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3 18:4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第一篇: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 1分,共4分)

1.席勒 2.无功利性3.人的本质力量4.孔子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 1分,共8分)

1、A

2、C

3、B

4、B

5、C

6、A7、C

8、C

三、名词解释(每空 4分,共16分)

1、P182、843、P1094、P146

四、判断正误(每题6分,共12分)

1、错

2、错

五、简答题(每题 6分,共36分)

1、P2-62、P463、P684、P975、P1096、P12

5六、论述题(每题 12分,共24分)

1、P1002、P16

3《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 1分,共4分)

1、形式感 2.自然符号 3.人工符号4.强烈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 1分,共8分)

1、B

2、B

3、C

4、A

5、D

6、B7、B8、C

三、名词解释(每空 4分,共16分)

1、P1732、2653、P3224、P410

四、判断正误(每题6分,共12分)

1、P173错

2、P438错

五、简答题(每题 6分,共36分)

1、P1762、P1993、P2354、P2685、P3316、P389

六、论述题(每题 12分,共24分)

1、P1852、P40

2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调查题目: 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

调查结果: 武侠小说能看占 57% 武侠小说不能看占 33% 武侠小说可看右不看占 10%

认识: 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其实在于一个人的读书观。如若在看武侠小说是能抓住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环境的描写,以及故事情节的安排等细致地加以分析,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从而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那有何不可呢?当然,看武侠小说不能嗜之如命,更不能用猎奇的眼光看书中的刀光剑影。武侠小说的精神与风格,就是……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

讨论题目:我看《背起爸爸上学》

讨论方式:小组讨论

发言提纲:

本片以亲情和悲情表达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感人故事,生动的悲情刻画可谓是当今影坛的空前绝后。因而此片具有感人的悲情之美。

《背起爸爸上学》讲述一个叫石娃的小孩,自小失去了母亲,为了让石娃上学,家境贫寒的石娃父亲只好让石娃的姐姐退学嫁人。石娃用心上学,成绩很好,就在石娃考上省师范学校时,石娃的父亲积劳成疾,因中风瘫卧床上。为了照顾好父亲,石娃决心背起父亲去省城上学。

《背起爸爸上学》是一部以悲剧为背景的儿童教育片,题材真实感人,是父母教育子女奋发向上又是子女孝敬父母,读书做人的最佳范例,是一部融道德伦理、艺术观赏和社会热点于一体的悲剧精华大片。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讨论……

第二篇: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最完整1-4答案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填空

1.(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

4.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

1、形式美的产生与人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形式感)密切相关。

2、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语言符号、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是人类的符号实践中存在的三种基本符号形态。

4、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强烈性)、复杂性、浪漫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 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生广泛而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C)

A.朱光潜 B.蔡仪 C.宗白华 D.李泽厚电大专科形考作业答案

3.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B)

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没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D.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卓越

4.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B)

A.先秦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卓越人社 5.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A.王维 B.刘勰 C.宗炳 D.钟嵘

6.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

A.弗洛伊德 B.马斯洛 C.阿恩海姆 D.克罗齐全国大学生交流社区3 w+ 7.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8.被称作现代中国“美育之父”的是(C)A.梁启超 B.王国维 C.蔡元培 D.鲁迅

1、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B)。

A.点 B.线 C.面

2、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A)。A.表现卓越人 B.再现 C.写实

3、哥特式教堂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的形式美选择是(C)。A.均衡 B.线 C.比例 D.几何形

4、诗歌的基本特征是(A)。A.凝练性、跳跃性卓、音乐性全 B.凝练性 节奏性、音乐性

5、经典性和代表性属于何种审美文化形态的文化产品特性(D)。

`A.古典性文化B.现代性文化0 C.外来文化 D.高雅文化

6、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A.卢格 B.埃里克森;C.怀特' D.皮亚杰

7、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B)A.直观性全国、抽象`、纯真性 B.直观性-、创造性k、纯真性 C.创造性、直观性、抽象性 D.直观性、m抽象性 ?、情感性.、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c)。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全国大学

生交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美学: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通过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更简洁地说,美学是通过具体审美活动研究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

2.阳刚与阴柔:阳刚与阴柔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与西方美学中的崇高和优美相似,但并不完全等同,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阳刚之美是偏重于动态和力感的美,阴柔之美是偏重于静态和柔感的美。卓越人

3.审美通感:又称审美统觉或审美联觉,是在审美知觉中各种感觉的通串、渗透和挪移构成的协同运动,是审美知觉的整体性的表现。4.“净化”说: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理解。他认为悲剧可以像宗教一样使人一开始“就卷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治疗和净化”。亚里士多德将这种心理感受称为“无害的快感”加以肯定,认为它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5.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后种特殊形态,是从具体美丽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及其组合规律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式美具有抽象性、相对独立性、装饰性和符合性的特征。

6、表演艺术:是艺术门类的之一,是以人工符号(音乐)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去创造富于情感的话的形象的艺术,主要有音乐和舞蹈。

7、审美文化形态:审美文化在实际生活中是千姿百态的,因些审美文化形态是指审美文化具体存在的状态。

8、健康人格:是人类个体的各种心理特征与性格特征和健全而完善的发展状态。是个体内在心理结构与外在表现状态的有机融合,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人是社会美的中心,自然美是与人类无关的美。(×)提示:自然是人类符号实践的对象,自然美归根结底取决于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所体现的价值。人类通过符号实践使得自然逐渐成为体现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正由于如此,自然才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2.美育与德育一样,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二者完全可以相互替代。(×)

提示:两者目的的差异:美育侧重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德育侧重于培养人的道德操行和思想倾向。两者方式的差异:美育着重于以活的形象来潜移默化地感染人;德育侧重于道德理性的说服教育。两者效果的差异:美育的效果在于浸润人心;德育的效果在于使人服从。

1.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一回事,它们都与形式有关.(X)

理由:抽象的形式美与具体的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式美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法则,又总是渗透在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之中,通过它们体现出来。

2.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X)

理由:教师的语言、表情、体态、行为这些方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的审美效果,对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示范。

五、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6分,共36分): 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2.美的感染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美的感染性意味着交感。交感是指主客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双向感动过程。②美的感染性意味着动感。动感是人与世界,心录与事物之间的动态作用过程。③美的感染性意味着精神性快感。精神性快感不同于生物本能的满足,而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升华,属于精神的解放和自由。

3.艺术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①艺术符号中形式和意蕴的统一②艺术创作中创造和规范的统一。③艺术接受中个体和社会的统一。

4.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 答: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其联系在于人类对事物的功利态度、认知态度优于美感的态度,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升华,是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审美态度的确立将日常心理转化为审美心理,主体就采取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姿态对事物进行审美观照,这种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

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

答:直觉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审美活动自始自终都离不开直觉。①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门户。感受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作为特殊感受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起点。②审美直觉是审美意象诞生的前提。审美直觉是对事物感性形式的观照,这种过程就是主体情感与对象形式的同构。③审美直觉指向意义。

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门户。有直接的感受,才有强烈的情感,有情感驱动着想象,想象所建构的符号宇宙象征着人类的价值与意义。

6.审美体验有哪些特征?

答:①审美体验具有原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性质。②审美体验具有历构性。即审美体验具胡历史建构的性质。③审美体验具有超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性而进行意义建构的性质。④审美体验具有预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来形象的性质。

1.如何理解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

答: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自由特性。它可以从两个方向上理解:

首先形式美得以构成的自然物质材料及其组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其次,形式美是在人类的长期的符号实践中从各个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自由美。因此,形式美有着不爱内容制约的自由特性,具有相对的审美价值。

2.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答:多样统一有两种基本形态:对比与调和。

①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向于“同”,是把两种或多种因素互相联系的统一,形成不太显著的变化。由调和方式造成的和谐,一般属于阴柔之美。②对比是在差异中倾向于“异”,把美的事物中有明显差异的因素相互组合在一起,互相映衬,更加突出各

自的特征。这种由对立因素的统一造成的形式美,一般属于阳刚之美

3.艺术符号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①表意性。指艺术符号具有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的特征。②表情性。指艺术符号作为情感性符号,承载或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③蕴藉性。指艺术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可以引出多种不同阐释。④交流性。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媒介,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

4.简答表演艺术有哪些共同的审美特征?

答:①抒情性和表演性。抒情性指音乐、舞蹈艺术长于表现写意,而拙于再现写实,可以直接抒发和揭示人类的内心情感,具有强大的情感震撼力。表演性是指音乐舞蹈借以抒情的艺术形象,必须通过艺术家现场表演的二度创作来呈现,诉诸欣赏者的视听感官才能最终完成。

②过程性和流动性。指音乐作为时间艺术,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它们的形象构成是在时间流动中展现出来的,因而在反映生活和表现情感的发展变化方面更为丰富。③节奏感和韵律美。节奏感指音乐和舞蹈都以节奏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乐音、动作的有规律反复来表达感情。韵律美指音乐、舞蹈以在节奏基础上形成的旋律线和动作流,构成其艺术形象整体的美感。

5.古典性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①空灵。指对空幻灵动的艺术存在形态的追求;空灵也意味着以虚为本,而不是以实为本。

:②流转有韵。指整体形式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流动、协调、转变并生成令人感动的韵律的状况。

③蕴藉。指审美文化在效果上体现出多义和绵延不绝的特性。

6.简述青少年美育的意义。

答:美育的是为“育人”,促进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人格的生成,青少年发展阶段的美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①青少年美育是促进青少年审美发展的需要。审美发展是指个体的审美认同能力的发展,包括感知艺术美、欣赏艺术风格、品味艺术意蕴、展开艺术想象、实施审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的发菜。实施青少年美育,正是为了有效地促进青少年的上述审美认同能力的生成和发展。

②青少年美育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需要。健康的人格是感性与理性、个人与社会相互协调而又和谐的人格。美育过程是直接激发和升华情感、激荡生命活力、启智养性的活泼生动的体验过程。青年少年美育也是一种重要的健康人格教育,在健康人格的生成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青少年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美育通过贯通肉体和精神广阔领域的感性教育,保护和发展个体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升华和引导感性的抒发,激发情感、启迪想象,丰满人性,建立理性与感性的协调平衡,并渗透于德育、知育、体育之中,在青少年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功效,以促成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论述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来论述问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美感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互动关系。

答: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消极地等待主体的反映,在美感活动中,主体具有强烈意向,对象具有丰富生命,二者互相呼唤和应答,同时又互相建构和塑造,由此形成了动态的审美体验过程,这种互动关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主体和对象相互呼唤和应答。主体期待对象,对象诱惑主体展开了呼唤与应答的交流活动。在这种积极的、能动的交流中产生了美感,例如中国古典学家运用“物感”来描述对象对主体的积极影响,运用“感物”来描述主体对对象的能动作用,自然之气变化无穷,这生动变化的事物撼动人性情,而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渗透着主体精神的感觉,则积极回应并浸染事物。②主体与对象互相建构和塑造。对象改变了主体,主体也改变了对象。

对象对主体的改变,是指对象刺激主体,引发主体感觉的运动,激活主体情感。对象的不同存在方式和呈现形态建构并塑造了主体的不同美感心理,主体对对象的改变是指主体通过感觉赋予对象以情感生命,使对象成为活的形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诗句就生动地体现了人对自然对象的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积极交流和塑造。③主体和对象的互动推进了审美体验过程。随着审美体验过程的推进,对象展示出它的丰富形态,主体表现出他的复杂情感,这种情形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2.何谓审美能力?举例说明美育是如何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

答:审美能力指的是审美活动中个体对话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①审美能力可以在美育中获得提高。“月到中心处,风来水面时。此中清意味,料得少人知”(北宋邵雍《清夜吟》)诗人叹天月水风的美总是被人冷落。为什么美的事物,有人见了赞叹不已,有人却无动于衷?这就与人的审美能力有关。美育正可以提高人敏锐地发现和感受美的事物的能力。美育用美的形象去感染人,也就是激发人的情感活动,用情感活动来推动人的想象和思考,进而以情感的方法去把握和认识世界。②美育不仅能培养人的感知美的能力,而且能增强人对美的理解力。a美育以美启真,以美入善,提高受教育者从美的事物认识世界的能力。b美育培养的理解力不是简单的认识,而是一种“审美”的认识。如艾青的《礁石》一诗,诗人所有的深刻感受和思考只有凝聚到“礁石”这富有意味的形象时,他的感受和思考才会“活”。总之,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实施于审美层面的美育,在美育呵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1.色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说色彩是构成和获取形

式美的重要因素?请举例论述之。

2.答:色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点:表情性,指色彩具

有表达一定情感的特性;象征性指色彩具有一种观念蕴涵特性;审美意味的复杂性,指色彩具有审美意味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3.①人类在长期的符号实践中,凭借色彩经验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并赋予色彩以一定的观念意义和情感意味,逐渐将其规范化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成为能够引起人的审美体验的情感符号。如,红色使人联想到朝日、火焰,因而成为光明、温暖的象征;绿色则使人联想到广袤的田野,欣欣向荣的植物,因而是和平、青春、繁荣的象征。在我国古代,色彩被用来象征方位,东蓝、南红、西白、北黑、中央黄色,是象征某种“礼制”观念的五方正色。②色彩美因其丰富性和直观性而成为人们最易感受又无需其他条件限制的一种美。例如:色彩具有冷暧、轻重之分,红橙最暧,给人以兴奋感;蓝绿最冷,让人感到抑郁。浅色如白、绿,给人以轻盈感,深色如黑、灰使人感到沉重。所以,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青少年美育目标的理解。答:(1)青春形象的塑造。青春形象的内涵,可从外在气质、修养风度、理想情操三个方面见出。

① 具有充满活力的外在形态。a形貌健美。青少年正值身体发育的高峰时期,身体的可塑性很强,美学与美育作业2 一、填空

1.形式感 2.自然符号 3.人工符号 4.强烈性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C 5.A 6.B 7.B 8.C

三、名词解释

1、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从具体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及其组合规律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既相区别,又有联系。形式美具有抽象性、相对独立性、装饰性和符号性的特征。

2、表演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人工符号(乐音)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来创造富于情感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审美文化形态——从历史演变的情况来看,审美文化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古典性审美文化,二是现代性审美文化,三是外来性审美文化。在本教材中,我们简化地使用古典性文化、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性文化等概念。还可以从社会分层角度划分审美文化形态,就有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和高雅文化。

4、健康人格——是人类个体的各种心理物征与性格物征的健全而完美的发展状态。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1、形式美和美的形式是一回事,它们都与形式有关。答:是错误的,形式美和美的形式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2、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

答:错。因为从审美的角度看,并非仅有人格情操和思想修养才对学生起到形象示范作用。美的形象是可感的,优秀教师的语言、表情、体态、行为、着装、仪表等诸多方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对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示范,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产生直接的审美效果,影响着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发展,吸引他们仿效和借鉴。

只要提高对人体美的理解和认,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加强锻炼,可以最大程度获得健美的体形和光润的容貌。b姿态协调。富有蓬勃朝气的青少年应该精神抖擞,矫健有力,协调灵活,英姿飒爽,具有这种姿态、动感的青少年,必定能给人以振奋、昂扬的感觉,是非常令人喜爱的。c表情积极开放。人的表情形貌、体态更丰富、更综合、更能表现人本身的美的因素,青少年可以经过有意识的训练使积极开朗的表情成为常态,青少年美育也应充分重视这方面的熏陶和训练。

② d具有优雅得体的修养风度。个体修养风度是人

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的内在知识、能力、经验、趣味等外在表现,是无形的风采,它主要反映在仪表、礼节、谈吐等方面。e具有远大高尚的理想情操。高尚的理想情操需要从青少年时期就着力培养,它是青少年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2)想像力的激发。青少年是想象力不断发展丰富的重要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中创造成分,例如在写作中开始出现凭借创造性想象构思情节、描述人物。提供丰富多样的审美活动,激发并保护想象力,激活创新精神,应成为青少年美育的重要目标。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

答: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是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自由特性。一是形式美得以构成的自然物质材料及其结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二是形式美是人类的长期的符号实践中从各个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自由美。

2、试举例论述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点。答:多样统一作为形式美的组合规律之一,其两种基本形态是调和与对比。调和是各种非对立因素之间相联系的统一,对比是各种对立因素之间的统一。二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差异因素的趋向性的不同上。

3、艺术符号的共同特性是什么?

答:艺术符号的特性在于四各方面: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表意性指艺术符号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表情性指艺术符号是情感性符号,它承载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蕴藉性指艺术符号的意义与情感往往是丰富的、不确定的,是多义的。交流性指艺术符号是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交流的媒介,可以传达思想情感。

4、简答表演艺术有哪些共同审美特征。

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舞蹈,都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尽管其塑造艺术形象的物质媒介不同,但二者之间却有着内在联系,因而有一些共同的审美特征:

(一)抒情性和表演性;

(二)过程性和流动性;

(三)节奏感和韵律美。

5、古典性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古典性文化指的是建立在古代社会生活方式基础上并保留至今的审美文化遗产。它的审美特征空灵、流转有韵、蕴藉。

6、简述青少年美育的意义。

答:青少年美育的意义在于:它是促进青少年审美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六、论述题

1、色彩的基本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说色彩是构成和获取形式美的重要因素?请举例论述之。答;色彩的基本特性有三点:表情性,即色彩具有表达一定情感的特性;象征性,指色彩具有的观念蕴涵特性;审美意味的复杂性,指色彩所具有的审美意味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色彩正是构成形式美和获取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人类在长期的符号实践中,凭借公私合营色彩经验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并赋予色彩以一定的观念意义和情感意味,逐渐将其规范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成为能够引起人的审美体验的情感符号。色彩美因其丰富性和直观性而成为人们最易感受又无需其它条件限制的一种美。如三原色红、黄蓝对人的情绪的影响一般表现为,红色热烈,黄色明朗欢

美学与美育作业3 调查题目: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对策

调查结果:有一次我到在阅览室帮忙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连环画书架前气氛活跃,文学、科普书架前无人问津,而且手持连环画册的学生有90%只翻阅画面不看文字三分钟一换,五分钟一调。针对这种现象,我所教的四年级5班进行了调查,70%的同学漫画书、连环画是他们最爱看的,但95%爱看电视,两名外地生家没有电视。95%的同学知道“奥特迈”、“小燕子”,只有10%的同学知道毛泽东是谁……由此,我深深意识到对课外阅读进行合理引导。

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感受兴趣的事,学生就会不厌其烦地做。因此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去认真地阅读课外书籍,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营造读书氛围。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在班级黑板报上可辟出一些栏目,设计一些“我喜爱的名人名言”“本周推荐书目”“科技新消息”“我的读书心得”等内容,也可在每周的晨会课中安排一次“每周新闻”“好书梗概介绍”等。学生经常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往往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树立读书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周恩来、高尔基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介绍他们的杰出成就。同时,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的同学,请他们介绍课外阅读的收获,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加强读书引导。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可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契机,由课内带动课外阅读,如学完《草船借箭》,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了《狱中联欢》可以向学生介绍《红岩》,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一定非常希望阅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

开展读书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往往都有一种表现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与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以课外阅读为内容

乐,蓝色郁而悲哀。红色使人联想到太阳,因而成为光明、温暖、生命的象征。

2、联系实际谈谈青少年美育目标的理解。

在青少年阶段,美育目标具体落实在青春形象的塑造,想象力的激发,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健康人格的生成几个方面。青少年美育途径。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审美实践活动来进行,主要包括:第一,体验自然;第二,欣赏艺术;第三,品味传统;第四,师法英雄 的活动,如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智力竞赛、猜谜语等,也可预先让学生根据某一主题选择课外读物,然后组织交流,如奇事怪物、民情风俗、名胜古迹等。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书面交流活动,如读后感、优美词句片断的摘录等。这些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注重读书评价。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比激励,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比方法。如开展故事竞赛、智力竞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设立竞赛奖;也可以评比学生的读书心得、优美句子摘录等,设立成果奖;还可根据学生家里的课外读物,评出不同星级的小书屋……这样既表彰了先进,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只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有做大量的工作。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美学与美育作业4

讨论题目: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初中,讨论你对青少年美育原则的理解。

讨论方式:小组讨论 发言提纲:

青少年阶段是情感剧烈动荡的时期,养育青少年的美好情感是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情感是活生生的心灵感觉和生命体验,情感的滋养不可能靠道德说教和生硬灌输甚至强迫接受,而只能以情激情,以爱发现爱,以心理解心。教师是青少年除父母以外相处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成年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情感关系。这种密切关系既表现于良好的情绪互感互动,也表现在青少年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时时出现的排斥、反抗的行为中。这种矛盾只能靠爱心的呼唤和真诚的力量来引导、化解,同时培育起健康的、稳定的良性情绪,以使青少年顺利度过这段“危险期”。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教师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在长期的共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爱心全面渗透在教学和生活之中,教书育人,师爱荡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和体贴,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各种渠道传送到学生心里,使他感到温暖和理解,像点点滴滴的甘泉雨露,无声无形地浇灌着年轻的心灵,消解他们的不良情绪,融化内心的情绪死结,减轻他们内心的情感冲突,培养美好的情感。而教师本人的爱心真情,也是最好的榜样,使学生从中获得力量,成长为富有爱心的人。

第三篇:《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范文

《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1)答案

一、填空

1.(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

4.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

1、形式美的产生与人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形式感)密切相关。

2、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语言符号、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是人类的符号实践中存在的三种基本符号形态。

4、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强烈性)、复杂性、浪漫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 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生广泛而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C)

A.朱光潜 B.蔡仪 C.宗白华 D.李泽厚电大专科形考作业答案 3.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B)

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没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D.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卓越

4.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B)A.先秦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卓越人社

5.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A.王维 B.刘勰 C.宗炳 D.钟嵘

6.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

A.弗洛伊德 B.马斯洛 C.阿恩海姆 D.克罗齐全国大学生交流社区3 w+ 7.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8.被称作现代中国“美育之父”的是(C)A.梁启超 B.王国维 C.蔡元培 D.鲁迅

1、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B)。A.点B.线C.面

2、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A)。A.表现卓越人B.再现 C.写实

3、哥特式教堂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的形式美选择是(C)。A.均衡B.线C.比例D.几何形

4、诗歌的基本特征是(A)。

A.凝练性、跳跃性卓、音乐性全B.凝练性节奏性、音乐性

5、经典性和代表性属于何种审美文化形态的文化产品特性(D)。`A.古典性文化B.现代性文化C.外来文化 D.高雅文化

6、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A.卢格 B.埃里克森;C.怀特' D.皮亚杰

7、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B)

A.直观性全国、抽象`、纯真性 B.直观性-、创造性k、纯真性C.创造性、直观性、抽象性 D.直观性、m抽象性 ?、情感性.、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c)。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全国大学生交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美学:是一门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通过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更简洁地说,美学是通过具体审美活动研究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的人文学科。

2.阳刚与阴柔:阳刚与阴柔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与西方美学中的崇高和优美相似,但并不完全等同,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阳刚之美是偏重于动态和力感的美,阴柔之美是偏重于静态和柔感的美。卓越人

3.审美通感:又称审美统觉或审美联觉,是在审美知觉中各种感觉的通串、渗透和挪移构成的协同运动,是审美知觉的整体性的表现。

4.“净化”说:是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理解。他认为悲剧可以像宗教一样使人一开始“就卷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治疗和净化”。亚里士多德将这种心理感受称为“无害的快感”加以肯定,认为它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5.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后种特殊形态,是从具体美丽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及其组合规律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式美具有抽象性、相对独立性、装饰性和符合性的特征。

6、表演艺术:是艺术门类的之一,是以人工符号(音乐)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去创造富于情感的话的形象的艺术,主要有音乐和舞蹈。

7、审美文化形态:审美文化在实际生活中是千姿百态的,因些审美文化形态是指审美文化具体存在的状态。

8、健康人格:是人类个体的各种心理特征与性格特征和健全而完善的发展状态。是个体内在心理结构与外在表现状态的有机融合,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人是社会美的中心,自然美是与人类无关的美。(×)提示:自然是人类符号实践的对象,自然美归根结底取决于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所体现的价值。人类通过符号实践使得自然逐渐成为体现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正由于如此,自然才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2.美育与德育一样,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二者完全可以相互替代。(×)

提示:两者目的的差异:美育侧重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德育侧重于培养人的道德操行和思想倾向。两者方式的差异:美育着重于以活的形象来潜移默化地感染人;德育侧重于道德理性的说服教育。两者效果的差异:美育的效果在于浸润人心;德育的效果在于使人服从。1.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一回事,它们都与形式有关.(X)

理由:抽象的形式美与具体的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式美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法则,又总是渗透在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之中,通过它们体现出来。

2.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X)理由:教师的语言、表情、体态、行为这些方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的审美效果,对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示范。

五、简答题(答对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6分,共36分): 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2.美的感染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美的感染性意味着交感。交感是指主客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双向感动过程。②美的感染性意味着动感。动感是人与世界,心录与事物之间的动态作用过程。③美的感染性意味着精神性快感。精神性快感不同于生物本能的满足,而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升华,属于精神的解放和自由。

3.艺术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①艺术符号中形式和意蕴的统一②艺术创作中创造和规范的统一。③艺术接受中个体和社会的统一。

4.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 答: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其联系在于人类对事物的功利态度、认知态度优于美感的态度,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升华,是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审美态度的确立将日常心理转化为审美心理,主体就采取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姿态对事物进行审美观照,这种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

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

答:直觉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审美活动自始自终都离不开直觉。①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门户。感受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作为特殊感受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起点。②审美直觉是审美意象诞生的前提。审美直觉是对事物感性形式的观照,这种过程就是主体情感与对象形式的同构。③审美直觉指向意义。

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门户。有直接的感受,才有强烈的情感,有情感驱动着想象,想象所建构的符号宇宙象征着人类的价值与意义。6.审美体验有哪些特征?

答:①审美体验具有原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性质。②审美体验具有历构性。即审美体验具胡历史建构的性质。③审美体验具有超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性而进行意义建构的性质。④审美体验具有预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来形象的性质。

如何理解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 答: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是指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自由特性。它可以从两个方向上理解:

首先形式美得以构成的自然物质材料及其组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其次,形式美是在人类的长期的符号实践中从各个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自由美。因此,形式美有着不爱内容制约的自由特性,具有相对的审美价值。2.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答:多样统一有两种基本形态:对比与调和。①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向于“同”,是把两种或多种因素互相联系的统一,形成不太显著的变化。由调和方式造成的和谐,一般属于阴柔之美。②对比是在差异中倾向于“异”,把美的事物中有明显差异的因素相互组合在一起,互相映衬,更加突出各自的特征。这种由对立因素的统一造成的形式美,一般属于阳刚之美 3.艺术符号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①表意性。指艺术符号具有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的特征。②表情性。指艺术符号作为情感性符号,承载或激发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③蕴藉性。指艺术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情感,可以引出多种不同阐释。④交流性。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媒介,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

4.简答表演艺术有哪些共同的审美特征?

答:①抒情性和表演性。抒情性指音乐、舞蹈艺术长于表现写意,而拙于再现写实,可以直接抒发和揭示人类的内心情感,具有强大的情感震撼力。表演性是指音乐舞蹈借以抒情的艺术形象,必须通过艺术家现场表演的二度创作来呈现,诉诸欣赏者的视听感官才能最终完成。②过程性和流动性。指音乐作为时间艺术,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它们的形象构成是在时间流动中展现出来的,因而在反映生活和表现情感的发展变化方面更为丰富。③节奏感和韵律美。节奏感指音乐和舞蹈都以节奏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乐音、动作的有规律反复来表达感情。韵律美指音乐、舞蹈以在节奏基础上形成的旋律线和动作流,构成其艺术形象整体的美感。5.古典性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①空灵。指对空幻灵动的艺术存在形态的追求;空灵也意味着以虚为本,而不是以实为本。

:②流转有韵。指整体形式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流动、协调、转变并生成令人感动的韵律的状况。

③蕴藉。指审美文化在效果上体现出多义和绵延不绝的特性。6.简述青少年美育的意义。答:美育的是为“育人”,促进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人格的生成,青少年发展阶段的美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①青少年美育是促进青少年审美发展的需要。审美发展是指个体的审美认同能力的发展,包括感知艺术美、欣赏艺术风格、品味艺术意蕴、展开艺术想象、实施审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的发菜。实施青少年美育,正是为了有效地促进青少年的上述审美认同能力的生成和发展。

②青少年美育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需要。健康的人格是感性与理性、个人与社会相互协调而又和谐的人格。美育过程是直接激发和升华情感、激荡生命活力、启智养性的活泼生动的体验过程。青年少年美育也是一种重要的健康人格教育,在健康人格的生成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青少年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美育通过贯通肉体和精神广阔领域的感性教育,保护和发展个体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升华和引导感性的抒发,激发情感、启迪想象,丰满人性,建立理性与感性的协调平衡,并渗透于德育、知育、体育之中,在青少年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功效,以促成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论述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来论述问题。每题12分,共24分)1.论述美感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互动关系。

答: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消极地等待主体的反映,在美感活动中,主体具有强烈意向,对象具有丰富生命,二者互相呼唤和应答,同时又互相建构和塑造,由此形成了动态的审美体验过程,这种互动关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主体和对象相互呼唤和应答。主体期待对象,对象诱惑主体展开了呼唤与应答的交流活动。在这种积极的、能动的交流中产生了美感,例如中国古典学家运用“物感”来描述对象对主体的积极影响,运用“感物”来描述主体对对象的能动作用,自然之气变化无穷,这生动变化的事物撼动人性情,而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渗透着主体精神的感觉,则积极回应并浸染事物。②主体与对象互相建构和塑造。对象改变了主体,主体也改变了对象。

对象对主体的改变,是指对象刺激主体,引发主体感觉的运动,激活主体情感。对象的不同存在方式和呈现形态建构并塑造了主体的不同美感心理,主体对对象的改变是指主体通过感觉赋予对象以情感生命,使对象成为活的形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诗句就生动地体现了人对自然对象的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积极交流和塑造。③主体和对象的互动推进了审美体验过程。随着审美体验过程的推进,对象展示出它的丰富形态,主体表现出他的复杂情感,这种情形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2.何谓审美能力?举例说明美育是如何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 答:审美能力指的是审美活动中个体对话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①审美能力可以在美育中获得提高。“月到中心处,风来水面时。此中清意味,料得少人知”(北宋邵雍《清夜吟》)诗人叹天月水风的美总是被人冷落。为什么美的事物,有人见了赞叹不已,有人却无动于衷?这就与人的审美能力有关。美育正可以提高人敏锐地发现和感受美的事物的能力。美育用美的形象去感染人,也就是激发人的情感活动,用情感活动来推动人的想象和思考,进而以情感的方法去把握和认识世界。②美育不仅能培养人的感知美的能力,而且能增强人对美的理解力。a美育以美启真,以美入善,提高受教育者从美的事物认识世界的能力。b美育培养的理解力不是简单的认识,而是一种“审美”的认识。如艾青的《礁石》一诗,诗人所有的深刻感受和思考只有凝聚到“礁石”这富有意味的形象时,他的感受和思考才会“活”。总之,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实施于审美层面的美育,在美育呵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色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说色彩是构成和获取形式美的重要因素?请举例论述之。答:色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点:表情性,指色彩具有表达一定情感的特性;象征性指色彩具有一种观念蕴涵特性;审美意味的复杂性,指色彩具有审美意味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①人类在长期的符号实践中,凭借色彩经验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并赋予色彩以一定的观念意义和情感意味,逐渐将其规范化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成为能够引起人的审美体验的情感符号。如,红色使人联想到朝日、火焰,因而成为光明、温暖的象征;绿色则使人联想到广袤的田野,欣欣向荣的植物,因而是和平、青春、繁荣的象征。在我国古代,色彩被用来象征方位,东蓝、南红、西白、北黑、中央黄色,是象征某种“礼制”观念的五方正色。②色彩美因其丰富性和直观性而成为人们最易感受又无需其他条件限制的一种美。例如:色彩具有冷暧、轻重之分,红橙最暧,给人以兴奋感;蓝绿最冷,让人感到抑郁。浅色如白、绿,给人以轻盈感,深色如黑、灰使人感到沉重。所以,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青少年美育目标的理解。

答:(1)青春形象的塑造。青春形象的内涵,可从外在气质、修养风度、理想情操三个方面见出。

具有充满活力的外在形态。a形貌健美。青少年正值身体发育的高峰时期,身体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提高对人体美的理解和认,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加强锻炼,可以最大程度获得健美的体形和光润的容貌。b姿态协调。富有蓬勃朝气的青少年应该精神抖擞,矫健有力,协调灵活,英姿飒爽,具有这种姿态、动感的青少年,必定能给人以振奋、昂扬的感觉,是非常令人喜爱的。c表情积极开放。人的表情形貌、体态更丰富、更综合、更能表现人本身的美的因素,青少年可以经过有意识的训练使积极开朗的表情成为常态,青少年美育也应充分重视这方面的熏陶和训练。

d具有优雅得体的修养风度。个体修养风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的内在知识、能力、经验、趣味等外在表现,是无形的风采,它主要反映在仪表、礼节、谈吐等方面。e具有远大高尚的理想情操。高尚的理想情操需要从青少年时期就着力培养,它是青少年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2)想像力的激发。青少年是想象力不断发展丰富的重要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中创造成分,例如在写作中开始出现凭借创造性想象构思情节、描述人物。提供丰富多样的审美活动,激发并保护想象力,激活创新精神,应成为青少年美育的重要目标。《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2)答案

一、填空(每空 1分,共4分)

1、形式感 2.自然符号 3.人工符号

4.强烈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 1分,共8分)

1、B

2、B

3、C

4、A

5、D

6、B

7、B

8、C

三、名词解释

1、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从具体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及其组合规律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既相区别,又有联系。形式美具有抽象性、相对独立性、装饰性和符号性的特征。

2、表演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人工符号(乐音)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来创造富于情感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审美文化形态——从历史演变的情况来看,审美文化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形态:一是古典性审美文化,二是现代性审美文化,三是外来性审美文化。在本教材中,我们简化地使用古典性文化、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性文化等概念。还可以从社会分层角度划分审美文化形态,就有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和高雅文化。

4、健康人格——是人类个体的各种心理物征与性格物征的健全而完美的发展状态。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1、形式美和美的形式是一回事,它们都与形式有关。

答:是错误的,形式美和美的形式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2、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

答:错。因为从审美的角度看,并非仅有人格情操和思想修养才对学生起到形象示范作用。美的形象是可感的,优秀教师的语言、表情、体态、行为、着装、仪表等诸多方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对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示范,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产生直接的审美效果,影响着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发展,吸引他们仿效和借鉴。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

答: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是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自由特性。一是形式美得以构成的自然物质材料及其结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二是形式美是人类的长期的符号实践中从各个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自由美。

2、试举例论述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点。

答:多样统一作为形式美的组合规律之一,其两种基本形态是调和与对比。调和是各种非对立因素之间相联系的统一,对比是各种对立因素之间的统一。二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差异因素的趋向性的不同上。

3、艺术符号的共同特性是什么?

答:艺术符号的特性在于四各方面: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表意性指艺术符号以具体艺术形象来表达意义。表情性指艺术符号是情感性符号,它承载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蕴藉性指艺术符号的意义与情感往往是丰富的、不确定的,是多义的。交流性指艺术符号是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交流的媒介,可以传达思想情感。

4、简答表演艺术有哪些共同审美特征。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舞蹈,都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门类。尽管其塑造艺术形象的物质媒介不同,但二者之间却有着内在联系,因而有一些共同的审美特征:

(一)抒情性和表演性;

(二)过程性和流动性;

(三)节奏感和韵律美。

5、古典性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古典性文化指的是建立在古代社会生活方式基础上并保留至今的审美文化遗产。它的审美特征空灵、流转有韵、蕴藉。

6、简述青少年美育的意义。

答:青少年美育的意义在于:它是促进青少年审美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六、论述题

1、色彩的基本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说色彩是构成和获取形式美的重要因素?请举例论述之。答;色彩的基本特性有三点:表情性,即色彩具有表达一定情感的特性;象征性,指色彩具有的观念蕴涵特性;审美意味的复杂性,指色彩所具有的审美意味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色彩正是构成形式美和获取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人类在长期的符号实践中,凭借公私合营色彩经验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并赋予色彩以一定的观念意义和情感意味,逐渐将其规范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成为能够引起人的审美体验的情感符号。色彩美因其丰富性和直观性而成为人们最易感受又无需其它条件限制的一种美。如三原色红、黄蓝对人的情绪的影响一般表现为,红色热烈,黄色明朗欢乐,蓝色郁而悲哀。红色使人联想到太阳,因而成为光明、温暖、生命的象征。

2、联系实际谈谈青少年美育目标的理解。

在青少年阶段,美育目标具体落实在青春形象的塑造,想象力的激发,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健康人格的生成几个方面。青少年美育途径。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审美实践活动来进行,主要包括:第一,体验自然;第二,欣赏艺术;第三,品味传统;第四,师法英雄 《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3)答案(仅供参考)

作业(3)有一定难度,这个难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单凭抄书抄不出答案来,必须躬行亲践,要有创造性。这就考到态度和能力了。第二,同学们往往不会运用合理的方法。我们这里建议大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这也可以看成是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学生集中实践环节要进行的教育教学调查的小预演吧。(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关键在于问卷设计。问卷设计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是问卷调查成败的关键。虽然我们的作业是一个很小型的调查,也要注意设计。

标题 问卷的结构指导语 问题

标题:标题是问题最高度的概括。每份问卷都应有简明扼要的标题来反映主题。标题不宜太长,要能反映出调查对象和内容,并以陈述句形式表达。如关于男女儿童注意品质的性别差异的调查;小学高年级学生接受流行音乐的调查、某某班学生课外文化生活的调查等。指导语:这是问卷的开始部分。它既是向被调查者介绍问卷,又起着沟通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思想,使调查顺利实施的重要作用。一般包括:说明调查意义以引起被调查者兴趣;说明对回答问题的要求;说明为被调查者回答内容保密或不记姓名,使他们放心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问题:问题是问卷的核心,问题设计得如何决定着调查研究的效果。提什么问题,如何提问,提多少问题,都值得细细斟酌。在编制问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问题应与所要研究的问题密切相关。

·问题必须清楚、明确、具体,防止产生歧义。

·语句要通俗易懂。题目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和理解能力,并且应尽量引起他们的兴趣。·在问题中避免使用贬义词。慎重处理被调查者容易产生敏感的问题或感到有威胁性的问题,如有关人的声誉问题,涉及私人生活的问题以及政治问题等。因为这样的问题被调查者一般不会给予真实的回答。

·问题不能带有明显的导向性。

问卷的提问方式一般有一般提问方式、情境问题方式、排序问题方式、等距评判型问题方式、表格型问题方式。在我们的作业中,建议大家采用一般问题方式、排序问题方式或等距评判型问题方式。一般问题方式。调查者提出具体问题被调查者回答。其中封闭式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题所限制的范围内选答,开放式是被调查者根据问题自由作答。例1.你喜欢流行音乐吗?喜欢()不喜欢()

要求:将自己的态度在相应的答案后的括号内画个“√”。

排序问题方式。即让被调查者将所列问题按照某种标准排出一个顺序。

例2.请在下面八类课外读物中挑选你最喜欢的三类,以喜欢程度排列顺序填入表内。A.文学名著 B.漫画

C.侦破武打D.人物传记E.史地知识 F.教学参考

G.自然科学

H.轶闻趣事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等距评判型问题方式。即列出某种倾向、态度等两个对立的概念,中间分若干级段,调查对象勾出其中符合自己倾向的级点。

例1.动画片对你来说是()A每天必看

B经常想看

C 偶尔看一看

D 看不看无所谓

要求:选出符合自己情况的一项填入括号内(2)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是由调查者探访被调查者(面对面交谈,打电话或网上交流),按访谈提纲请被调查者逐一回答并及时记录,最后对访谈纪录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的一种调查方法。

访谈调查具有灵活深入、直接可靠和回收率高等优势。

访谈调查要注意以下提问技巧:

·运用口头语言。

·语气委婉从容。

·淡化敏感问题。

·注意访谈对象的非言语行为。

·耐心倾听。

访谈要作好记录。记录可分当场记录、第三者记录、以后追记、音像记录等四种方法。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下面列举一个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实例,可参照学习比较。

调查题目: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对策

调查结果:有一次我到在阅览室帮忙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连环画书架前气氛活跃,文学、科普书架前无人问津,而且手持连环画册的学生有90%只翻阅画面不看文字三分钟一换,五分钟一调。

针对这种现象,我所教的四年级5班进行了调查,70%的同学漫画书、连环画是他们最爱看的,但95%爱看电视,两名外地生家没有电视。95%的同学知道“奥特迈”、“小燕子”,只有10%的同学知道毛泽东是谁......由此,我深深意识到对课外阅读进行合理引导。

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感受兴趣的事,学生就会不厌其烦地做。因此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去认真地阅读课外书籍,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那么如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营造读书氛围。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在班级黑板报上可辟出一些栏目,设计一些“我喜爱的名人名言”“本周推荐书目”“科技新消息”“我的读书心得”等内容,也可在每周的晨会课中安排一次“每周新闻”“好书梗概介绍” 等。学生经常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往往能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形成跟书本交朋友的愿望。

树立读书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周恩来、高尔基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介绍他们的杰出成就。同时,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的同学,请他们介绍课外阅读的收获,使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加强读书引导。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可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契机,由课内带动课外阅读,如学完《草船借箭》,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了《狱中联欢》可以向学生介绍《红岩》,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一定非常希望阅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

开展读书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往往都有一种表现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与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以课外阅读为内容的活动,如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智力竞赛、猜谜语等,也可预先让学生根据某一主题选择课外读物,然后组织交流,如奇事怪物、民情风俗、名胜古迹等。另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书面交流活动,如读后感、优美词句片断的摘录等。这些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注重读书评价。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比激励,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比方法。如开展故事竞赛、智力竞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设立竞赛奖;也可以评比学生的读书心得、优美句子摘录等,设立成果奖;还可根据学生家里的课外读物,评出不同星级的小书屋等等方法。这样既表彰了先进,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只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有做大量的工作。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4)答案(仅供参考)

讨论题目: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初中,讨论你对青少年美育原则的理解。讨论方式:小组讨论 发言提纲:

青少年阶段是情感剧烈动荡的时期,养育青少年的美好情感是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情感是活生生的心灵感觉和生命体验,情感的滋养不可能靠道德说教和生硬灌输甚至强迫接受,而只能以情激情,以爱发现爱,以心理解心。教师是青少年除父母以外相处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成年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情感关系。这种密切关系既表现于良好的情绪互感互动,也表现在青少年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时时出现的排斥、反抗的行为中。这种矛盾只能靠爱心的呼唤和真诚的力量来引导、化解,同时培育起健康的、稳定的良性情绪,以使青少年顺利度过这段“危险期”。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教师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在长期的共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爱心全面渗透在教学和生活之中,教书育人,师爱荡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怀和体贴,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各种渠道传送到学生心里,使他感到温暖和理解,像点点滴滴的甘泉雨露,无声无形地浇灌着年轻的心灵,消解他们的不良情绪,融化内心的情绪死结,减轻他们内心的情感冲突,培养美好的情感。而教师本人的爱心真情,也是最好的榜样,使学生从中获得力量,成长为富有爱心的人。

第四篇:建筑材料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建筑材料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新版)建筑材料作业 1

一、选择题 C, A, A, A, A, B, C, C, C, C D, B, B, A, A, B, C, D, A, B

5、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及体积密度 V、V' 0 的体积构成存在如下关系: A)、V(A.V0≥V'≥V B.V≥V'≥V0 C.V'≥V0≥V D.V≥V0≥V'

12、材料的厚度加大,则材料的导热系数(C)A.加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二、判断题 √ × √ × √ √ × √ × ×

三、简答题

1、建筑材料与建筑科学的发展有何关系? 答:(1)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不论是高达 420.5m 的上海金贸大厦,还是普通的一幢临时建筑,都是由各种散体建筑 材料经过缜密的设计和复杂的施工最终构建而成。建筑材料的物质性还体现在其使用的巨量 性,一幢单体建筑一般重达几百至数千 t 甚至可达数万、几十万 t,这形成了建筑材料的生 产、运输、使用等方面与其他门类材料的不同。(2)建筑材料的发展赋予了建筑物以时代的特性和风格。西方古典建筑的石材廊柱、中国古代以木架构为代表的宫廷建筑、当代以钢筑混凝土和 型钢为主体材料的超高层建筑,都呈现了鲜明的时代感。(3)建筑设计理论不断进步和施工技术的革新不但受到建筑材料发展的制约,同时亦 受到其发展的推动。大跨度预应力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空间网架结构、节能型特色环保建筑的出现 无疑都是与新材料的产生而密切相关的。(4)建筑材料的正确、节约、合理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造价和投资。在我国,一般建筑工程的材料费用要占到总投资的 50~60%,特殊工程这一比例还要提高,对于中 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建筑材料特性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进而 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亲水材料与憎水材料各指什么? 答:亲水材料表示材料与水的亲和能力。在水、材料与空气的液、固、气三相交接处作 液滴表面的切线,切线经过水与材料表面的夹角称为材料的润湿角,以θ 表示。若润湿角θ ≤90°,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故材料可被水浸润,称该 种材料是亲水的。反之,当润湿角θ >90°,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小于水分子之间 的作用力,则材料不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憎水的。亲水材料(大多数的无机硅酸盐材 料和石膏、石灰等)若有较多的毛细孔隙,则对水有强烈的吸附作用。而象沥青一类的憎水 材料则对水有排斥作用,故常用作防水材料。

3、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进行材料强度试验时,我们发现以下因素往往会影响强度试验的结果: 1)试件的形状和大小:一般情况下,大试件的强度往往小于小试件的强度。棱柱体试件的强度要小于同样尺度的正立方体试件的强度。2)加荷速度: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越快,所测强度值越高。

3)温度:一般情况,试件温度越高,所测强度值越低。但钢材在温度下降 到某一负温时,其强度值会突然下降很多。4)含水状况:含水试件的强度较干燥的试件为低。5)表面状况:作抗压试验时,承压板与试件间磨擦越小,所测强度值越低。可见材料的强度试验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某种材料的强度试 验时,必须按相应的统一规范或标准进行,不得随意改变试验条件。

4、天然大理石板材为什么不宜用于室外? 答案: 大理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等物质,属于碱性石材。在气中受硫化物及水汽形成的酸雨长期作用,容易发生腐蚀,造成表面强度降低、变色掉粉,失去光泽,影响其装饰性能,因此不适于室外装饰。

5、石灰主要有哪些用途? 答:(1)粉刷墙壁和配制石灰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用熟化并陈伏好的石灰膏,稀释成 石灰乳,可用作内、外墙及天棚的涂料,一般多用于内墙涂刷。以石灰膏为胶凝材料,掺入 砂和水拌合后,可制成石灰砂浆;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后,可制成水泥混合砂浆,在建 筑工程中用量都很大。(2)配制灰土和三合土。熟石灰粉可用来配制灰土(熟石灰+粘土)和三合土(熟石 灰+粘土+砂、石或炉渣等填料)。常用的三七灰土和四六灰土,分别表示熟石灰和砂土体 积比例为三比七和四比六。由于粘土中含有的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与氢氧化钙反应可生 成水硬性产物,使粘土的密实程度、强度和耐水性得到改善。因此灰土和三合土广泛用于建 筑的基础和道路的垫层。(3)生产无熟料水泥、硅酸盐制品和碳化石灰板。

四、计算题 一块烧结砖,基尺寸符合要求(240×115×53mm),烘干后的质量为 2500g,吸水饱和 后质量为 2900g,将该砖磨细过筛,烘干后取 50g,用比重瓶测得其体积为 18.5cm3 试求该 砖的吸水率、密度、体积密度及孔隙率。解: 由题干知 质量吸水率 W=(2900-2500)/2500=16% m 3 =50 /18。5= 2.70(g/cm)V m 3 干体积密度 ρ 0 = =2500/24×11.5×5.3=1710(kg/m)V0 密度 ρ =

(1孔隙率 P

(1 -1.71/2.70)=36.67% ρ 100% ρ0)建筑材料作业 2

一、选择题 B, A, A, D, D, B, A, B, A, A B, B, B, C, A, B, A, C, A, A 二.判断题 √ × × √ × √ √ × × √

三、简答题

1、水泥的细度指的是什么,水泥的细度对水泥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答案:水泥的细度指水泥颗粒粗细的程度。水泥的细度越细,冻结硬化越快,强度(特 别是早期强度)越高,收缩也增大。但水泥越细,越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受潮形成絮凝团,反而会使水泥活性降低。此外,提高水泥的细度要增加粉磨时能耗,降低粉磨设备的生产率,增加成本。

2、影响硅酸盐系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⑴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及细度;2)水灰比;3)石膏的掺量;4)环境温度和温度; 5)龄期;6)外加剂的影响。

3、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各指什么? 答: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 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 45min,终凝不大于 600min。

4、什么是石子的连续极配,采用连续极配的石子对混凝土性能有哪些影响? 答:连续级配是石子的粒径从大到小连续分级,每一级都占有适当的比例。采用连续级 配配置的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好,不易发生离析;但是,当最大粒径较大,天然形成的连续 级配与理论最佳值有偏差,且在运输、堆放过程中容易离析。

5、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 118 页 答:1.合理选择水泥品种;2.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水泥用量,水灰比的大小是决 定混凝土密实性的主要因素,它不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也严重影响其耐久性。保证足 够的水泥用量,同样可以起到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耐久性的作用。3.选用良好的砂、石骨料,并注意颗粒级配的改善;4.掺用引气剂或减水剂;5.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混凝土 的均匀、密实。

四、计算题 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为 1:2.28:4.47(水泥,砂子,石子),水灰比为 0.64,每立方 混凝土水泥用量为 286kg。现场测得砂子的含水率为 3%,石子的含水率为 1%。试计算施工 配合比及每立方混凝土各种材料的用量。

672kg 3%)(1  2.28  286  ws) ms(1  286kg ' 砂子用量 ms  mc ' 解:水泥用量 mc

1291kg1%)(1 4.47  286  wg) mg(1石子用量 mg ' 151kg1% 1278  3%  625 0.64  286  wg  mg  ws  ms 用水量 mw ' 施工配合比:水泥:水:砂子:石子=266:151:672:1291=1:0.53:2.35:4.51 解:由试验室配合比 1:2.28:4.47(水泥:砂子:石子),算出 干砂=286X2.28=652.08 因 现场砂含水率为 3%,现场砂=652X(1+3%)=671.56 干石子=286X4.47=1278.42 因石子含水率为 1%,现场石子=1278.42X(1+1%)=1291.2 理论水=水泥 X 水灰比=286X0.64 =183.04 砂中含水重量=671.5-652.08=19.42 石子含水重量=1291.2-1278.42=12.78 施工每方用水量为:183.04-19.42-12.78=150.84 水泥 286kg 砂子 286X2.28(1+0.03)=672kg 石子 286X4.47(1+0.01)=1292kg 水 286X0.64-286X2.28X0.03-286X4.47X0.01=151kg 施工配合比:水泥:水:砂子:石子=266:151:672:1291=1:0.53:2.35:4.51 建筑材料作业 3

一、选择题 D, A, B, B, A, A, B, C, A, A B, D, D, A, A, A, D, C, A, B

二、判断题 √ √ × √ × × √ × √ ×

三、简答题

1、为什么工程上常以抗压强度作为砂浆的主要技术指标? 答案: 砂浆在砌体中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试验证明:砂浆的粘结强度、耐久性均随 抗压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即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较为成熟,测试较为简单准确,所以工程上常以抗压强度作为砂浆的主要技术指标。

2、根据建筑部位的不同,如何选择抹面砂浆? 答案:.用于砖墙表面(檐口,勒脚,女儿墙以及潮湿房间的除外)1:2~1:4(石灰:砂);用于干燥环境的墙表面 1:1:4~1:1:8(石灰:黏土:砂); 用于 不潮湿的房间的墙及天花板 1:0.6:2~1:1:3(石灰:石膏:砂);用于檐口,勒 脚,女儿墙外脚以及潮湿的部位 1:0.5:4.5~1:1:5(石灰:水泥:砂);用于浴室,潮湿车间等墙裙、勒脚等地面基层 1:3~1:2.5(水泥:砂);用于地面,天棚或 墙面面层;1:2~1:1.5(水泥:砂); 用于吸声粉刷 1:1:3:5(水泥:石膏:砂: 锯末); 用于水磨石打底(打底 1:2.5 水泥砂浆)1:2~1:1(水泥:白石)。

3、釉面砖为什么不宜用于室外? 答: 釉面砖吸水率较高(国家规定其吸水率小于 21%),陶体吸水膨胀后,吸湿膨胀小的表层釉面处于张压力状态下,长期冻融,会出现剥落掉皮现象,所 以不能用于室外。

4、何谓屈强比,屈强比有何意义? 答: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反映钢材的利 用率和的安全可靠性。屈强比越小,反映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因而的 安全性越高。但屈强比太小,则说明钢材不能有效地被利用,造成钢材。

5、建筑钢筋有哪些优缺点? 答: 建筑钢材优点是:材质均匀,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能承受冲击 和振动荷载,可焊接或铆接,易于加工和装配。钢结构安全可靠,构件自重小。缺点是易锈

蚀及耐火差等。

四、计算题 某砌筑工程用水泥石灰混和砂浆,要求砂浆的强度等级为 M7.5,稠度为 70~90mm。原 材料为:普通水泥 32.5 级,实测强度为 36.0MPa;中砂,堆积密度为 1450kg/m3,含水率 为 2%;石灰膏的稠度为 120mm。施工水平一般。试计算砂浆的配合比。

1.88MPa,则: 查表 7-2 可得到 8.7MPa1.88)MPa  0.645 (7.5   0.645 f2 fm,0 15.09 得:   3.03,  计算水泥用量 Qc 由

Qc

1000(f m,0)fce 

36.0 218kg 3.03  15.09)(8.7 1000

82kg 确定砂子用量 Qs 218)kg (300  Qc  Qa  300kg,则 Qd 计算石灰膏用量 Qd 取 Qc

1479kg 2%)kg (1  1450 Qs

确定用水量 Qw 可选取 280kg,扣除砂中所含的水量,拌和用水量为:

251kg 2%)kg 1450 (280 Qw

1: 0.38: 6.78:1.15 218:82:1479: 251 砂浆配合比为 Qc : Qd : Qs : Qw 建筑材料作业 4

一、选择题 D, B, A, A, A, A, A, A, C, A C, A, C, A, B, C, B, A, A, D 二.判断题 √ × √ × × √ × √ √ ×

三、简答题

1、选择胶粘剂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黏结材料的品种和特性。根据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胶粘剂。2)了 解黏结材料的使用要求和应用环境,即黏结部位的受力情况、使用温度、耐介质及耐老化性、耐酸碱地;3)了解黏结工艺性,即根据黏结结构的类型采用适宜的粘接工艺。4)了解胶粘 剂组分的毒性;5)了解胶粘剂的价格和来源难易。

2、建筑塑料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建筑塑料具有质轻、绝缘、耐腐、耐磨、绝热和隔音等性能。主要性能有:1)质 轻、比强度高;2)加工性能好;3)导热系数小;4)装饰性优异;5)具有多功能性;6)经济性。

3、石油沥青的组分有哪些? 各组分的性能和作用如何 答:油分、树脂和地沥青质。其会计师变化直接影响沥青的技术性质:油分的含量多少 吴市吹箫沥青的柔软性、抗裂性及施工难度;中性树脂赋予沥青具有一定的塑性、可流动性 和黏结性,其含量增加、沥青的黏结力和延伸性增加,酸性树脂能改善沥青对矿物材料的浸 润性,特别提高了与碳酸盐类岩石的黏附性、增强了沥青的可乳化性;沥青质决定着沥青的 黏结力、黏度、温度稳定性和硬度等,沥青质含量增加时,沥青的黏度和黏结力增加,硬度 和软化点提高。

4、矿物填充料为何能够改性沥青? 答:因为矿物质掺入沥青中后,能被沥青包裹形成稳定的混合物,由于沥青对矿物填充 料的润湿和吸附作用,沥青可能成单分子状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表面,形成结合力牢 固的沥青薄膜,具有较高的粘性和耐热性等,因而提高了沥青的黏结能力、柔韧性和耐热性,减少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5、简述木材的腐朽原因及防腐方法? 答:木材的腐朽原因有:真菌侵害及虫类蛀蚀。防腐方法:破坏真菌及虫类生存和繁殖的条件,常用的方法有:一是将木材干燥至含水 率在 20%以下,保证木结构处在干燥状态,对木结构物采取通风、防潮、表面涂刷涂料等 措施;二是将化学防腐剂施加于木材,使木材成为有毒物质,常用的方法有表面喷涂法、浸 渍法、压力渗透法等。

四、论述题 153 页 详细阐述检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试验步骤。答: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 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 方面的含义。检验方法有坍落度法和维勃稠度法两种。坍落度法试验步骤: 1)湿润坍落度筒及其他用具,并把筒房子不吸水的刚性水平底上,然后用脚踩住两个 踏板,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2)把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的装入桶内,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 1/3 左

右,每层用捣棒沿螺旋方向在截面上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 25 次,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 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 至下一层表面。装顶层混凝土时应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坍落到低于筒口,则应 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出躲雨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3)清除筒边地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的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高过程应在 5~10 秒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过程中,应不间断的进行,并应在 150S 内完 成。4)提起筒后,两侧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混凝土拌合物 的坍落度值

第五篇: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_答案[推荐]

电大【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答案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C)。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A)。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

4.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B)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5.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C)。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C)。

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B)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10.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A)的行政区。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CDE)。

2.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有(BCDE)等几种形式。

3.下列国家实行总统制的有(AD)。

4.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ABCDE)。

5.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的环节有(ABCDE)。

四、简答题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2)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

2、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

答: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机能制的优点是:①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②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③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机能制的缺陷是:①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因而会造成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后果。②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的后果。

五、论述题

1、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答(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5)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2、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答: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

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的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的一种由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的必要依据。第三,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处于一定的职位,具有一定的职权,就要承担国家所委托的一定工作任务,并对国家负有责任,这就是行政领导者的行政领导责任。

作业二

一、案例分析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行政问责暂行办法”、“行政过错追究暂行办法”。2004年4月,中央又批准实施丁《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了严格规范。

最近,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这一《暂行办法》通过18种问责情形和7种追究责任,对行政首长追究其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任,小到诫勉、批评。大至停职反省、劝其辞职。问责的情形主要包括5种:效能低下,执行不力;责任意识淡薄;违反法定程序,肓目决策;不依法行政或治政不严,监督不力;在商务活动中损害政府形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官员问责”制给中国4 000多万名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种风险职业。这就要求政府官员转变观念,从“当官有权”到“当官有责”。

请你运用行政领导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哪方面责任?其具体内容是什么?2.行政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哪几个方面?本案例中欠缺的责任是什么?

3.结合行政学原理简谈我国实施“官员问责”制的益处。(回答此问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自己的岗位责任即行政领导者担任某一职务所应承担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行政领导工作责任的具体内容有:(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

2.行政领导者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责任。政治责任一般是由直接或间接选举的行政首长对国家宪法和立法机关以及对公众负的责任。(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违背或触犯有关法律所形成的责任,根据所造成的后果轻重不同,受到法律的处罚与制裁。这是行政主体与管理对象发生的法律关系。(3)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务时,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所形成的责任。行政责任是一种管理责任。(4)道德责任。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恪守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如果违背了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将受到处分。在案例中,所欠缺的是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政治责任即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因违反特定的政治义务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导致的政治上的否定性后果,以及所应受到的谴责和制裁。法律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负的责任。3.增强官员的责任心;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陋习;有利于整肃吏治。第一,有利于增强官员的责任心政府官员的权力和责任始终是同一事物的两个面,在接受人民赋予权力的同时,就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但正像孟德斯鸠说的,“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见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官员是行政权力的把持者,也是行政资源的分配者,如果官员能够不受严厉处罚地获取较多的利益,低成本低风险地违法犯罪,那么他们利用权力换取私利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大,不法行为也将日益频繁,这势必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损失。因此,要规范官员行为、防止违法乱纪,必须增强官员的责任心,建立系统完善的问责体系。在“官员问责”制下,不是只有贪污受贿的干部才会受处罚,如果官员没有懂得权力的真正含义,其权力没有为民所用、所谋、所系,那就会因失责而受到责任追究。官员问责制“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的基本原则则很好地彰显了

对官员责任心的这一要求,有利于增强官员的责任心。第二,有利于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选拔机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突出的是在领导干部“能上”方面进行了不少大胆的尝试,推出了许多积极的举措。但是,在“能下”方面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在人事制度中“能上”与“能下”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能下”的渠道不畅顺,势必影响“能上”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官员问责制度,通过对领导干部失职失误行为做出硬性的制度约束,疏通“能下”的渠道,让那些无所作为者下台,才能使那些有所作为、大有作为者上台,最终达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目的,形成良好的能上能下、新陈代谢的用人机制。第三,有利于整肃吏治领导干部是一种特殊职业,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要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已开始进入制度化操作层面的官员问责,正在冲击太平“官念”。这种官员问责制给中国4000多万名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一种高风险职业。只有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要有两个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时刻具备三个能力: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协调能力,做好各项本职工作,才能适应新的要求。而且在官员问责制的理念下,实现了用干部、管干部的部门从“权力主体”向“责任主体”转变,谁用的干部谁管理,干部工作失误、失职,用干部和管干部的部门负有连带责任。这就促使干部主管部门使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标准,选拔任用那些“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而且还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督促他们掌权为民,从而整肃了吏治,优化了官员队伍

二、在我国,学而优则仕,在美国,学而优则商,请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看法。(两种观点都谈或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谈均可,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学而优则仕”,在孔子时代,只是儒家的一个政治口号,它所代表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论语·子张》有语:“学而优则仕”。在许多国人看来,做公务员就是入仕;去创业则是从商。概言之,如果说西方国家人们的观念是“学而优则商”,我们不少人则仍是“学而优则仕”。其中的区别,值得深思。作一个不尽恰当的区分,如果把优秀分子多集中在政界或社会管理部门的社会称为“政治精英社会”的话,那么,优秀分子大都集中在商界和经济管理领域的社会就可以称为“经济精英社会”了。一般地说,当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时,维持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统治力量以保证社会稳定是最为重要的。而当商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经济、政治、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将使政治主导一切的必要性日益降低。所以“政治精英社会”往往是与传统的农耕社会相适应的,而“经济精英社会”只能是商品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出现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社会稳定的基础自然地要由政治稳定向经济稳定转移,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也必然要由政治管理向经济管理演化。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人民生活日益多元,创业机会日益增加。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学而优则仕”的热潮?这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之深,更说明了目前我国企业家的创业环境还不容乐观。操作手续烦琐、技术设施不先进、法律金融环境不完备等等都成为创业者的“拦路虎”。另一方面,公务员的“高含金量”有越来越趋高之势。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务员在获取公共信息资源、话语权、工资外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机会更大,而他们需要承担的风险却是相对较低。于是,竞考公务员被许多人认为是“最优选择”,“考公务员热”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国竞争力高下的区别,从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往往就在于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做的事不一样。竞争力相对强的,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使得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去创业;而竞争力相对弱的,往往是最优秀的人都挤着往做官的路上奔,社会缺乏创业精神。怎么让人们的观念从“学而优则仕”更多地转向“学而优则商”?如何促进这个转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监察管辖: 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3、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桌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二、单项选择题

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C)。

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D)给予处分。

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

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B)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A)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6.从20世纪(C)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D)。

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D)。

9.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D)。

1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A)。

三、多项选择题

1.按照行政计划的主体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BD)。

2.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BD)。

3.行政复议的合法性审查包括(ABCD)。

4.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AB)。

5.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ABCDE)。

四、简答题

1、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答: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如下步骤:(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

(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

2、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答: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有:(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

(3)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4)测定行政效率的规范性标准。

五、论述题

1、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

2、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

答:(1)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2)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3)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4)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作业四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

至2007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5亿辆,其中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也将此事称之为“首都发展繁荣的标志”。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教授因此评价:这标志着我国机动车水平最高的城市接近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展程度。户均拥有0.7辆车,北京已步人汽车社会。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查道炯,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说,北京要想可持续发展,除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外,还要限制私人小汽车。如何解决发展汽车工业和城市道路资源、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各方观点争执不下。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这是2007年大专辩论赛众多主题中的一个,请你也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

一、简单调查一下当地私家汽车拥有情况,范围可以选取你所在地城市、城区或社区等;

二、根据你调查的情况,拟定个人讨论提纲;

三、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小组讨论意见;

四、形成你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宁波私家汽车拥有情况调查:目前城市家庭私人购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已具备了巨大的购买潜力。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生产厂家如何根据地区市场的差异性,分析研究并准确的制定其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广告定位、价格竞争策略,对企业的市场开拓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城市调查的范围涉及到宁波各区,代表100多万城市家庭,600多万人口的汽车消费市场情况,调查样本抽取的数量为100户。

家庭拥有汽车数量:

一、总量:在625万户城市家庭中,拥有汽车总量的置信区间在69.9万—92.6万辆之间,置信度为95%。城市居民私人汽车拥有量占总保有量的6%-8%。

二、数量差异:从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家庭拥有汽车的情况来看,月收入在三千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与月收在一千至三千元之间的中等收入家庭和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在汽车拥有率上差异非常大。高收入家庭拥有率为6%,是低收入家庭拥有率 0.7%的8.6倍,是中等收入家庭拥有率1.2%的5倍。

家庭购买汽车价格:

一、总体购买价格:在所调查的家庭中,所购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1.9万元/辆。在所调查的家庭中,欲购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2.0万元/辆。

二、收入水平的价格差异:高收入家庭购车平均价格为17.8万元。中等收入家庭平均价格最低。高收入家庭的预期价格为18.0万元。中等收入家庭的预期价格为7.6万元。

家庭拥有汽车的消费特征:

一、色彩特征:本次调查显示,宁波居民家庭购车多为鲜艳的颜色,最多的颜色是红色,占已购汽车的31.3%;其次是白色,再次是蓝色。这三种颜色占已购家庭汽车总数的64.4%,已接近三分之二。黑、绿、灰三色合计只占到城市家庭汽车总数的16%。

二、家庭驾车人性别特征:本次调查显示,现阶段宁波家庭的实际驾车人员主要是男士,占到80.4%。女士实际驾车比例为19.6%。但女士驾车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三、排量特征:本次调查显示,目前宁波居民家庭汽车以低排量为主。其中1升以下的占36.5%,1.0—1.5升占20.5%,这两档合计占到家庭汽车拥有量的一半以上,而排量2.5升以上的仅占9.35%。

讨论提纲:购买意向:

一、总体情况:轿车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前几个品牌是桑塔纳、奥迪、宝来、标致、别克、红旗、夏利、奔驰。其中桑塔纳的总体知名度是所有轿车中最高的,将近85%的消费者不经提示都能说出桑塔纳的名字,40%多的消费者在提到轿车时,会首先想到该车品牌;奥迪和宝来的知名度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总体提及率都在60%以上;夏利、奔驰、富康、捷达的知名度均超过了50%。

二、价格档次变化:根据调查统计显示,价格在五万元以下的汽车欲购率比已购率低很多,而价格在十万元以上的汽车欲购率远高于已购率,可见在今后几年价格在十至二十万元的汽车将成为家庭购车市场的主流;价格在二十万元以上的汽车,虽然欲购率和喜爱率很高,但已购率低,人群基数小,市场份额明显低于价格在十至二十万元的车型。

三、国产车与进口车竞争力状况:国产汽车已购率、欲购率、喜爱率分别为77.9%、68.4%、43.6%,渐次下降,且降幅较大。这说明,长远发展下去城市居民更将倾向于购买进口车。

四、购买意向上升产品:调查统计数字显示,上升产品中,进口

车上升明显,桑塔纳车最稳定,捷达与富康上升迅速。

归纳小组讨论意见: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目前,城市家庭汽车拥有量占全国民用汽车总保有量的6%—8%。

二、到2010年,全国城市家庭购车量(各种类型,以轿车为主)有望突破1000万辆。

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家庭拥有率将达到5%,家庭汽车消费市场进入成长期的前期。

三、城市家庭未来预期购车的平均价格为12万元左右。

自己观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未来二三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将会出现较大的增长,如果政策引导得当,轿车驶入家庭的时代已不再是水中望月,而是曙光在即。汽车工业早就被国家列为支柱产业,而国产轿车的兴衰与激发广大国人的购车热情关系重大,那么,有多少中国人能买车?能买走多少车?先看市场潜力。中国目前大约平均每120人拥有1辆汽车,而美国是1.3人1辆,西欧是1.6人1辆,日本是2人1辆,全世界平均是8人1辆。中国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按静态计算,市场需求即高达1.6亿辆,相当于目前汽车产量的80多倍。再看家庭收入状况。资料显示,在全国大约3亿家庭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占1%,3—10万元的富裕家庭占6%,1—3万元的小康型家庭占55%。从国际汽车市场的规律看,一个家庭的两年收入之和相当于一辆轿车的售价时,这个家庭便要购买轿车。按此标准测算,全国富豪型家庭约300万个,如有二分之一购车,便可消化价位在20以上的轿车150万辆;富裕型家庭约1800万个,如有五分之一购车,便可消化价位在6—20万元的车360万辆;小康型家庭约1.65亿个,估计其中年收入3万元的家庭不下10%,即1650万个,这部分家庭如有五分之一购车,便可消化价位在6万元的轿车330万辆。3个消费层面共可吸纳6—20万元价位的轿车840万辆,相当于全国轿车产量的8.4倍。另外,全国城乡居民银行储蓄存款4.3亿万元中,如有5%转化为购车消费,即可消化售价在20万元的轿车107万辆,或10万元的轿车215万辆或5万元的轿车353万辆。当然,上述数据是理论数据,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更何况现实的轿车消费还受到多方制约,如准购证、停车泊位、附加费用等。

下载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_答案

    电大【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答案 作业一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一、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范文)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

    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答案5篇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本)专业 护理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描述不属于社会美特征的是 ( C ) A.核心是人的美 B.内容......

    【心理与健康】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心理与健康】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填空题 1.神经中枢 大脑 外界刺激 2.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3.认知因素 情绪因素 4.家庭因素 学校因素 5.空间 精神 行为 6.斯......

    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1——3章)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 BABBDCACCCACBC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BCABD AB......

    《知识产权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知识产权法》科综合作业......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2010春汉文本科专业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第7—9章)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25分)1.自我实现需要答: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