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1-6月河北省石家庄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2014年1-6月河北省石家庄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全市上半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8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4%,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GDP增速0.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0%,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37个百分点。民营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5.6%,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民营增加值中,一产完成18.8亿元,比上年增长3.7%;二产完成862.8亿元,比上年增长8.5%;三产完成505.7亿元,比上年增长
8.3%。
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出口总值实现3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私营企业完成出口22.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
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缴税金达到24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为67.7%,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
第二篇: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08级国贸一班樊卿卿
摘要:来自藁城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2亿元,是2005年155亿元的1.9倍;全年完成财政收入76.1亿元,是2005年7.05亿元的10.8倍;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是2005年46.13亿元的3.6倍;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660元、17050元,分别是2005年5060元、8931元的1.7倍、1.9倍,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经济指标
2010年,藁城市积极应对“后危机时代”的挑战,不仅在保增长、强实力、增后劲上实现了大的突破,而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也有了新的作为。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2亿元,同比增长11%,财政收入在2009年40多亿的高点上实现了大跨越,达到76.1亿元,占石家庄市财政收入的l/5强,相当于其他17个县(市)区之和,一举跃居全省第二,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同时,镇域经济跨上新台阶,13个乡镇(区)财政收入超越千万元大台阶,其中藁城经济开发区完成财政收入27.8亿元,廉州、丘头、岗上三个乡镇分别达到1.4亿元、9025万元和3085万元,镇域经济成为藁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藁城市市委、市政府在深入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市情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连续三年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年”活动,成功建设了藁城经济开发区、藁城新区、化工基地3个省级产业聚集区,每年筛选确定一批事关全局、事关后劲、事关转型的重点项目,实行“四级分包责任制”,推行VIP保姆式服务,举全市之力,攻项目之坚,成功招引了美国ADM、新加坡丰益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钢研集团、中国电力投资公司等5家大型央企入驻,投资100亿元的德国ERP科技园项目成功签约,天竹产业园项目进入实质性规划建设阶段,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项目达成初步协议。2005年,全市223个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8.8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0.97亿元。2010年1—10月份,全市在建投资5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166项,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21项,投资超亿元建设项目30项。其中,新开工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32项、1000万元以上项目87项、超亿元项目15项。在建规模项目总投资259.42亿元,项目单体平均投资规模达到15627万元,在建项目的总体规模和质量明显提高。今年,藁城市共有24个项目分两批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293.6亿元。其中:前期4项,计划新开工8项,续建12项,投资规模和项目个数居石家庄各县(市)之首。投资20亿元的华药新头孢、投资28亿元的中电投良村电厂、投资6.3亿元的河冶科技等一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投资40亿元的华药新制剂、投资39.6亿元的金石化肥、投资6亿元的青岛啤酒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在建项目个数、总投资规模、项目平均单体规模连年创历史新高。
藁城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工业企业中开展与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的“对标行动”,通过完善细化指标体系,在产品、技术、工艺装备和岗位技能等方面全方位对标,找准差距,明确目标,赶超先进。继续加大对“20+20”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18.2%,总量和增速均居石家庄各县(市)前列。“20+20”企业完成产值223亿元,实现利税22.9亿元,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循环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税收超千万元企业达到18家。吉藁化纤、翼辰集团等4家企业入选2010年石家庄市百强企业,冀凯实业被科技部认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同福”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82亿元,是2005全年46.13亿元的3.3倍。2006年—2010年10月,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8.66亿元,是
“十五”期间175亿元的3.08倍,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400亿元任务目标。
藁城市市委、市政府着眼城市长远发展,确定了“对接省会、一市双城、两区五点”的空间布局定位和建设省会都市区副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坚持全面对接省会主城区和正定新区,在大力发展东部主城区的同时,高标准建设以藁城经济开发区为中心,辐射丘头、岗上两镇的西部新城,抓好张家庄、南孟、增村和南营、梅花2个城镇发展区,加快建设常安、贾市庄、九门、南董、西关5个中心镇。聘请中国城规院、上海同济大学、浙江规划设计院等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大气魄、高起点完成了主城区总体规划和市区15.53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修编。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和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藁城市强力推进城区路网、片区开发、城中村改造、公用设施等城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工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今年1—10月份,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509.9亿元,同比增长39.3%,总量和增速均居石家庄各县(市)首位。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0.05%上升到2009年的37.1%,提高了7.05个百分点。
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力量。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全省唯一具有“一关三检”功能的石家庄内陆港三期建设进展顺利,全市239个村全部建立了高标准农村超市。着力建设省会东部新兴休闲度假区,总投资10亿元的国大御温泉度假小镇填补了省会东部温泉养生的空白;经过72天的艰苦奋战,集农业产业、观光旅游、商贸餐饮于一体,总投资约5.1亿元的石家庄现代农业观光园于11月1日正式开门迎客,40平方公里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全面启动,藁城市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效的工作效率和奇迹般的建设速度得到了省长陈全国的高度评价。今年1—10月份,藁城市完成第三产业投资30.3亿元,同比增长29.3%,是2005年全年8.58亿元的3.6倍。
2010年,藁城市粮食种植面积106.5万亩,总产量56.4万吨,连续五年实现增产;全市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61.08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7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4991元提高到2009年7731元,2010年预计可达到8660元;五年来藁城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工作先进县(市)、节水示范县(市)、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示范县(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市)、全国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红旗县(市)、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县(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市)„„
作为农业大市,藁城市在优质粮食生产、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等领域有着良好基础。五年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藁城市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完善“东果、西菜、南粮、北牧、中林”格局。东部以果品为主,进一步扩大优质高效果品面积,适度发展设施蔬菜种植;西部以发展蔬菜为主,进一步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南部以发展优质粮食为主,适度发展设施蔬菜和畜牧养殖;北部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同时发展优质粮食,实现粮牧良性循环;中部重点在滹沱河沿岸发展生态经济林,同时大力发展精品果蔬种植和休闲度假项目,建设高标准省会休闲度假区。投资4.5亿元的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日加工1000吨优质麦,农民种植的强筋优质麦就地加工成“香满园”面包粉、饺子粉等各种专用面粉。宝誉鑫食品有限公司拥有年加工1200万只家兔的生产能力,是河北省唯一出口欧盟的兔肉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8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9家,石家庄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3家,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达到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9家,总销售收入达75.6亿元。
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向好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间,藁城市在切实抓好良种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的同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民收入实现历史性突
破,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4991元增加到2009年的7731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8660元,是2005年的1.7倍。
“十一五”取得的新突破,为藁城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层楼积蓄了势能。在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中,藁城经济发展的速度会更快、质量会更高、效益会更好。
回眸“十一五”,藁城们充满骄傲与自豪;展望“十二五”,藁城们充满信心与期望。藁城们深信,五年后再度回眸时,藁城的经济实力必将跃上一个更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必将得到大幅提升,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藁城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三篇:河北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召开
河北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召开
新华网河北频道(2010-12-05 10:31:36)稿件来源: 河北日报
12月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动员大会。省委副书记、省长陈全国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关于强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政治上放心、思想上放开、政策上放宽、发展上放胆、工作上放手,推动民营经济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荣、副省长张杰辉、省政协副主席赵文鹤,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尹亚力出席会议,张杰辉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
陈全国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一是政治上放心。要从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高度,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高度,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富民强省的高度,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高度,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河北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在全省上下掀起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的热潮。
二是思想上放开。要在发展理念上解放思想,做到“四破四立”。破除重国有轻民营、重外资轻内资的思想,树立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一视同仁的观念;破除循规蹈矩、不敢突破的思想,树立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树立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观念;破除重监管轻服务、重检查轻支持的思想,树立以服务促管理、以扶持促发展的观念。要在发展思路上解放思想,坚持“三个着力”。着力推进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在发展目标上解放思想,实现“三个突破”。总量上实现突破,到201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力争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比重上实现突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业人员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达到70%以上;企业规模上实现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100亿元、500亿和1000亿元的民营企业。
三是政策上放宽。零注册,对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以及变更注册登记的,从明年1月1日起免收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轻税赋,做到“一扩大、一减免”,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增加到1亿元,市级不少于2000万元;全面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强支撑,在金融服务上做到“一增、一补、三-1-
支持”,即确保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实行风险补偿;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融资服务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中期票据、信托计划、短期融资券,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在用地保障上做到“一优先、一减收”,即设区市优先安排县(市、区)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用地;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地节约集约、投资强度大的项目减收民营企业土地出让金。四是少检查。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评比考核,大力整治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
四是发展上放胆。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降低准入条件和标准,拓展民营资本发展的空间,鼓励个体工商、股份制、三资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鼓励大、中、小各类规模的企业竞相发展,鼓励一、二、三产业等各个行业的企业融合发展。
五是工作上放手。要强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齐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重激励,表彰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有力的市县政府,重奖创业功臣和优秀民营企业家;树导向,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作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第四篇:民营经济发展材料
优化环境 强化措施 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我镇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有效手段,不断强化措施,优化环境,全镇民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镇民营经济税收达2400余万元,占全镇工商税收的67%。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镇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一、突出三个到位,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民营经济要发展,外部环境是关键,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始终坚持做到宣传发动、政策落实、管理服务三个到位,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1、宣传发动到位。绣惠作为章丘古城,群众素有务工经商的良好传统,这种传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民营业户“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意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我们对民营经济采取“思想放开、政策放活、路子放宽、环境放松、扶持发展”的策略,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地位,让民营经济唱主角、演大戏。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舆论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党和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努力创造一种从事民营经济光荣、勤劳致富高尚的社会舆论氛围,积极引导民营业户闯大市场、办大企业、当大老板,有效促进了民营经济向规模型、效益型发展。
2、政策落实到位。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优越的经营环境、宽松的投资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在落实各级关于发展民营经济优惠政策的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绣惠镇关于加
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暂行规定》,对民营经济在奖励政策、子女上学等方面予以放宽。在落实优惠政策的同时,我们始终强化三条措施营造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浓厚氛围,一是及时抓典型,从政治上关心、思想上教育引导,使一批有开拓精神、能带领群众发展民营经济的能人走上村干部岗位,从而带动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二是在经济上奖励、资金上扶持。在镇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在全镇总结表彰大会上拿出专项资金对纳税10强民营企业进行物质奖励,同时,对纳税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负责人设立突出贡献奖,在广大干群中引起很大震动,很快形成了你追我赶、竟相发展的热潮。三是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营企业负责人恳谈会,每半年组织民营企业家外出参观,积极鼓励的民营企业新上项目,启发引导他们在相互对比中找差距,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3、管理服务到位。近年来,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一是建立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派出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的机关干部做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做好党建日常工作的同时,负责解决民营业户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通过改善对镇直单位、机关部门的管理,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催生了民营经济的活力。二是建立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联系点制度。副镇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家民营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水、电、场地、治安等困难和问题。同时,还尽可能地在信息、信贷、法律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
二、搞好三个结合,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民营经济要实现集约化发展,需要相对集中、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的发展载体。为此,我们认真做好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园区、专业市
场、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文章,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发展载体。
1、与园区建设相结合,发展加工业户。园区建设是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们以“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设施完备、产业聚集、特色明显”为目标,不断加大桃花山民营工业园建设力度,积极发挥桃花山工业园紧邻省道244线和济青路的区位优势,主动承接“一区三组团”的辐射,鼓励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完成了园区规划设计,对桃花山路、金山西路和金山路进行硬化,拉开了“三纵三横”的道路框架。同时,完善了排水、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桃花山工业园入园企业达到3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2300人。初步形成了以东方管道设备有限公司、惠学特耐有限公司、沃泰铝土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机械加工、锻打铸造和耐火材料三大特色产业,成为促进全镇特色经济发展,实现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
2、与发展专业市场相结合,发展经营业户。我们坚持把培育、壮大专业市场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立足“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的原则,对绣江路沿线机电设备、钢铁、五金、闲置设备四个专业市场进行全面扩建改造。在实施过程中,按照“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的原则,着眼于提高市场服务能力、档次和水平,合理划分经营、管理、服务等功能分区,切实发挥市场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市场经营业户达到1100余户,从业人员4000余人,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纳税300万元,交易范围已涉及全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市场功能逐步呈现由地方性向区域性发展的趋势。在发展专业市场的同时,我们积极引导业户从初级产品交易向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通过市场带动机械加工产业的发展,目前全镇机加工加工业户达到140余户,每年带动群众增收200余万元。
3、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发展商贸业户。为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民营经济更快聚集,我们本着“筑巢引凤”的原则,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硬化了中心大街、S244线、明绣路、锦川路等城区主要道路,修建了绣江河三桥,启动了文化路建设,形成了城区“三横五纵”的交通大框架。大力实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栽植各类绿化苗木6000余株,新铺地面砖40000平方米,安装路灯236盏,修建排水沟7200米,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完成了女郎山休闲广场、组团式林区建设和绣江河东关北段综合治理工程,城镇特色初步显现。同时,组织实施了太西路商业安置一条街、明绣路综合开发等一批城建重点工程,为商贸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目前,镇城区商贸业户达400余家,丰富了群众生活,繁荣了城镇经济。
三、实施三轮驱动,推动民营经济总量迅速膨胀
我镇作为工业老镇,虽然民营经济发展较快,但整体规模小,外向型、科技型企业发展滞后。为此,我们从加快民营经济结构调整入手,采取强化领导推动、骨干大户带动、招商引资促动等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实现 “升级提速”。
1、强化领导推动。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镇长任正副组长,城建、土管、工商、财税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办事处、村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班子,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其他领导配合抓,一抓到底的领导格局。同时,将民营经济发展纳入村级星级管理,年初下达发展民营经济目标任务,实行超奖欠惩,有效带动了民营经济发展。
2、骨干大户带动。骨干企业是镇域经济实力的代表,近年来我们组织实施了“扶优扶强“工程,着力培植大集团、强企业,重点扶
持了东方石化、惠学特耐、顺熙机械等一批初具规模的企业,形成了“骨干企业为龙头、民营企业跟着走”的发展格局。骨干龙头企业的壮大,催生了一批中小民营企业迅速跟进。2006年,全镇税收过50万元的民营企业达到12家,其中过100万元的5家。
3、招商选资促动。把依靠外力、实施外向带动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了借梯上楼,借水行船。通过实行专业招商、落实招商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各级干部目标责任制,采取以情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等措施,迅速膨胀经济总量,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招商选资,加强技术合作,有效提高了民营经济的科技含量和竞争能力。截止目前,全镇已有2家民营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4家通过了民营企业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007年6月
第五篇: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
【政策导向】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十七大报告》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概念解析】
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国营以外的所有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民有民营经济。即: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二是国有、集体民营经济。即:国有、集体企业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兼并、入股等形式交给民间团体和个人经营。三是财产混合所有制民营经济。构建新的财产所有制结构的企业,由民间团体或者个人经营。【新闻回放】
富二代:民营企业接班人该谁培训第一代创业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大多已接近退休,够给自己的孩子去继承,课程。09年8月,江苏省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在全省实施划”的意见》,计划用两年时间在江苏省培养型民营企业的接班人和成长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府帮忙培训下一代。不光成为公众质疑的焦点,也成为事关平等与社会公平的大问题。中国民营经济科学发展论坛: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民营经济科学发展论坛会议强调,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民营企业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必须始终坚持的发展主题。广大民营企业家要从推动自主创新、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审视企业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努力在转型升级中再立新功。近七成民营企业认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难以从银行贷款,认为“非常难”多数年份“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超过“正常”的比重。金融危机影响的初期,由于市场急剧萎缩,资金链突然收缩,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加剧。新闻出版“一号文件”2010年1见》,这被称为新闻出版业的进入新闻出版产业,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将企业做大和做强,一时间,在培训
“难以从银行贷款”资金紧张是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从历史上看,:让民营资本走上前台1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2010解放和发展新兴文化生产力。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从事印刷、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各项政策,——《各种所有制企业的资产通过股份制等形式
他们迫切希望将自己打拼的家族企业能1000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主要对象包括大11月广东省顺德市的民营企业家呼吁政上,政府该不该出面,坚持科学发展、2009年11其中29.1“有难度”
。《意见》鼓励、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纷纷让其参加各种培训该不该动用财政资金,11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6%认为发行等新闻出版产业的有关
积极支持民间资
30日在杭举行。67%,17.3%“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富二代”月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认真把握国月14“比较难”。月年“一号文件”提出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有序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
经营活动。
目前我国大约有10万家民营书商,已占据了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政策的限制,他们绝大部分集中在发行和零售环节,在上游的出版环节很少涉足。《意见》首次让民营资本同国有出版社之间的合作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民营企业财富论坛:非常有意义的观点集会
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2010年会暨“民营企业财富论坛”在北京召开,探讨了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前途及未来的变革与挑战。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至今,极大丰富了市场经济的活力,解决了城镇75%以上人口的就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国GDP总量的65%以上。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最活跃的经济成分和新的增长点。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中的历练。“民营经济财富论坛”
高效之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寻找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观点集会。
863落户民营企业
2009年03
术创新与优势性状新品系培育”
该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主持
期以来从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提升我国肉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面解读】
角度一:发展民营经济的本质意义在于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市场经济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求多元化的微观经济主体,只有微观经济主体的多元化,才有真正意义的市场自由竞争;
能使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规律发生作用。实际上,选择了市场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最为本质的意义在于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经济体制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壮大的民营经济,不可能建立起市场经济。
角度二: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业处在市场之中,方式重新配置;
是企业破产的后果,发展壮大,市场的这种资源配置功能也逐步辐射和扩散,源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角度三:新生代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所谓新生代民营经济,是指从
一,它形成于我国经济从短缺走向相对过剩的时期,与创造而发展;
念及管理方式上具有极强的现代意识;
主选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础;第五,它在技术及体制创新上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其企业文化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征,营经济的特点可以看出,企业载体,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
角度四: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方面,民营企业绝大部分是在改革开放
政府插手的经济实体,23日“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这样促使人们按照市场的指引去配置和再配置资源。新生代民营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它们大都是顺应市场需求而诞生的,而只有自由竞争,才能使市场经济保持活力与效率,才即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形态。一方面,利润动机刺激企业将资本按照更有利可图的90年代初开始成长起来的民营经济,其主要特征是:第第四,它的创业者把创办企业当成自我价值实现的自因而成为一种全新的民营经济概念。20民营企业家还普遍缺乏全球化竞争探寻未来民营经济发展的健康、(863计划)“猪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标志着因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这是因为民营企前面是赚取利润的前景,后面而随着民营经济的从而逐步确立了市场在整个社会资由上述新生代民是发展新经济的需要有灵活有效的市场退出探讨中国民营经济的现状,月专项实施会议在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公司研究院举行,计划项目的民营企业。项目的开展将推动和改善我国种猪长也就等于选择了混合经济,市场在其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能感受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破产机制迫使企业谨慎对待风险。靠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开发第二,它的创业者大都具有极强的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第三,它在经营理年期间诞生的新企业,民营企业是最不愿
或者转换机制来使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进退自如。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和政府不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所以,民营经济将是促进政府转变管理职能,使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控制型转向服务型的强有力的推动力量。
角度五:民营企业是提供就业的主要渠道
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民营企业具有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应变能力强,用工机制和经营方式灵活,劳动密集程度高,就业门槛低,就业容量大,适合社会就业多样性需求等特点,可以吸纳社会劳动力中人数最多的就业群体,已成为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力度加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等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民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调节器”作用更加明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角度六:国有企业改革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自从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战略机遇,这个大好的发展机遇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加速。国有企业改革加速第一是它自己本身实行股份制改造,最重要的一点,从竞争领域中退出。国有企业从竞争领域退出之后,特别从一些资源垄断性行业退出之后就给民营企业发展拓宽了空间。过去不让民营企业进入的行业,在国有企业改革后,国有企业从一些行业中退出,民营企业进入之后,自己的利润生长点会更多,民营企业的发展会有更好的客观条件。
角度七:民营企业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作用
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民营企业的社会捐赠是相当多的。捐赠是重要的,但只是一部分,有很多并不是以捐赠的名义出现,看起来是经营,但这个经营实际上是把民营经济在社会公益事业的作用凸显出来。比如,一些农村产品没有销路,或者不知道应该生产什么产品才符合市场的需要。很多地方的民营企业在从事城乡的交流、城乡的互动,由此把贫困农村地区给带动起来,它并不是捐赠,但同样是在脱贫、扶贫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角度八: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对于国营企业的优势主要是决策过程比较短,反应灵活,机制比较灵活。国有企业所有的决策都要经过一段冗长的讨论、申报、审批过程,它的反应比较慢。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比较差。和国企比的劣势是,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帮助较少。
角度九:国际贸易争端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障碍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贸易进一步扩大,部分产品出口额所占世界份额不断增加,但同时入世五年也是贸易摩擦多发的五年。尤其,民营企业遭遇国际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由于承诺对中国开放市场,给其国内企业和相关产业造成压力,为保护国内企业,许多发达国家便采取贸易争端的方式为国内企业赢取空间和时间。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的“蛋糕”缩小,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愈演愈烈。大多数国家纷纷采取加大贸易补贴、提高进口关税等措施,来保护本国企业利益,导致针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案频繁出现,给我国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面对汹涌的贸易摩擦浪潮,许多民营企业不敢扩大生产,不敢进军国际市场,从而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问题汇总】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没有稳定充足的资金是无法进行技术创新与人才引进的。而当前,融资难是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大多数民营企业自有资金也极度缺乏,而融资渠道窄,获得信贷支持少。
第二,民营企业层级低,缺乏科技创新。缺乏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只能从事低附加值产品的简单加工生产,处于整个产业链的底端。技术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分工日益专业化,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必须依赖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持,技术创新体系
是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
第三,民营企业一般是家族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早期是有优势的,但是家族企业发展的晚期如果再不改变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这种管理模式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缺乏有效监督、反馈和制约,管理不正规;眼见狭隘,决策独断,容易导致决策失误;阻碍人才的引进,对外来人员不重用。
第四,企业主素质不高,自身不具备懂得高级管理和核心技术素质,对外来人才又排斥或限制,因此民营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同时,民营企业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其地位、环境、条件和实力在竞争中均处于弱势,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过高的人才流失率势必影响到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解决对策】
一是改革现有金融体制,创新融资模式
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调整民营企业贷款利率,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信制度,扩大信贷比例;构建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以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担保为互相补充,出台担保的相关法律、政策和税收优惠,设立各类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突出解决民营企业担保难问题;在坚持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大力鼓励民营化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形成多种产权结构、大中小金融机构充分竞争发展的银行金融体系。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创新能力
健全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建立与创新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制度等;加强企业、研究机构、院校之间的合作,降低妨碍有效的合作研究活动和人才流动的制度壁垒,建立产学研密切合作的创新网络和整体化系统。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积极引进、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工艺;根据现有基础和优势,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树立企业品牌,自主开发营销渠道和网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改善治理结构,完善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主要是规范化问题,对企业进行正规化管理。要摆脱以家族为核心的产权安排,通过吸收新的资金、技术、管理资源来改善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标准的财务制度,职责分明的工作制度,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合法的劳动用工制度等,吸收优秀人才参与民营企业的管理与决策。
四是重视引进人才,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企业应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重视和加强人才培训与开发工作,通过职工培训、继续教育、在岗培训等等种种手段,提高员工素质;建立适应民营经济人才状况的激励机制,根据企业产权结构及行业特征的不同,合理设计人才的绩效考核、薪酬标准、利润分享计划,吸引和留住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主还应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培育民营企业家精神,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培养企业凝聚力。
五是完善预警机制,转变生产模式,缓解贸易摩擦
政府完善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积极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应诉;协调各方力量,做好信息服务和业务指导;对国内进行产业调整,并建立出口协调机制。面对争端,民营企业除了要积极应对外,关键是应加快转型升级和技术革新,开发与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核心竞争力,避免贸易壁垒。六是转变观念,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民营企业应利用自身财力和商贸基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投资金融、物流等领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应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实现“高起点上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顺势应时、加速转型。没有切实有效的转型,经济就没有宏观调控下新一轮既快又好的健康发展。同样,没有切实有效的转型,也就没有
民营经济新一轮的飞跃和可持续的发展。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必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规则,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诚信机制,还要彼此学习,相互合作,这样中国经济才能更具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