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时间:2019-05-13 19:5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一篇:3.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 本章主要内容:

 民事诉讼法概述

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 本章重点与难点

 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 本章的学习方法

 案例分析,比较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概述

案例导入

1、罗伯特是某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外交人员。他向中国人单伟涛购买了一组红木屏风。双方付款成交后,单伟涛反悔,提出该屏风是自家祖传的宝物,售价太低,要求罗伯特加一倍价钱。罗伯特不同意,单便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本案后通知罗伯特应诉,罗伯特说:“我是外国人,享有外交特权,中国人不能告我!”

2、王晨是某化工厂技术改造科副科长。1994年3月,该科的科长退休,工厂决定任命厂长办公室副主任罗英当技术改造科科长。王晨不服气,认为自己学历高,又精通工厂技术改造的业务,而罗英既无学历又未做过技术改造工作,因此他向厂长提出应该由他担任技术改造科科长,早到拒绝。王晨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讨回公道。

思考:这两个案件是否会受到民事诉讼法的调整?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效力如何?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

(一)概念

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和诉讼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性质

1.公法

2.部门法

3.基本法

4.程序法

二、民事诉讼法的任务

1.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2.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

3.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4.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三、民事诉讼法的效力

是指民事诉讼法对什么人,对什么事,在什么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有效。

(一)对人的效力

即哪些人进行民事诉讼时应当遵守我国的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第四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第二百三十七条 对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外国组织或者国际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办理。

(二)对事的效力

主管范围

(三)空间效力

《民诉法》第4条

(四)时间效力

现行的《民诉法》于1991年4月9日颁布实施

对《民诉法》的修正(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主体、客体、内容

 法院

 检察院

 当事人

 诉讼代理人

 其他诉讼参与人

 法院:审判权

 检察院:抗诉权

 当事人:起诉权,诉讼权,撤诉权;遵守法庭纪律,履行判决等;  诉讼代理人:代理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不得超越授权范围,合法代理等;

 其他诉讼参与人:如实陈述,如实鉴定等;获得补偿权

第二篇:第四讲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一.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

直到目前为止,民事诉讼法学界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一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也没有统一的定义。理论上将之总结为四种学说,即一面关系说、二面关系说、三面关系说和多面关系说。

一面关系说,认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关系;

二面关系说,认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法院与原告和被告之间的关系,原告与被告之间不存在法律关系;

三面关系说,认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法院与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之间存在法律关系;

多面关系说,认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人民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为主导,法院、当事人、人民检察院、诉讼代理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相互之间形成的多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我们在此采多面关系说,认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在在民事诉讼中形成的,以人民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为主导,以法院、当事人、人民检察院、诉讼代理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相互之间形成的多面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并受民事诉讼法所调整的一种多面社会关系。有以下特征:

第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审判法律关系和争讼法律关系构成的特殊社会

关系。审判关系是指在人民法院与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形

成的,受民事诉讼法、法院组织法调整的,以审判权利和审判任务为

内容的社会关系。争讼法律关系,是指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

形成的,由民事诉讼法、律师法及其他法律调整的,以诉讼权利、义

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第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体现了人民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诉权的结合第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多个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的多种社会关

二.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要素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依法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

义务的人。

除此之外,在我国,还存在诉讼主体这一概念,诉讼主体是指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中能够引起诉讼程序发生、发展和终结的人。诉讼主体主要是指法院和当事人。

1、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

2、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民事诉讼进行监督

3、当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诉讼代表人,上诉中的上诉人、被上诉人,再审中的申请人与被申请人

4、诉讼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是代理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诉讼参加人,诉讼代理人不是案件直接的利害关系人,而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而参加诉讼的人。包括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和指定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诉讼行为能力人,是指能够亲自进行民事诉讼活动,具有独立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的能力。18周岁或者16周岁)

委托代理人委托主体: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被委托主体:民事诉讼法第58条 将“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改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委托权限:一般授权,特别授权(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如果变更或者解除,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委托书:委托人,受委托人,委托事项和权限

指定代理人:第57条规定,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5、其他诉讼参加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勘验人员等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内容

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根据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

该承担的诉讼义务。民事诉讼权利是是指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实施一定诉讼行为的可能性 ;民事诉讼义务是指民事诉讼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实施一定诉讼行为或者不实施一定行为的义务。

1、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其诉讼权利与诉讼义务与其审判职责结合在一起。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作出判决,是在享有其诉讼权利,也是在履行其对国家的职责和对当事人应承担的义务。

2、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监督权在民事诉讼中集中体现为抗诉权。对于人民检察院来说,行使抗诉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3、当事人

作为诉讼主体,其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同时对应着诉讼义务

4、诉讼代理人

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是基于诉讼代理权而产生的,民事诉讼法律规范赋予诉讼代理人与当事人相似的诉讼地位,但因代理人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5、其他诉讼参加人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勘验人员等其他诉讼参加人,既要与法院发生审判法律关系,又与当事人发生争讼法律关系。他们配合法院查明案情,也必须对当当事人负责,如实反映案件事实或者协助当事人实现其权利。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

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并不存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这一概念,而存在诉讼客体、诉讼对象、诉讼请求和诉讼标的等概念,这是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是相同,是指诉讼标的。与我们这里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不同。

1、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之间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认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

2、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与人民法院之间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

案件事实、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请求

3、其他诉讼参与人与人民法院之间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

案件事实

4、人民检察院、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当事人之间:案件事实,实体法律关系和裁判的公正性

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案件事实,裁判的公正性

人民检察院与当事人:裁判的公正性

三. 民事诉讼法律事实

(一)概念

民事诉讼法律事实,是指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能引起诉讼后果的客观事实。民事诉讼法律事实包括诉讼行为和诉讼事件,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诉讼行为是主要的民事诉讼法律事实。

(二)诉讼行为

诉讼行为是指民事诉讼主体实施的能够引起一定的诉讼法上效果的行为。诉讼行为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也可分为合法和不合法

1、人民法院的诉讼行为

从整体来看,分为裁判行为、执行行为和其他行为

就裁判行为而言,可具体再分准备性行为和决定性行为等

2、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当事人诉讼行为的四个特征:任意性、撤销性、期限性和效应性

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分为取效性诉讼行为和与效性诉讼行为。取效性诉讼行为是指当事人无法单独通过行为直接获取其所要求的诉讼效果;与效性诉讼行为是指无须法院介入,即可直接发生诉讼效果。

诉讼契约:是指当事人之间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以现在或者将来发生诉讼法上一定法律效果为目的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又称为诉讼上的合意。学术讨论焦点:是否以法律规定为限

3、人民检察院的诉讼行为

4、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

(三)诉讼事件

诉讼事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一定民事诉讼法律后宫的客观事实。

第三篇:第2讲民事诉讼法律关系D

第二讲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民商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

1、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关系

2、具有一定的国家公权力属性(公法关系)

讨论:①与民(商)事法律关系的联系

②审判法律关系与争讼法律关系二分法的谬误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

↗司法主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主体

↘诉讼参与主体→当事人+其他诉参与人

讨论:①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与民事诉讼主体有何区别?

或认为:民事诉讼主体=当事人+人民法院

②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范围?支持起诉人、破产管理人、债权申报人、案外异议人、选举委员会、利害关系人、协助执行人如何定性?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不同的主体之间,其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也各不相同。

1、人民法院:指挥权、审判权、执行权等

2、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权、抗诉权等

作为司法机关,其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往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3、当事人:享有起诉、答辩等广泛的诉讼权利,当然也必须履行各项诉讼义务。

4、证人等其他诉讼参与人:一般仅就诉讼中的某一特定问题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讨论:诉讼代理人权利义务的特殊性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

1、客体概念之辩: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抑或权利义务产生的基础?

2、不同的主体之间发生不同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其客体也有所区别

①人民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案件事实、诉讼请求和民事责任

②而人民法院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仅为案件事实。

讨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否必须以人民法院为中心?如何理解当事人相互之间

以及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示意图

┌---司法主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机关)

民----主体-------注:或认为民事诉讼主体=人民法院+当事人

事└--诉讼参与主体: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讼----内容:(诉讼权利+诉讼义务)(不同主体之间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律┌---诉讼请求┌---法律责任

关----客体:①法院与原告②法院与被告③法院与证人:案件事实

└---案件事实└--案件事实

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代理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利害关系人、协助执行人、破产管理人等等

注:诉讼参与人=诉讼参加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其他诉讼参与人

民事诉讼主体=人民法院+当事人

三、诉和诉权

(一)诉的概念、要素和分类

1、诉的概念:诉是指诉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请求。(狭义)

↗ 广义之诉

↘ 狭义之诉

诉在实质上可分为程序意义上的诉和实体意义上的诉。

↗程序意义上的诉:请求行为

↘实体意义上的诉:请求内容

程序意义上的诉与实体意义上的诉互相联系,互为一体,统一为诉的全部内

容。

①两要素说:诉的要素=诉的标的+诉的理由 ②三要素说:诉的要素=当事人+诉的标的+诉的理由

3、诉的分类(对应民事争议的分类):

讨论:诉的分类与诉讼的分类之关系

①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变更之诉

②独立之诉与共同之诉

③单一之诉与合并之诉

④简单之诉与复杂之诉

⑤权属与侵权之诉、合同之诉、不当得利之诉、无因管理之诉

(二)诉权的概念及其与诉讼权利的关系

↗程序意义上的诉权

↘实体意义上的诉权

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诉权(抽象)→诉讼权利(具体)

讨论:诉权(程序)与胜诉权(实体)如何区分?诉权是否当事人的专有权利?其他诉讼参与人、司法机关能否适用诉权概念?

关注:

1、大陆法系国家(德、日)诉与诉权的理论

2、我国诉讼法学界关于诉与诉权理论的不同理解及其争议

第四篇:《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解读暨民事诉讼技巧与事务操作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解读暨民事诉讼技巧与事务操作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BY XXX 作为公司的法务人员,公司特殊的职业环境和工作职责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特定的职业素质,精通法律专门知识并实际操作和正确适用法律、公正地解决纷争,指导调解,有效地维护公司制度和利益。

为进一步加强对修改后的民诉法有较全面的了解,准确把握修正后的民诉法,我们参加了这次研修班学习,这也是一次法律专业训练,老师不仅对最新的理论发展进行了评析,而且深入讨论了实务中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有助于帮助我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依据法律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专家绵密的思维指导而将规范与事实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法律规则学习解决各类纠纷,同时也更注重对于规范的合理性涵义的推敲和综合操作,留心法条背后的共同规则和指导原理.关于《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解读

此前的民诉法修正草案开始,这部新的民诉法案可以说是万众瞩目,具有很多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几项大的修改:

第一,诚实信用原则

这一原则赋予法官很大的自由裁量,对恶意串通等虚假诉讼和仲裁,当事人故意提起管辖权异议,伪造证据、证据突击等不诚信的行为进行遏制,优化资源配置和保护社会公正。

第二,公益诉讼

这是传统民诉法的一个重大突破,虽然在各方利益权衡中,条款本身并非尽如人意,但总算是这些年来众多法律人和普通人在公益维权中不懈努力的成果和见证,一定程序上顺应民众对民诉法的关切和期待。

第三,基于科技技术手段发展的新的送达方式和证据种类

法律亦应与时俱进,在稳定中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以适应现代科技生活,拍照录像等电子送达、简易送达手段和电子数据证据在民诉中被确认,是现代科技手段与法律结合的又一成功典范。

第四,裁判文书公开

作为法律人,对中国法官在裁判文书方面的基本素质能力的感触是相当深刻的。此次公开裁判文书的规定,可以说是相当大快人心的,一方面可以让民众、学者、专家和法律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监督法院,一方面又可以激励法院自身的体制改革和能力提升。公众教育的同时又可以对法律实务进行指引。当然,这一条款的实现还任重道远的事情,但出台这一规定本身已经是一个突破。

其他像增加专家出庭参与诉讼的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的强制义务及证人费用由败诉方当事人负担的规定都是具有相当积极意义的。总体来说,虽然本次修改基于优化司法资源的考虑,并参照了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引入了一些新的突破性的条款,扩大了监督范围,将民事执行活动纳入法律监督范围,但是程序制裁依旧缺位,导致很多条款无法得到保障。法院违反程序,当事人甚至是检察院都无从追究责任,正如我国的宪法诉讼缺位一样,是相当让人担忧的。

关于民事诉讼技巧与事务操作

在法律学习中我曾经感觉到,法律的概念、规则、制度、法律条文都非常抽象,单纯的死记硬背是无济于事的,一个制度,能说出其中所涉及概念的定义、法律特征、构成要件,可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时依旧茫然不知所措。怎么样能将学习到的理论真正与法律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我认为最好的一种方法就是“案例分析”。一个生活中实际发生的案子放到你面前,可以非常有效的检验你的能力,也就是作为一个法律人应具备的能力。

一个案子拿到手,首先,要有能力分析这里面涉及到哪些法律关系。有些案子可能比较简单,就只有一重民事法律关系,有些复杂点,会涉及到多重民事法律关系,更负责的甚至既包括民事法律关系,也包括行政法律关系或刑事法律关系。即便是单纯的民事法律关系,那么其中相应的民法概念、民法规则与民法制度的内涵、外延、法律特征、构成要件等等,也必须非常清楚,不能有半点含糊。在法律关系分析清楚后,还要知道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内有哪些相应的法律规定、司法解释能够运用到本案。这一切条件准备充分后,下面进行的就是一个将抽象的法律条文、法学理论与实际案情融会贯通的工作。通过案例分析学习民商事法的方法,学会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扎实的掌握民商事法律知识。

第五篇: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名词解释

1.传来证据:也称“派生证据”,指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即经过转述、传抄、复制、复印的第二手的证据

2.径行裁判:合议庭通过阅卷、调查、询问当事人,在全部事实核对清楚后,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直接作出裁判的审理方式。是二审中的一种审理方式

3.回避: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遇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的情形时,退出案件审理活动的制度

4.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在诉讼开始前或诉讼过程中,为使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免受难以弥补的损害或使将来的生效判决得以顺利执行,依申请或依职权对有关财产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5.既判力:即实质确定力,指生效民事判决对诉讼标的之判断对法院和双方当事人等所产生的约束力

6.诉讼承担:指在诉讼进行中,由于法定事由的出现,一方当事人将其诉讼权利义务转移给他人,由他人承担原当事人已经开始的诉讼

7.诉讼担当:指实体法上的权利主体或者法律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以自己的名义,为了他人的利益或者代表他人的利益,就因该实体权利或者法律关系所产生的纠纷而提起诉讼,所受判决的效力及于原来民事主体的情形。

8.书证: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的证据

9.物证:指以其存在的形状、质量、价格、特征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10.移送管辖:指某一个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发现自己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依照法律规定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

11.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向法院提供证据并加以证明的责任

12.高度盖然性:指法官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后,在内心有相当大的把握相信该事实已经发生,并且已经发生的可能性大于没有发生的可能性。

简答题

1)简述非涉外案件协议管辖的条件

1.在审级上,协议管辖仅适用于第一审民事案件

2.在案件类型上,协议管辖只限于因合同纠纷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提起的诉讼

3.在表现形式上,当事人应以书面合同的形式选择管辖法院

4.在选择范围上,仅限于本案的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和标的物所在地的法院

5.在管辖类型上,当事人只能协议变更第一审的地域管辖,而不能协议变更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

6.协议管辖只允许当事人选择明确且唯一的法院,否则无效

2)简述移送管辖A与管辖权转移B的区别

1.B是指有管辖权的法院将案件的管辖权转移给原来没有管辖权的法院,所转移的是案件的管辖权;

A是指无管辖权的法院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移送给它认为有管辖权的法院,所移送的是案件而不是管辖权

2.B是在上下级法院之间进行的,是补充级别管辖的一种规定;

A除涉及级别管辖的情况外,一般仅在同级法院之间进行,是落实地域管辖的一种规定

3.B依管辖权转移的规定,当上级法院将案件交由下级法院审理时,下级法院必须遵从,这是审级制度和权限所决定的;而下级法院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须经上级法院准许,下级法院没有决定权。

A一般是在同级法院之间进行的,不需要经过上级法院批准

3)简述诉讼终结的法定事由

1.申请人撤销申请的2.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3.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4.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5.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6.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4)简述证据的法定分类

1.书证

2.物证

3.视听资料

4.证人证言

5.当事人陈述

6.鉴定结论

7.勘验笔录

8.电子证据

5)简述民事判决和民事裁定的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

A民事判决适用于解决诉讼中的实体问题

B民事裁定适用于解决诉讼中的程序问题

2.法律根据不同

A民事判决所依据的是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

B民事裁定只能依据民事诉讼法

3.形式不同

A民事判决必须采用书面的形式

B民事裁定既可以采用书面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的形式

4.制作的时间不同

A民事判决只能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B民事裁定可以再诉讼的任何阶段作出

5.上诉的期限不同

A民事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日

B民事裁定的上诉期限为10日

6)简述诉讼中止的法定事由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7)简述无需证明的事实

1.自认的事实

2.众所周知的事实和自然规律及定理

3.推定的事实

4.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

5.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6.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

8)简述缺席判决的法定事由

1.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

2.无诉讼行为能力被告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3.法院裁定不准撤诉后,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9)简述送达的方式

1.直接送达

2.留置送达

3.委托送达

4.邮寄送达

5.转交送达

6.公告送达

10)简述财产保全解除条件

1.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后15日内不起诉的2.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3.申请人在财产保全期间请求撤回申请并经人民法院统一的4.财产保全裁定经被申请人申请复议后被依法撤销的5.被申请人已自动履行了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汇总所确立的义务

论述题

论新民事诉讼法中的诚信原则

论中国的司法改革

下载3.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3.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事诉讼法[模版]

    《父子诉讼》与《遭起诉》的观后感 -------关于民事诉讼的理解与认识本节民事诉讼法课我们观看了《父子诉讼》与《遭起诉》两部关于民事诉讼的案例视频。这两个视频从不同的......

    民事诉讼法

    第一章民事诉讼法概述 一、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纠纷。 二、民事纠纷的特点:1、民事纠纷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纠纷的内容是......

    民事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民事程序法2.既判力 3.民事案件的管辖4.原告5.证明责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

    民事诉讼法

    多选题 2、下列选项中所列情形,必然导致督促程序终结的有() A、债务人在支付令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债权人清偿债务的 B、申请人的申请经审查不成立的,人民法院裁定驳回申请 C、债......

    物流法律关系

    物流法律关系前言 物流这个概念传入我国才二十来年时间,而物流作为一个产业在我国形成的时间更短,所以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一直以来都是围绕“运输”来立法,根据不同的运输......

    司法鉴定与民事诉讼证据

    一、司法鉴定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特点 (一)司法鉴定的证据特征 司法鉴定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习惯性用语,通常包括司法鉴定体制、针对某一具体案件的鉴定活动以及鉴定结论两层含......

    民事诉讼与仲裁业务范围

    一、国内诉讼 1、民事诉讼(包括:损害赔偿、债权债务、婚姻、继承、赡养、赠与、房屋拆迁、租赁、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纠纷等),接受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全文与解读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全文与解读 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决定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