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协件涂装要求及检验标准
外协件涂装要求及检验标准
1.0适应范围
本公司生产的架桥机、起重机、挂车、平板车等外协加工部件,如平衡臂、盖板、线盒等需涂装底漆以达到防锈目的的各部件。
2.0涂装前处理的要求
2.1钢材表面应除去油污、杂物和水份(高于露点3℃以上)。2.2 焊缝周围无熔渣、飞溅物;无焊疤、毛剌等异物。
2.3 除锈后,在湿度低于85%以下时要求4小时内涂装,不允许出现返锈后,不加任何处理而进行涂装作业。2.4表面处理后需达到的标准 2.4.1抛(喷)丸处理
2.4.1.1钢材表面经抛(喷)丸处理后,应达到ISO8501-1:1988标准中的Sa2.5级,其文字描述: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表面应无可见油脂和污物,并且没有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异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2.4.1.2钢材表面经抛(喷)丸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应达到ISO8503《钢材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中级,范围在40-70um较为合适,并吹净滞留在表面的丸粒、灰尘、杂物等。2.4.2 打磨处理
打磨至ISO8501-1:1988标准的St3级,其文字描述为:在不放大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物,并且几乎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异物,表面应具有金属底材的光泽。用排扫或吸尘器清除表面垃圾和灰尘,并对表面的油渍,应用带有溶剂的抹擦除去。
3.0涂装要求
3.1 涂料:环氧富锌底漆(双组分涂料),干膜后锌粉含量大于50%。
3.2外观:喷涂后的漆膜表面应光滑平整,均匀,无流挂、皱皮、针孔等弊病;表面无明显的油污、灰尘。
3.3膜厚:干膜厚度控制在20-30um。
3.4 涂覆方式:空气喷涂,刷涂,辊涂等。
4.0涂装检验标准
4.1涂装的漆膜厚度20-30um。(凹槽处不做膜厚管控)
4.2油漆表面必须达到漆膜均匀、无露底、无针孔、无皱纹、无漏涂、无裂缝,表面无严重流挂等,无错喷、漏喷、过喷现象,表面无明显油污、灰尘。4.3 附着力检验根据GB9286-98划格法检查,0级、1级为合格。
5.0引用标准
5.1 ISO8501-1:1988《钢材表面涂装油漆前的除锈和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5.2 ISO8503 《钢材表面粗糙度特征》 5.5 GB9286-98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第二篇:外协件外观检验标准
外协件验收标准
外协件外观检验标准
一、适用范围: 外协件的尺寸和外观检验
二、检验项目及验收标准:
A.尺寸验收标准:
外协件(钣金、机加件)尺寸按图纸要求及允许公差表执行,特殊情况以实际装配并提交研发部工程师协同解决。
B.表面处理验收标准:
外观判定标准
(1)表面平整,无变形,无毛刺,凸起,裂痕等。表面各边、角、焊接部位毛刺均须去除。
(2)表面处理过程中,螺丝孔中不能被粉或者漆塞住了。喷粉或者喷漆前要提前在螺丝孔丽塞上纸,以免粉油漆塞住。
(3)表面不得有污点,不得有任何碰伤、开裂、刮伤等严重表面缺陷。
如加工过程中有此缺陷:颗粒、气泡,允许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验收检验:
A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3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B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5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C面: 整个表面内允许7点,每点直径1mm以下,点与点距离20mm以上
*表面定义:
A面:使用时面对使用者的表面
B面:与A面相邻的4个表面,或客户不能在外部光源下直接看到的表面
C面:使用时背对使用者的表面。
C.焊接
(1)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2)焊点要求:焊点长度8-12mm,两焊点之间的距离200±20mm,v焊点位置要对称,上下位置要统一。如加工图纸上有特殊要求,按图纸执行
(3)焊接后,其他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焊渣,电弧损伤等现象,表面焊渣,飞溅物需清洁干净。
(4)焊接后表面要磨平。
D.丝印文字检验标准
(1)颜色:颜色与标准色板在色差范围内,色彩印刷应该有足够的遮盖力,以反射光看,看不清下面的色彩和结构为准。
(2)缺陷:不允许有图案不清楚,字体不端正,拖墨,漏印,错位,重叠,少墨等不良。
钣金件验收标准
1.总则
钣金件是以焊接部件或单独零件的供货方式入场验收,主要技术验收项目需要我公司技术,质量人员在制造厂方进行评审检验,验收过程参照我方提供的图纸,技术协议以及制造商提
供的并经我方认可的过程控制文件进行。
2.技术要求
产品制造,检验及验收依据的标准
WINDTECTM001.0002.01H喷涂规范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GB/T 709-2006《热轧板和带钢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29-2007《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985.1-2008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985.2-2008 《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JB/T5000.3-1998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8923-2009《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洁度的目视评定》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原材料控制
钣金件主要材料为碳素结构钢,制造商须提供原材料供应商出具的原材料提供原材料供应商出具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证明、化学成分分析报告、金相实验报告及原材料无损探伤报告。
所有原材料证明或报告必须具备与设计要求的符合性,如减少报告或材质证明的,需要求制造商做相关特别说明并记录到零部件验收记录表中。
其他原材料必须符合相应国标中的规定,并提供相应的原材料供应商检测报告。所用材料应具备可追溯性。
加工过程控制
制造厂方必须具备加工工艺、检验记录等过程控制记录文件,由我方及制造厂方共同评定其文件。
钣金件的焊接人员及焊接监理人员必须具有资质证明。
所有过程控制关键点必须要求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图纸及技术协议中的要求。
焊后应进行应力退火处理、寒风探伤和喷砂除锈,制造商应出具热处理工艺曲线报告、探伤检验证明和喷砂除锈等级评定报告。如存在无可修复焊接缺陷应进行报废处理。
喷涂钣金件要求喷砂后四小时内必须进入喷涂程序,钣金件喷涂参照喷涂规范要求(C3)验收,并附上油涂合格证明。漆膜完全干燥后进行装配,装配过程应避免碰、划伤。
镀锌钣金件要求在喷砂后四小时内必须进行镀锌工序,钣金件镀锌参照规范要求验收,并附上镀锌合格证明。镀锌后进行装配,装配过程应避免磕碰、划伤。
所有外购件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进行主要功能合格证明。
装配后应对有功能要求的钣金件进行主要功能的测试。出厂检验(供货商)
3.1 制造商在部件或零件出厂前,必须对照技术要求所述检查箱观的过程控制及证明材料,并出具出厂检验合格证明。
3.2 制造商应交付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文件,清单如下:
原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报告
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
原材料无损探伤报告
加工工艺文件
热处理合格证明
热处理曲线
焊接尺寸检验记录单
焊缝探伤报告
加工后尺寸检验记录单
焊接人员资质证明
焊接检验人员资质证明
喷涂检查报告
电镀检查报告
油漆合格证
钣金件合格证明
装箱单
3.3 部件或零件包装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入厂验收(质量部)
4.1 对照3.2所述的文件清单检查各文件的完整性。
4.2 外观检查: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损,部件或零件外表面是否有磕碰、损伤现象。
4.3 关键尺寸复检:钣金件中重要的安装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4.4 功能检查:对有功能要求的钣金件进行功能测试。检测及质量控制报告(质量部)
以上验收项目的检验信息应制成零部件检验记录表,作为每一套(个)钣金件的技术验收备案。每套(个)钣金件在其生产周期内以及验收入库之前应严格考核与此规范的符合性,不符合此规范的产品在评定其使用功能和质量状况之后决定条件接受或质量状况之后决定条件接受或返厂。
第三篇:外购件、外协件检验规程
外购件、外协件检验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外购件、外协件检验、入库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外协件指我公司提供的毛坯件或半成品,经供方完成部分工序(工序外协件)或全部工序(成品外协件)后返回我公司的产品。外协件返回后由库管员以书面形式开具《检验通知单》,通知外协检验员,检验员根据图纸要求和《车桥厂毛坯工序抽检率》进行检验,并作好记录。抽检全部合格的开具《外协配件质量检验报告单》通知库管员。抽检有不合格按《供方产品抽样评定标准》处理。检验员对外协送检产品作好标识,并将检验结果通知库管员。库管员根据检验员开出的报告单,合格的入库,不合格品作退货或扣款处理,并通知外协单位和有关部门。特殊产品外协件由技术科通知质检部,质检部安排外协检验员到外协单位跟踪检验并作好记录,回厂后以书面形式通知库管员。外协模具由技术科通知外协检验员,检验员根据图纸要求全检合格后入库。外协件不合格的由外协单位承担返修责任,无法返修的根据公司实际损失作出赔偿。
技术科提供图纸、外单位生产的外购件由外协检验员检验(100%)合格后入库。其它外购件(如螺丝、螺母、刀具、钻头、攻头、包装箱等)由库管员核对质保书以及相关说明资料后入库。
本规程自2005年4月1日开始执行。
2005年3月28日
第四篇: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
1.0 目的
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毛坯、外协半成品及配套件进入生产过程,并为稳定正常生产秩序和保证成品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2.0 范围
生产所需的各类原材料、外购、外协物资。3.0 内容 3.1外购件:
3.1.1外购物资进厂前,采购人员必须要求供货方提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活动的外观证明,如“厂名、厂址、检验试验报告、检验记录、技术文件、合格证”等,必须严格控制进货渠道,拒绝“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
3.1.2外购物资进厂后,保管人员按《仓储管理程序》收料,并通知进料检验员检验。
3.1.3外购物资按其质量特性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发生缺陷的严重性,分为A、B、C三类,A类是关键的,施行严格的全项检查。B类是重要的,抽检必要的质量特性。C类是一般的,可以凭供货质量证明文件验收。3.1.4检验人员首先验证外购物资的外观证明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按照相关的标准,图纸的特性要求对外购物资的外部形状、规格、特性、外观标记及物资外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检验,对于数量较多且一般性的外购物资可按比率10﹪进行抽样检验,并做好检验结果记录。
电机: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然后进行通电试验测转速和技术要求是否一致。
轴承: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按抽样标准抽查,检测外径、内径和厚度。
泵、阀: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上液压检测台逐一检测。
密封件、胶管等由检验员确认: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3.2外协件:
3.2.1对铸件、锻件由检验员依照铸造工艺图纸及锻造工艺卡片抽样检测外型尺寸,抽样比例50件以下按20%抽样,50件以上按10%抽样,同时注意夹渣、飞边、沙眼、裂纹、损伤等明显缺陷,如在抽检过程中发现某一检查项不合格,则该项目全检。
涉及材质要求的由检验员按国家标准查验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或材质报告,并取样做化验进行校对验证。
3.3钢材:由检验员按规格型号进行尺寸检验,已符合每检验批抽验二件,涉及材质要求的由检验员按国家标准查验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或材质报告,并取样做化验进行校对验证。
3.4、其它辅助材料由检验员目测其外观质量。
3.5、检验结束后由检验员在「进料检验单」上及时做好记录,并按月交质管科按«记录管理程序»的要求进行归档保存。
3.6、对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由检验员在“入库单”上签字后,仓库才能办理入库手续,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质一律不准办理入库手续。4.相关附件 4.1《材料入库单》 4.2《材质化验单》 4.3《原材料检验记录》 4.4《外购件检验记录》 4.5《外协件检验记录
第五篇: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检验操作规程 1.0 目的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毛坯、外协半成品及配套件进入生产过程,并为稳定正常生产秩序和保证成品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
2.0 范围生产所需的各类原材料、外购、外协产品。3.0 内容
3.1外购件:
3.1.1外购物资进厂前,采购人员必须要求供货方提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保证活动的外观证明,如“厂名、厂址、检验试验报告、检验记录、技术文件、合格证”等,必须严格控制进货渠道,拒绝“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
3.1.2外购物资进厂后,保管人员按《仓储管理程序》收料,并通知进料检验员检验。
3.1.3外购物资按其质量特性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发生缺陷的严重性,分为A、B、C三类,A类是关键的,施行严格的全项检查。B类是重要的,抽检必要的质量特性。C类是一般的,可以凭供货质量证明文件验收。
3.1.4检验人员首先验证外购物资的外观证明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按照相关的标准,图纸的特性要求对外购物资的外部形状、规格、特性、外观标记及物资外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全面检验,对于数量较多且一般性的外购物资可按比率10﹪进行抽样检验,并做好检验结果记录。
元器件: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
钢化玻璃: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按抽样标准抽查,检测外观和厚度。
隔爆外壳: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上检测台逐一检测。
密封圈等由检验员确认:型号、规格、质量证书、合格证、供货厂家等,按技术部确定的要求逐一检查,煤安专用的外购零部件必须是申报“煤安”中心的规定厂家。
3.2外协件:
3.2.1对隔爆外壳件由检验员依照工艺图纸及工艺卡片检测外型尺寸,同时注意焊接夹渣、飞边、沙眼、裂纹、损伤等明显缺陷,如在抽检过程中发现某一检查项不合格,则该项目全检。
涉及材质要求的由检验员按国家标准查验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或材质报告,并取样做化验进行校对验证。
3.3钢材:由检验员按规格型号进行尺寸检验,已符合每检验批抽验二件,涉及材质要求的由检验员按国家标准查验供方提供的合格证或材质报告,并取样做化验进行校对验证。
3.4、其它辅助材料由检验员目测其外观质量。
3.5、检验结束后由检验员在「进料检验单」上及时做好记录,并按月交质管科按«记录管理程序»的要求进行归档保存。
3.6、对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由检验员在“入库单”上签字后,仓库才能办理入库手续,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质一律不准办理入库手续。
4.相关附件
4.1《材料入库单》
4.2《材质化验单》
4.3《原材料检验记录》
4.4《外购件检验记录》
4.5《外协件检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