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扎实构建和谐雨花
全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扎实构建和谐雨花
2004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神,落实省委“法治江苏”实施纲要和市委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战略部署,按照市委[2004]16号文件《关于开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基层民主法治示
范单位的创建活动,涌现出铁心桥街道马家店村、雨花新村街道一村居委会、宁南街道康盛花园居委会等10个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单位。通过开展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我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我区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增强了基层干部民主办事、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了广大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
一、夯实一个基础,把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二、抓住两个环节,使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充满活力
为更好地带动全区民主法治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确保我区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不流于形式,我们注重抓住以下两个环节,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一是紧紧抓住法制教育这个环节不放松。扎实开展群众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聘请法学专家在各街道讲授法律课。有针对性组织街道干部学习了《信访工作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土地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会计法》、《民法》等20个法律法规;各街道组织村骨干和党员进行了学法考试,在人口聚集地开展了法律知识咨询日活动,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张贴大小标语230条。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调动了村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二是紧紧抓住依法治理这个环节不放松。我们将依法治理和扩大基层民主政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如在马家店村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对村民关注的干部工资,交纳电费,财务收入情况,重大项目投资等通过公开栏按时公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全村的稳定和发展。
三、坚持三个结合,确保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在创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中,我们紧密联系各街道的实际情况,注重坚持“三个结合”,促进了示范单位的各项建设,使创建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效。
二是坚持推进
民主法治建设与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相结合。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一方面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帮助群众树立民主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是坚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与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建立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制止不守法、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克服农村少数公民不守纪律的野性,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目的。我们通过一年多的创建工作,使公民的法制观念有了明显的提高,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增强。广大群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风气正在形成,干部的创业精神和民主风气更加浓厚,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在创建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任重道远。今后将继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我区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为早日建成花园式现代工业新城区作出不懈的努力。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二篇:全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扎实构建和谐雨花
全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扎实构建和谐雨花
2004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神,落实省委“法治江苏”实施纲要和市委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战略部署,按照市委[2004]16号文件《关于开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基层民主法治示
范单位的创建活动,涌现出铁心桥街道马家店村、雨花新村街道一村居委会、宁南街道康盛花园居委会等10个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单位。通过开展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我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我区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增强了基层干部民主办事、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了广大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
一、夯实一个基础,把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民主法治建设这项任务贯彻到基层,才能推动基层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一年多来,我们按照市委[2004]16号文件《关于开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把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并着力进行探索和实践。首先,我们根据市委创建工作的要求,从全区基层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雨治办[2004]5号),对加强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创建标准,并自加压力把创建率由原来的30提高至35,将文件下发到全区各街道、行政村、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其次,结合我区区域特色,提出了“以点带面,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在铁心桥街道马家店村建立了“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点。在示范点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并根据示范点实际,制定了《村委会民主法治建设实施意见》,修订和完善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民主议事制度》、《民主选举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村委会主任定期报告工作制度》、《村财务定期审计制度》和《村干部工资定额制度》、《紧急事项应急处理制度》、《治安联防制度》、《村干部和村民小组定期学习制度》、《村干部及村民履行公务报帐制度》等10多项规章制度,并张榜公布。与此同时,我们还组织村党员和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共青团员等骨干人员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和外出取经的形式,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夯实基础工作,使村委会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并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2005年马家店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在取得试点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这项工作全面铺开,有条不紊地抓好创建工作。
二、抓住两个环节,使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充满活力
为更好地带动全区民主法治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确保我区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不流于形式,我们注重抓住以下两个环节,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一是紧紧抓住法制教育这个环节不放松。扎实开展群众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聘请法学专家在各街道讲授法律课。有针对性组织街道干部学习了《信访工作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土地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会计法》、《民法》等20个法律法规;各街道组织村骨干和党员进行了学法考试,在人口聚集地开展了法律知识咨询日活动,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张贴大小标语230条。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调动了村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二是紧紧抓住依法治理这个环节不放松。我们将依法治理和扩大基层民主政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如在马家店村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对村民关注的干部工资,交纳电费,财务收入情况,重大项目投资等通过公开栏按时公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全村的稳定和发展。
三、坚持三个结合,确保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在创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中,我们紧密联系各街道的实际情况,注重坚持“三个结合”,促进了示范单位的各项建设,使创建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效。
一是坚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与维护基层稳定相结合。我们通过开展“法律进千家万户”活动和加强基层法制教育,不断地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在此基础上,各街道、社区、行政村建立健全调解组织,配备相应的调解人员,将有威望、能管事的同志吸收到调委会来,形成调解网络组织,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强化管理措施,对民间纠纷进行排查摸底,发现苗头就开始走访谈心,及时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及人员流向,对
排查出来的重点户和重点人经常访,思想不稳的随时访,有纠纷及时调处,有矛盾及时化解,有情况及时上报。同时,还成立了治安联防队,在派出所片警的指导下进行治安巡防,严防刑事案件和打架斗殴案件发生。开展民主法治创建活动与维护基层稳定相结合,极大的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更有利的促进了基层的稳定和发展。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是坚持推进
民主法治建设与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相结合。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一方面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帮助群众树立民主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是坚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与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建立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制止不守法、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克服农村少数公民不守纪律的野性,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目的。我们通过一年多的创建工作,使公民的法制观念有了明显的提高,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增强。广大群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风气正在形成,干部的创业精神和民主风气更加浓厚,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在创建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任重道远。今后将继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我区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为早日建成花园式现代工业新城区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三篇:全力推进平安创建努力构建和谐湖区[范文模版]
文章标题:全力推进平安创建努力构建和谐湖区
中国共产党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县鄱阳湖区江河纵横,水域辽阔,总面积达54万余亩,涉及9个乡镇24个行政村,35万人口。过去的一年,我县紧紧围绕“进贤会议”确定的“一杜绝”、“两下降”、“三减少”、“四提高”工作目标,加大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强化责任、强化排查、强化打击,着力实施“1234”工作举措,即:树立一个指导思想、强化“两个载体”、健全三项机制、突出“四个重点”,进一步完善边界“五联”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湖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年来,全县湖区边界未发生大型纠纷械斗事件,未发生因跨界权属纠纷而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未发生霸湖霸港暴力恶性事件,刑事案件与上年同比下降3.8,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4.3,基本实现了“纠纷少、秩序好、湖区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一、树立一个指导思想,把握和谐平安湖区工作大局。
我县对湖区的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把它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四年来,全县水上公安机关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起,查处治安案件29起,摧毁各类犯罪团伙2个。通过四年来湖区“五联”工作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开展湖区平安创建活动,不仅使湖区许多历史遗留及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确保了湖区和谐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为我县正在全面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为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速跻身全国“百强县、文明城”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贤会议”提出创建和谐平安湖区的目标后,我县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议,研究、部署和谐平安湖区创建工作,确定树立一个指导思想,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促“和谐”,齐抓共管建“平安”。同时,要求湖区乡镇不仅要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而且还要将构建和谐湖区“五联”责任书下达到村、组、户,从而达到在认识上再深化、举措上再强化、效果上再实化,全面推进湖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营造湖区稳定“第一环境”。
二、强化“两个载体”,完善湖区工作网络。
一是健全了湖区水上综治。去年5—6月份,我县从滨湖地区的治安实际出发,组织县综治办、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集中半个月的时间,开展了湖区治安防控、调处、排查等专项调研,研究制定了《创建平安湖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围绕打造四个昌南,即:实力昌南、生态昌南、繁荣昌南、和谐昌南的总体要求,在成立湖区“五联”办公室的基础上,按要求进一步充实了以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综治办、县公安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工商局、县经贸委、县湖管局、县林业局、县公安水上分局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公安水上分局,湖区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水上综治。同时,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要求,层层签订治安责任状,明确党政领导及相关单位领导在创建和谐平安湖区中的责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目前,沿湖2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水上综治,并切实做到了“四有”,即:有办公场所、有专人负责、有职责制度、有经费保障,全面推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湖区。二是健全了水上治安防控体系。我县紧密结合滨湖地区治安实际,以预防、发现、控制、打击水上违法犯罪活动和及时有效处置水上突发性事件、治安灾害事故为目标,从去年开始,全面建立了点线面结合、水陆衔接、专群结合、区域协作的水上治安防控体系。在湖区复杂水域和重点部位建立固定和流动水上治安卡口4个。在重点时段实行水面船艇巡逻工作机制,按照加强水上作业区和重点水上工程建设的保卫和服务的要求,专门为县公安水上分局购置了1台基地台,6部手持台。针对现有警力不足的状况,充实了部分治保员、巡防员,在水上民警带领下,协助维护采沙、捕鱼作业和渡口、码头及涉水物资堆放岸线的治安秩序。目前全县共建立群防群治队伍9支,组建水上信息员76名,全方位收集预警信息125条,利用信息及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纠纷12起,消除不安定隐患8起,较好地维护了水域的治安稳定。2006年4月14日,赣江南支蒋巷镇北旺河段,由于高新区昌东镇渔尾村民经常在此非法采砂,严重影响了湖区圩堤安全,北旺村民多次声称:“要扣船扣人。”并扬言:“渔尾村人再来采砂,将杀到渔尾村去。”由于信息报告及时,县公安水上分局立即向县政法委报告,经过调查、走访、取证,及时做好群众的工作,遏制了事态的发生。
三、健全三项工作机制,筑牢湖区基础工程。
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1、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湖区综治室成员例会,每月召开一次湖区乡镇分管领导工作例会。认真分析当前湖区治安形势,排查湖区治安隐患。根据排查出来
第四篇:全力推进平安创建努力构建和谐湖区
文章标题:全力推进平安创建努力构建和谐湖区
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县鄱阳湖区江河纵横,水域辽阔,总面积达54万余亩,涉及9个乡镇24个行政村,35万人口。过去的一年,我县紧紧围绕“进贤会议”确定的“一杜绝”、“两下降”、“三减少”、“四提高”工作目标,加大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强化责任、强化排查、强化打击,着力实施“1234”工作举措,即:树立一个指导思想、强化“两个载体”、健全三项机制、突出“四个重点”,进一步完善边界“五联”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湖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年来,全县湖区边界未发生大型纠纷械斗事件,未发生因跨界权属纠纷而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未发生霸湖霸港暴力恶性事件,刑事案件与上年同比下降3.8,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4.3,基本实现了“纠纷少、秩序好、湖区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一、树立一个指导思想,把握和谐平安湖区工作大局。
我县对湖区的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把它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四年来,全县水上公安机关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起,查处治安案件29起,摧毁各类犯罪团伙2个。通过四年来湖区“五联”工作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开展湖区平安创建活动,不仅使湖区许多历史遗留及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确保了湖区和谐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为我县正在全面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为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速跻身全国“百强县、文明城”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贤会议”提出创建和谐平安湖区的目标后,我县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议,研究、部署和谐平安湖区创建工作,确定树立一个指导思想,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促“和谐”,齐抓共管建“平安”。同时,要求湖区乡镇不仅要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而且还要将构建和谐湖区“五联”责任书下达到村、组、户,从而达到在认识上再深化、举措上再强化、效果上再实化,全面推进湖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营造湖区稳定“第一环境”。
二、强化“两个载体”,完善湖区工作网络。
一是健全了湖区水上综治。去年5—6月份,我县从滨湖地区的治安实际出发,组织县综治办、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集中半个月的时间,开展了湖区治安防控、调处、排查等专项调研,研究制定了《创建平安湖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围绕打造四个昌南,即:实力昌南、生态昌南、繁荣昌南、和谐昌南的总体要求,在成立湖区“五联”办公室的基础上,按要求进一步充实了以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综治办、县公安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工商局、县经贸委、县湖管局、县林业局、县公安水上分局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公安水上分局,湖区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水上综治。同时,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要求,层层签订治安责任状,明确党政领导及相关单位领导在创建和谐平安湖区中的责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目前,沿湖2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水上综治,并切实做到了“四有”,即:有办公场所、有专人负责、有职责制度、有经费保障,全面推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湖区。二是健全了水上治安防控体系。我县紧密结合滨湖地区治安实际,以预防、发现、控制、打击水上违法犯罪活动和及时有效处置水上突发性事件、治安灾害事故为目标,从去年开始,全面建立了点线面结合、水陆衔接、专群结合、区域协作的水上治安防控体系。在湖区复杂水域和重点部位建立固定和流动水上治安卡口4个。在重点时段实行水面船艇巡逻工作机制,按照加强水上作业区和重点水上工程建设的保卫和服务的要求,专门为县公安水上分局购置了1台基地台,6部手持台。针对现有警力不足的状况,充实了部分治保员、巡防员,在水上民警带领下,协助维护采沙、捕鱼作业和渡口、码头及涉水物资堆放岸线的治安秩序。目前全县共建立群防群治队伍9支,组建水上信息员76名,全方位收集预警信息125条,利用信息及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纠纷12起,消除不安定隐患8起,较好地维护了水域的治安稳定。2006年4月14日,赣江南支蒋巷镇北旺河段,由于高新区昌东镇渔尾村民经常在此非法采砂,严重影响了湖区圩堤安全,北旺村民多次声称:“要扣船扣人。”并扬言:“渔尾村人再来采砂,将杀到渔尾村去。”由于信息报告及时,县公安水上分局立即向县政法委报告,经过调查、走访、取证,及时做好群众的工作,遏制了事态的发生。
三、健全三项工作机制,筑牢湖区基础工程。
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1、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湖区综治室成员例会,每月召开一次湖区乡镇分管领导工作例会。认真分析当前湖区治安形势,排查湖区治安隐患。根据排查出来的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归口调处”的原则,分别落实相关部门进行调处。
2、建立要情报告制度。湖区乡镇每月必须向湖区综治书面报告沿湖动态,做到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重大情况随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本单位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工作举措、沿湖村民动态、地方风俗人情等。
3、建立通报奖评制度。对各单位在调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好的做法,县综治办及时予
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诿扯皮、调处不力的单位,及时在全县曝光,以促整改。一年来,湖区乡镇、村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37起,绝大部分已得到妥善处理。二是建立突发性事件处置机制。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湖区水域要么不出事,一旦出事往往会演变成群体性事件。为此,我们始终把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作为做好湖区平安工作的重点来抓,切实做到对矛盾苗头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为加强对突发性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工作,我县成立了以县公安水上分局干警为骨干,以乡镇巡防队员、基层武装民兵和治安志愿者为依托的快速应急队伍,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在处置突发性事件的作用。2005年初,我县蒋巷镇山尾、滁北等村村民在鄱阳湖大沙防水域围堰,与毗邻的余干县新生乡村民发生捕捞权属纠纷,存在多次诱发械斗的隐患,省市有关部门非常关注,对此,我县高度重视,在省公安厅的大力协调下,深入鄱阳湖水域强行拆除所有的非法围堰,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我县为改善水上公安装备设施,专门从财政上调拨资金30万元用于水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湖区乡镇、村为解决群防群治所需经费,一贯给予资金倾斜。一年来,全县用于“五联”和群防群治经费达一百多万元。
四、突出“四个重点”,全力维护湖区稳定。
一是突出法制宣传教育。为构建和谐湖区提供法制保障,我县以“四五”普法工作为载体,由县政法委牵头,从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单位抽调10余名熟悉法律知识、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法制宣讲队,进驻沿湖各乡镇、村组,大力宣讲《鄱阳湖联谊联防公约》、《治安管理处罚法》、《渔业法》、《水法》以及与水资源等相关的法律法规17次;共举办法律咨询现场会4场,出动宣传车1部11次,散发宣传单2万余份,沿湖村(渔)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群众有序开发水面、合理利用资源、依法处置争端、理智选择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为做好“五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是突出联谊联防联调联治联建。我县与周边县(市)密切合作,采取感情上联谊、机制上联防、整治上联手、打击上联动、信息上联网的格局。在联谊方面,坚持了多形式、多范围、多层面的联谊活动。在相互尊重《边界联谊联防公约》的基础上,每半年互会一次,走亲戚、叙友情、解问题、谋发展。在联防方面,坚持了“条上抓主要河道线,块上抓边缘结合部,线上抓流动巡逻,点上抓蹲点堵截,源上抓信息网络”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血缘、亲缘、地缘”优势,利用“乡情、亲情、友情”人力资源,聘用一批热心综治工作人员担任湖区信息员,及时掌握深层次治安隐患。在联调方面,按照“异地优先,友邻为主”的原则,做到不扶邪,不护短,求大同,存小异,积极调处。在调处过程中,我们做到“四尊重”,即尊重客观事实、尊重法律政策、尊重人格、尊重对方。在联治方面,我县湖区地理位置特殊,接壤外县(市)区域范围广,涉砂、涉捕、涉盗治安问题错综复杂,为营造良好的湖区治安环境,压缩犯罪空间,我县与毗邻地区的政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在矛盾纠纷调处中,坚持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为重点,健全联手打击犯罪和整治治安乱点的经常性工作机制,以“查上线、打下线、摧网络、断‘货’源”为切入点,联手打击盗窃耕牛犯罪;以“挖幕后,打骨干、摧团伙,断通道”为切入点,联手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扣船扣人,非法捕猎野生动物和非法围堰;以“查乱点、治要害、除隐患、保平安”为切入点,联手整治江湖区域乱采矿、乱堆放、乱捕捞以及乱销售成品油。在联建方面,以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安全创建为载体,建立毗邻乡镇、村(组)工作台帐,包括面积大小,权属范围,渔(村)民花名册,船只种类,作业场所等情况。圈定区间,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制度,乡镇每半月、村(组)每周排查一次,加强梳理,明确责任,按照“抓小防扩大,抓早防激化”的原则,及时把各种矛盾与纠纷处置在萌芽和始发状态。
三是突出湖区治安集中整治。我县为进一步强化湖区“五联”工作和推动和谐平安湖区创建活动,由县委、县政府牵头,以县公安水上分局为主力,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哪里的原则。结合辖区实际,相继开展了为期40天的冬季水上治安整治,百日夏季风暴专项整治以及打击“两抢一盗”、打击“船匪水霸”、“秋风肃毒”、“破案大会战”等专项行动,侦破了一批性质恶劣的刑事案件,抓捕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严厉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一年来,共查处非法采砂船42艘,抓获违法人员50人,调处水域纠纷25起,查处电捕鱼工具7套,定置网52部,销毁网片1000余米,网袋68个,制止了赣江南支、中支“霸港霸河”和“非法围湖堵河”二起不法行为。
四、突出湖区治安长效机制。一是强化责任追究制。加大责任制的实施力度,进一步明确公安、经贸、交通、湖管、水利、林业等部门及乡镇、村的职责任务,实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报告制度。严格实行责任查究制,对湖区发生严重影响稳定的问题,按照乡镇、村和部门的职责,从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二是强化责任考评制。加大一票否决、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力度,将湖区平安建设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年终考评,对未达标的沿湖乡镇、村实行重点管理。
一年来,我县和谐平安创建工作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湖区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一是传统习惯、宗族势力、跨湖作业、非法捕捞等治安隐患依然存在;二是沿湖区域,尤其是赣江区域非法采砂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多;三是因水上交通事故引发的扣船事件时有发生。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结合我县实际,认真领会XXX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以贯彻落实第四届年会精神为契机,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我们将组织专门人员对开展创建和谐平安鄱阳湖区工作进行专题研究,组织沿湖乡镇和综治职能部门联合对滨湖地区不稳定因素进行大排查,从而确定一批整治重点,限期解决一些突出问题,推进创建活动纵深开展。
二是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健全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强化情报信息工作机制;加快水上防控体系建设,坚持“露头就打”的方针,开展经常性的严打专项斗争和对治安乱点的集中整治行动,努力降低辖区刑事案件的发案数,消除各类治安、交通事故隐患,维护水域稳定。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想办法、找出路,帮助渔民拓展发展空间,为他们转型转产服务,不断提高渔民的经济收入,切实解决渔民生产生活困难,减少治安隐患的产生,实现湖区社会和谐发展。
《全力推进平安创建努力构建和谐湖区》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全力推进平安创建努力构建和谐湖区。
第五篇:扎实推进法治创建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扎实推进法治创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利镇开展法治镇创建活动以来,根据市、县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积极搭建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不断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等形式,深入开展法治镇创建工作,加快建设服务型、效率型政府,努力打造法治社会,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全镇“三个”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在争当山区科学发展排头兵中取得了骄人成绩。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建设。我镇始终坚持健全组织领导,以党委的领导不断推进“法治全利”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在 “法治全利”创建工作中,我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领导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工作职能落实到位。为顺利推进“法治全利”创建工作,我镇制订《法治全利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全利镇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全利镇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制度》和《全利镇依法治镇信息联络员工作制度》等,使创建工作有制度、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在镇、村和镇属机关单位设立了信息联络员,及时推动创建活动在全镇范围内顺利开展。
(三)是考核机制到位。按照《全利镇开展法治全利创建活动方案》的具体要求,对照《开展法治全利创建工作测评标准》制定《全利镇开展法治镇创建工
1作测评标准》分解成《有关部门需向依法治镇办提供的材料》,明确细化各部门的工作责任目标和工作任务,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工作责任落实,目标明确,工作规范化,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确保创建法治工作落实到实处。同时,镇委不断完善全镇的十项工作制度、财务制度等,落实以制度管人、管事,推进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工作。
(四)是经费落实到位。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依法治镇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把法治镇创建工作经费列入到镇财政预算,确保经费落实到位,深入推进依法治镇和 “法治全利”创建工作。五是执法队伍建设到位。我镇认真组织城建、国土、计生等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培训、上岗培训,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促进了全镇法治工作和依法行政工作深入开展。
二、坚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推进法治创建工作。全民的法律意识的提高,是创建法治镇的基础。我镇紧紧抓住企业、单位、村委、社区、学校五大重点领域,以镇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学生、工人和农民为重点对象,全面推进“法律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是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提升法治意识。镇党委把普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召开普法工作会议,制定普法宣传计划,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实施“一年一考”制度的普法学习和普法考试,积极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认真抓好在校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据统计,在“五〃五”普法期间,全镇共有机关干部3195人次参加了普法考试,开设法制课、法律讲座430多场次,听课人数38000多人次,在校师生受教育32000多人次。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法制宣传教育。镇党委利用“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9.1法律援助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日、特殊节日,认真组织镇妇联、工商、司法、信访、关工委、学校等职能单位,派发法制宣传资料、张贴画报、提供咨询等,利用宣传媒体、宣传栏、流动广播等深入城乡开展法制宣传。
(三)是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企业”活动。扩大普法覆盖面,推动农村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在农村基层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企业”活动,提高全镇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掀起农村、企业普法新高潮。(四)是大力整治文化市场环境。大力配合县职能部门加强对文化、音像、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的监督整治工作,净化和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校园周边安全环境。
三、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镇进程。我镇党委坚持落实依法行政工作,作为推进“法治全利”创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并在实际工作把依法行政贯彻到各项工作是去。(一)是落实依法行政制度。通过镇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专题会议、专题教育等形式,研究和部署依法行政工作,加快推进法治创建工作。坚持执行十项工作制度、《党委议事规则》、《重大问题决策暂行规定》、《重大建设项目决策审批和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进一步规范了党委、政府议事、决策程序以及表决
方式,保证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效地遏制了“一言堂”现象的发生。(二)是重大决策坚持民主集中集制。对涉及到“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事项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的事项,由镇党政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并接受县纪委派驻组的监督,促进全镇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三)是实施依法治理,规范行政行为。镇党委认真部署和推进依法治镇、依法治村、依法治校等工作的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城建、民政、安全生产、国土等部门全面实施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全镇形成了依法行政的良好发展局面。(四)是依法落实政务公开,接受监督。镇党委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把镇、村的党务、政务、村务、财务等内容利用公开栏、互联网信息公开平台等强化政务公开工作。去年,在县纪检监察部门的支持下,搭建起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把相关政务内容按照要求和时间及时公开和更新。扩大群众的监督面,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五)是以创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镇、村,促进法治创建工作。我镇今年上半年,投入2万多元,建成了镇政府大院和和小潭村廉政文化长廊,提高农村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创新我镇法治创建工作,促进“法治全利”创建工作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展。
四、推进“法治全利”创建工作,构建和谐稳定社会。镇党委深入开展“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活动,努力创建“平安石角”和“法治全利”创建工作,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完善法治创建基础。镇党委去年
投入30多万元成立“全利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整合行政资源,充实调处力量,及时化解和调处民间纠纷、社会遗留问题,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渠道和法律途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次化解“2.13”人员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二)是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镇党委制订了党政领导包案责任制,坚持“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带案下访”等,及时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防止激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三)是增强防范机制。镇党委建立以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主,以公安派出所、司法、信访、调解会、治保会等职能部门为辅的工作格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处,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11年全镇共接待来信来访89件,已调处解决87宗,成功率97.7%,信访案件同比下降23%,全镇全年无出现到市、到省及进京越级上访案件,我镇被评为“XX市信访工作创先先进单位”,被省政府评为“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四)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是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是 “法治全利”创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载体,认真普及法律知识,深入开展依法治村,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逐步实现村务活动的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有力地推进了本镇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至目前为止,我镇寻仙村成功创建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实现全面
履盖。法治创建工作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上台阶,2011年全镇共新引进外资项目9个,合同投资总额91亿多元,实际利用外资32亿元,经济发展取得了逆势飘红的佳绩;今年以来新引进外资项目2个,合同投资总额5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