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探析

时间:2019-05-13 19:1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探析》。

第一篇: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探析

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探析 2013年,东营市消费品市场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和国内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据初步测算,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低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17市中排第三位。

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547.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餐饮收入38.38亿元,比上年增长3.2%。

按限额标准分,限上市场实现零售额39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限下市场实现零售额187.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从全年运行看,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缓中趋稳、逐步向好态势。2013年,消费品市场运行态势总体表现为:增速逐季回升,总体增长向好。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84%;二季度同比增长13.27%,增幅比一季度回升了0.43个百分点;三季度同比增长13.32%,增幅比二季度回升了0.05个百分点;四季度同比增长14.36%,增幅比三季度回升了1.04个百分点。

(二)从城乡市场看,城镇市场比重大,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2013年,全年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15.8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1%,比上年增长13.1%;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9.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乡村增速快于城镇3.0个百分点。

(三)从行业发展看,批发零售业平稳增长,住宿餐饮业持续低迷。2013年,我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4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9.14亿元,比上年增长0.9%,增速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

(四)从消费需求看,升级类商品依旧热销,消费结构进一步提升。

1、基本生活类商品增长平缓。从2013年限上商品销售分类情况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4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43.89亿元,比上年增长5.1%;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8.56亿元,比上年增长7.7%。

2、消费升级类商品依旧热销。随着近年来我市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热点从原来的基本生活资料类转向消费升级类商品。2013年,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6.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24.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5%;汽车类实现零售额9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3、居住类商品增速回升。随着我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小幅回暖,居住类商品增速也有所回升。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实现零售额4.40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增速比上年提高53.9个百分点;五金、电料类实现零售额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速比上年提高18.2个百分点;家具类实现零售额12.4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增速比上年提高16.4个百分点。

二、制约消费品市场增长的因素

(一)经济存在下行压力,25大类商品中一半多商品销售增幅明显回落。从2013年限上商品销售分类情况看,25大类商品中仅有12大类商品比上年增速有所提高,其他13大类商品增速回落。如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20.4%、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7.7%、办公用品类比上年增长16.5%、服装类比上年增长11.0%,增速分别回落了17.5、13.4、11.6、11.2个百分点。

(二)物价上涨的压力,对居民消费预期的影响依然较大。2013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增幅为2.0%,其中食品类上涨5.0%,通胀对居民生活带来的压力和对居民消费预期的影响依然较大,再加上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居民财产

性收入增幅放缓,将使居民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和保守,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居民即期消费和持久性消费支出。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影响消费预期。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83元,比上年增长9.8%,增速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比上年增长13.2%,增幅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

(四)消费刺激政策的退出和厉行节约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影响了团体消费。家电、汽车节能补贴政策和家电下乡政策相继结束,后续刺激消费政策尚未出台,消费刺激政策进入空档期,消费增长缺乏政策动力支持。受“八项规定”厉行节约政策的影响,高端消费、团体消费明显缩减,高端餐饮企业收入和相关商品销售增速下降较快。2013年,我市过亿元的住宿餐饮业单位减少一家,零售额减少2.1亿元;零售额过五千万的住宿餐饮单位减少两家,零售额额减少1.6亿元。

三、扩大消费品市场的途径探索

(一)深化改革,开拓新型消费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逐步发生转变,要积极完善教育、文化、健身、旅游等设施,健全和完善休假制度,大力发展消费信贷,适应居民消费习惯的转变,适时引导居民将消费需求重点转向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和旅游等方面,推动和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节日消费、健身、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二)稳定物价,增强居民消费信心。物价上涨是抑制居民消费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居民在物价高位运行下,生活负担加重,最终会影响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发展。对此,一要进一步稳定物价水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特别是把抑制粮油、蔬菜、肉蛋禽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二要切实做好消费品的物流供给,减少流转环节,降低成本;三要严厉打击价格欺诈等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消费者利益。

(三)增加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收入是消费的决定因素,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只有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才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进而增加消费支出,最终刺激消费品市场发展。对此,一要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推动收入分配改革,不断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并逐步缩小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二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水平,解除居民后顾之忧,减轻居民未来支出压力进而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四)转型发展,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力推节俭、降低公务消费,对政府部门“三公”消费和国有企业商务消费起到了极大的抑制作用,对消费企业的营销产生较大影响。一是企业要适时转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策略,在调整经营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二是支持多领域经营的连锁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网络营销,由传统零售商向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转变,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消费模式,避免消费外流。三是对受影响较大的中高档住宿餐饮企业,要积极调整,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提供大众化个性化服务,以品牌影响力、优质服务和优美环境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二篇: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汇报

XX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汇报

根据通知精神,我将XX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及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区的商贸流通业有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商贸流通业户共有XXXX户,其中个体工商户XXX户,私营企业XXX户,国有及集体企业XXX户。1-8月份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其中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XXX万元,增长XX%;私营经济XXX万元,增长XXX%;集体经济XXX万元,增长XXX4%。商贸流通业纳税实现XXX万元。同时,大型商贸企业安臵人员岗位达到XXX余人,对解决人员就业,缓解社会压力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发展成效

(一)企业经营规范灵活。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新兴的商业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商贸流通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结构、人员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大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一批重点市场、骨干企业脱颖而出,成为XX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支撑。培育起XX购物广场、XX超市中心店、XXX装饰材料批发城等一批骨干商贸

流通企业,带动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对商业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十分显著。

(三)企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子收款机、计算机、中央空调、步行电梯、灯光照明、背景音乐等现代技术设施和管理在不少大中型商场得到运用,商业经营设施和购物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促进了服务功能的完善,提高了商业竞争力。

(四)商贸流通业态渐趋多样化。商业业态由单一业态向多种业态迅速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初现端倪,实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的企业逐渐发展。XX集团在XXX、XXX、XXX均建立了大型连锁超市,XX、XX、XX、XXX等均在区内建立了连锁经营网络,为消费者购物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服务,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重点项目情况

(一)XXXXX国际商贸城。该项目由XXXX集团臵业有限公司XXXX分公司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XXX亿元,一期建筑面积XXX平方米。目前一期1、2、3号楼房主体建筑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和安装电梯等工作。项目已投资XXX余万元,引进了XXXXX、XXX等30余个品牌入驻。

(二)XXX装饰材料批发城。该项目建成商铺XXX间,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项目总投资XXX万元。目前项目已经完工,正在对东部XXX间进行装修、招商和启动。项

目建成后由XXX装饰材料批发有限公司统一管理。

(三)XXX水产批发市场。项目由XXX水产批发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公司由XXX集体及村民入股,于XXXX年XX月XX日成立,主要业务是水产品(国家限制产品除外)销售、市场开办等。项目总投资XXX万元,其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XXXm,投资已经达到XXX万元。目前该项目1、2、3、4号楼主体已经完工,内外装修基本完成,水产品加工车间和冷库正在封顶,地面硬化、给水、排污等工程基本完成。

四、发展的环境及影响

随着外资商贸企业带着先进技术和雄厚的资金进入中国市场分享市场份额,也对中国商贸企业的发展产生新的促动。

从我市情况看,随着第一、二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GDP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市里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在解决就业、纳税、促进商品流通等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越来越明显。从我区看,随着XX海港、XX铁路、XXX高速的建设,全区外来企业、外来人口逐步增多,流动性增强。随着居民收入的不同增加,消费观念逐步改变,对促进河口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五、工作开展情况

从目前情况看,管理力度相对减弱。原机构编制随之取消,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协调,导致商业发展

2秩序较为混乱。为加强对商贸流通业的管理指导,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成立专门机构。成立了商贸科,配备X名精兵强将,下一步大学生分配时,重点充实商贸科的力量。

(二)认识上高度重视。工作框架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管理”。一个重点是工业,一个重点是商贸流通业,一个管理就是抓行业管理。将商贸流通工作纳入经贸局乃至全区的重点工作之中。

(三)制定扶持政策。根据区领导安排,制定了《骨干商贸流通企业扶持政策(讨论稿)》,从政策上给予扶持,目前正在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制定了商贸流通业和物流业“十一五”专项规划,准备提交区领导研究。

(四)开展酒类流通管理工作。根据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对酒类流通实行登记备案和溯源制度。我们召开了全区酒类流通管理工作会议,组织全区商场、宾馆、批发商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同时在电视台下发通知,给每家酒类经营业户下发通知,要求登记备案和实行溯源制度,给予一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后进行市场检查,确保酒类市场安全及人身安全。

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够充分。由于建区较晚,城区居民和流动人口相对较少,部分人对商贸流通业的重要性在认识上不够充分,思路不明确,商贸流通行业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影响

了发展。

(二)商业网点定位不明确。业态控制不够合理,缺乏功能鲜明和享有盛誉的特色街区,专卖店、专业街比重偏少,各种类型的专卖专业店、品牌店和精品店等有待发展。缺乏长远规划。

(三)缺少知名品牌。多数商贸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在品牌、管理等方面与知名商业企业存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中高档消费者对消费环境、商品品质的要求,造成很多居民异地消费。

(四)缺乏鼓励和扶持商贸流通业的优惠政策。各级制定的一些优惠政策,如扶持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偏重于鼓励工业企业的发展,对商贸流通企业的优惠政策太少。

七、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走出去学习。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进行学习考察,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实行拿来主义,充分借鉴和利用,促进商贸流通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实施行政推动,启动专业市场。对于新建的水产批发市场、装饰材料批发城等专业市场,借鉴先进做法,适当给予行政推动,帮助市场启动应用。

(三)深入开展酒类流通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在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市场检查工作,把酒类流通环节安全工作抓细抓死。

(四)充分挖掘发挥职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商贸流通业进行管理,需要深挖职能,在实施酒类流通管理的基础上,适时开展特许经营管理。

XXX的商贸流通业在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从企业发展到市场管理都有了较大发展,下一步希望继续给予更大的关心和支持,促进商贸流通业更快发展。

第三篇: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关于扶强做大商贸企业的措施及建议(讨论稿)

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方向,我县商贸流通业体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构想是:优化布局结构,加快科技进步,推进管理创新,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公司和大集团,建设几个独具特色的能叫得响的大市场,倡导发展几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商贸流通企业,鼓励吸纳大量中小店铺成为大公司的加盟连锁店,建起我县现代商贸流通业体制的主体框架,建设大型物流中心,专业市,初步建立起一个与清流县情相符的、具有鲜明经营特色的、能够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商业网络。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要把构筑我县大商贸流通业发展摆上应有地位,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加的三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作为议事协调职能的三产办和作为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三产促进局、三产服务中心等专门机构,加强对我县商贸流通业的统一规划布局和协调督导。各级及相关部门要找准位置、扮好角色,共同为我县大商贸建设献计出力。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出台相关地方性政策法规,使我县商贸业及网点建设规范有序,在用地、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要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保证大商贸大流通发展

1规划的实施;有关部门要加强投资方向的信息引导,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加强协调,确保规划实施。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规章,加强对商业网点设置的指导和协调监督,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积极支持商贸流通行业建立行业协会和企业间的非正式网络或战略联盟、经纪事务所、信息咨询、劳动服务等中介组织。坚持以市场运作为主、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善于利用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和民间资本活力和潜力巨大的优势,大力吸纳民间资本发展现代商贸业,引导有实力的商贸企业发展新型业态,拓展市场空间。

二、调整布局,构建集聚区。

打造五个功能板块,北大路汽车贸易集聚区;雷公布现代城市物流园区;桥下闽西北二手车交易市场;金鼎、雁塔、永顺、北区大型超市区;龙津农贸市场、城关第二农贸市场、北区农产品专业市场集聚区。主要抓三件事:一是认真调查研究,借鉴外地经验,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可以操作的流通发展规划,特别是综合考虑当地人口密度、现有商店数量及服务地域范围等因素,对网点布局结构提出阶段性的明确要求。二是引进大的提升小的。以市场换理念、换管理,引进一个或几个高水平的零售业巨头。三是注重在布局结构调整中形成自己的拳头。抓现代商贸流通,必须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紧扣中心抓商机,围绕优势上强项,在优化服务中形成自己的拳头。

三、做好重大项目策划和服务。

一是在建项目有序推进。积极做好雁塔、永顺等大型超市入住。二是前期项目有机转化。原谋划储备的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维修服务、大型停车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集二手车交易、汽车美容维修、大型停车场、驾驶员之家、高速公路施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闽西北二手车交易市场,要及时完成前期谋划、转化、升格、落地。三是积极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条件。制订出台《清流县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创造良好投资环境,营造浓厚发展氛围,推动三产经济发展。四是培育龙头企业。对现有设施比较完善,经营面积较大的商场,要积极保护,防止恶性竞争。

四、加强引导,壮大三产。

﹙一﹚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第三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建议县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第三产业发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引导投入,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年提高;金融部门对符合本第三产业导向目录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逐年增加贷款规模,增加授信额度,给予贷款支持,扶持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二﹚鼓励企业投资经营各类商贸业(含社会餐饮)。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且建筑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年实现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实得50万元以上,按其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实得部分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支持具有知名品牌的连锁企业和“老字号”企业

落户清流,对企业法人注册地在我县,新建经营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商场,按其实现的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所得部分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三﹚鼓励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法人注册地在我县且能纳入我县统计,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新建批发零售企业,其中零售部分的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老的零售企业,年销售额增加到3000万元以上的,年上缴增值税县财政实得2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企业5000元;对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以上的新增加的餐饮业,一次性奖励3000元;对老的餐饮限上(年营业额200万元)企业,年营业额增幅达28%以上,年上缴营业税15万元以上的,对该企业所产生的营业税2%奖励一次性给企业,最高不超过5000元。对当年销售额(或营业额)首次达到1亿元以上,且实现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实得200万元以上的商贸企业,按经营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所得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四﹚支持专业市场建没。对新建建筑面积5000平米以上、10000平方米以上、150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市场,企业年上缴增值税、营业税地方实得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上、150万元以上的,县财政按企业年上缴增值税、营业税地方实得部分的20%给予奖励,最高分别不超过5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

﹙五﹚支持物流业发展。鼓励企业投资货物运输、仓储、配

送、码头等公共物流项目,设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对新建的物流企业,企业法人注册地在我县,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年实现地方税收100万元以上,按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县财政实得部分的30%奖励给企业,最高限额50万元。

第四篇:苏仙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

苏仙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

苏仙区作为全市“两城”建设的主战场和排头兵,抢抓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积极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商贸流通工作,并作为重要产业加快推进,着力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一、当前发展现状

苏仙区属郴州市城区的城乡结合部。2011年共有限上商贸企业102家。2011年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9亿元,同比增长18.4%。按所在地分:城镇56.7亿元,同比增长18.2%,占94.7%,乡村3.2亿元,同比增长21.8%,占5.3%。

2011年苏仙区限上商贸企业基本情况表

(一)批发零售业

2011年全区有限上批零企业50个,占限上商贸企业49%。2011年全区批发零售业销售53.2亿元(限额以上46.9亿元,占行业比重88%),其中批发业4.5亿元,同比增长7.6%,占7.5%;零售业48.7亿元,同比增长22.2%,占81.4%。2011年,全区批零业上缴税收18697万元,同比增长12.27%。

(二)住宿餐饮业

2011年全区限上住餐企业52个,占限上商贸企业比重51%。2011年住宿餐饮业销售6.6亿元(限额以上6亿元,占行业比重90%),其中住宿业1.4亿元,同比增长9.2%,占2.4%;餐饮业5.2亿元,同比增长0.1%,占8.7%。2011年,全区住餐业上缴税收1539.89万元,同比增长23%。

(三)物流业

2011年全区共有第三方物流企业11家,逐步形成了以泓广物流、锦运物流、惠康农资公司为龙头的物流市场。形成了以惠康农资公司为龙头的农村日用工业品、农资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全区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8个,其中年销售总额过亿元的市场有2个;营业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5家,即拓普电器、生源商业连锁超市、步步高超市、黄公平超市、良田供销社白露塘超市。

二、存在的问题

(一)商贸聚集不强。苏仙区撤地建市前为郴县,以农业为主,第三产业极不发达,商贸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而同城的北湖区属小郴州市,商贸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大型批发市场、高档商贸网点遍布城区,如罗家井市场、北湖市场、步步高超市等。郴州市撤地建设10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发展商贸放在五岭广场地区,新建了五岭大市场、沃尔玛超市、华天酒店、雄森大酒店等一大批商贸企业。近三年来,市委市政府才将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放在城东新区,但由于起步晚、配套设施不健全,大型商贸企业落户少,还没有形成强大聚集效益。与同城北湖区相比,不论是销售总额、企业数量、企业质量,还是商贸聚集力、辐射范围、对GDP贡献率都相差甚远。据统计2011年北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9.2亿元,是我区的3倍。2011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GDP的贡献率6.8%,占GDP的比重9%。

(二)政策引导不够。一是规划滞后。长期以来,我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采取“放任自流”的管理模式,未制定全区性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市场定位不符合我区区情。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小。由于农业人口多、农村面积大,我区十分重视现代农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给予的优惠政策多,但对商贸流通业重视不够,政策支持力度不大。三是布局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区大型商贸业网点主要分布在城镇,农村分布少,2011年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亿元,仅占5.3%。全区有商品网点7500家,其中城区4100家,农村3400家(大部分为小商店)。

(三)市场结构不优。商贸行业的黄金比例是购物占40%,餐饮占30%,休闲娱乐占30%。而我区三者比例严重失衡,餐饮占16%,购物占74%,休闲娱乐占10%,严重影响了消费者一站式消费,影响了商圈整体功能的发挥。我区以低档商贸网点为主,如各类小商店,高档商贸网点少,目前区内只有一家五星级宾馆奥米茄大酒店。由于我区的超市网点布局不够合理、辐射功能较弱,加上人们从众心理和消费习惯,逛街购物往往青睐城中心的沃尔玛、中皇城、家润多这些商业购物中心。而城东新区居住、公共设施功能配套完善,对人流、商流的潜在吸聚能力强,却缺乏相应的商业集群,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四)物流体系不全。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对促进商贸繁荣、服务民生、改善消费环境、推进流通方式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区目前商贸物流整体水平不高,物流

效率偏低,难以满足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商贸物流企业偏少,普遍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不高;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运作方式、运行模式不能适应工业和商贸企业精细化服务的要求;商贸物流基础设施落后,配送能力不强;商贸物流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融资难、税负重、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贸物流业发展。

三、发展方向及建议

(一)规划引导,科学布局,促进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

一是规划引导。根据我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特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加紧制定苏仙区商贸流通业发展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积极引导商贸流通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打造苏仙特色、品牌商贸流通业,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二是科学布局。抓紧完善全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总体布局规划。在全市已有规划基础上,因地制宜,紧密结合我区发展方向,重点就商业中心、专业(特色)街区、专业(批发)市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综合超市(市场)等相关配套设施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着力打造苏仙岭、爱莲湖、飞天山、裕后街、王仙岭、城东新区等城市商贸流通聚集区,着力打造良田、坳上、栖凤渡、五里牌、白露塘等城镇商贸流通聚集区。

(二)城乡并重,统筹发展,促进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扩大商圈辐射面。针对我区商圈聚集和消费习惯现状,大力发展城乡连锁经营。发展连锁经营是现代商贸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经营方式,是住宿、餐饮及零售业的发展方向,是先进管理方式在更长的产业服务链上的扩大和延伸,有利于提高抗风险能力。在积极做好城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同时,重视加快乡村商贸流通业建设,加大支持乡镇农贸市场改造提质,做大做强一批乡村商贸流通企业,扩大乡村辐射面,进一步拉升乡村消费水平的和质量。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放宽郴州大道及槐万路周边农民建房机遇,引领农村商贸流通发展,提升农村商贸流通水平。

(三)整合资源,提升品位,促进商贸流通业更高发展

加快苏仙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除了要注重扶持老企业,巩固区域特色,做好市场提档升级工作外,今后更要关注引进新企业、上马新项目,大量培育新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限上企业,特别是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实现区域商贸业量和质的同步提升。更要着重进一步改善商贸业结构,通过招商引资、选商引资,逐步扩大新型业态的比重。目前苏仙区主体消费已提高至新的层级,要适时加快引进国内外著名商贸品牌企业,在业态上重点引进大型商贸综合体,大型住餐企业,引导消费需求,提升消费水平。

(四)完善功能,优化服务,强力推进物流业有效发展

加快泓广物流等一批大型龙头物流企业建设,改造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完善物流配送功能,发展统一配送,提高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精细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对接,发展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全流程的物流服务,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鼓励中小企业加强合作,创新物流合作方式和服务模式,发展共同配送。支持品牌生产企业与物流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专业化的城际和国际物流配送网络。

第五篇: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

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

内容摘要:探讨影响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因素,有利于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脉络有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对促进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提高的发展对策。本文从商贸流通效率概念入手,通过对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商贸流通 效率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对策

改革开放后的短短三十多年里,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王国,而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商贸流通业。但近年来,我国商贸流通效率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尤其区域间商贸流通效率的不平衡发展,对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已经产生深刻性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对国内物流效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关注和研究,他们指出与发达国家商贸流通效率相比,我国商贸流通效率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趋势,且这一趋势日渐明显。其中商贸流通效率最高的地区为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而商贸流通效率较为低下的地区则以中西部地区为主。区域商贸流通效率问题的日益凸显,长期对我国国家竞争优势也具有较大程度上的影响,推高通胀、阻碍产业升级、导致国家竞争优势的削弱等都是我国商贸流通效率问题的突出表现。如何提高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平衡发展,是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面临的一大挑战。而在探讨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提升对策前,我们首先应对商贸流通效率的概念及影响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因素有一定了解。

商贸流通效率概念及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现状

(一)商贸流通效率概念

作为商品流通运行的组织载体,商贸流通产业不仅包括批发、零售日常用品,还包括住宿与餐饮等服务业,与此同时还包括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商贸流通中的流通顾名思义是商品的流通,即一系列商品的交换,通过商流、信息流、物流等将商品转换为相应的效益等。其中商流是指商品所有权在实体经济中转移所引起的所有商务活动;物流是指商品实体空间在实体经济中转移所引起的所有经济活动;信息流则指商流、物流在实体经济中引起的相关信息的交互运动。

商贸流通效率主要与商品流通时间、流通速度以及流通费用相关,所以商贸流通效率包含多种含义,不仅是组织商品流通过程中投入产出关系,而且指商品流转环节中流转速率,同时指商品运输路线与运输方式的合理性。总体来说,商贸流通效率追求的是既定流通成本下商品流通产出的最大化。资本循环一次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即商品流通时间,商品的需求状况,生产企业与市场之间距离的远近,以及商品流通的交通和信息条件等,都会对商品流通时间产生影响。商品流通速度在商贸流通中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为对一定量商品周转目标完成时所需要的时间多少,其二为流通商品在资本周转率上所需的多少。商贸流通领域中所引起的经济活动费用,即为商品流通费用。除了商品从产地运输到销地的费用,流通领域中商品的保存、整理包装及商品买卖等产生的费用都属于商品流通费用。

(二)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现状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现代商贸流通业属于其中重要支柱与先导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从当前商贸流通现状来看,已经比较明显地滞后于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综观流通问题,流通效率问题是其中内核。在我国,要提高国家竞争力,主要通过提高制造环节价格竞争力来实现,但随着制造业各种成本的不断上升,制造业优势逐渐弱化。大力发展流通产业为先导的现代服务业,在此大背景下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攻方向,而促进经济运行中流通成本的降低,提升商贸流通效率又是重中之重。

现有研究表明,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到商贸流通业结构的影响,同时会受到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有鲜明体现。商贸流通效率的演变,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中显示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近14年来,我国各的商贸流通效率以东部地区最高,中西部地区比较接近,均低于东部地区。从有效年份来看,全国发展有效年份为12年,即有效率为85.7%;东部地区效率有效年份为13年,即有效率为92.9%,唯一无效年份的效率值也与1非常接近;从全国有效年份来看,中西部年份几乎全部被划归到无效年份,从中西部总体效率上来看,西部地区最低且波动较小,中部区域相对东西区域来说波动较大。东部地区不仅总体效率较高,而且在波动上趋势较小,可以说全国总体的效率水平均是依靠东部地区得到整体提高的。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我国流通组织运行长期处于低效率的状态广泛诟病,使之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一项热点议题。在我国商贸流通理论界和实践者看来,这一问题的研究也逐渐达成一项共识。有关我国商贸流通组织效率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在商贸流通效率低下困境的根源方面却少有涉及,缺乏对影响商贸流通效率尤其区域商贸流通效率因素的全面与系统性研究。从当前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各区域之间差距仍然比较明显,这一现状的发生并非单纯地由某一种因素所致,而是诸多因素的共同结果。每种因素都具有不同的影响机理,在商贸流通业各个发展阶段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对我国流通业的发展过程产生影响,导致东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效率程度依次弱化格局的最终形成。研究影响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因素,并提出相对的发展对策,是推动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

影响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因素

根据孙金秀的对我国30个省际商贸流通业数据的比较分析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商贸流通业排名前五位的省份均位于东部地区,而排在末五位的省份均位于西部地区。从区域上看,我国商贸流通业最发达的地区为东部,发展次之与发展最差的分别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这种结果除了与人们的认识一致外,在现实数据中也普遍得到了支持。综合来说,影响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地理区位与多种环境因素

地理区位因素从一般意义上看,是约束区位单位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因素。人口分布市场供求及资源分布等状况在不同的地理区位上均会有不同的状况,具有很大区位利益差异。沿江省份与沿海省份依靠水运可促进商贸流通运输成本的降低,而且与其他省份和国家的经济往来也比较方便,同时比内陆地区在资金、技术引进上具有更大的区位优势,因此商贸流通业发达,商贸流通效率较高。而内陆地区因运输成本较高、发展机遇较少等,自然在商贸流通效率方面较为低下。除了地理区位因素,区域各种环境因素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也具有较大影响。社会、文化环境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是不同区域人们生活的基本信仰与生活准则,形成了区域生活方式的相对固定性。商贸流通作为一种经营活动必然会涉及区域生活方式与文化背景,且各个区域存在不同的差异性,而这些又是影响消费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进而会对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影响。文化多元化的地区精神文化比较独立,商品货币意识更强,商贸流通效率也就越高,社会、文化环境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商品交换意识较低,商贸流通效率相应也会降低。与此同时,政治与法律环境变化也会对商贸流通效率产生影响,其影响是通过政治与法律对商贸流通产业产生的决策性决定的,这些宏观决策对商贸流通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是直接而巨大的。区位不同,政策倾向也会不同,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也不同。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因素

作为一种服务业,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受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影响较大。工业化水平不同,市场供求、规模及产业结构等也会相应不同,而这些都会导致商贸流通设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并会相应地影响商贸流通渠道的构成与运行,从而影响区域商贸流通效率。工业化水平越高,流通主体越活跃,流通网络与流通基础设施也就越发达,依托于这些运行的商贸流通业效率也就越高。从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的不同来看,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状态具有一致的影响。在影响商贸流通效率的因素中,城市化水平也不可忽略。商贸流通是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商品交换的累积与流通和交易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城市的形成,而城市的规模化又会促进商贸流通密度经济的形成。简单商品流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趋向发达商品流通发展,城市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的发达程度呈正比,而随着城市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的提高,商贸流通效率也会相应地提高。城市化的进程不仅对商贸流通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给商贸流通,为商贸流通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例,因改革开放以来其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商贸流通业的步伐也随之被带动起来,商贸流通效率高于城市化进程缓慢区域。

(三)市场化与开放化程度因素

首先,商贸流通业发展,以市场为载体,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否,对商贸流通效率具有很大影响。不同区域市场化程度是不同的,从而导致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的不同。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环境来看,在市场化程度上东部地区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市场体系的完善度也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给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比如,“义乌商圈”作为商贸流通产业的典型,就是得益于当地的市场化环境,商品的聚集促使市场交易成本下降,提高了商贸流通效率。且政府对商贸流通业的支持程度也与市场化发展水平有关,改革开放政策的试点省份多选择商贸流通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我国区域发展实际情况显示,市场化指数越高,商贸流通效率也会越高,这种提高是基于需求推动而来的,当市场条件开始成熟时,其会随之提高对商贸流通效率的要求,在市场化指数各种指数中商贸流通效率也算是其中之一。其次,区域开放化程度也会对商贸流通效率产生影响。就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看,开放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市场需求就越趋向多样化与国际化,对商贸流通区域内市场饱和的局限性也就有更大的突破动力,有利于商贸流通业寻找到更多的市场空间,拥有更多强强合作的机会,刺激商贸流通效率的提高。而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地区,则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国际化流通程度,导致其流通效率发展缓慢。

(四)地区分工与信息流通因素

从分工与交换或流通关系的理论来看,因流通资源在区域之间分布是不同的,所以在区域流通产业的分工上也会呈现出地区性的不同,从而对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与此同时,区域商贸流通分工的不同,对区域商贸流通交易效率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就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产业资源分布来看,全国人口的60%都位于中西部地区,但在全国商贸流通零售网点和就业人员数量上中西部地区却不到50%,这种地区分工的不同,必然会对我国区域商贸流效率产生影响。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流通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其对区域商贸流通业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为现代商贸流通组成部分,信息虽然是一种无形商品,但其对商贸流通的过程却发挥着先导性作用。目前流通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也开始成为由信息化带动的全过程加速度运动。信息本身带有社会公用特征,从信息流通的规模与速度关系来看,两者呈现出明显的正比性。信息流通速度的加快,会促进信息流通规模的扩大,信息所投注给商贸流通业的贡献就越大。现代商贸流通运动方式的核心特征,不仅体现在信息流通规模、速度、方式的扩大、加快及创新,还体现在信息带动与引领作用的发挥。信息的不对称,与其他影响商贸流通效率的因素一起,导致了我国各区域间商贸流通效率在起跑线上的差别。

提高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对策

(一)强化区域商贸流通发展规划与体制改革,打破区位制约因素

对于现代商贸流通效率问题,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快其商贸流通业健康发展的规划,强化区域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我国政策决策层与主流理论界,应正确认识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现状,对我国各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法规加快制定、实施和完善。还应促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逐步减少行政性税费、行政审批权等,促进商贸流通业营改增试点的加快推进。政府应简政放权,缓解和消除区域行政壁垒,使商贸流通领域中的体制性成本在宏观管理体制创新中得以降低,推动我国商贸流通领域市场化和工业化平衡的有效实现,打破区位制约因素,从政策上消除对商贸流通产业的歧视,并通过自身行政体制改革减少商贸流通运行过程中的跨区域相关行政审批权,促进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政府还应认识到商贸流通业的产业性质,基于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本质,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营改增)的步伐,从税收优惠上降低区域商贸流通的运营成本。另外,我国还应对商贸流通跨区域治理协调机制进一步探索和构建,着力打破区域市场分割情况,促进商贸流通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问题中,区位因素所形成的区域市场分割与协调发展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所以,各地政府应对商贸流通跨区域协调机制不断探索,鼓励商贸流通业通过兼并重组及联盟等做强做大,促进规模经济效应的充分发挥,进而促进商贸流通运行效率的提升。

(二)加强区域商贸流通合作,提高区域商贸流通合作信息资源共享度

加强区域商贸流通合作,是商贸流通的主流趋势,也是提高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迫切要求。尤其我国各省际地区之间的政府应积极倡导商贸流通行业的交流,通过协调与交流机制,推动区域商贸流通商业与具体企业间多层次、多形式合作的展开。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全面把握各地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的新机遇和新增长点。区域商贸流通业应对区域内商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同时应不断地扩大区域间商贸流通交流与合作领域和范围。区域政府应积极投入构建综合平台,以供省际间商贸流通项目更好地展开合作,促进区域商贸流通市场功能的开发,商贸流通投资、融资、管理等都应在综合平台中有所体现,以为区域商贸流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参考。我国区域商贸流通应通过合作举办国际性博览会,将各区域商贸流通业推荐和展示给全国及全世界。与此同时,我国各区域商业主管部门,应对全国统一性的商贸流通合作信息服务网络积极筹备建设,通过信息网络构建综合化商贸流通信息服务体系。我国各区域之间商贸流通产业可通过这一信息平台环境,实现信息的流通,使其信息的积聚效应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成为各区域商贸流通合作与沟通的枢纽平台,提高区域商贸流通合作信息资源共享度,推动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提高。此外,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提高,应培养商贸流通人才。各区域政府应加强对商贸流通人才培养的投入,启动专项资金,对高端商贸流通领域人才进行引进和培育,促进商贸流通业人才结构的优化,改善区域文化社会环境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影响,努力实现商贸流通人员效率的提高,由人员效率的提高带动我国区域商贸流通的发展,改善其效率问题。

(三)加强建设区域商贸流通现代交通体系,提升区域商贸流通速度

区域商贸流通竞争力的强弱,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有关,而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加快又离不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条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交通运输体系都比较发达和完善。对于商贸流通效率较低的中西部区域,我国应加强对其现代商贸流通交通体系的建设。尤其对西部区域来说,在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航空等方面,不仅建设水平落后于东部区域,在完善程度上也不及东部区域,长期以来的交通制约因素导致其区域商贸流通引资较为困难,进而导致该区域经济发展较为滞后,阻碍了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也造成了商贸流通效率在该区域的交通瓶颈。中部地区虽然处于交通枢纽位置,但并未真正实现商贸流通业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客观要求,中部区域现代商贸流通交通体系建设也是重中之重。我国应深化中西部流通体制改革,通过对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交通体系的建设,形成网络化的区域内部物流分工协作体系。充分发挥中部地区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提升西部地区资源流通速度,努力推动中西部商贸流通大市场的形成,逐步改善中西部地区贸易条件。我国各区域可围绕一、二、三产业,建设多个具有针对性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通过拓展商贸流通中第三方物流配送业务,可实现商贸流通物流配送服务的共享,从而促进区域商贸流通速度的提升,提高区域商贸流通效率。

(四)加强商贸流通市场体系构建,强化区域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开放性

充分利用现代流通方式和流通技术,重构传统流通体系,加强对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界限,是改善商贸流通低效率困境必须厘清的问题。关于政府与市场职能的论述,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有明确表述,指出应对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多地发挥,通过市场“无形的手”促进流通体系的构建和体制的改革。以阿里巴巴、京东等龙头电商企业为例,它们所代表的电子商务模式与组织创新,正是我国流通体系构建的新趋向,对我国流通体系的改革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对于推进改革,尤其是改革行政性垄断行业来说,这种新技术的应用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充分发挥“新流通”组织模式的作用,对我国商贸流通运行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加强流通体系构建,就要求我们利用现代流通方式与先进流通技术,重新构造传统流通组织体系,对适应现代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开放性现代流通体系进行构建。在空间分布上,我国应重视中部交通网络的重要性,以其作为依托,构建全国性商贸流通大市场。作为“五纵七横” 道路主干线中心,以中部发达的交通网络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开放性及网络化的商贸流通开放性市场体系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在开放性区域商贸流通体系环境下,还可鼓励区域商贸流通连锁经营,发展区域大型商贸流通集团,逐步形成大宗商品的采购分销渠道网络体系,以产业化集群和专业化发展来推动区位优势大市场的衍生,通过省际联动打造快捷商贸流通运行过程,促进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

面对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不平衡及普遍低下的现状,我国商贸流通业业界及区域政府应积极分析影响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强化区域商贸流通发展规划与体制改革,提高区域商贸流通合作信息资源共享度,加强区域现代商贸流通交通体系建设和开放性市场体系构建,促进我国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提高与协调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守亭,俞彤晖.中国流通效率的测度与演进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吉利.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与效率评价[J].商业经济研究,2014(32)

3.孙金秀.现代流通业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基于中国30个省际数据的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课题组,宋则,依绍华.我国流通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12)

5.洪涛.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路径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2(12)

下载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研究一、商贸流通业概述商贸流通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仓储业,并涉及交通运输业等。商贸流通业及......

    荆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汇报

    荆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汇报 ---荆州市商务局 (一)发展现状 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0亿元,同比增长18%,居全省第四位,在长江沿岸24个二级城市中居第八位。以商贸流通业......

    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

    加快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努力化危为机商贸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窗口,也是启动市场、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级的助推器。大......

    关于印发《东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

    关于印发《东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 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东府[2007]34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印......

    东平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促进经济循环、加快资本周转、调节经济运行节奏的助推器,是决定县域经济运行速度、质量......

    十三五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十三五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十三五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建议 “十二五”期间,我县商贸流通业取得明显发展,为加快“十三五”商贸流通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三五”将......

    县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西安市现辖9区4县。行政区域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0.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3.85万人,农业人口476.69万人,XX年年人均gdp21017元。商贸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留坝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留坝县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十五”时期我县商品流通业充分发挥贸易促进经济发展,流 通市场日益活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传统业态为主向现代业态为主转变开始形成,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