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的歌会》问题导读—评价单
山西省太谷二中“三五三”学导型教学模式工具单
《万事通》问题导读-评价单
设计人:杨永锋审核人:吕海霞序号:02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2009.12.0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请掌握并记忆本文中出现的6个生字词。
2、请找出文章中表现“我”对柯拉达态度的描写,体味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3、请说出作者的写作风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人物细节的方法,来掌握柯拉达的性格特征
2、通过分析故事情节的方法,来把握人物心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文章中柯拉达人物行为的理解,学习柯拉达先生善良品格。
2、通过本文学习,让学生学会通过表象看本质,培养正确判断事物的价值观。重点难点
1、重点:逐步掌握鉴赏小说人物性格的基本方法。
2、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文章中的思想情感。
学法提示
学习本文要在实现结构化预习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来思考下列问题,整体把握全文,解决教师和生成的主要问题。
1、柯拉达无所不知,精明过人,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可以炫耀的机会。然而明明看出兰塞太太的那串项链是真品,他为什么忽然改口说是假的?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2、柯拉达是一个有很多庸俗习气的人,在“我”的眼中简直一无是处。小说通过一组细节写柯拉达令人生厌的种种毛病,几乎占去作品一大半的篇幅,作者这样处理是出于什么考虑?
知识链接
作者、作品介绍。毛姆(1874-1965)是英国着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出生于律师家庭,曾在伦敦情报部门工作,战后周游世界各地。他一生共创作了长篇小说 8部、短篇小说 100多篇、剧本近30 部。毛姆主要的成就在小说创作上。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897)即根据他作为贝可医生在贫民区为产妇接生时的见闻用自由主义写法写成。他的长篇小说有:《人生的枷锁》(1915)、《月亮和六便士》(1919)、《大吃大喝》(1930)和《刀刃》(1944)。《月亮和六便士》揭示了天才、个性与现代物质文明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刀刃》中的主人公执着地探索人生的道路,历尽艰险,毛姆擅长于写作短篇小说,是英国二十世纪写实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他的短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主动,我参与,我体验,我成功高二语文问题导读—评价单第1页(共2页)
小说集有:《叶的震颤》(1921)、《卡苏里纳树》(1926)与《阿金》(1933)等。毛姆主张客观冷静地描写,他的小说题材广泛,形象鲜明,风格朴实,情节曲折,颇具吸引力。使他赢得了“英国莫泊桑”的崇高声誉。毛姆的剧作以风俗喜剧为主,受王尔德影响较深,多以家庭爱情生活为题材,代表作《圈子》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摹颇为独到。毛姆的作品除在英美畅销外,还译成多种外文。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授予他“荣誉侍从”的称号。
预习评价
1、小说的主人公“万事通先生”一出现,便唠唠叨叨,因此惹人生厌,不过他博学多闻,为人热情,帮乘客解决了许多问题,表现出了“金子般的心”。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毛姆式的小说”。全文分两部分:前半部分仔细描绘了柯拉达先生————;后半部分选取路途发生的插曲------------。小说塑造了一个------------------------------商人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面貌。
2、给下列生字词注音或填词
邋遢()素()平生襻()
diédié
()不休晕倒()愠()
3、请解释下面词语
愠意
口若悬河
严酷的笑容
踌躇满志
素昧平生
4、请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请找出文章中项链事件之前,表现“我”对柯拉达态度的描写,表现“我”什么样的态度。
6、你对克拉达这个人物怎么看?
未解决问题:
1、2、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
第二篇:问题导读评价单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教学设计工具单七年级思品组设计
《 自己事情自己做》问题导读——评价单
设计人:薛 伟审核人: 尚庆云、苏洋洋时 间:2012-12-3
班级:组名:姓 名:
【教师寄语】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的信任。
【学习目标】
1.提高自理自立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安排;面对遇到的困
难,学着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逐步培养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2.认识自立的重要作用,懂得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强的道理;学会走上自立之路。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自立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走向自立
【学法提示】
问题导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活动探究
【学习过程】
科学导入:多媒体投放——人生是一顿自助餐
问题探究一: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6——P90页,找出问题探究一的答案,并用铅笔做好标注,时间5
分钟。
1.什么是自立?
2.为什么要自立(自立的重要作用)?(①②)
3.怎样告别依赖,走向自立?(①②③)
问题探究二
活动一:故事感悟
安琳是青岛胶南滨海街道中心中学的一名15岁女学生。她6岁那年,她的妈妈突患神经
元损伤,最终导致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给妈妈看病,不但家里的积蓄花光了,还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为了能多挣点钱给妈妈治病,爸爸早出晚归外出打工,从此照
顾妈妈的任务,便压在了刚刚上学的安琳身上。她伺候妈妈吃饭、洗头、洗脚、给妈妈熬
药,收拾家务,管理菜园,有时做点荤菜,她总是仔细的把肉片挑出来,端给妈妈吃。她
说:“如果我能替妈妈分担一点痛苦,我心里也会变得高兴一点……”为了让妈妈高兴,她一有时间就和妈妈聊天,学校的新事、趣事都和妈妈说说。拳拳孝心受到了邻里和学校
老师的一致称赞。困难并没有让小安琳屈服,反而让她更坚强和乐观。为使家务料理与学习两不误,她学会了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当同龄人在妈妈的陪伴下悄悄进入梦乡的时候,我主动我参与我体验我成功七年级思想品德问题导读——评价单 第 1 页(共 2页)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教学设计工具单七年级思品组设计安琳却刚刚做完家务,开始写作业,从来没有因为家务劳动而影响学习。2007年,安琳
被评为青岛市“春蕾之星”,2008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春蕾女童”、感动青岛十佳人物。
思考:
1.安琳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是什么?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这种品质对她的成长起了怎样的作用?
活动二:警钟长鸣
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老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各类
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他
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此时此刻,他的儿子正在家“赋闲”。他一天到晚除了
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
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年轻人吗?为什么?这给了我们怎样的教训?
活动三:再现《小马过河》
思考:小马为什么第一次没有渡过河?第二次为什么能成功渡河?
活动四:德国人的育人观
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要求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条文的内容:
6岁之前可以玩耍,不必做家务。6-10岁:偶尔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
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及给全家人擦鞋。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
16-18岁:如果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1次。
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利向法律申诉,以求法院督促孩子履行义务。
说一说:
1、培养自立能力的途径有哪些?
2、在家里你能做哪些家务活?
【盘点提升】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树
【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
我主动我参与我体验我成功七年级思想品德问题导读——评价单 第 2 页(共 2页)
第三篇:《鸿门宴》问题导读—评价单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一高学导型教学模式工具单高一年级语文组设计
《鸿门宴》问题导读-评价单
设计人:王玥审核人:序号: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9/23/201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实词的用法,归纳文中词类活用的句子。
2、找出并学习文中的判断句和宾语前置等句式。
3、梳理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过程与方法: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鸿门宴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2、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及细节描写,分析项羽的人物性格。
【教师准备 】
1.搜集鸿门宴的相关信息。
2.准备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以形成直观印象。
3.指导学生充分预习,预先整理重要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准备 】
1.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2.尝试概述故事情节。
【学法提示】
学习本文要在实现结构化预习(采用“查、划、写、记、练、思”六字诀方法)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来思考下列问题,整体把握全文,解决教师和学生生成的主要问题。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建元六年,窦太后死后,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这便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其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主动,我参与,我体验,我成功高一语文问题导读—评价单第1页
六千五百余字。公元前90年,司马迁逝世,终年56岁。对于司马迁的死因,因史料无明确记载,至今仍为未解之谜。
2、时代背景: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这件事后的情节为:项羽封侯——诸侯反叛——彭城大战——俘汉妻父——汉楚讲和——弑父未遂——单独挑战——攻韩信彭越——鸿沟割地——张良说刘——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预习评价】
一、文学常识填空
1、《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这本书,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共130篇,50万余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给加点字注音 美姬(jī)飨士卒(xiǎng)鲰生(zōu)戮力(lù)奉卮酒(zhī)玉玦(ju......ã)瞋目(chēn)彘肩(zhì)樊哙(kuài)目眦尽裂(zì)刀俎(zǔ)桮杓(b.......ēisháo)按剑而跽(jì)有卻(xì)参乘(cānshâng).
三、找出下列的通假字并解释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
2、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
3、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
4、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
5、令将军与臣有与卻卻通隙,隔阂、嫌怨 .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
8、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丝毫 .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4、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5、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古义:黄河以北、以南地区 今义:省名 五、一词多义
1、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连词,所以.故遣将守关者 .
君安与项伯有故 .
2、不如因善遇之 . 沛公起如厕 . 劳苦而功高如此 .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
乃令张良留谢 .
副词,特意 名词,故交,老交情 动词,及,比得上 动词,往,去 动词,像,如同 谢罪、道歉 感谢 辞谢,告别 任,做 替,给 被 作为 是 句末语气词 就此 就,于是 趁势、趁机
4、使子婴为相 .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军中无以为乐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何辞为 .
5、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击沛公于坐 .
六、词类活用 ⑴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 .道芷阳间行 .籍吏民 .
驻扎 取道 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 用眼示意 .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称王 ⑵名词作状语
吾得兄事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 .⑶动词使动用法 臣活之 .
像对待兄长那样 像鸟一样用翅膀 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随从 .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 通 “纳”,使……纳入 .拔剑撞而破之 使……破 .
⑷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善 .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5)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小的地方 .
沛公今事有急危急的事 .
七、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例: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介词“为”表被动)
1、此天子气也
判断句,语气词“也”,表判断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所以……者, ……也”,解释原因的判断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判断句, “……者, ……也” 表判断
4、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为所”表示被动
5、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具以事告
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得于此复见将军
7、沛公安在倒装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在安
8、大王来何操?
倒装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操何
9、不然,籍何以至此
倒装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以何
10、客何为者
变式句,为何,宾语前置
11、因击沛公于坐
变式句,于坐击沛公,状语后置
12、拔剑撞而破之
省略句,拔剑撞(之)而破之,省去动词宾语“之”
13、为击破沛公军
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
八、固定结构
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2.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比,哪一个„„”)3.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九、默写并翻译
1.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译文: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译文: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译文: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
5.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译文: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文: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还告辞干什么呢?
十、熟语积累
鸿门宴:指代加害客人的宴会。
秋毫无犯:指丝毫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常用来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人家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现在用来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其真实意图却在于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和攻击。
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未解决问题】:
1、2、【三元评价】
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
第四篇:《沁园春·长沙》问题导读—评价单
《沁园春·长沙》问题导读—评价单
设计人:贺庆东 审核人:葛以松 序号:B1-1.1-1
【学习目标】
1.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2.掌握诗词规律,实践“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3.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学习重点】
反复吟读、理解、背诵诗歌。
【学习难点】
体会词的意境,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艺术手法。
【关键问题】
1.这是一幅怎样的湘江秋景图?作者是怎样来描写这样一幅图景的?
2.从《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中你看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法提示】
⑴课前按照“阅读六字诀”“查、划、写、记、练、思”,采用“划线学习法”、“QA学习法”认真进行结构化预习,教材上Q1、Q2、Q3会的划“√”,不会的划“?”;
⑵课中围绕教师预设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习(12345+2),展示对话学习,完善补充后做好记录、记忆。
⑶课后使用学科文件夹进行回归性学习。
【知识链接】
一、文学常识
1.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徐徐跟音乐离散,为诗的一种,以是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由于格式是固定的,以是写词叫“填词”。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说明地点和写作内容。
2.沁园春是词牌名。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有人做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此处词牌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
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说明地点和写作内容。
3.意象是我们学习诗词首先要掌握的一个概念。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不是简单的事物,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二、走近作者(知人)
毛泽东,字咏芝,润芝,后改为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三、探寻背景(论世)
材料一: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
材料二: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常常在一路纵论世界大事、社会和人生题目,常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本人,立志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与同窗约定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务琐事,否则不能做挚友。
材料三:在长沙读书时,毛泽东常常与同伴去湘江游泳,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五四时期”毛泽东组织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活动,主编《湘江评论》,在全国反响极大。
材料四:这首诗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预习评价】
问题1、这篇文章有哪些生字词,其音形意如何?
问题2、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请把几个动词连起来,描述词的内容。
问题3、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试给几幅画面加小标题。
【我的问题】
1.2.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 | 同伴评价 | 学科长评价 | 小组长评价 | 学术助理 |
《沁园春·长沙》问题解决—评价单
设计人:贺庆东 审核人:葛以松 序号:B1-1.1-2
【学生生成问题】
【教师预设问题】
问题1.重点赏析“湘江秋景图”。思考:
(1)作者在描写湘江秋景时,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请你从感官、方位、动静等角度赏析“湘江秋景图”的写景艺术。
[友情提醒] 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
方位角度:远近、高低、俯仰、内外等;
(3)作者在描写湘江秋景时,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请写出你的理由。
问题2.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漫江”的意思是___________“霜天”即___________
2.总领下文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描写的具体景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怅”的原意是____________,这里用来表达____________
2.“沉浮”同____________意思相近,这里指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4.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万户侯”本义是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
2.“粪土”的意思是_________,用法是_________。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5.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中流”的意思是___________“遏”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记”领起的下文是
3.这段文字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
问题6.回顾上片,思考:面对美丽壮观的湘江寒秋图,作者想到了什么?
问题7.研读下片,思考:
(1)“恰”字统领了哪几句?这几句中表现出早期革命青年具有怎样的风貌与气概?
(2)“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问题8.你对诗歌抒情主人公有怎样的初步印象?
问题9.本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为什么?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 | 同伴评价 | 学科长评价 | 小组长评价 | 学术助理 |
《沁园春·长沙》问题训练—评价单
设计人:贺庆东 审核人:葛以松 序号:B1-1.1-3
【问题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浪遏飞舟(è)峥嵘(zhēng)沁园春(xīn)寥廓(liáo)
B.百舸争流(gě)摇曳(yè)惆怅(chóu)彷徨(páng)
C.颓圮(jǐ)挥斥方遒(qiú)明澈(chè)嬉游(xī)
D.跃动(yào)瞳孔(tóng)驯服(xùn)混浊(hù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漫江碧透 苍茫大地 精壮公民 风雨凄历
B.开天辟地 不屈不挠 狂妄自信 峥嵘岁月
C.风华正茂 激扬文字 书生义气 絮絮叨叨
D.拣拾贝壳 撩起长发 发泻忧伤 拨开风尘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拟人)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阕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创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因沿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词。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
(2)《沁园春·长沙》一词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句子是:“。”
(3)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中,有三句可以回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这三句是:。”
【拓展提升】
★ 秋天里的悲喜
1.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晓来谁秋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又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刘禹锡《秋词》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 毛泽东诗词名句
1.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2.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
4.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清平乐·会昌》
5.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浪淘沙·北戴河》
★任务群阅读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译文:
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横渡这万里长江,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哪管得风吹浪涌,这样比在庭院中散步还舒服,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孔子在河岸上说:时间就像这奔流不息的河水一样,昼夜不停地流逝着!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路。我还要在长江西边建起大坝,把巫山多雨造成的洪水拦腰截住,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如果当时还健在,她看到高峡出平湖,必定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太行春感
朱德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注] 这首诗描写了当时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的一派大好形势,热情讴歌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民军赤胆忠心,浴血奋战,威震敌胆的英雄气概,抒发了“苦斗献吾身”的英雄情怀,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及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驱逐日寇,夺取抗战胜利,收复祖国大好河山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
赣南游击词·一九三六年夏
陈毅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
[注] 1936年夏季,赣粤边地区出现罕见的大雪封山。游击队的粮食断绝,只能摘野果、采野菜、剥竹笋充饥。面对红军游击队的困境,赣南地下党的同志组织群众利用每月初一和十五进山砍柴的机会,把大米藏在挑柴的竹杠中,把食盐溶进棉袄里,设法丢在山上,转交游击队。陈毅元帅在油山秘密据点吃着从山上“捡”来的大米饭,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赣南游击词》。
第五篇:大雁归来问题导读评价单
《大雁归来》问题导读评价单
姓名:班级:设计者:
学海导航:
作者介绍: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环保先驱人物,保护野生生物之父“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被称为“美国的先知”,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利奥波德长期从事林学和猎物管理研究。《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著作。这是一本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土地伦理》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作背景:最近30年,在美国,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的角度上说,有一本书显然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它表达了一种几乎是不朽的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其伦理观。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一本薄薄的在1949年出版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书架上与19世纪最著名的美国自然主义著作的经典作品──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通篇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大雁的特征。课文生动地介绍了大雁在迁徙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生活习性和生活规律,不但在介绍知识而且在抒发情怀。课文中有“爱鸟者”这个概念,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的确,一个“爱”字贯穿全文,作者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表达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害的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去伤害它们。导学过程: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雾霭()缄默()迁徙()窥探()狩猎()蹼鹬()凋零()环颈雉()
2、解释词语:
寂寥:缄默:
窥探:狩猎:
顾忌:凋零:。
目空一切: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要求:
1.学生初读课文,同时在文中圈点勾画主要信息。
2、学生利用工具书预习课文,自学字词,弄清文意。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3、要求学生事先查找有关大雁的相关资料。
我的问题: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