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湘西南麻阳苗族民俗文化
试论湘西南麻阳苗族民俗文化
地处五溪腹地的麻阳,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里自然环境良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民淳朴善良。而形成于麻阳地域文化基础上的民俗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一、麻阳苗族民俗文化的起源
麻阳民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那时,人们时时刻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在求生存的狩猎与征战需要下,在对生命的追求和渴望中,便产生了民俗文化的雏形。有历史见证,古代的图腾文化、盘瓠文化、是麻阳民俗文化的重要佐证,所谓“图腾”本意为“他的家族”,在辞海中批注为:原始部落以动物或植物作为种族血统的标志并将之绘成图案,当成祖先来崇拜,这种当成崇拜对象或符合者,即是“图腾”。它是人们用原始的图文形式开始对“福”、“禄”、“寿”的追求,史书记载,它主要是源于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麻阳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乡土习性。经过一段历史时期,便产生了大量的民间习俗和传说。譬如,“搬土地”,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头戴面具,包长红布于颈,手执插“香”杖,伴着“土地婆”(男扮),双双挨户送财驱瘟。苗族人民酷爱“土地入门”,以粑粑相送。“车(chā)七姑娘”,在锦和、尧市、拖冲、文昌阁等上山区,流行一种“车七姑娘”的民俗。传说: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亲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家里的亲人相伴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通过“车七姑娘”的方式,让灵魂去西天看看死去亲人的情况。用农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脚垫上冥币,人坐在上面,头蒙头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闭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脚跟离地,如骑马状急行至天宫,这样就可以看到死去亲人的近况了。等等,这些传说与神话都说明了古麻阳人对吉祥富贵的向往和追求。到中古时期,以吉祥富贵为主题内容的节日和吉祥物等也开始以文字形式记载。譬如,在麻阳上山区称为“过时节”,在下山区称为“过月半”,就是每一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杀鸡宰鹅,烧纸敬奉先人,祈求五谷丰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满幸福。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艺人化装演唱,常常在夜间以村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称灯班跳灯。演唱内容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扬礼教的,有贬剖社会丑习的,有歌唱爱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寿的等等,这个风俗现在依然盛行。到了现代,麻阳人过大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前贴上倒“福”字画,表示“福到了”。“小年敲锣”。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前后,拖冲、大王、大酉、旋涡等地谓之“小年”,组织艺人在庙内或村庄较高之楼舍,有节奏地敲锣,朝夕不停,通宵达旦。村民挨户为敲锣者呈酒送饭。锣响时,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静听,喜笑颜开,庆五谷丰登,贺六畜兴旺。在麻阳苗乡的石门柱上,路边、河边的耀眼处都可以看见雕有“福”、“寿”等石刻,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富贵的祈盼、追求。近二十年来,麻阳民俗文化的形式,人民开始对其深入研究、整理和开发,其中,“傩文化”、“盘瓠文化”等一些乡土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在媒体、在民间作为热点被推介和传播。
二、麻阳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麻阳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即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在秦朝时千里只为一次分享 我的泪水 你的喜悦
期就已属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地。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置麻阳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麻阳县属辰州。其后虽几经变易,但麻阳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386年历史。麻阳人民在几千年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这种文化神奇独特、古朴神秘,它集对神的敬仰和对福的祈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于一身,是麻阳民俗文化的精髓。
在麻阳,“节”文化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过节,在上三区称为“过时节”,在下三区称为“过月半”,就是基本上每一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杀鸡宰鹅,烧纸敬奉先人,企求五谷丰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满幸福。概括起来有:三月初三的“上巳节”、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吃社”、五月十五的“盘瓠龙舟节”、七月十五的“鬼节”、六月第二个卯日的“吃新节”、十月初二的“过苗年”等等。http:// 只为你分享
丰富的节日活动产生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虽然这些民俗文化活动有的含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站在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的角度来看,无不体现了麻阳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祈祷健康长寿、怀念先人的优良传统。
正月跳灯。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艺人化装演唱,常常在夜间以村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称灯班跳灯。出行时,2人先行开路,1人举姓氏灯,灯上书写堂号:张姓“清河堂”、滕姓“南阳堂”、黄姓“江夏堂”、刘姓“彭城堂”、田姓“雁门堂”或“紫荆堂”、陈姓“颖川堂”、谭姓“弘农堂”,李姓“陇西堂”等。1人下贴,通知村寨,灯班即至。灯班进寨,神灯放下,谓之扎营。诸灯聚汇村寨院落或豪富人家,谓之打栾。打栾之初,演唱“二十八宿”,即比喻前朝古人为星宿,群星聚会,吉星高照。演唱内容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扬礼教的,有贬剖社会丑习的,有歌唱爱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寿的等等。正月十五日,路灯活动停止。即日,杀猪宰羊敬神灯,烧掉神灯和花灯,宣告一年一度新春跳灯活动结束。
搬土地。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头戴面具,包长红布于颈,手执插“香”杖,伴着“土地婆”(男扮),双双挨户送财驱瘟。苗族人民酷爱土地入门,以粑粑相送。
小年敲锣。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前后,拖冲、大王、大酉、旋涡等地谓之“小年”,组织艺人在庙内或村庄较高之楼舍,有节奏地敲锣,朝夕不停,通宵达旦。村民挨户为敲锣者呈酒送饭。锣响时,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静听,喜笑颜开,庆五谷丰登,贺六畜兴旺。
车(chā)七姑娘。在锦和、尧市、拖冲、文昌阁等上三区,流行一种“车七姑娘”的民俗。传说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亲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家里的亲人相伴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通过“差七姑娘”的方式,让灵魂去西天看看死去亲人的情况。用农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脚垫上冥币,人坐在上面,头蒙头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闭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脚跟离地,如骑马状急行至天宫,这样就可以看到死去亲人的近况了。
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历史环境、特定的人文基础和特定的历史变迁。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民俗文化的熏陶,麻阳苗族人们形成了古朴厚道、勤劳善良、思想淳朴的性格,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全社会形成了追求幸福美满和富贵吉祥的好风尚、好传统、好家风。谁不按照追求幸福美满好风俗就会受到村民的鄙视和谴责,会被当作没有“家教”,不孝敬长辈的例子教育幼辈。这样的好风尚、好传统、好家风,使家庭更加和睦美满,其乐融融,形成了独特的“锦江
民俗现象”。
三、麻阳民俗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
中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大文化的分支,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发展历史来看,中华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和归宿。
在湘西南麻阳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麻阳民俗文化,与其他民俗文化相比较,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麻阳民俗文化形成的追求幸福、美满的鲜明主题,是对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瑰宝。
麻阳人民古朴简单。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麻阳人们依山傍水而居,伐木建房,以茅草盖之,采野菜而食,捕野畜以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花草相伴,与鸟兽为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尽情地享受着天地之间的灵气。他们过着古朴简单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欲望杂念牵挂,平平淡淡,宽宏温和,正应了“气之温和者寿”、“量之宽宏者寿”的真理。
麻阳人民思想淳朴。孔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麻阳人民淳朴的思想里贯穿着“和”的社会理念,“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和气生财”,这些都是注重人际关系融洽的表现。淳朴的思想给社会带来了福音,家庭和睦,邻里和睦,亲朋和睦,产生了淳朴的社会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http:// 只为你分享
麻阳人民勤劳善良。“质之善良者寿”。麻阳人民十分勤劳,在辛勤的劳动中,他们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拥有了健康的基础。他们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改变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改变生活质量。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生活,为幸福、健康、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四、麻阳民俗文化理念的提升与发扬光大
独树一帜的麻阳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超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近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弘扬民俗文化,发展县域经济为己任,提出了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的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丰富麻阳民俗文化的内涵,将麻阳民俗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这是麻阳苗乡37.3万苗族同胞之福。
追求幸福、健康、和谐、美满是湘西南麻阳苗族人们美好的夙愿。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麻阳人民追求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和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麻阳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符合麻阳人们的根本利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将使民俗文化理念得到提升。
麻阳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生态资源,有很多潜力等待我们去利用与开发。这里有被誉为中国冰糖橙之乡、还有曾被列为贡品的小籽花生和苞茅酒,有益寿延年的松花养身酒和雄山长寿矿泉水等特产,经过近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这些无公害农产品资源越来越丰富,不但满足了麻阳人们生活的需要,还有大量的储备等待外销。
这是一番喜人的景象,苗乡人们正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创造条件,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有苗乡37.3万人民的积极参与,麻阳人民离富裕的生活已经指日可待了。
麻阳民俗文化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中一定能进一步发扬光大。
http:// 只为你分享
第二篇:湘西南民俗文化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考试规定
一、考核办法
采取随堂考试方法,期末成绩由下面内容构成:
(一)出勤占20%(缺课一次扣10分,迟到一次扣5分)
(二)作业20%,每章任选三题
(三)课程小论文60%
二、考核规定
1、请围绕你的家乡某一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展开调查,并撰写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
2、扫告格式要求按学位论文格式撰写。
3、严禁抄袭,杜绝雷同,凡抄袭一律不及格。
4、第15周由班级学习委员统一收交电子档和纸质文档上交。
三、调查报告格式参考
浅析山东章丘“年文化”中秧歌的艺术特征[三号黑体居中]
[空一格]
魏潇(宋体小四号)
邵阳学院音乐系2009级 舞蹈学专业(五号宋体)
[空一格]
摘要(150—300字,小三黑体)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期间,我国各地都将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表示庆祝,形成了内容极为丰富的年俗文化。在全国各地在春节年俗中,山东章丘的年俗深具特色。春节期间,章丘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人们扭秧歌、舞狮、耍龙、跑旱船、踩高跷等等,以此来祭礼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收。本文通过对山东章丘“年文化”中秧歌的艺术特征的分析,使更多的人去欣赏这种秧歌的艺术美,对山东章丘“年文化”中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小四号宋体)关键词:年文化;秧歌;艺术特征
[空一格]
一、山东章丘“年文化”中秧歌的背景(小三黑体)
(一)章丘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小四号黑体)
山东章丘市地处鲁中地区,是省会济南最东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著有“小泉城”的称号。章丘境内有许多的旅游胜地,如:百脉泉、白云湖、七星台、齐长城遗迹等。章丘历史名人众多,比如宋代著名宰相房玄龄和宋代的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家乡都在此处。(小四宋体)
[空一格]
参考文献(1—3个,小三黑体)
[1]金秋.中国汉族舞蹈艺术欣赏[J].舞蹈欣赏,2010,(02): 85-101.(五号宋体)
[2]赵铁春, 田露.山东鼓子秧歌[J].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 2004,(09):173-184.[3]章丘县志编篡委员.章丘县志[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133-157.
第三篇:《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
《湘西南民俗文化》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按内容划分,民俗有哪几种类型?
2、民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民俗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决定民俗产生发展和存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生产民俗
1、农业生产民俗主要由哪些内容构成?
2、我国农谚有什么特征?农谚可分哪几类?
3、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艺术活动有哪些?
4、什么叫商帮?我国十大商帮分别是哪些?
第三章饮食文化与民间习俗
1、我国汉代饮食文化的特征?
2、我国唐代饮食文化的特征?
3、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4、中国饮食文化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5、中国酒文化的内涵?
6、中国十大名茶分别是哪些?
第四章服饰文化与民间习俗
1、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主要变化?
2、简述唐朝服饰的三个特点?
3、简述明朝服饰的主要特征?
4、简述清代男女服装各有那些式样?
5、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特征?
第五章建筑文明与民间习俗
1、试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思想?
2、简述中国古代建筑有何特点?
3、中国古代建筑是怎样分类的?
4、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5、我国传统民居有何特征?
第六章节庆文化与民间习俗
1、什么叫节庆?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2、中国传统节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形成发展过程怎样?
3、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什么叫假日经济?试谈谈你对假日经济的理解?
5、春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6、清明节民间风俗有哪些?
7、试列举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节日?
第七章婚恋文化与民间习俗
1、关于婚姻的意义,现代的观念与古代的认识有何不同?
2、中国古代婚姻的变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在中国传统社会,历代政府对婚姻作出过哪些最基本的条文规定?
4、封建聘娶婚成立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程序是什么?
5、何谓“七出”与“三不去”?
6、花瑶婚俗有何特征?
第八章生育文明与民间习俗
1、试析中国传统生育观?
2、中国传统生育观念形成的原因?
3、在现代文明社会,科学生育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什么是产翁制度?
5、中国人的人生礼仪主要有哪些?
第九章丧葬文化与民间习俗
1、中国古人的生死观念有什么内容?
2、试析民间丧葬风俗?
3、《仪礼·丧服》规定的五服之制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章信仰民俗
1、什么叫信仰民俗?我国民间信仰主要有哪些?
2、什么叫图腾崇拜?图腾有何特征?
3、我国传统信仰习俗的基本特征?
4、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禁忌。结合本章的学习,思考哪些是原始民间禁忌的传承,哪些是在民间禁忌基础上的发展,从中理出民间禁忌的发展脉络。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考试规定
一、考核办法
采取随堂考试方法,期末成绩由下面内容构成:
(一)出勤占20%
(二)作业20%,每章任选三题
(三)课程小论文60%
1、请围绕你的家乡某一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展开调查,并撰写25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
2、要求按论文格式撰写。
3、严禁抄袭,杜绝雷同,凡抄袭一律不及格。
4、授课结束后的第二周,班级学习委员统一收交电子档和纸质文档。
二、课程小论文格式要求
按学位论文的形式撰写,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论证充分。
标题(三号居中)
姓名(五号,专业、学号)
空一行
[内容提要]
[关键词](3—5外)
空一行
正文(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
[1]
[2]
湖南春节习俗的特点及其变化
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湖南春节习俗和国内其它地区的春节习俗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它作为东南内陆的一个省份,也呈现出一些地域性特征,具体而言有:鲜明的江南水稻文化特色,强烈的祈丰年目的,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同一民俗事象的外部形态具有多样性与变异性以及多民族的春节习俗相互辉映,相互影响等特点 关键词:湖南;春节;门俗特点
春节是我国农历的重要年节之一,是标志着年岁新旧交替的节日 作为新年的春节,在辛亥革命以前称为元旦 新正 元日 正旦 三元日等 我国自汉武帝颁行 太初历 开始,就将新年定在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沿 1911 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各省都督府召开会议讨论历法,达成了 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的共识,决定将公历的 1 月 1 日定为 新年,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作春节。
参考文献:
[1][梁]宗懔.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修海林.宋代词乐的创作特点[ J].音乐研究, 2003,(1).
第四篇:中共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党校教务科工作总结
中共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党校 麻阳苗族自治县行政学校
教 务 科 工 作 总 结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2 2010年,我们教务科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文件精神,充分调动广大教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顺利完成各项教务工作,现将本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内容紧贴本县实情
主体班教学紧跟教学要求,结合本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实际情况,认真地安排好教学内容,使每次培训班的教学让参训人员得到党性的锻炼、能力的提高、理论的更新。
1、把理性思维、党性修养的教育同提高执政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提高学习的能力开展教学,根据不同对象,将能力建设的要求具体化,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以政治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培训为基本框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建设。
3、针对当地县委、政策的工作中心设置专题,加强县性的教学研究,突出建设“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专题教学。
4、认真落实县委、县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培训内容的要求和安排,突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等内容以及业务技能的培训。
5、充分征求广大党员的意见,针对各班次培训对象的特点,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掌握学员的未知意向,针对广大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设置专题教学,做到“上下”兼顾,特色显著,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学员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培训实效。
6、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培训中注重提高干部的 3 素质和能力,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和考验干部。
二、教学方法注重互动
在教学中坚持“读书、总结、研讨、交流、体验”的方针,突出多形式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与学员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研讨式教学,每期培训班至少保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研讨。领导干部要带着现实问题参加学习,通过研究探讨寻找对策,交流学习成果。教师要通过学员了解社会,加强教学的现实感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和学学相长。
2、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提高培训质量,主体班次的教学今后要采取课堂集中教学,境内外、县内外实地考察、专题调研、案例式教学等多种灵活方式,提高培训的效果。
3、大力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4、积极进行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拓展体验式教学和现场教学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加快实现从知识传授为主的培训向能力提高为主的转变,达到把教学生动搞活泼,提高教学培训效果。
三、班级管理公正客观
1、进一步建立规范的领导干部培训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对培训的班级、对象、时间、内容、方式做出规划。争取组织纪检、宣传、劳动、人事等部门的支持,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积极拓展党校教育功能。
2、加强主体班管理,完善干部点名轮训、脱产培训、组织管理、出勤登记、考试管理等制度。配合有关部门落实把干部在党校的学习情况作为年终考核和晋级、提拔的重要依据的有 关规定,使培训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3、建立健全学员入学考试和结业考核制度。主体班次坚持“凡训必考”原则。特别是本次全县首届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全部实行闭卷考试,效果显著。
四、教师管理注重能力
(一)师资培训管理
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1、通过选拔、培养和管理三个环节充实教师队伍,在全校内进行新课试讲、优质课教学大比武、演讲比赛、业务考试,使党校的教师业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课前调研制度
每位教师在主体班开班前,联系当前国际形式以及国内形式,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课前调研,调研时间每年不少于十天。同时,每位主体班教师每年须交两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否则,年终不能参加评优。
3、课题指标制度
干训部必须在每年12月份前,根据党校教育的特点和学员的实际需要,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重点和疑点问题作为教学专题,征求教师意见,确定招标课题。
4、集体备课和试教制度
主体班次新课和需要进行调整的旧课,在正式讲授之前,先由主讲教师扼要介绍该专题理论框架、重点、难点等,然后试讲,试讲由干训部组织,有关教师参加,并召开备课会,讨论该教师讲课的内容、方法等,并提出修改意见。
5、课后分析与总结制度
干训部每学期组织教师听课,评课或召开1—2名学员干部 5 和学员代表座谈会,进行一次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员的学习情况,并认真研究加以改进。
6、讲稿检查评比制度
每年由干训部负责对主体班任课教师的教案、授课纲领、讲件进行检查,凡是检查不过关,不能上课;同时讲稿每期由干训部组织教师参加评奖小组进行评比,评出2—3名教师进行奖励。(注:第一名100元、第二名80元、第三名60元,随收入水平而变化)。
7、教学评奖制度
每年5月份,由干训部及有关教师组成评奖小组,结合讲稿检查评比的结果,主题出2—3名优秀教师,并在每年教师节的庆祝大会上进行表彰。每年的教学评优和考核直接挂钩,若任何一名教师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则直接进入该的考核评优中。
8、聘请3—5名在特定领域有专门研究,实践经验丰富,能够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县内外优秀党政领导干部和高等院校的专家校的专家学者到党校兼职。
9、根据新的教学布局,从全县干部培训的实际出发,规范科研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设立课题组。教研人员都要完成最低科研工作量,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若教师不能完成科研和教学工作,则当年低聘或不聘。
麻阳苗族自治县委党校教务科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湖南麻阳苗族盘瓠文化遗存现状调查
湖南麻阳盘瓠文化遗存现状调查
蒋慧
(陕西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710062)
摘要:盘瓠是苗、瑶、畲等族共同敬奉的民族图腾。湖南湘西地区,以麻阳苗族为代表,认为盘瓠是苗族的始祖。盘瓠文化是中原华夏文化与苗族农耕文化等文化相结合后所形成的地域性复合型文化。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获得的资料,结合对其他相关文献的研究,整理成文,希望能为今后盘瓠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盘瓠;保护;传承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具有至今保留完好的世界仅有的盘瓠图腾族徽、家祠性质的规模化盘瓠庙建筑体系和独一无二的祭祀习俗,是盘瓠文化的古都。盘瓠文化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
①化遗产得到了很大的重视。截止2011年12月麻阳县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8个。下
面着重介绍几个与盘瓠文化相关的非遗项目的情况。
一、盘瓠祭
盘瓠祭是盘瓠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苗巫文化宗教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以祭祖为核心的端午习俗,但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麻阳五月划龙舟是为了祭奠先祖“盘瓠”而非纪念“屈原”。麻阳盘瓠祭是以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漫水村为核心区域,一锦江河沿岸高潮村镇、兰里镇、绿溪口乡、隆家堡乡、江口墟镇、长谭乡、锦和乡、郭公坪乡、尧市乡10乡镇各村寨为中心区域,辐射麻阳境内所有的村寨。整个盘瓠祭的过程大致分为:开神门——唱大戏——龙下水——龙舟赛。目前已查明的盘瓠庙及其遗址18处,分布于麻阳境内锦江河沿岸11个乡镇,但是由于文革破四旧等因素使得各盘瓠庙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只有高村乡漫水、兰里镇新营、郭公坪乡陈家坪三处。
为了更好的保护盘瓠文化和盘瓠祭,1988年,漫水盘瓠庙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漫水盘瓠庙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漫水村被湖南省苗学会确定为“盘瓠文化研究基地”。2006麻阳苗族自治县申请将盘瓠祭加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参与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五年计划。至2011年,该项目保护计划已搜集各类媒体报道12次(篇),接待专家学者38人次,搜集影像资料11小时,制作光碟3套,文字资料积累30余万字,数据资料22G,投入2万元启动资金建立传承人保护基金,建成盘瓠文化展览馆,搜集盘瓠文化论文12篇,组织撰写学术论文15篇,完成盘瓠大殿室内外雕塑15座,雕饰300余平方米,积累照片2000余张。于此同时,为了发扬盘瓠龙舟,政府耗资550万元修建了千米龙舟大看台。2002年3月,中央电视台新闻摄制组来到漫水,拍
②摄制作了内容精彩的旱龙舟专题片,6月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
二、花灯
花灯本是汉族艺术,随着苗汉文化相互交融学习,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为苗汉人民所共同喜爱的民间艺术,有“南方二人转”之称。麻阳花灯是湘西花灯的典型代表,它具有一套完整独特的表演程式,并在原有汉系花灯中融入了苗族特有的巫傩文化创造了一系列深受群众欢迎的戏曲。“麻阳花灯戏”在其创作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定型为湖南省地方保留小剧种之一,并在1990年被收入《湖南地方剧种志》。
但现在花灯剧的发展状况却很不乐观。一方面花灯剧团本身存在着老艺人年事已高,传承能力不强,年轻人对传统剧目缺乏兴趣不愿继承,遗留资料不多,观众群体萎缩,剧团经费不足,缺乏财政补助,演员待遇低等种种问题,另一方面,花灯戏的项目保护单位履责力不从心,花灯戏演艺业未成规模,经济效益不高,少有传承活动和展示,这导致花灯剧团在传承和发扬花灯戏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甚至有面临失传的危险。
现在,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下,麻阳花灯开始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07年12月,麻阳花灯戏入选《怀化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麻阳花灯戏正在申报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保护和发扬花灯戏,麻阳县政府制定并实施了科学合理的项目保护规划,成立了麻阳花灯艺术研究领导机构,寻找和保护老艺人,为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提供支持,确定了传承人32名其中代表性传承人3名,搜集和整理花灯剧本126本(套),音像、图片、文字等资料2套,数据资料16G,每年举办进200场送戏下乡演出、接待演出、③商业演出活动。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花灯戏的传承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今后的保
护和传承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民间绘画
麻阳民间绘画,是湘西苗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艳丽是麻阳现代民间绘画的特点,麻阳民间绘画融汇了麻阳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将湘西苗绣、挑花、蜡染、印花、剪纸、雕刻、木板年画以及我国传统美术、儿童绘画等造型、用色、构图的手
④法融入绘画之中,生动的描绘出了苗疆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宗教习俗。
麻阳民间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跻身于画坛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988年,麻阳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8年,被重新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画乡自1984年至2011年28年间,共举办156期创作培训班和基础美术班,共培训作者4100人次。作品在全国各地举办大型专题美展8次,还举办过为国际友人展览等大型专题展6次,共展出作品2067件。麻阳苗族现代民间绘画还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展和全国第八届美展、中国第一届艺术节、全国八届群星奖和全国性各类大型美展20多次,展出作品293幅。画乡作品代表国家捐赠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5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日本中日艺术研究会”等永久收藏。作家和记者在国内外发表画乡报告文学、评论、介绍文章
⑤130篇。曾50多次被中央、省、地电视台、电台录相、录音专题报道和录制专题片播放。
综上所述,可以将麻阳县保护、继承、发扬盘瓠文化的主要措施概括为:1.建基地——湖南省盘瓠文化研究基地;2.报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3.打品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4.积极培育传承人——确立花鼓戏传承人、举办创作培训班和基础美术班等。但是,盘瓠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文化工作者们的努力,这需要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盘瓠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当中。笔者认为,应该将盘瓠文化渗透到日常教育中,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主动保护和继承盘瓠文化的意识,只有这样盘瓠文化才能长期地充满活力地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盛斌.湖南省麻阳县政协委员忧心非遗保护 建议进行保护性创新性开发.人民政协报 : A02版,政协新闻,2011.12.28.【2】薛重庆.挖掘地域特色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对外大传播:地方外宣版,2003(04)
【3】麻阳花灯戏项目保护工作自查报告.2012.01.20
【4】游二川,蒋丽.麻阳现代民间绘画的艺术特色.民族艺术研究:美术与设计版,2010(04)
【5】“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麻阳现代民间绘画)之规划、获奖、影响.2011.07.20