轮动平衡试验(有特殊要求的齿轮);

5.8.2、自提图样的紧固件

5.8.2.1、外形尺寸;

5.8.2.2、旋合度;

5.8.2.3、表面处理;

5.8.2.4、表面裂纹,当出现表面裂纹时用GB/T57791-2000、GB/T3098.12-1996判定裂纹形式,并用该标准中的验收检查方法进行检查验收。

5.8.3、弹簧

5.8.3.1、外形尺寸;

5.8.3.2、总匝数,有效匝数;

5.8.3.3、旋向;

5.8.3.4、表面处理;

5.8.3.5、制造技术条件及其它技术要求;

5.8.3.6、受变负荷作用的重要弹簧,应进行疲劳强度和稳定性的校核;方法参见GB/T1239.6-1992标准。

5.8.4、机加工外协件

5.8.4.1、图样中所表注的各部分尺寸,未注公差的公称尺寸其公差值按T13执行;

5.8.4.2、形状及位置公差;

5.8.4.3、表面粗糙度;

5.8.4.4、表面处理;

5.8.4.5、热处理(硬度、氏体组织成分等);

5.8.4.6、技术要求的内容;

注:上述检验项目的定量化检验依照Q/BG12-90切削加工通用技术条件执行。

5.8.5、焊接结构件

5.8.5.1、外形及结构尺寸;

5.8.5.2、焊接形式、位置、焊缝高度、宽度和长度(包括分段焊的段数等);

5.8.5.3、焊缝表面层质量(气孔、虚焊、裂纹、咬边、烧穿、焊波不均匀等)。注:上述检验项目的执行标准为Q/BG13-94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5.8.6、锻件

5.8.6.1、外形毛坯件尺寸(加工部位是否符合下道工序加工留量要求,非加工表面是否尺寸超限)。

5.8.6.2、表面质量检验(裂纹、折迭、缺肉、结疤、夹层);

5.8.6.3、热处理方式;

5.8.6.4、特殊技术要求。

注:上述检验项目的量化可参见Q/BG10-90锻件通用技术。

5.8.7、本规定未列入的杂项外协件

按相关技术条件比照立项进行检验。

第二篇: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

编号:YXNY-SQ-QCI-04-2012(1.1)保存期3年

一.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有限公司生产所涉及的钣焊件、铸造件、机加工件及企业自行提供图样,技术要求的标准件等外协产品的检验。二. 目的

为了对入厂外协件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未经检验、未经验证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和加工,以确保入厂外协、外购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公司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别制定本规范。三. 检验规则

物品进厂检验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各有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把关,凡未经进厂质量检验或进厂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外购产品一律不得入库,更不能擅自使用。3.1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说明

3.1.1 物品进厂检验的依据依照外协、外购物品的技术标准(由技术部负责提供)、工艺文件等相关资料。

3.1.2 外协、外购产品由供应商提供产品合格证、检验单、质量保证书等技术要求、质量应具备的文件。

3.1.3 没有质量证明文件的外协、外购产品,采购部门必须与技术、1 / 4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

品质等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在取得相应的质量文件后才能交检,否则不予检验。

3.1.4 对产品品质性能及使用安全性将产生较大影响的入厂检验外协件:机体、扭力臂、行星架、行星轴、扭力臂销轴,进行全检。3.1.5 首次签订合同意向的供方生产的外协、外购件进行全检。3.1.6 技术质量部门应做好质量检验记录,并将各种质量合格资料收存归档,保证其完整性,可追溯性和检索性。3.2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程序

· 外协件入场后,由采购部门人员填写《报检单》(一式三份)向技术质量部检验人员进行报检,报检单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图号、数量、生产厂家等。

·报检时,由采购部门将质量证明书及技术要求的相关的材质、热处理硬度等报告提交检验人员审核。

·凡没有生产厂家检验合格证明书及有关质量凭证的产品、标识不符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其他质量凭证不合格的产品检验员不予受理,由采购部门负责退货。若有特殊情况,应由采购部提出书面申请,报管理者批准后,方可进厂检验。

·原始凭证审核合格后或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后,检验人员应立即按照“外协、外购件进厂检验说明、要求”并依据本公司产品设计样图、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或技术条件及合同规定进行检验,采购部应予以配合。检验人员做好检验记录。

·检验结束后,检验人员应在报检单上签署检验结果,并由采购部及

/ 4

库管人员负责验收,入库。3.3 外协、外购零件的检查要求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

3.3.1钣焊件:严格按照图纸技术要求进行焊接。焊接件进厂时需做到无焊渣、无黑皮、无焊缝遗漏,保证工件的平整及垂直度。3.3.2铸造件:表面无明显缺陷,砂眼、气孔、缩松等现象。加工面无锈蚀、铁屑、油污等现象。根据图纸技术要求,厂家必须提供试块、材质报告、探伤报告、三坐标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材料。

3.3.3加工件:严格按图纸、工艺技术要求加工,厂家必须提供其产品的加工检测材料证明,热处理硬度报告。加工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磕碰、划伤,螺纹孔内不得有油污、铁屑、锈蚀等现象。3.3.4标准件:由厂家提供产品合格的材料证明及检测报告。对M24以上的螺栓提供等级报告,物理材料报告。定位销必须提供材料检测热处理硬度的报告。

3.4 对于批量较大、数量较多的通用型外协件:螺栓、固定销、螺母、挡圈可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采用不低于20%的抽样方案进行检验。

3.5 对于需经组装后,运行过程中才能有检验结果的外协件的减压项目(承载永久变形量的检验、密封胶圈的耐侯性及使用寿命的检验),可于一定的期限内,根据使用情况做出阶段性检验。3.6对于生产急需,单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外协件,由采购部提出申请,经技术部评价后,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审批后实施。

/ 4

外协、外购件入厂检验规范

说明:本规定由技术质量部提出,由技术质量部归口,负责解释。自总经理批准之日起实施,若有新版本,本规定自动废止。本规定起草部门:技术质量部 本规定编制人: 本规定审核人: 本规定批准人: 批准日期: / 4

第三篇:外购件、外协件检验规程

外购件、外协件检验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外购件、外协件检验、入库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外协件指我公司提供的毛坯件或半成品,经供方完成部分工序(工序外协件)或全部工序(成品外协件)后返回我公司的产品。外协件返回后由库管员以书面形式开具《检验通知单》,通知外协检验员,检验员根据图纸要求和《车桥厂毛坯工序抽检率》进行检验,并作好记录。抽检全部合格的开具《外协配件质量检验报告单》通知库管员。抽检有不合格按《供方产品抽样评定标准》处理。检验员对外协送检产品作好标识,并将检验结果通知库管员。库管员根据检验员开出的报告单,合格的入库,不合格品作退货或扣款处理,并通知外协单位和有关部门。特殊产品外协件由技术科通知质检部,质检部安排外协检验员到外协单位跟踪检验并作好记录,回厂后以书面形式通知库管员。外协模具由技术科通知外协检验员,检验员根据图纸要求全检合格后入库。外协件不合格的由外协单位承担返修责任,无法返修的根据公司实际损失作出赔偿。

技术科提供图纸、外单位生产的外购件由外协检验员检验(100%)合格后入库。其它外购件(如螺丝、螺母、刀具、钻头、攻头、包装箱等)由库管员核对质保书以及相关说明资料后入库。

本规程自2005年4月1日开始执行。

2005年3月28日

第四篇:外协件外观检验标准

外协件验收标准

外协件外观检验标准

一、适用范围: 外协件的尺寸和外观检验

二、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A.尺寸验收标准:

外协件(钣金、机加件)尺寸按图纸要求及允许公差表执行,特殊情况以实际装配并提交研发部工程师协同解决。

B.表面处理验收标准:

外观判定标准

(1)表面平整,无变形,无毛刺,凸起,裂痕等。表面各边、角、焊接部位毛刺均须去除。

(2)表面处理过程中,螺丝孔中不能被粉或者漆塞住了。喷粉或者喷漆前要提前在螺丝孔丽塞上纸,以免粉油漆塞住。

(3)表面不得有污点,不得有任何碰伤、开裂、刮伤等严重表面缺陷。

如加工过程中有此缺陷:颗粒、气泡,允许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验收检验:

A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3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B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5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C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7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表面定义:

A面:使用时面对使用者的表面

B面:与A面相邻的4个表面,或客户不能在外部光源下直接看到的表面

C面:使用时背对使用者的表面。

C.焊接

(1)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2)焊点要求:焊点长度8-12mm,两焊点之间的距离200±20mm,v焊点位置要对称,上下位置要统一。如加工图纸上有特殊要求,按图纸执行

(3)焊接后,其他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焊渣,电弧损伤等现象,表面焊渣,飞溅物需清洁干净。

(4)焊接后表面要磨平。

D.丝印文字检验标准

(1)颜色:颜色与标准色板在色差范围内,色彩印刷应该有足够的遮盖力,以反射光看,看不清下面的色彩和结构为准。

(2)缺陷:不允许有图案不清楚,字体不端正,拖墨,漏印,错位,重叠,少墨等不良。

钣金件验收标准

1.总则

钣金件是以焊接部件或单独零件的供货方式入场验收,主要技术验收项目需要我公司技术,质量人员在制造厂方进行评审检验,验收过程参照我方提供的图纸,技术协议以及制造商提

供的并经我方认可的过程控制文件进行。

2.技术要求

产品制造,检验及验收依据的标准

WINDTECTM001.0002.01H喷涂规范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GB/T 709-2006《热轧板和带钢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29-2007《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985.1-2008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985.2-2008 《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JB/T5000.3-1998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8923-2009《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洁度的目视评定》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原材料控制

钣金件主要材料为碳素结构钢,制造商须提供原材料供应商出具的原材料提供原材料供应商出具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证明、化学成分分析报告、金相实验报告及原材料无损探伤报告。

所有原材料证明或报告必须具备与设计要求的符合性,如减少报告或材质证明的,需要求制造商做相关特别说明并记录到零部件验收记录表中。

其他原材料必须符合相应国标中的规定,并提供相应的原材料供应商检测报告。所用材料应具备可追溯性。

加工过程控制

制造厂方必须具备加工工艺、检验记录等过程控制记录文件,由我方及制造厂方共同评定其文件。

钣金件的焊接人员及焊接监理人员必须具有资质证明。

所有过程控制关键点必须要求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图纸及技术协议中的要求。

焊后应进行应力退火处理、寒风探伤和喷砂除锈,制造商应出具热处理工艺曲线报告、探伤检验证明和喷砂除锈等级评定报告。如存在无可修复焊接缺陷应进行报废处理。

喷涂钣金件要求喷砂后四小时内必须进入喷涂程序,钣金件喷涂参照喷涂规范要求(C3)验收,并附上油涂合格证明。漆膜完全干燥后进行装配,装配过程应避免碰、划伤。

镀锌钣金件要求在喷砂后四小时内必须进行镀锌工序,钣金件镀锌参照规范要求验收,并附上镀锌合格证明。镀锌后进行装配,装配过程应避免磕碰、划伤。

所有外购件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进行主要功能合格证明。

装配后应对有功能要求的钣金件进行主要功能的测试。出厂检验(供货商)

3.1 制造商在部件或零件出厂前,必须对照技术要求所述检查箱观的过程控制及证明材料,并出具出厂检验合格证明。

3.2 制造商应交付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文件,清单如下:

原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报告

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

原材料无损探伤报告

加工工艺文件

热处理合格证明

热处理曲线

焊接尺寸检验记录单

焊缝探伤报告

加工后尺寸检验记录单

焊接人员资质证明

焊接检验人员资质证明

喷涂检查报告

电镀检查报告

油漆合格证

钣金件合格证明

装箱单

3.3 部件或零件包装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入厂验收(质量部)

4.1 对照3.2所述的文件清单检查各文件的完整性。

4.2 外观检查: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损,部件或零件外表面是否有磕碰、损伤现象。

4.3 关键尺寸复检:钣金件中重要的安装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4.4 功能检查:对有功能要求的钣金件进行功能测试。检测及质量控制报告(质量部)

以上验收项目的检验信息应制成零部件检验记录表,作为每一套(个)钣金件的技术验收备案。每套(个)钣金件在其生产周期内以及验收入库之前应严格考核与此规范的符合性,不符合此规范的产品在评定其使用功能和质量状况之后决定条件接受或质量状况之后决定条件接受或返厂。

第五篇: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

1.0 目的

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毛坯、外协半成品及配套件进入生产过程,并为稳定正常生产秩序和保证成品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2.0 范围

生产所需的各类原材料、外购、外协物资。3.0 内容 3.1外购件:

3.1.1外购物资进厂前,采购人员必须要求供货方提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活动的外观证明,如“厂名、厂址、检验试验报告、检验记录、技术文件、合格证”等,必须严格控制进货渠道,拒绝“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

3.1.2外购物资进厂后,保管人员按《仓储管理程序》收料,并通知进料检验员检验。

3.1.3外购物资按其质量特性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发生缺陷的严重性,分为A、B、C三类,A类是关键的,施行严格的全项检查。B类是重要的,抽检必要的质量特性。C类是一般的,可以凭供货质量证明文件验收。3.1.4检验人员首先验证外购物资的外观证明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按照相关的标准,图纸的特性要求对外购物资的外部形状、规格、特性、外观标记及物资外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检验,对于数量较多且一般性的外购物资可按比率10﹪进行抽样检验,并做好检验结果记录。

电机: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然后进行通电试验测转速和技术要求是否一致。

轴承: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按抽样标准抽查,检测外径、内径和厚度。

泵、阀: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上液压检测台逐一检测。

密封件、胶管等由检验员确认: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3.2外协件:

3.2.1对铸件、锻件由检验员依照铸造工艺图纸及锻造工艺卡片抽样检测外型尺寸,抽样比例50件以下按20%抽样,50件以上按10%抽样,同时注意夹渣、飞边、沙眼、裂纹、损伤等明显缺陷,如在抽检过程中发现某一检查项不合格,则该项目全检。

涉及材质要求的由检验员按国家标准查验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或材质报告,并取样做化验进行校对验证。

3.3钢材:由检验员按规格型号进行尺寸检验,已符合每检验批抽验二件,涉及材质要求的由检验员按国家标准查验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或材质报告,并取样做化验进行校对验证。

3.4、其它辅助材料由检验员目测其外观质量。

3.5、检验结束后由检验员在「进料检验单」上及时做好记录,并按月交质管科按«记录管理程序»的要求进行归档保存。

3.6、对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由检验员在“入库单”上签字后,仓库才能办理入库手续,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质一律不准办理入库手续。4.相关附件 4.1《材料入库单》 4.2《材质化验单》 4.3《原材料检验记录》 4.4《外购件检验记录》 4.5《外协件检验记录

下载外协件入厂检验规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协件入厂检验规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 1.0 目的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毛坯、外协半成品及配套件进入生产过程,并为稳定正常生产秩序和保证成品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 2.......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货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货检验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对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原辅材料、五金配件、外协件检验规定

    原辅材料、五金配件、外协件检验规定 1 目的 为确保建筑外窗产品质量,避免因采购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而造成质量事故,故对原辅料、五金配件、外协件采购进行质量检验或验证。 2......

    外协件管理办法

    北京奇朔科贸有限公司 北京奇朔科贸有限公司 外协加工管理办法 一.目的。 1.1 使本公司委外加工材料、半成品等工作处理有所遵循 1.2保证委外加工单位具有提供满足本组织规......

    材料入厂检验管理办法2013版

    材料入厂检验管理办法 目的:本办法规定了入厂检验的方法,目的是防止不合格品原材料流入现生产,造成批量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有限公司所有原材......

    工程材料入厂检验要求

    工程材料入厂检验要求 1)材料入厂清单 施工商在材料入厂时,应附带《材料入厂清单》,经轻合金门卫“单物核对”后入厂 《材料入厂清单》应包含:材料名称、规格、材质(牌号)、数量......

    压力容器入厂检验细则

    压力容器入厂检验细则1目的为保证压力容器的产品质量,确保新投用压力容器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特制定本检验规则。 2适用范围2.1本规则适用于最高工作压力小于35MP的固定式......

    钢绞线入厂检验规程

    钢绞线进厂检验规程 一、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本公司钢绞线入厂入库检验的验收标准。二、验收职能部门职责 1、钢绞线入厂检验由质检员负责,并指定检验员负责质量验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